地震工程学概论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常用术语
极震区
震中 震 源 深 度 震源 术语解释图 震中距 建筑物 地表
震源距
震源:地层构造运动中,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
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之间的距离。
极震区 震中 震 源 深 度 震源
震中距
建筑物
地表
震源距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km以内,释放能量占全年 地震的85%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占12%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占3% 极震区:在震中附近,振动最剧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地下工程抗减震设计原理
主要内容:
1、地震工程学概论 2、地下结构的震害分析(中国、日本、土耳其、台
湾地震)
3、地下结构物的震动特性(包括地层及地下结构物
横、纵方向的振动特性)
4、结构动力学基础 5、地震系数法及反应位移法 6、沉管隧道的抗减震设计
7、盾构隧道的抗减震设计
8、竖直地下结构的抗减震设计 9、地下结构的减震措施
地震术语示意图
三、地震的分布
(1)时间分布:小地震杂乱无章,大地震有一 定周期。统计表明: 日本关东地区的大地震发生 大约11年为周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地震发 生周期为300—400年。 (2)空间分布:小地震无规律可循,较大地震 的震中呈条状分布,且基本上是沿板块的边缘分 布。
全球地震带:
特点:周期较短,振幅较小
横波(S波) :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又称剪切波。 特点: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六、地震波
纵波波速为: 横波波速为:
式中 E——介质的弹性模量; G——介质的剪切模量;
假定地球介质为弹性各向同性,根据弹性波动理论得到:
Vp E (1 ) (1 )(1 2 )
川島一彦.地下構造物の耐震設計[M]. 鹿島出版会(日),1994. 日本土木学会.開削トンネルの耐震設計[M]. 丸善(株),1998年. 日本土木学会.シールドトンネルの耐震検討[M]. 丸善(株),2007年. 盾构隧道的抗震研究及算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土动力学. 杨桂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土动力学. 谢定义. トンネル工法の調査﹒設計から施工まで編集委員会. シールド工法の調 査﹒設計から施工まで. 地盤工学会(日),1997年. 日本土木学会地震工学委員会.トンネル耐震設計の方法と基本課題[M]. 日本土木学会,1998年. 日本土木学会. コンクリート標準示方書・耐震設計編[M]. 鹿島出版会(日), 1997年. 松井春辐. 都市トンネルの実際(合理的な設計﹒施工法をめさして). 鹿島 出版会(日), 1998. 日本土木学会地震工学委員会.実務者のための耐震設計入門[M]. 日本 土木学会,1999年.
十、工程结构的抗减震设计概念
1、以减轻地震灾害为目的的工程理论和实践称为 工程抗减震。 2、对地震区的工程结构依据工程抗减震的要求进 行专门设计,称为工程抗减震设计。一般包括三 方面: (1)抗减震概念设计; (2)抗减震结构计算; (3)抗减震构造措施。
工程结构的抗减震设计概念
1、抗减震概念设计:指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减震 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 2、抗减震结构计算:分析地震作用,计算确定工程 结构及构件的地震效应,即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 的内力和变形。
六、地震波
1.地震波
定义: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能量是以波的形式向四 周的地面传播的,这种波称为地震波。它是一种弹性 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1)体波
定义:在地壳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
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波前进方向
波前进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波长 (a)纵波
质点振动方向 (b)横波
体波质点振动形式 纵波(P波) :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又称压缩波。
1、地震烈度(Intensity)是度量某一地区地面
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烈度与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离有关、还 与该地区地层的土质及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有关。
对应于一次地震 a.震级只有一个 b.烈度随震中距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七、地震强度指标(烈度)
2、烈度是一个定性指标,我国目前采用1999年 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3.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是评定地震烈度大小的标 准和尺度。 我国地震烈度:分12度
小震:多遇烈度时的地震,50年超越概率63.2% 中震:基本烈度时的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 大震:罕遇烈度时的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
三种烈度的超越概率示意图
要求查阅:
1990 年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基本烈度 1999年 中国地震烈度表
2001年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面运动加速度
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大西洋中 脊和印度洋中脊上。总的来说,地震主要发生在洋脊和裂谷、海沟、 转换断层和大陆内部的古板块边缘等构造活动
中国地震带:
四、地震的命名
地震按发生的年号+主要的地域命名。如: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
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 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 1999年土耳其地震等。
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
Ⅰ度-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
他震害现象为主; Ⅵ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
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
参考; 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
工程抗震设防的依据一般采用烈度,目前的发展 趋势是直接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
八、抗震设防烈度
1、一般采用基本烈度来表明某地区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强度。 2、基本烈度是指未来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 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3、设防烈度一般采用基本烈度。 4、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成都:6度,北京:7度) 5、地震烈度区划图:是指在地图上按地震基本烈度的差异划 分出不同区域的图。
E G 2 (1 )
Vs
——介质的密度;
——介质的泊松比。
一般情况下,可以取泊松比 =0.22,则:
Vp=1.67Vs 通常,纵波称为P波(即Primary,初波),横波称为S波(即 Secondary,次波)。 P波速度比S波速度快,总是率先到达。
六、地震波
(2)面波:是体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后形成的次生
(4)诱发地震(由建造水库,向地下注液或从地
下抽液,大型的采矿活动,工程爆破等足以破坏地应 力平衡的人为干扰引起。)
2.构造地震成因
构造地震形成示意图
3.地震序列
地震序列: 在一定时间内相继发生在岩层破碎
地带的一系列大小地震。
主震: 某一序列地震中,最大的一次地震。 前震:主震之前的地震。 余震:主震之后的地震。
地震波记录图
六、地震波
(3)地震记录
地震记录:在工程抗震领域,主要是指地震时的地面运 动加速度记录。
一条完整的加速度记录:通常包括东西、南北、上下三 个方向的地面运动加速度分量。 地震加速度记录三要素:1)加速度峰值
2)频谱特性
3)地震动持续时间
六、地震波
七、地震强度指标(震级)
1、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来衡量。
4、震级相差一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差 31.6倍。
七、地震强度指标
2级以下的地震称为微震;
2--4级地震为有感地震; 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7级以上的地震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8级以上属于特大地震,不多见。
目前世界上已记录到的最大地震震 级为1960年5月智利发生的8.9级。
七、地震强度指标(烈度)
2、震级(Magnitude)是表示地震本身 大小的尺度。它与震源所释放的能量的大 小有关。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里氏震级, 它等于标准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最大水平 位移(微米)的常用对数。
M lg A
七、地震强度指标
3、震级M与震源释放的能量E(尔格)间有 下列经验关系:
log10 E 11.8 1.5M
波,它只沿地球表面传播。 特点:振幅大,周期长,波速约为横波波速的0.9倍 可分为瑞雷波(R波)和乐甫波(L波)
(a) R波:在地面上呈滚动形式。
(b) L波:在地面上呈蛇形运动形式。
六、地震波
当震源离记录地点较远时,可以观察到: (1)纵波首先到达,其振幅很小,周期也短; (2)横波其次到达,横波到达后,振幅与周期都明显放大; (3)面波到达后,所记录的地震波的振幅陡然放大。
(2)反应谱方法
(3)动力分析法
(2)反应谱方法
(3)动力分析法
第一章 地震工程学概述
一、地球的构造
1.地壳 2.地幔 3.地核
3500km 2900 5-40km
地核 地幔 地壳
图 1-Leabharlann Baidu、地球构造示意图
二、地 震 的 分 类
1、按地震成因分:
(1)构造地震(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使得地壳的岩 层在其薄弱部位突然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 (2)火山地震(火山的喷发、震动引起) (3)陷落地震(地壳下空洞的自然塌陷引起)
3、抗减震构造措施:指为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 而必须采取的细部构造措施。
十一、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地震震动使工程结构产生内力与变形的动态反应称为 结构的地震的地震反应。 对地面结构: 对地下结构: (1)静力方法:将地震 (1)静力方法:将周围 惯性力作为静力荷载作 地层的位移作为荷载作 用于结构上 用于结构上
五、地震所造成的破坏
1.地表破坏
(1)山石崩裂 (2)滑坡、塌方
(3)喷砂冒水 (4)地面下沉(或称为震陷) (5)地裂缝
2.工程结构破坏
(1)结构强度不足引起的破坏 (2)结构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
(3)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而引起的破坏
(4)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3.次生灾害
水灾、火灾、毒气污染、海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