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故事——“抬头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数学教学故事——“抬头教学法”
“抬头教学法”由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的毛周根老师提出,其基本含义为:教学不是从本本出发,而是充分重视周围事物和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将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注重数学书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活跃融洽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轻松活泼的对话、讨论、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因在毛周根老师上课时学生都自信地抬着头、兴趣盎然地听课,所以形象化称其教学法为“抬头教学法”。“抬头教学法”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通教育,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中职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法,其教学基本程序分四步:生活化导人、功能化讲解、结构化呈现和激励性评价。
一、“抬头教学法”的特征
1.愉悦性
“抬头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处于愉快、松弛、集中的心理状态。“愉快的事比不愉快的事记得牢”。在“抬头教学法”的课堂里,教学不带有紧张气氛,教师尽量把班里的工作组织的使学生自然,注重建立有情绪、有起伏的课堂氛围,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学习不再为学生视为是艰苦的,使人感到疲倦的活动。教师在讲授时,浓化数学知识的感情色彩,以乐激趣,以乐引趣,以乐促知,以乐育人,实现知乐统一的和谐组合,不把知识讲成冷冰冰的公式、定理。教师除保持自己热烈高涨的情绪外,还注意调控学生的情感指向,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满足,引导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融洽,在生动的、流畅的、充满情感相理性光辉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2.民主性
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和谐是“抬头教学法”的又一个显著特征。近年来,高中段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大大增加,造成事实上中职学生生源质量严重下滑,要让在学业上屡遭挫折、缺乏学习自信心的中职学生在课堂中做到愉悦而不紧张并不容易。这首先要求教师是民主式的教学风格,全心的情感投入,缩小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认同教师是团队的一员,是合作者而不只是一位施教者,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心情得到放松,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而中职学生普遍讲义气,容易成为“朋友”,只要
得到教师的悦纳和认可,学生很乐意巧教师交往,比较容易沟通,对中职学生不经意的夸奖或表扬,都会引起他们的感动和快乐。到了中职学校,全新而互相陌生的集体为重新树立他们的信心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易形成一种较平等的团体,这一特征是“抬头教学”的基础。
3.情景性
缺乏明确学习目的的中职学生往往由兴趣来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数学是抽象的,而中职学生大多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知识技能。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在“抬头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尊重职高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思维过程直观化,强调教学的情景性,尽量用学生易接受的直观事件或关系来解决数学的抽象概念,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情景化,把学生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因简单而产生成功感,享受成功乐趣,渐渐消除多年来形成的对数学的畏惧感。这种以直观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场,会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潜能的可开发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4.探究性
学生知识的学习是自我形成的过程,作为认知对象的知识不能像实物一样,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必须由学生自已来自我形成,并纳入到他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别人是无法代替的。“抬头教学法”强调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加强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概念、公式、法则产生过程的教学,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学生的直观推理能力,鼓励学生提出猜想,探索研究,大胆创新,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5.激励性
中职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都不一样,因此反馈显得极为重要。在课堂上提问、练习是最好的反馈途径。在“抬头教学”的环境中,学生会很主动提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做好教与学的调控,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如果采用“只管耕耘,不管施肥”的做法,只会加大师生间的距离,失去教学基础。在激励性评价下的课堂充满的是在中职学校实不多见的热热闹闹的场面。
二、“抬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抬头教学法”的基本精神是“关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为了体现这一基本精神,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程序。
(一)生活化导入
生活化导人是“抬头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其基本含义是:其一,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它要求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以激发学华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其二,强调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不刻意追求课堂纪律的严肃性,教学内容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注重与学生经验的结合,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实也活相联系,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其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它通过一个个生活故事或话题,以聊天、讨论、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以数学问题为切入口,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世界,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生活化导入的目的在于将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采用故事、话题的方式导入课题,营造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利用中职学生无意注意力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乱说”起来,促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教学奠定基础。“学生抬起头来听课,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采用生活化导入方式的原因主要是:其一,人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学习的动因源于学习者内容的“自我概念”。所谓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情感、价值、态度和信念。人的学习行为是同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当人们发现学习内容与自我需要产生了某种联系时,学习便发生了。中职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在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而数学对学生的意义并不能直接体现出来,中职学生产生不了对数学学习的内在需要。其二,中职学生在学业上、特别是数学课,由于以往不成功的原因,很多学生学习兴趣几乎丧失,对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无法让学生心思转到课堂上,而生活化故事、话题能让学生接受数学课、认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