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癌痛发生机制及类型讲义课件
躯体痛
定义
躯体痛是由于肿瘤直接压迫、 浸润或累及周围组织而引发的 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刺痛
或痉挛痛。
病因
肿瘤压迫神经根、神经丛或周 围组织,导致局部缺血、炎症 反应和神经刺激。
特点
疼痛部位明确,与肿瘤病灶位 置相关,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非甾体 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同时 可结合物理治疗和神经阻滞等
目录
• 癌痛概述 • 癌痛的发生机制 • 癌痛的类型 • 癌痛的评估与管理 • 癌痛的预防与控制
01
癌痛概述
癌痛的定 义
01
癌痛是由于癌症本身或癌症治疗 过程中引发的疼痛,常常表现为 慢性疼痛。
02
癌痛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侵犯 神经、骨转移、化疗药物副作用 等原因引起。
癌痛的发生率
癌痛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约50%至80%的癌症患者 会经历癌痛。
肿瘤侵犯
肿瘤细胞可能侵犯骨、神 经、内脏等组织,引起剧 烈疼痛。
肿瘤代谢产物
肿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某些化学物质,如乳酸、 氢离子等,可能刺激周围 组织引发疼痛。
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
免疫反应
肿瘤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 导致炎症、肿胀等,进而 引发疼痛。
激素水平失衡
某些肿瘤可能分泌激素, 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而 影响神经传导,引发疼痛。
营养和代谢障碍
肿瘤影响营养和代谢,可 能导致骨质疏松、肌肉萎 缩等,引发疼痛。
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
手术创伤
药物治疗副作用
手术切除肿瘤时可能损伤周围组织、 神经等,导致术后疼痛。
某些抗癌药物可能引起关节痛、肌肉 痛等副作用。
放疗和化疗副作用
放疗和化疗可能引起组织损伤、炎症 等,引发疼痛。
癌痛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Th pda e s u ft e i ta i e ha s nd dr he a e fc n e a n eu t t dy o h nii ton m c nim a ug t r pis o a c r p i
W N a — io W N i u .D p r etfO cl y C a ghn o i l Scn layM dcl — A GMiom a , A GJ  ̄ n eat n o noo , h n zegH s t , eo dMitr e i e m g pa i aU
e pi c ds o s ria at i a ma r du s( S I s , p is bshsh nt n te rg ne ee p e tnr d r ani l e nt o l nin m t y rg N A D ) oi d , i 0p0 a s dohr us dr vl m n e— nu n e d —f l o o p ea d u d o ie
2 0 7 上海 第 二军 医大 学附属 长征 医院肿瘤科 王妙 苗 综述 ,王杰 军 审校 0 00
【 摘
要】 癌痛是一种机制独特而复杂的慢性疼痛 , 动物模 型中表 现出对痛 觉过敏 、 敏等疼痛相 关行为 , 在 超 其相应 的
脊 髓 节 段 内发 生 独 特 的 神经 化学 改变 。癌 痛 的发 生 与 外 周 传 人 神 经 敏 化 和 中 枢 敏 化有 关 , 癌 痛 早 期 , 肿 瘤 细 胞 、 症 细 在 以 炎
药 物 等 。研 究 癌 痛 产 生 的 内在 机 制 及 其 相 关 药 物治 疗 将 为 临 床肿 瘤 患 者疼 痛 治疔 提供 重 要 的 理论 依据 和 疗 向指 导
(完整版)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
癌痛治疗的现状与癌痛的评估癌症疼痛 (cancer pain) 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 60 %~ 80 %,其中 1 / 3 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将会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焦虑、失眠、全身情况恶化或严重干扰抗癌治疗的施行。
进一步提高对癌症疼痛的认识、评估及治疗水平,将造福于广大癌症疼痛患者。
一、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一)基本情况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意大利米兰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治疗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经讨论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同时筹划起草癌症疼痛治疗指南。
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癌症疼痛治疗》第一版 (Cancer pain relief) 。
该书作为癌症疼痛治疗指南,提出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口服用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个体细节。
按阶梯给药是指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不同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
即轻度疼痛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镇痛药,重度疼痛选择强阿片类镇痛药。
因此,该指南又被称为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倡导,得到了各国肿瘤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1990 年,我国首次在广州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织全国性专题会议,开始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1991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关于在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工作的通知》。
随后十余年我国相继出台多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多次举办各种学习班和研讨会,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经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开展三阶梯癌痛镇痛治疗原则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我国的癌症疼痛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医护人员在癌痛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肺癌晚期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肺癌晚期疼痛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而疼痛是晚期患者主要临床的症状,探索一套有效缓解晚期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和尊严显得极为重要。
方法本文就近几年对肺癌晚期患者疼痛护理的研究作一综述。
结论肺癌晚期的疼痛护理不仅要注意止痛药物的治疗护理,还应采取相应的非药物护理措施。
关键词:肺癌晚期;疼痛;护理前言:肺癌晚期患者由于肿瘤侵犯胸膜而引起癌性疼痛。
高效止痛治疗是医学界的普遍难题,所以提升肺癌病人的晚期生存质量,并且高效的控制晚期疼痛已经引起人们日益的关注。
本文从对晚期肺癌疼痛的护理最新进展方面作如下的综述。
1 疼痛的概述1.1 疼痛的概念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
[2]1.2 疼痛的原因及发生机制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心理因素等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受损部位的组织释放致痛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冲动,并迅速沿传入神经传导至脊髓,在通过脊髓丘脑束和脊髓网状束上行,传至丘脑,投射到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而引起疼痛[3]。
2 疼痛的评估2.1 疼痛的评估方法数字评分法、文字描述评定法、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4]3 肺癌疼痛的控制3.1 药物治疗3.1.1 口服给药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法。
第一阶梯,指的是非阿片类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第二阶梯指的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例如可待因;第三阶梯指的是使用是强阿片类药物,例如吗啡[5]。
3.1.2 经皮肤给药重度慢性疼痛可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经皮肤给药进行治疗。
3.2 肺癌疼痛的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如针灸、经皮肤电刺激、按摩等,心理治疗:调整行为和情绪,姑息性手术和放疗,可以直接减轻肺癌脑、骨转移患者疼痛。
麻醉方法:神经松解剂或局部用麻醉剂进行神经阻滞可以用于控制难治性晚期肺癌伴骨转移疼痛。
3.3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使用针对不同个体使用一次性具有给药剂量参数的便携式注射泵,用于静注、皮下或者硬膜外等不同给药方式。
沙利度胺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沙利度胺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2单位是内蒙古林业总医院,022150【摘要】癌性疼痛(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
癌痛为患者带来强烈不适,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以及自理能力。
阿片类药物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石,但阿片类药物成瘾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阿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辅助镇痛药物能够加强阿片类镇痛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轻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1]。
沙利度胺为谷氨酸衍生物,于1954年在前西德合成并作为镇静、止吐药广泛使用, 但后来发现其具有很强的致畸作用从而被禁用。
随着对沙利度胺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于1998年、2006年沙利度胺被FDA批准应用于治疗麻风病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骨髓瘤[2、3]。
本文将对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在癌痛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简单综述。
关键词:沙利度胺;癌痛;作用机制;应用;进展1.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1.1分子靶点CRBN沙利度胺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多靶点药物,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TNF-α产生减少、COX-2表达减少、VEGF和FGF下调、NF-κB抑制、前列腺素E2分泌抑制。
Ito等人将沙利度胺与磁珠固化后进行亲和纯化分析,将CRBN蛋白(cereblon)确定为与沙利度胺结合和致畸作用的直接靶点[4、5]。
CRBN蛋白是一类大脑相关蛋白,其具有离子蛋白酶活性,其基因位于染色体3p36.2区段。
CRBN蛋白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蛋白质修饰、细胞能量代谢等过程[6]。
有研究证实,CRBN蛋白是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发挥抗骨髓瘤效应的作用的重要靶点[5]。
1.2抗血管生成作用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受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
在动物角膜血管生成实验中,发现沙利度胺可以抑制VEGF和bF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粘附,从而减少血管生成[7、8]。
癌痛形成机制及模型研究进展
t h e o r y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a d d i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 .
Ke y wo r d s : c a n c e r p a i n mo d e l ; e t h o l o y; g me c h a n i s m
痛、 肱骨痛模型 。姚鹏 等通 过建立 胫骨癌痛模 型发 现大 鼠 骨癌痛发生时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G R K 2和 B 一 抑制蛋 白 2 ( a r r e s t i n 2 ) 的表 达增 加。Z h a n g等 将 骨 肉瘤 N C T C 2 4 7 2细 胞注射 到小 鼠股骨 髓腔 内引发癌痛 , 并 发现细胞 周期蛋 白依
癌痛是 临床 晚期 恶性肿瘤 患者最 常见 的症状之 一 , 一 半
以上 的癌症 患者会经 历剧烈且很 难控制 的疼痛 , 虽然 吗啡等 阿 片类药物 对癌 痛的疗效 显著 , 但是 , 伴 随成瘾性 、 胃肠道 反
表现为 同侧肢体蜷缩和保护行为 , 同时出现触诱发 痛 , 且痛行
为 与 骨 质 破 坏 程 度 成 正 相 关 。之 后 , 相 继 出现 了胫 骨 痛 、 跟 骨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A u g ; 1 7 ( 8 )
・1 2 6 9・
◇综 述与 讲座 ◇
癌 痛 形成 机 制 及模 型研 究 进 展
主 晶, 胡 卫, 詹 玲, 万信念 , 焦良波, 陈 涛
( 三峡 大学医学院 , 湖北 宜昌 4 4 3 0 0 2 )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1. 引言癌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许多患者经历剧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癌痛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癌痛的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探讨当前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癌痛的治疗方法癌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疗法、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等。
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癌痛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予患者,包括口服、注射、皮下植入泵等。
药物治疗在减轻病人疼痛的同时,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2.2 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在癌症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用于缓解癌痛。
放射疗法通过杀死癌细胞或减小肿瘤体积来缓解疼痛。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局部疼痛的治疗,例如骨转移所致的骨痛。
2.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殊的情况,手术治疗可能是缓解癌痛的有效手段。
例如,如果癌痛是由单个肿瘤引起的且在手术范围内,那么手术切除肿瘤可能会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
2.4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的癌痛治疗。
例如,结合药物治疗、放射疗法和其他辅助疗法等,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缓解和提高生活质量。
3. 癌痛治疗的进展近年来,癌痛治疗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包括新药物的开发和创新治疗方法的出现。
3.1 新药物的开发随着对癌痛机制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这些靶点可以通过开发新的药物来干预,从而实现对癌痛的更好控制。
例如,针对神经元电活动的药物、特异性肿瘤表面标志物的抗体药物以及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药物等。
3.2 创新治疗方法的出现除了新药物的开发,还出现了一些创新的治疗方法,例如神经调节技术、光动力疗法和基因治疗等。
这些方法的出现为癌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4. 挑战与展望尽管癌痛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主要的挑战包括:•癌痛的个体差异性:不同患者对于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反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更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癌症疼痛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_刘侣峰
[10] 郜俊清,赵德强,金惠根.银杏内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8):595-597.[11] 刘爱华,张志雄.银杏酮酯对缺血豚鼠心室肌细胞I C a -L 和游离钙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3):329-333.[12] 黄从新,丁仲如,李庚山,等.当归提取液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钙离子通道的影响[J ].中国心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11:96-98.[13] 李亭亭张宏艳.人参皂甙R e 对高儿茶酚胺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19(2):1511-1513.[14] 于晨.人参皂苷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J ].天津药学,2010,22(4):45-47.[15] L YH a o ,J M L i ,T H C h a n g .F r e q u e n c y -d e p e n d e n t b l o c ko f c a l c i u mc u r r e n t b y(±)-p r a e r u p t o r i nA i ns i n g l e v e n t r i c u l a r c e l l o f g u i n e a p i g [J ].C h nJ P h a r m a a nd T o x i ,1996:17-20.[16] 杜智敏,邱晓红,李宝馨,等.冠心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3):664-667.[17] 李彤,孙明,周宏研,等.通脉汤含药血清对缺氧心肌细胞游离钙及L 型钙通道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3):391-394.[18] 单宏丽,徐长庆,刘凤芝,等.红花黄素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电流的影响[J ].中药药理学通报,1999,15(1):351-335.[19] 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43.[20] 陆跃鸣,陈龙,蔡宝昌,等.异马钱子碱对心肌细胞作用的单通道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3):47-49.(收稿日期:2011-04-15 编辑:姚玲)癌症疼痛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刘侣峰(湖北省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武穴435400)关键词:癌症;疼痛机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9-0080-02 世界卫生组织(WH O )估计,全球每年约有900万新的癌症患者。
癌痛动物模型及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lu aa Wan P Kh 曰, r P T ,t . m rm l t ci W, el T m e M ea T oip n - k e t ni mo s u rse o e m vm n a dhpr - i n o u eh me u v k s oe et t ye l 一le a a c dg a o n m s l a g nn t ca o e a r g s e e i t tv e 场 ir u u c a ea 旦i x e n h e kd
伍 5 0 沙目 缓解机械性痛觉增敏现象。他们 D 9m 可以 0 .
还建立了小鼠 肪骨癌痛模型, 方法及各项指标与跟 骨癌痛模型类似1 ] 3 。 02 20 年英国学者 M h s等建立了大鼠胫骨 dr e ut 癌痛模型。该模型是在同源 S D大鼠的胫骨骨髓腔
收稿日 2 60一9修回日 20一0 1 期: 0一82; 0 期: 6 1一0 0
了复制, 并从疼痛行为学、 放射学、 组织学多方面进 行研究 , 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是国内研究癌痛 模型的起点。董航等日 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 运用 M D一6 A B1 大鼠乳腺癌细胞注入 S 0 D大鼠胫骨骨髓 腔, 机械痛和辐射热痛刺激的缩爪阑值在术后各时 间点相比差异显著; s X射线显示注射部位松 术后 d 质骨出现放射性缺损病灶, 1 天松质骨放射病灶 第4 增多, 骨皮质缺失, 2 出现严重的骨破坏 ; 第 2 d 术后
啡肤、 层神经元 c s 1 一 表达增加等, o f 而正常动物中 只有在伤害性刺激下才能出现上述变化, 提示骨癌 痛时存在外周传人神经敏化【 ‘ 。 ‘2 41 ,, ] 3 星形胶质细胞与癌痛密切相关,在各种模型中 都能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反应, 多种痛相关 物质如缓激肤、 胆囊收缩素、 、 S 兴奋性氨基酸等都 P 能激活它,而激活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引发痛增强 反应。活化后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神经活 性物质直接影响神经元可塑性,促进初级传人终末 释放多种致痛物质[。 ] 4 l 另外, 星形胶质细胞能释放一 系列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改变周围的神经化学 环境, 参与痛觉信号的传递。 各种损伤均可引起星形 胶质细胞反应, 表现为细胞数增加, 胞体肥大, 分支 增多,F P G A 表达增加。上述研究表明, 癌痛的产生 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
浅谈癌症疼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浅谈癌症疼痛的中医研究进展作者:焦昊阳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8期摘要:癌症是世界性醫学难题,癌症疼痛使癌症患者痛苦不堪。
中医认为,癌症疼痛的病因复杂,病机有虚实之分,辨证分型丰富多样,有内外两种治疗方法,但在治疗标准化和疗效及安全确切性方面仍存在不足。
关键词:癌症;疼痛;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癌症作为目前中西医均无法彻底攻克的世界性医学难题,不仅死亡率极高,还常伴有发热和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疼痛,能够在生理痛苦的基础之上诱发心理障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医并没有专门的文献对“癌症疼痛”进行系统论述,仅在《黄帝内经》、《千金方》、《诸病源候论》、《肘后备急方》、《血证论》和《外科正宗》等历代经典著作中散见各种癌症疼痛的描述,故目前中医对“癌症疼痛”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
1.病因病机中医理论认为,癌症疼痛的发生与饮食、情志、外邪和先天等多种因素有关,病位可在任何一脏腑,虽均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具体病因却存在个体差异,主要分为虚证和实证,分别以“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最终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程海波等认为,正气亏虚、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和六淫邪毒是癌症疼痛的主要病因;于洁认为,癌症疼痛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种,其中实证是外邪入侵,正邪交争,气机升降失调,气滞血瘀,脉络瘀阻而成,虚证是癌症日久,气虚血弱,脏腑经络失去濡养所致。
2.辨证分型在中医理论中,癌症疼痛的病位和病因病机均存在个体差异,故不仅要对其进行病位分型,还要进行辨证分型。
由于癌症疼痛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导致辨证分型方法丰富多样,但均以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为主,也有从病性和疼痛部位等其他角度入手者。
《中医内科学》将癌症疼痛大体分为阳虚、阴虚、血虚、气虚和毒聚、血瘀、湿滞、痰凝、气滞九型;朱爱勤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家观点,以病因、病机和病性等为依据,将癌症疼痛分为寒凝结型、阴虚火旺型、血亏损型、气虚馁型和毒蕴结型、瘀血内阻型、痰湿凝聚型、气机郁滞型、邪内伏型、实内闭型十型。
内皮素-1和癌痛的研究进展论文
内皮素-1和癌痛的研究进展【摘要】疼痛作为癌症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但导致癌痛出现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其原因可能涉及到与肿瘤相关的介质及其受体的作用。
近年来,在癌痛的病理生理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化学介质被证实参与了癌痛过程。
其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最初被证明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能够有效收缩血管的多肽。
之后的研究发现,et-1是由内皮细胞产生的et族成员之一,它们在可以作为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生长因子。
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表明,et族可能会给肿瘤的研究提供意想不到的进展。
此外,有证据表明,et-1可能会引发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疼痛状态。
et-1的在激发感受器的同时还增加对痛觉的敏感程度。
内皮素受体的能够选择性刺激相关炎性介质,从而导致神经性疼痛或癌痛。
et-1引起的疼痛相关的反应可由内皮素a受体(etar)和内皮素b受体(etbr)所介导。
本文将描述et-1在疼痛中所充当不同类型的角色,特别强调其在癌症疼痛的病理生理作用。
另外,通过了解et-1在癌痛中所起到的作用,讨论了癌痛治疗的新方案。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95-011 介绍与癌症相关的疼痛,普遍受到患者的关注。
疼痛可以损害一个患者的功能状态,同时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
顽固性疼痛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时也会是最可怕的并发症。
与癌症有关的疼痛30-60%的患者出现在在诊断时,另外55-95%出现在癌症的晚期。
在potter and higginson的调查中显示,癌痛的整体患病率为在肺癌患者中47%(范围6-100%)。
尽管癌症的发展显著和疗效的不断提高,癌症相关疼痛的患病率近几十年来大致维持不变。
癌症的骨转移(非骨癌),经常与相邻软组织的参与,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导致与癌症相关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证据表明在骨与软组织之间肿瘤压迫神经引起疼痛,释放致痛源,并造成病灶区域ph 值的变化。
难治性癌痛2024年总结与展望
2024年对于难治性癌痛治疗领域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新的治疗方法和疗法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对2024年的难治性癌痛治疗做一个综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首先,回顾2024年的难治性癌痛治疗,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进展。
其中,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最为显著。
一些新的药物在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潜力。
例如,戊加特尔(盐酸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临床试验表明,戊加特尔在难治性癌痛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出色的效果,对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有显著的改善。
此外,放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能够精确地将辐射剂量传递到癌细胞,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这为难治性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然而,2024年的难治性癌痛治疗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难治性癌痛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有许多患者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来缓解他们的疼痛。
其次,一些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大,限制了这些疗法的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做出权衡成为了治疗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难治性癌痛治疗领域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进展,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演化规律,从而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例如,针对特定基因变异或蛋白质异常的靶向治疗药物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免疫疗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希望。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免疫疗法在治疗难治性癌痛中的潜力,但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总结起来,2024年是难治性癌痛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癌痛的科普
癌痛的科普癌痛是指癌症患者在癌症的进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疼痛症状。
它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了解癌痛的科普知识,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癌痛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肿瘤本身可以通过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疼痛的发生。
另一方面,肿瘤也可以释放出一些炎症介质和神经递质,刺激疼痛感受器,从而引起疼痛。
此外,一些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也可能导致疼痛的出现。
癌痛的类型和程度各异。
根据疼痛的性质和发生部位,癌痛可以分为深部疼痛、神经痛、骨痛等不同类型。
疼痛的程度可以从轻度的刺痛到剧烈的痛苦不等。
有些癌痛是持续存在的,有些是间歇性的,还有些是周期性的。
了解癌痛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然后,癌痛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治疗癌痛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包括镇痛药、消炎药和抗抑郁药等。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如理疗、针灸和按摩等。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癌痛的管理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疼痛的特点。
每个患者的疼痛感受和忍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治疗方案需要因人而异。
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的原因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癌痛的预防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提前进行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可以有效降低癌痛的发生率。
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癌症治疗和术后康复,可以减轻癌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对于癌痛患者及其家人来说,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也非常重要。
癌痛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因此需要家人和医生的关怀和照顾。
同时,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癌痛,提高生活质量。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了解癌痛的科普知识,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了解癌痛的发生机制、类型和程度,掌握癌痛的治疗方法和管理原则,提高对癌痛的预防和控制意识,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和社会的支持。
骨癌疼痛机制与相关药物治疗研究进展_刘希江
《中国癌症杂志》2009年第19卷第2期 CHINA ONCOLOGY 2009 Vol.19 No.2154骨癌疼痛机制与相关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癌症诊疗技术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有75%~95%的晚期癌和转移癌患者都有癌症疼痛。
癌症诱导的骨疼痛(简称骨癌痛)是癌症疼痛的典型代表, 是一种独特的疼痛状态,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随着骨癌痛动物模型的出现,骨癌痛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外周因素如肿瘤生长和溶骨作用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变化都可能参与了骨癌痛的形成机制。
骨癌痛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二膦酸盐类药物和其他尚在开发中的药物等。
本文综述骨癌痛的基础研究和相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癌症转移; 骨癌; 疼痛; 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8.1;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09)02-0154-04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and drug therapies of cancer-induced bone pain Liu Xi-jiang,Tian Yu-k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ongji Hospital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Correspondence to:Tian Yu-ke E-mail:yktian@ [Abstract ] With the progress of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ncer patients surviv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before, thu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bout 75% to 95% of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and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rcinoma suffer from cancer pain.Cancer-induced bone pain (CIBP) is a unique state of pain and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ancer pain, which seriously damage the quality of life among cancer patients, but there is no effective therapy up to now.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nimal models of CIBP,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CIBP has progressed greatly. The development of CIBP involves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growth of tumor, osteolysis and the correlative chang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drugs for CIBP relief includes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opioids, bisphosphonates and other developing drug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and drug therapies of CIBP. [Key words ] cancer metastasis; bone neoplasms; pain; drug therapy通讯作者:田玉科 E-mail:yktian@ 随着癌症诊疗技术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内皮素轴与癌痛的研究进展
内皮素轴与癌痛的研究进展癌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由于癌痛发生机制多样化及阿片类药物的局限性,癌痛效果仍不佳,所以亟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现已制备大量成熟的癌痛模型,为癌痛机制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内皮素轴包括内皮素及其受体。
大量研究表明,在癌痛的发生发展中,内皮素通过激活内皮素受体而介导癌痛,且各种内皮素受体阻断剂干预癌痛的作用也得到了证实。
同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内皮素轴介导的癌痛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内皮素轴及TRPV1可能成为癌痛治疗新靶点。
[Abstract] Cancer patients often suffer pain.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opioid drugs and the diverse mechanisms of cancer pain,the treatment is still poor. So it is urgent to find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There are many animal models of cancer pain which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the study of mechanism in cancer pain. Endothelin axis includes endothelins and endothelins receptors. A lot of studies show that endothelins,activating endothelin receptors,mediate cancer pain and the effects of the blockers of endothelins receptors on cancer pain are confirmed. Meanwhile,th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 is involved in endothelin axis mediating cancer pain. Therefore endothelin axis and TRPV1 may be a new targets for cancer pain.[Key words] Endothelin-1;endothelin receptors;Cancer pain;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随着癌症治疗的进步,大部分的癌症患者延长了生命,虽然生存率增加,癌症相关疼痛却长期存在,甚至癌症治愈后,慢性的癌痛仍旧持续。
股骨癌痛模型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膜( 图 2。 见 )
骨髓 中的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可 分泌多种物质如前
基金项 目 : 东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62 12 、 州 中 医药 大 学 科 研 创 广 00 4 1)广
新基 金( 0 5 5 ) 2 0 0)0
噬细胞 、 中性 粒 细 胞 和 淋 巴 细 胞 释 放 的 可 溶 性 因 子 直 接
敏化初级传人神经元 而产生疼痛 。 由于大量感觉 神经 ] 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 支 配骨髓 , 因此所有 存在 骨质损 伤 或损伤涉及骨膜 的病人 均 会感 到 明显 的骨骼 痛。此外 , 支配骨髓的感觉神经纤维和交感神 经纤维 可调节初始疼 痛, 因为它们是 发生在 骨髓 腔病理 过程 中损伤最 初接触 到的纤 维。矿 化骨 中传递伤害性疼痛 的感 觉神经纤维受 破骨细胞释放 的质子 直接 激活 , 骨细胞通 过 自身与矿 破
图 1 小 鼠股骨 显微 C T扫 描 图 图 2 小 鼠股 骨 中矿化 骨 和骨 膜感 觉 神经 纤维 分 布示 意 图
列腺素 、 表皮生长因子 、 内皮 素( 一类强烈 的血管收缩肽 ) 及神经生长 因子( F , 中大部分在体 内、 NG )其 外均 能直接
兴奋初级传人伤害性感受器而诱 发疼痛_ 。在许 多骨病 4 ] 中 , 细胞可 大量渗入骨髓 腔和致密骨 哈氏管 中, 炎性 使巨
维普资讯
国 际骨 科 学 杂 志
20 0 8年 5月 第 2 9卷
第 S期
I t rh p n O t o ,Ma 5 0 8 J y 2 ,2 0 ,Vo.2 ,No S 1 9 .
・ 1 9 ・ 5
股骨癌痛模型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疼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019年发布的一项历时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93%的胰腺癌患者发生了胰腺癌相关疼痛,其中83%出现中至重度疼痛[1]。
有研究表明,肿瘤位于胰体尾、确诊前即出现腹痛的胰腺癌患者受疼痛的困扰更多[2]。
除疼痛外,胰腺癌的其他伴发症状,如疲劳、消瘦等,发病率高[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限制患者积极治疗的意愿,却未得到充分重视。
超过50%的患者镇痛治疗不足,尤其是高龄及确诊30 d以内的新发患者[4]。
有效的疼痛管理可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胰腺癌相关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胰腺癌相关疼痛管理多凭借医师经验。
本文就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胰腺癌临床镇痛实践提供参考。
1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胰腺癌相关疼痛复杂多样,可能来源于不同机制。
临床医师尤其是疼痛专科医师在诊治时需仔细进行问诊、查体、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可将胰腺癌相关疼痛分为内脏源性疼痛、躯体源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内脏源性疼痛多表现为腹部胀痛或钝痛,并可能向腰背部放射,其病因可能来源于肿瘤导致的胰胆管阻塞,从而使导管内和间质压力升高以及胰腺分泌酶缺乏,进而引发疼痛,还可能与血管受累、腹水、肠梗阻及内脏(如肝、肺等)转移相关。
躯体源性疼痛多表现为浅表组织、肌肉骨骼的伤害性疼痛及炎性疼痛,其来源包括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相关组织损伤、躯体转移(如腹膜、周围骨骼、肌肉软组织等)、牵涉痛、肌筋膜疼痛等。
其中,肌筋膜疼痛以骨骼肌中存在活跃的触发点为特征,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可达20%,可能由患者长期强迫性体位导致的肌肉劳损、手术等机械损伤、代谢紊乱、情绪压力等引起。
牵涉痛的定义与临床诊断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其是由“潜在”而非“活跃”的触发点引起。
需要强调的是,胰腺癌细胞具有神经侵袭性,肿瘤细胞的神经周围浸润、炎性刺激、神经转移均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累及胰腺内外神经丛,尤以腹腔神经丛最为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痛(cancerpain,CP)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 一,超过 一 半 的 癌 症 患 者 在 其 疾 病 病 程 中 遭 受 严 重 的 疼 痛[1]。癌痛不仅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还可能引 起焦虑、抑郁、失眠等,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 患者的疼痛主要包括:肿瘤相关性疼痛,约占 60% ~75%;治 疗相关性疼痛(特别是化疗和手术),约占 10% ~20%;与合 并疾病相关的疼痛,约占 10%[2]。癌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是癌细胞、外周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 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痛发生机制的研究 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 癌症相关性疼痛 1.1 肿瘤微环境相关性癌痛
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编号:16CR4030A)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肿瘤科,上海
201999 【作者简介】 张文颖(1975-),女,内蒙古人,主治医师,博士,主要
从事消化 道 肿 瘤、晚 期 肿 瘤 的 疼 痛 治 疗。 E-mail: yingwzh@126.com 【通讯作者】 姜斌(1964-),男,山东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 要从事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及晚期头颈部肿瘤的 综合治疗及 个 体 化 治 疗。 E-mail:jiangbinwcr@163. com
人类产生疼痛 行 为 并 介 导 癌 痛 的 产 生 [3]。ET-1可 激 活 内 皮素 A和 B受体,并在许多肿瘤中高浓度分泌[4]。最近研 究提示,内皮素 A受体拮抗剂可作用于肿瘤生长的微环境, 通过调节机体内阿片肽的释放影响其与受体的作用,减轻癌 症疼痛[5]。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相关疼痛与肿瘤的大小 无关,可能与 鳞 状 细 胞 癌 在 肿 瘤 微 环 境 中 分 泌 极 高 水 平 的 ET-1相关[6]。Schmidt等[7]为了验证口腔鳞癌患者的疼痛 与 ET-1相关,通过在小鼠后腿上接种人口腔舌鳞状细胞癌 构建癌痛动物模型,在肿瘤微环境中直接注射内皮素 A受体 拮抗剂,结果发现内皮素 A受体拮抗剂所产生的止痛效果同 大剂量吗啡的治疗效果相似。最近 Kopruszinski等[8]报道在 大鼠面部癌痛模型中,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减轻肿瘤诱导的 持续疼痛和诱发超敏反应;同时内皮素 A受体拮抗剂可增强 吗啡止痛治疗的疗效,这提示内皮素 A受体拮抗剂可能成为 治疗面部癌痛的新靶点。
肿瘤生长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其他的致痛因子。巨噬细 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相互 作用释放的炎症因子参与了癌痛的发生发展。某些转移至 骨的癌细胞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高度表达并分泌神经生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发生、生长及转移所处的内外环 境,肿瘤微环 境 中 癌 细 胞 产 生 和 分 泌 的 致 痛 介 质 可 引 起 疼 痛。肿瘤细胞分泌的内皮素(endothelin,ET-1)可使动物和
【收稿日期】 2018-03-02 【修回日期】 2018-09-13 【基金项目】 上海市申康中心“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
现代肿瘤医学 2019年 05月 第 27卷第 10期 MODERNONCOLOGY,May2019,VOL27,No10
·1845·
癌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文颖,姜 斌
Advancesinthemechanism ofcancerpain
ZhangWenying,JiangBin
DepartmentofOncology,Shanghai9thPeople'sHospital,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1999,China. 【Abstract】Painisoneofthemostcommondiseasecomplications,seriouslyaffectingthequalityoflifeofthecancer patien.Themechanism ofcancerpainremainsunclear.Cancerpainmayberelatedtocancer,tumormicroenviron ment,centralnervoussystem andimmunecells.Asourunderstandingofcancerpainmechanism thatunderliescancer painimprovement,targetedanalgesicsforthecancerpatientwilllikelyfollow. 【Keywords】cancer,pain,mechanism,tumormicroenvironment ModernOncology2019,27(10):1845-1848
【指示性摘要】癌痛是肿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癌痛产生的机制认识尚 不足,癌痛的形成可能与癌细胞、肿瘤微环境、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相关。深入 研究癌痛产生的机制,将为临床肿瘤患者疼痛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关键词】癌症;疼痛;机制;肿瘤微环境 【中图分类号】R730.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9.10.045 【文章编号】1672-4992-(2019)10-18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