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学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GIS1、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它是通过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索、证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特征和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认知、解释、预测和调控。
2、什么是地理系统数学模拟?其模拟的一般过程是?建立地理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地理系统的数学模拟(简称地理模型)。
地理系统数学模拟的一般过程是:①从实际的地理系统或其要素出发,对空间状态、空间成分、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建立地理系统或要素的数学模型;②经验检查,若与实际情况不符,则要重新分析,修改模型;若大致相符,则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程序调试和上机运算,从而输出模型解;③分析模型解,若模型解出错,则修改模型;若模型解正确,则对成果进行地理解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实质是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挖掘时空系统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包括空间模式与特征、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等。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图形用户界面(交互式挖掘);(2)挖掘模块集合;(3)数据库和知识库(空间、非空间数据库和相关概念);(4)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如ESRI/Oracle SDE,ArcGIS以及其他空间数据库引擎)。
4、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量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
5、地理空间统计模型的分为几类,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地理空间统计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地统计、格网空间模型和空间点分布形态。
(1)地统计: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差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1.空间数据库:描述与特定空间位置有关的真实世界对象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统一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基地3.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4.空间认知: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属性包括位置、大小、距离、模式、运动和物体内部关系的认知,是通过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解译空间信息,来获取空间知识的过程5.矢量数据结构:利用欧式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6.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实质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7.空间关系:空间目标在一定区域上构成的与空间特性有关的联系。
8.四面体网格:将目标空间用紧密排列但不重叠的不规则四面体形成的网格来表示,其实质就是2D TIN结构在3D空间上的拓展9.空间数据库系统:指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采用现代数据库技术来管理空间数据。
10.空间数据引擎: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实现真正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11.空间索引:指在存储空间数据时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
12.空间链接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系统一种重要的多路查询,即从两个数据集合中检索出所有满足某一条件的空间对象。
1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照系、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14.空间元数据:描述地理信息数据集内容、表示、空间参照、质量以及管理的数据二、填空1.空间数据特征包括: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性、海量数据特征2.空间数据库的作用:①空间数据处理与更新②海量数据存储于管理③空间分析与决策④空间信息交换与共享3.空间数据库的特征:综合抽象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分类编码特征、复杂性与多样性4.空间数据管理的五种方式:基于文件管理方式、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型空间数据库、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5.空间类型的表现形式:感知空间、认知空间、符号空间6.空间认知模式: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识、空间格局认知7.空间认知的三层模型:空间概念数据模型、空间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8.矢量数据结构主要有spaghetti结构和拓扑矢量数据结构9.最基本的拓扑关系:关联、临接、包含10.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实质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11.栅格数据取值的四种方法:中心归属法、面积占优法、长度占优法、重要性法12.四叉树编码的方式:规则四叉树、线性四叉树、一对四式四叉树13.栅格数据的存储:全栅格式存储、链式编码、行程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14.空间关系可分为:拓扑关系、度量关系、顺序关系15.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涉及四个抽象概念:分类,概括,聚集,联合、以及继承和传播两个语义模型工具16.TIN常用的算法:逐点插入法、分治算法、三角形生长法17.空间构模方法可归纳为:基于面模型、基于体模型、基于混合模型18.根据模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将其分为4类:三维矢量模型、三维体元模型、混合或集成数据模型、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19.图形数据与专题数据的链接基本上有4种方式:图形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分别管理、对通用DBMS扩展以增加空间数据库的管理能力、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有统一的结构、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自成体系20.目前空间索引技术超过50多种,可概括为树结构、线性映射和多维空间区域变换三种类型,从应用范围上可以分为静态索引和动态索引21.典型的空间索引技术包括:R树索引、四叉树索引、网格索引22.四叉树索引的方法有:点四叉树索引、MX四叉树索引、PR四叉树索引、CIF四叉树索引、基于固定网格划分的四叉树索引、线性可排序四叉树索引23.SQL查询语言的优点: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24.SQL查询语言的功能:查询、操纵、定义、控制25.SQL可细分为:DDL、DML、DCL26.主要的空间查询包括:点查询、区域查询、最邻近查询27.空间查询采用的算法:过滤筛选步骤、细化步骤28.查询分析的类型:属性查询、空间查询、空间分析29.空间数据交换的方式:①外部数据交换模式②直接数据访问模式③基于空间数据转换标准的转换④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30.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可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6个阶段31.空间数据库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用户基本需求调研、分析空间数据现状、系统环境/功能分析三、问答题1.空间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差异:①信息描述差异。
空间信息导论复习题

空间信息导论复习题空间信息导论复习题空间信息导论是一门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空间分析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地理数据,以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理论和技术,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些重要的复习题。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1. 请简要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支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GIS可以整合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生成地图和图表,以及进行空间模拟和预测。
2. 请列举几个常见的地理数据类型,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常见的地理数据类型包括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扑数据。
地理位置数据是地球表面上的点、线和面的空间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地理编码和地形图。
属性数据是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属性信息,如人口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和气候数据。
拓扑数据是描述地理位置之间关系的数据,如拓扑网络和拓扑关系。
3. 请解释地理数据的空间参考和数据精度的概念。
地理数据的空间参考是指数据与地球表面的几何关系的描述。
常见的空间参考包括经纬度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
数据精度是指数据所能表示的位置或属性的精确程度。
数据精度受到数据采集方法、测量仪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遥感技术1. 请解释遥感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遥感技术是通过从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传感器和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将其转化为数字图像或其他形式的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主动遥感是指通过发送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或散射的信号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如雷达遥感。
被动遥感是指通过接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电磁波来获取信息,如卫星和航空摄影。
2. 请简要介绍遥感数据的处理流程。
遥感数据的处理流程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
预处理是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校正和增强,以消除噪声和改善图像质量。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数据:是指客观事务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描述.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事物)的描述,其实质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
河流的泛洪区,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都可以是空间数据书店名称店员人数,去年的销售量,电话号码等是非空间数据空间查询是对空间数据的查询或命令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缺点: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
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常用: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GIS软件:System9,Small World、GeoView等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 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GIS复习题整理的部分答案

1.初步理解下述名词:信息、数据、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达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
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
来源于数据,是数据的内涵,是用数据来表达的。
数据(Data)-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如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材料。
地理信息(GI)-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具有地域性/空间定位性、多维结构性/层次性、时序性(动态变化性)、数据量大、载体多样性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继续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2.GIS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什么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储存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1.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是如何分别表达地理空间的?地理空间的表达是地理数据组织、存储、运算、分析的基础,其表达方法有:矢量法:以坐标序列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包括0维矢量、一维矢量、二维矢量、三维矢量。
集中表现地理实体的形状特征以及不同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点、线、面实体的矢量表达。
栅格法:以栅格单元(象元)及其属性值来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
描述地理实体的级别分布特征及其位置。
点、线、面实体的栅格表达。
2.何为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又如何获取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矢量数据结构定义: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
点:空间的一个坐标点;线:多个点组成的弧段;面:多个弧段组成的封闭多边形;矢量数据结构特征;无拓扑关系,主要用于显示、输出及一般查询公共边重复存储,存在数据冗余,难以保证数据独立性和一致性多边形分解和合并不易进行,邻域处理较复杂;处理嵌套多边形比较麻烦矢量数据结构获取方法:定位设备(全站仪、GPS、常规测量等)地图数字化,间接获取,栅格数据转换.空间分析叠置、缓冲等操作产生的新的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结构定义:以规则像元阵列表示空间对象的数据结构,阵列中每个数据表示空间对象的属性特征。
《空间数据库》复习

《空间数据库》复习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空间数据库作为专门用于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领域,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间数据库。
简单来说,空间数据库就是能够有效地存储、管理和查询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空间数据与传统的数值或文本数据不同,它具有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特征。
例如,地图上的点、线、面等地理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属于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据量大,因为它需要涵盖广阔的地理区域和丰富的细节信息。
二是数据结构复杂,不仅包含属性数据,还包含空间几何数据,如点、线、面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拓扑关系。
三是查询操作复杂,常常需要进行空间位置的查询、空间关系的判断等。
在空间数据库中,常见的数据模型有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通过点、线、面等几何对象来表示地理实体,其优点是数据精度高、存储空间小、便于编辑和更新。
栅格数据模型则将地理空间划分为规则的网格,每个网格单元对应一个数值,适用于对连续现象的表示,如地形、温度等。
空间索引是提高空间数据库查询效率的重要技术。
常见的空间索引方法有 R 树、四叉树、网格索引等。
R 树是一种基于空间分割的索引结构,能够有效地支持空间范围查询和最近邻查询。
四叉树则是将空间区域不断地四分,形成层次结构,适用于区域查询。
网格索引则是将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网格,通过网格来快速定位数据。
在数据存储方面,空间数据库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一般来说,空间数据可以采用二进制大对象(BLOB)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而属性数据则可以按照常规的数据库字段进行存储。
接下来谈谈空间数据库的查询处理。
空间查询包括空间选择查询、空间连接查询等。
空间选择查询是根据空间位置或空间关系来筛选数据,例如查找距离某个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
GIS空间分析复习提纲及答案PDF.pdf

b.便于空间分析和地表模拟;
b.投影转换比较复杂。
c.现势性较强。
3、空间分析的内容及其在 GIS 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
a.空间位置: 借助于空间坐标系传递空间对象的定位信息,是空间对象表述的研究基础,即投影
与转换理论;
b.空间分布:同类空间对象的群体定位信息,包括分布、趋势、对比等内容 ;
读取曲线数据
获取阈值 e
曲线两端点为基线,储存为保留点。基线数 k=1
否
k>0?
是处理本次循环所有Fra bibliotek线。输出压缩后的保留点
是
所有基线判断完成?
否
存在点到基线距离大于 e?
否
删除该基线。K--
是
找出距离最大点,储存为保留
点。更新基线信息。k++
2、简述 dijkstra 算法原理以及绘制其工作流程图 答:(1)dijkstra 算法的原理
4
书山有路
b.检验从所有已标记的点 k 到其直接连接的未标记的点 j 的距离,并设置
d j = min[ d j , dk + lkj ] 其中, lkj 为从点 k 到 j 的直接连接距离。 c.选取下一个点:从所有未标记的节点中,选取 d j 中最小的一个 i
(4)、流分析 :就是根据网络元素的性质选择将目标经输送系统由一个地点运送至另一个地点的优 化方案,网络元素的性质决定了优化的规则。
网络流的最优化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网络最大流问题和最小费用流问题。最大流问题指的是在 一个网络中怎样安排网上的流,使从发点到收点的流量达到最大;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使网络上的流量 达到最大,或达到要求的预定值,而且要使运送流的费用或代价最小,即最小费用流问题。
GIS三版总复习答案

第一章绪论1、信息(Information):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3、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4、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5、数据与信息关系: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即信息是数据的内涵,而数据是信息的表达。
也就是说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6、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7、地理信息的特点:1)空间分布性2)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3)时序特征十分明显8、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9、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0、简述GIS的构成。
它的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模型、用户基本功: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辑。
11、GIS与其它系统的区别 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这种能力使用户能得到关于数据的知识,因此,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GIS 的软硬件设备要复杂、系统功能要强;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
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

空间分析与建模复习名词解释:空间分析:采用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和代数运算等数学方法,对空间目标的位置、形态、分布与空间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建模,以提取和挖掘地理空间目标的隐含信息为目标,并进一步辅助地理问题求解的空间决策支持技术。
空间数据结构:是对空间数据的合理组织,是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地图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与表达。
空间量测:对数据库中各种空间目标的基本参数进行量算与分析,元数据:描述数据与其环境的数据。
空间元数据:关于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描述性信息。
空间尺度:数据表达的空间范围的相对大小以与地理系统中各部分规模的大小尺度转换:信息在不同层次水平尺度范围之间的变化,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或收缩到其他尺度上,从而实现不同尺度之间辨别、推断、预测或演绎的跨越。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代数:作用于不同数据层面上的基于数学运算的叠加运算重分类:将属性数据的类别合并或转换成新类,即对原来数据中的多种属性类型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重新分类滤波运算:通过一移动的窗口,对整个栅格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窗口最中央的像元的新值定义为窗口中像元值的加权平均值邻近度:是定性描述空间目标距离关系的重要物理量之一,表示地理空间中两个目标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
缓冲区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
缓冲区:是指为了识别某一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地物的影响度而在其周围建立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缓冲区分析: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一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泰森多边形:所有点连成三角形,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点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的一个多边形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与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网络结构与其资源等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v3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v3⼀、名词解释1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
2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能进⾏语义和逻辑定义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上的空间数据,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据进⾏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套软件系统。
3空间数据库应⽤系统提供给⽤户访问和操作空间数据库的⽤户界⾯,是应⽤户数据处理需求⽽建⽴的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应⽤软件。
⼀般需要进⾏⼆次开发,包括空间分析模型和应⽤模型。
4什么是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SDE: Spatial Database Engine)ArcSDE是⼀个⽤于访问存储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的海量多⽤户地理数据库的服务器软件产品。
5什么是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简称空间数据库或地理数据库)是某⼀区域内关于⼀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6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模型:就是对空间实体及其联系进⾏描述和表达的数学⼿段,使之能反映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为功能。
空间数据模型是衡量GIS功能强弱与优劣的主要因素之⼀。
7空间数据结构不同空间数据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和表达⽅式。
8场模型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场模型⼀般指的是栅格模型,其主要特点就是⽤⼆维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9对象模型⾯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Oriented Data Model,简称O―O Data Model)是⼀种可扩充的数据模型,在该数据模型中,数据模型是可扩充的,即⽤户可根据需要,⾃⼰定义新的数据类型及相应的约束和操作。
10概念数据模型按⽤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于组织信息世界的概念,表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E-R模型。
11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是信息世界中的概念和联系在计算机世界中的表现⽅法。
如层次模型、⽹状模型、关系模型、⾯向对象模型。
12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法、空间参考和管理⽅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标准之⼀。
「空间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教材第1章概论和第2章从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一、名词解释1.数据数据是指那些未经加工的事实或是着重对一种特定现象的客观描述,也就是人们为了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它是客观事物的性质、属性、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
2.信息英文信息(information)一词的含义是情报、资料、消息、报道、知识的意思,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就把信息看做是消息的同义语,简单地把信息定义为能够带来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3.空间数据(信息)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人文、经济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所表达的信息就是空间信息,反映了空间实体的位置以及与该实体相关联的各种附加属性的性质、关系、变化趋势和传播特性等的总和。
二、问答题(或填空题)1.信息有哪些重要性质?(1)普遍性;(2)无限性;(3)相对性;(4)传递性;(5)变换性;(6)有序性;(7)动态性;(8)无损耗性。
2.什么是空间数据?它有什么特征?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人文、经济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所表达的信息就是空间信息,反映了空间实体的位置以及与该实体相关联的各种附加属性的性质、关系、变化趋势和传播特性等的总和。
其基本特征可从空间性、时间性、非语义性3个方面进行描述。
3.空间数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大部分的空间数据主要来源于哪8个方面?(1)地图数字化;(2)实测数据;(3)试验数据;(4)遥感与GPS数据;(5)理论推测与估算数据;(6)历史数据;(7)统计普查数据;(8)集成数据。
4.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转换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模型?(1)场模型;(2)要素模型;(3)层次模型。
第二章(教材第3章空间数据的地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空间分析复习题

空间分析复习题1. 什么是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一种从地理和地质数据中提取有关空间位置和属性的分析技术。
它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关系和规律。
空间分析通常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查询、空间模型、空间插值和空间统计等内容。
2. 空间查询有哪些常见类型?•属性查询:根据地理要素的属性特征进行查询,如查询某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平方公里的区域。
•空间查询:根据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进行查询,如查询某个点是否在某个区域内。
•属性和空间查询的组合:根据地理要素的属性和空间关系进行查询,如查询某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的学校分布情况。
3. 空间模型有哪些常见类型?•点模型:用点表示地理现象的位置,如城市的位置可以用点模型表示。
•线模型:用线表示地理现象的形状和路径,如河流的模型可以用线模型表示。
•面模型:用面表示地理现象的区域范围,如国家的边界可以用面模型表示。
•网络模型:用节点和边表示地理现象的连接关系,如道路网络可以用网络模型表示。
4. 空间插值有哪些常见方法?•IDW(反距离加权):根据样点的空间位置和属性值,通过对样点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未知点的属性值。
•Kriging(克里金插值):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拟合,建立空间变异模型,预测未知点的属性值。
•三角网插值:将样点连接成三角网,通过对三角网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未知点的属性值。
•光滑插值:通过对样点的属性值进行平滑处理,通过平滑后的值计算未知点的属性值。
5. 空间统计有哪些常见方法?•空间自相关:用于分析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和聚集程度,如计算地区的人口密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判断人口的分布是否具有聚集特征。
•空间插值:用于估计未知空间位置上的属性值,如对某个地区缺失的气温数据进行插值,从而预测该地区的气温。
•空间回归:用于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属性之间的关系,如分析城市人口密度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
GIS复习题

GIS复习题GIS 复习题第⼀章1、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切有⽤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2、地理信息系统:⼀种特定的⼗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地理空间分析的三⼤要素:空间位置、属性、时间4、GIS 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功能、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组织和管理功能、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数据输出功能5、GIS 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络、空间数据、管理和应⽤⼈员------------------------------------------------------------------------------------------------------------------------------------------第⼆章1、地图投影:按照⼀定的数学法则,建⽴地球椭球⾯上经纬线⽹和平⾯上相应经纬线⽹的数学基础,也就是建⽴地球椭球⾯上的点的地理坐标(λ,φ)与平⾯上对应点的平⾯坐标(x ,y )之间的函数关系2、GIS 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1)地理坐标为球⾯坐标,不⽅便进⾏距离、⽅位、⾯积等参数的量算(2)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3)地图为平⾯,符合视觉⼼理,并易于进⾏距离、⽅位、⾯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3、投影有哪⼏种变形?(1)长度变形(µ=ds’/ds Vµ=µ-1)(2)⾯积变形(P=dF ’/dF Vp=P-1)(3)⾓度变形:在⼀定点上,⽅位⾓的变形随不同的⽅向⽽变化,所以⼀点上不同⽅向的⾓度变形是不同的。
投影中,⼀定点上的⾓度变形的⼤⼩是⽤其最⼤值来衡量的,称最⼤⾓度变形,通常⽤符号ω表⽰。
4、我国国家的基本⽐例尺地形图有哪些?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第一章:(定狡)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巻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地理智慧:也可称为空间智慧,是空间数据一空间信息一空间智慧这一数据分析链上的最高层次。
通过空间分析获得地理智慧,可以解决与位置相关的复杂空间问题。
当代GIS的特点、它对空间分析的影响:首先,它是以动态异构、时空密集、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为主体:其次,GIS信息计算能力大大提高,基于高性能环境支撑下的空间处理与分析工具计算:最后,它具有个性化服务模式,庞大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络。
面对GIS的不断发展,空间分析需要转换思维模式:从模型分析的思维转换为数据计算的思维,从地理大数据中挖掘信息,提供决策支持:从基于空间数字化得到的静态的空间信息转换为加入时间维的动态、实时的人地信息思维模式,把人、时间、位置紧密结合起来: 从离线的GIS工具转换到依靠云计算和计•算机网络的在线服务的思维。
什么是PPDAC模型、它与空间分析有什么关系:问题(problem)、规划(plan)、数据(data)、分析(analysis)、和结论(cconclusion):PPDAC模型为空间分析相关问题的解决流程提供了一个框架,并强调形式化分析是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空间分析的研究肉宥包插邨掘方面(主妥方式)(6个):基于传统地图方法的空间分析:基于统计方法的空间分析:时空数据分析:专业模型与GIST具集成分析:智能化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空间分析。
(空间分柝理论、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应用)GIS的主矣特征:第二章:(概念)欧式空间:欧式空间是对现实世界(物理空间)的一种数学理解与表达,是GIS 中常用的一种空间描述方法,主要用于描述空间的几何特征,如位置、长度、面积和方位等。
拓扑空间:拓扑空间是另一种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物理空间)的数学方法,拓扑空间是描述空间目标宏观分布或目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工具。
拓扑属性:若空间目标间的关联、相邻与连通等几何属性不随空间目标的平移、旋转、缩放等变换而改变,这些保持不变的性质称为拓扑属性。
《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期末资料(核心版)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事物的信息,它描述了事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即IT技术)等实现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及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显示、输出、应用和维护更新的信息系统。
(GIS ≈ 地理数据+ 空间分析)3.GIS空间分析:是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1)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和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2)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4.要素(Feature):是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具有共同特征和关系的一组现象(如道路,也称作要素类,feature class)或一个确定的实体及其目标的表示(如某一条道路)。
5.要素集(feature dataset):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和管理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1)Geodatabase是现阶段ArcGIS软件中最核心的数据库模型(2)Geodatabase是地理数据统一存储的仓库7.缓冲区:是指对点、线或面实体,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面/多边形)称为缓冲区。
8.矢量叠置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方法。
产生的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9.网络分析:是指依据网络拓扑关系(结点与弧段拓扑、弧段的连通性),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计算10.DEM:是用数字形式表示高程在地理空间中起伏变化的连续表面,即数字高程模型。
[复习资料]空间信息科学
![[复习资料]空间信息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820847846529647d27285217.png)
指某一波段向一定方向的反射 是波长的函数
是反射率在所有方向上的积分 是对全波长而言的
28.朗伯源
辐射源各方向上的辐亮度不变,这类辐射源称为朗伯辐射体。 辐射亮度 L 与观察角 θ 无关的辐射源称为“朗伯源”; 绝对黑体和理想漫反射体就是两种典型的朗伯体。
(本复习资料由:大班长收集整理,老马校准排版,非常感谢提供笔记的同学)
23.专业单词
Reflected 反射 Transmitted 透射 Absorb 吸收
24.能量
① 能量守恒定律 f r t a
② 能量传输受到波长、角度及自身的成分影响
25.反射率
反射率:是指任何物体表面反射阳光的能力。这种反射能力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比如说] 某物体的反射率是 45%,这意思是说: 此物体表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中,有 45%被反射了出去.英文表示: Reflectance
空间信息科学
1.信息:
狭义:将信息定义为“两次不定性之差” ,即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 广义:信息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只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即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它不随数据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2.数据: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记录下来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 用以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事物的特 征和状况。 区别:
31.大气发生的散射三种方式(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区)
① ② ③ 瑞利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特别对可见光) 米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非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本复习资料由:大班长收集整理,老马校准排版,非常感谢提供笔记的同学)
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绪论1.空间分析概念GIS空间分析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获取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刘湘南等, 2008)。
2.空间分析与GIS的关系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灵魂。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3.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和作用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空间分析的理论性和技术性第二章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1.空间分析有哪些理论?空间关系理论;地理空间认知理论;地理空间推论理论;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理论2.简述空间关系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GIS空间关系主要分为顺序关系、度量关系和拓扑关系三大类型。
顺序关系描述目标在空间中的某种排序,主要是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如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
度量关系是用某种度量空间中的度量来描述的目标间的关系,主要是指目标间的距离关系。
拓扑空间关系是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
3.简述拓扑空间关系的特点?拓扑空间关系是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拓扑变换:拓扑所研究的是几何图形的一些性质,它们在图形被弯曲、拉大、缩小或任意的变形下保持不变,只要在变形过程中不使原来不同的点重合为同一个点,又不产生新点。
拓扑变换的条件: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
拓扑关系表达的代表性模型:4元组模型、9元组模型、基于V oronoi图的V91模型、RCC 模型、空间代数模型4.简述方向空间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方向关系是顺序关系中的最主要的关系。
方向关系的描述方式包括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两种。
一般方向关系的形式化描述:使用的是绝对方向关系参考。
九种方向关系:正东:restricted—east(pi,qi)≡X(pi)>X(qi)∧Y(pi)=Y(qi)5.简述距离关系的类型和计算方法?欧氏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马氏距离、明氏距离P216.简述空间关系描述模型的评价准则?一般从完备性、严密性、唯一性、通用性1.空间关系表达是否是形式化的、无歧义的2.表达的完备性3.表达的可靠性4.表达的唯一性5.表达的课推理性7.简述时空空间关系的特点?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往往随着时间而变化,时间关系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种时空关系。
地球空间信息学基础复习纲要

地球空间信息学基础复习纲要
第一章绪论
1.地球空间信息学概念(Geomatics):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提
下,将地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空间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与虚拟技术、通信与互联网技术为手段,获取、处理、分析、存储、传输具有明确空间尺度和定位含义的地球科学信息的一门科学。
2.“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
(RS)。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被认为是以“3S”技术为主体,交叉结合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而形成的新型学科。
3.(1)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主要包括时空信息获取、加工、管
理和服务四个方面。
(2)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地球空间机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空间信息的基准、标准、时空变化、认知、不确定性、解译与反演、表达与可视化等基础理论问题。
4. 地球存在四大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4.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包括地球空间信息采集、处理、管
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以及这些技术方法的集成。
5.“数字地球”是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探测和数字通
信等诸多学科理论、技术于一体,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6.数字地球的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字,实现对地球的多分辨率、三维描述。
7.数字地球的建立包括: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地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GSDI)、
地球空间数据网络集成、科学计算可视化。
8.“智慧地球”:数字地球将向智慧地球转变。
天津市考研测绘科学与技术复习空间信息处理与测量技术梳理

天津市考研测绘科学与技术复习空间信息处理与测量技术梳理在天津市考研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复习过程中,空间信息处理与测量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对空间信息处理与测量技术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空间信息处理技术1. 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是通过对空间遥感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常见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分类与识别、变化检测等。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不同的遥感图像处理算法和技术,并了解其应用领域和特点。
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利用一组卫星和地面控制设施,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的系统。
如GPS、北斗等。
考生需要了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原理、技术指标、误差来源和校正方法等内容,以及其在测量、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3.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束扫描地面,获取地物三维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等特点,在数字城市建设、三维地图制作、工程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考生需要了解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使用情况。
二、测量技术1. 大地测量技术大地测量是指对地球形状、尺度以及地球内部结构进行测量的技术。
包括高程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
考生需要了解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在大地测量中常见的误差源和误差消除方法。
2. GP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测量的技术。
它具有全天候、实时、高精度等特点,在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考生需要了解GPS测量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方法、误差源和精度评定等内容。
3. 遥感测量技术遥感测量技术是利用航空、航天器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测量的技术。
它具有信息获取快速、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考生需要了解遥感测量的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和精度评定等内容。
GIS复习资料

一、是非题1、、图形查询又称为空间查询。
(√)2、点、线、面是GIS的三类基本要素,能实现点面之间转换,但不能实现线面之间的转换。
(╳)3、世界上第一个GIS产生于美国。
(╳)4、在商业网点的选择中,主要应用的是GIS路径分析的功能。
(╳)5、与MIS相比,GIS主要增添了图形编辑功能。
(╳)6、由于GIS与CAD所处理的对象的规则程度不同,因此二者不能交换数据。
(╳)7、只有明确的拓扑关系,GIS才能处理各种空间关系,完成空间分析。
(√)8、当地物范围确定时,栅格单元尺寸越大,则它所表达的地物信息越详细。
(╳)9、GIS与GPS技术结合可以辅助铁道部门更加有效地进行列车调度。
(√)10、GIS与RS技术结合,可以更加直观、及时地获得主要路口的交通实况。
(╳)二、选择题1、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C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2、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A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4、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 )A.缓冲区分析B.包含分析C.网络分析D.最短路径分析5、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 )A.空间分析B.计量分析C.属性分析D.统计分析6、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7、某校的课程设计是建立某市的旅游电子地图,其正确的流程是:(A)A、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制作图例板→分层矢量化→属性数据录入B、旅游图扫描→标准图幅校正→分层矢量化→制作图例板→属性数据录入C、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分层矢量化→制作图例板→属性数据录入D、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属性数据录入→制作图例板→分层矢量化8、武汉市将投入1亿元,加快GPS、GIS公交调度系统,下面关于其可能的应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为了实时定位公交车辆的位置,需要在公交车上安装GPS接收机B、公交车安装GPS后,使智能公交站牌预报下班车到来的时间成为可能C、公交车安装GPS后,公交司机之间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讯D、可以利用GIS系统,进一步优化公交资源的配置9、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 B )相联系A、非空间属性B、空间位置C、地理事物的类别D、地理数据的时间特征10、下面不属于空间数据库特点的是:(D)A、空间数据库不仅存放着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B、空间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量一般特别大C、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D、空间数据库是专门存放空间数据的,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不能存放空间信息11、下面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D)A、空间数据有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两种数据结构B、可以把空间数据归纳为三类:1)属性数据2)几何数据3)关系数据C、栅格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本身D、矢量数据结构类型具有“位置明显、属性隐含”的特点,操作起来相对栅格结构比较简单12、汶川地震期间,测绘部门为灾区赶制的影像地图,许多采用了航空遥感技术,是因为航空遥感具有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方便 差
基本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地表粗糙度等。坡向:地面的朝向。 DEM中是指地表面法线在水平面上投影坐标的方位角 地面粗糙度:表示 地球表面粗糙程度并具有长度量纲的特征参数 坡度:地面的坡度是表示地表面上该点倾斜的程度。从数学说,地面的 坡度是一个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坡度定义为地形表面和水平 面之间夹角的正切值。 列举常见的专题图 统计专题图、质底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 请列举三种主要的组件式GIS平台
点:有利于灵活定义文件格式以管理数据,有利于存储非结构化不定长 图形数据。缺点:数据和程序绑定严重,数据共享性差。 2.文件和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模式:空间数据存在文件中,属性数据存 在数据库中,用惟一的标识符或内部连接码将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联系 起来,统一管理。优点:支持海量数据,对属性数据管理规范,但数据 一致性维护困难,数据分布和共享困难。 3.全关系型空间数据管理模式:不仅将属性数据存放于数据库中,将空 间数据也存放于数据库的大二进制块中。优点:便于数据维护、提高查 询速度。缺点是对于结构复杂的数据难于表达。 4.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管理模式:在数据库增加对象管理模块,定义 对点、线、面的一系列操作。优点是完全解决了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 问题。缺点是空间数据对象还不能由用户任意定义,使用受一定限制。 5.空间数据库引擎模式(以ArcSDE为例):是应用程序和RDBMS之间的 中间件,用于管理空间数据库,从系统角度看,空间数据库引擎利用 RDBMS和其扩展功能,实现空间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物理存储。优点: 具有大型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优点,不会因格式转换带来信息损失,空间 数据库引擎可以实现系统级、数据库级的数据共享,不足是没有实现不 同GIS平台之间的数据互操作。 列举常用的空间索引:外接矩形、格网、四叉树、R树和R+树空间索引 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查询、叠置分析、领域分析、空间网络分析、地理
请比较格网模型、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和等值线模型的优缺点:
主要数据 原始数据插 离散数据 地形图数字
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值
点
化
建模的难 易 易度
难
易
数据量
随分辨率而 较大 变
很小
表示拓扑 尚好 能力
很好
差
适合表示 简单的平缓 各种复杂 简单的平缓
地形
地形
地形
地形
适用的比 中、小比例 大比例尺 各类比例尺
例尺
尺
三维显示 方便
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性 质、关系、分布特征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图形信息的总称。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 的,具有支持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建模和显示功能,并可解 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的信息系统。 GIS主要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仪、GPS接收器 (P10) GIS组成部分:GIS软件平台、应用系统和空间数据库 GIS主要功能:实现空间数据输入/输出管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数 据处理和分析以及专业应用模型。 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GIS(P16) GIS中的地理空间:指经过投影变换后,在笛卡儿坐标系中的地球表层 特征空间。它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及其所联结的地理空间特征实体。 (P21) 空间数据的特点:空间性、专题性、时间性 (空间)数据模型的层次:(空间)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P24) 空间元素:点、线、面、体4种,其中点元素为基础元素。 表达地理空间的方法:栅格表达方式和矢量表达方式。 矢量数据中,0维矢量(点)有多种,如:实体点、注记点、内点、结 点、角点,请分别作简要说明:实体点:代表一个实体;标注点:定 位注记;内点:用于负载多边形的属性,存在于多边形内;结点:线的 起点和终点;角点:线段和弧段的内部点。(P35) 矢量数据的空间关系表达:空间度量关系、方位关系和 拓扑关系(最 主要) 拓扑关系应用:关联性、邻接性和连通性、包含性、拓扑关系的存储 (P40) 请说明栅格和矢量数据结构的表达方式和它们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矢量
(1)数据结构紧凑,精度 (1)数据结构复杂
高
(2)叠加分析算法复
(2)便于表示空间实体及 杂
拓扑关系
(3)不易同RS结合
(3)便于表示网络关系, (4)表达空间变化性
进行网络分析
的能力差
(4)图形显示质量好,精 (5)不易实现数据模
度高
拟
(5)便于面向对象实现空
间查询和分析
栅格
(1)数据结构简单,定位 (1)数据量大
泰森多边形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请说出 (1) voronoi图、不规则三角网和泰森多边形之间的关系 (2) 请简要说明泰森多边形的作用
答:1)voroni等价于泰森多边形,不规则三角网中最重要的称为 Delaunay三角网,它是连接所有相邻Voronoi多边形的生长中心所形成 的三角网称为Delaunay网。 2)泰森多边形可根据样本点的位置分布,自动生成以样本点为中心的 等值区,使样本点属性数据扩展为区域的面状属性数据。 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ER模型主要做什么? 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用户,现实世界的的的数据模型,它是用户所容 易理解的现实世界特征的数据抽象,独立于计算机的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同时面向用户和系统,用于表达概念数据模型中数据实 体之间的关系。作用是与用户进行沟通,明确需求,又是数据库物理设 计的基础。 物理数据模型:描述数据在物理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物理层次上 的数据模型,是逻辑数据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具体实现。
存取性能好
(2)投影转换复杂
(2)易实现数据共享
(3)图形质量差
(3)便于地形分析和数学 (4)难于表达空间实
模拟
体及拓扑关系
(4)易同RS结合
(5)难于表示网络关
(5)能有效表达空间可变 系
性
按比例尺分类地图(P60) 地理空间坐标系:用于确定地物在地球上位置的坐标系 请简要叙述地图投影分类 按构成方式: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 按变形性质分: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圆柱投影(P64) 地图数据的获取:地图数据室GIS的主要数据源,主要有数字化仪输入 和扫描仪输入两种方法。 图形编辑:图形位置编辑及图形间关系的编辑。(P92) 多边形的栅格化方法:内部扩充法、扫描线法、边界代数法。 解决空间数据共享方法:空间数据的外部数据交换、空间数据交换标 准转换、空间数据的互操作、直接数据访问等模式。 空间数据库:描述空间物体的位置数据、位置数据元素(点、线、面、 体)之间拓扑关系及描述这些物体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全文件空间数据管理模式、文件和关系数据库混 合管理模式、全关系型空间数据管理模式、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 理模式、空间数据库引擎(P130) 在现存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中,有全文件空间数据管理模式、文件 和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模式、全关系型空间数据管理模式、对象-关 系型空间数据管理模式、空间数据库引擎模式(以ArcSDE为例),请分 别说明这五种模式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方法,并说明各模式的 优缺点。 1.全文件空间数据管理模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均存在文件中。优
分析、空间统计分析 叠置分析:GIS的重要功能,以空间层次分析理论为基础。(P151) 泰森多边形应用(P169):在地学领域,经常需要处理大量分布于地 域内的离散数据。泰森多边形可根据样本点的位置分布,自动生成以样 本点为中心的等值区,使样本点属性数据扩展为区域的面状属性数据, 这在地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空间网络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路径分析、资源的定位和配置、连通 分析和流分析。(求最短路径) 数字地面模型、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地形模型:又称DTM,50年代由MIT摄影测量实验室提出,是用数字 形式描述地形表面的模型。实质上这是对地面形态和属性信息的数字表 达。 数字高程模型:又称DEM, 当DTM模型中数字属性为高程时称DEM模型。 DEM模型是DTM模型的一种特例。(P178)
SuperMap Objects、GeoMap、Arcengine、mapxtreme 请分别列举国内、国外的三个GIS软件。 国内:GeoStar 、MapGis 、SuperMap 国外:Arcgis 、MapInfo 请简要说明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是指什么。 空间数据格式转换就是通过专门的数据格式转换程序,把一种空间数据 格式转换成另一种空间数据格式,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 请简要说明空间数据的结构转换是指什么 空间数据的结构转换主要指空间数据结构中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之间的 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