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师放),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呀?(蝈蝈)2、展示图片,师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清脆、响亮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已经去收集了蝈蝈的资料,谁能来交流一下你所了解到的蝈蝈的信息?(身体绿色,雌蝈不会叫,雄蝈会叫,叫声清脆动听,声音有吸引异性、自卫和报警的作用,雄蝈好斗。种类有很多,全世界已知约有7000种。)
读到这里,老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是比喻句吗?2、蝈蝈不叫,白发老人很纳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孙子和孙女是怎么猜的?现在就请男同学当小孙子,女同学当小孙女,读读他们的对话。男女声分角色读。
3、小孙女认为是怕生,小孙子认为是生气。那你们猜猜,蝈蝈心里在想什么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说一说)
六、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2、写一件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最能说明白发老人喜欢蝈蝈的语句。
3、交流:
(1)他喜欢蝈蝈的叫声,买下他,关在笼子里;
(2)蝈蝈不叫,喂给它xx;
(3)蝈蝈叫了,老人很得意。蝈蝈不知疲倦地叫,并没有不厌烦。
(4)它咬破笼子,逃走了。——放蝈蝈回到大自然中。
四、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2自然段,读完后想想蝈蝈被关在笼子中是什么感受?(难受、不舒服)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做上着重号——小圆点)是啊,假如你被关在屋子里不能自由出去也该会有多难受啊!
《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提示:比如,喜欢鸟,便去捉鸟关在笼子里玩;喜欢蝌蚪,就把她捉来放在瓶子里------)学生交流。
师小结:真正的爱,是善待,是给他人应有的自由。其实,不仅仅是善待动物,而是善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灵。真正的爱,不是占有,不是据为己有,不是禁锢。所以,我们人类更应该拥有一颗博大的心,宽广的胸怀。希望同学们能从这篇看似简单的课文中能读出更多的含义。
五、拓展延伸
1、现在,如果你是一只蝈蝈,你会对人类说什么话?
(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你怎么把朋友关在笼子里呀?)
如果你是小孙子,你会对白发老人说什么话?
(蝈蝈好可怜啊,爷爷,放了它吧?)
如果你是xx老人,你会对自己说什么话?
(我怎么老糊涂了呢?把它关在笼子里,不给它自由)
2、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吗?谁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呢?
6、读了孩子们的对话,你觉得蝈蝈不知疲倦地叫,又似乎在说什么呢?(同桌的同学互相猜一猜吧)——学生交流。
7、白发老人现在明白蝈蝈的心思了吗?从哪句话或哪些词可看出来?(叹息)8、后来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大家齐读18、19自然段。
思考:
(1)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及多音字,请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注意听,并指正。
2、评价后,全班齐读。
3、根据意思填词语。(自言自语、无声无息、手舞足蹈、习以为常)
三、听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听完后我会请人说说文章大概的意思。(明确:主要写了白发老人喜欢蝈蝈,就买了一只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不叫,他就喂蝈蝈红辣椒,蝈蝈就不知疲倦地叫,最后蝈蝈“逃”走了。)
4、白发老人明白蝈蝈的心思吗?(不明白)他为了让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叫,就喂蝈蝈红辣椒。当听到蝈蝈又清脆又响亮的叫声的时候,老人和孩子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得意、兴奋)用高兴的语气齐读10、11自然段。
5、蝈蝈不叫的时候大家都希望他叫,但它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最后孩子的父亲终于说出了心中的厌烦。但大人们并没有心思去猜测它叫个不停的原因。于是两个孩子又开始议论起来。大家一起来分角色读读——女同学读15自然段,男同学读16自然段。
(2)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吗?(不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而且本体和喻体之间还要有相似点。)
讨论:如果蝈蝈不是自己逃走的,那么是谁放走的?他为什么要放走蝈蝈?——交流:白发老人;他听了两个孩子纯真的对话后明白,禁锢幼小的生命是不道德的,动物也会哭,也会难受。)
9、那老人最后放走蝈蝈的做法对不对呀?为什么呢?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师放),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呀?(蝈蝈)2、展示图片,师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清脆、响亮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已经去收集了蝈蝈的资料,谁能来交流一下你所了解到的蝈蝈的信息?(身体绿色,雌蝈不会叫,雄蝈会叫,叫声清脆动听,声音有吸引异性、自卫和报警的作用,雄蝈好斗。种类有很多,全世界已知约有7000种。)
读到这里,老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是比喻句吗?2、蝈蝈不叫,白发老人很纳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孙子和孙女是怎么猜的?现在就请男同学当小孙子,女同学当小孙女,读读他们的对话。男女声分角色读。
3、小孙女认为是怕生,小孙子认为是生气。那你们猜猜,蝈蝈心里在想什么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说一说)
六、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2、写一件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最能说明白发老人喜欢蝈蝈的语句。
3、交流:
(1)他喜欢蝈蝈的叫声,买下他,关在笼子里;
(2)蝈蝈不叫,喂给它xx;
(3)蝈蝈叫了,老人很得意。蝈蝈不知疲倦地叫,并没有不厌烦。
(4)它咬破笼子,逃走了。——放蝈蝈回到大自然中。
四、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2自然段,读完后想想蝈蝈被关在笼子中是什么感受?(难受、不舒服)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做上着重号——小圆点)是啊,假如你被关在屋子里不能自由出去也该会有多难受啊!
《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提示:比如,喜欢鸟,便去捉鸟关在笼子里玩;喜欢蝌蚪,就把她捉来放在瓶子里------)学生交流。
师小结:真正的爱,是善待,是给他人应有的自由。其实,不仅仅是善待动物,而是善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灵。真正的爱,不是占有,不是据为己有,不是禁锢。所以,我们人类更应该拥有一颗博大的心,宽广的胸怀。希望同学们能从这篇看似简单的课文中能读出更多的含义。
五、拓展延伸
1、现在,如果你是一只蝈蝈,你会对人类说什么话?
(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你怎么把朋友关在笼子里呀?)
如果你是小孙子,你会对白发老人说什么话?
(蝈蝈好可怜啊,爷爷,放了它吧?)
如果你是xx老人,你会对自己说什么话?
(我怎么老糊涂了呢?把它关在笼子里,不给它自由)
2、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吗?谁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呢?
6、读了孩子们的对话,你觉得蝈蝈不知疲倦地叫,又似乎在说什么呢?(同桌的同学互相猜一猜吧)——学生交流。
7、白发老人现在明白蝈蝈的心思了吗?从哪句话或哪些词可看出来?(叹息)8、后来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大家齐读18、19自然段。
思考:
(1)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及多音字,请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注意听,并指正。
2、评价后,全班齐读。
3、根据意思填词语。(自言自语、无声无息、手舞足蹈、习以为常)
三、听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听完后我会请人说说文章大概的意思。(明确:主要写了白发老人喜欢蝈蝈,就买了一只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不叫,他就喂蝈蝈红辣椒,蝈蝈就不知疲倦地叫,最后蝈蝈“逃”走了。)
4、白发老人明白蝈蝈的心思吗?(不明白)他为了让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叫,就喂蝈蝈红辣椒。当听到蝈蝈又清脆又响亮的叫声的时候,老人和孩子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得意、兴奋)用高兴的语气齐读10、11自然段。
5、蝈蝈不叫的时候大家都希望他叫,但它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最后孩子的父亲终于说出了心中的厌烦。但大人们并没有心思去猜测它叫个不停的原因。于是两个孩子又开始议论起来。大家一起来分角色读读——女同学读15自然段,男同学读16自然段。
(2)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吗?(不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而且本体和喻体之间还要有相似点。)
讨论:如果蝈蝈不是自己逃走的,那么是谁放走的?他为什么要放走蝈蝈?——交流:白发老人;他听了两个孩子纯真的对话后明白,禁锢幼小的生命是不道德的,动物也会哭,也会难受。)
9、那老人最后放走蝈蝈的做法对不对呀?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