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名词解释79453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1ec8a7be2bd960590c67752.png)
发热名词解释1.发热(fever)2.稽留热(ontinued fever)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5.波状型(undulant fever)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问答题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趋高热41℃以上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③多系统症状询问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⑤诊治经过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ce207e1bed5b9f3f80f1cdf.png)
诊断学名词解释诊断学名词解释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
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
问诊(inquir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主诉(chief compla ints ) :是患者感受最主要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原因和持续时间。
多于一项就按照发生的先后次序列出,并记录每个症状的持续时间。
主诉要简明精炼,不超过1—2句,20字左右。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围绕主诉进行描写,记述患者患病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既往史(past history):包括患者以往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药物过敏,特别是与本病有关疾病。
病历记录:是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资料经过医学的思维归纳、分析和整理,加工成书面记录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一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牵涉痛:是指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器官某部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疼痛。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改三凹征:是指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的体征。
心源性哮喘:是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咳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有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出汗、哮鸣音及肺底湿罗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
一般恶心后随之有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诊断学
![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c29cb95a8102d277a22f2b.png)
诊断学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重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确切的主诉可初步反映病情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4.三凹征: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
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
气管,大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5.隐性黄疸总胆红素在~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
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脉搏短绌心率快于脉率,6.被动体位: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7.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8.桶状胸: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呈圆桶状,肋骨斜度变小,肋间隙增宽饱满,腹上角增大,为桶状胸。
见于肺气肿病人,亦可见于老年人或矮胖体型者。
扁平胸:扁平胸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
见于瘦长体形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9.胸部病理性扣诊音:在正常的肺部清音区,若出现浊音,鼓音,过清音或实音时,即为胸部病理性扣诊音。
10.二尖瓣性心脏:心腰部饱满或隆出,心浊音界呈梨型,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11.靴型心: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角度变小而近似直角,心浊音界呈靴型。
12.心脏相对浊音界:心脏两侧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呈相对浊音。
13.心音分裂:如果某种原因使非同步的时距增大,则听诊时发现一个心音分成两个部分。
14.奔马律:在S2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来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称为奔马律15.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6667d41844769eae109ed06.png)
诊断学名词解释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
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
问诊(inquir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主诉( chief complaints ):是患者感受最主要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原因和持续时间。
多于一项就按照发生的先后次序列出,并记录每个症状的持续时间。
主诉要简明精炼,不超过1—2句,20字左右。
现病史(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围绕主诉进行描写,记述患者患病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既往史 ( past history):包括患者以往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病( 包括各种传染病 ),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药物过敏,特别是与本病有关疾病。
病历记录:是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资料经过医学的思维归纳、分析和整理,加工成书面记录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一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牵涉痛:是指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器官某部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疼痛。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改变。
三凹征:是指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的体征。
心源性哮喘:是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咳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有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出汗、哮鸣音及肺底湿罗音。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
一般恶心后随之有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aff9fff01dc281e43af020.png)
《诊断学》名词解释总结第一篇常见症状症状(symptom): 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眩晕、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
体征(sign): 医师客观检查到的患者身体方面的异常改变。
如黏膜出血、腹部包块、心脏杂音等症状学(symp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发热(fever):发热是指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fever type):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稽留热 (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 (Remittent fever):又称为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 (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 (Recurrent fever):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 (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诊断学名词解释重点全
![诊断学名词解释重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b3ae5287b90d6c85ed3ac670.png)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1.问诊 (inquiry): 即病 史采集 (history taking), 是通过医 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 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11.中枢性发热 : 炙热因素不通过 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 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 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 , 使体温 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 , 重者 鼻翼扇动 , 张口耸肩 , 甚至出 现发绀 , 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 动,并伴有呼吸频率 ,深度与 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 意识丧失状态 , 发作时病人因 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 势而倒地 . 一般为突然发2.症状 (symptom): 是患 者患病升高, 称为 .节律的异常 .迅速恢复 , 少有后遗症 . 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 12. 稽留热 (continued fever): 体2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由于睡33. 昏睡 : 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身体验和感觉. 如疼痛. 瘙痒.温恒定地维持在 39 - 40 C 以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识状态 ,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 ,3.体征 (sign): 是患者的体表或上的 高水 平, 达数 天或 数动脉收缩 , 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不易唤醒 . 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周,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可被唤醒 , 但很快又入睡 . 醒如皮肤黄染 , 肝脾肿大.超过 1 摄氏度 , 常见于大叶性重 , 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 4.体 格 检 查 (physical肺炎. 斑疹伤寒 及伤寒 高 热睡眠中发作 , 故称.34. 抽搐 (tic): 指全身或局部成examination): 是医生用自己期.24. 呕 血(hematemesis): 是上消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 ( 听13. 弛张热 (remittent fever): 又化道疾病 (指屈氏韧带以上的烈收缩 , 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 ) 对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 C消化器官 , 包括食管、胃、十强直.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 ,以上 ,波动幅度大 ,24 小时内二指肠、肝、胆、胰疾病 )或35. 惊厥 (convulsion): 全身或局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波动范围超过 2 C ,但都在正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临床诊断方法.常水平 .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化道出血 , 血液经口腔呕出 .直性和阵挛性时 , 称为惊厥 .5.实验室检查(1 aboratory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25. 腹泻 (diarrhea): 是指排便次36. 意识 障碍 (disturbance ofexamination): 是 通 过 物等.数增多 , 粪质稀薄 , 或带有粘consciousness): 是指人对周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14. 波状热 : 体温逐渐上升至 39 度液. 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围环境及自身状态 的识别和 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或以上 , 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26. 黄疸 (juandice): 由于血清中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 多由于高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正常水平 ,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 , 黏膜和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标本等进行检查 , 从而获得病升高 , 如此反复多次 , 多见于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 . 它是起.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布鲁氏菌 , 称 .症状, 也是体征 .37. 低热: 体温在 37.3~38 摄氏度 .状态的资料 , 结合病史 , 临床15.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27. 血 尿 (hematuria): 尿 液 离心38. 高热: 体温在 38~40摄氏度.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沉淀后 , 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39. 超高热 : 体温在 41 摄氏度以诊断方法.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 .红细胞 3个以上,即为血尿 .上. 6.主诉(chief compla in ts): 患 16. 体征 (sign): 医生或其他人能28. 少尿 (oliguria):正常成人如 40. 放射痛 : 某一器官有病变 .除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 . 果 24 小时尿量小于 400 毫升 ,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 , 还可防显的症状或体征 , 也就是本次17. 水肿 (edema): 人体组织间 隙或每小时尿量小于 17 毫升, 称射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就诊最主要的原因.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 为少尿 .体表出现疼痛感觉 . 7.现病史 : 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胀称为水肿 .29. 多尿: 正常成人 24小时尿量超41. 绞痛 : 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程, 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18. 咯血 (hemoptysis) : 喉及喉以过 2500 毫 升 者 称 为 多 尿替出现 .治经过 .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 , 经(polyuria).42. 心 悸 (palpitation): 指患 者8.系统回顾 : 指各系统疾病均有口排出者称咯血 .30. 尿三杯试验 : 患者一次排尿 ,自觉心中悸动 , 甚至不能自主其各自的特有症状 , 初学者必19.牵涉痛 (referred pain): 是指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的一类症状 . 发生时 , 患者自须按系统逐一询问 , 以便了解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觉心跳快而强 , 并伴有心前区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引起的疼痛 , 可在体表的某一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不适感 .疾病.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 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 若第一43. 恶心 : 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9.婚姻史 : 指询问未婚或已婚 ,区.杯尿液异常 , 病变部位可能在的主观感觉 . 结婚或离婚年龄 , 对方健康状20. 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 , 病44. 柏油便 : 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况 , 夫妻关系如何 , 若已故要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 , 则因红询问死因 .多, 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液均异常 , 病变在膀胱颈以上 ,细胞破坏后 , 血红蛋白在肠道10. 发热 (fever): 当机体在致 热表现 .称.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21. 中心性发绀 : 由于心肺疾病导31. 膀胱刺激征 : 膀胱区或后尿道铁,使得粪便呈黑色 ,更由于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 体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病变 ,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附有黏液而发亮 , 类似柏油 ,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 22.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也称尿道刺激征 .故又称柏油便 .热.八、、■者感到空气不足 , 呼吸费力 :32. 晕厥 (faint): 由于一时性 广45. 体 格 检 查 (physical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器具( 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 )力下降 , 出现定向力障碍 , 常claudication): 病人行走过程中 , 因下肢突发性酸痛 , 软弱无力 , 而被迫停止行进 , 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 . 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 . 慌张步态(festinating gait)76.77.蜘蛛痣 (spider angioma): 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 , 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肝掌 : 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 , 皮肤常发56.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昏睡 (stupor): 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 . 须强烈刺激方能来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 唤醒 , 但很快又入睡 . 醒时回66.46. 检体诊断 (physical 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 , 起步困难 , 起步后小步行走 , 加压后褪色 , 称为肝掌 .diagnosis): 通过体格检查提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双脚擦地 , 身体前倾 , 越走越78.直接对光反射: 用手电筒直接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 . 消失, 但生理反射存在 . 快, 有难以止步之势 ,双上肢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 ,47. 视诊 (inspection): 是以视57. 谵妄 (delirium): 是一种以兴缺乏摆动动作, 见于震颤麻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 移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痹. 开光源后立即恢复 , 称为.现的诊断方法 . 活动失调状态 , 其特点为意识67. 斑疹 (maculae): 只有局部皮79.间接对光反射: 用手隔开两眼48. 触诊 (palpation): 是应用触模糊 , 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肤颜色变化 , 既不高起皮面也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幻觉 , 烦躁不安 , 言语紊乱 .可无凹陷的皮肤损害 , 见于斑疹另一侧瞳孔反应, 正常当一侧种诊法 . 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瞳孔受光刺激, 另一侧也立即49. 叩诊 (percussion): 是用手指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斑等. 缩小, 称为.叩击身体某部表面 , 使之震动神经系统疾病等 . 68. 丘疹 (papules): 是一种较小80. 锁骨中线 (midclavicular 而产生音响 , 经传导至其下的58. 被动体位 (positive 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line): 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组织器官 , 然后反射回来 , 被position): 病人不能自己调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 .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 , 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 , 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 . 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69. 斑丘疹 (maculopapulae): 在线 , 左右各一条 .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59. 强迫体位 (compulsive 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81. Louis( 胸骨 ) 角: 胸骨柄与胸常的一种方法 . position): 为了减轻疾病所丘疹 , 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50. 清音:频率约为 100-128 次/震致的痛苦 , 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疹等. 的夹角 .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 . 是正种体位 , 称强迫体位 . 70.荨麻疹 (urticaria): 又称风82. 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常肺部叩诊音 . 60. 蹒珊步态 (waddling gait): 走团, 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line): 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51. 听诊 (auscultation): 听诊是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 , 见于性隆起 , 大小不等 , 形态不一 ,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左右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颜色苍白或淡红 , 消退后不留各一条.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痕迹 , 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83. 腋后线 (posterior axillary 种诊断方法脱位等 . 所致 , 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line): 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52. 生命征 (vital sign): 是评价61.体型 (habitus): 是身体各部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虫咬伤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左右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发育的外观表现 , 包括骨骼肌等. 各一条.的指标 , 包括体温、脉搏、呼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状态等 . 71. 玫瑰疹 (roseolas): 常于胸腹84. 肩胛线(scapular line):为双吸62. 二尖瓣面容 (mitral facies): 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和血压 , 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面色晦暗 , 双颊紫红 , 口唇轻(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左右各查的项目之一 . 度发绀 , 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压之退色 . 这是对伤寒和副伤一条 .53. 热型 : 许多发热性疾病时 , 体尖瓣狭窄 . 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85. 肩胛间区 (interscapular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63. 满月面容 (moon facies): 面圆性皮疹 . region): 为两肩胛骨内缘之性 , 称为热型 . 如满月 , 皮肤发红 , 呈多血质72. 瘀点 (petechia): 皮下出血斑间的区域. 后正中线将此区分54. 嗜睡 (somnolence): 是一种轻表现 , 常有座疮 , 唇可有小须 .点直径< 2mn者,称为瘀点. 为左右两部 .度的意识障碍 . 患者呈病理性见于库欣综合征 (cushing 73. 紫癜 (purpura): 皮下出血斑86.肩胛下角: 肩胛骨的最下端称持续睡眠状态 , 经刺激可唤醒 , syndrome) 及长期应用糖皮质点直径径为3〜5mn者,称为紫为肩胛下角. 被检查者取直立醒后能回答问题 , 能配合体格激素患者 . 癜.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 肩胛下检查. 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 . 64. 甲亢面容 : 面容惊愕 , 眼裂增74. 瘀斑(ecchymosis): 皮下出角可作为第7 或第8肋骨水平55.意识模糊 (confusion): 是一大, 眼球突出 ,目光闪烁 , 兴奋血斑点直径〉5mm者,称为瘀的标志 , 或相当于第 8 胸椎的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 . 患不安 , 烦躁易怒 , 见于甲状腺斑.水平. 此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 , 功能亢进 , 故称 . 75. 血肿 : 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骨的标志 .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65. 间歇性破行 (intermittent 起者称为血肿 . 87. 肋脊角(costospinalangle):精选资料,欢迎下载由第 12 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称为肋脊角 . 此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 快 , 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 每一周期持续 30s 至 2min不等 , 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104.间接叩诊 (indirectpercussion): 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 1 和第 2 指节作为扣诊(cogwheel breath sound)音.常见于肺炎、肺结核等 . 但应88. 肋膈窦 (sinus 5 〜30s. 板 , 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 , 另致的断续性肌肉收缩时的附phrenicocostalis): 胸膜腔96. 腹式呼吸 : 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 ,加音相鉴别 , 后者与呼吸运动内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主, 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以垂直的方向扣击于扳指上 , 无关.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较大 , 故称为腹式呼吸 , 多见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113. 啰音 (rale): 是呼吸音以外的膈窦 , 约有两三个肋间高度 . 于正常男性和儿童 . 发出的声音 . 该法目前应用最附加音 (adventitioussound), 由于其位置低 , 当深吸气时也97. 胸式呼吸 : 呼吸以肋间肌的运为普遍 . 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 ,故不能完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 . 动为主 , 称为胸式呼吸 , 多见105. 直接叩诊 (direct 非呼吸音的改变 , 按性质不同89. 皮下气肿 (subcutaneous 于女性 . percussion): 检查者用中指可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 .emphysema):胸部皮下组织有98. 呼吸过缓 : 呼吸频率低于 12 次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114. 湿啰音 (moist rales): 是由于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 . 以/分. 对胸壁进行扣击 , 从而显示不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手按压可出现埝发感或握雪99. 呼吸过速 : 呼吸频率超过 24 次同部位叩诊音的改变 . 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感. /分. 106. Garland 三角区 : 胸腔积液时粘液和脓液等 , 形成的水泡破90. 桶状胸 (barrel chest): 为胸100. Litte n 现象:Litte n 现象又称在 Damoiseau 曲线与脊柱之间裂所产生的声音 , 故又称水泡廓前后径增加 , 有时与左右径膈波影 , 是借光线照射显示膈可扣得一轻度浊鼓音的倒置音 (bubble sound). 或认为由几乎相等 , 甚或超过左右径 , 肌移动的一种方法 . 检查时被三角区 , 称为 Garland 三角区 . 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故呈圆桶状 . 肋骨的斜度变小 , 检查者取仰卧位 , 光源置于被107. 肺下界移动范围 : 受检者分别而陷闭 , 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 45o. 检查者的头部或足部 , 检查者作深呼气 , 后屏住呼吸 , 叩出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肋间隙增宽且饱满 . 腹上角增位于光源的对面或侧面 , 视线的两个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crackles).大 , 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 . 见与被检查者前腹壁取平 . 被检之间的距离即 . 115.干啰音(rhonchi): 亦称为哮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 , 亦可发查者吸气时可见一条狭窄的108. 肺泡呼吸音 : 肺泡呼吸音是由鸣 , 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形者 . 阴影由腋前线第 7肋间向第 10 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吸附加音 , 其发生机理是由于91. 佝偻病串珠 (rachitic 肋间移动 : 呼气时阴影由下而进出移动的结果 . 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rosary): 在前胸壁沿胸骨两上移动回归原位 . 此现象系膈109. 支气管呼吸音 (bronchial 或部分阻塞 , 空气吸入或呼出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肥肌随呼吸而上下移动所致 , 正breath sound): 为吸入的空气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大隆起 , 形成串珠状 , 称 . 常人移动范围为 6cm,其变异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116. Velcro 啰音: 弥漫性肺间质纤92. 漏斗胸 (funnel chest): 若胸的临床意义同肺下缘移动度 . 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 颇似将维化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骨剑突处显著内陷 , 使胸廓呈101. Kussmaul 呼吸 : 严重的代谢性舌抬高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湿啰音 , 其音调高 , 近耳颇似漏斗状 , 谓之漏斗胸 . 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 "ha" 的音响 , 该呼吸音强而撕开尼龙扣带时发出的声音 , 93. 鸡胸 ( pigeon chest): 胸廓的的二氧化碳 , 调整酸碱平衡 , 高调 , 吸气时相较呼气相短 . 谓之 Velcro 啰音.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 , 其上下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 称为110. 管样呼吸音 ( 异常支气管呼吸117. 捻发音 (crepitus): 是一种极距离较短 , 胸骨下端常前突 , Kussmaul 呼吸或深长呼吸 . 音 ) 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细小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 .多胸廓前侧壁肋骨可凹陷 , 称为102. Biots( 间停呼吸 ) 呼吸 :Biots 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 在吸气末易听到 . 听诊时好象鸡胸 . 呼吸又称间停呼吸 , 表现为有111.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在耳旁用手指捻搓一来头发94. 三凹征 (three depression 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bronchovesicular breath 所产生的声音 , 故称捻发音 .sign): 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 , 呼吸 , 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sound): 是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细支气管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 , 呼吸肌始有规律地呼吸 , 如此周而复及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呼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收缩 , 肺内负压极度增高 , 吸始. 吸音 . 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 但相粘着陷闭 , 在吸气时被气流气时间延长 , 发生吸气性呼吸103. 语音震颤 : 被检查者发音时产强度稍弱 , 音调稍低 , 管样性冲开而产生的高音调、高频率困难 . 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生声波 , 沿气管、支气管及肺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 , 在吸气的细小破裂声 .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 泡 , 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 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 . 118. 哨笛音: 即高调干啰音95. Cheyne-Stokes( 潮式呼吸 ) 呼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 , 故又称112. 齿轮呼吸音 : 由于肺脏局部性(sibilant rhonchi), 其音调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 ,达为触觉震颤 (tactile 炎症或支气管狭窄 , 使空气不高,其音频率可达500Hz以上, 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fremitus). 根据其振动的增能均匀地进入肺泡 , 引起断续呈短促的 "zhi-zhi" 声或带音变为浅漫 , 直至呼吸暂停一段强或减弱 , 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呼吸音 , 因伴短促的不规则乐性 . 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性质. 间歇, 又称齿轮呼吸上升性 , 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精选资料,欢迎下载管或细支气管 . 滞时房室分离 , 当心房心室同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 , 146. 水冲脉 : 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119. 鼾音 : 即低调干啰音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增强 , 呈拍击样 . 见于二尖瓣狭窄时 , 水涨落 , 故名水冲脉 .(sonorous rhonchi), 其音调称大炮音 . 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迅速流147. 周围血管征 : 指是在某些疾病低,其音频率约为100〜200Hz, 129. 心尖搏动 : 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入左室时 , 弹性尚好的瓣叶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呈呻吟声或鼾声的性质 , 多发左室搏动 , 心脏收缩时心尖向速开放后又突然停止所致瓣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 , 生于气管或细支气管 . 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 , 使肋叶振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 . 统称为 .120. 胸语音 (pectoriloquy): 胸语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141. 心脏杂音 : 心脏杂音是指在148. 奇脉 : 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和较近尖搏动 . 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 , 在心脏负压增大 . 回心血量增多 , 肺耳的支气管语音 , 言词清晰可130. 负性心尖搏动 : 在心脏收缩时 , 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循环血流量也增多 , 因而左心辨,容易听及 .常见于更大范心尖搏动内陷者 , 称负性心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搏出量无明显变化 . 当有心脏围的肺实变区域 . 有时在支气搏动. 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压塞或心包缩窄时 , 吸气时由管语音尚未出现之前 , 即可查131. 抬举性心尖搏动 : 心尖抬举异常声音 . 于右心舒张受限 , 回心血量减出. 性搏动是指心尖区徐缓、有142. Austin Flint 杂音 : 主动脉瓣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 , 致使121. 胸膜摩擦音 : 正常胸膜表面光力、较局限的搏动 , 可使手指关闭不全时 , 由于主动脉血液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滑 , 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返流 , 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 , 少 , 形成脉搏减弱 , 甚至不能润滑作用 , 呼吸时脏、壁两层开始 .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扪及, 故又称“ 吸停脉”.明胸膜无摩擦音响 . 当胸膜有炎也扩大 , 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 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 , 因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 , 不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 , 132. 脉搏短绌 : 在心脏听诊时 , 同此 , 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 , 吸气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时测定心率和脉搏 , 若脉率少隆样杂音 , 称 Austin Flint 杂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 的声音 , 称为胸膜摩于心律 , 这种脉搏脱落的现象音. 以上.122. 呼气性呼吸困难 : 下呼吸道阻称. 143. 无害性杂音 : 在颈根部近锁骨149. 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比 .塞患者 , 因气流呼出不畅 , 呼133. 心率 : 指每分钟心搏次数 . 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150. 枪击音 : 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 , 气需要用力 , 从而引起肋间隙134. 心律 :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 . 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 , 系颈常选择股动脉 , 轻放听诊器鼓膨隆 , 因呼气时间延长 , 称为135. 期前收缩 : 指在规则心律基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 , 又称型胸件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呼气性呼吸困难 , 常见于支气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 , 颈静脉营营声 . 以手指压迫颈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 主要见于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 . 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 静脉 , 使血流暂时中断 , 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123. 猫喘 : 震颤是触诊时感觉到的136. 二联律 : 期前收缩规律出现 , 即消失 . 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能亢进和严重贫血 .一种细小震动 , 此震颤与猫在可形成联律 . 如每一次窦性搏年 , 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151. D uroziez 双重杂音 : 以听诊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 , 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 称二期杂音 , 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故称 . 联律. 可使杂音消失 . 该杂音发生原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124. GrahamSteel 杂音 : 二尖瓣狭137. 心音分裂 : 第一心音或第二理尚不明确 , 可能来期吹风样杂音即 Duroziez 杂窄造成严重肺动脉高压者 , 在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144. 心包叩击音 (pericardial 音. 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肺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 间距延长 , 导致听诊时其分裂knock): 缩窄性心包炎时 , 可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 .称 Graham Steell 杂音 . 为两个声音 , 即称心音分裂 . 在第二心音后约 0.1s 处出现152. 窦性心律不齐 : 正常人心律125. 奔马律 : 系在第二心音之后138.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 房间隔缺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 . 这是由规则 , 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出现的响亮额外音 , 当心率快损时 , 吸气时血量回流多 , 分于心包增厚 , 在心室快速充盈吸改变的心律 : 吸气时心率增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流少;呼气时血量回流少 , 分时 , 心室舒张受限 , 被迫骤然快 , 呼气时减慢 , 称呼吸性窦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 . 流多 , 右室排血量及时间大致停止 , 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性心律不齐, 一般无临床意126. 重叠型奔马律 : 为舒张早期和稳定,第二心音分裂几乎不受音. 义.晚期奔马律在快速性心率或吸气呼气的影响 , 分裂的两个145. 毛细血管搏动征 : 用手指轻153. 二尖瓣面容 : 面色晦暗、双颊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时在舒张成分的时间距相对固定, 故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暗红 , 口唇轻度发绀 , 称二尖中期重叠出现引起 , 使此额外称. 压病人口唇粘膜 , 可使局部发瓣面容 .音明显增强 . 139. 额外心音 : 指在正常心音之白 , 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154. 二尖瓣型心 : 左房与肺动脉127. 心脏瓣膜听诊区 : 心脏各瓣膜外听到的附加心音 , 但与心脏红 , 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段均增大时 , 胸骨左缘第二、开闭时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杂音不同 . 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三肋间心浊音界增大 , 心腰更方向传到体表 , 听诊最清楚的140. 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血管搏动征 . 主要见于主动脉为丰满或膨出 , 心界形如梨 , 部位称为 . 又称 , 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 故又称为128. 大炮音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音后 0.07 秒 , 听诊特点为音调病. 二尖瓣型心 .。
诊断学各类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各类名词解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59a24025901020207409c7c.png)
1。
症状诊断:症状诊断(symptomatic diagnosis)是根据尚未查明病因的症状或体征提出的初步诊,如发热待查(FUO)或水肿原因待查等。
2。
病理生理诊断:病理生理疹断(pathophysiological diagnosis)又称为功能诊断,是对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判断,如心功能不全三度或心功能四级。
3。
病理解剖诊断:病理解剖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又称病理形态学诊,指出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器官或组织甚至细胞水平的病变性质。
如二尖办狭窄等。
4。
病因诊断:病因诊断(etiological diagnosis)是根据致病素所作出的诊断,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是最理想的诊断,如防粑性痢疾。
5。
诊断:诊断(diagnosis)是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各种检查所获得的资料。
经过分析,综合及推理而作出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性结论。
6。
门诊病历:是门诊病人就诊时书写的病历记录,其内容除包括一般项目(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及就诊日期等)外,应具体记录简要的病史(history)、体征、化验或器横检查的项目及结果,初步诊断及治疗或其他处理意见,门疹病历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7。
再住院病历:指由于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病历。
其内容包括以往住院病历的摘要,及前次出院后至本次住院前的病情变化与诊治经过。
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等可从略,但如发现新情况应加以补充。
如因新患疾病再次住院,不应写再住院病历,应书写完整的住院病历。
8。
病程记录: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全部病情变化及诊断治疗过程的记录。
9。
病历:病历(case history)是记载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以过及转归的医疗记录,是临床医师对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后书后的文字记录。
问诊名解1.问诊--为临床基本诊断方法之一,是医师通过科学的询问达到了解疾病的起因,发展,经过,现及属性的一种诊断方法。
2.冶游史(Seductive history)--有嫖娼,卖淫等不洁性交经历,在医学术语上称冶游史。
《诊断学》名词解释112个
![《诊断学》名词解释112个](https://img.taocdn.com/s3/m/8d78db6d27284b73f2425067.png)
《诊断学》名词解释112个1.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体温常在39Ċ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Ċ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3.热型: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4.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按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水肿,按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5.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咳出者。
骤发大量的咯血可从口腔涌出,甚至导致呼吸道血块阻塞,引起患者窒息死亡或者休克。
6.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7.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8.放射痛(牵涉痛):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该器官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
9.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7c1d49f01dc281e53af0bb.png)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科学。
诊断学内容: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的过程又称病史采集问诊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发热:正常人体温因受大脑皮层及下部体温中枢的控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与散热过程,而保持相对恒定,在某种情况下,体温中枢兴奋或功能紊乱或产热过多,散热过少,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稽留热:恒定在39~40以上高水平,数天或数周。
24小时波动范围不大于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上。
间歇热:聚升到高峰后持续数小时,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到数天,高热和低热反复交替出现!见于捏积。
波状热:逐渐39以上,数天逐渐下降到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声高,反复!见于布鲁病。
回归热:聚升到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聚然下降到正常。
高热器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件于回归热病。
霍奇金病,周期热。
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分类:心,肾,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如粘液性水肿和特发性水肿.因素:1纳税出溜2毛犀血管绿国压增高3毛犀血管通透性增高4血浆交替渗透压降低5淋巴汇流受阻,心源性水肿,右心衰竭的表现。
机制是有效循环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储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
毛舌:也称黑舌.舌面敷有黑色或黄褐色毛,故称毛舌,此为丝状乳头缠绕了真菌丝以及其上皮细胞角化所形成.见于久病衰弱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地图舌:舌面上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图称为地图舌.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除。
(呕血上消化道疾病后全深省疾病所制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诊断学》第9版名词解释汇总
![《诊断学》第9版名词解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39743e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e.png)
《诊断学》第9版名词解释汇总1.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4.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5.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6.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7.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8.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9.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10.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1.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12.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13.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14.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15.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16.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17.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18.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19.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20.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21.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1.视诊(inspection):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2.触诊(palpation):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3.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4.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5.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满月面容(moon 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7.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8.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9.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11.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12.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13.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14.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故又称为触觉震颤(tactile fremitus).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15.肺下界移动范围:受检者分别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的两个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之间的距离即.16.湿啰音(moist ra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crackles).17.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无摩擦音响.当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称为胸膜摩18.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19.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室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尖搏动.20.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21.Austin 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22.无害性杂音:在颈根部近锁骨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系颈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又称颈静脉营营声.以手指压迫颈静脉,使血流暂时中断,杂音即消失.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年,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期杂音,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可使杂音消失.该杂音发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来23.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第二心音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24.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25.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26.周围血管征:指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统称为.27.奇脉: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无明显变化.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形成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称“吸停脉”.明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28.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心律规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心律: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29.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暗红,口唇轻度发绀,称二尖瓣面容.30.二尖瓣型心:左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形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为二尖瓣型心.31.心力衰竭:指在静脉回流无器质性障碍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32.板状腹(board-like rigidity):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33.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34.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当右心衰竭及心脏压塞引起肝脏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35.Murphy征阳性: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见于胆囊炎症.36.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病人移动体位时,液体因重力而移动,浊音区也随之变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37.腹膜炎三联征:急性腹膜炎时,出现的腹壁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38.肠鸣音(gurgling sound):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39.振水音(succession splash):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时可出现振水音,检查时患者仰卧,医生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40.杵状指:亦称鼓棰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41.共济失调: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有一定的肌群参加,这些肌群的协调一致主要靠小脑功能,此外,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才能使动作准确协调,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协调动作出现障碍,称为.42.浅反射: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43.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是通过深不感觉器完成的,故称.44.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45.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病况.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2.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通常称为贫血.3.漏出液: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淋巴回流受阻所致的非炎症性积液,称为.4.异常Q波:在左室面导联中,Q波正常时间不会超过0.04s,电压不超过统一到脸的四分之一,若Q波超过以上数值或出现粗钝,称.5.二尖瓣型P波:左房肥大时,P波增宽,时间大于或等于0.12s,此种P波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故称.6.过早搏动:也称期前收缩或早搏,由于窦房结以下某一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强,抢先发出一次搏动7.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过早搏动的前一个心动周期和后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相加,短于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的时间8.完全性代偿间歇:过早搏动的前一个心动周期和后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相加,等于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的时间9.阵发性心动过速:实际上是过早搏动的连续状态.当过早搏动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出现时,称为.1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型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过快,不易判定其起源部位.1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当方式比例超过2:1以上时.12.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指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之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着附加的房室传导束(旁路).其主要危害是常可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可对本病进行彻底根治.。
【VIP专享】诊断学名词解释重点全
![【VIP专享】诊断学名词解释重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af9ebdc1767f5acfa0c7cd1d.png)
1.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4.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5.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6.主诉(chief complaints):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7.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8.系统回顾:指各系统疾病均有其各自的特有症状,初学者必须按系统逐一询问,以便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9.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10.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11.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为.12.稽留热(continued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13.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1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15.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16.体征(sign):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17.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18.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9.牵涉痛(referred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20.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21.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22.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2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24.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25.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26.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27.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28.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29.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polyuria).30.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31.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32.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33.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34.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35.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36.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37.低热:体温在37.3~38摄氏度.38.高热:体温在38~40摄氏度.39.超高热:体温在41摄氏度以上.40.放射痛:某一器官有病变.除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防射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体表出现疼痛感觉.41.绞痛: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替出现.42.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43.恶心: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的主观感觉.44.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45.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46.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通过体格检查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47.视诊(inspection): 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48.触诊(palpation): 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49.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50.清音:频率约为100-128次/震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叩诊音.51.听诊(auscultation):听诊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52.生命征(vital sign):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53.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54.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55.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56.昏睡(stupor):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57.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其特点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幻觉,烦躁不安,言语紊乱.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58.被动体位(positive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59.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60.蹒珊步态(waddling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61.体型(habitus):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状态等.62.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3.满月面容(moon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64.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65.间歇性破行(intermittentclaudication):病人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而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66.慌张步态(festinatinggait)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行走,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双上肢缺乏摆动动作,见于震颤麻痹.67.斑疹(maculae):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68.丘疹(papules):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69.斑丘疹(maculopapulae):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疹等.70.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虫咬伤等.71.玫瑰疹(roseolas):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压之退色.这是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72.瘀点(petechi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2mm者,称为瘀点.73.紫癜(purpur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74.瘀斑(ecchymosis): 皮下出血斑点直径>5mm者,称为瘀斑.75.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者称为血肿.76.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77.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78.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立即恢复,称为.79.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反应,正常当一侧瞳孔受光刺激,另一侧也立即缩小,称为.80.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line):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1.Louis(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82.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3.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4.肩胛线(scapular line):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5.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86.肩胛下角:肩胛骨的最下端称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此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87.肋脊角(costospinalangle):由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称为肋脊角.此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88.肋膈窦(sinusphrenicocostalis):胸膜腔内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约有两三个肋间高度.由于其位置低,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89.皮下气肿(subcutaneousemphysema):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可出现埝发感或握雪感.90.桶状胸(barrelchest):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o.肋间隙增宽且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亦可发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形者.91.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在前胸壁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肥大隆起,形成串珠状,称.92.漏斗胸(funnel chest):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使胸廓呈漏斗状,谓之漏斗胸.93.鸡胸( pigeonchest):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可凹陷,称为鸡胸.94.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sign):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95.Cheyne-Stokes(潮式呼吸)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96.腹式呼吸: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故称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97.胸式呼吸:呼吸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称为胸式呼吸,多见于女性.98.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99.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100.Litten现象:Litten现象又称膈波影,是借光线照射显示膈肌移动的一种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光源置于被检查者的头部或足部,检查者位于光源的对面或侧面,视线与被检查者前腹壁取平.被检查者吸气时可见一条狭窄的阴影由腋前线第7肋间向第10肋间移动:呼气时阴影由下而上移动回归原位.此现象系膈肌随呼吸而上下移动所致,正常人移动范围为6cm,其变异的临床意义同肺下缘移动度. 101.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调整酸碱平衡,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102.Biots(间停呼吸)呼吸:Biots呼吸又称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始有规律地呼吸,如此周而复始.103.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故又称为触觉震颤(tactile fremitus).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104.间接叩诊(indirectpercussion):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1和第2指节作为扣诊板,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以垂直的方向扣击于扳指上,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该法目前应用最为普遍.105.直接叩诊(directpercussion):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胸壁进行扣击,从而显示不同部位叩诊音的改变.106.Garland三角区:胸腔积液时在Damoiseau曲线与脊柱之间可扣得一轻度浊鼓音的倒置三角区,称为Ga rland三角区.107.肺下界移动范围:受检者分别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的两个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之间的距离即. 108.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109.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将舌抬高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的"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时相较呼气相短.110.管样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111.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是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呼吸音.音调较高且较响亮.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管样性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112.齿轮呼吸音:由于肺脏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又称齿轮呼吸(cogwheel breath sound)音.常见于肺炎、肺结核等.但应与因寒冷、疼痛或精神紧张所致的断续性肌肉收缩时的附加音相鉴别,后者与呼吸运动无关.113.啰音(rale):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adventitioussound),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114.湿啰音(moistra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cra ckles).115.干啰音(rhonchi):亦称为哮鸣,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吸附加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116.Velcro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其音调高,近耳颇似撕开尼龙扣带时发出的声音,谓之Velcro啰音.117.捻发音(crepitus):是一种极细小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在吸气末易听到.听诊时好象在耳旁用手指捻搓一来头发所产生的声音,故称捻发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在吸气时被气流冲开而产生的高音调、高频率的细小破裂声.118.哨笛音:即高调干啰音(sibilant rhonchi),其音调高,其音频率可达500Hz以上,呈短促的"zhi-zhi"声或带音乐性.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119.鼾音:即低调干啰音(sonorousrhonchi),其音调低,其音频率约为100~200Hz,呈呻吟声或鼾声的性质,多发生于气管或细支气管. 120.胸语音(pectoriloquy):胸语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和较近耳的支气管语音,言词清晰可辨,容易听及.常见于更大范围的肺实变区域.有时在支气管语音尚未出现之前,即可查出.121.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无摩擦音响.当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称为胸膜摩122.呼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延长,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123.猫喘:震颤是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此震颤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称.124.Graham Steel杂音: 二尖瓣狭窄造成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称Graham Steell杂音.125.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126.重叠型奔马律:为舒张早期和晚期奔马律在快速性心率或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时在舒张中期重叠出现引起,使此额外音明显增强.127.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方向传到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称为. 128.大炮音: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增强,称大炮音. 129.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室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尖搏动.130.负性心尖搏动: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负性心尖搏动.131.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抬举性搏动是指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扩大,为左室肥厚的体征.132.脉搏短绌:在心脏听诊时,同时测定心率和脉搏,若脉率少于心律,这种脉搏脱落的现象称.133.心率: 指每分钟心搏次数.134.心律: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135.期前收缩: 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136.二联律: 期前收缩规律出现,可形成联律.如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137.心音分裂: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其分裂为两个声音,即称心音分裂. 138.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房间隔缺损时,吸气时血量回流多,分流少;呼气时血量回流少,分流多,右室排血量及时间大致稳定,第二心音分裂几乎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的时间距相对固定,故称.139.额外心音: 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但与心脏杂音不同.140.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又称,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秒,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见于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迅速流入左室时,弹性尚好的瓣叶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停止所致瓣叶振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141.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142.Austin Flint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143.无害性杂音:在颈根部近锁骨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系颈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又称颈静脉营营声.以手指压迫颈静脉,使血流暂时中断,杂音即消失.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年,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期杂音,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可使杂音消失.该杂音发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来144.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knock):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第二心音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145.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46.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147.周围血管征:指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统称为.148.奇脉: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无明显变化.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形成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称“吸停脉”.明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149.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比.150.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鼓型胸件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151.Duroziez 双重杂音: 以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即Duroziez杂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52.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心律规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心律: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153.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暗红,口唇轻度发绀,称二尖瓣面容.154.二尖瓣型心:左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形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为二尖瓣型心.155.心力衰竭:指在静脉回流无器质性障碍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156.板状腹(board-likerigidity):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157.揉面感(dough kneading sensation):结核性腹膜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渐,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导致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揉面感或柔韧感,亦可见于癌性腹膜炎.。
[精品]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doc
![[精品]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doc](https://img.taocdn.com/s3/m/a95889accfc789eb172dc8db.png)
诊断期末名词解释1、诊断:通过诊察之后,对畜禽的健康状态和疫病情况提出的本质判断。
2、症状:疾病过程中,引起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紊乱的现象,以及所表现的局部和整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
3、预后:对疾病的持续时间,发展的趋势,可能的结果及对生产性能影响的判定。
4、临床检查:对畜禽进行直接观察和系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收集症状、资料,综合判定其健康状态和疾病实质的过程。
5、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症状。
患畜表现为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类型和节律的改变,同时伴有辅助呼吸的有意识的参与。
6、陈一施二氏呼吸:由浅到深再到浅,经暂停后复始,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的指征,血液中CO?增加而02减少,是病危表现。
如中毒、全麻、脑疾患。
7、毕氏呼吸:深大呼吸和暂停交替出现,是呼吸中枢敏感性下降,病危的标志, 如脑疾患、中毒。
8、库氏呼吸:呼吸深大而慢,但不暂停,有明显的呼吸杂音(啰音、鼾音),如酸中毒、昏迷。
9、异食癖:食欲扰乱的一种表现,其特征是病畜喜食正常饲料以外的物体或异物。
10、反刍障碍:表现为反刍时间过迟,每昼夜出现的反刍次数稀少,每次的反刍时间过短以及再咀嚼的动作迟缓无力。
11、多尿:是指24h尿量增多。
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排尿量并不少或次数增加不明显,但每次尿量增加。
12、少尿:是指24h尿量减少或无尿。
13、频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加,而每次排尿量不多,甚至呈滴状排出。
14、便秘:排粪次数少,排粪费力,量少干,色深,见于肠阻塞及热性病。
15、腹泻:排粪次数增加,粪不成形,稀软,带有血液或粘液,见于胃肠炎及某些传染病。
16、失禁自痢:不采取固有姿势,不受意识控制,不自主地排粪,见于胃肠炎及某此传染病。
17「里急后重:频频作排粪动作并强烈努责,但仅排少量粪便或粘液,甚至没有。
18、尿潴留(尿闭):肾脏泌尿机能正常,而膀胱充满尿液不能排出。
19、排尿失禁;病畜不取排尿姿势,尿液不随意地不时排除。
20、尿淋沥:排尿不畅,尿液呈细流状流岀。
诊断学
![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501d6b816bec0975f465e271.png)
绪论、问诊症状:是指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患者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观察的改变(医师客观检查到的改变)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问诊的主要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和生育史,家族史现病史的内容:起病情况和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伴随病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的内容:既往的健康状况,曾经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输血,过敏常见症状1、发热(1)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范围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持续1天或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发热的病因和分度发病的病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2、水肿3、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煽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机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三凹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
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严重表现出高度气喘,面色发绀、大汗、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两肺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率快、奔马律。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c56d3e280eb6294dd886c70.png)
诊断学名词解释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
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
问诊(inquir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主诉( chief complaints ):是患者感受最主要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原因和持续时间。
多于一项就按照发生的先后次序列出,并记录每个症状的持续时间。
主诉要简明精炼,不超过1—2句,20字左右。
现病史(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围绕主诉进行描写,记述患者患病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既往史( past history):包括患者以往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病( 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药物过敏,特别是与本病有关疾病。
病历记录:是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资料经过医学的思维归纳、分析和整理,加工成书面记录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一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牵涉痛:是指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器官某部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疼痛。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改变。
三凹征:是指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的体征。
心源性哮喘:是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咳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有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出汗、哮鸣音及肺底湿罗音。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
一般恶心后随之有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名词解释1.发热(fever)2.稽留热(ontinued fever)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5.波状型(undulant fever)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问答题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1.①低热—38℃②中等度热—39℃③高热—41℃④趋高热41℃以上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③多系统症状询问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⑤诊治经过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问诊名词解释5、暗示性提问6、主诉问答题17、问诊有什么重要性18、简述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19、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5、是一种能为患者提供带倾向性的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6、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
问答题17、答:通过问诊可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情况,诊疗经过,既往健康状况及曾经患病情况,对现病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8、答:(1)以礼节性的交谈开始;(2)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3)避免暗示性提问及逼问;(4)避免重复提问;(5)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6)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19、答:(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一般情况。
咳嗽与咳痰名词解释1.咳嗽。
2.咳痰。
问答题(一)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分类是怎样的(二)以咳嗽与咳痰为主诉的患者,您在病史询问时应包括哪内容(要点)【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2.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问答题:(一)答:1.呼吸道疾病2.胸膜疾病3.心血管疾病4.中枢神经因素(二)答:1.发病年龄、咳嗽病程、起病方式、与昼夜或季节气候关系2.咳嗽程度、音色、连续性、发作性、单声咳嗽3.是否伴有发热、胸痛、气喘4.痰的性状、量、有何特殊气味,是否伴有血痰或咯血。
体位对咳痰有何影响等。
呼吸困难名词解释1.呼吸困难2.心源性哮喘问答题1.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哪些其中主要是哪些系统疾病2.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3.左心和右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何区别4.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在问诊时的要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2.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问答题1.答: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有:①呼吸系统疾病(气管阻塞;肺疾病;胸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膈肌运动障碍等)②心血管系统疾病③中毒性疾病(理化因素或代谢障碍)④血液系统疾病⑤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其中①②为主要疾病。
2.答: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且显着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
3.答: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肺瘀血和肺泡弹性降低。
右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体循环瘀血所致。
4.答:①发生诱因、表现、类型;②起病缓急;③与活动、体位关系、昼夜关系;④伴随症状:发热、咳嗽与咳痰、胸疼,痰的性状与量,有无咯血及其量;⑤有无排尿、饮食异常,高血压、肾病、代谢性疾病等;⑥药物或毒物摄入史、头痛、意识障碍、颅脑疾病等。
发绀名词解释1.发绀(又称紫绀)。
2.中心性发绀。
3.周围性发绀。
问答题1.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有何区别2.发绀的病因可分哪两大类【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2.是指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的发绀。
3.是指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的发绀。
问答题1.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
发绀的特点是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发绀的特点是常见于肢体末稍与下垂部位(如肢体、耳垂、鼻尖)这些部位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可消失。
2.(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胸痛一、名词解释牵涉痛【参考答案及题解】一、名词解释:牵涉痛: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
【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蛙状鼻鼻腔完全堵塞,外鼻变形,鼻梁宽平如蛙状2、齿龈游离缘出现蓝灰色点,称为龈线,是铅中毒的体征。
问答题:包括头发和头皮,颅形态和大小,眼、眼睑、眼球运动,结膜、角膜、虹膜、瞳孔,外耳、中耳、乳突、口腔、唇、舌、牙齿、腮腺等。
颈部检查名词解释:5、为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间的区域6、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搏动,可触及气管向下曳动问答题: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病等。
主要是由于脉压增大所致。
胸部的体表标志名词解释1 锁骨中线2 肋脊角问答题试述胸骨角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
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2、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问答题答:(1)为计数前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
(2)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
(3)相当于第5胸椎的水平。
胸壁、胸廓与乳房名词解释1 皮下气肿2 鸡胸问答题桶状胸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为皮下气肿。
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凹陷,称之为鸡胸。
问答题答: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
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0。
肋间隙增宽且饱满。
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
见于严重肺气肿,老年或矮胖体形者。
肺和胸膜检查名词解释1 三凹征2 Kussmaul呼吸3 胸膜摩擦感4 管样呼吸音5 语音震颤问答题1 简述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
2 试述管样呼吸音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3 简述干性啰音的发生机制和特点。
4 气胸患者的胸部体征有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 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2 Kussmaul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为Kussmaul呼吸。
3 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称为胸膜摩擦感。
4 管样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5 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又称为触觉语颤。
问答题如何从胸,肺视、触、叩、听诊鉴别肺气肿与气胸【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因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或肺表面胸膜下肺大泡,导致肺膜脏层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形成气胸,谓之自发性气胸。
问答题参见肺与胸膜常见疾病的体征表。
视诊、触诊、叩诊心脏名词解释1.洪脉:2.水冲脉:3.重搏脉:4.交替脉:5.奇脉:6.枪击音:7.Duroziez双重导音:8.毛细血管搏动征:四、问答题1.简述奇脉形成的原因2.简述Korotkoff5期法的具体内容3.怎样诊断高血压、高血压分级标准是什么?4.简述脉压改变的临床意义5.周围血管征包括哪些体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及题解】名词解释1.脉搏增强且振幅大,称洪脉。
是由于心搏量大、脉压宽和外周阻力低所致,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涨潮落,故名水冲脉。
检查时紧握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可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系脉压差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甲亢、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和严重贫血。
3.某些病理情况下使正常的重搏波增大,使一次心搏引起的脉波似两次,即收缩期与舒张期各扪及一次,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及长期发热,使外周血管紧张度降低患者。
4.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的脉搏,为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又称“吸停脉”。
6.听诊器鼓型胸件轻放股动脉表面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严重贫血。
7.以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
8.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