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赏析鉴赏大全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283cec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0.png)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李白游览名山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因为文学这种东西不像是武功,不服打一架就行了,两人擅长的类型不同,读者的喜好不同,根本很难分出一个高下来。
而有趣的是李白、苏轼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才子,他们的风格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也是因此,才经常被拿来比较。
但是细细来看李白和苏轼又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从唐诗和宋词的风格来看,唐诗的气度更加豪放,而宋词则显得更加闲淡,这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分不开的,李白生在盛唐时期,他是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就像是天马行空,常人很难想象,其中流露出的少许仙气就足以让常人仰望了,而且他的诗歌之中体现了他的自由、不羁的性格,所以被称为诗仙。
而苏轼则是出生在宋朝,宋朝时期各种文体的形式都有着发展,诗这种形式已经不可能超越唐诗了,所以另辟蹊径,开发出了宋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苏东坡则是宋词的巅峰。
两人虽然都是奇人,但是李白的奇在于他的诗歌的意向高远,不似凡间,色彩斑斓,缤纷壮丽,有着超越现实的气度,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自由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就像是烈酒一样。
而苏轼最大的奇在于无论什么处境都能有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能够用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态度来对待。
所以说这两个人其实没有什么高下之说,各有所爱罢了,但是这两个人又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谁,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失色不少。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李白,想必大家对这个人物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
李白一生博闻多识,写下了许多飘逸优美的诗歌。
李白所写的诗,用词精美,字里行间充满了飘逸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无愧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这一称号。
李白的雕像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出生在公元701年,出生的地点大约是在西域的碎叶城。
李白从小便十分的聪慧,五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背诵六甲,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神童。
等到李白十五岁时,他出口成章,写得一手好诗。
李白写的'诗受到了当时上层名流的赏识,李白也变得愈发有名了。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678763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8.png)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李白古诗词及鉴赏李白古诗词及鉴赏(10首)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李白5首诗
![李白5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df265a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d.png)
李白5首诗及赏析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文学才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星。
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以下是李白的五首经典诗歌及其赏析。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最著名的诗歌之一,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月光洒在床前,让诗人想起了远方的故乡。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令人回味无穷。
二、《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雾,瀑布如同银河一般从天而降,景象壮观。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三、《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时的心情和愉快的情绪。
早晨离开白帝城,乘着轻舟在彩云之间穿行,千里之外的江陵一日即可抵达。
两岸的猿声不断,而轻舟已过万重山,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与不羁。
四、《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这首诗是李白夜泊牛渚时写下的怀古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牛渚西江夜色美丽,秋月当空,诗人想起了谢将军的故事,不禁感慨万千。
他也能够吟咏出高妙的诗篇,但世上却无人赏识他。
明朝挂帆离去,枫叶纷纷落下,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令人感慨万千。
五、《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时写下的名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青山横亘在北郭,白水环绕着东城,此地一别之后,友人将踏上万里征程。
浮云游子的意态和落日故人的深情相互交织,使离别之情更加浓烈。
李白诗句赏析
![李白诗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d16b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4.png)
李白诗句赏析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以下是对李白诗句的赏析: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描绘敬亭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句诗极富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深沉与情感。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人通过描绘黄鹤楼和扬州的景色,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向往。
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月亮和云彩比喻成天镜和海楼,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诗人通过描写故乡水送自己远行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及时行乐的看法,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樽空对着月亮。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豪情,认为自己天生必定有所作为,即使失去千金财富也会重新崛起。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8.“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礼法和功名利禄的蔑视,认为钟鼓馔玉这些世俗之物不值得珍贵,但愿能够长醉不醒,远离世俗纷扰。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有朝一日必能大展宏图,而不是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草野之间。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的经典赏析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的经典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6346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1.png)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的经典赏析李白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才华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才华横溢,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下面是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以及它们的经典赏析。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的短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在他人熟睡之时,独处夜晚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明月既是夜晚景色的描绘,又是引发了思乡之情的媒介,通过诗人的情感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李白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是李白的长诗之一,其气势恢宏,豪情澎湃。
诗中诗人借饮酒为主线,咏史抒怀。
通过描述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和生活哲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才华。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的一首长诗。
诗中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通过描述黄鹤楼和长江的景色,表现了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人借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深厚追忆之情。
四、《行路难》金谷园中花满蹊,水边行路已无泥。
自知行处最寻常,衣冠不整还内顾。
落叶堆积晚纷纷,独行脚下生莓苔。
十步乡闾十步戎,不得到处心鬼来。
《行路难》是李白的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行路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现了对世俗人事的疲倦和厌恶。
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行路经历,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
五、《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的经典诗词注释及赏析
![李白的经典诗词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d92c3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6.png)
李白的经典诗词注释及赏析李白的经典诗词注释及赏析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经典诗词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的经典诗词注释及赏析1《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下:移下,下来。
⑺海楼: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
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
怜:怜爱。
一本作“连”。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赏析】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
构思巧妙。
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在艺术上,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
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
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李白诗歌赏析大全
![李白诗歌赏析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32b27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e.png)
李白诗歌赏析李白诗歌赏析大全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诗歌赏析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此诗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渲染边地苦寒。
“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
但这里的雪已不是飞雪,而是积雪。
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
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可想而知其严寒。
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
同时,“无花”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
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言外之意指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
花明柳暗乃春天的象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五六句紧承前意,突出军旅生活的紧张。
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
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也不言而喻。
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
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就可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末二句却陡转。
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
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愿字与“直为”,语气慷慨激昂,足以振起全篇。
这结尾的雄劲有力,得益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
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bd7f9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5.png)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古朗月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前言】《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
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释】⑴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李白著名古诗十首解析
![李白著名古诗十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12c43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a.png)
李白著名古诗十首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10首关于李白的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满满的儿时回忆啊,毫无疑问,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至少覆盖全球10亿人口。
作为一首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了明静醉人的秋夜之意境。
诗中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心是境,情是意,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不已,妙绝古今。
2、《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诗人李白的笔下,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碧水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你看!“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3、《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先,诗是写景的,公元759年,大诗人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
快船快意,使人神远。
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4、《赠汪伦》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关于李白《古风》诗歌鉴赏5篇他
![关于李白《古风》诗歌鉴赏5篇他](https://img.taocdn.com/s3/m/7b30b79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2.png)
关于李白《古风》诗歌鉴赏5篇李白——《送友人入蜀》【内容】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赏析】: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白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李白——《古风》(其三)【年代】:唐【作者】:李白——《古风》(其三)【内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赏析】:此诗主旨是借秦始皇之求仙不成,以规讽唐玄宗之迷信神仙。
就思想内容而言并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见卓识,但就其动荡开合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言,实堪称独步。
全诗大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宾,后段为主。
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扬,忽翕忽张,最后盖棺论定。
前段从篇首至“骋望琅邪台”,颂扬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
头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
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
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
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势”。
紧接着写统一天下的具体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
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一人“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
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
由于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不待下两句赞扬,赞扬之意已溢于言表。
“明断”句一作“雄图发英断”,但不管“明断”、“英断”也好,“雄图”、“天启”、“大略”也好,总算把对政治家的最高赞词都用上了。
诗篇至此,一扬再扬,预为后段的转折蓄势。
紧接“收兵”二句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采取的巩固政权两大措施,亦是张扬气派。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f45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7.png)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李白的诗及其赏析导语:唐诗宋词。
唐代以诗歌为盛,而诗中通达者无非诗圣诗仙。
诗仙李白的诗歌多潇洒隽永,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赏析一下,这位大神的作品吧|!1、《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作品赏析【简析】:燕,指今河北北部的辽宁一带,当年是戍边之地;秦,今陕西一带,系征夫们的家乡。
作品将少妇的心态刻画的逼真细腻。
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作描摹思妇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
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
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
“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
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
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平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
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
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
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
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
“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解析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6e12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0.png)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解析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与传颂,被尊称为“诗仙”。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白的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他以其豪放的情感、奔放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形象语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李白的几首著名作品进行解析,探究其艺术特点和内涵。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中的孤寂情境。
诗人通过描绘床前明月的光景,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白运用对比手法,把夜晚中的明月与故乡的思念相对照,营造出深情的氛围。
这首诗以简练的字句、鲜明的形象和情感真挚的表达,成为了李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豪情壮志的作品。
诗中李白以酒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追求人生价值的坚持。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宏大的胸怀和豪放的个性。
这首诗以激昂的语言和热烈的氛围,表达了李白不畏困难、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三、《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人李白的创作中既有豪放的情感表达,也有关注社会现实的内容。
《悯农》是他关注农民命运的作品之一。
通过强烈的绘景描写和煽情的语言,诗人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辛苦劳作和生活险境。
他以农田为背景,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状况的关注和对农民处境的同情。
十首诗词,解读十个别样李白
![十首诗词,解读十个别样李白](https://img.taocdn.com/s3/m/134937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5.png)
十首诗词,解读十个别样李白
1. 《静夜思》
这首诗是李白最广为人知的诗作之一,描绘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它体现了李白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淡淡的忧愁。
2. 《将进酒》
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抒发了李白对人生的感慨。
他感叹时光荏苒,人生短暂,同时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放的向往。
3. 《庐山谣》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李白豁达、豪放的性格。
他不受世俗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
4. 《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由和奔放的热爱。
诗中流露出一种欢快、自由的气息。
5. 《行路难》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对人生的苦闷和困惑,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未来的乐观和坚定信念。
6. 《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李白对大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向往。
7. 《月下独酌》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在月夜下独自饮酒的情景,反映了他孤傲、高洁的品质。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8. 《赠汪伦》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友人汪伦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友人孟浩然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深情和细腻。
10. 《望天门山》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李白诗歌鉴赏【经典】5篇
![李白诗歌鉴赏【经典】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bd6c2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4c.png)
李白诗歌鉴赏【经典】5篇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内容】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赏析】:这首诗写于天宝八载(749)。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李白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赏析:今朝有酒今朝醉固不可取,乐观自信却自古皆然。
然而在那潇洒豪逸痛快淋漓之中,也掩不住对现实的哀愁:流水不复,青丝难再,建功无望,抱负难酬。
虽则天生我才必有,但我的才用难道仅仅是赋诗饮酒?豪放的语言,奔涌的气势,不同凡响。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这是一首“清水出芙蓉“的赠别诗。
诗仙以“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反衬汪伦相送之情有过而夫不及;从而使本诗具有质朴清新这巧,有出神入化之妙。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大诗人自然很舍不得与孟夫子分手;孟浩然前往广陵,李太白依依惜别之情在心头。
江水滔滔不舍昼夜,友情如水浩荡东流。
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诗仙流放夜郎,来到白帝城忽闻得赦被释放,于是乘舟顺流东下,欣喜欲狂。
江如奔马,舟若飞箭,欢愉之情,何其豪放! 本诗在1992年香港“唐诗十佳“评选中,被评为第九佳。
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诗歌精选赏析5篇
![李白诗歌精选赏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4c8ff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1.png)
李白诗歌精选赏析5篇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内容】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白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李白——《江上吟》【年代】:唐【作者】:李白——《江上吟》【内容】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赏析】:诗题一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
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
唐汝询讲这首诗的主题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唐诗解》卷十三)。
虽然讲得不够全面、准确,但他指出诗人因有感于“世途迫隘”的现实而吟出这诗,则是很中肯的。
读着《江上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楚辞》的《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
“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
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
“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
“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
关于李白的优秀诗诗意及赏析他
![关于李白的优秀诗诗意及赏析他](https://img.taocdn.com/s3/m/2750d63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d.png)
关于李白的优秀诗诗意及赏析《上之回》,汉乐府《铙歌》歌曲名。
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
这首《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首诗字面上写的是汉武帝癖好神仙,肆意淫乐,不为访贤,不思治国,实则讽当时天子唐玄宗一味好神仙、贪淫乐,不问国政。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李白的优秀诗诗意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行行游且猎篇《行行游且猎篇》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首诗描写了边城游侠儿的生活状况,借此抒发了对朝廷重武轻文的不满。
【原文】行行游且猎篇唐·李白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注释】行行且游猎篇:乐府“征戌”十五曲中的“校猎曲”,一般写帝王游猎的事情。
这里借以赞扬边城儿的矫健。
生年:平生。
但:只,仅。
夸:夸耀。
轻趫(qiáo):轻捷。
白草:牛马喜欢吃的一种牧草,熟时呈白色。
蹑影:追踪日影。
这里形容快速。
矜骄:骄傲。
这里是洋洋自得的样子。
鞘(shāo):鞭鞘。
半酣:半醉的意思。
呼鹰:用驯服了的鹰猎取野物,意指打猎。
弯弓满月:把弓拉开像圆月的形状。
鸧(cāng):鸧鸹,即灰鹤。
髇(xiāo):骨制的响箭,即鸣镝。
“双鸧迸落连飞髇”形容箭术高超,一箭射落双鸟。
海:瀚海,即沙漠。
辟易:倒退,这里指观者惊奇,不由自主地后退。
《沙碛(qì):沙漠。
游侠人:这里指边城儿。
下帷,放下帷幕。
这里以“下帷”作闭门读书的代辞。
【诗意】看这些边境线上长大的男儿,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就知道骑马游猎,各自夸轻巧。
秋风起,牧草白,正是马肥牛壮好时节,飞马追影,马背上的骑手多么洋洋自得啊!酒足饭饱后架起猎鹰就去远郊狩猎,镶金的白玉马鞭一挥舞,就像雪花纷纷飞舞,鸣镝声萧萧。
李白诗歌赏析
![李白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11870128ea81c759f5786c.png)
李白诗歌赏析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词句注释⑴天门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白话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2]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发的。
[2]作品鉴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huai)”。
“月黑风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huai)”这样读起来才押韵。
因此在《回乡偶书》中的两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五种说法。
⑴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⑵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歌赏析鉴赏大全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此诗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渲染边地苦寒。
“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
但这里的雪已不是飞雪,而是积雪。
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
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可想而知其严寒。
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
同时,“无花”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
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言外之意指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
花明柳暗乃春天的象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五六句紧承前意,突出军旅生活的紧张。
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
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也不言而喻。
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
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就可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末二句却陡转。
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
由于楼兰(西
域国名)王贪财,屡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愿字与“直为”,语气慷慨激昂,足以振起全篇。
这结尾的雄劲有力,得益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
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首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明月从天山升起。
天山虽不靠海,却有横亘在天山上的云海。
诗人将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是在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奇而壮观。
接下去“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气势比前两句更为广阔。
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
这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却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显而易见了。
中间四句是再现征战的景象。
下,指出兵。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
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边地烽火不息,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
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后四句写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表情,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一定也是叹息不已。
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它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客中行李白
蒲桃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行”原为乐府歌曲的一种。
开始两句都是描写一杯美酒。
这是一杯蒲桃美酒,在酿造时特别加进郁金草去,此刻它便泛出阵阵特殊的醉香,酒的颜色也变成金黄发亮,在精致的玉碗中,它沉甸甸地如同一片闪闪的琥珀。
这样的美酒,这样的酣饮显然并非对月独坐的小酌,而必然是一席盛宴,由此不难想见这场欢宴盛况。
前两句的铺阵既点出了主人的盛情相待,同时又为诗人的客中的兴感作了极好的铺垫。
这在后两句的抒情中,被有力地揭示出来了。
诗人醉眼中只有酒,后两句的抒情,也直接从酒生发。
李白象是在回答主人的殷勤询问,他说:“很好了,再不要什么了,只要你能让我这作客的喝个痛快,喝他个一醉方休,我就把你这里当做我的家,忘记自己是身在他乡啦!”话是说得不拘礼节,甚而使人感到未免粗野,然而它真率,没有丝毫惺惺作态,它亲切动人,诗人豪爽狂放的性格与形象跃然纸上。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的首二句不仅仅是对宣城地理环境的客观描写,其中也包含有诗人对寓居之地的深厚的感情。
在送友人的特定时刻提起,还应当包含有对彼此在山青水秀的这座名城共处过的一段难忘时光的留恋。
从全诗看,诗人是与友人骑马同行,出城来到郊外,青山白水都是眼前所见景色。
但诗人将这番景色铸成工致的联语(青山——白水,北郭——东城),又产生了一种深长的意味。
山依着城,水恋着城;水毕竟要流去,青山却依然留驻,这难道不正是一种依依惜别之情的象征?
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出第二联的惜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此地作别,是直叙眼前正在发生的事,而“一”字的嵌入,加强了感慨唱叹之情,使诗句顿生神采。
而孤蓬,在诗歌中都是飘泊游子的象征,但“孤”字更强调分离、离群的意义。
加之友人此行前路迢远(“万里征”),惜别之情岂不沉重,复杂的离绪,全含在唱叹的声情和蕴藉的意象中。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似乎前两句嗟叹犹嫌未足,诗人又推出一组惜别的意象。
“浮云”、“落日”和“孤蓬”一样,都是送别诗常用的诗歌语汇。
李白将“浮云”、“落日”分配给“游子意”、“故人情” ,实际上则是互文的修辞法。
浮云出岫,日薄西山,也许就是分手时的光景,但诗人已经将情移入,使景色成为依依难舍,而又无可如何的象征。
不必明言“游子意”究竟是何意,
“故人情”究竟是何情,离情愁肠已结于读者心间。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