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雕塑

合集下载

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艺苑杂谈[摘 要]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阐述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汇、对立与融合。

尝试从“意”与“象”多重内涵的角度对西方现代著名雕塑家的个案进行研究,梳理出西方雕塑家对于东方文化借鉴与融合的经验,借助“他者”经验来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寻找东方根性,重新审视东方文化立场应以何种艺术姿态与世界对话。

[关键词]意象;东方文化;西方雕塑家;融合[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22-0081-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孔景才.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J].天工,2023(22):81-83.孔景才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意·象—西方现代雕塑家对东方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作者简介:孔景才(1991—),男,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方向:雕塑与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

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对立与融合(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东西方文化的相遇始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作为东方经济与文化输出的重要通道,“东方”成为“西方”向东眺望和想象的对象,同时也促进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二)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东方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形而上的境界,西方文化强调逻辑基础,这一点可以从古希腊思想巨匠身上得到证明。

东西文化差异源于不同的宗教、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相互对立的文化格局。

在哲学方面,东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内心修养和道德伦理,而西方文化注重理性思考和实证研究,强调个人自由和竞争意识。

在美学上,东方文化注重感性、自然、抽象、简洁、寓意等美学元素,追求内在精神的审美体验,而西方文化强调理性与秩序的美学理念。

(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人们开始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使其从二元对立的东西文化向多元的文化格局转变。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漫步在欧洲的街头,随处可以见到的粘美的园林雕塑,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以及气势磅礴的纪念性雕塑,这些艺术品都是盛开在人类文明园地里的奇花异草。

回首西方雕塑几千年的历史,无数振奋人心的时代、波澜壮阔的往事、战争,胜利、失败,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生活的热爱,都历历在目。

当一切都成为过去的时候,时代的灵魂便凝聚在了雕塑那坚硬的脉络里。

漫话西方的雕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史前雕塑、古典雕塑、现代雕塑。

史前雕塑的时间漫长,其演变反映厂史前人类文化逐渐丰富的过程,在这—时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别,所以它标志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最初探索,而并不单一的代表某一民族。

古典雕塑时期是各民族自身文化的形成时期,它十接反映出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的差异。

此时的雕塑逐渐从人类的共性中独立出区域文化的个性,并且形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依照各自的传统继承、发展和演变。

这一时期在西方主要是指从占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成到十九世纪末现代雕塑的出现为止。

在我国主要是指从殷商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现代雕塑时期雕塑艺术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局面,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已不再明显,这一时期的雕塑以艺术家张扬自身个性为特征。

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差异逐渐被消解。

现代雕塑主要是指从十九世纪末至今。

神秘的史前雕塑一件史前时代的艺术品展现在人们面前,就象越过了苍茫的时空,来自遥远的过去的使者,它们或许是质朴、粗糙的形体或许是破败的残片,然而却激起了人们无限的惊奇和对于茫茫远古的遐思。

比较著名的史前雕塑有两个维纳斯,一件是距今25000年前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另一件是距今大约15000午前的维斯普格的维纳斯,这些滚圆丰满的妇人形象,表达出原始人对丰产的象征性渴望,也表明人是如何执意要留下自己的痕迹,要在现实的世界上打下自己的记号。

辉煌的古典雕塑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所以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的雕塑。

西方的雕塑艺术作品的简介

西方的雕塑艺术作品的简介

西方的雕塑艺术作品的简介西方雕塑艺术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真的可以让人目不暇接。

从古希腊的神话到现代的抽象艺术,雕塑简直就是用石头和金属讲故事,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咱们从古希腊说起吧,想象一下,那些精致的青铜和大理石雕像,宛如神祇走下神坛。

雅典的帕台农神庙,里面有个巨大的雅典娜雕像,那可是个女神啊,真是气场十足,简直能把人镇住。

雕刻师们真是高手,居然能把石头雕得那么栩栩如生,仿佛她随时都会开口跟你聊天。

然后到了罗马,雕塑开始变得更加写实。

那些罗马雕像,脸上的皱纹、眼神的深邃,真让人觉得像是在看一张老照片,没错,这些雕塑就像时间的胶囊,把那些古代英雄的形象给定格了下来。

对了,大家都知道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那里的雕塑真是日积月累的艺术结晶,雕刻师们可真是费尽心思,才能让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瑕。

再往后说到文艺复兴时期,哇,那可是雕塑的一次大复兴。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简直是个经典,肌肉线条流畅得让人忍不住想拍手叫好,仿佛随时准备上战场。

这个大块头雕像真是把人体之美发挥到极致,感觉他随时都能动起来,太有活力了。

而且这时期的雕刻师们都追求完美,心中有个“美”的标准,真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它实现,简直像是在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

到了现代,雕塑艺术又变得五花八门。

你会发现,有些艺术家真的是脑洞大开,把垃圾、废料变成艺术品,真是个让人捧腹的创意!比如达米恩·赫斯特的“鲨鱼”,这家伙居然把一条鲨鱼放在了正式的展览里,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艺术家们在挑战传统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艺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心所欲才是王道。

说到这,我想起了现代的雕塑大赛,简直像是艺术界的奥运会。

各种奇怪的造型争奇斗艳,天马行空的创意层出不穷,艺术家们的作品有时候让人哭笑不得,但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去思考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雕塑不只是静态的东西,很多时候它们还承载着文化和历史。

想想那些古代的雕塑,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个个历史的见证者。

外国现代雕塑欣赏(共23张PPT)

外国现代雕塑欣赏(共23张PPT)

摩尔空间 ——孔洞的运用
亨利·摩尔的雕塑有什么特点?
现实主义
奥登伯格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未来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连续空间的独特形体》意大利 波丘尼
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
间的“超现实境界”。
外国现代雕塑 欣赏
(初三美术欣赏)
旧石器时代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文艺复兴(公元发14-16世纪) 公元17-18世纪 :对传统的继承 近代雕塑(19世纪)
现代雕塑(20世纪)
《加莱义民》
《巴尔扎克像》
布朗库西 《沉默的桌子》
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
间的“超现实境界”。
雕塑的腿是跪下的,而呈三分之四环状的东西似乎象征着肋骨。
抽象 (线条、体积空间)
古希腊(公元前485-公元前164年)
他的朋友迈克尔·累利斯看后不无玩笑地对他说:“那还不够,应该能够拿起一块大木头就发现它是一只鸟儿。
母亲的另一只手举向上方,告诉达利未来的方向。
所谓像国王那样指挥,就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善于决断;
布朗库西 《沉默的桌子》
1916年10月14日,在罗马尼亚丘河(Jiu River)的河堤边以及通过提古丘小镇的丘河 桥上,发生了一场激战,进犯的德军遭到哥尔吉(Gorj)县,由老人、妇女、童子军与 儿童组成的民间武力的抵抗,经过一天的激战,造成一千多名罗马尼亚人伤亡,而德军 在遭到一支罗马尼亚正规部队的侧击之后,不得不撤退。

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教学目的: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

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

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

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1、《青铜时代》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

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

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

《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

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

西方现代雕塑的转折点 ——罗丹的雕塑艺

西方现代雕塑的转折点 ——罗丹的雕塑艺
罗丹的一生都掺杂着嘲讽和支持,算得上毁誉各半,当时他始终平静的面对着这些,人们不得不赞叹他的人格也是这么的伟大。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试着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里来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从这点来看罗丹的艺术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的。由此,人们对罗丹的评价再高也不为过。
有趣的是,这件大胆的作品尽管在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展出时轰动一时、声名鹊起,成为雕塑史上不朽名作,但当它在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再次展出时,却被美国人视为“色情”作品,不允许公开展览,只能另辟专室预约参观。像《吻》这样的作品,尽管人物的形象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是作品最为重要的地方就在于直接表达了人的情感和欲望,如同波德莱尔所撰写的《恶之花》一般,将人的真实体验不加粉饰地直接呈现出来,表达沉浸在爱情中的真实而现实的人,这在当时是极具颠覆性意义的。
《思想者》
罗丹创作《思想者》时,正是法国工人阶级奋起反抗的年代。他对贫困者是持同情态度的。他并无明确的意图去歌颂无产者,但作品中流露和体现了对无产者的赞美和歌颂。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思想者》在20世纪初,人们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在1905年,列宁嘱咐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两名代表从伦敦路过巴黎回国时,“务必要看一看罗丹的《思想者》”。列宁希望俄国的无产阶级战士从这件雕塑作品中吸取勇气和力量。《思想者》是罗丹整体作品体系中的典范,也是对他充满神奇的艺术实践的体现和反映;更是对他所建构并整合人类艺术思想—罗丹艺术思想体系的见证。

赏析现当代中国、西方各一位雕塑艺术家的一件代表作。

赏析现当代中国、西方各一位雕塑艺术家的一件代表作。

赏析现当代中国、西方各一位雕塑艺术家的一件代表作。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

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

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

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新中国美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正是由于艺术家有对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刻认识,有以雄厚中国传统文化为傍依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我国几千年的优秀美术传统,是培育有中华民族和时代特色美术的沃土,只要我们扎根于民族传统,面向澎湃的现实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新时代的美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大家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对画是非常重视的,对雕塑似乎要差很多,目前我国的雕塑,关注城雕或者是实用性的雕塑,但真正的雕塑学术研究,还是需要进一步发展,所以今天我们来分享当代雕塑家滑田友雕塑作品。

滑田友先生运用了中国古代迂回构图法,采用了与欧洲明暗对比强烈的雕刻方法不同的艺术手法:雕塑造型概括简练,作平面化处理,具有浮雕性、装饰性的人物衣纹吸收了中国佛像中的雕刻手法,在严谨的形体中强调线条、追求神韵。

凝练含蓄又充满韵律感,线条刚柔并济,体现出一种韧劲。

著名雕塑家王克庆高度评价这件作品:在严谨的形体中强调神韵、线条,气势连贯,突出中心,活跃深沉,汹涌澎湃,充满浓郁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气派。

西方现代艺术共64张

西方现代艺术共64张

西方现代艺术共64张西方现代艺术自19世纪末开始逐渐崛起并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创新、突破和前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西方现代艺术中的64张重要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其多样魅力。

第一部分:现代主义绘画(Modernist Painting)1.《星夜》(Starry Night)-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这幅画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成为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他通过引人注目的星空和奇特的景象传达了他内心的情感。

2.《盛开的向日葵》(Sunflowers)- 文森特·梵高梵高用生动的色彩和粗糙的笔触描绘了一束向日葵,传达了他对生命和希望的热爱。

3.《拾骨者》(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这是一幅极富象征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展示了毕加索对非洲艺术的兴趣和他革命性的艺术观念。

4.《吃饭的大家》(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 埃德乌·马奈(Édouard Manet)这幅绘画中展示了马奈的实验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其裸体女性和衣着整齐的男性形成强烈的对比。

5.《湖畔的睡莲》(Water Lilies)-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莫奈以其对光线和色彩的独特处理而闻名,睡莲系列作品中的这一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绘画技巧的成熟。

6.《下午》(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这是点彩派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上的每个点都是单独的颜色,构成了绚丽的整体效果。

第二部分:现代雕塑(Modern Sculpture)1.《手机》(Fountain)-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杜尚以创新和艺术的边界挑战著称。

外国雕塑艺术鉴赏

外国雕塑艺术鉴赏
外国雕塑艺术鉴赏
目录
1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2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鉴赏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一、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雕塑艺术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图6-1)是 埃及双人坐像的代表作。按当时惯例,通体着色,不 同的色彩以示男女的区别。该坐像人物形象生动,姿 态庄重、安详,公主的身躯十分优美。为了追求人物 形貌的逼真性,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 眼睛的生动性。
6-12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 《 奥 古 斯 都 像 》 公 元 世 纪
(1)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三、 古罗马的雕塑艺术
《卡拉卡拉像》(图6-13)是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第二代皇帝的 肖像。塞维鲁王朝第二代皇帝是古罗马历史上嗜血成性的暴君之一, 曾以谋反罪处死他的岳父,并将妻子流放海岛,后又加以杀害。
它与《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以及著名的达·芬奇的名画 《蒙娜丽莎》都被收藏在世界著名的法国卢浮宫,被称为该馆的 三宝。
6-10 (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 约《 公米 元洛 前斯
的 阿 年芙 罗 狄 特 》
150 )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二、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
《拉奥孔》(图6-11)是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在罗 马皇宫的地基上挖掘葡萄园时发掘出土的一尊希腊雕刻 原作,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 摩 西 》 大 理 石 , 年
(
1515 )
第二节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鉴赏
一、 外国近代雕塑作品鉴赏
这里所说的近代雕塑,按照通常美术史的分期方法,是指从17世纪 开始至19世纪末的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罗丹为止。在这近300年中,西 方雕塑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雕塑家和雕塑名 作是:意大利雕塑家贝尔尼尼的《阿波罗与达芙妮》、法国雕塑家法尔 孔涅的《彼得大帝纪念碑》、法国雕塑家乌东的《伏尔泰坐像》、法国 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法国雕塑家巴托尔迪的《自由女神像》、法 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和《加莱义民》。

西方现代雕塑

西方现代雕塑

西方现代雕塑卓格铁艺-卓格软装学院/college/观念雕塑艺术-西方现代雕塑观念艺术的主要表现形态-观念雕塑艺术观念艺术的特征-观念雕塑艺术集合雕塑艺术-西方现代雕塑露易斯·内威尔逊-集合雕塑艺术理查德·斯坦基维兹与马克迪·苏维罗-集合雕塑艺术英国爱德华多·保罗兹-集合雕塑艺术观念雕塑艺术-西方现代雕塑“观念艺术”也称“概念艺术”,早期继承了达达派反艺术的思想,但它主要受到波依斯新思维方式的影响。

由于70年代连续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在国际地位上的日益提高,观念艺术得以大大地强化。

因为观念艺术猜谜式的戏剧性场面很好地满足了文献展所设定的那种基准。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一种对欧洲艺术具有的,而在美国艺术中未能真正发现的东西,使欧洲艺术家找到昔日的感觉。

这种艺术创作的新方法不可抗拒地对美国艺术家产生了冲击。

进而与其它新艺术一起并行,形成了一个国际性潮流。

第一件被艺术史公认的观念艺术作品是约瑟夫·库苏斯(Joseph Kosuth)在1965年卡塞尔文献展上所做的《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库苏斯用一把实物椅子和这把椅子的照片,另外在字典里找到“椅子”文字的定义照片摆在一起。

作品几乎具有后来观念艺术的全部特征,没有形和色的艺术匠心,更没有情感的流露。

作者关心的似乎是传达一个哲学的命题,更倾向于思辨的游戏,但库苏斯没有波依斯那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观念艺术”一词最早是由批评家塞兰特·吉尔玛诺于1970年在法国图尔良组织的一次有影响的展览上正式命名的。

他认为“所谓的观念艺术其目的是反商业的、独断的、平凡的和反形式的,它主要关心媒介的物理性质和材料的易变性。

其重要之处在于艺术家所遭遇的实际材料,以及他们去理解现实的意图,尽管他们用标题和展示的方式是不易明白的,但却是敏锐的、晦涩的、个人的、激烈的”。

观念艺术的主要表现形态-观念雕塑艺术观念艺术的主要表现形态是采用装置的形式,自身行为(行为艺术)有时也融和些波普的艺术气氛。

西方近现代雕塑

西方近现代雕塑

近现代西方雕塑艺术这里所谓的“西方近现代雕塑艺术”即19世纪到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西方近现代传统雕塑艺术与现代派雕塑艺术。

(一)西方近现代古典雕塑19世纪,巴黎取代了罗马成为了欧洲的文化艺术的中心。

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义,除了上一世纪就有的新古典主义外,还先后交叉出现了浪漫主义、印象派、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

弗朗索瓦-吕德(Francois Rude, 1784-1855)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

在雕塑上,他与另一位浪漫主义雕塑家德拉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

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

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这尊浮雕被认为是不朽的。

吕德是一个富商的儿子,23岁时进入巴黎雕刻家皮埃尔·卡特里埃的工作室学艺。

1809年和1812年曾两次获“罗马奖”。

但都因法国政治局势不稳,国库空虚而未能去意大利深造。

拿破仑称帝时,吕德参加了当时的帝政活动。

帝政垮台,他也被迫流亡到比利时。

12年的流亡生活使他备感痛苦,从此政治上渐趋成熟。

回国后,在法国人民革命浪潮的激励下,他很快成了一位浪漫主义的雕刻家。

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

代表作品:浮雕《马赛曲》《圣女贞德像》《拿破仑像》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的罗丹是近现代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的大师级人物,在西方的雕塑史上他被视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巨匠。

同时他还在雕塑史上充当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是他给辉煌的古典雕塑拉上了帷幕,也是他叩响现代雕塑的大门。

罗丹早期走的现实主义道路,作品风格写实,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后期追求印象主义,探索新的艺术风格。

看到罗丹的雕塑作品之所以感动,不再是它怎样的逼真,而是透过坚硬的青铜或大理石等载体,我们能感到有一股生命力在向外膨胀,那些仿佛正在颤动的形体激起了我们灵魂的悸动。

西方现代雕塑鉴赏

西方现代雕塑鉴赏

雕像告成后,博得了全罗马的赞赏。一夜之间,贝尔尼尼 成了宫廷内谈话的中心。贝尔尼尼当时激动地说,他热情地工 作,热爱他制作的对象,他好象不是在加工,而是在吞食大理 石。
结束
谢谢收看
《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 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 这件作品是大 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 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 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 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 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 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 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 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 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 牲的市民,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罗丹 以真实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 和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其自然者。
夏娃的故事,讲的是分离与失落的故 事。我们不妨相信这是一件真事;我们不妨将这个故事看做是 一种道德范式;我们不妨可以在其中看到一种寓言,那就是人 在出生的时候就脱离了母体。这件事情在许多层面来说都是真 实的,但是,这个故事教导我们的许多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 说我们不可能永远留在天堂里,我们必须承担起世俗生活的重 担。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离家远行
这幅画创作于十五世纪,作者题名“巴黎画师”。画 中的主题“阿波罗与达芙妮”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传 说中太阳之神阿波罗因为相貌英俊又擅音乐而备受神界和凡 间的女子喜爱。一次,由于不慎得罪了小爱神丘比特,丘比 特便恶作剧用金箭射中了阿波罗,被金箭射中的阿波罗立即 爱上了第一眼看到的精灵达芙妮,可达芙妮被丘比特射中了 铅箭,因此而拒绝阿波罗的炽热追求,并求助她的父亲河神 佩内奥,佩内奥不忍看女儿痛苦不堪便将其化做一棵桂树, 画中的达芙妮正在向桂树转化,阿波罗情急之下欲上前阻止 却为时已晚。贵为太阳之神、音乐之神、医药之神的阿波罗 竟然无回天之力挽救自己心爱女子的生命,此后,他就用桂 树的枝叶做成头冠勉励在竞技中获胜的人,因为,桂树在他 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风格简述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风格简述

2019-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风格简述郑亮(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重庆400000)摘要:二十世纪西方现代雕塑变革突破了传统雕塑语言范畴,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旨在简要梳理西方现代雕塑风格形式,为探索富有个性的雕塑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十世纪;现代雕塑;风格中图分类号:K82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6-0035-01二十世纪是个变革的年代,西方雕塑艺术开启了新的发展。

前卫雕塑家们抛弃了罗丹遵循的雕塑传统,以一种异常活跃的姿态出现在西方艺坛,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张扬个性特征,积极探索实践,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

西方现代雕塑所产生的造型变革,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现象,而是作为特定时代创作思想的直接反映,从而折射出艺术家生活的时代背景。

面对传统雕塑为参照的具像表现方面的成就,人们难以追赶,更无法超越,艺术的求新变革势在必行。

于是反对官方权威、反对即定模式、反对审美标准等雕塑作品应运而生。

艺术风格的形成,为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变革成为现实。

呈现雕塑所用的材料和形式的绝对多样性在这个时期愈发明显,雕塑不在是有固定边界的稳定概念,这时期的雕塑借鉴了诸多其他领域的艺术语言,成为一门独特的开放是学科。

追溯历史,流派纷呈的艺术风格形式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我们无意去解释或评判一种风格形式的价值,也不去探讨是否是前卫的、先进的审美观念,只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梳理西方现代雕塑的风格形式。

立体主义的问世给艺术家带来了观察事物的新方法,立体主义在绘画中的革命,实质上是对艺术表现手法的大胆尝试。

而立体主义的突出贡献就是艺术创造思维意识的影响力,很快地,雕塑艺术也被卷入到艺术革新大潮中。

谈到立体主义就不能不谈它的代表人物毕加索,他不仅是立体主义的代表,更是现代艺术的开创者。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探索不仅证明了雕塑可以摆脱对材料和题材的限制而存在,而且还给予雕塑一种潜在的自由,由此产生的影响持续至今。

中西 方雕塑欣赏

中西  方雕塑欣赏
追求表现形式的内在精神与形式和材料结合的完美统一正是布朗库西艺术最主要的意义所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特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塑西方现代雕塑西方雕塑史上四个辉煌的高峰期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罗丹布朗库西掷铁饼者命运三女神写实与理想美的结合大卫摩西人文主义青铜时代巴尔扎克思想者加莱义民等现实主反传统风格多样掷铁饼者作者
第六章 西方雕塑鉴赏
西方雕塑的发展历史
史前和古埃及雕塑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go
14-16欧洲文艺复兴
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 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
19世纪法国雕塑
20世纪西方雕塑
史前雕塑
(旧石器时代)
《维林多夫的裸女》
《维林多夫的裸女》 石灰岩 奥地利 维林多夫洞穴内发现
古埃及雕塑
• 胡夫的圣旨:在公元前2610年, 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 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发现 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 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 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 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细刻,终 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长五 十七米,脸长五米,头戴"奈姆斯 "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即 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 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 有二米多长
维纳斯断臂100多年来之谜 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 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 时掘获的。出土时维纳斯右 臂下垂,手抚衣衿,可上臂 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 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得 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 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 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 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 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 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 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 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 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 神像。谁知农民伊奥尔科斯 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 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 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 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 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 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 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 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位断臂 女神。

雕塑名作赏析

雕塑名作赏析
艺术欣赏
雕塑 名作赏析
01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维纳斯形象中最著名、最精彩、以突出女性生育特征为 主的原始美术中的女性裸体雕像。
维纳斯不仅是美神、爱神,也是掌管生殖的神。 通过对“母神”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母系氏族社会 们对母性生殖力的崇结构,在作品中呈现为层次错落、 浑然整一的球状组合。 以表现生殖力为中心,其母性形体特征得到充分的概括夸 张。 气势宏伟的体量感。
02 掷铁饼者 古希腊米隆的作品 古希腊要求公民具有完美的心灵和健壮的体 魄。 运动感和力度美,静中求动,透过大幅度摆 动、内力即将爆发的姿势,暗示着运动的过程。 《掷铁饼者》标志着古希腊人体雕塑达到了 尽善尽美的程度,体现了人对美好的理想和美 好生活的追求。
03 米诺斯的维纳斯
端庄秀丽
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 尊雕像。
02 掷铁饼者
03 米诺斯的维纳斯
1 古典主义作品 2 表现人体美学 3 雕塑艺术 4 希腊艺术 5 作者:米隆 6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 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注重表 现力度和平衡感 7 表现动感的美 8 运用现实题材
1 古典主义作品 2 表现人体美学 3 雕塑艺术 4 希腊艺术 5 作者:未知 6 维纳斯赞颂女性人体美 7 表现平静而智慧的美 8 运用宗教题材
13 兵马俑
14龙门石刻告像
北魏的龙门造像标志着中国北方佛教雕塑汉族化的新 阶段。 其服装为汉式的宽衣博带,形象为秀骨清相,面带微 笑,显露出和善亲切的神情。散发出汉族文化特有的典雅 气息。
艺术欣赏
THANKS
雕塑名作赏析
苏朕女雕塑家穆希娜的作品,高达20多米。 不锈钢材料呈现出金属的银光,与现代精神相吻合。 具有明确的象征性和时代感,体现着当时苏联人民的 坚定意志与旺盛的进取精神。 在构图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向前和向上的趋势。

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中的解剖学研究

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中的解剖学研究

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中的解剖学研究西方近现代人体雕塑艺术中的解剖学研究一、时间与运动的雕塑在欣赏罗丹表现运动的作品《青铜时代》时,一种逐渐站立起来的感觉油然而生,进而欣赏到一些塑造、过渡极为丰富的体、面, 这些曲曲折折、盘盘绕绕的塑造,犹如一条缓慢盘旋而上的蟒蛇,肌肉在律动,皮肤在跳动,生命在搏动。

罗丹把这一瞬间的艺术创造放大、延伸,以至于让欣赏者疑惑:在沉睡与苏醒之间是否有一段永远不能拉近的距离,时间以极慢的速度在罗丹手中用这个姿势渐渐延伸,时间在雕塑中体现出过去、现在和未来。

罗丹创作雕塑时为了塑造真正的人体运动过程,把人体姿势与先后连续的时间相融合,体现出时间的"发展"与人体姿态的统一。

也就是,在塑造一定的姿势时能够更多地体现出不同时间阶段的动作,使作品中的运动表现得更加丰富,赋予了生命的创造。

欣赏者的联想和与作品的共鸣更加强烈,尤其是在运动中联想到不同时间的内容。

罗丹作品《施洗者约翰》是其创作的最为出色的走动中的"人"。

作品中的约翰微微抬起头,仰望天空,略张着嘴,似乎在聆听着什么;右手向前伸出,似乎在承接着未来的期待与命运;右腿向前跨出大步的同时,左腿和上身中的左肩和左臂膀没有立即跟上来,保持着即要行走的瞬间姿态,仿佛有人在背后用力地推了他一把,使这种外力与自然力转换之间的瞬间运动被雕塑下来并赋予艺术创造,作品中的人物体内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迫使他的运动富有生命的力量,作品中的人物雕塑运动感强烈。

作品中人体的行走运动与雕塑的静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人体运动赋予雕塑的内涵,使人体的运动、雕塑与艺术达到永恒。

罗丹在创作作品时特殊处理了人物的运动姿态,在雕塑中融入了站立、思索、承接、行走四个姿态,不同时间里的四个姿态统一在行走的姿势中,把雕塑中的运动变得复杂、非同一般。

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的、有限的动作,更是一个极富艺术性与深刻内涵的运动。

二、变形与运动的雕塑卡尔波作品《舞蹈》也同样出色地塑造了运动的主题,在舞蹈的狂欢中体现出"生命的狂欢",使生命与舞蹈达到永恒。

外国雕塑艺术鉴赏

外国雕塑艺术鉴赏

6-1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 《 拉 荷 特 普 及 其 妻 诺 夫 尔 特 公 主 像 》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一、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雕塑艺术
《村长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木雕之一(图6-2)。 它长期被误称为“村长”,其实是古王国第五王朝的大臣 卡珀。只是因为公元1888年,这一雕像在考古发掘中出土 时,一时不明其确切身份,而当地的人们觉得他很像那里 的村长而得名,以此可体会到埃及人像雕刻写实能力之高。
《里切亚战士1号像》(图6-7)和《里切亚战士2号像》(图6-8) 被西方学者称之为“近500年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6-7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 《 里 切 亚 战 士 号 像 》
1
6-8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 里 切 亚 战 士 号 像 》 约 公 元 前 世 纪
2
(
5)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

大 卫
多》

太 罗
青 铜

(
1430 )
6-16 (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 《 青赫 铜拉 ,克 勒 斯 年和 安 泰 乌 斯 》
1475 )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大图 理 石 ,《
大 卫 年》
(
6-17
1504 )
6-18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6-4 《阿布辛贝勒神庙巨型雕像》(约公元前1257年)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一、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雕塑艺术
《人首翼牛》(图6-5)是亚述帝国时期流行的安置在宫殿 门口两侧和碉楼转角处的一种装饰性石雕。由于它们所在的 位置决定了它们有正面和侧面两个面,所以兼具圆雕和浮雕 的特点,即从正面看它像圆雕,从侧面看它又是浮雕。从正 面看,只看见前面并列的两条腿,从侧面看,它有4条腿,加 上转角处共用的1条腿,成了5条腿。由于它们完全符合这一 装饰雕刻的观赏条件,人们并不觉得它在造型上有什么怪诞 之处。由此可见,创造这一雕刻的作者完全不受雕刻体裁的 束缚,而是根据建筑装饰雕刻的实际需要,将圆雕和浮雕很 好地结合起来,大胆地创造了这一新的艺术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西方雕塑艺术这里所谓的“西方近现代雕塑艺术”即19世纪到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西方近现代传统雕塑艺术与现代派雕塑艺术。

(一)西方近现代古典雕塑19世纪,巴黎取代了罗马成为了欧洲的文化艺术的中心。

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义,除了上一世纪就有的新古典主义外,还先后交叉出现了浪漫主义、印象派、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

弗朗索瓦·吕德(Francois Rude, 1784-1855)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

在雕塑上,他与另一位浪漫主义雕塑家德拉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

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

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这尊浮雕被认为是不朽的。

吕德是一个富商的儿子,23岁时进入巴黎雕刻家皮埃尔·卡特里埃的工作室学艺。

1809年和1812年曾两次获“罗马奖”。

但都因法国政治局势不稳,国库空虚而未能去意大利深造。

拿破仑称帝时,吕德参加了当时的帝政活动。

帝政垮台,他也被迫流亡到比利时。

12年的流亡生活使他备感痛苦,从此政治上渐趋成熟。

回国后,在法国人民革命浪潮的激励下,他很快成了一位浪漫主义的雕刻家。

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

代表作品:浮雕《马赛曲》《圣女贞德像》《拿破仑像》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的罗丹是近现代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的大师级人物,在西方的雕塑史上他被视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巨匠。

同时他还在雕塑史上充当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是他给辉煌的古典雕塑拉上了帷幕,也是他叩响现代雕塑的大门。

罗丹早期走的现实主义道路,作品风格写实,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后期追求印象主义,探索新的艺术风格。

看到罗丹的雕塑作品之所以感动,不再是它怎样的逼真,而是透过坚硬的青铜或大理石等载体,我们能感到有一股生命力在向外膨胀,那些仿佛正在颤动的形体激起了我们灵魂的悸动。

罗丹的代表作有结合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完成的《思想者》、《吻》、《夏娃》等;有表现各类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加莱义民》、《欧米哀尔》、《巴尔扎克像》、《雨果》等,还有一系列“手”的雕塑,也是各有个性。

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

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

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

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

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罗丹不仅是一位雕塑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

他的学生或者助手,哪怕是仅仅有过交往,都在艺术上深受罗丹的影响。

法国雕塑家布德尔是罗丹的学生和助手,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完成了《贝多芬》、《拉弓的赫拉克勒斯》和《阿鲁贝阿尔将军骑马像》等优秀作品。

代表作品:《青铜时代》,《地狱之门》《思想者》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1869年出生,其父是细木工,而母亲出身上等世家。

布德尔继承了父母的天赋素质,在今后的艺术事业中,得到新的统一。

罗丹和布德尔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艺术分歧。

所以他们彼此经常发生争论,但争论的结果,只是他们在艺术上的分道扬镳,并非意味着结束他们友好的师生关系。

布德尔要自己开始独立的艺术探索。

直到罗丹去世,他始终热爱和尊敬他。

罗丹追求严格的真实,从真实中激发灵感。

但布德尔特别注重把建筑的构成因素运用到雕塑中去。

在这一点上,布德尔研究并汲取了古代东方和哥特时期的雕塑的特点,使其作品在空间上显示出体积感和真实的曲线之美,并以此震动人心。

它们和环境、大自然互相衬补,构成一首响彻空间的立体交响乐。

布德尔的创作,往往经过反复的揣摩,不断的分析和综合,把特定艺术形式的造型美保留下来,构成一种比现实更升华的美。

所以,他的作品中亦体现出与本质密切联系的变形。

他的创作规律是:“感动-科学-创造”,力求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紧密融合。

代表作品:《拉弓的赫拉克勒斯》、《阿维尔将军纪念碑》、《贝多芬》、《舞蹈》。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llol,1861-1944)法国雕塑家,画家。

早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画。

最初从事织锦画设计,画风有P.高更的特点。

视力减退后转向雕塑创作,代表作《地中海》和《夜》。

特别注重体积感和厚重感,造型语言洗练、概括,在庄重沉静中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和力度。

他的人体雕塑浑厚雄健,杰作如《空气》、《河流》、《骑自行车的人》均被认为是前无古人的作品。

他所创作的纪念碑雕塑,更是别开生面,用桎梏着的富于动感的女人体来表现革命者斗争精神的《在枷锁里的行动》和1929年为纪念塞尚而设计的纪念碑,都是其代表作。

他也是插图画家,为维吉尔、奥维德等作家作品所作的插图,是版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法国雕塑家马约尔青年时代与布德尔成为莫逆之交,但是从美学观上看,他与罗丹正相对峙。

人称北方的罗丹,南方的马约尔。

他与罗丹的雕塑传统不同,建立了自己的象征主义雕塑风格。

他尝试把大自然的豪迈之气和雄伟力量赋予女性人体,其代表作有《地中海》、《河流》和《勒达》。

代表作品:《河流》《骑自行车的人》《勒达》除了上述著名雕塑家而外,近现代传统雕塑创作中有较大影响的作品还有:法国雕刻家维雷勃杜克设计,并在巴黎完成的《自由女神像》;法国动物雕刻家的《白熊》,曾拜罗丹的门下学习的美国雕塑家博格勒姆的《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挪威维格兰德的17米高的巨石雕塑《生命柱》;苏联符切季奇的革命作品《保卫和平》等。

(二)西方现代派雕塑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以丰富的艺术样式和美学阐释造就了一个多元化的审美文化格局。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革命性运动中,雕塑创作向古典规范以至艺术极限展开全面挑战,不断提示出现代人关于“雕塑”的突破性思考和理解。

与古典主义雕塑相比,现代派雕塑在创意、构思、题材、材料、表现技巧和方法等方面皆反传统地进行了广阔的拓展。

史论家通常视罗丹为分界标志。

这位集古典艺术之大成的雕塑家,以他卓越的成就和勇气,“为现代雕塑的暗淡房间找开一个巨大的窗口”。

但是,在反叛古典雕塑原则的进程中,罗丹的价值取向带有较强的折衷色彩。

因此许多人对罗丹仅以古典传统的终结者相待,而把现代派雕塑缘起的动力归于马蒂斯、布朗库西、毕加索、波丘尼、杜尚和摩尔等人。

亨利·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21随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法国画家马蒂斯一生的主要精力一直是放在绘画上,但是他对现代雕塑发展的贡献,却不亚于同时期的任何一位雕塑家。

他把人体看作植物,即“观人如观花”,并且将绘画中的这一理念带入三维空间,在他的作品《奴隶》(1900-1903)中力图摆脱人体解剖结构的束缚,从而寻找体积、团块所形成的雕塑语言的新秩序,由此产生了脱离人体之外的雕塑语言。

布朗库西Brancusi,Constantin (1876~1957)20世纪现代雕塑的先驱和本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生于罗马尼亚。

曾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也当过罗丹的助手,受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启发开始开拓雕塑领域。

但与毕加索不同,他不是破坏重组而是保持第一视觉经验的完整和直觉的纯真,追求造型的极度单纯化以达到接近事物的本质。

1876 年2月21日生于霍比塔,1957年3月16日卒于巴黎。

罗马尼亚雕塑家,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于罗马尼亚奥尔特尼察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是个牧童,学过传统木雕。

1898年人布加勒斯特美术学校。

1904年,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

最初他受雕塑家安托万·梅西埃的教导。

他的作品在1906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上得到了罗丹的赞赏。

罗丹请他当助手,但协助罗丹工作不到一年,他就离开了,他认为“在大树底下生长不出任何植物来”。

翌年,布朗库西以简略的造型样式创作了《祈祷者》,为雕塑艺术走向现代迈出了第一步。

与马蒂斯同时代的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既是罗丹学生又是罗丹艺术的反叛者,创造出了《祈祷者》(1907年)和《吻》(1907年)和“抽象雕刻的美丽教母”《波嘉妮小姐》。

在作品中可以看出布朗库西将人体的自然形态变化归纳为几何形体,以简约为宗旨来体验自然形态,已经完全放弃了解剖结构对雕塑语言的影响。

代表作品:《祈祷者》《吻》《波嘉妮小姐》翁贝特•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是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未来主义画派的核心人物。

他不仅是这个运动的推动者,也是这个运动的杰出理论家。

意大利雕塑家波丘尼作为未来主义的灵魂人物,对工业文明有一份特别的敏感和憧憬,意识到机械是首先激起新观念的表象,并现出它的自我持续运动的特质。

他的《空间连续的独特形体》在雕塑的三维空间中物化了动感中的连续性意象。

古典概念的封闭性空间,被波丘尼的动力论打开,单个的形转变成连续的、延展的形。

代表作品:《空间连续的独特形体》马塞尔·杜尚(法语:Marcel Duchamp,台译杜象,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

是一位法国艺术家,1955年成为美国公民,在绘画、雕塑、电影领域内都有建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法国画家、雕塑家杜尚一生作画不多雕塑也很少,但在现代艺术史上则是一个引起爆炸新闻的人物。

他发出耀眼的光芒,点燃了后来者的勇气和热情。

他的价值在于对潮流的反叛,对现实的否定,把不是艺术的东西变成艺术。

1917年,杜尚送出《泉》去展出,让整个世界包括当时的前卫人士也瞠目结舌。

这一件不过是达达主义借以侮辱传统美学的现成品,出乎意料地为现代派的探险之舟装上了全面颠覆既有艺术规范的强大引擎。

代表作品:《泉》早在二战前10年,摩尔就确立了最有创造性的英国雕塑家的地位,战后摩尔的名望如日中天——获得了最响亮的国际性的地位。

他的艺术作品紧紧地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气息相连,又从原始艺术中不断汲取营养,代表作是《斜倚人物》、《家庭群像》和《王与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