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复习专题
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复习

四、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 因素。 2、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 展生产力。
3、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 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 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 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汽车(德国)
飞机(美国)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时代
1、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
2、主要领域: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3、核心技术:
原子能
计算机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
1、林肯的士兵从前线回来,请问他坐的交 通工具是( B ) A、马车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1、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2、开始标志: 珍妮纺纱机 3、主要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4、交通运输: 汽船、火车 5、结束标志: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汽船(美国)
火车机车(英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1、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2、开始国家: 美国、德国
3、主要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4、新动力和新交通工具:内燃机、汽车、飞机
工业革命
19世纪末,一个法国人乘火车环球旅
行一周,花费了43天的时间。20世纪50年 代,一架B-50型轰炸机,经过四次漂亮的 空中加油,仅仅用了94个小时,便绕地球 一周。超音速飞机问世之后,人们飞的更高 更快。1979年,英国人只用了14个小
时零6分钟,还不到一天就环球地球一
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一、选择题1.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二、非选择题1.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
”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专题十四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十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1、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首先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之后扩展到冶金、采矿业。
4、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5、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原料;海外贸易的需求。
6、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7、标志性的发明(即最重大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8、交通工具变革(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美国富尔顿1807年发明汽船,也叫轮船;英国史蒂芬孙1825年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9、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10、工业革命的影响:(一)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立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与此同时,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
③欧美日益富强,而东方则日益贫穷落后。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学)1、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美国和德国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爱迪生代表性发明:1879年研制了电灯泡,被誉为“发明大王”。
3、标志性发明(即最重大的发明):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卡以及内燃机发明。
4、新式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为动力,以石油为主要燃料):汽车,是德国卡尔•本茨发明的;飞机,是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电气化时代。
由于使用电,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②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电话、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

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美国、德国
电பைடு நூலகம்时代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美国
信息时代
比较 内容 开始 时间 主要 标志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
第二次 (科技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世纪40、50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 应用
你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吗?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请你为我们的国家献 计献策,怎样使我们的国家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不断向前发展? 1.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 识创新体系,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4.努力推进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综 合国力。 从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 意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领先 国家
进入的 时代 交通 工具
英国
蒸汽时代 汽船、火车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电车、汽车、飞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信息时代 宇宙飞船
动力 能源
特点
煤炭
电力、石油
原子能、核能、太阳能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 1.科学技术直接转化 源于工匠的实践 结合; 为生产力的速度加 经验,科学与技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 快; 术尚未真正结合; 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 2.首先开始于英国, ; 间相互渗透; 其它国家发展相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 对缓慢; 叉进行了; 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3.主要轻工业部门。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素。
三次科技革命

4.垄断组织的出现,从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反映了 A.资本主义进入大工业生产的阶段 B. 自由资本主义从此得到充分发展 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已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5.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 叉进行的,这对它们来说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 (2)图示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 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 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的 知识 • 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 活方式 • A①②③④ B ①③ • C ①③ D ②③
D、亚洲国家按照西方制度对社会进行改造。
C
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 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 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例7.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几种科技出现的时代,通过图片判断 ②是飞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可以排除。
• 例8 下列文明成果最早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的是
•A蔡伦与造纸术
•B指南针 •C突火枪
•D地动仪
• 例9、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 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据此回答(1)——(3)题: • (1)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织厂在 城市得以兴建,这种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 是 • A城市人口众多,便于提供自由劳动力 • B交通工具有了生大突破 • C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 D城市居民的购买力水平高,市场大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练习

三次科技革命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 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3、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A .蒸汽时代B .电气时代C .工业时代D .信息时代4.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这位发明家是A .瓦特B .爱迪生C .法拉第D .卡尔·本茨5.题25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
此图反映出( )A .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B .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C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6.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B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C .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克隆技术D .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7.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
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DA .火车司机B .轮船司机C .飞行员D .网络工程师8.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C .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9.“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祸害。
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A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B .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C .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D .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10.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华东版]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华东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737cec0975f46527d3e1e2.png)
1、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0万吨,
1900年达到2000万吨,导致这种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2、下列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机器,以瓦特改良的蒸汽
机为动力的是(
A珍妮纺纱机 C水力纺纱机
)
B火车机车 D水力织布机
返回
1、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 次科技革命在能源上的主要变化是 A.主要以水力为能源 B.以煤和石油为主要能源 C.原子能在能源比重中上升 D.已经不需要任何能源 2.2000年美日法德英中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 草图 ( ) A.原子能技术取得进展 B.电子计算机技术取得进展 C.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取得进 D.航天技术取得进展 返回
1、19世纪后半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政治制度日趋完善。 2、政治的稳定促进 了经济的繁荣,推动 了科技的发展。 3、法拉第发现了电 磁感应现象。(理论 基础)
背景 条件
自然科学的 每一个重大 发现都带来 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 3、爱因斯坦创立的相 了科技的进 对论开创了物理学新 纪元。(理论基础) 步
通过本专题复习,希望大家能清 晰地把握三次科技革命,同时进 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努力学好科学技术,坚 定A D B C
E
F
G
H
返回
这些科技成果是谁发明的?
A C B
E D
返回
1、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交往。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 个国家开始?为什么?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 命
1前提-资产阶级 统治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 易、奴隶贸易和 殖民掠夺; 3、国外市场不断 扩大,人们想方 设法改进生产技 术。 4、自然科学极大 发展,经典力学 完整体系的确立。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专题复习复习目标:记住: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最早国家、重大发明、标志性成果、特点、等基本知识归纳: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学习:(基本知识梳理)合作探究:1、这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有没有参与?这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有哪些:(提示:从社会生产力、生活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由此,我们有什么启示?【随堂小测】1、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A、瓦特B、爱迪生C、爱因斯坦D、牛顿2、18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
下列哪一事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宪章运动D、英国内战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发回战场的最新消息,不可能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A、移动电话B、有线电话C、有线电报D、无线电报4、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A、汽车制造技术B、飞机制造技术C、生物工程D、计算机网络技术5、下列事件中,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6、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下列能源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A、太阳能B、电力C、石油D、原子能7、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说明该如何趋利避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次科技革命)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次科技革命一、三次科技革命概况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后果)1、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逐渐确立,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③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a、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b、城市化、工业化开始;c、世界联系日益加强。
第二次科技革命:①经济上,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突飞猛进,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②政治上,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③外交(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科技革命:①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初现,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②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型工业产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③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④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
⑤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
①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②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社会阶级结构)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确立;(社会经济结构)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浪潮的出现;(社会生活结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改革运动的高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厂制发展起来。
第二次:(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也发生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三次科技革命与世博会专题复习教案

三次科技革命与世博会专题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的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及世博会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本课重点: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条件、特点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及世博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①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挤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②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③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氟利昂不断泄露,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④核灾难的威胁;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
3、练习(1).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坐火车旅行的是()A.达芬奇B.恩格斯C.马克思D.列宁(2).每次技术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名词。
下列名词的出现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直接有关的是()A.坦克B.工厂 C .无线电 D.互联网(3).假如你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汽车交通事故B.纽约街头的电灯C.航天飞机升空D.邻居乘火车去旅游4、与世博会联系知识板块一:回顾世博,历史钩沉翻开世博会 159年的档案,从相机到电视;从电话到手机;从汽车到飞行器;从可乐到方便面……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通过世博会而传遍世界,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有人说,“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
”提出问题一: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
在博览会期间,有 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 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 1)概述 1851年英国能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从政治、科技、经济三方面分析)。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开始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今
2.领先国家: 美国 3.科学理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4.标志性成就: 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使用
5.新能源: 核能
6.进入时代: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7.代表人物: 尤里.加加林 8.重大发明:原子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工业革命 强国之路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周期缩短; (最突出的特点)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有什么相同点?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以 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①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a、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②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 中的原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病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如何应对科学技术的进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实行“科教 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在科技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环境问题,坚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
中国在三次科技革命错失机遇的原因: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牛顿的力 学.
德国, 德国,美 法拉第的 电磁学 国 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
20世纪40年 原子能, 20世纪40年 原子能, 美国 世纪40 航天技术, 代至今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 机等
名 称
对生产方 式的影响 第一次 实现了生 (工业革 产方式的 命) 机械化
进入的 主要发明 时代 哈格里夫斯→ 蒸汽时 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 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 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 代 蒡芬孙→火车机车. 蒡芬孙→火车机车.b,美
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式.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 人之间的联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 第一, 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劳动者, ②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 验或技能为先导,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验或技能为先导,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 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取得的. 取得的. 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 ③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 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 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 命则是多源的. 命则是多源的. 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④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 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初三上册: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1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初三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初二下册: 第19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20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工业革命
开始 标志 主要 核心 成就 成果
新能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 科技革命
原子能、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工 程等领域取得重大 突破。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 原子能太阳能 国际互联网 克隆技术
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 瓦特改进蒸汽机 煤炭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石油
同期 成就
爱迪生发明电灯 富尔顿发明汽船 卡尔.本茨发明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内燃机、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电话、电报的发明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7、 五一长假期间,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
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哪一项源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A、乘火车到达武汉
B、转乘轮船游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返回郑州
材料题解题方法:
一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包括标题、
注解、出处等。
二找:找出关键信息(如关键词、句 等)。 三联:与所学知识联系。 四答: 答题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语言
3.四个同学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世界的面貌, 改变了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讨论。不正确的是( )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不 利影响 4、美国总统奥巴马对美国首位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去世深 表悲痛,并盛赞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阿姆斯 特朗从事的航天实验属于哪次科技革命(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四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复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 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
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
长至60%,现在已达80%。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 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 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 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 工业国,而亚非拉国家则越来越贫穷 落后。
思考:“强大”和“落后”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一、三次科技革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是中国第一架 试飞成功的飞机, 它的设计者是谁?
冯如
一、三次科技革命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温家宝利用互联网与网友交流
一、三次科技革命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梁 启 超
孙 中 山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面对着滚滚的科技浪潮,我们现在 应如何应对? (作为国家,你认为我们国家
应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作为中学生,你如何 面对新的科技革命?)
二、了消极影响。
1876年费城博览会 1889年巴黎世博会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 美国独立100周 年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
(3)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使上海 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4)上海从屈辱开放到世博盛会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 的积极影响有哪些?说明了怎样的 道理?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 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 中国人开始向______ 西方 学习,代表人物是 魏源 等,他的著作《海国图志》中提 思想 ______ 出了______________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被洋务派所 沿用。 在洋务运动中开办了第一所近代学堂 留学生 到国外学 教育 ___________ 京师同文馆 ,并且派_______ 习。 蒸汽 为动力的火车、轮船传入中 以______ 生活 国。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工业革命 世纪60 年代 至____ 19世纪40 年代 时间 从 18 _____ _____ ______ 开始标志 ________的发明 ______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 入_______时代,_________发明了 主要成就 火车,1825年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______试车成功。 特点 人类进入了_______时代 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形成了 影响 ________对世界的统治,形成 _______落后于__________的现象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原子能
生物工程
多利从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40—50年代 开始 原子能 、 计算机 、______ 生物工程 ________ _、_______ 主要领域 航天技术 _______四个领域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核心是___ ______ 主要成就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______ 基因工程 _ 特点 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 ________时代 促进了________ 生产力 的发展,引起了国际 政治 和_______ 经济 格局的变化;改变人 影响 ______ 们的生活方式 时间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从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40—50年代 开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主要领域 _______四个领域 核心是___ ______ 主要成就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 特点 人类进入了________时代 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引起了国际 影响 ______和_______格局的变化;改变人 们的生活方式 时间
各抒己见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项目
工业革命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了侵略中国 鸦片 战争,签订___________, 《南京条约》 的_______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 是鸦片战争继续和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 程度。 自然 经济解体,逐步成为资本主 中国______ 义国家的附庸。同时中国人学习西方科 经济 技,进行_________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近代化 道路。 义的产生,开启了___________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
卡尔 本茨 和他的汽车
莱特兄弟和他们 发明的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至___________ 20世纪初 时间 从______________ 发电机和电动机 的发明和使用 开始标志 _________________ 卡尔·本茨 爱迪生发明电灯 ____,______ ___发明内 主要成就 燃机,1885年汽车制造成功,1903年 莱特兄弟 ________发明了飞机并试飞成功。 电气 时代 特点 人类进入了_____ 生产力 的发展,主要资本主 促进了_________ 影响 帝国主义 阶段 义国家过渡到____________
项目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94—1895年发生了甲午中日 ________战争,签订 《马关条约》 了 __________,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 八国联军侵华 ________;1900—1901年___________ 政治 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战争爆发,签订了 __________,标志着中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 国____ 沦为_____________ 列强统治中国 的工具。 《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岸投资设厂,标志着列强经济侵略方式从 资本输出 。伴随列强经济 经济 商品输出 ________转为_________ 自然 经济进一步解 侵略的加剧,中国_______ 民族资本主义 体,促进了中国_____ ___的发展。
项目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 戊戌变法 运 政治制度 的热潮,兴起了__________ _________ 动和______ 辛亥 革命。20世纪初,中国进一 思想文化 ,一批进步 步学习西方的_______ 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 思想 知识分子掀起了___________ 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戊戌 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____ 严复 _翻译完成 《天演论》,引进了“ _________ ___”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思想,并将它运用到社会学领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域,形成“ __________ ______”进步观 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 至___________ 时间 从______________ 发电机和电动机 的发明和使用 开始标志 _________________ 爱迪生发明____,______ ___发明内 主要成就 燃机,1885年汽车制造成功,1903年 ________发明了飞机并试飞成功。 特点 人类进入了_____时代 促进了_________的发展,主要资本主 影响 义国家过渡到____________阶段
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瓦特与改良蒸汽机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工业革命 世纪60 年代 至____ 19世纪40 年代 时间 从 18 _____ _____ ______ 珍妮机 的发明 开始标志 ________ 瓦特 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 ______ 入_______ 蒸汽 时代,_________ 史蒂芬孙发明了 主要成就 火车,1825年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旅行者号 ______试车成功。 蒸汽 时代 特点 人类进入了_______ 生产力 的发展,形成了 促进了__________ 资本主义 影响 ________对世界的统治,形成 东方 落后于__________ 西方 的现象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