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CHAPTER 04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动机 和行为等方面。
性质
社会心理学具有跨学科性,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 学等多个领域。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具有应用性,它对于解 决现实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婴儿期
婴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问题,发展 出基本的信任感。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主要 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问题 ,发展出自我同一性。
幼儿期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自主性和羞怯感的问题,发展出 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CHAPTER 02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 合的产物,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 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 学科,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心理
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条件、类型、 策略等,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
社会认知过程与偏差
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它包括对 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归因和判断等方面。
认知偏差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常见的认知偏差 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这些偏差会影响人们对他人 和社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促进个性化教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 点和需求,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109个教育心理学知识梳理汇总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⑵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研究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XXX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性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XXX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XXX考夫XXX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夸大心理作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团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团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研讨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干系,夸大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当代认知心理学XXX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对于招教考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对部分招教心理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人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示范、引导等。
掌握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
2.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由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心理能力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根据爱尔兰发展心理学家莫拉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了解这些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困难与特殊教育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等。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特殊教育方法和手段,例如个别化教学、智力测查等,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5.心理健康与教育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的表现。
对于教师而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情感沟通、倾听、关怀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学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应对各种教育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以上总结对于招教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知识,对于应试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应试者系统地学习和理解。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1 定义与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1.2 心理学的科学性与应用性心理学的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可复制性;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意义。
二、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2.1 学习与发展学习的定义及特点;学习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阶段。
2.2 认知与智力认知发展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智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智力与学习的关系。
2.3 人格与情感人格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制;人格发展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情感与学习的关系。
2.4 教与学的心理过程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式;有效教学策略及教师角色;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生特殊需求与教育适应3.1 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学习障碍的类型和特点;特殊教育的原则和组织形式;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3.2 多元智能与差异教育多元智能的理论和分类;差异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方法。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发展4.1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意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4.2 教师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教师的自我认知的意义和方法;教师的自我管理的原则和策略;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和机制。
五、评价与考核5.1 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评价的概念和作用;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差异与衔接。
5.2 考核与激励考核的目的和方式;激励的概念和原则;有效的激励措施和策略。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应试者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通过系统学习和梳理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应试者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错觉—概念:对事物必然产生的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知觉的特殊情况。 (错误的知觉,不可克服)
(观,思,知,言,想)
1)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4.言语和思维
比 较 与 分 类 —比较: 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对象对比,确定异同点和关系。 分类: 思想上按事物异同,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2)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如灵感) (3)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 根据思维创作程度:再造性思维(常规习惯性)、创造性思维(人类思维高级形式) (5)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概念—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填) 属性:内涵(本质特征)、外延(范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所包括的外延就越小。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绝对强度、独特性,对象背景差别性、活动 性
(主观)知觉目的、已有体验,动机爱好、情绪 理解性:知识经验为基础,再加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整体性:根据知识经验,把各部分属性综合,整体把握事物;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简论)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人物,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 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4 引导学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观察报告、日记、作文; 5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观察品质。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发展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来建立的;认知主义则认为学习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改变来实现的;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学生需要满足基本需求才能产生学习动力。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目标设定、脚手架搭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也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教师招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校在选拔教师时,通常会关注候选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
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它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帮助教师应对招聘流程中的相关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科学。
它关注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现象和过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1.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阶段。
年龄段对学习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推动学生的学业发展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障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业能力。
3. 建立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建立积极正面的教师-学生关系。
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经典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理论,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
这些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理论,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
3. 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
常见的学习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阅读障碍和计算困难等。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学习障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教师招聘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教师招聘中,学校通常会考察候选教师的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师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相关问题:1. 对学生发展的理解学校可能会要求候选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和年级,描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阶段。
招教必备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招教必备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教育心理学:是XXX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XXX在1994年XXX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XXX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老练的特点,笼统逻辑思惟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惟;(2)青年初期:笼统逻辑思惟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惟10、研究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剃头展水平对新的研究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
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研究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XXX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详细运算阶段(7-11)具有了笼统概念,思惟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惟14、最近开展区:前XXX认为儿童有两种开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
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XXX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一、文章类型及要点本文将针对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心理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和实践,为成功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心理学基本概念:简要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为后续知识点的理解做好铺垫。
2、重要理论及发展:对招聘考试中常涉及的心理学理论和发展进行详细阐述,如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等。
3、实践应用:结合教师职业特点,阐述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学生动机激发、师生关系建立、学生个性化教育等。
二、心理学基本概念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2、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简述心理学从哲学心理学到实证心理学的演变过程,介绍现代心理学的分支和流派。
3、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介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常见的研究方法,以及其优点和局限性。
三、重要理论及发展1、行为主义理论:阐述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奖励、惩罚、行为塑造等。
2、人本主义理论:介绍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尊重学生个性、情感交流、自我实现等。
3、认知主义理论:阐述认知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元认知、认知策略、知识构建等。
四、实践应用1、学生动机激发: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2、师生关系建立:运用心理学原理,阐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效果。
3、学生个性化教育: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如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归纳本文对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心理学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涵盖了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发展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心理学篇
(1)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 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 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 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28.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 能力的核心。 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 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即我们一般所 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操作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社 交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29.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 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30. 智力和智力理论 (一)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 素:一般因素(即 G 因素)和特殊因素(即 S 因素) 。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 G 因素的数量。S 因素参与不同的智力活动,但每种智力活动中主要有一种特定的 S 因素存在。人在从事任何一项智力活动时都需要 G 因素和 S 因素的共同参与。 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普通能力(G 因素) 。 (二)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由几个彼此无 关的“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各种智力活动可分为不同的族群,每一族群中 有一种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他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 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七种 因素彼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三)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 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 果的三维结构。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 种。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 评价五种。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 寓意六种。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成一 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 150 种(5X5X6) ,其中每一种智力 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该理论中,操作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 (四)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学是教师考编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以下是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认知、情绪、意志、动机、人格等方面的研究。
2.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记忆是对学习内容的保存和回忆。
教师要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3.智力与智力发展:智力是人们在思维、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智力发展是指人们智力水平随年龄的变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以便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
4.个体差异与个体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情绪特点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
5.社会性学习与情感发展:社会性学习是指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模仿来学习,情感发展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各种情感和态度。
教师应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6.动机与动机发展:动机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动机发展是指个体动机随年龄和经验的变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动机特点和动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7.人格与人格发展: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人格发展是指人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和经验的变化。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和人格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8.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学科,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
教师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教师应该熟悉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导。
教招心理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教招心理学必备知识点总结教招心理学必备知识点总结导言:招聘是组织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学科,对于招聘和选拔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总结教招心理学中的一些必备知识点,以帮助招聘人员更好地进行招聘策划和选拔工作。
一、人力资源招聘的重要性在任何组织中,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资产。
招聘是组织获得人力资源的第一步,对于组织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招聘与选拔的概念与区别招聘是指组织寻找、吸引、筛选潜在员工的过程,而选拔是在招聘的基础上,对应聘者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三、招聘策划的步骤1.明确需求:根据组织战略和岗位需求,明确所需要的人才素质和能力。
2.市场调研: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招聘策略。
3.制定招聘目标:明确吸引优秀人才的目标,如招聘数量、质量等。
4.制定招聘渠道:根据目标人群特征和市场调研结果,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如招聘网站、猎头公司、校园招聘等。
5.招聘广告设计:设计信息准确、吸引人的招聘广告,突出职位特点和福利待遇。
6.简历筛选:对申请者提交的简历进行筛选,初步匹配岗位要求。
7.面试评估:对通过初步筛选的候选人进行面试,评估其是否符合职位要求。
8.背景调查:验证候选人的履历和能力,了解其背景信息。
9.录用决策:根据各项评估结果,最终确定录用人选。
四、常用的面试方法1.结构化面试:按照预定的面试指标和问题,对所有应聘者进行一致的评估。
2.行为面试:通过询问候选人过去的行为和经验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表现。
3.组织情境面试:让候选人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表现,以评估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4.能力测试:通过量化的测验来评估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
五、心理测试的应用心理测试可以通过评估人的智力、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为招聘和选拔提供科学依据。
1.智力测试:评估候选人的智力水平,包括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创造思维等。
2.性格测试:了解候选人的性格特点,包括外向性、稳定性、配合性等。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一、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探索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并研究其影响行为的因素,以及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主要包括心理发展、
行为学、心理病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领域。
二、心理学理论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认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外界环境
的影响,个体接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会采取相应的行为响应,从而形成
被称为条件反射的心理模式。
2、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理论将人的心理状态归因于内在的心理
力量,如矛盾、冲突、欲望、利益、价值等,它揭示了一个人的行为与内
心力量的矛盾冲突之间的关系。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
强烈影响,受到社会文化、形式、价值观、习俗、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强大影响。
4、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其内在的人格特
征所决定,人格特征不仅有外在表现的形式,而且有内在心理活动的潜在
动机,这些潜在的动机和内在的人格特征构成了个体的人格特征,影响着
其行为。
5、生物心理学。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招聘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点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
通过这些知识点,招聘团队可以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心理素质,确保他们具备与学生有效互动和促进学习环境的能力。
二、心理学知识点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心理素质在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心理素质与教师职业满意度和留存率的关系三、招聘过程中的心理学评估- 心理学测试的类型和目的- 面试中的心理学评估技巧- 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在评估中的应用四、关键心理学知识点1.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2. 发展心理学-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阶段- 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 发展性差异和特殊需求3.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评估和反馈4. 社会心理学- 群体动力学- 领导力和权威- 跨文化交流和多元包容5. 情绪与行为管理- 情绪智力- 压力管理- 行为干预策略五、候选人心理学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心理学证书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检查和心理评估报告六、心理学培训和专业发展- 持续教育在教师心理学准备中的作用- 专业发展计划和资源- 教师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七、结论强调心理学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招聘团队采用综合性的评估方法来选择最合适的候选人。
八、附录- 心理学术语表- 推荐阅读和资源- 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述内容,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准备文档时,应考虑到适用的法律法规、教育标准和最佳实践。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文档格式,并采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便阅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相关信息。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1. 教育学心理学概述-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究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现象。
- 教育学心理学通常关注研究、发展和教学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2. 研究理论2.1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实现的。
重点在于观察和描述可观察的行为。
-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2.2 认知研究理论- 认知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个体能力的发展和信息处理的结果。
重点在于理解和解释研究者的思维过程。
-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2.3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 构建主义研究理论强调研究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构建和理解,通过主动参与和合作进行。
- 著名的构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杜威和维果茨基。
3. 研究过程和教学策略3.1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包括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和评估信息。
- 教师应根据研究者的认知和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3.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合作研究和探究研究等。
这些策略可以增强研究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层次的研究。
4. 教育评估与测试4.1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对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估和反馈。
- 合理的教育评估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持续改进。
4.2 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前者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后者用于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估。
5. 研究困难和特殊教育需求5.1 研究困难- 研究困难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导致研究成绩下降和自信心受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困难,采取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和支持。
5.2 特殊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需求是指学生在研究和发展上存在特殊需求,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措施。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6.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包括隐私保护、研究伦理和教师道德等方面的考量。
心理学教师公招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教师公招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古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三个阶段。
古典心理学由哲学家和医学家共同开创,强调人的心智与生理之间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以实验方法为主要手段,强调心理活动的客观量化和实证研究。
现代心理学则注重心理活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
2.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不同的分支学科着眼于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3.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绪和动机等。
这些原理对于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法、文献研究法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能够帮助心理学家获取丰富的研究数据和信息。
二、发展心理学1. 心理发展的定义和特点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心理发展具有动态性、继承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2.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环境因素则对个体的生活和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3. 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心理学家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多种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培根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都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框架和参考模型。
4. 心理发展的评价和测量方法评价和测量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包括观察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
三、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任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其任务是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笔记整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整理。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获取、加工、存储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意志过程则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体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如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感知觉(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包括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感觉的特性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则是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二)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三、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种类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必考的9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精华版)1、心理学一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一一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一一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一一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一一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一一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一一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一一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一一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一一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一一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一一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一一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一一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一一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一一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一一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一一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的程度不再遗忘。
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和反复识记相结合。
一般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系统的容量是7±2个组块。
复述是保持短时记忆的有效方法(机械复述或保持性复述,精细复述)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直接性和间接性)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1. 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1.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3. 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5. 思维的创造性。
试述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第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第二,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第一,保护好奇心;第二,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第三,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第四,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此外,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使学生受到创造者优秀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挖掘自身优秀个性品质的潜力。
(3)开创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头脑风暴法,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问题解决是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 定势与功能固着;2. 问题情境;3. 原型启发;4. 已有的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批评和反思。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而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状态。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教师如何帮助中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心理过程。
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 加强生活的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概括力为核心。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是教学真正成为愉快教学、成功教学,而不是吧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2)科学的智力观。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低位。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要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尤其是要根据学生智力中的优势智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智力优势得到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创造力的培养途径:1.培养创造认知能力。
包括培养创造力的知识基础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2.培养创造性人格。
3.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包括创造性的社会环境、鼓励性的支持环境、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良好性格的培养: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2.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人生全程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受精卵形成胚胎)经过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各个时期直至生命终结的发展全程。
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1. 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有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 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3. 个体发展有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前运算阶段(2岁-7岁),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1.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型;2. 冲动型与沉思型;3. 具体型和抽象型;4. 发散型和辐合型。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主要内容:1.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内容: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