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的习俗
历史趣谈坐月子源于宋代宋朝医生告诉你如何“坐月子”
历史趣谈坐月子源于宋代宋朝医生告诉你如何“坐月子”坐月子是指女性在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遵循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恢复身体健康和促进子宫恢复的一种传统习俗。
这一习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宋代,医学的发展促使了坐月子这一习俗的形成。
当时的宋朝医学注重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的流通,认为分娩后会导致女性体内阴阳失调和气血紊乱,因此特别注重坐月子期间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医生们提倡煎膏药、调理饮食、注意保暖、避免劳累等方式来帮助女性恢复身体健康。
在宋代,坐月子的习俗开始流行于士人家庭,然后逐渐扩散到一般家庭。
坐月子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女性需要在分娩后一个月内遵循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这个时间段被视为女性恢复身体健康和子宫恢复最为关键的时期。
在坐月子期间,女性需要特别注意饮食。
医生们认为,分娩后的女性体内气血流失,需要通过饮食来进行补充。
因此,他们推荐女性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鸡肉、猪肝、鳗鱼等,以帮助身体恢复。
此外,还推荐女性多喝一些补养身体的汤水,如猪骨汤、鱼头汤等,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
除了饮食方面,女性还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宋代的冬季寒冷,医生们认为女性在坐月子期间需要保暖,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子宫恢复。
因此,他们推荐女性穿棉衣、多喝热汤、避免受凉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保暖方式,如放置热水袋在腹部、腰部等部位,以帮助子宫恢复。
此外,医生们还建议女性在坐月子期间要避免劳累,尽量保持休息。
分娩后的女性身体虚弱,劳累可能导致身体恢复缓慢,甚至引发一些并发症。
因此,他们推荐女性在坐月子期间要尽量少做家务,多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
总的来说,坐月子这一习俗在宋代兴起,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医生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帮助女性恢复身体健康和促进子宫恢复。
这一习俗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至今仍然被许多女性所遵循。
坐月子坚持10条原则,后半辈子少遭罪!
坐月子坚持10条原则,后半辈子少遭罪!两种观念对待“坐月子”▋支持:恪守各种禁忌许多地方都有着坐月子的传统,月子里不能出门、不能下地、不能开窗、不能吹风、不能沾水、不能刷牙、不能洗澡洗头、不能吃蔬菜、不能吃水果、不能抱宝宝、不能看电视、不能用电脑用手机、不能做针线……诸多禁忌……▋反对:无需坐月子有人认为,坐月子只是中国人的恶习,产后应该跟正常人一样,根本不需要坐月子,该干嘛干嘛。
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面前,大部分中国妈妈迷茫了。
这些妈妈的妈妈们,也就是老人,往往是传统月子的忠实捍卫者,督促新妈妈们恪守传统。
但这么多的禁忌,让许多准妈妈和新妈妈不寒而栗:整整一个月不能洗澡洗头,如何做得到呢?月子到底坐不坐答案是:坐!而且要坐42天。
但不是坐传统的月子,而是坐“科学的月子”——兼取中式月子和西式月子的精华,弃其糟粕。
点评传统月子10大“习俗”习俗1:不能吃盐产后可以吃盐,只是宜清淡些,摄入盐量过多容易增加肾脏负担,但是如果完全不吃盐会导致体内水电介质失衡。
习俗2:不能吃蔬菜产后可以吃蔬菜,而且需要多吃。
蔬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产后早吃多吃有利于保持肠道通畅,促进产后早日排便,这对产后恢复至关重要。
习俗3:不能吃水果吃水果时放常温了再吃。
因为产后体内要迅速排出多余的体液,会挥发大量汗液,吃太冷容易导致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汗液挥发。
(注意将水果煮熟了吃也不对,因为加热过程会破坏水果中的不少养分)习俗4:各种忌口如果说月子里真有需要“忌”的食物,其实主要是味儿太“冲”的,例如辛的、辣的、苦的……尽量选择口味平淡无刺激性的食物,既避免刺激产妇消化道,又避免食物影响母乳口味或引起宝宝过敏。
习俗5:不能洗头洗澡古代卫生条件有限,所以才会流传下坐月子不能洗澡的旧规。
其实,在阴道顺产情况下,产后体力恢复了,一般就可以洗澡了;如果顺产时进行了侧切,一般产后3至5天就可以洗了;如果是剖腹产,一般产后7~10天、伤口愈合了,也可以洗澡洗头了。
坐月子的风俗禁忌
坐月子禁忌,教你科学休养身体坐月子是中国传统的产后保健方式,对于产妇来说非常重要。
在坐月子期间,有许多禁忌需要注意。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坐月子的风俗禁忌,为新妈妈提供一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
第一个禁忌是不能洗发。
老一辈人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期间流失了很多气血和身体液体,洗头会让气血流失更严重。
但是,对于现代的女性来说,长时间不洗头会导致头皮屑增多、皮肤感染和痒痒,不利于休养身体。
因此,现代化的方法是使用温和的洗发水,每周洗头1-2次,并避免吹风机对头发的伤害。
第二个禁忌是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品。
产妇的身体非常虚弱,需要食补来保持身体健康。
但是吃过多辣椒、生姜、大蒜等刺激性食品会对身体产生刺激,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科学的坐月子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高的食品。
第三个禁忌是不能大量运动。
许多产妇坐月子期间热爱运动,希望通过锻炼身体达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过度运动会让身体疲劳,对产妇康复不利。
因此,建议坐月子期间进行轻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缓和性的运动。
最后一个禁忌是不能过度劳累。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需要大量休息,尤其是在宝宝需要哺乳的时候更是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因此,在坐月子期间尽可能少做家务、少看电视等对身体没有好处的事情。
总之,科学、合理的坐月子方式非常重要,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坐月子期间,新妈妈需要注意以上禁忌,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和运动,远离过度劳累,借助科学的方式休养身体,早日恢复到最佳状态。
坐月习俗
坐月习俗时间:2006-06-11 10:39 来源:河洛文化作者:河洛文化网点击:11次产妇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能出屋门,要在屋里坐卧一个月,俗称“坐月子”。
产妇在这期间被称之为“月子婆娘”。
产妇坐月子,在衣食住行方面都颇为讲究。
头三天不能下床,一个月内不能干重活,不能用凉水,不能拿针捏线,不能生气。
否则,就会落下头疼、手麻、腰酸等疾病,甚至很早就会花眼。
另外,产妇住的屋子门窗墙缝等能进风的地方都要用纸糊住,忌让风吹。
同时,还要用毛巾或布带子把额头勒住,裤腿口扎上带子。
讲究的人家,百日之内都不让媳妇做活,以免劳累得病。
俗话“坐月子病得坐月子治”,意思是说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因劳累受风着凉得的病,吃药治不好,必须再坐上一次月子才能消除。
这些措施都利于产妇恢复健康。
分娩后头三天产妇只能喝用小米煮的稀汤,俗称“喝米油”。
以后开始喝面汤或汤面条,打鸡蛋荷包,放红糖。
民间认为红糖补血,鸡蛋营养,易消化和下奶。
鸡鸭鱼肉及青菜等“硬食”都不能吃,认为不利消化和下奶。
8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开始讲究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的饮食营养,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无所不食。
但影响产妇下奶的饮食禁忌,有些仍保留民间。
产妇分娩三天后仍无乳汁或因生气等原因致使乳汁不通,俗称“岔奶”。
治疗时要用偏方或中草药,洛阳民间多用生猪蹄、活鲫鱼等熬成不放盐的清汤让产妇喝。
喝后很快即有乳汁,俗称“下奶”。
如仍不见效,就要服用中草药。
洛阳民间积累有丰富的下奶偏方。
洛阳民间在产妇坐月子时有许多禁忌。
偃师、孟津、嵩县农村不让产妇出入他人家门,而且忌在邻里门前经过,否则就被认为“污秽冲室”、“热血扑门”。
如发生此事,产妇家要给人家赔礼,或买只红羽鸡在被“扑”了“宅神”的人家门前杀掉,或燃放鞭炮,或烧干草(谷子秆)熏,以避邪祛灾。
产妇在满月后还要到被“冲撞”之处烧香磕头,鸣放鞭炮,祈求宅神宽恕。
为什么坐月子忌讳去别人家
为什么坐月子忌讳去别人家
坐月子上别人家通常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种习俗只在个别地方存在。
女人生完宝宝后,身体会很虚弱。
虽然医生建议宝妈在分娩后可以下床活动,但是这并不代表宝妈们可以频繁地走动,也不能随便出去。
而且,宝妈们在生完孩子之后,会频繁地跑到别人家里来,很有可能会感冒,毕竟宝宝刚出生,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抵抗力很差。
定期更换内裤和护垫,保持阴部清洁、乾燥。
如果有伤口要及时治疗,在恶露未彻底清除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淋浴,尽量不要泡澡,在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和室温,尽量不要长期洗澡,以免有出血等情况,恶露全部排出后再进行游泳等运动。
产妇产后一个月不可以到别人家去,是我国的一项风俗习惯,从科学方面解释,因为产妇产后身体虚弱,这时候随便出门,特别是到达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不利于产妇身体恢复。
应该多在家里修养。
传统习俗“坐月子”
传统习俗“坐月子”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5年第01期“坐月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时下,许多家庭不惜高价请月嫂来照顾产妇和小宝宝的起居、饮食,产妇更有许多“月子里的规矩”需要上纲上线地执行。
有趣的是,西方人好像从来不“坐月子”。
于是,许多人也心生疑惑:“坐月子”真的必要吗?而面对怀抱里的新生命,刚晋升的宝爸宝妈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为什么我的宝宝像个“毛孩”?便便一天数次还不成形,是拉肚子吗?是不是每个小宝宝都会出黄疸?除了母乳或奶粉,需要给小宝宝喂水吗?身边许多“潮爸潮妈”都定期给小宝宝洗澡,带他们游泳,做抚触按摩,但老人们是万万不同意月子宝宝碰水的,该听谁的?月子里有好多学问,看了本期的文章,期待每位读者都可以做自己的月嫂。
“坐月子”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是针对我们东方人的体质,经过几千年文化沉淀形成的。
科学健康地“坐月子”可以使产妇避免感染,身心健康得到恢复,改善体质,在家人的帮助下,更好地适应妈妈这个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有的习俗已经落伍,甚至根本就是愚味、没有科学根据的,例如产后不能洗澡,不能刷牙,不能梳头;在整个月子期间都得卧床,除上厕所外,其余活动都呆在床上,甚至是一日三餐;饮食大补特补,在一个月内要吃十几只鸡,几百只蛋……当然,传统的坐月子习俗并非都是陋习,有些习俗背后隐藏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还是应当尊重的,例如不接触冷水、避风寒等。
那么,“月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时下产妇“坐月子”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产妇月子里的常见生理表现分娩后宝宝降临人世,但妈妈的身体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复原。
从胎盘娩出到全身各器官(乳房除外)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的时间,大约需要42天,这个时期民间称之为“月子”,在医学上则叫作“产褥期”。
全身状况产妇产后体温一般都在正常范围。
有的产妇在产后的第一天体温会略微升高,一般不会超过38度。
在产后3~4天,乳房开始充盈,血管扩张,产妇感到胀痛,局部皮肤发热,体温也可能会略微升高,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坐月子的历史故事
坐月子的历史故事坐月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月子期的特殊修养和保健方式。
月子期是指产后42天的时间段,这一时期,妇女需要在家静养,忌讳一切出门和紧张的工作。
这个传统习俗用于保障产妇的健康和更好地恢复她们的身体。
在中国古代,坐月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贵族和富商家庭中。
本文将介绍坐月子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中国妇女只有在坐月子期间才能与新生儿保持身体接触,这种方式可以使新生儿通过母乳获取充足的营养,同时也可以建立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在坐月子期间,妇女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规矩,包括饮食、起居和工作等,这些规矩都是帮助妇女保持身体健康,使她们更容易恢复。
据历史记载,在汉朝时期,坐月子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
此习俗由贵族女性所推广,继承于上一代,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在那个时代,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不能够接受教育,甚至不能够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因此,坐月子成为了贵族妇女展示自己社会地位的方式之一。
所以,坐月子不仅是一种保健方式,还是一种身份象征。
在明代时期,坐月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潮流。
在这个时候,中国妇女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坐月子。
有些妇女会与牛、马、羊等动物一同居住,以便吸取它们的气息,从而得到保健的效果。
在清代时期,坐月子变得更加正规化,并演变为一个非常系统的保健方式。
此时的坐月子非常严格,有一系列复杂的饮食、药物和休息规则。
有些妇女会派人来专门照料产妇和新生儿,确保她们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障。
到了现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坐月子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些现代化的坐月子护理中心也从而产生,为坐月子的妇女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服务和照料。
如今,随着人们对生理健康和保健重视程度的提高,坐月子仍然在中国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地位。
总之,坐月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是一个旨在保护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非常重要的保健方式。
虽然坐月子的方式和规矩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但其作为文化价值和健康保健方式的地位从未改变。
月子里的那些习俗
龙源期刊网 月子里的那些习俗作者:韩晓雯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1期民间所说的“月子”,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的一段时间,一般为六周至八周。
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的说法,产后一个月称为“弥月”,即“小满月”;广义的“月子”指分娩后一至三个月,即“百日为度”。
这期间对产妇的护理和调养,俗称“坐月子”。
我国坐月子的习俗最早见于《礼记·内则》,称为“月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且广泛流行的风俗,涉及饮食、衣着、卫生、环境、情志调养等方面,内容丰富而全面,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产妇在经历分娩之后,身体处于“气不足,血亦虚”的状态,需要从饮食、起居等各方面进行调养,使其身体恢复到产前的状态。
因此,坐月子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也与中医养生保健结下了不解之缘。
月子饮食宜和忌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坐月子要吃鸡蛋的习俗。
鸡蛋被做成各色菜肴,加入到产妇的食谱中,如各地普遍流行的红糖水煮鸡蛋、南方风味的醪糟鸡蛋、广东地区与猪蹄一起炖煮的醋蛋等等。
在东北的一些地方,人们甚至认为产妇在月子中只能吃小米粥和鸡蛋,还有一些地方,妇女分娩后的第一餐就是鸡蛋。
关于月子里吃鸡蛋的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漓江边有一条小溪.在小溪的东西两岸,隔溪住着两户人家。
东家的儿媳妇是西家的千金,西家的儿媳妇是东家的小姐,这两家是亲上加亲的亲家。
两家的媳妇对公婆都很孝敬,两家的公婆对儿媳妇也都很体贴,两家都过着舒心的日子。
这两亲家出门能隔溪见面,开口说话,可要想进亲家的门就难了。
因为溪水急,没有桥,要想进亲家的门得绕很远很远的路,所以他们都没有进过对方的门。
巧的是,两家儿媳妇同日分别为两家生了胖孙子。
按照漓江风俗,到了第三天,外婆都要拿着满篮鸡蛋、提着老母鸡、搂着嫩仔衣去看女儿和小外孙。
这天早上,两位亲家打点好,同时出了门,都要去看望女儿和小外孙。
可两人一打照面,都愣住了:“我要去了,儿媳妇谁服侍,亲家过来谁款待?”于是,她们都回家尽心尽意地服侍月子里的儿媳妇,熬鸡汤、炖猪脚、煎荷包蛋让其敞开吃。
欧美产妇都是这样坐月子的
欧美产妇都是这样坐月子的很多女性觉得中国坐月子的习俗太多太麻烦,而欧美国家却没有什么忌讳,快来看看欧美女性都是怎样坐月子的。
1.大吃冰块——不忌口欧美地区的人喜爱饮冰水,认为温水不可口。
所以产妇也喝冰水,吃冰激凌。
水果认为是清淡而富于营养的好东西,十分适合产妇食用,大鱼大肉被认为太油腻,吃太多会破坏体形。
27岁的美国产妇丽兹认为:产后体质受损,需要增加营养品。
但是象中国人一样在短短的一个月中,要吃这么多蛋、这么多鸡,实无必要。
她的医生对她说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易引起消化不良,也会令产妇发福“,而且所产生的乳汁容易引起婴儿腹泻,优质母乳更需要母亲拓宽食谱。
产后禁吃这、禁吃那的习俗是不对的。
2.没有不沾冷水这个说不但能够沾冷水,吹冷风,一位美国产科大夫还让一位中国妈妈坐在冰袋上--让她因生产而撕裂的阴道口尽快消肿。
这位妈妈不答应:“我是中国人,我不坐在冰块上。
”大夫说:“不坐在冰块上伤口要肿一个星期。
你要多在医院里呆一星期?”这位妈妈于是决定入乡随俗。
结果伤口果然好了,但是冰得肚子疼。
医生又扔给她两片止疼片,于是万事大吉。
这位妈妈总结说外国女人冻着了也会肚子疼,但不会像我们那样当真。
吃点止疼药就能够了。
为什么美国人不会落下“月子病”呢?因为美国人也有他们的产后禁忌--在因分娩拉开的肌肉韧带未恢复前,产妇要用特殊的姿势弯腰、取重物,保健医生会指导她如何做起,如何下蹲对身体损害最小,让产妇在身体的运动中恢复。
3.热爱运动欧美地区的人热爱运动,非常崇拜运动明星。
美国没有月子医院,却有很多健康中心,女士从怀孕起就要参加他们举办的培训班,在医生的指导下生产后几小时就下床运动。
产后一星期下水游泳,两星期后上班工作的大有人在。
丽兹的医生要求产妇在婴儿出生6小时后必须下床活动,以利于产妇的身体复原及伤口愈合。
她3天后出院回家,在家每天做康复体操,每周都去社区的健身俱乐部。
丽兹的产后的恢复一直到产后6个月,这样看也能够说美国人坐月子的时间更长。
客家人坐月子常见风俗
客家作为一个族群,在赣、闽、粤三省有区域性聚居,传承着自有的客家文化。
除了以上三省,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是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族群。
客家月子风俗是比较常见的一个传统习俗,如果客家人需要找月嫂的时候就可以去通过这些习俗来考验月嫂,这样就能快速找到一个尊重了解习俗的好月嫂了,以免在相处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关于食物的习俗1、客家人风俗:下奶必吃鸡公煲。
据说,吃完鸡公煲,奶水多到飚。
不过,在科学养育的今天,更建议月子里的宝妈饮食清淡均衡,不要过多、过早摄入这类高脂高蛋白食物。
2、在刚刚添丁的客家家庭中,产妇要多吃动物内脏。
这可能和部分地区的月子食物有很大不同。
但在传统的客家人眼里,鸡一身是宝,鸡的内脏当然也是珍贵的营养来源,怎么可以少了它的位置呢。
3、除了鸡肉、鸡内脏,还有一样独有的食物——蛋肠。
蛋肠是当地特有的称呼,是指母鸡生蛋的通道。
按照以形补形的中国饮食文化,估计也是对刚刚经历分娩的产妇“形补”。
如果月嫂姐妹能做出地道的客家蛋肠,那一定会得家里老人的绝对认可。
4、客家黄酒,在酒桌上可能并不起眼,但在月子餐里,它的地位绝对无人可敌。
客家黄酒鸡,已经走出客家族群,成了南中国家庭的月子必备,家里的老人会趁着孕期,托故乡的亲友收购上好的黄酒,在家里备上足足几十斤。
对于哺乳的产妇而言,过多的酒精摄入,可能会影响乳汁成分,所以,烹制时一定要较长时间的炖煮,将酒精挥发后,才能给产妇食用。
5、客家人牢牢遵守着中原古文化,有些家庭不允许产妇出房和大家一起用餐,所有的餐食由家人送进房内独自食用。
还有些规矩,是不让产妇站着喝水,一定要坐着吃饭、喝水,饭后必须坐5分钟才能起身站立。
6、客家人和广东很多地区风俗一样,不让产妇吃绿叶青菜。
除了叶子类的蔬菜,还有一种食物是客家产妇的禁忌——荷兰豆。
因为据说荷兰豆软软的筋,会让产妇也发软。
取而代之的是四季豆,因为它更看起来更硬实。
也许正是这样极致的讲究,才能让客家人保持不少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吧。
文化视角下“坐月子”相关研究概况
文化视角下“坐月子”相关研究概况
坐月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是指女性在产后恢复期间,按照一定的饮食、休息、保健方法进行的特殊护理。
坐月子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妇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护新生婴儿的健康。
在中国,坐月子的习俗非常广泛,但实践方式和具体内容因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而不同。
例如,在北方地区,坐月子通常要坚持40天,这段时间内坐在室内,不得沐浴,只能用温水擦洗身体;而在南方地区,几乎所有的产妇都是在家中坐月子,产后2周后开始洗澡,而且在南方地区的坐月子中,更加强调饮食调养。
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坐月子习俗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消费品,从坐月子中心、坐月子产业园、坐月子餐到坐月子用品,再到坐月子网红等等。
随着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等的变化,新兴的坐月子方式也不断涌现出来,如孕妇瑜伽、产妇餐、中医按摩等,带有更多现代元素。
研究发现,坐月子习俗与家庭、社会、文化的关联密切,这涉及到文化转型和社会的现代化。
尤其是在现代城市中,随着年轻父母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坐月子习俗也在逐渐演变。
一些新的坐月子方式不再强调对产妇的封闭,而是更注重饮食营养、生活方式、身体锻炼等方面的调整。
在文化视角下,坐月子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育观念,也是文化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表现。
深入挖掘坐月子的文化背景、文化涵义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有利于更好地探析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变迁。
同时,也有助于对坐月子文化的梳理和传承,促进现代坐月子方式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水平。
男人坐月子
男人坐月子
一、云南大理以西一个叫“卡丹丹”的地方,就保留着男人坐月子的习俗。
在这里,孕妇分娩后就马上起床,她会把婴儿洗干净包好,然后交给丈夫。
在此后的40天里,由丈夫护理婴儿,亲戚朋友都来向丈夫道喜。
妻子不但跟以往一样继续料理家务,还要给孩子哺乳,并且要把饭送到床头给“坐月子”的丈夫吃。
这种丈夫“坐月子”的奇特风俗叫“产翁制”,又称“产公制”、“苦娃达”。
我国历史上越、僚、傣、仡佬等民族曾流行这种习俗。
二、在亚马逊河西北部的威陀陀部落,妻子要到森林中生孩子。
孩子出生后,妻子就将其交给丈夫照管,自己回到田间去继续劳作。
而晚上,当劳累了一天的妻子回家后还须哺乳孩子。
在此期间,丈夫则躺在床上休息,并接受亲友们的祝贺,似乎他真的分娩了。
三、在印度南部还流行着丈夫陪产的习俗:妻子分娩时,丈夫要换上花花绿绿的女人衣服躺在妻子身旁,翻来覆去,装出如同产妇临盆前的痛苦状,直到生下婴儿为止。
哈尔滨人生孩子的习俗
哈尔滨人生孩子的习俗
哈尔滨人生孩子的习俗主要有以下方面:
1.报喜:生完孩子的第二天,亲朋好友会前往产妇家探望,并送上
鸡蛋、红糖、小米等食品。
2.送粥:产妇在生完孩子的第三天,娘家会送来糯米粥,俗称“送
粥米”。
3.满月礼:在孩子满月时,亲朋好友会送上礼物,如婴儿衣物、玩
具等,主家会摆设宴席款待宾客。
4.百日宴:在孩子出生一百天时,举行庆祝仪式,一般会给孩子拍
照留念,并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和注意事项,如孕妇产后的饮食禁忌、新生儿的起名习俗等。
这些习俗在现代哈尔滨人的生活中已经逐渐淡化,但一些长辈仍然会遵守这些传统习俗。
坐月子不能吹风=不能开空调?
坐月子不能吹风=不能开空调?说起坐月子的那些事,妈妈们要吐的槽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前两天,几位妈妈聚在一起聊起了坐月子的习俗,有一位宝妈讲到了这样一件事:"生二宝是我妈照顾我坐月子,其他都很贴心,唯有一件事忍不了,那就是不让我开空调!生大宝时是冬天,再加上我们这边又比较冷,洗头洗澡这些禁忌严格按照了老一辈的做。
但是生二宝在夏天,洗头洗澡这些禁忌打破了也没说我什么,但每次准备开空调,我妈就说不能吹风,不能受寒,不要以为现在年轻没啥事,等到你老了再后悔就迟了!三十几度的天里,被要求每天穿长袖,就这么汗流浃背了好几天,最后实在忍不了'很多在夏季做月子的宝妈,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如果你也即将在夏天分娩,可以提前了解以下这些内容,用科学来讲道理哦。
1、产后不能吹风拒绝空调老人认为坐月子不能吹风,是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在防寒保暖、清洁卫生等方面做得不好,常常因此而产生疾病,所以特别会强调坐月子的重要性。
但是现代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好的家居条件和居住环境,空调能带来更舒适的月子生活。
再加上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很容易就会中暑。
而产妇出汗多,又整天待在闷热的房间里,更需要防暑。
如果此时坚持传统做法,坚持高温不开空调,房间里又弄得密不透风,室内的温度不能得到及时的降低,会使得产妇体温升高。
空调主要就是起到一个降温的作用,适当地降低房间的温度,使之处于一个相对适宜的环境,让妈妈们不至于过热而引起产褥中暑等现象,也利于妈妈们在适宜的温度中坐月子进行产后修复。
经常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洁,并借助空调来稳定室内温度,这无论对于女性产后恢复还是孩子的健康都很有益。
2、月子期如何更好地享受空调?坐月子吹空调是可以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吹,适当地吹空调是有助于坐月子的,但是月子期间吹空调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空调不能直接对着人吹空调是用来降低室内的温度,再来降低人体温度的,如果风直接对着产妇吹,就变成直接来降低人体温度了,没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印度人坐月子 越南人坐月子 中国人坐月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印度人坐月子越南人坐月子中国人坐月子没有对比就没
有伤害
在我国女性生完孩子以后都要坐月子,大家都把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生怕一不留神就会落下病根,治也治不好。
在亚洲地区,除了我国有坐月子的传统,还有很多国家也有这种传统,只不过方式各有不同,比如印度和越南都有坐月子的习俗,对比下来,还是我国的坐月子方式最好,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1、越南妈妈坐月子
在越南地区,他们国家女性生孩子也有坐月子的分传统。
第一点,她们不能吹风,这与我国坐月子有些类似,只不过我们是不可以出去吹风,但是他们要更严一点,就算他们那边天气很热也要裹着厚厚的衣服,就连耳朵上也要塞上棉花防止进风;第二点,就是他们坐月子的时间特别长,要四个与不能运动,最好是坐在床上四个月什么也不干;第三点,月子餐都是酸辣口味,什么都可以吃,没有什么忌讳。
2、印度妈妈坐月子
印度妈妈坐月子风俗第一点跟我国一样,就是不能碰凉水,甚至是不能碰没有煮过的水,洗头也不能洗,只能喝热水保暖身子;第二点,就是喝香料水。
大家都知道印度对香料非常的有追求,他们认为喝香料水能够
快速的愈合伤口;第三点,在印度南区,爸爸们也要跟着坐月子,当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爸爸就会躺倒床上,妈妈则要下地干活照顾丈夫和孩子直到出月子。
3、中国妈妈坐月子
看了这两个国家的坐月子方式,对比我国的坐月子,简直不要太幸福。
我国的坐月子时间只有一个月,现在也不像传统的坐月那样不能洗头洗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意保暖不受凉还是可以的洗澡洗头的,而且月子餐营养也非常的丰富,虽说现在有许多在月子里发生的婆媳矛盾,但是妈妈们可以选择回娘家坐月子或者家里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去月子中心享受一个月的月子服务,也不用提心吊胆与婆婆如何相处。
坐月子的风俗禁忌
坐月子的风俗禁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坐月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是指产后妇女在特定的时间内保养身体,让身体恢复到生育前的状态。
坐月子期间,还有一些禁忌需要遵守,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1. 不要洗澡:这是最常见的坐月子禁忌之一。
在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尽量避免洗澡,因为洗澡会让体温下降,容易引起疾病。
2. 不要吹风: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避免吹风,因为吹风容易导致疾病。
如果要开窗通风,应该把床头移动到窗户远离的地方。
3. 不要吃凉性食物: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避免吃凉性食物,因为凉性食物会影响子宫收缩和恢复。
应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鸡汤、鸭汤等。
4. 不要剧烈运动: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身体疲劳和出血。
5. 不要看电视和使用电脑: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避免看电视和使用电脑,因为这些活动容易导致头晕和眼疲劳。
6. 不要交际: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避免与外界交际,以免感染病毒和细菌。
7. 不要做家务: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避免做家务,尽量保持休息和放松,以便身体恢复。
总之,在坐月子期间,女性应该遵守一些禁忌,以便恢复身体和健康。
同时,家人和朋友也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女性度过一个安全和愉快的坐月子期。
坐月子的历史相关资料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坐月子的历史相关资料整理当“坐月子”习俗的死忠粉拿出概率论这块挡箭牌,我们该如何应对?只有回到这种观念的源头,从根源上破除了这个“万一”,才能真正打破旧俗,吹拂新风。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坐月子的历史相关资料,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坐月子的历史关于坐月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2000多年前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记》第12篇《内则》的内容是家庭内部父子、男女所应遵行的规章。
《礼记》目前的版本是在西汉年间整理完成,但能在许多侧面反映先秦的妇女生活和地位。
其中这样写道:“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
大意是妻子将要生产,到了临产的月份,就要搬到侧室待产,在这期间,丈夫要派人一天两次去问候。
到了临产的时刻,丈夫要亲自前去问候;这时候妻子不敢露面,就派贴身女仆穿戴整齐回答丈夫;孩子生下以后,丈夫还要一天两次地派人去问候。
从描述的细节、反映出的派头可见,这里产妇主要指的是先秦的贵族妇女。
《礼记》是文献上的记载,假如从(文化)人类学视野考察,类似“产翁制”的存在,说明广义上的坐月子习俗可能渊源于更早的时代。
所谓“产翁制”,就是男子在妻子生产期间,模拟妻子“分娩”,或在妻子分娩以后装扮成产妇卧床抱子,代替妻子“坐月子”,而真正的产妇则按例外出干活,并为卧床“坐月子”的丈夫预备饮食。
在这里,模拟妻子“分娩”、代替妻子“坐月子”的产妇之夫便称之为“产翁”或“产公”。
“产翁制”作为一种原始社会的遗俗,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一种个别或偶然的现象,它曾在很多民族中普遍而长期地存在过,在我国,壮族、傣族、仡佬族、藏族等都曾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俗。
产翁制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对产妇坐月子的模拟,从这个角度,广义的“坐月子”可以说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到了后世,在中原人眼光中,南方少数民族的“产翁制”已经是带有异族风情的奇闻逸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月子是中国人既定的习俗,月子餐更是产妇调养生息的重要来源。
掌握均衡营养的饮食原则,就能在月子期间吃得营养又吃出健康。
所谓:「产前补胎,产后顾月内」,坐月子对母亲、婴儿都很重要,长辈们常要求要遵循古法。
她们甚至强调月子坐得好,体质才能调养得好,因此坐月子就成为产妇不能免俗的过程。
然而,坐月子这段期间,高热量的麻油鸡、麻油腰子、麻油猪肝、猪脚炖花生等药膳不但是既定的食物;且料理务必要使用米酒水。
另外,饮食建议中还规定产妇不能喝水、不能吃盐等。
面对种种的饮食限制,它的来由是什么?对于怕胖的妈妈们,心中一定也很纳闷月子非得要吃得这么补吗?生产前,腰部交感神经兴奋,促成子宫蠕动、阵痛、收缩,小孩才能从子宫中娩出。
在这过程中,产妇的腰荐椎、子宫壁的肌肉、子宫颈、阴道、会阴容易受伤;同时也容易因失血过多而产生头晕和口渴现象。
为了调整体质,坐月子就成了休养生息的最好时机。
干姜和附子促进造血功能育生中医师李政育指出,台湾女性多半血压偏低,有贫血现象,如果要对抗缺氧的产后血晕和口干,人参可以发挥效果。
另外,赤芍可缓解腹腔内瘀血性急迫性疼痛;干姜和附子对于能够促进微细血管蠕动并促成大量快速造血,有助于减缓产后末稍供血不足的酸麻晕疼。
还有,自然产的产妇由于会阴裂伤,使用黄芩一方面能够消炎;另一方面可退热和止渴。
至于杜仲可治腰酸;当归和桃仁能促进肠子蠕动和子宫收缩,同时还能活血化瘀,这也是为什么坐月子要食补的理由所在。
以古法来说,坐月子食补的方式不外乎使用米酒水、老姜和麻油来烹调。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家医科主任林君玉表示,月子期间,产妇忌吃冰冷食物,由于产后即有恶露,老姜的功用主要在于去寒,暖子宫并利于恶露排出。
至于麻油加酒则有利于子宫收缩,恢复孕前状态。
不过要注意的是,一旦恶露瞬间停止,则麻油加酒的使用量要减少,甚至改用苦茶油取代麻油,同时酒的使用量也要减量。
对于剖腹产的产妇来说,由于有开刀伤口,产后一周内建议勿用酒,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至于产妇本身的体质,有的属于寒性体质;有的则属于燥热体质,在饮食上也有所区隔。
燥热体质者,例如长痘痘、长痔疮、或是皮肤过敏者,林玉君建议应采凉补,也就是不用酒和麻油,仅用老姜烹煮;再不然就是以苦茶油和橄榄油取代麻油的使用。
而寒性体质者,月子期间早晚可以喝四物汤补身,但是有感冒或是乳腺发炎的情况则不宜,以免产生发烧或是加速发炎的情况。
产后勿立即进补很多产妇在产后,家人便会立即替她进补,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由于产妇刚生产完,身体仍处在极度虚弱的状态,同时肠胃的蠕动也较差,相对而言由于食物的消化与营养吸收功能尚未恢复。
此刻若立即进补,体内的恶露尚未排尽,新的又来,容易延长恶露排出时间。
另外,林玉君也表示,产妇在医院休养期间(自然产3天;剖腹产7天),切记不要吃药膳以及喝生化汤。
原因在于医师可能替产妇施打子宫收缩剂或是治疗其它病症,立即饮用药膳,恐怕容易引起伤口发炎。
所以一般建议,食补最好配合生理机能,采用阶段性食补为宜。
生化汤怎么喝?常听说产妇一定要喝生化汤,才能顺利排出秽物。
关于此点,育生中医诊所中医师李政育则表示,除非产后有「儿枕疼」或胞衣不下的状况,否则不用喝生化汤。
他解释,儿枕疼指的是子宫收缩不良的产后疼痛、腹胀、满、痞、硬、疼,导致大小便不出,甚至休克,这种情况称之为「恶露攻?」。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家医科主任林君玉指出,自然产在住院期间不要喝生化汤,待回家休养后约喝5~7帖即可;剖腹产的产妇则须要喝10~12帖,以利细碎的恶露排除。
阶段性食补吃出健康生产完后,由于体质尚虚,直觉观念就是要赶快进补,以恢复元气。
其实进补要考虑身体状况,更要分阶段性,以下就分产后三阶段做进补的介绍。
*第一阶段:第一周是产妇排恶露的黄金时期,同时产前的水肿以及身体多余的水分,也会在此时排出。
因此,第一周暂时不要吃的太补,以免恶露排不干净。
中医师建议主食可以猪肝为主,一天约吃300公克。
猪肝性温味甘苦,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铁、维生素B1、B2、烟碱酸以及维生素A。
其功效能够补肝明目、补益气血。
*第二阶段:第二周恶露逐渐减少,颜色和第一周相较不那么鲜红。
另外,产后会伴随腰酸背痛的症状,传统上所谓吃什么补什么,因此,建议可食用麻油腰花减轻腰酸背痛的不适。
在炒麻油腰花时可以加入杜仲,提高效用。
由于杜仲性温味甘,是顾筋骨和强肾的药材。
*第三阶段:恶露此时已排尽,该是补气血的时候,也就是进补的时机。
而进补最常使用的食材就是麻油鸡。
传统上坐月子煮的麻油鸡多半使用母鸡,也有人使用乌骨鸡。
鸡肉由于性味温甘,又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维生素A、B1、B2、C、E、烟碱酸,能够补益五脏、养血补脾、强脾胃、补肾、助阳补虚以及活血止痛等功效。
即便麻油鸡具有多种功效,但是餐餐吃容易吃腻,而蔬菜有些属于寒性,因此常听到长辈告诫少吃蔬菜,不然也得要选择红凤菜等具有补血作用的叶菜类。
饮食原则以均衡为首要营养师张秀如曾指出,产后妈妈坐月子的饮食原则,其实均衡饮食为首要。
特别是要避免油腻、重口味与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她表示,虽然麻油鸡固然能补身,摄取过多的油脂是导致坐月子肥胖的主因。
变通的方式就是在同一餐饮食中,搭配主食、青菜,并多选用蒸、煮、卤等低油的烹调方式,并且改以瘦肉、鱼肉来替换鸡肉,尽量少吃内脏类,就能避免摄取过多的热量。
哺乳妈妈怎么吃坐月子期间,哺喂母乳的妈妈除了兼顾自身营养外,也要顾及婴儿的健康。
哺乳的产妇每天所需的热量为3,100卡,而喂配方奶的妈妈约需要2,400~2,600卡的热量。
营养学界推荐产妇每天蛋白质供给量为95克,摄取充足且高质量的蛋白质才能让母乳充沛。
食物中以鸡、鸭、鱼、瘦肉、动物肝脏、蛋、牛奶、牛肉、羊肉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又以鸡蛋和牛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比例与人最适宜,容易吸收,故建议产妇要多吃牛奶和鸡蛋。
另外,母乳中有70%~80%为水分,要有充足的母乳,要诀就在于水和蛋白质的摄取。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家医科主任林君玉建议,多摄取肉、鱼、豆、蛋、奶,才能达要营养均衡。
唯一要注意的是必须禁止酒类、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因为酒精会影响宝宝的脑部发育;咖啡因则容易引起宝宝焦躁不安,难以入眠。
此外,水果向来被视为是坐月子的饮食禁忌,不过,林玉君指出,只要尽量摄取性温的蔬果,如葡萄、柳丁、草莓、苹果、香蕉、龙眼、荔枝都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摄取新鲜蔬果,还可以防止便秘的发生,一举数得。
以医学观点为出发,坐月子的目的是要让伤口尽速愈合,并让身体器官机能恢复产前的正常运作;但是,如果坐月子不当,身体为了自保会自动降低新陈代谢率,一旦细胞代谢率变慢,不但要消耗怀孕时期堆积的脂肪,再加上月子期间囤积更多的热量,便容易形成产后肥胖。
所以在调养体质之虞并搭配正确的饮食观念,坐月子就能营养又健康。
为了使月子里的产后女性尽快恢复起来,老人们总是叮嘱你这不能做,那个不能吃!如月子不能洗澡、不能梳头……其实坐月子,这些禁忌真的不用太过顾及!误区一月子里不能受风受凉坐月子的传统观念很多,怕风怕凉是其中之一。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想当年老人们年轻时的经验,经验并不错,但是时代不同了,当时的条件与现在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那时一位产妇得了病,传下来就成了受风受凉的结果,目前家里暖气空调俱全,无论什么气候都没问题,只要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就不会出现因为受风受凉造成的产后疾病。
而且,产后家里客人多,空气流通不好,更应该及时通风换气,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误区二坐月子不能梳头、洗头、洗澡在哺乳过程中,有些妈妈认为,“奶不胀不抱仔”,医生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催乳。
一般认为产妇催乳有6条金原则:1、营养均衡;2、少食多餐;3、足量饮水;4、心情愉快;5、休息足够;6、勤喂夜哺,即按需哺乳。
此外,正确的哺乳姿势也很重要。
正确的做法:哺乳应勤喂夜哺,即按需哺乳,只要宝宝要吃,就应满足。
尤其是产后5-7天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具有高度营养和免疫的双重作用,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孩子日后不容易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还可预防某些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等。
误区三产后营养汤,催乳效果长妈妈乳汁的分泌从根本上是依靠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的刺激,这种刺激反射性的促进生乳素的分泌,使妈妈的乳汁能源源不断的供给自己的宝宝。
更为奇妙的是,当孩子刚出生,新生儿的食量很少,吸吮能力也很弱,相对的妈妈的乳汁也少,当宝宝逐渐长大,食量增加,同时吸吮能力也逐渐增加,妈妈的乳汁也会增加,以适应宝宝的需要。
因此可以说母乳喂养的初期,尤其要强调母亲的直接喂养,那种采用吸奶器,吸出母乳喂养宝宝的方法,不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因此除特殊情况,如乳头皲裂等等,都应该由母亲直接哺乳。
母乳喂养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加强母子感情,亲身体验做母亲的感觉。
当宝宝吸吮着妈妈的乳头时,那种神妙的感觉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
另外,分娩中,产妇体力消耗甚大,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减弱,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复,因此,不宜进食比较油腻的鸡汤鱼汤等。
一周后,再增加鸡汤鱼汤等高蛋白的富有营养的汤汁食物,以帮助下奶。
误区四分娩后必须卧床休息分娩后自认为急需卧床休息,因此产后一直不下床,为宝宝母奶也选择躺位。
其实分娩后不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都需要早期下床活动,以防止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栓塞,甚至肺栓塞。
长期不下床活动,下肢肌肉还可能产生废用性萎缩,对今后正常生活造成麻烦。
因此,分娩后提倡早期下床活动,一周后即可做产后形体恢复操,积极的锻炼不仅有助于子宫的复旧,还能促进盆底、会阴肌肉弹性的恢复,对产后性生活的恢复有益。
误区五产妇产后发脾气是因为事儿多分娩后的产妇常常会焦虑、烦躁,甚至对于家人也可能有过份的语言和行为,严重者可成为产后抑郁征。
这种状态大约有50%甚至以上的产妇都可出现。
为此,丈夫们和家里的妈妈婆婆可能认为产妇实在娇气、事儿多,这么多人伺候着,还不满意,因此生气,不理解,有家庭矛盾从此产生。
其实这种反常行为是由于身体激素变化的结果,并不是娇气所造成。
因此对产妇应该理解,格外体贴,以维护产妇正常良好的情绪,这也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条件。
误区六蔬果水气大,月子期间应忌食不少老人认为,蔬菜、水果水气大,产妇不能吃,其实蔬菜水果如果不够,易导致大便秘结,医学上称为产褥期便秘症。
蔬菜和水果富含人体“三宝”,即维生素、矿物元素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增进食欲、促进糖份、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特别是可以预防便秘,帮助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正确的做法:从可进食正常餐开始,每日半个水果,数日后逐渐增加至1-2个水果。
蔬菜开始每餐一两左右,逐渐增加至每餐4两左右。
误区七奶不胀不抱仔在哺乳过程中,有些妈妈认为,“奶不胀不抱仔”,医生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催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