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

合集下载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指人类认识的发展历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再认识和深化的认识的过程。

人类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的,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起点,它是人类最初对外界事物的感性印象和感受,是人类认识的第一步。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的过程。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新的认识和发展。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它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形而上到形而下逐步深化的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再认识和深化的认识,逐步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认识的水平。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贯穿始终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量变是指认识的不断积累和累进,而质变是指认识的飞跃和突破。

在认识的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只有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才能使认识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总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人类认识的发展历程,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再认识和深化的认识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考研:马原考点之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考研:马原考点之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考研:马原考点之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

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

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两个必备条件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两个必备条件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两个必备条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举例说明认识有什么作用?是不是任何认识都能指导实践,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2、“感性认识多了,就成为理性认识。

”这个说法对吗?导入新课(教师在小结学生的回答后,提出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是人类苦苦追求探索的问题,为了少走弯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研究探讨人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

人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两个必备条件先请看两例:两小儿辩日之远近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总结)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①两小儿想要探索宇宙的奥秘,显然探索的仍是事物的现象问题;②两小儿掌握的感性认识(现象)太少;③两小儿没有对材料进行加工,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

孔子也是这样。

①在认识行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第谷、开普勒和牛顿各做了哪些工作?各有哪些贡献?第谷为什么没能认识行星运动的规律?开普勒为什么能认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为什么能比别人看得更远些?③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④怎样才能具备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所必需的条件?(逐题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第①题:第谷经过连续20年的观测,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为发现行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准备了十分丰富和准确的感性材料。

开普勒发现了现象间的真实联系,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科学地回答了“行星是怎样运动的”问题,迈入了理性认识的大门。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回答了“行星为什么这样运动”的问题,完成了对这个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融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融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融合。

社会实践是一项“活课堂”,是一个贯穿感性和理性的过程。

大学生要在此过程中,寻找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平衡点,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感性认识是指通过感性获取的知识和体验,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方式。

而理性思考则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需要逻辑分析和判断。

理性精神强调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深入理解,更多的是基于科学和法律。

感性认识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生活经验,而理性思考则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两者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好的思想和智慧。

在实践中,大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民生活状况,了解各行各业的岗位职责等等。

同时,大学生也需要通过感性体验,感受生活、体验人文、领略艺术。

社会实践不应该止步于表面,更应该深入其中,整合自身认知和深度思考,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融合,为今后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融合,需要从多个方面去深化。

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的生活体验,积极参与体验式社会实践。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民生状况,不断充实自己的感性认识。

大学生需要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由感性变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完成的过程。

一方面是要增强理性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注重理性思维与感性体验的结合。

此外,大学生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做到实践与学习相结合。

无论是从认识还是经验上,实践都极具价值,同时,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学习,就很难对实践做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大学生要意识到,实践并不是字面上的意义,“实践出真知”更重要的是“真知出实践”。

通过实践,大学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评估,不断升华思维和认知水平。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也是准备走向社会的一份准备。

通过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融汇贯通,大学生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智慧、增强自身综合素养,更好地为社会和自己的人生作出贡献。

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整合、不断发展,在实践中绽放青春的光彩。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
2、前者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要解决 的问题,
后者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要解决 的问题。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 其开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科学理论——把真理性的认 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 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3〕真理 和 科学理论 对实践 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要提高“透过现象认 识本质〞的自觉性
〔2〕现象不等于本质,本质不等于现象的总和。现象 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是多变的,是事物的外部 特征;本质是同类现象中共同的,一般的东西,是事物 的内部联系,现象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必须通 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因此,认为现象的总和构本钱质 否认了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是错误的。
例二,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
热现象
热的本质和规律
春夏秋冬冷热变化 摩擦生热 化学反响放热 电器发热
热力学定律— —热是分子的 无规那么运动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例三,在冬天或夏天烈日下,手摸户 外的铁板、石头和木块
现象
冬天感觉铁板最凉,依 次是石头、木块
夏天感觉铁板最烫,依 次是石头、木块
感性认识
本质
温度相同
系 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请思考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不容易的,但 人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去认识事物 的本质?
目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 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推动事物 开展。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上看 ,对事物本质规律 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认 识
感性认识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错误的认识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 事物本质的认识
B、感性认识具体、直接,理性认识抽象、间接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根底,并反作用于感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践和学习上课件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践和学习上课件

概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理 性 认 识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基础
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感 性 认 识
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感觉
丰富、真实 的感性材料

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提高人的感性观察能力,获取全面可 靠的感认识材料离不开实践; 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把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离不开实践; 把已经形成的理性认识不断升化和扩 展离不开实践。
对建筑认识的过程
对货币认识的过程
问题二:这些成就是谁创造的?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投身实践就是投身社会实践,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学习书本知识与参加实践 是矛盾的吗?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书本知识归根结底也是来自实践。(流——源)
(3)学习也是实践。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目的是为了学会学习,掌握学习基本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像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等。 把学习与思考、认识与实践、发明与创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感性认识的形式
01
04
02
05
添加标题
硬!
添加标题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添加标题
红!
添加标题
苹果=红+甜+硬+……
07
08
添加标题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范文)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范文)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如‎何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阶段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高‎中阶段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宏观上具‎有在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的意义。

具‎体到教学目标上,‎又表现出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改革‎本质。

学生的现状‎表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片面的、‎表层的、非本质的‎,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只有帮助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才能抓住历‎史现象的本质,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历史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

那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弄清史实‎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呢?‎我个人的体会是:‎首先,注‎重教材的整体结构‎教学。

如果不把学‎生所学习的每个独‎立的历史概念纳入‎历史概念的整体体‎系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支离破‎碎、容易遗忘。

教‎学中帮助学生把一‎个个单独概念上下‎左右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概念‎体系网络,这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阶段‎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标志。

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下册‎中关于抗日战争初‎期阶段国共两个战‎场的情况,如果按‎课文内容的顺序去‎板书和讲述,学生‎对纵横交错的历史‎现象就难以掌握。

‎如果在板书中对课‎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 组‎织会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①制‎定全面抗线路线‎②确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李宗仁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人民‎遭殃:南‎京大屠杀(193‎7年12,30多‎万)抗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发展‎壮大了抗日力量‎二、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地:‎1937 8陕北‎3 后果3 作用‎2 成就平型关大‎捷(1937 9‎):抗战‎中的首次大捷建敌‎后根据地:‎晋察冀等延安成‎为抗日指导中心华‎北:华中‎:华南:‎丧师失地‎{{4 原因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害怕‎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内容1 洛川会议‎2 台儿庄大捷这‎样不仅对抗战初期‎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人物进行了有效‎的展示,使学生便‎于形成整体概念,‎而且运用推理分析‎法,引导学生对国‎共两党的活动及结‎果、原因进行对比‎分析。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关于客观事物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思想具体,即“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建构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论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总之,前者是思维再现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属于思维运动;后者已进入实践领域,不可混同。

实事求是思维就是指用变化发展视角重新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指出就是与逻辑思维相对公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通常就是“非此即彼”、“非真即骗人”,而在实事求是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骗人”而无阻思维活动的正常展开。

1 定义实事求是思维就是指用变化发展视角重新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指出就是与逻辑思维相对公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通常就是“非此即彼”、“非真即骗人”,而在实事求是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骗人”而无阻思维活动的正常展开。

辨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

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实事求是思维就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全然适用于于实事求是思维。

实事求是思维就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充分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实事求是思维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驳斥之驳斥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实事求是思维的基本规律,即为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驳斥之驳斥思维法。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考研准备得怎么样?政治的认识论是重要考点,考研时绝对会出现的。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之认识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考研政治的认识论考点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实践的本质(二)实践的基本特征(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四)实践的基本要素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都是认识主体、认识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认识中介。

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与实践具有同构性。

(五)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①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②按照实践目的和方案借助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

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实践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但生理素质的差异不能决定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小学思维课教案设计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小学思维课教案设计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小学思维课教案设计【引言】小学生处于感性认识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他们逐渐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知,培养起系统性、逻辑性的思维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引导小学生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实现理性认知的有效转化。

【课程目标】1.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概念及区别;2.分析感性认识的局限和理性认知的重要性;3.通过探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培养学生系统性、逻辑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环节】1.引入环节(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2)以故事、图片等形式进行引入,引起学生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初步认知。

2.知识掌握环节(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与比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两种认知方式的区别;(2)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思考个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思维模式。

3.知识拓展环节(1)设计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感性认识的局限以及理性认知的重要性;(2)通过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4.知识运用环节(1)引导学生破除自己感性认识的局限,发掘问题本质,实现理性思考;(2)通过案例、探究式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系统性、逻辑性的思维能力。

5.反思环节(1)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总结今天所学知识和作业体会;(2)让学生展示所学习的成果或思考感想,促进知识的再次巩固。

【课后作业】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场景,分别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展示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来评估学生对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于培养学生系统性、逻辑性的思维能力的效果。

【结语】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逐渐转化自己的感性认识,实现从简单认知到深入理解的有效跃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与区别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与区别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与区别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是人类两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概括来说,感性思维就是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去思考与判断。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的资料,仅供参考。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就像人的两条腿,感性和理性是支撑思维的两大支柱,两者相互克制,缺少了哪一方面都不能构成完整的思维活动。

感性思维活动包含:感觉、知觉、感性概念、本能思维倾向、习惯思维、联想、想象、情感活动、直觉、定量的度量、模糊的范畴思维、创造性思维。

感性思维的特点是自然形成、敏感、自发产生、自动执行、孤立片面、分散并行。

理性思维包含:语言形式的概念、概念的分类、定性思维、范畴思维、逻辑隶属关系、因果推理、过程流程的思考和规划、数学与拓扑/集合/立体空间演算、色彩/旋律/布局的协调性、周期规律、清晰划界、语言组织和传播。

特点是人为定义与划分、知识成体系性、形式化、可推理性、突出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可传播性、可理解性。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是相互衔接的,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就像植物的根与冠并不是两个孤立的存在。

感性思维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人的思维活动起源于感觉,是感觉驱动的,感觉信号经过层层转化,成为神经活动兴奋发放的源泉,因此感觉来得自然、自动、自发。

但是感觉信息是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分头作用,缺乏整合,有时根本就无法整合,因此分散、孤立、片面就成了感性思维的特点。

动物有着丰富的感性思维,人类发展感性思维活动的进化历程源远流长,可以说生物在进化史中99%的时间都是在发展和优化感性思维,正因为此,人类的感性思维才如此发达。

理性思维在思维中的作用。

尽管感性思维直接、自动、并行,但是由于感性思维缺乏整体性和有效的规划性,感性思维的弱点难以克服。

当人脑进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意识产生,标志着理性思维的萌芽。

理性思维就是要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整合,形成有效的抽象,联络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使思想体系成为具有广泛联系和因果关系、顺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有机整体。

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

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

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

它有着三个重要特征。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一起来看看吧!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

单位时间内发散的量越多,流畅性越好;(2)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

创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创新性思维的关键在于怎样具体地去进行创新性的思维。

创新性思维的重要诀窍在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地看待和处理事物、问题和过程。

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思维。

理论一般可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理论思维是指使理性认识系统化的思维形式。

这种思维形式在实践中应用很多,如系统工程就是运用系统理论思维来处理一个系统内和各个有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

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创新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又如,有人提出“相似论”,也是科学理论思维的范畴,即人见到鸟有翅膀能飞,就根据鸟的翅膀,鸟体几何结构与空气动力和飞行功能等相似原理发明了飞机,有的也称“仿生学”。

还有在企业组织生产中,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理论思维。

因此说,理论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因此,为了把握创新规律,就要认真研究理论思维活动的规律,特别是创新性理论思维的规律。

(二)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也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

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

多向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以后斯皮尔曼、卡推尔作为一种“流畅性”因素而使用过。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便明确地提出了发散性思维,也即是多向思维。

简述认识的辩证运动的规律

简述认识的辩证运动的规律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4、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在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这便是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认识,即理性认识。

在认识运动过程中,实践起到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最后又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由此可见,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当中,面对各种科学现象,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

例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在未发现规律之前,电磁感应定律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在,认识规律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只有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才能通过现象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除此外,科学机遇对认识客观规律也起到重要作用。

所谓科学机遇,就是在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某个偶然的机会,出乎意料地遇到新的自然现象,并由此而导致新的科学发现。

自然科学上有许多发现几乎都是由意外发端的,小到英国化学家柏琴在提纯疟疾特效药过程中发现苯胺紫,由此发明了染料,美国科学家在寻找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群时发明化学除草剂,大到日本三岛教授在研究铁、镍、铝合金时发明永磁合金,伦琴发现X 射线等等。

创新思维研究:逆向思维法

创新思维研究:逆向思维法

创新思维研究:逆向思维法创新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创新思维研究:逆向思维法,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创新思维研究:逆向思维法一、什么是逆向思维任何一种有效的思维都必然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逆向思维之所以能逆行而顺成,取得好的结果,也是有其必然的科学根据的。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运用矛盾分析法。

逆向思维就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体现。

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是指一种与常人思维取向相反的思维形态。

如果多数人考虑问题是以自我为出发点,那么以他人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就是逆向思维;如果多数人考虑问题以现在为出发点,那么以未来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就是逆向思维;如果多数人对某一问题持肯定意见,那么持否定意见的就是逆向思维,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逆向思维模式,当一种公认的逆向思维模式被绝大多数人掌握并应用时,它也就变成了顺向思维。

求异思维也可以大致看成我们这里所说的逆向思维。

布斯在发明吸尘器的过程中就是应用了逆向思维法。

毛姆在尚未成名之前,他的小说无人问津。

在穷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用自己最后一点钱,在大报上登了一个醒目的征婚启事:“本人是个年轻有为的百万富翁,喜好音乐和运动。

现征求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共结连理。

”广告一登,书店里的毛姆小说一扫而空,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从此,毛姆的小说销售一帆风顺。

正是这一独特创意,改变了毛姆的命运,使毛姆成为著名的小说家。

在一次香港小姐的决赛中,为了测试参赛小姐的思维速度和应对技巧,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假如你必须在肖邦和希特勒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作为终身伴侣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其中有一位参赛小姐是这样回答的:“我会选择希特勒。

高中政治 《逻辑与思维》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 《逻辑与思维》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精品课件
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 质和规律的认识。 (2)表现:
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 内涵的科学概念。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提纯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 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即使被带到宇宙的边缘,地球的重 力还是会作用到你身上。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议题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3)思维抽象的环节:
③简略化:——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 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
②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在这一发现中,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 运动,进行了提纯。
③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一般来说,落体运动是在地球大气层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 ,要把握自然状态下的落体运动就要考虑阻力因素,相对实际情况,伽利略的落体定律是一种抽象的简 略化表述。
④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伽利略设定的真空状态就是一种理想化的形式。
有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休息,一个苹果从树上 落下,引起牛顿的思索:苹果在空间,哪个方向都可飞 去,为什么偏偏坠向地面,一定是地面和苹果相互吸引, 整个宇宙都会有引力的作用。由此,牛顿发现了万有引 力定律。
议题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3)思维抽象的环节:
①分离:——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 任何一种科学认识都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确立特定的研究对象。分离就是暂时
议题: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在地球大气层的自然状态下,自由落体运动受着空气阻力因素的干扰,人们直观看到的现象是重物比轻物先 落地,因此,亚里士多德作出了重物比轻物先落地的结论。人们也因此没有认清楚落体运动的规律。在伽利略时代, 人们还无法用物质手段创设真空环境来从事落体实验,伽利略就依靠思维抽象,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 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运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认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 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点、主要形式及特征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点、主要形式及特征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点、主要形式及特征创新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

那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创新思维的本质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1、联想性联想是将表面看来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创新的界域。

联想性思维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创新,如我们常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可以利用别人的发明或创造进行创新。

联想是创新者在创新思考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容易见到成效。

能否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联想,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有关,然而在创新思考中若能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式则是有效利用联想的重要前提。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是人们能够采用联想的客观基础,因此联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求异性创新思维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尤其在初期阶段,求异性特别明显。

它要求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关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

英国科学家何非认为:“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设法走到某事物的极端而观察它有无特别现象的工作。

”创新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结论怀有盲从和迷信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人很难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而求异性思维则不拘泥于常规,不轻信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3、发散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它主张打开大门,张开思维之网,冲破一切禁锢,尽力接受更多的信息。

可以海阔天空地想,甚至可以想入非非。

人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人的思维活动却有无限广阔的天地,是任何别的外界因素难以限制的。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在实践中产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三、感性认识的概念及其特征1.概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特征:(1)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已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有直接到间接的趋势;(2)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突出特点是直接性,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想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3)感性认识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理性认识的概念及其特征1.概念: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含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特征:(1)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是深刻的。

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审美个人总结范文

审美个人总结范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审美观念的塑造与提升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成长的过程。

回顾过去,我对审美的理解与追求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蜕变。

在此,我对自己在审美方面的成长历程进行一次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审美追求。

一、感性认知阶段在青少年时期,我对审美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层面。

那时的我,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追求新奇、独特的美。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我迷恋过流行的服饰、潮流的音乐,甚至对一些肤浅的审美标准盲目跟风。

这一阶段的审美,更多地体现在对外在形式的关注,缺乏对美的本质思考。

二、理性思考阶段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对审美进行理性思考。

在这个阶段,我逐渐认识到,审美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追求,更是对内心世界的表达。

我开始关注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试图从这些领域寻找美的根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1. 审美具有主观性。

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审美标准因人而异。

因此,在欣赏美的事物时,要尊重他人的审美观念,避免盲目批判。

2. 审美具有多样性。

美的事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从艺术作品到生活细节,美无处不在。

在欣赏美时,要拓宽视野,关注多元文化。

3. 审美具有层次性。

美的层次分为外在美、内在美和本质美。

外在美是审美的基础,内在美是审美的发展,本质美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

三、实践探索阶段在实践探索阶段,我将所学到的审美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1. 读书。

通过阅读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审美修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的美。

2. 观影。

观看电影、电视剧,从中领略导演、演员对美的诠释。

同时,关注电影中的艺术手法,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 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会发现美的瞬间。

从一花一草、一景一物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未来展望在未来的审美追求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审美理论,拓宽审美视野,提高审美修养。

2020新闻观后感【要有过程和认识】

2020新闻观后感【要有过程和认识】

2020新闻观后感【要有过程和认识】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

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D样的。

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会产生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让学生在共同体中学习科学[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互教互学,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完美境地。

笔者根据科学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以案例为呈现方式,以调查检测为论证依据,反映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实践者提升过程,并分别从互动、协作二方面论述了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学习共同体 互动 协作一、感性认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科学课堂,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也有了一定动手操作的空间与时间,有了很多自主权,探究能在合作中完成。

但细心品味,总觉得我们的探究活动,表面轰轰烈烈,“价位”并不高,许多小组合作,都是出于盲目与浮躁,流于形式。

脱去自主、合作、探究的华丽外衣后,到底留有几分成色?的确值得深思。

[案例一]谁是失败者?——忽视科学学习的过程互动操场上进行着科学探究活动“谁制作的航模最科学”测评活动。

A组的同学开始采用了不合适的方案,当他们发现B组同学的方案较好时,迅速地将他们原来的方案作了修改。

在随后教师要求各组介绍情况时,A组同学获得机会,并且在最后被评为“冠军组”。

A组的同学因之兴高采烈,并且认为B组同学是失败者。

分析:该方案的设计不符合科学探究学习的要求,教师设计了最终的比赛方案,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比赛的结果上,按比赛结果论“英雄”,而不是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设想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可见,科学学习过程,要强调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互动,应重视探究过程,而非结果。

[案例二]我认为这种方法最好!——忽视学习伙伴间协作磋商教师在教学《分离混合物》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分离铁钉与木屑混合物的方法:浸水、火烧、吹风、磁铁吸、网筛、抖动……“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呢?”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教师却视而不见,继续说:“我认为用磁铁吸的方法最好……”并把其它方法的缺点一一列举。

接着学生领取材料,热热闹闹地开始探究了。

分析:该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空间,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问题的解决,更没有发挥伙伴间协作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磋商不同观点的社会性协作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

因此,科学学习评价的重心应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

[案例三]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实验?——忽视培养学习成员的向心力课堂上进行《物体的沉与浮》实验汇报时。

一小组小组长站起来汇报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

同组的一男生却专心于玩弄实验器材,实验员提醒他注意课堂纪律。

他说:为什么你能做实验,我为什么不能?分析:该现象在小组合作中较为普遍但最为致命,往往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我们在小组合作中往往都有明确分工,有小组长、记录员、材料员、实验员。

但学生最喜欢的却是实验员,其他都无所谓。

因此,小组中的角色要经常变化,教师的评价,奖励要向有团队精神,能分工合作的小组倾斜,树立榜样。

[案例四]时间咋不够呢?——忽视教材的隐性结构有一位教师在引导四年级学生认识金属的性质,将学生在开始阶段提出的“金属能发光,能传热,导电”等作为假设,设置了三个探究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对其一一进行检验。

结果探究尚未结束,就因时间不够而草草收场。

课后,教师感叹:时间咋不够呀!分析:该课的失败在于教师备课时根本没有留意教材的结构体系,没有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基础,只停留在以往自然常识教学的一个一个活动踏踏实实地教。

原来,本课学生提出的“金属能发光、导电”等都是他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形成的认识,并不是假设。

教师将学生已有的认识作为假设并要求检验是一种重复无效,浪费时间的活动。

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案例五]老师,我还没想好这是为什么?——错失分享成果的时机一教师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课堂上出现的这样一幕:一个小组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四个学生都趴在桌上观察杯子里的马铃薯。

教师让学生把浮起来的马铃薯展示到讲台上,可学生却对老师说:“老师,我还没想好这是为什么呢?”分析:当时,学生正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在探究,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进行探讨,而不能去打断他们。

因为,科学探究的时间,分享的时机必须予以科学的把握,才能保证学生关注活动的过程,促进学习结果的达成。

二、理性思考(一)调查检测尽管我们正走在《科学》的大道上,但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缺少互动,忽视对话,小组合作缺少向心力,协作磋商缺乏有效措施,探究成果难以分享等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为了把握学生原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寻思对策,更好地服务新课程,笔者从协作建构的角度,编制了下面这张“学生协讨论、公开发表,这也直接导致这几项“水平3”的人数降至个位数,这是今后“科学”教学研究的主要突破口。

“水平3”人数最多的指标是小组活动,但“水平2”的人数也不少,说明小组成员的集体努力还不够,归属感不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协作,学会分享,学会沟通,像鲁宾逊一样经验世界,建构知识。

(二)搭建载体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这和人们对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视程度是紧密联系的。

它具有4个特征,一是具有归属感,学习成员之间对具体学习目标具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归属感,有利于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二是合作学习,与同伴开展包括协商、呈现自己知识、相互依赖、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三是互惠互利,是一种从与其他人进行交互而来的相互利益的感觉;四是分享感,共同体成员能共同分享学习的体验和结果,达到情感的沟通和分享。

我认为,在小学科学课中加强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对于纠正当前《科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存在解读误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解决上文所述科学学习中所存在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科学学习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与助学者,在协作互动环境中,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所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也可以将之视为一种学习形式,即通过科学学习共同体倡导的协作互动的活动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产生很强归属感和分享感。

三、策略选择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育、建立促进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对于实施有效探究意义重大。

在科学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科学学习活动。

每个学习共同体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每个学习者都是为了达成共同学习目标,它将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

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同时,注重培育的策略选择。

(一)共同体中互动学习的策略选择美国课程学者Doll曾经形象而又深刻地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酶(ferment)”,正是由于这种“酶”的存在,实现某种转换,促使课程达成。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积极的投入与互动就是这种“酶”。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基本动力。

以下是我在指导共同体学习中实践师生互动策略的几个案例。

[案例六] 教师是道具——恰当的角色定位我所任教的一个班,因班主任长期管理严格,学生对教师怀有很强的戒备心理,课堂气氛压抑。

我在上《杠杆的研究》一课,教学伊始,就把一张凳子翻过来放在讲台桌上,我自己一跃坐在了凳子上,同学们都用惊奇的眼睛盯着我,充满疑问。

然后,我对同学们说:“请一位同学双手抓住把我连人带凳提起来,提的高度只要超过这个木块行。

谁能行?老师再给大家一个工具——长铁棒和这块木块。

现在谁有办法?”学生在略一沉默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现象,顿时议论纷纷,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我让多位学生发表意见,都表示了肯定,并提议用实验来检测。

策略分析: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

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角色调整,低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学习,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以上案例,我放下师道尊严,亲身充当实验道具,无形中消除了因历史原因存在的师生隔阂,接近了两者间的心理距离,心灵上的互动让本来紧张,严肃的教学气氛得到了化解,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轻松自如,生气勃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既成为整个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协作者、参与者,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

[案例七]手越来越脏——互动的问题情境《淀粉的观察》昨天我们观察了米饭,今天老师带来了糯米饭,让大家尝尝,吃饭前我们应该先干吗?(学生:洗手)今天在实验室我们就用老师的消毒液消毒一下吧,学生开始用碘酒消毒,拿饭的时候发现手怎么越来越脏?学生很好奇的开始提问。

策略分析:在学习共同体中,采取恰当的互动教学策略是实现营造有效互动的环境的关键。

情境创设就是策略之一。

好的情境既能抓住学生的心,又能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以上案例的情境创设极为精彩,学生被这种现象所吸引了,接着就开始自主的思考与探究。

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案例八]课堂中争论——创造“最近发展区”上《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了三个形状、大小、粗细不同的瓶子,里面装上不同体积的水,然后让学生说说三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认为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每个学生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此时,“到底谁说得对呢?”是学生们迫切想知道的,我抓住学生的心理提出“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水的多少呢?”探究活动由此展开。

问题虽然是教师提出来的,却自己转化为学生的探究需要。

策略分析:维果茨基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创造条件。

也就是说,在相同时期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不同,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共同体要求教育者为学习者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中有两个探究焦点:“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和“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水的多少?”都关注了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水谁不熟识呢?要探究的内容跟水有关,这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也就为争论打下了基础。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共同体作用。

(二)共同体中协作学习的策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是共同体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不再是一种狭隘的竞争,而是一种互惠式的交流与合作。

我参加过多次观摩课和调研活动,从学习者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入手分析疏理,认为科学学习共同体,是建立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赖的基础之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争论与协商各自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公开地与班级所有共同体,分享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