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历史一轮复习29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42张 精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识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途径和意义
解析: “一五”计划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 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 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
解析:本题容易混淆的是 B、D 选项,从材料信息“以村为 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可知这场运动是 农业合作化运动。 答案:B
3.以下统计数字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1956国民收入(%)
1956年工业总产值(%) 社会主义工业67.5 公私合营工业32.5 资本主义工业0
(1)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和 解放生产力,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 计划内涵中。
(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五”计划制定的依据,“一五” 计划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逐步实施。虽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 “一五”计划都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 一,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仍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而在“一五”计划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三大改造只是手段, 工业化建设即发展生产力才是根本目的。
29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主旨精要]———————————
新中国成立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的指引下,开展 “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 步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1956 年,中共八大奠定了社会主 义探索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 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20 世纪 60 年 代初, 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使其有所好转, 但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又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劫难。
国营经济32.2 合作社经济53.4 公私合营经济7.3 个体经济7.4
A.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合作社经济为主体 B.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社会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已基 本上不存在 D.由四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两种经济并存,个体经济 仍占一定比重 解析
4.“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这是因为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 )
解析:当时两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又急于向共产主义 过渡,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们违背了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观点。 答案:B
6. “先抓吃穿用; 实现农轻重”, 横批“综合平衡”。 这是 1962 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 此对联是 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解析:1958 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 “左”倾错误,1960 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 充实、 提高”的方针, 到 1962 年底,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答案:D
[必修②
经济成长历程]
第 四 单 元
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新中国在完成巩固政权
发展 历程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进行 了一些成功的探索,取得 始实施“一五”计划,初 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出 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 现了如“大跃进”和人民 并完成三大改造,社会 公社化运动等严重的“左” 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遭 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 受严重损失 本确立 和恢复经济任务后,开
(
)
7.中国在 1965~1976 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 是在 1965 年、 1973 年、 1975 年。 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纠正“左”的错误 B.坚持“八大”路线 C.“大跃进”的推动 D.贯彻“八字”方针
解析
)
[系统归纳教材]
1.厘清工业化建设、三大改造和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一五” 计划 3 者之间的关系
5.“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 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 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 C.“大跃进”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D.土地改革 ( )
解析: 这首歌谣折射出“大跃进”那个狂热浮躁时代的社会面 貌、人民心态。 答案:C
阶段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66~1976年的 “文化大革命”, 使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人民生活 水平下降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经 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 高,衣食住行体现国际化、时 尚化、个性化的特点
发展 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历 单元 特征 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 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2.从 4 个维度理解“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历史 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原因 现实 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 需要 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苏联 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 影响 展重工业的策略
行业 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关系
———————————[主干串知]———————————
[小题回扣教材] 1.某同学为纪念“一五”计划完成六十周年进行调查研究,寻访 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该同学的 调查结论中与当时时代相吻合的是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B.建立起完全合理的工业布局 C.农村正在进行土地改革 D.轻工业发展速度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