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第一节体温观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特点:高温在39 ℃以上
24h动摇范围 超越1℃以上 最低T仍高于 正常
常见病: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感染
No Image
热型
No Image
间歇热
No Image
Intermittent fever
特点:高热与正常体温
交替有规律地 反复出现 高温在39℃以上 数小时或几天 低温在正常范 围或以下数小 时或几天
常见病:见于疟疾
No Image
热型
No Image
不规那么热
No Image
Irregular fever
特点: 发热无规律 继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
No Image
发热
护理措施
No Image
No
病情察看 Image
① 丈量体温: 高热病人每4h测T一次, T恢复正常3d后改为每日1次或2次。 物理降温30min后测T1次,
口表、腋表、肛表分开清洗、消毒。
〔2〕体温计的检查法
No
No
No
甩表至35℃以下→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 Image
Image
Image
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读数→误差
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均不
能运用。
3. 体温丈量方法
1〕目的 2〕操作前预备 〔1〕评价患者并解释 〔2〕患者预备 〔3〕护士本身预备 〔4〕用物预备
No Image
No Image
电子体温计
感温胶片
红外线感应式体温计
可弃式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①口表:盛水银端较细长,可作口腔或腋下丈量。
24h动摇范围 超越1℃以上 最低T仍高于 正常
常见病: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感染
No Image
热型
No Image
间歇热
No Image
Intermittent fever
特点:高热与正常体温
交替有规律地 反复出现 高温在39℃以上 数小时或几天 低温在正常范 围或以下数小 时或几天
常见病:见于疟疾
No Image
热型
No Image
不规那么热
No Image
Irregular fever
特点: 发热无规律 继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
No Image
发热
护理措施
No Image
No
病情察看 Image
① 丈量体温: 高热病人每4h测T一次, T恢复正常3d后改为每日1次或2次。 物理降温30min后测T1次,
口表、腋表、肛表分开清洗、消毒。
〔2〕体温计的检查法
No
No
No
甩表至35℃以下→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 Image
Image
Image
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读数→误差
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均不
能运用。
3. 体温丈量方法
1〕目的 2〕操作前预备 〔1〕评价患者并解释 〔2〕患者预备 〔3〕护士本身预备 〔4〕用物预备
No Image
No Image
电子体温计
感温胶片
红外线感应式体温计
可弃式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①口表:盛水银端较细长,可作口腔或腋下丈量。
第一节_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ppt课件
24
注意事项
检查、清点体温计,正确甩表;切忌放入热 水。
口温测量禁忌症。注意:进食吸烟后隔30分 钟测量。
腋温测量禁忌症。注意:擦干汗液,夹紧。
直肠测温禁忌症。注意:坐浴等待30min后
测量。
2020/10/1 8
25
3、注意事项
婴幼儿、重病人测温,守侯在旁。
避免影响体温的各种因素。
1、体温过高的护理
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4次每天, 高热患者Q4h测量体温。
B:降温:发热超过39℃,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 39.5℃,乙醇、温水擦浴或做大动脉冷敷,防止 高热惊厥;药物降温应遵从医嘱。 30min后再次 测量。
2020/10/1 8
15
5、护理(书上160页最下面)
渐升
(2)高热持续期 患者表现:脸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等
特点
产热 =====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退热期
患者表现:大量出汗、皮 肤温度降低 特点: 散热↑ 产热 趋于正常
方式: 骤退 渐退
3、热型书上160页第4点)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0---40.0℃ 左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 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 ℃ 常见于:伤寒、大叶性 肺炎
不慎咬碎体温计,及时处理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 免损伤口腔粘膜。
口服蛋清或牛奶,以保护消化道粘膜并延缓汞的吸 收
病情允许者,进食粗纤维食物,以加快汞的排出。
2020/10/1 8
26
体温计的消毒及检查
1.消毒 ✓ 浸泡于消毒液内,5min后取出冲洗 ✓ 离心机甩下水银(35℃以下) ✓ 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内30min取出,冷开水冲洗 ✓ 消毒纱布擦干,存放在清洁盒内备用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优秀课件
(四)动脉 壁状况
三、脉搏测量的方法 1.目的 判断脉搏有无异常,间接了解心 脏的功能状态,为疾病的诊断、治疗、 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操作要点及 注1.安意静事时项测量
2.测量部位、时间准确 3.勿用拇指诊脉 4. 偏瘫患者、肢体损 伤的患者测量健侧肢体。
呼吸的第观三察节及护理
学习内容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呼吸的观察及护理 三、呼吸测量的方法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
1.速脉 成人安静状 态下脉率>100次/分 称速脉或心动过速。 常见于:发热、甲亢、 大出血、疼痛等
2.缓脉 成人安静状 态下脉率<60次/分 称为缓脉或心动过缓。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
(一)脉率 异常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
(二) 脉律 1.间歇脉 异正常常脉搏中提前出现一次较弱的 脉搏,而后又正常延长的间隙
测口温
部位:水银端斜 放于舌下热窝处 嘱病人闭口用鼻 呼吸 勿用牙咬勿说话 测温3min
测腋温
腋下有汗应先 擦干 水银端放于腋 窝正中,紧贴皮 肤,屈臂过胸 测温10min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润滑肛表 插入深度:3-4cm 测量时间:3min
㈢ 测量体温的方法
注
三防
意 防碰碎爆裂
事 项
防测量不准 防意外发生
什么是呼吸?
概念: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要不断地 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外界环境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一、正常呼吸
☺正常成人安静及状生态理下变: 化
频率16-20次/分、节律规则、均匀平稳无声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
症状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 呼吸减慢、皮肤苍白等。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ppt演示课件
26
供氧的装置
• 氧气筒、氧气表装置
• 氧气枕
• 氧气管道化装置
• 高压氧舱
27
氧疗的方法
• 鼻导管法 • 鼻塞法 • 漏斗法 • 面罩法 • 氧气头罩法 • 氧气帐法 • 高压氧疗法
28
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副作用
机制
预防
氧中毒
肺不张
呼吸道分泌物 干燥
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可致肺 实质改变
呼吸道堵塞吸入高浓度氧后,氧 气更易吸收,形成吸收性肺不张 。
高
方式:骤升和渐升
产热和散热 热性面容;心率增快;头痛、头
高热持续期
在较高水平 上趋于平衡
晕甚至惊厥、谵妄、昏迷;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
;口干、尿少
散热大于产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偶然有脱
体温下降期 热,体温恢 水现象
复至正常
7
热型
常见热型
定
义
稽留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不超过1℃
持续吸入未经湿化且浓度较高的 氧气,支气管粘膜则因干燥气体 的直接刺激而产生损害
眼晶状体后 与吸入氧的浓度、持续时间有关 纤维组织增生
呼吸抑制
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吸入高浓度的氧之后
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吸入 ,定期监测血气分析
控制吸氧浓度,鼓励患者 多翻身、经常更换体位, 加强排痰。
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 定期做雾化吸入
异常脉搏
分
类
脉率异常
缓脉、速脉
节律异常 强弱异常
间歇脉、脉搏短绌 洪脉、细脉、交替脉、水冲脉、奇脉
动脉壁异常
11
异常脉搏的护理
休息与活动 给氧 准备好急救物品 密切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精品PPT课件
水银槽
(区别) ②肛表: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
凹缩处使 水银柱遇 冷不致下
降。 ③腋表:盛水银端长而扁。
28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法
l常用消毒液:70%酒精、0.1%过氧乙酸
l口表、腋表消毒法:
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液中5min→甩表→ 第二盒浸泡30min→冷开水冲洗→擦干→放 清洁盒备用
l肛表消毒法:
平均温度 37.0℃ 37.5℃ 36.7℃
正常范围
(36.3~37.2) (36.5~37.7) (36.0~37.0)
7
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 昼夜:2~6时最低,14~20时最高 • 年龄: 婴幼儿>成年>老年 • 性别:女性>男性。女性排卵后>排卵前 • 运动、进食后体温升高 • 其他:环境、情绪
39
正常脉搏
l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频率
−成人为60-100次/分 −随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变动
l脉律脉搏的节律性
搏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l脉搏的强弱 l脉搏的紧张度
40
l败血症 l化脓性感染
15
弛 张 热
16
间歇热
特点:
l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 规律地反复出现
l高温在39℃以上数小时 或几天
l低温在正常范 l 围或以下数小 l 时或几天
常见病
:
见于疟疾
17
间 歇 热
18
不规则热
特点: l发热无规律 l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 l流感 l肿瘤
19
不 规 则 热
20
使用后先消毒液纱布将肛表擦干 净,再按上述方法消毒
口表、腋表、肛表分开清洗、消毒 29
体温计的检测
l甩表至35℃以下 l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以下的水中 l3分钟后取出,读数 l误差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 均不能使用。
(区别) ②肛表: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
凹缩处使 水银柱遇 冷不致下
降。 ③腋表:盛水银端长而扁。
28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法
l常用消毒液:70%酒精、0.1%过氧乙酸
l口表、腋表消毒法:
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液中5min→甩表→ 第二盒浸泡30min→冷开水冲洗→擦干→放 清洁盒备用
l肛表消毒法:
平均温度 37.0℃ 37.5℃ 36.7℃
正常范围
(36.3~37.2) (36.5~37.7) (36.0~37.0)
7
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 昼夜:2~6时最低,14~20时最高 • 年龄: 婴幼儿>成年>老年 • 性别:女性>男性。女性排卵后>排卵前 • 运动、进食后体温升高 • 其他:环境、情绪
39
正常脉搏
l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频率
−成人为60-100次/分 −随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变动
l脉律脉搏的节律性
搏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l脉搏的强弱 l脉搏的紧张度
40
l败血症 l化脓性感染
15
弛 张 热
16
间歇热
特点:
l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 规律地反复出现
l高温在39℃以上数小时 或几天
l低温在正常范 l 围或以下数小 l 时或几天
常见病
:
见于疟疾
17
间 歇 热
18
不规则热
特点: l发热无规律 l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 l流感 l肿瘤
19
不 规 则 热
20
使用后先消毒液纱布将肛表擦干 净,再按上述方法消毒
口表、腋表、肛表分开清洗、消毒 29
体温计的检测
l甩表至35℃以下 l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以下的水中 l3分钟后取出,读数 l误差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 均不能使用。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护理学基础课件)
(二)体温过低
定义: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体温低于 35℃以下称体温过低。 1、原因:
散热过多 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
(二)体温过低
2、分期: 轻度 32-35℃ ; 中度 30-32℃ ; 重度 <30℃ ,瞳孔散大,对光反消失 致死温度 <25℃
3、症状:发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下降, 皮肤苍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紊乱, 昏迷。
(4)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体温在24小时中变化不 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感冒、癌性发热等。
临床常见热型
(5)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升高至39℃以上,持 续数日又逐渐降至正常,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称波状热。常 见于布氏杆菌病。
(6)回归热(relapsing fever):体温急骤上升达39℃以上, 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出现高热,如此有规律的交替出 现,称为回归热。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2、发热过程及症状
分为三个阶段:
特点
表现
①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体温
上升。
皮肤苍白、干 燥,畏寒、 寒战(骤升、渐升)
②高热持续期
产热≈散热,体温维持 在较高水平
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 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尿量 减少
③退热期
散热>产热,体温 下降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皮肤温 度降低(渐退、骤退)
3、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1次 (2) 保暖:室温、保暖、暖箱 (3)尽快去除病因,做好抢救准备 (4)给与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 质,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 抗力
四、体温的测量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ppt课件
间 歇 热
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 流感 肿瘤
不 规 则 热
异常体温
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35 ℃
常见于早产儿、全身衰竭的病人 表现为:躁动、嗜睡、昏迷、心跳呼吸减慢、血 压降低、颤抖、肤色苍白、四肢冰冷
体温过高病人的护理
心理护理 观察 保暖 降温
口腔护理 补充营养和水分 皮肤护理 卧床休息
• 病例分析
– 病人王某,发热4天,体温持续在39.0℃ 至40.4℃,以“发热待查”于上午9时入院 。查体:体温40.1℃,脉搏114次/min, 呼吸28次/min,血压120/80mmHg,神 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食欲差
(1)王某可能为何种热型? (2)根据病人情况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学习目标
• 能正确说出体温的定义 • 能正确说出正常体温的范围、理解正常体
温的生理变化 • 能正确说出发热的定义、发热的程度 • 能正确归纳发热的过程及症状、能正确列
举发热的热型
• 能正确说出体温过低的定义、理解体温过 低的表现及分类
• 能正确为高热病人实施护理
体温
• 定义:
•小 结
– 1、体温的定义 –2、 体温的正常值,理解正常体温的
生理变化 – 3、发热的过程、症状及发热的热型
。 – 4、高温病人的护理措施。
③退热期
散热>产热,体 温下降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皮肤 温度降低(渐退、骤退)
防止虚脱
热 型(fever type):将体温绘制在 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 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 热型。
• 1、稽留热 • 2、弛张热 • 3、间歇热 • 4、不规则热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常见病:
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 流感 肿瘤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降低体温 补充营养与水分 保证病人舒适
高热患者应每4小时测量1 次;降至38.5℃以下时, 改为每天测量4次;降至正 常水平3日后,改为每天测 量1次
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 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原因: –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 良、药物中毒、重症疾病。 –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 分泌疾病:如甲低等。 – 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 醉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口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最方便,但易引起交叉 感染
舌下热窝 3~5min
禁忌
婴幼儿、昏迷、精神异 常、口腔疾病、口鼻手 术、张口呼吸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腋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安全易接受,但准确 性不高
腋窝 8-10min 口鼻手术、呼吸困难 者
禁忌
腋窝或肩关节有创伤 者、消瘦者
体温的测量方法
• 体核温度 –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 特点:高、稳定、不易测量。 • 体表温度 – 皮肤温度 –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响
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核温度。
一、
1. 体温的形成
– 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 解而产生
2. 产热与散热
– 产热 产热过程:化学方式 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基础代谢 – 散热 食物特殊动力作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用肌肉活动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部位
平均温度 37.0℃ 37.5℃ 36.7℃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1)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 表现: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
骤升:肺炎、疟疾 渐升:伤寒≈散热 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
表现:
热性面容; 心率增加(体温每上升1 ℃,心率增加10—15次/分); 头痛、惊厥、昏迷、恶心、便秘、腹胀、口干、尿少
③ 测量体温 ④ 准确记录 ⑤ 安置病人 ⑥ 消毒用物 ⑦ 绘制曲线
直肠测温
•侧卧 •俯卧 •屈膝仰卧
(三)测量体温的方法
3.实施
① 核对解释 ② 安置体位
③ 测量体温
④ 准确记录 ⑤ 安置病人 ⑥ 消毒用物 ⑦ 绘制曲线
口腔测温法:
• 将口表水银槽一端斜放于病人的舌下热窝 处
• 嘱病人闭嘴用鼻呼吸 • 3分钟后取出
(三)体温调节
生理性(自主性)体温调节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产热和散热维持 动态平衡,体温经常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调定点)
行为性体温调节
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体温:深部体温、表层温度 临床上所指体温:平均深部温度
常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腋下温度为标准
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概述 体温(body temperature)
体核温度
皮肤温度
(core temperature) 体壳温度、体表温度
(shell temperature)
人体内部胸腔、腹腔、中 受环境温度和衣着厚薄的影
枢神经的温度
响,较不稳定
相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体温在一日中的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发热等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体温30页PPT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体温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体温的生理变化
• 昼夜
– 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 – 午后2~6时最高
• 年龄
–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 – 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 –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 ,易受环境温度的影
响而变化
2. 体温的生理变化
• 性别
– 女性高于男性0.3℃ –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
持续数天或数周 24h波动范围不 超过1℃
常见病:急性传染病
如:伤寒 肺炎球菌性肺炎
常见热型
异常体温 发热
弛张热
特点:高温在39 ℃以上
24h波动范围 超过1℃以上
最低T仍高于 正常
常见病:败血症
风湿热
热型
异常体温 发热
间歇热
特点:高热期与无热期
交替出现 高温在39℃以上
蒸发
传导 产热
对流
返回
3、体温的调节
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方式
•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 外周温度感受器(分
布于皮肤、黏膜、内脏):
热、冷感受器
– 中枢温度感受器(分
布于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 脊髓等)
– 下丘脑视前区-下丘 脑前部(PO/AO)是 体温调节中枢整合 的关键部位
(2)高热持续期
产热 = 散热 皮肤红热、口唇干燥、呼吸、心率加快;头疼、 头昏、食欲不振、尿少,严重者谵妄、昏迷。
(3)退热期
散热 >产热皮肤潮湿、出汗
3.体温曲线与热型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 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 为热型。
异常体温 发热
稽留热
特点:T 持续在39~40℃
异常体温 发热
过程与表现 发热类型
护理措施
1、发热程度的判断:以口温为标准,分为四度 低热:37.3~38℃(99.1~100.4℉ ) 中度热:38.1~39℃(100.6~102.2℉ ) 高热:39.1~41℃(102.4~105.8℉ ) 超高热:41℃(105.8℉)及以上。
不同程度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第十一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第一节体温观察 ppt课件
复习旧课
• 医院饮食分类 • 鼻饲饮食注意事项
重点
本章重点难点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脉搏短绌、潮式呼吸、间
1
主要概念
断呼吸、呼吸困难、高血 压、低血压
2
T、P、R、Bp的正常范围,测量方 法及注意事项
3
体温过高和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
难点
健康 成人体温平均值及正常范围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37(98.6℉ ) 36.3~37.2(97.3~99.0 ℉ )
肛温 37.5(99.5 ℉ ) 36.5~37.7(97.7~99.9 ℉ ) 腋温 36.5(97.7 ℉ ) 36.0~37.0(96.8~98.6 ℉ )
热敏、冷敏神经元
行为调节
• 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 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
而达到目的 • 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是对自主性体
温调节的补充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 临床常以口温、直肠、腋温为标准。直肠温度
最接近人体深部温度。
℃=(℉-32)×5/9 ℉= ℃×9/5+32
脉搏短绌、血压的测量方法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体温 的观察与护理
第二节 脉搏 的观察与护理
第三节 呼吸 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 征
第四节 血压 的观察与护理
课时目标
• 1、了解T的产生及生 理性调节。
• 2、熟悉正常T及生理 性变化。
• 3、掌握T过高、T过低 的观察及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1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返回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 (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机体在致热原作用
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
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
在 1.0 ℃ 以上即可称发热
•
感染性发热
• 分类
吸收热
•
非感染性发热 变态反应性发热
•
中枢性发热
(一)体温过高(发热)
临床分级
的变动,即排卵后体温升高(孕激素)
• 肌肉活动
– 剧烈活动可增加产热
• 药物 • 其它 环境、饮食、情绪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体稳脑h着活低当动率元为定热当显升温产回y而温调动定p的和升机点引正活体体高低热增o增为定增?视t,产体在起好动温温的于活强h强任点强这a直热体3的相后控升体调动,前l,何的可,7a到保温散等恰制高温定明散℃m区可能作用可回持处热好系超开点显热,左u-引在用调发s到平于活速使统过始水大这下右,起一定动。调衡某动率散的超降平于种。P丘产定点散其O定,一便能和热调过低时散这热温脑学热中/点且数明够冷和定调热,,A时反度说反,前H为十值显使敏产点定活直冷散应(解应热)部止分如大热神热点动到敏。热。如释;敏中稳。3于热(经保时回神正,较37冷神。的定7产敏到经元持常,这少℃p敏经该温℃r。热神调元活平情使热时,e神元学度)o热经定活况动衡降敏,产p经随说敏水活元t点动下引的低神热热i元体认感平c动和为明的起温经,也敏-随温为神保a冷止显体元的度机,最神n体增,经持t敏;增温活产值体这少经e温高下元相r神当强开动i热的使,元,o降而丘起对n经体始明速调得即,活散
• 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 不断地散发到体外。
• 不足50%的能量贮存于ATP内,供机体利 用,最终仍转化为热能散发到体外。
2、产热与散热
产热主要部位: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部位:皮肤、
骨骼肌运动
交感神经呼兴吸、排泄 散热 奋
食物氧化
甲状腺素分
物
泌增多
化理
(低温环境)
辐射
学方式方 式
(高温环境)
2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3
三、体温测量技术
体核温度 体温分两种
体表温度
身体深部—胸腔、腹腔 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较高且稳定。
皮肤温度 低于体核 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 衣着厚薄而变化。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一) T的产 生及 调节
(二)正常 体温及生理
变化
1、体温的产生:由糖、脂肪、蛋白质氧化 分解产生。
人体对热的最高耐受性? 40.6—41.4 ℃ 造成永久性脑损伤的温度? 直肠温度持续超过 41℃ 休克温度? 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 致死温度? 高热 43℃ 人很少存活
异常体温
发热
)
产热 > 散热 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疲乏不适;有 时伴有寒颤。骤升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渐生见于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