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操作技术课件第二章传热操作技术
传热操作技术—间壁式换热器(化工原理课件)
U形管式
U型管式换热器
U形管式
➢ 优点:不会产生热应力,结 构较简单,造价低
➢ 缺点:U形管内不易清洗,因 此要求管内流体要清洁、不 易结垢
➢ 适用场所:高温、高压
列 管 换 热 器
换热器 结构的 设计
列管换热 器的结构 和分类
换热器 的选型
壳体 管束
管板 封头
列管15换.5 热 器
带补偿圈的 固定管板式
管式换热器结构不紧凑
在管式换热 器的基础上 加以改进
1
高效紧 凑的换
热器
采用各种板 状换热表面
2
1.螺旋板式换热器
1,2—金属片;3—隔板;4,5—冷流体连接管;6,7—热流体连接管
04 01 03 02
优点 1 2 3 4
传热系数大
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约 为列管式的3倍 冷、热流体间为纯逆流流动,,传 热平均推动力大
冷、热流体温度不同,则壳体和管束受热 不同,其膨胀程度也不同。两者温差大于50℃, 管子会扭弯、断裂或从管板上脱落,毁坏换热 器。
从结构上考虑热膨胀的影响
按消除热应力的方式
固定管板式
浮头式
U形管式
固定管板式 固定管板换热器(∆t<50℃)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 ➢ 缺点:壳程检修和清洗困难 ➢ 适用场所:壳程必须是清
由于流速较高以及离心力的作用,在 较低的Re下即可达湍流,使流体对器 壁有冲刷作用而不易结垢和堵塞
缺点
操作压强和温度不能太高,目 前操作压强不大于2MPa,温度不 超过300~~400℃
流体在换热器内做螺旋式流动, 加上定距片对流体流动的干扰作 用,其流动阻力较大
检修困难
2.板式换热器
2工程传热学课件第二章
绘制等温面(线)的意义:
绘出物体内的等温面(线),可以直观地了解物体内温度 分布情况。如缩孔的产生位置判断。★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
温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
有了等温面的概念,就可以定义温度梯度了。 因为在同一等温面上,各处的温度是相同的,所以在等温 面上没有热量传递。热量传递只能由高温等温面向低温等温面 传递。且热量传递方向只能是沿着等温面的法线方向。可证明。 ★ 定义:通常把温度场中任意点的温度沿等温面法线方向的增加 率称为该点的温度梯度,即grad t。其定义式如下:
※傅里叶定律为实验定律,普遍适用(变物性、非稳态、固液气) ※引起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的根本原因:温度梯度; ※一旦温度分布 t f ( x , y , z , ) 已 知,热流密度可求(求解导热问题 的关键:获得温度场)。如下例: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
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
如图所示(书上图2-10)为根据温度-时间曲线绘制的纯铝 圆柱铸件的温度场,由图中可以看出: ※在铸件截面上某一点,不同时刻,其温度是不同的。
如:至表面距离25 mm处,浇注后1分钟时,温度约为644℃ ,而在浇注后2分钟时,温度约为627℃,可见铸件某一点的温度 t 是浇注时间 的函数。 ※在同一瞬间,铸件截面各点的温度也不同。 如在浇注后2分钟,至表面距离25 mm及50 mm处的温度分别为627℃及653℃,可见在同 一瞬间,铸件截面上各点温度 t 是各点空间坐 标 x, y, z的函数。 综上所述,可知温度 t 是坐标 x, y, z 和 时间 的函数,所以温度场的数学表达式为:
传热学课件第 二 章 稳 态 热传导
d2t d x2
m 2 t t f
1
通过肋壁的导热
一、等截面直肋的导热
4.求解:
4>.引入过余温度:<1>式变为 <4> 5>.解微分方程得温度场 <4>式为一个二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 =C1emx+C2e-mx <5> 将边界条件<2>、<3>代入<5>即得肋片沿H方向的温度分布:
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一、已知第一类边界条件
据傳里叶定律并整理后可得热流量的表达式: 1 ln d2 2l d1 式中的分母即为长度为l的圆筒壁的导热热阻。 单位为:℃/W 实际工程多采用单位管长的热流量ql来计算热流量:
t w1 t w 2
ql
Q l
t w1 t w 2
d ln d2 2 1 1
通过平壁的导热
二、已知第三类边界条件:
q
q
t f 1 t f 2
1 1 h1 h2
也可写作:q=k(tf1-tf2) (请牢记K的物理意义!) 对于冷热流体通过多层平壁的导热,可写作:
t f 1 t f 2
1 h1
i 1
n
i 1 i h2
若已知传热面积A,则热流量为:
e m x H e m x H 0 e mH e mH
d 2 m 2 d x2
or :
0
或写作:
0
ch mx H ch mH
expmx H exp mx H expmH exp mH
1
h21d x 0
第二章 传热
热风炉用耐火制品来自高 炉 用 系 列 耐 火 制 品
维持炼铁高炉 的长寿或者保 护窑炉外环境-有益传热
L
第二章 传 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传导传热——导热 对流换热 热辐射 综合传热 热换器 不稳定传热 传质原理
传热有三种方式,即传导、对流与辐射。
实际传热过程,几种方式同时并存—综合传热。 在研究传热之前,首先建立温度场的概念
例1: 如图,有一红砖墙,其厚度为240mm(长度及宽度远 远大于厚度,可视为“一维”导热),墙的两表面温度分别为
t1=140℃、t2=20℃。
求: 通过此墙壁的 热流密度q和平壁 a、b、c各平面的 温度ta,tb,tc ?
这些平面相距均 为60mm。
解: 不考虑红砖的λ随温度变化, 取λ= 0.50W/(m·℃) q = ( t1 - t2 ) λ/ = (140-20)×0.50 / 0.24 = 250 W/m2 ta = t1 – [ ( t1 - t2 ) / ] x =140-[(140-20)/0.24]×0.06=110℃ tb = 80℃ tc=50℃.
温度场是传热的必要条件: 物体(气-固-液)中 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向低温流动. 温度场是空间与时间函数: t = f (x, y, z,η) 如果温度场不随时间改变,则称为稳定传热,反之 为不稳定传热。 例如: A> 窑炉中的窑墙、窑顶,虽然各点温度不同,但 不随时间而改变,属稳定传热. B> 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同一部位的温度都随 时间改变,属不稳定传热.
一、导热基本定律 -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在研究固体导热现象时确定: 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流量Φ (热流密度、热流通量), 与温度降度以及垂直于导热方向的截面积F成正比 Φ= -λ · (ət/ən) · F W 对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流量,即热流密度 (热流通量)可表示为: q= -λ·(ət/ ən) W / m2 这就是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传热学 第2章 稳态导热
t t t t c Φ x x y y z z
3、常物性且稳态:
2t 2t 2t Φ a 2 2 2 0 x y z c
如果边界面上的热流密度保持为常数,则 q | w 常数 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为零时,称为绝热边界条件
t t qw 0 0 n w n w
18
(3)第三类边界条件 给出了物体在边界上与和它直接接触的流体之 间的换热状况。 根据能量守恒,有:
返回
2.1.1 各类物体的导热机理
气体: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高温的气体分子运 动的动能更大 固体:自由电子和晶格振动 对于导电固体,自由电子的运动在导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的良导 体也是热的良导体 对于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即原子、分子在其平 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返回
2.2.2 定解条件
导热微分方程式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导热过程中的应用,是一切导热 过程的共性,是通用表达式。 完整数学描述:导热微分方程 + 定解条件 定解条件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两大类,稳态问题无初始条件 初始条件:初始时刻的状态表示为: =0,t =f (x,y,z)
边界条件: 给出了物体在边界上与外界环境之间在换热上的联系或相互作用
2、推导基本方法:傅里叶定律 + 能量守恒定律 在导热体中取一微元体
进入微元体的总能量+微元体内热源产生的能量-离开微元体的总能量= 微元体内储存能的增加
11
Ein Eg Eout Es
d 时间段内:
Ein Φx Φy Φz d Eiout Φxdx Φy dy Φz dz d
传热学课件第二章导热基础理论
也称导温系数,
单位为m2/s。
其大小反映物体被瞬态加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的快慢。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简化
(1) 物体无内热源:V = 0 t a2t
(2) 稳态导热: t 0 a2t V 0 c
(3)稳态导热、无内热源:
2t 2t 2t 2t = 0,即 x2 y2 z2 0
(4)热流密度
q d
dA
nt dA
热流密度的大小和方向可 以用热流密度矢量q 表示
q
d
q d n
dA
热流密度矢量的方向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在直角坐标系中,热流密度矢量可表示为
q qxi qy j qzk
qx、qy、qz分别表示q在三个坐标方向的分量的大小。
2. 2 导热的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
第二章 导热基础理论
例内重基 题容点本 赏精难要 析粹点求
基本要求
1. 理解温度场、等温面(线)、温度梯 度、热流密度等概念。
2. 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其应用。 3. 掌握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定义、意
义、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 4. 能写出典型简单几何形状物体导热问
题的数学描述表达式。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傅里叶定律与热导率。 2. 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 难点: 1. 傅里叶定律的矢量表达式。 2. 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
标量形式的付里叶定律表达式为
q t
n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 各方向上的导热系数相等,
q qxi qy j qzk
gradt t i t j t k x y z
q
t x
第二章 传 热
•解 t1=18℃,t4=24℃,λ1=0.043W/(m·℃),λ2=0.10W/(m·℃), λ3=1.3W/ (m·℃)
q t1 t4
18 24
465 W / m2
A b1 b2 b3 0.015 0.040 0.20
1 2 3 0.043 0.1 1.3
2021/2/25
27
相对误差(校核):
(814.15-794.33) / 794.33 ×100% = 2.5% < 4%, 故认为假定合理
****最后计算通过该墙壁的热流平均密度q: q = ( t1 - t4 ) / ( R’t1 + R’t2 + R’t3 )
= ( 1000 – 50 ) / ( 0.1781 + 0.2329 + 0.7709 ) = 804 (W/m2)
t 0 1 t 0 bt
t —— t ℃时的热导率 0 —— 0℃时的热导率
b,β——实验常数,1/ ℃
o 如粘土砖、硅砖、刚玉、红砖 o 如高铝砖、镁砖、碳化硅砖
400°c 14.2
600 °c 12.2
800 °c 1000 °c 1200 °c
10.3
9.2
8.0
影响的因素:
导热
(2)对流传热: 流体各部分间发生相对移动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对流换热:由于流体受热后各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 强制对流换热:流体的运动由于外界的机械作用(风机、泵)产生
特点: 1. 有质点的相对位移、无能量形式的转换; 2. 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有导热现象。
(3)辐射传热:任何物体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以电磁波形式向外界发射 热辐射能。 当辐射能透射到另一物体是便会部分或全部被吸收,重新变为热能。
第二章传热过程
从右表数据可 以看出,金属的值 最大,气体的值最 小,一些保温材料 值之所以很小,就 是因为保温材料内 有很大部分空间是 空气的缘故。
物质 导热系数 λ [W/m·K]
金属 建筑材料
5 0.5~2
绝热材料
0.01~0.4
水
0.6
其他液体 气体
0.09~0.7 0.007~0.17
物料的导热系数 值还随温度而变化。但金属和液
液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可按质量加和法进行估算:
n
m Kixi i1
(2 4)
式中:m、i - 混合液和各组分的导热系数 [W/m·K];
xi -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K - 常数,对一般混合物或溶液为1.0,对有机物的水 溶液为0.9。
气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可按摩尔加和法估算:
λm
i
n
1
化工生产中,间壁式传热设备用得最多。这类设 备通常称作热交换器或换热器。在所有化工厂设备中 换热器约占设置重量的40%左右,因此必须对传热机 理、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传热过程的强化或抑止、 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计算,以及主要几种热交换器的 基本结构和性能有所了解。
补充:
传热过程
稳态传热:在传热进行时,物体各点温度不随时 间而变、仅随位置变化的传热过程。
补充:
▪ 发生导热时,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宏观相对位移。 ▪ 对于气体,导热是由于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相互碰撞而引起; ▪ 对于固体,导电体的导热是由自由电子的运动而引
起;而非导电体则通过晶格的振动来传递热量。 ▪ 对于液体,可以认为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
在一个均匀(各部分化学组
成、物理状态相同)的物体内 (图2-1),热量以传导方式沿 着方向n通过物体。取热流方向 的微分长度为dn ,在d 瞬间内 的热传量为 dQ。
工程传热学第二章稳态导热PPT课件
31
沿x轴方向、经x+dx表面导出的热量:
qxdxqx+qxxdx+2xq2x d2x! 2+
qxdx
qx
qx x
dx
dΦx+dx
qx+dxdydz
(qx
qx x
dx)dydz
qxdydz
qx x
dxdydz
dΦx
x
(
t )dxdydz x
32
因此:
dΦ x+dxdΦ x x( x t)dxdydz
下,0.0257 W/(m﹒K) )
27
一般把导热系数仅 仅视为温度的函数, 而且在一定温度范围 还可以用一种线性关 系来描述。
0(1bT)
28
6.导热微分方程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与傅里叶定律, 可建立导热微分方程式。
假设:
1) 所研究的物体是各向同性的连续介
质;
2) 物体内部具有内热源,内热源强度
qgradtt n
n
22
进一步表示为,
qt( titjtk)
x y z
热流密度在x, y, z 方向的投影的大小 分别为:
qx x t; qy y t; qz z t
热流密度是矢量,有方向。 23
5.导热系数
1)导热系数的定义式由下式
给出:
t1
- q
gradt
t2
x
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 梯度时的热流密度的模(大小)。
FF22逆断层
孙孙氏氏店店正正断层断层
龙固背斜
46.5 47.8
49
50.3 51.5
传热操作技术—传热工艺计算(化工原理课件)
例 现用一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原油,原油在管外流 动,进口温度为100℃,出口温度为160℃;某反应物 在管内流动,进口温度为250℃,出口温度为180℃ 。试分别计算并流与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解: 并流:
T : 250 180
t : 1 00 160
tm
t1 t2 ln t1
t2
℃
逆流 : T : 250 180
Q KA
t1 t2 ln t1
KAtm
t 2
tm
t1 t2 ln t1
t2
逆流
T 1 T2 t1 T 1t2
t2 t1 t2 T2 t1
并流 T 1 T2 t1 T 1t1
t1 t2 t2 T2 t2
❖讨论: 1)习惯上将较大温差记为t1,较小温差记为t2
2)t1/t2<2时, tm (t1 t2 ) / 2(误差<4%)
αi、αo——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系数,W/(m2·K);
λ ——固体间壁的导热系数, W/(m·K); δ ——固体间壁的厚度, m。
总传热系数基本公式讨论
若A取Ao,则有
K
Ao
1
Ao
1
i Ai Am o
若A取Ai,则有 若A取Am,则有
K
1
1
Ai
Ai
i Am o Ao
K
Am
1
Am
i Ai o Ao
(3)气体的热导率 对于气体: 源自,1-水蒸气 2-氧 3-二氧化碳 4-空气 5-氮 6-氩
• 一般说来,金属的导热系数最大, 固体非金属的较小,液体的更小, 气体是最小的。
• 固体导热系数大小顺序
• 金属>建筑材料>绝热材料
传热学-第二章(二)
❖ 假设各层之间接触良好,可以近似地认 为接合面上各处的温度相等
t2
t3 t4
❖ 边界条件: x 0
n
x i i1
t t1 t tn1
❖ 热阻:
r1
1 1
,
, rn
n n
t1
t2
t3
t4
三层平壁的稳态导热
由热阻分析法:
q
t1 tn1
n
ri
i 1
t1 tn1
n i i1 i
问:现在已经知道了q,如何计算其中第 i 层的右侧壁温?
对上述方程(a)积分两次:
第一次积分
第二次积分
r
dt dr
c1
t c1 ln r c2
tw1 c1 ln r1 c2 ; tw2 c1 ln r2 c2
应用边界条件 获得两个系数
c1
tw2 tw1 ln( r2 r1)
;
c2
tw1
(tw2
tw1)
ln r1 ln( r2 r1)
t
对于变截面肋片来讲,由于从导热微分方程求得的肋片 散热量计算公式相当复杂,因此,人们仿照等截面直肋。 利用肋片效率曲线来计算方便多了,书中图2-14和2-15 分别给出了三角形直肋和矩形剖面环肋的效率曲线。
图 2-14
图 2-15
4. 通过接触面的导热
实际固体表面不是理想平整的,所以两固体表面直接接触的界 面容易出现点接触,或者只是部分的而不是完全的和平整的面 接触 —— 给导热带来额外的热阻 —— 接触热阻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h2
ql
1
tf1 tf 2 1 ln r2
1
食品工程原理课件 第二章 传热
Q
t1 t 2 t3 t1 t 4 b b b b b b ( 1 2 3 ) ( 1 2 3 ) 1S 2 S 3 S 1S 2 S 3 S
t1 t 2 t3 t1 t 4 Q R1 R2 R3 R1 R2 R3
二、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的传递是由于系统内或物体内温度不同而引 起的,根据传热机理不同,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热传导(conduction); 热对流(convection); 热辐射(radiation)。
1.热传导(又称导热)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 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
λ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其值与物
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由实验测得。 一般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多数固体λ与温度的关系
λ=k0+k×t 单位:W/(m K) k0 --0℃下的导热系数 k为经验常数。 对大多数金属材料,其k值为负值;对非金属材料则为正值。
二、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 单层平壁的热传导
如图所示:
平壁壁厚为b,壁面积为S; 壁的材质均匀,导热系数 λ 不
随温度变化,视为常数;
t1 t2 t t t b
1 2
Q
平壁的温度只沿着垂直于壁面
的x轴方向变化,故等温面皆为垂 直于x轴的平行平面。
平壁侧面的温度t1及t2恒定。
o
b
x
根据傅立叶定律
换热器:实现冷、热介质热量交换的设备
用于输送热量的介质—载热体。 加热介质(加热剂):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水蒸气、热水等。 冷却介质(冷却剂):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冷水、空气制冷剂。
第二章 传热
Q2为冷流体吸收的热量,W;
Q3为热损失,W。
如果换热器保温良好,热损失不计时,则有:
Q1 = Q2
冷热流体传递热量的计算方法
假定1:流体无相变化,流体的比热视为常数或取进出口 温度算术平均值下的比热容,则热流量计算式为:
Q1 qm1c p1 (T1 T2 ) Q2 qm 2 c p 2 (t 2 t1 )
主要内容
传热速率方程和热量衡算 单层、多层平壁,圆筒壁热传导速率方程及应用; 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传热过程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要存在温度差,热量会自发从高温传
递向低温,直至温度相等。
传热方向: 高温→低温 传热极限: 温度相等 传热推动力: 温度差
传热应用:科研、生产、生活
定,物性已知。对此传热过程如何解决下列问题:
1) 2) 3)
如何根据上述要求设计并选择合适的换热器? 使用一段时间后,换热效果能否达到要求? 冷却水流量和液体产品对换热效果有和影响?
4)
季节变化对换热效果有何影响?
2.2 传热机理
热量传递方式,根据传热机理不同可分为:热传导、对流 传热和辐射传热。
(2) 对流给热
对流给热:是指流体质点发生宏观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
对流给热仅仅发生于流体中。
(3) 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是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的能量和
其从外界吸收的辐射能不相等时,该物体与外界就产生热量 的传递。
实际传热过程往往不是单独以某种传热形式传递热量,而
是两种或三种传热方式的组合。
4) 导热系数λ与材料的组成、结构、温度、湿度以及聚集体状
《传热学》第2章_稳态热传导
2021/5/23
第2章 稳态热传导
例2-2 一锅炉炉壁有三层材料组成,最里面的是耐火粘土砖,厚115mm,
中间层是硅藻土砖,厚125mm;最外面是石棉板,厚70mm,已知墙
壁内外表面的温度为495 ℃和60 ℃,试求每平方米炉强的热损失及分界
面上的温度。
假设:1. 一维问题;2. 稳态导热;3. 无接触热阻(界面紧密接触)
1,2,,导3 热系数
面温度t1,t4。
,1,两2,外3表
假设各层之间接触良好,可以近似地认
t2
t3 t4
为接合面上各处的温度相等
x 0
❖
第一类边界条件:
x
n i1
i
t t1 t tn1
t1
t2
t3
t4
❖
热阻:
2021/5/23
r1
1 1
....r.n.nn
三层平壁的稳态导热
关键点:界面热流密度、传热量处处相同
0时( n t)wf2()
3. 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及周围流体的 温度,称为第三类边界条件。第三类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 n t)wh(twtf )
2021/5/23
第2章 稳态热传导
4. 如果导热物体表面与温度为Te的外界环境只发生辐射传热,称为
辐射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T nTw 4Te4
更多的热量;2. 分母是单位体积的物体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
热量。a越大,表示物体内部温度扯平的能力越大。
2. 等号左边一项为非稳态项,也就是热力学能增量
3. 等号右边三项为通过界面的导热而使微元体增加的能量
4. 公式最后一项为源项
传热学课件第二章导热基础理论精选全文
对于大多数工程材料,热导率都是温度的
函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的温度范围内,
可近似地认为热导率随温度线性变化,并表示
为: ( 0 1 bt)
(2-5)
λ0—按公式计算的0℃时的热导率
b—实验测定的系数,b>0或b≤0
常取t=(t1+t2)/2 一般材料生产厂家都会随材料提供其热导
率的数值,工程中的常用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的热 导率值可参看附录,查取热导率数值时,应注意 材料的确切名称、密度、使用温度范围等。
内容精粹
§1 导热的基本概念 §2 导热的基本定律 §3 热导率 §4 导热微分方程和单值性条件
第一节 导热的基本概念
一、温度场
1.概念
在某一时刻τ,物体内所有各点温度分 布的总称,称为该物体在τ时刻的温度场。
一般,温度场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在 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为:
t=f (x,y,z,τ)
作为热工技术人员应掌握一些常用材 料的热导率数据。
第四节 导热微分方程式及单值性条件
目的:求解温度场 t f x, y, z,
一、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导出
依据:能量守恒和傅里叶定律。 假设:1)物体由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组成;
2)有内热源,强度为 ,V 表示单位时间、单位
体积内的生成热,单位为W/m3 。
第二节 导热基本定律
法国数学家傅立叶(J.B.J.Fourier)在 对导热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导 热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于1822年 提出了著名的傅立叶定律即导热基本定律。
一、数学q表达式g:rad
t
t
n
W/m2
n
式中“-”号表示
q
与gradt二者方向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操作技术1、有一∅108mm ⨯4mm 的管道,内通以200KPa 的饱和蒸气。
已知其外壁温度为110℃。
内壁温度以蒸气温度计。
求每米管长的导热量。
解:已知:2254 5.410r mm m -==⨯ 2221 5.410410 5.010r m ---=⨯-⨯=⨯ 1L m = 2110t ω=℃ 查表得145m λω-=⋅⋅℃ 1120t ω=℃()22212 3.14112011045236720.375.4105.01036720.37n nl t Q W r l l r Wπλ--⨯⨯⨯-⨯===⨯⨯∴ 每米管长的导热量为 2、水在一圆形直管内呈强制湍流时,若流量及物性均不变,现将管内径减半,则管内对流传热系数为原来的多少倍?解:已知:12λλ= 2112d d = 21P P C C = 21μμ= 21ρρ= 21qV qV = 22224qV u d π=0.822222222222240.023nP qV d d C d d ρπλμμλ⎛⎫ ⎪⎪⎛⎫ ⎪∴= ⎪ ⎪⎝⎭ ⎪ ⎪⎝⎭ 0.8122222111210.811240.023222 3.48n P d qV d C d ρπλμμλαα⎛⎫ ⎪⎪⎛⎫ ⎪= ⎪ ⎪⎝⎭⎪ ⎪⎝⎭=⨯=3、用一列管式换热器来加热某某溶液,加热剂为热水。
拟定水走管程,溶液走壳程,已知溶液的平均比热容为13.05KJ Kg - ℃,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5℃和60℃,其流量为1600Kg h - ;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90℃和70℃。
若不考虑热损失,试求热水的消耗量和该换热器的热负荷。
解:已知: 190n t =℃ 270n t =℃ 135c t =℃ 260c t =℃33.0510P C C J Kg ⋅=⨯ ℃ 111600600/36006mc q kg h kg s --===由题意可知:()2131 3.051025612708.3C mc pc c c C Q q C t t Q W=-=⨯⨯⨯=代入数据又 不考虑热损失,则在单位时间内热流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流体吸收的热量()()()121212C hh mh Ph n n C Cmh P h n n Ph n n Q Q Q q C t t Q Q q C t t C t t ∴==-∴==--查表可得80℃时,314.19510Ph C J kg -=⨯℃ 1312708.30.154.1951020mh q kg s -∴==⨯⨯ ∴热水的消耗量为10.15kg s - ,该换热器的热负荷为12708.3w 。
4、在一釜式列管式换热器中,用280KPa 的饱和水蒸气加热并汽化某液体(水蒸气仅放出冷凝潜热)。
液体的比热溶为14.0kJ kg - ℃,进口温度为50℃,沸点为88℃,汽化潜热为22001kJ kg - ,流量为11000kg h - 。
忽略热损失,求加热水蒸气的消耗量。
解:已知:280P kPa =水 C =液14.0kJ kg -℃ 50T =进℃ 88T =沸℃ 110001000/3600m q kg h kg s -==12200r kJ kg -= 潜热 361110002200100.61103600h m Q q r J S -==⨯⨯=⨯ 湿热 ()()341210004.0108850 4.2103600h m Q q C T T J S -=-=⨯⨯⨯-=⨯ 进沸 6451120.6110 4.210 6.5210h h Q Q Q J S -∴=+=⨯+⨯=⨯又Q q r = 水水5165210Q J S q r r -⋅⨯∴==水水水31270.25217810KPa J kg -=⨯ h1在压强下,r 31313.11216310KPa J kg -=⨯h2压强下,r270.25,313.11kPa kPa ∴n由的汽化比焓可求得280kPa 下汽化比焓r3336270.25313.11217810216310270.252802178102.17510n n r r -⨯-⨯=-⨯-=⨯5416416.52103102.17510310q kg skg s --⨯∴==⨯⨯∴⨯ 水加热用水蒸气的消耗量为 5、用一单壳程四管程的列管式换热器来加热某溶液,使其从30℃加热至50℃,加热剂则从120℃下降至45℃,试求换热器的平均温度差。
解:当并流时 30℃→50℃ 120℃→45℃11203090t =-= ℃ 250455t =-= ℃121290529.41905m n nt t t t l l t --∴=== ℃ 当逆流时 30℃→50℃ 45℃←120℃11205070t =-= ℃ 2453015t =-= ℃121270155535.717014153m n n nt t t t l l l t --∴==== ℃ ∴当并流时,换热器的平均温度差为29.41℃,当逆流时,换热器的平均温度差为35.71℃6、在某列管式换热器中,管子为∅25mm ⨯2.5mm 的钢管,管内外的对流传热系数2200w m - ℃和22500w m - ℃,不计污垢热阻,试求:(1)此时的传热系数。
(2)将i α提高1倍时(其它条件不变)的传热系数。
(3)将0α提高1倍时(其它条件不变)的传热系数。
解:已知: 2.50.0025mm m δ== 0250.025A mm m == 2200i w m α-=℃-1 25 2.52200.020i A mm m =-⨯== 145w m λ-= ℃-1 00.02252im A A A m +== (1)202500w m α-=℃-1 00011i i M K A A A A δαλα∴=++10.0250.00250.02512000.02450.02252500=⨯++⨯⨯ 2149.0313W m -= ℃-1(2)将i α提高1倍,即i α`=400`k 00011i i m A A A A δαλα=++10.0250.00250.02514000.02450.02252500=⨯++⨯⨯=2278.9400w m - ℃-1(3)将0α提高1倍,即0α`=50002w m - ℃-1K`00011i i M A A A A δαλα=++10.0250.00250.02512000.02450.02255000=⨯++⨯⨯2153.6098w m -= ℃-1增幅:153.6098149.03133.1149.0313-=%7、为了测定套管甲苯冷却器的传热系数,测得实验数据如下:冷却器传热面积为2.82m ,甲苯的流量为12000kg h - ,由80℃冷却到40℃。
冷却水从20℃开始到30℃,两流体呈逆流流动,试求所测得的传热系数和水的流量为多少? 解:已知:A 22.8m = 2000/3600mh q kg s =查表可得 31.710/Ph C KJ =⨯(kg ℃) 甲苯 80℃→40℃ 水 30℃←20℃ 150t = 220t = 1212502032.755020m n nt t t t l l t --=== ℃ ()12h mh ph n n Q q C h h =-320001.71040360037777.8w=⨯⨯⨯=又mQA K t = m Q K A t ∴=237777.8411.972.837.5K w m -∴==⨯ ℃-1又C h Q Q = ()21c mc c c pc Q q h h C =- 查表得 4.179/pc C kJ =(kg/℃-1) ()2137777.80.904/4.17910h mc pc c c Q q kg s C h h ∴===-⨯∴所测得的传热系数为2411.97w m - ℃-1,水的流量为0.904kg/s. 8、用列管式冷却器将一有机液体从140℃冷却至40℃,该液体的处理量为,比热容为。
用一水泵抽河水作冷却剂,水的温度为30℃,在逆流操作下冷却水的出45℃,总传热系数为,温度差校正系数为0.8。
计算:(1)冷却水的用量(水的比热容为);(2)冷却器的传热面积。
(3)若水泵的最大供水量为,采用并流操作行不行?解:已知:1140n t =℃ 240n t =℃ 31610/3600m q kg s -=⨯12.303C KJ kg -= ℃-1 130c t =℃ 235c t =℃ 0.8t α= 1290.75K w m -= ℃-1 14.187C KJ kg -= 水℃-1(1) mh mc q C t q C t =热水水 ()()3610/3600 2.30314040 6.114.1874530mh mc q C t q kg C t ⨯⨯⨯-∴===⨯- 水水℃-1 (2) 逆流 140→40 45←301404595t =-= ℃ 2403010t =-= ℃12129510`37.789510`37.780.830.22m n n m m t t t t l l t t t t α--=====⨯= 由m Q AK t = 得32610/3600 2.3031000.044290.7530.22mh m m q C t QA m K t K t ⨯⨯⨯====⨯(3)采取并流流操作 140→40 30→45114030110t =-= ℃ 245405t =-= ℃12121105`33.981105m n nt t t t l l t --∴=== `33.980.827.18m m t t t α==⨯= 31610/3600 2.303100 3.374.18727.18mh m m m q C t Qq kg s C t C t -⨯⨯⨯====⨯由m Q K A t = 得: 32610/3600 2.3031000.049290.7527.18m Q A m K t ⨯⨯⨯===⨯3113.3768.780.068780.049m q qv m s L S A --==== 17qv L S -∴〈 ∴可以采取并流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