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摘要】新颖别致的课程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它不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而且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笔者以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列夫·托尔斯基也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他就用了几十种不同的写法,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这些名言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良好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以为教学过程也是如此。如果刚开始授课就没有讲好,学生就会感到没有兴趣,下面的课就难以按照原计划进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授课伊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导课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方法,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新颖别致的导课方法,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
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活动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可以说,良好的导课方法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课堂导入即使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更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又称为“开门见山”导入法。它以其主体突出,论点鲜明而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讲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原有知识引入时,教师可开门见山的点出课题,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二面角》的内容时,教师可采用这样方式引入新课:“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度量方法,那么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怎样度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二面角和它的平面角!”(板书课题),这样导入,直截了当,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又如,在讲授《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一节时,教师可采用如下方式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每种三
角函数的数值都是用两条线段的比值来定义的,这是我们在应用中带来诸多不便,如果变成一条线段,那么应用起来就会方便的多,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这样引入课题,不仅明确了这堂课的主题,而且说明了产生这堂课的背景。
二、故事导入法
数学知识往往与人物有关,讲述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人物的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
例如,讲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就以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入题。由于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就请了一位学生来讲:有一次,高斯的小学老师想难难学生,就让学生算“1+2+3+……+100”。不料,几分钟后,高斯就举手回答:“5050”。教师大吃一惊,详细问之。原来高斯以首尾两数相加为101,共有50对,结果自然是101×50=5050。在学生觉得很有味道、很吃惊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1+2+3+……+10000,还可以用高斯那样的方法计算吗?”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用公式来解决这类问题。我们的方法岂不是比高斯的方法还高明一些,这时,学生马上进入思维的积极状态,跃跃欲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大提高了求知欲。
三、数学史导入法
数学史导入法是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导入新课的方
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热情。它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先讲述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史,利用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去感动学生,同时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后教师点题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时,教师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杨辉三角”,并介绍其发现的艰苦历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导入新课。
四、审题导入法
审题导入法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完成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其他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例如:在讲授“三垂线定理”时,教师直接板书课题,然后针对课题逐字分析:“三垂线”三个字告诉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三条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教师边画图边从图中抽象出三条直线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开始新课的学习。此法运用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设定的方向思考。
五、设疑导入法
教师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疑团而成为悬念,提出一些原有知识
无法解决,必须学习新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以此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授《余弦定理》时,教师可如下设置:“我们都熟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c2=a2+b2,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如何?锐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有c2=a2+b2-x?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
对边是否满足关系c2=a2+b2+x?假若有以上关系,那么x=?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引入了对余弦定理的推证。再如,讲授立体几何《球冠》一节时,教师可如下设疑:“由三个平行平面截一个球恰好把球的一条直径截成四等分,试问截得球面的四部分面积大小如何?”教师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观察议论,学生一般猜测两头面积较小,中间的两“圈”面积较大。教师这时却肯定的说:“这四部分面积时一样的,都是球面积的1/4!”又说:“这难道可能吗?两头看起来确实好像小,中间的圈要大,可是它们的面积相等却是事实!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球冠。”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开它们的面积为什么相等的迷。学生带着这个疑团来学习新课,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这个结论也将使学生记忆深刻。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置疑点,是教学艺术的表现,良好的设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
综上,笔者对几种常用的导入法,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人而宜,要因教学内容而宜。各种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