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55 5. 6%) 气 虚 证 、 虚证 、 任 失 调 证 三证 相 兼 , 阴 冲 3 4例 ( 1 8%) 3. 4 。年龄 、 病程 、 孕激素受 体 表达 、 雌 腋
下 淋 巴结 转 移 、服用 三苯 氧胺 等均对 辨 证分 型无 影
响。 提示乳 腺 癌术后 患者 的临床辨 证分 型错 综复 杂 ,
型, 探讨 其 辨证 规 律 , 现患 者 出现 气 阴两 虚证 3 4 发 8
例 (43 9. 5%) 气血 两 虚证 2 , 2例 ( .1%) 冲任失 调 54 ,
证 3 1例 (85 3 8 .7%) 肝 气 犯 胃证 7 , 9例 (94 1.1%) ,
5 0%的患者最 终 治疗 失 败 , 尤其 对 于 术后 高 危人 群 多 数复发 转移 。中医药 治疗 乳腺 癌是 辨证 与辨 病相
以气 虚证 及 阴虚证 或 二证相 兼 为最 常见 :其 次为 冲
李 非 N F D) J 中 ] 【 】 刘 敏 , 佳 明 . 酒 情 性 脂 肪 肝 ( A L 辨 治 体 会 【. 1 7
国社 区 医师 , 0 5 7 1 1 : . 2 0 ,(2 ) 8 4
桑 O例[ . 川 中 J四 】 [6 凌 曼 芝 . 明 合 剂 治 疗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6 2】
王 健 疏 0 [ 】 杨 俊 雄 , 钦 和 . 脾 祛 湿 、 肝 活 血 法 治 疗 脂 肪 肝 8 2 2
肪 肝 临 床 观 察 [. 明 中 医 ,0 6 2 (0 : . J光 ] 2 0 ,1 1 ) 4 4
非 D. 中 【1 王 小 军 .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 的 中 医 症 候 学 研 究 【】 3】
医 , o 7,5( :2 2 0 2 7) . 4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乳腺癌的进展研究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乳腺癌的进展研究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乳腺癌的进展研究
李廷来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24(21)15
【摘要】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乳腺癌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技术也在革新和发展,但在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中依旧存在药物副作用、放化疗不良反应及肿瘤复发转移等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不少学者专注于中医药研究,尝试将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早期、放化疗及术后各个阶段的治疗中,实施辨证施治,起到扶正益气、滋阴养血、清热化湿的功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延长其生存期。

本文将简述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及柴胡龙骨牡蛎汤的相关药理,对近年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79-182)
【作者】李廷来
【作者单位】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他莫昔芬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2.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化疗致睡眠障碍的效果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耳部刮痧
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防治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药防治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9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6 No.2·综述·2.2 中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临床上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的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新的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新的化疗药物问世,治疗理念不断的更新完善和医学科技不断的发展,目前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认识与治疗有了更新的进展。

但是,研究发现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联合相关的西医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原来明显降低,并且放疗、化疗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甚至是一些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下降。

临床关于治疗癌症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肿瘤的复发及转移,西医暂未发现能有效阻止肿瘤复发及转移可行的方法,而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治疗是以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为依据,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祛邪和扶正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原则,采用调补冲任、补益气血、疏肝解郁、滋补肝肾、活血养血等方法,灵活地运用补中益气汤、知柏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等方剂进行治疗,凭借着中药特有的优势在缓解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抗肿瘤复发及转移等方面成效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可以有效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诱导其发生凋亡和(或)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鲁明骞等[7]发现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

Cui 等[11]研究证实了大豆异黄酮能有效逆转关键抑癌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并且激活抑癌基因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因此,中药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方面作用显著。

张玉松[12]研究虎杖苷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研究发现其机制与抑制Phopho-Creb,下调Cyclin D1,激活内外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有关系。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目前治疗强调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医在乳腺癌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综合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近年来在乳腺癌的治则治法、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及外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

本文在此就这些方面综述如下。

【关键词】乳腺癌综述中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目前治疗强调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贯穿于综合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且近年来在乳腺癌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治疗、专方验方治疗及外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

1 病因病机总体来说,乳腺癌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脾、肾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热毒为多。

唐汉钧[1]认为本病正虚邪实,正虚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的降低等内环境失调;邪实包括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互相交结,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金静愉[2]认为病因有情志、饮食、体质、外因等因素,病机以痰瘀阻络、化热成毒为主。

王桂绵[3]认为乳腺癌多由于忧思郁怒、邪毒内蕴而生。

气滞、毒邪是发病之因,进而正气受损。

瘀血阻滞,为病之渐,痰浊内停为病之成。

郁在气分、毒在血分,郁毒互结,而成乳岩。

宁全福等[4]认为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热毒瘀结。

总体来说乳腺癌的发生及其机理离不开一个“郁”字,在病因上为情志抑郁,忧思恼怒;在病变机理上则为肝气郁结,气火内盛。

王银山等[5]认为乳腺癌其发病是由正虚所致;忧思郁怒,情感内伤是其成因;其形成是由于毒邪蕴热煎熬气血津液而致血凝痰结所致。

2 治则治法目前治疗乳岩的大法概括起来有疏肝清热、清肝解郁、养血调肝、益气养荣、清气化痰、大补气血、健脾和胃、滋阴补肾、活血养血、清热解毒。

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辨证治疗进展

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辨证治疗进展

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辨证治疗进展作者:徐炜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第05期[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左右,仅次于宫颈癌。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

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综合治疗为主。

而中医方面深入研究乳腺癌中医证型学临床特点,在中医肿瘤的诊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近年来乳腺癌中医常见证型及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辨证[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5-0162-03乳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1,2],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安全,对其的防治是临床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中医治疗该病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尤其以辨证为重。

辨证水平的高低对中药的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4]。

临床治疗时有计划的将中医药和西医联合,运用于手术、生物治疗中,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结合了最近几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辨证治疗进展1 乳腺癌的病因病机1.1 乳腺癌发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乳腺癌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乳岩”、“乳石痈”等范畴[5]。

在祖国医学著作中有广泛的记载,例如在窦汉卿的《疮疡经验全书·乳岩》中记载“此毒阴极阳衰”。

而《景岳全书》指出脾胃不足、冲任失调是导致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外科正宗》指出忧则伤肝、思则伤脾,情志不畅可导致瘀阻脉络,从而进一步指出乳腺癌的发病病机为气滞、气郁[6,7]。

基于上述学者的理论可以看出,乳腺癌的发生与脏腑损伤、情志不畅、外邪入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乳腺癌化疗后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化疗后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化疗后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

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能够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的进展,但同时也会对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骨髓抑制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有效干预手段,在乳腺癌化疗后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就乳腺癌化疗后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乳腺癌化疗后所致骨髓抑制的病理生理机制化疗药物通过作用于快速增殖的癌细胞,使其减缓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同时,化疗药物对于正常细胞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尤其明显。

常用的化疗药物如氟脲嘧啶、环磷酰胺等均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指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导致血细胞数量减少。

根据影响的血细胞类型不同,可分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红细胞减少等不同类型。

而乳腺癌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因为这两种细胞的生命周期较短,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也较大。

二、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所致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2.1 中药治疗2.1.1 养血止血类药物当乳腺癌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表现时,用养血止血类中药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常用的养血止血类中药有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红花等。

其中,当归是一种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补血中药,其在补血方面的疗效是最为明显的。

熟地黄是一种滋阴补肾的补血中药,可促进造血系统的代谢活动,其用量也必须精确掌握。

枸杞子和红花都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活血功效的中药,可缓解乳腺癌化疗后出现的贫血、瘀血等症状。

2.1.2 补中益气类药物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疲乏乏力、食欲下降等情况。

此时,可采用补中益气的中药治疗。

常用的补中益气类中药包括黄芪、参、人参等。

其中,黄芪与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作用,因此在乳腺癌化疗后出现的虚弱、疲乏等症状中,可加以应用。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及研究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及研究

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及研究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笼统到详细、由模糊到清晰的较长过程,最早将其归于“痈疽”类疾病,自宋代开始将其称为“乳岩”,并作为单独的局部疾病进行诊治。

笔者整理相关古代文献资料,并总结现代中医药对乳腺癌的治疗与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1古代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1.1乳腺癌的命名许多学者认为中医文献关于乳腺癌命名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之《肘后备急方》中,但笔者及部分学者认为,早在《内经》时代就对乳腺癌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灵枢•痈疽篇第八十一》中记载的“上之皮天以坚,状如牛领之皮”是对乳腺癌皮肤“橘皮样”特点的初期认识。

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载:“不赤不痛……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名曰乳岩”,这是“乳岩”的首次出现。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载:“经络痞涩,聚积成核……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

”不仅定义了“乳岩”的概念,还指出其预后不佳,这与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不谋而合。

另外,明•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中首称“乳岩”为“乳癌”。

1.2病因病机《黄帝内经•九针论篇》中记载:“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也。

”提出正气不足,六淫外邪停留经络而成瘤病的病机。

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载:“……名曰乳岩,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这是乳腺癌病因的最早文献记载,这一认识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同并有了进一步的探索。

明•张觉人《外科十三方考》载:“乳岩,则因七情气郁而成”,陈实功《外科正宗》载“又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聚结成核”。

这表明,乳腺癌主要因情志失调,致肝脾受损,气血亏虚而致病。

此外,“癌发,四十岁上”、“女子已嫁未嫁俱生此候”等文献记载表明了我国古代中医医家早已认识到乳腺癌的发病与年龄、生育有关。

1.3临床表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载:“石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做石痈不消”,“若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但结核如石”,“不痛者,其肿结确定,至牢有根,核皮相亲”,描述了乳石痈乳房肿块坚硬如岩石、与皮肤粘连的形态及症状特点。

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苏菲;万冬桂;刘芳;贾立群;张艳华;王娟;娄彦妮【摘要】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不同分子分型在治疗、预后上存在差异,三阴乳腺癌为乳腺癌的一种分型,临床特点为ER、PR、HER2均为阴性,三阴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均不敏感,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探索积极有效的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预后.三阴乳腺癌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和正虚毒炽证及其他证型,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对症用药可以减缓疾病进展及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临床及试验研究均证实,对于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除放化疗外,中医药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有效方法,中医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可以扶正抑瘤,达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11【总页数】3页(P1649-1651)【关键词】中医;三阴乳腺癌;辨证论治【作者】苏菲;万冬桂;刘芳;贾立群;张艳华;王娟;娄彦妮【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发病率在中国居高不下,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16.81%,并以3%~4%的速度逐年增长[1]。

三阴乳腺癌占乳腺癌12%~17%,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免疫组化检测时均为阴性,作为乳腺癌亚型,因其对HER2基因起作用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对ER/PR起作用的内分泌治疗均不敏感,化疗后远期生存率尚不明确,临床转移率及病死率较高,预后不佳[2]。

中医药因其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和个体化特色,为三阴乳腺癌的患者增加了选择性治疗方案和措施。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与中医药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与中医药治疗

T N B C患者肿块一般直径较 大 , 组 织学 Ⅲ级 比例高 , 淋 巴结 阳性率高 ; T N B C在肿块较 小时就会 出现较 高 的淋巴结转 移率 , 与非三 阴性乳腺癌 不同。R a k h a等 的研究 表 明 T N B C的病 理 特征 为 : 多数是组织学 Ⅲ级的浸润性导管癌 , 肿块 直径较 大 , N o t -
杨硕. 针灸有助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 [ J ] . 中医药国际参考 , 2 0 0 7,
l 1 ( 1 1 ) : 2 2— 2 3 .
大 鼠焦虑行为及血清皮 质酮的 比较研 宄 [ J ]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学
报, 2 0 1 2, 2 8 ( 4 ) : 3 5 7— 3 5 9 .
[ 2 6 ] 侯 良芹 , 刘嵩 , 熊克仁. 电针对创伤后应 激障碍大 鼠行为学 和海马
糖皮 质激 素受体 表达的影 响 [ J ] . 针 刺研究 , 2 0 1 3 , 3 8 ( 2 ): 1 4 0—
1 4 5 .
张虹 , 袁彩凤 , 冉连辉 , 等. 不 同针灸方法 治疗汶川 “ 5 . 1 2 ” 地 震创 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随机对 照研究 [ J ] . 中华 中 医药 杂志 , 2 0 1 0,
2 0 0 4 3 7 )
基金项 目: 上海 市教委( 编号 : 上海高校创新 团队建设项 目) ; 国家 中I K药管理 局“ 十二五” 重点学科 一中医皮肤科 ( 来 源: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 五” 重点专科 一中西 医结合 皮肤病 专科 ( 皮肤 病) ( 来源: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
由于 T N B C的特殊性 , T N B C患 者既不 能接受 E R、 P R 阳性 的 内分泌治疗 , 也不能接受针对 H e r 一2阳性靶 向治疗 , 因此 , 放

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的描述 颇为相似 。
大而癌 变 。林 毅教 授_ J 运用 中医病 因病机 所提倡 的情 志有
减 轻放 、 化疗 及 内分 泌治疗 引起 的毒 副反应 , 降低 肿瘤 复发
和转移 , 能明显提 高患者 的生活质 量 、 延 长 生 存 期 。现 将 目
前 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 的相关研究综 述如下 :
1 中医 对 乳 腺 癌 的认 识 祖 国医学 文献 对乳 腺癌 早有 记载 , 又称 “ 乳疳” 、 “ 乳 石
中国 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 0 1 3 年8 月第 1 9 卷第4 期
46 7
综 述
中医药辅 助治疗 乳腺癌 的研究进展
邵 荣江 , 路 军华 , 刘书德 摘要 : 在女性癌症患者 中乳腺癌发病率最高, 也是女性因癌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在减少不良反应、 延
缓肿 瘤复发 与转 移 、 提 高 患者 生存 质量方 面 以其整 体观及 辨证论 治特色 发挥 了不可替代 的疗效 , 成 为乳腺癌 综合 治疗的 一
鉴》 : “ 乳 癌 由肝脾 两伤 , 气郁凝 结而成 ” ; 宋代 医家窦汉卿 的 《 疮 疡经验全 集》 : “ 乳岩 , 此 毒 阴极 阳衰” ; 朱 丹溪 的《 格致余 论》 : “ 忧怒 抑郁 , 朝夕积 累 , 脾 气消沮 , 肝气 横逆 , 遂成 隐核 , 如大棋 子 , 不 捅不痒 , 名 日乳岩 ” ; 明代《 景岳全 书》 : “ 乳岩属 肝 脾二脏郁 怒 , 气血 万损 , 故初起 小核结 于乳 内, 肉色如 故 ,
势 。乳 腺癌 的全球发病 率 占所有 各种女 性癌症 的患病率 的 2 3 %, 因乳腺 癌而死亡 占女性癌症病 死率 的 1 4 %。乳腺 癌的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概况摘要:乳腺癌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中医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避免术后复发转移、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治疗、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改善患者体质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治疗上都取得了明显优势。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分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祖国医学称之为“乳岩”,据资料报道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妇女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降低了生存质量。

乳腺癌防治方法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减轻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的毒副反应、防治术后复发转移、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治疗、治未病等诸多方面优势显著。

中医药学在侧重临床研究的同时,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1.乳腺癌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作用邪毒留滞以及正气不足是导致患者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中医临床采用扶正祛邪的原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放化疗期以及巩固期不同阶段的临床证候予以辨证施治,对患者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失衡进行调节,能对乳腺癌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1.1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对于病变局限于乳房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术后患者往往容易发生皮瓣感染、坏死、患侧上肢水肿以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中医药则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术后恢复。

陈海滨[1]观察43例乳腺癌术后伴有局部创面血运障碍者,采用内服血府逐瘀汤的同时外用湿润烧伤膏换药,观察局部皮瓣坏死率的研究,结果表明:3例患者发生皮瓣坏死,坏死率仅为7%。

罗崇谦等[2]以治疗组五苓散加减与西药爱脉朗片对照观察其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五苓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而对照组爱脉朗片总有效率为57%,证明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服用中药五苓散加减效果明显。

1.2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乳腺癌患者难免会接受放疗、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而治疗后所造成的毒副反应也非常易见,采用中医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毒副反应发生。

中医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朱梦鸽鲁凯(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00)摘要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分型,具有肿瘤体积较大、高组织学分级、高侵袭性、高死亡率等特点。

近年来,中医药在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逆转化疗耐药、调节免疫、增强疗效、减轻辅助治疗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本文从TNBC的中医认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内治、中医外治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TNBC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4)07-0059-04引用本文朱梦鸽, 鲁凯. 中医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 2024, 45(7): 59-62.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ZHU Mengge, LU Kai(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is the most malignant subtype of breast canc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tumor size, high histological grading, high invasiveness and high mortality.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TNBC cells, reversing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regulating immunity, enhancing efficacy, and alleviat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djuvant therap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CM understanding of TNBC,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TCM internal treatment, and TCM external treatment,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CM treatment of TNBC.KEY WORDS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5%~20%,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治疗靶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素受体2表达均为阴性。

中药药物的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中药药物的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中药药物的抗乳腺癌作用研究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化学治疗的副作用的日益突出,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抗乳腺癌药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中药药物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物在抗乳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的抗癌活性成分、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前景。

一、中药药物的抗癌活性成分中药药物中含有众多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包括黄连素、白血树碱、异槲皮素等。

这些成分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多种方式发挥抗癌作用。

此外,中药中还含有许多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成分,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乳腺癌具有抑制作用。

二、中药药物的抗癌作用机制中药药物在抗乳腺癌作用中的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周期调控:中药成分能够调节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使其停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增殖。

2. 抗血管生成:一些中药成分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3. 免疫调节:中药成分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乳腺癌的免疫监视和清除。

4. 抗氧化作用:中药成分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中药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中药药物在抗乳腺癌领域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一方面,中药药物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中药制剂如抗癌口服液、中药注射剂等已被纳入到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另一方面,中药药物的研发和创新也在不断进行中。

通过研究和开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药物的抗癌机制,并进一步优化中药制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提高其抗癌活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中药药物在抗乳腺癌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药物的抗癌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具有潜在抗乳腺癌活性的中药成分,并将其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

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涂世森;粟铃红;荣震
【期刊名称】《淮海医药》
【年(卷),期】2024(42)2
【摘要】目的: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女性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对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预后具有显著作用,但化疗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凸显。

其中骨髓抑制属于化疗后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可影响疗效甚至缩短患者生存期。

现阶段,我国传统中医学在肿瘤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应用愈加广泛,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中西医治疗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214-216)
【作者】涂世森;粟铃红;荣震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R25
【相关文献】
1.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2.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进展
3.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
4.应用中医
药疗法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5.中医药防治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目前,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探讨。

1. 中医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艾灸等。

中药内服主要通过调理人体气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途径,起到抗肿瘤和辅助化疗的作用。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中医药可以个体化地开方,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中医药在乳腺癌预防中的作用乳腺癌的预防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乳腺癌预防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减少致癌物质的作用。

例如,中草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癌的作用,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3. 中医药在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乳腺癌患者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过程,身心状态常常受到影响。

中医药在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可以缓解患者的乳腺癌相关症状,如乳房肿胀、乳房疼痛等,并且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缓情绪等途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中医药与西医药结合治疗乳腺癌的前景中医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初步得到证实,然而,中医药与西医药结合治疗乳腺癌的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西医药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而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增强免疫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总结而言,中医药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体现在治疗、预防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将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医药的加持下,乳腺癌的治疗进步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

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

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肿瘤是现代医学中一个较为常见的恶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虽然现代医学在肿瘤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其治疗方法往往带来副作用,且对一些晚期患者效果不佳。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成果。

一、中医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肿瘤是由于气血瘀滞、湿热蕴结、痰浊阻滞等因素导致的。

传统中医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扶正祛邪:中医认为,肿瘤是一种外邪侵入导致的疾病,因此治疗肿瘤首先要扶正祛邪,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2. 活血化瘀:中医强调肿瘤是气血瘀滞所致,因此要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消散瘀血。

3. 健脾化痰: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和痰浊有关,因此要通过调理脾胃,健脾化痰,清除体内的痰浊。

二、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研究案例。

1. 黄芪治疗肝癌的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芪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黄芪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细胞毒性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同时,黄芪还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2. 当归治疗乳腺癌的研究:当归是中医中药中常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

研究发现,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

3. 细辛治疗肺癌的研究:细辛是一味具有辛温的中药,被用于肺癌的治疗中。

研究发现,细辛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细胞凋亡。

同时,细辛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症状,缓解咳嗽和气促等症状。

以上只是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研究中的几个例子,实际上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还有很多药物和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中药治疗肿瘤要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需要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相比于传统的放化疗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中药治疗及治愈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及治愈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及治愈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及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局限性,对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探索中药治愈乳腺癌的发展前景;方法:整理关于中药治疗乳腺癌的文献;结果:资料显示中药治疗乳腺癌有理论、实验依据,且有治愈案例供参考;结论:中药可以抑制肿瘤、增强免疫、防止癌C转移,能有效治疗并有希望治愈乳腺癌关键词:乳腺癌;中药;治疗;治愈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3位[1],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2010年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居美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位[2]。

我国古代将乳腺癌称为“石痈”、“乳痞”、“乳核”、“石榴翻花发” [3],现代中医称之为“乳岩” [4]。

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等,损伤及副作用大,影响生存质量。

本文将对中药治疗乳腺癌的机制进行研究,探索中药治疗的优势,展望中药治愈乳腺癌的发展前景。

1 治疗现状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切除作为乳腺癌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常用的切除术包括改良根治术、部分乳房切除术、全乳房切除术和乳腺癌根治术等[5]。

现代医学诊查水平提高,人类审美观念提升,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增高及低龄化趋势令避免手术疤痕、减轻人体伤害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

1.1 手术治疗弊端手术虽然可以切除或杀死肿瘤C,也会损伤机体及正常C,留下疤痕,破坏机体功能。

保乳手术疗效显著且美容效果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常规手术方式[6],但术后的并发症、复发及转移是威胁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

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常使用三苯氧胺、拖瑞米芬等药物进行内分泌干预治疗,易引起不良反应,如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肌瘤、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潮热汗出、乏力、心悸等,甚至精神抑郁、焦虑等类更年期症状 [7]。

1.2 化、放治疗危害大多数化疗药的治疗量即中毒量,因此化疗易引起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生存质量下降,严重无法忍受时还需暂停化疗,影响治疗,加重病情[8]。

中医药防乳腺癌复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乳腺癌复发治疗的研究进展

乳 腺癌是 一种严 重危 害女性 身 心健康 的常见 恶性肿 瘤 。
20 0 2年 全 世 界 乳腺 癌 新 发 病 例 数 约 1 5 例 , 1万 占女 性全 部 恶 性 肿 瘤 新 发 病 例 的 2 。 全 世 界 每 年 死 于 乳 腺癌 的病 例 约 4 . 3 而 1
1万 人 , 占女 性 癌 症 死 亡 病 例 的 1 , 女 性 癌 症 死 因 的第 一 4 居
能 散 , 血 渗 人 心 经而 生乳 岩 。 认 为 肝 肾 不 足 , 任 失 调 , 血 致 ” 冲 气
术 后 患 者 辨 证 为 肝 郁 气 滞 、 血 虚 弱 及 痰 热 凝 结 3型 , 治 疗 气 共 6 8例 , 全 缓 解 者 2 例 , 分 缓 解 者 3 完 O 部 1例 , 定 或 无 效 者 1 稳 7
3 中药疗法 31 专 方治疗 . 金 静 愉 E3 为 乳 腺 癌 1认 3
运 行不 畅 , 阻 经 络 而 发 病 。 《 科 正 宗 》 “ 郁 伤 肝 , 虑 伤 瘀 外 :忧 思 脾 , 虑 在 心 , 愿 不 得 者 , 经 络 痞 涩 , 结 成 核 。 即 日情 志 积 所 致 聚 ” 内伤 , 思 郁 怒 是 发 病 的重 要 因 素 。今 人 总结 经络 学说 及各 家 忧 学 说 观 点 , 为 乳 房 为 阳 明经 所 司 , 头 为 厥 阴 肝 经 所 属 , 志 认 乳 情 不 畅 , 失 条 达 , 久 而 气 血 瘀 滞 ; 伤则 运 化 失 常 , 浊 内生 ; 肝 郁 脾 痰 肝脾两伤 , 络阻塞 , 瘀互结于乳 , 形成“ ” 经 痰 遂 核 。同 时 , 淫外 六 侵 , 毒 留滞 也 是 发 病 重 要 因 素 。顾 乃 强 _认 为 , 癌 由无形 之 邪 1 ] 乳 气郁与有形之痰浊相互交凝 , 络痞涩 , 经 日积 月 累 , 结滞 乳 中 而 成 。炎 性乳 癌 之 结 肿 乃 肝 火 瘀 毒 互 结 而 成 ; 晚期 乳 腺 癌 主要 表 现 为 正 虚 体 衰 , 瘤 扩 散 。贾 占清 E指 出 乳 腺 癌 患 者 在 接 受 根 癌 。 ] 治 术 后 , 术 对 其 生 理 及 心理 的 打 击 较 大 , 时 气 血 双 亏为 其 手 此

消肿散结类中草药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消肿散结类中草药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消肿散结类中草药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9-16T03:03:54.401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8期作者:吴勇辉[导读]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吴勇辉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广东佛山,528244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研究发现,消肿散结类中草药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抗炎、调节免疫能力等药理活性,被应用于乳腺癌等肿瘤的治疗。

本文对消肿散结类中草药的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中草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消肿散结;中草药;乳腺癌;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均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乳腺癌发病率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2020年全球女性癌症死亡443万例,乳腺癌占15.3%,死亡率远超女性其他癌症类型。

目前乳腺癌治疗根据不同阶段及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绝大多数乳腺癌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再根据术后的病理结果给予化疗、放疗,分子靶向等治疗。

这些治疗手段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而且化疗、放疗因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

近年来中草药抗肿瘤机制研究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研究发现消肿散结类中草药在抗乳腺癌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治疗乳腺癌,作用表现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转移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等方面[2]。

常用的消肿散结类中草药主要有夏枯草、山慈姑、瓜蒌、牡蛎、海藻、昆布、猫爪草、龙葵、元参、贝母等。

中医临床应用表明消肿散结类中草药有软化恶性肿瘤病灶,并促其消散的作用,其提取物及复方制剂与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联合治疗乳腺癌,达到增效减毒的临床效果[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献研究
祖国医学文献对本病早化生火毒损伤津液,火毒灼 血为瘀,使瘀血更甚;术后瘀血停滞,阻滞于上肢的经脉, 影响津液的输布,使水湿外溢,溢于肌肤而发生上肢水肿, 肢体肿胀,使营血的运行更加受阻,从而加重血瘀。孙鲁 等【33也认为血瘀证是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活血 化瘀是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治则,血利则水去, 瘀去则生肌。而对于情志的异常,倪爱娣等H1通过临床观 察,手术后创伤导致患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忧愁焦虑等 精神症状是普遍现象,与肝气郁结有直接关系,故心理疏 导治疗也较重要,若不能予以及时纠正,将可能进一步加 重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康复。 2辨证论治 张勇”1根据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的不 同病理变化,将乳岩分为四型:肝气郁结型为乳岩早期,以 肝郁脾虚、血瘀痰凝为病理特点,方用逍遥散加减;冲任失 调为肝郁气滞、肝肾亏虚,气滞血瘀,乳络不畅,方用知柏 地黄丸加减;毒热蕴结型为乳岩中、晚期,热毒浸淫,局部 扩散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血亏虚型为乳岩晚 期。正虚邪实,气阴两亏,补中益气汤加减。 陈军,贾英杰等【61将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四型论治: 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型,治则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为主, 方用开郁饮(贾英杰方)加减;肝胆经湿热,痰瘀毒热型,治 则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方用淤毒消岩汤(贾英杰
第32卷第3期
・56・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GCTCM
No.3 May
V01.32 2010
2010年5月
病理诊断:阔韧带纤维瘤。术后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 天取出盆腔纱条,无渗血。术后10天患者出现体温升高, 达38.50C。复查B超示盆腔液性包块,大小约13em× 10.2cm。考虑盆腔血肿,遂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术中抽 出血性液体约600ral,术后继予抗生索预防感染治疗,术后 3天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术后15天痊愈出院,伤口II/ 甲愈合。 2讨论 发生于阔韧带的妇科肿瘤以肌瘤多见,纤维瘤好发于 卵巢。而阔韧带纤维瘤是源于阔韧带内闭叶组织或阔韧 带本身组织成分的良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小,很少引起症 状,多数于手术中偶然发现。少数可以长得很大,引起压 迫症状,偶尔引起麦格综合征(MeigsSyndrome),导致输卵 管、卵巢、子宫、输尿管、膀胱、直肠等器官受压和移位,引 起功能障碍…。此例肿块如此之大且发生于阔韧带实属 少见。 现将我们处理本病例的体会归纳如下:(1)本例阔韧 带纤维瘤巨大,活动受限,宫旁组织无间隙,使官颈暴露困 难,妇科检查摸不清子宫轮廓,术前定位诊断困难。由于 肿瘤位于子宫侧旁,一般临床检查、B超探测和CT扫描后 往往考虑病变来自卵巢,而较少想到阔韧带。故今后在影 像学图片上见到子宫侧旁的病变且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宫 体位置改变,且能推至包块的对侧上方者,应首先考虑阔 韧带肿瘤的可能。(2)术中因瘤体大,盆腔脏器解剖变异, 解剖层次不清,进行钝性分离时易误伤盆底静脉丛。因盆 底静脉丛血管管壁薄、大多无静脉瓣、血运丰富、弹性差, 损伤后难以止血,一旦发生出血,非常凶猛,常引起严重后 果,故术前应做好充分的输血准备。(3)一旦发生盆底静
1.1
力,使三脏发挥调节、滋养和同护乳腺生理功能的正常作 用,是预防和控制乳腺癌发生、发展乃至治愈的重要基础。 许正国等【2’认为乳腺癌术后所产生的并发症均与血 瘀证关系密切:乳腺癌术后瘀血内停,气机受阻,气血不 足,皮肉失充,则发生皮瓣坏死,皮瓣坏死后则“筋骨肌肉 不相等,经脉败漏”,使血脉阻塞加重血瘀;术后瘀血内停, 影响津液出入,聚而为水,发为皮下积液,皮下积液的存在 也可加重血瘀;术后瘀血停滞,日久生热,瘀热蕴结,热盛
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等。 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发生心脏毒性反应8例,对照组为 2l例,组间比较,P<0.05。 3.3减轻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内分泌疗法是治疗乳腺
减少术后并发症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皮
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等。孙贻安¨训将100例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常 规治疗的同时,于术后第2天起加服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皮 瓣坏死36例,连续用药lO天,观察皮瓣异常改变情况、皮 瓣坏死程度、宽度及发生率。结果皮瓣异常转为皮瓣坏死 的发生率降至13.9%,皮下积液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 93.8%,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皮瓣坏死宽度、皮下积液量明 显下降,优于对照组。 罗雪冰【I¨予6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口服具有补气活血 通络之功的补阳还五汤,配合功能锻炼、康复按摩,观察患 肢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表明:全部病例 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3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 88.9%。说明补阳还五汤能显著减轻乳腺癌术后患侧上 肢肿胀、疼痛。 3.2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3.2.1减轻化疗对骨髓的抑制许多化疗药物在抑制和 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骨髓造血细胞也有杀伤,不同程度 地降低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王国霞、崔志民等¨21对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 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是在对照组 服鲨肝醇、利血升的基础上加服八珍汤加减(党参、生黄 芪、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药、当归、山药、北沙参、麦门 冬、菟丝子、炙甘草等药物组成),结果中药组治疗前后临 床症状改善情况有效率在59.46%一88.46%,明显地提高 临床疗效,减少化疗后的不适症状,帮助患者顺利通过 化疗。
唐时期称为“乳石痈”,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又称“乳疳”、 “乳石痈”、“乳岩”、“石奶”、“翻花奶”、“奶岩”等,后世称 此病为乳岩沿用至今。因乳房部肿块,坚硬如石,溃破后 状如岩穴而名。乳岩病名首见于宋《妇人大全良方》,该书 记载了乳岩初起,晚期症状和病因。如:“若初起,内结小 核,或如鳖棋子,不痛,积之岁月渐大,旌岩崩破如熟石榴, 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日乳岩。” 《外科正宗》认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 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 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疼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疼痛,痛则 无解,日后肿若堆粟,或如复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 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
方)加减;脾失健运,气血两虚型,治则以健脾化湿,益气养 血为主,用扶正益气方(贾英杰方)加减;肝肾阴虚,冲任失 调型,治则以清热滋阴,补益肝肾为主,方用益肾固冲汤 (贾英杰方)加减。 吴雪卿等f7’对10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气虚证81例,占75.O%;阴虚证77 例,占71.30%;冲任失调证57例,占52.78%;血虚证25 例,占23.15%;肝气郁结证37例,占34.26%;肝肾阴虚证 22例,占20.37%;气虚、阴虚相兼60例,占55.56%;气虚、 阴虚、冲任失调三证栩兼34例,占31.48%。说明乳腺癌 术后患者证情较复杂,常常多证相兼。 卢雯平等怫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乳腺癌分为4型: 肝郁气滞型、脾虚痰湿型、淤毒热结型、气血双亏型,同时
四大不救,名日乳岩”。指出情志内伤,忧思郁怒是发病的
重要因素。乳房为阳明经所司,乳头为厥阴肝经所属,情 志不畅,肝失条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脾伤则运化失常,痰 浊内生,肝脾两伤,经络阻塞,痰瘀互结于乳所致。 《灵枢・五变》日“寒湿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 聚乃起。”《诸病源侯论》则论日:“有下于乳者,其经络为风 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 结核如石。”瘀血凝滞,痰浊积聚亦是乳岩病机之一,《灵 枢》“湿气不行,凝血蓄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蓄而不去,而 积皆成也。” 1.2现代研究 李氏…认为乳腺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
切。肝疏畅气血,调节情志,协调女子月经及乳腺功能;脾 运化水谷,促进消化吸收,输布气血津液,滋养乳腺;肾被 称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藏真阴真阳,通 盛冲任二脉,对胞宫和乳腺的发育及其生理功能有决定作 用。如果肝疏泄失职,则气郁血滞,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就 会聚湿为痰,凝涩血脉,渐致痰瘀互结,毒聚于乳腺;如果 肝脾肾长期亏损,则气虚血瘀,阴损毒凝,诱发乳腺脉络闭 阻。随着体内癌毒的不断蓄积,免疫系统受损,抗癌能力 减弱,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癌变。肝脾肾脏气的长期 亏损和日积月累的失调,不仅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病机, 而且是导致乳腺癌恶化、转移和复发的促动因素。所以。 保持肝脾肾三脏的充盈和协调,提高抵御外邪侵袭的能
对照组止吐有效率70.O%,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并能显著改善化疗的不良反应。说明旋覆代赭汤能有效 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3.2.3减轻心脏毒性石氏等¨41将60例手术后中医辨 证属气虚的乳腺癌、胃癌、肺癌、膀胱癌患者,分为2组各
30例,均行含阿霉素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治疗组加用黄芪
3.1
3.2.2减轻消化道反应在乳腺癌化疗中,含铂类方案常 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接受化疗者出现不同 程度的呕吐。临床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为治疗原则,常 用中药有旋覆花、代赭石、姜半夏、生姜、竹茹、陈皮等。周 斌、单泽松¨刊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观察组在化疗前3天开始服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味(党 参、旋覆花、代赭石、制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等药物组成) 治疗至化疗后1周,化疗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对照组单 在化疗前用恩丹西酮。结果:观察组止吐有效率93.3%,
脉丛出血,首先术者要镇静沉着,应注意精细操作。切不 可慌忙钳夹或缝扎止血,如此非但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 会使出血范围变得更为广泛,出血程度加重。此时合理而 有效的止血方法是压迫止血,如果损伤较重、出血凶猛,应 果断采用纱布填塞法止血,填塞务必要紧、可靠、准确,否 则止血时间长,易加重损伤出血的危险。若处理不当往往 造成患者死亡。故术中在局部止血同时。应注意迅速而有 效的补充血容量,保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严密观察病 人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血压下降、脉压缩小、心率加快、 呼吸浅快等休克症状,则积极予抗休克治疗。(4)巨大肿 瘤剥离后,腔隙大,组织疏松,易渗血,为防盆腔血肿形成, 术毕应经腹壁置引流管,术后积极予抗生索预防感染。 (5)熟悉解剖层次,轻柔的手术操作是防止盆底静脉丛大 出血的关键:①树立盆腔局部解剖的立体观念;②掌握分 离粘连的原则和方法。术者操作的手指必须有对包块周 围的软、硬组织敏感的触觉。遇有粘连的条索状物或血 管,千万不要粗暴撕拉或盲目切断或缝扎。做到仔细分 离,轻柔操作,采取逐步分离,逐步深入的方法。同时认真 分辨输尿管的位置及走向,为避免损伤输尿管,要紧贴肌 瘤分离组织。③手术中应避免频繁地用纱布擦血,吸引器 头不可抵于血管上,应轻轻置于出血处吸引,以免引起血 管破裂。(6)建议育龄期妇女特别是基层妇女每年进行妇 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