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内容充实]

合集下载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41页】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41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声音嘶哑
• (二)临床表现 • 主要表现为声带闭合不全和发音困难。根
据嘶哑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毛:极 轻微的嘶哑,一般在讲话时并不察觉,仅 在发某一高音时出现;沙:是在发某一字 时出现嘶哑;轻:只能发较低的声音;粗: 指在发声时有强烈的气流冲击的声音;哑: 由于不同程度的声门闭合不全所致;失声: 近似耳语的声音;全哑:不能发出任何声 音。
四、声音嘶哑
• (三)预防及处理
• 4 .出现声音嘶哑者,注意嗓音保健,加强口腔 护理,保持局部的湿润。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 辣椒、烟酒等)不宜迎风发声,避免受凉,拔除 胃管后的发音应由闭口音练到张口音。
• 5 .物理治疗:长时间插管引起的声带慢性炎症 和黏膜的肥厚可用超声波理疗和碘离子透入法, 促 使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以软化肥厚的组织。药 物疗法:可用B 族或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 及抗生素雾化吸入,以减轻水肿,营养神经。
• (三)预防及处理 • 1 .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耐心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步骤,
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吞咽的速度、呕吐时的处理办 法等等),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 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定时检查胃管,及时 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 2 .为昏迷病人插胃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 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 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 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 3 .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使其变质从而发生 粘连,造成胃管不通畅。
三.上消化道出血
• (一)发生原因 • 发生原因多是由于插管动作粗暴或病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插管过程中不仅会引起声音嘶哑,甚至会发生猝死。

分享两个真实案例,给大家以警示。

案例一患者,女性,85 岁。

因「腹胀 3 天伴肛门停止排气 2 天」来院急诊就诊。

腹部立位平片检查:见有阶梯状排列的液平,提示肠梗阻。

故拟「肠梗阻」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BP125/75 mmHg,脉搏 82 次/分,精神萎靡,意识清晰,两肺及心脏未查及明显的异常,腹部高度膨隆,未见有肠形,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未及肿块,叩诊呈高度鼓音,肠鸣音亢进 10 次/分,未及气过水声,肛检(—)。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其它的未检。

肠梗阻诊断基本明确,故予以胃肠减压等相关的一系列保守治疗。

刚插至 45 厘米,而且插入过程顺利,已有内容物引出,但在插胃管过程中病人突然心跳呼吸停止。

立即拔出胃管,行 CPR 复苏,但未能成功,最终患者还是死了。

案例反思:这个患者年事较高,有急腹症病史,比较像一个心源性猝死。

由于患者入院才半小时,幸亏在插胃管前对家属有所交代,故未有纠纷。

案例二患者,男性,45 岁。

因胸闷、心前区疼痛半小时余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3~4 年。

查体:体温36.4℃,脉搏 72 次/min,呼吸 20 次/min,血压左上肢 22/14 kPa,右上肢 12/10 kPa。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110 g/L,红细胞 3.73 1012/L,白细胞13.3×109/L,中性 0.76,淋巴 0.24,血淀粉酶 16u。

心电图示:左室面高电压,心肌缺血。

B 超示:肝胆胰脾肾均无异常。

入院处理:平卧,持续吸氧 4L/min,杜冷丁 100 mg 肌注,输液 500 ml 内加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ml,加镁极化液 500 ml,FDP50 ml 静滴,消心痛 20 mg 舌下含服。

经上处理胸痛未见明显缓解,伴中腹部疼痛、胀气。

腹部 X 线透视示:胃内巨大液平。

胃肠减压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规范

胃肠减压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规范

胃肠减压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规范第一节操作评估(一)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患者意识及合作程度。

(二)评估患者口腔和鼻腔状况,了解是否有食道静脉曲张。

(三)评估患者胃管长度、固定情况及负压吸引装置的压力。

(四)评估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

第二节胃肠减压术操作流程第三节操作并发症处理(一)引流不畅1.发生原因(1)胃管进入胃内太多在胃内盘曲、打结。

(2)胃管插入过浅,无法达到引流作用。

(3)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进入食管后缺少吞咽动作而盘旋在咽部和食管上段。

(4)胃管置入过深,胃管置入吻合口下的肠腔内。

(5)胃内容物消化不彻底,食物残渣或胃液粘稠,血凝块阻塞胃管。

(6)使用时间过长使胃管老化、变脆,管腔内粘连。

(7)胃管的前端紧贴胃壁,持续负压吸引时可能发生吸附现象。

(8)胃肠减压装置漏气,失去负压。

(9)胃管固定不牢并向外滑脱。

2.临床表现(1)腹胀无缓解或加剧。

(2)引流管内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

(3)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

(4)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

(5)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

(6)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3.预防(1)对于清醒的患者说明插管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

(2)昏迷患者插胃管时,插管前先撤去患者的枕头,头向后仰,胃管插入约15cm时将头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免误入气管。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使其变质从而发生粘连,造成胃管不畅。

(4)烦躁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止胃管被拔除。

(5)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深度,并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行负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药物注入胃管内,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4.处理流程发现胃管阻塞检查负压引流管的装置将胃管送入少许再缓缓将胃管退出边退边回抽胃液转动胃管胃肠减压器保持负压状态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如上述处理均无效遵医嘱拔除胃管胃管重新插入记录(二)插管困难1.发生原因(1)患者精神紧张。

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

主要适应于: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前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治疗肠梗阻胃潴留等。

(一)呼吸道感染1、原因(1)由于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和深呼吸运动,而引起呼吸道感染。

(2)插管时误插入气管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引起呼吸道感染。

2、临床表现患者痰多、粘稠,不易咳出。

3、预防及处理(1)保持病室温度、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

(2)指导患者深呼吸和进行有效的咳嗽,定时翻身、叩背。

(3)湿化气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3次,可起到祛痰消炎、解痉作用。

(二)咽喉部炎症和溃疡1、原因(1)持续胃肠减压使胃管对咽喉部的持续摩擦和刺激所致(2)胃肠减压期间不能饮水,导致呼吸道干燥,咽喉不适。

2、临床表现表现为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等不适感。

3、预防及处理(1)选择软硬度、管径大小合适的胃管,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插入胃管。

(2)随时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及咽部不适。

(3)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可给予温盐水或口泰液漱口。

(4)还可给予雾化吸入,每周更换一次胃管,以改变胃管置入部位。

(三)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1、原因(1)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禁食、禁饮,即可引起体液丢失。

(2)持续胃肠减压患者由于大量消化液被吸出可引起低钾、低钠、低氯等电解质失衡。

2、临床表现(1)血压降低,尿量减少。

(2)口唇及口腔黏膜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眼窝下陷,口渴,重者出现躁狂甚至昏迷。

(3)低渗性脱水无口渴感,可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软弱无力,重者出现神志淡漠、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和昏迷。

(4)等渗性脱水可出现厌食、乏力、少尿、皮肤干燥、体液量丢失过多可出现休克症状。

(5)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呼吸肌受累可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应及时治疗。

3、预防及处理(1)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症状。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腸減壓術操作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引流不暢(一)临床表现腹脹無緩解或加劇,檢查負壓引流裝置,無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減少;引出的胃液量明顯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時阻力增大;注氣時胃部聽診無氣過水音;沖洗胃管,引流量明顯小于沖洗量。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對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過程中,告知插管過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項,醫護人員的插管速度盡量與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內盤曲。

定時檢查胃管,及時發現和糾正滑出的胃管。

2.為昏迷病人插管時,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頭,頭向后仰,以免胃管誤入氣管;當胃管插入375px時,將病人頭部托起,使下頷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順利通過會厭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盤旋。

3.定時更換胃管,以防止胃酸長時間腐蝕胃管,造成胃管不通暢。

4.對于昏迷、煩躁的病人進行適當的約束,減少胃管滑脫。

如因膠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種有效的粘貼胃管的方法。

5.醫護人員熟悉操作技術,確定胃管進入胃腔方可行負壓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長度要適中。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藥物注入到胃管內。

7.如從胃管內注入藥物,需定時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

GAGGAGAGGAFFFFAFAF8.如發現胃管阻塞可先將胃管送入少許,如仍無液體引出,再緩慢地將胃管退出,并邊退邊回抽胃液;每天定時轉動胃管,并輕輕將胃管變動位置以減少胃管在胃內的粘連。

9.如確定為食物殘渣或血凝塊阻塞胃管,可用а–糜蛋白酶加碳酸氫鈉注射液從胃管注入以稀釋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殘渣和血凝塊。

10.如上述處理均無效,則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

11.若因胃液過少而不能引出時,可更換體位進行抽吸,對于此類的病人應結合腹部的癥狀來判斷胃腸減壓的效果。

12.胃腸減壓器的位置應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腸減壓裝置使用前認真仔細檢查,如發現質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氣,則更換胃腸減壓器。

插管困難(一)临床表现插管困難可致鼻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水腫、損傷甚至出血;反復插管引起劇烈的咳嗽,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

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应急演练总结报告胃肠减压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促进胃肠道排气和排泄物的顺利流动。

然而,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我院进行了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应急演练,并总结了以下报告。

一、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的分类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主要包括呕吐、误吸、感染、出血、胃穿孔等。

在应急演练中,我们重点训练了这些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演练过程及应急处理方法1. 呕吐的应急处理:当患者出现呕吐时,应立即停止减压操作,并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处理。

2. 误吸的应急处理:误吸是胃肠减压操作中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肺炎等严重后果。

在演练中,我们强调了正确的吸引方法,即使用合适的吸引器具和技术,及时清除误吸物,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 感染的应急处理:胃肠减压操作可能引起感染,特别是在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

在应急演练中,我们强调了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并重点训练了感染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如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等。

4. 出血的应急处理:胃肠减压操作中的出血可能源于黏膜损伤、血管损伤或减压管穿刺不当等原因。

在应急演练中,我们强调了准确判断出血原因的重要性,并训练了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药物止血等。

5. 胃穿孔的应急处理:胃穿孔是胃肠减压操作中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腹腔感染和脓毒血症等严重后果。

在演练中,我们重点训练了胃穿孔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如紧急手术修补等。

三、演练效果及问题分析通过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应急演练,我们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了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但在演练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操作不规范、应急处理不及时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加强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演练总结及改进措施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应急演练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训练,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引流不畅(一)临床表现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

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与纠正滑出的胃管。

2.为昏迷病人插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375px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颔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造成胃管不通畅。

4.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减少胃管滑脱。

如因胶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种有效的粘贴胃管的方法。

5.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要适中。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药物注入到胃管内。

7.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8.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再缓慢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每天定时转动胃管,并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粘连。

9.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а–糜蛋白酶加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与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与血凝块。

10.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

11.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对于此类的病人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12.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装置使用前认真仔细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气,则更换胃肠减压器。

插管困难(一)临床表现插管困难可致鼻黏膜与咽部黏膜的水肿、损伤甚至出血;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引流不畅(一)临床表现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

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2.为昏迷病人插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375px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颔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造成胃管不通畅。

4.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减少胃管滑脱。

如因胶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种有效的粘贴胃管的方法。

5.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要适中。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药物注入到胃管内。

7.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8.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再缓慢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每天定时转动胃管,并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粘连。

9.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а–糜蛋白酶加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和血凝块。

10.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

11.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对于此类的病人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12.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装置使用前认真仔细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气,则更换胃肠减压器。

插管困难(一)临床表现插管困难可致鼻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水肿、损伤甚至出血;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第一篇: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引流不畅(一)临床表现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

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2.为昏迷病人插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375px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颔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造成胃管不通畅。

4.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减少胃管滑脱。

如因胶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种有效的粘贴胃管的方法。

5.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要适中。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药物注入到胃管内。

7.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8.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再缓慢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每天定时转动胃管,并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粘连。

9.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а–糜蛋白酶加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和血凝块。

10.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

11.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对于此类的病人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12.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装置使用前认真仔细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气,则更换胃肠减压器。

插管困难(一)临床表现插管困难可致鼻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水肿、损伤甚至出血;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精制
6
一.引流不畅
• (三)预防及处理 • 1 .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耐心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步骤,
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吞咽的速度、呕吐时的处理办 法等等),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 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定时检查胃管,及时 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 2 .为昏迷病人插胃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 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 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 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 3 .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使其变质从而发生 粘连,造成胃管不通畅。
医学精制
14
二.插管困难
• (三)预防及处理 • 1 .插管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介绍插管经过、配合的要
医学精制
5
一.引流不畅
• (二)临床表现
• 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 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 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正常 人24 小时分泌的胃液量为1200~ 1500mL ) ;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 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 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胃管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呕吐反射加剧,胃管随着呕吐冲力冲出口腔。 • 2 .病人精神紧张,在插管中出现过度换气、头后仰等自卫动作,胃管进入
咽喉部不能顺利进入食道,使插管失败。 • 3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当胃管进入咽部,即产生剧烈的咳嗽反
射,迫使操作停止。 • 4 .昏迷病人吞咽反射消失或减弱,对咽部刺激不敏感,插管时不能配合吞
医学精制
7
一.引流不畅
• (三)预防及处理 • 4 .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
以防止胃管被拔除,减少胃管滑脱。如因 胶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种有效的粘 帖胃管的方法(如图剪裁胶布式样): • 将胶布1 的部分贴在鼻翼的两侧,将胶布2 缠绕在胃管出鼻侧。这样可以使胶布2牢固 的粘在胃管上,胶布l对胃管产生一个向内 的拉力,胃管既不容易与胶布松脱,患者 也不易将胃管拉出。
医学精制
8
一.引流不畅
• (三)预防及处理 裁剪的胶布样式
1
2
医学精制
9
一.引流不畅
• (三)预防及处理 • 5 .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
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要适中(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再 插进4~5cm )。 • 6 .禁止多渣黏稠的食物、药物注入到胃管内。 • 7 .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注入一定量的温开水冲洗胃 管。 • 8 .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 出,再缓缓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 胃液;每天定 时转动胃管,并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 粘连。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
王红霞
医学精制
1
•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尽管新的诊疗技术不断的涌现,然而胃肠减压 术这一沿用了几十年的“古老”方法,仍然是外科常用的主要治疗措 施和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作用的原 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道梗阻病 人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肠 内容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并有利于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的愈合。 因此适用范围很广,常用于肝、胆、胰、脾、胃肠道手术,外科急腹 症,如腹部创伤、肠梗阻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穿孔、急性单纯性胰腺 炎及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急性 胃扩张、胃十二指肠穿孔或出血等,是腹部外科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此项技术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患 者自身配合及减压装置质量等原因,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引流不 畅、插管困难、呼吸困难、败血症等等。
医学精制
2
八大并发症
• 1.引流不畅 • 2.插管困难 • 3.上消化道出血 • 4.声音嘶哑 • 5.呼吸困难 • 6.吸入性肺炎 • 7.低钾血症 • 8.败血症
医学精制
3
一.引流不畅
医学精制
4
一.引流不畅
• (一)发生原因 • 1 .置入胃管时病人的吞咽动作与操作人员送管动作配合不当、进管
太急,胃管进入胃内太多造成胃管在胃内盘曲、打结。
• 2 .昏迷病人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对咽部的刺激不敏感,插管时不 能配合吞咽,胃管不易进入食 管上口,或进入食管后缺少吞咽动作而 盘旋在咽部或食管上段。
• 3 .胃管插入过深,多见于胃肠吻合术时,胃管置入吻合口下的肠腔 内,致使引流不畅。
• 4 .胃内容物消化不彻底,食物残渣或胃液黏稠、血凝块阻塞胃管。 • 5 .使用时间过长使胃管老化、变脆,管腔内粘连。 • 6 .胃管的前端紧贴胃壁,持续负压吸引时可能发生吸钳现象。 • 7 .减压器故障如胃肠减压装置漏气,失去负压等。 • 8 .患者烦躁不安,胶布固定胃管不牢,使胃管向外滑出脱离胃腔。
咽,胃管不易进入食管上口。 • 5 .胃管反复使用、硅胶老化,缺乏韧性和弹性,导致插管中途盘旋。 • 6 .医护人员对上消化道解剖与生理欠熟悉,操作技术欠熟练,导致插管困
难。
医学精制
13
二.插管困难
• (二)临床表现 • 插管困难可致鼻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水肿、
损伤甚至出血;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 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医学精制
10
一.引流不畅
• (三)预防及处理
• 9 .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a–糜蛋白 酶加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和溶解黏稠的胃液、 食物残渣或血凝块。
• 10 .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换胃管重新插 入。
• 11 .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 对于此类的病人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 12 .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胃肠 减压装置使用前认真仔细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 漏气,则更换胃肠减压器。
医学精制
11
二.插管困难
• 在插管的过程中不能顺利进 行,连续3次插管不成功者, 称为插管困难。
医学生原因 • 1 .多见于急性肠梗阻病人,因其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已经频繁呕吐,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