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切变机制的误区和新机制

合集下载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

切变学说应当摒弃
• 1.误区一:切变过程缺乏热力学可能性。不符 • 3.误区三:切变机制缺乏试验证据,浮凸均呈帐 篷形,不具备切变特征。
结论:切变学说不正确!
4.10
切变机制的误区
从热力学、晶体学、组织学、表面浮凸等 多方面逐一对切变机制进行了实践检验和理论 检验,多角度、多方面分析了马氏体的切变机 制的缺陷。
内蒙古科技大学 刘忠昌教授
1.误区一:切变过程缺乏热力学可 能性
(1)切变过程消耗的功
1 2 G V 切变能用下式计算: Ns= 2 K-S模型,γ -Fe→α 马氏体(0%C)时,第一切变 角为19°28′,折合0.34弧度。K-S模型的第二切变 是切变10°32′ 。 Ns=35×103J/mol+9.9×103J/mol =44.9×103J/mol 西山切变模型,只进行第一切变,并且与K-S模型的 第一切变相同,因此需切变能量Nx=35×103J/mol。
根据马氏体与奥氏体的位向关系设计的一系 列切变模型,虽然满足了各自的位向关系,但 是难以解释更多的试验现象。 其实位向关系只反映母相和新相之间的点阵 对应关系,只要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则母相和 新相之间必然存在晶体学位向关系。但是,这 种晶体学对应关系通常是宏观的,它不反映母 相和新相之间的界面上的真实结构和其演化过 程,也不能反映原子的迁移方式。 至今已经发现在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 魏氏组织中均存在K-S关系,但是这些相变具有 完全不同的相变机制,原子的移动方式均不相 同。仅靠位向关系不能完全反映相变的微观机 制和原子的实际移动过程,因而必导致切变机 制与实际脱节。
2.误区二: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 模型与实际基本上不符
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Bain应变模型。从30 年代开始提出马氏体切变模型,到70年代,共 提出8种切变模型,如K-S模型(1930)、西山 模型(1934)、G-T模型(1949)、表象学假 说(1953-1954)、K-N-V模型(1961),6)B-B 双切变模型(1964),7)ЛЫСаК模型 (1966),8)藤田模型(1976)。这些模型 的致命缺点是与实际不符,或基本上不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4.7马氏体切变模型及评价

4.7马氏体切变模型及评价

111A //011M
[0 1 1]
A
//[1 1 1]M

此称K-S关系。据此设计了K-S切变模型。
面心立方的原子堆垛
取(111)面的菱形
α-Fe体心立方的原子堆垛
面心立方ABCABCABC…堆垛
111
晶面立方柱
图的底面为
表示底层原子, ⊕表示中间层(第二层)原子, ○表示顶层(第三层)原子。
相变模型的缺陷




1)各种模型都是将母相直接变成马氏体,忽略了 马氏体孕育、形核阶段,这是各种晶体学模型的 缺陷。 2)切变耗能过大,切应变能太大,相变阻力太大, 相变驱动力不足以进行切变过程。切变缺乏热力 学可能性。 3)各种切变晶体学模型均与实际不符合。 4)浮凸为帐篷形,不具备切变特征,切变机制缺 乏试验依据。
第一切变
第二切变
21 1
[2 11]
[1 1 1]
70o32′
/
表4-5 晶格参数调整值
图4—36 K-S切变模型的平面投影[1]
K-S关系24种可能的取向


fcc的{111} 面有四个取向,每个(111)上有 三个<112> 取向,则4×3=12, 第二切变在每个(111)上可以切变出两个位 向的面的70o32′菱形,则共计12×2=24种 取向。
3.西山切变模型



西山切变模型,只进行第一切变,并且与K-S模型的 第一切变相同,因此需切变能量 N1q=35×103J/mol。 第2步即为晶格参数调整。 西山切变机制耗能:(35×103J/mol+晶格参数调整 能)。 热力学上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过程。
4.马氏体相变的G—T模型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传 承文 明 , 时俱进 , 拓创新 , 永恒 的 主题 . 与 开 是
固态 相变 理论 是金 属热 处理 、 铸造 、 接 、 焊 锻压 、
件 的限制 , 研究 不 够 深 入 , 论 上存 在 缺 陷. 学 是 理 科
以范 畴 、 定理 、 定律 形式 反 映现实 世界 多种 现象 的本
L U Z n —h n ,J u — ig I o gc a g IY npn ,RE Hu —ig N ipn ’
( t i n tlrySho, n r no aU vri c neadTc nlg ,at 1 1 , hn ) Mae a adMea ug colI e gl n e t o Si c eh o y B oo 0 4 0 C ia rl l n Mo i i s f e n y o u 0
轧钢 、 金等金 属 材料 工程 的技 术理 论基础 , 材料 冶 是
科学 的重 要支 柱 , 为重要 . 极 马氏体 相变是 材 料 中重 要 的 固态相 变之 一 . 研 究 具 有 重要 的理 论 意 义 和 其
质 和运 动规 律 的知 识 体 系. 学 是 沿 着 “ 验 事 实 科 经 - 假说 一理 论 ” + 的途 径 而 发 展 的 , 念 是 科 学 理 论 概 的细胞 … . 随着 科 研 仪 器 设 备 的发 明 、 验 条 件 的 试
Matn i h s rn fr t n i i efc o akn h x e me tle ie c sa dtetemo y a cfaii t. S ,i i ee - r st p a et soma o s mp r t rlc igtee p r na vd n e n r d n mi s bl e e a i e f i h h e i y o t sn c s

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相变的
分子动力学模拟
200,000 Zr atoms 1024-node Intel Paragon XP/S-150
六. 不同材料中的马氏体转变 1. 有色合金 许多有色合金也存在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外形基本上仍属条片状,金相形貌与铁基 马氏体有区别。 马氏体亚结构多为层错和孪晶,极少有位错型。
' '
薄板状马氏体
薄片状马氏体
三. 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 1. 相变驱动力
G
T0为相同成分的马氏 体和奥氏体两相热力学 平衡温度,此时
ΔGγ→α′
ΔGγ→α’ = 0
ΔGγ→α’ 称为马氏体相 变驱动力。 Ms T0 Gα′ Gγ T
自由焓——温度曲线
2. 转变温度Ms和Mf 相变驱动力用来提供切变能 量、亚结构畸变能、膨胀应变 能、共格应变能、界面能等, 所以要有足够大相变驱动力。 Ms为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 是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自由能 之差达到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 力(临界驱动力)时的温度。 Mf为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 T
(3) 其它形貌马氏体 在高碳钢,高镍Fe-Ni-C合金中, 或在应力诱发作用下,会形成蝶 状马氏体。 呈V形柱状,成片出现。 两翼的惯习面为{225}γ,夹角 为136°,结合面为{100}γ。 位向关系为K-S关系。
蝶状马氏体 {100}γ
晶内亚结构为位错,无孪晶。
136°
蝶状马氏体示意图
(155)
(321) 和 (332) 之间
{111} {133} {8,8,11}β {344}β {344}β {100}β
2. 无机材料 1963年Wolten根据ZrO2中正方相t→单斜相m的转 变具有变温、无扩散及热滞的特征,将这种转变称 为马氏体转变,ZrO2中的t→m相变还表现出表面浮 凸及相变可逆的特点。 在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矿物质、陶瓷以及水泥的 一些晶态化合物中也有切变型转变。如压电材料 PbTiO3、BaTiO3、及K(Ta、Nb)O3等钙钛氧化物高 温顺电性立方相→低温铁电性正方相的转变;高温 超导体YBaCu2O7-x高温顺电相→超导立方相的转变 均为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目录[隐藏]马氏体相变相变特征和机制马氏体的惯习(析)面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马氏体转变的温度-时间关系工业应用马氏体相变的研究参考书目:[编辑本段]马氏体相变马氏体最初是在钢(中、高碳钢)中发现的: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

1895年法国人奥斯蒙(F.Osmond)为纪念德国冶金学家马滕斯(A.Martens),把这种组织命名为马氏体(Martensite)。

人们最早只把钢中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

20世纪以来,对钢中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累积了较多的知识,又相继发现在某些纯金属和合金中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 g-Zn、Au-Cd、Au-Mn、Cu-Al、Cu-Sn、Cu-Zn、In-Tl、Ti-Ni等。

目前广泛地把基本特征属马氏体相变型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见固态相变)。

[编辑本段]相变特征和机制马氏体相变[1]具有热效应和体积效应,相变过程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

但核心如何形成,又如何长大,目前尚无完整的模型。

马氏体长大速率一般较大,有的甚至高达10cm·s。

人们推想母相中的晶体缺陷(如位错)的组态对马氏体形核具有影响,但目前实验技术还无法观察到相界面上位错的组态,因此对马氏体相变的过程,尚不能窥其全貌。

其特征可概括如下: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相变之一,相变时没有穿越界面的原子无规行走或顺序跳跃,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晶体缺陷。

马氏体相变时原子有规则地保持其相邻原子间的相对关系进行位移,这种位移是切变式的(图1)。

原子位移的结果产生点阵应变(或形变)(图2)。

这种切变位移不但使母相点阵结构改变,而且产生宏观的形状改变。

将一个抛光试样的表面先划上一条直线,如图3a 中的PQRS,若试样中一部分(A1B1C1D1-A2B2C2D2)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马氏体),则PQRS直线就折成PQ、QR'及R'S'三段相连的直线,两相界面的平面A1B1C1D1及A2B2C2D2保持无应变、不转动,称惯习(析)面。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摘要】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存在误区,研究马氏体相变的形核、长大、组织形貌及亚结构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综合整理了近年来马氏体相变试验研究的新成果,指出马氏体在晶界、相界面、位错等缺陷处形核,并非切变形核;发现板条状马氏体中存在层错亚结构.位错、孪晶亚结构的形成也非切变所致;马氏体组织形貌的演化与应变能有密切关系;马氏体表面浮凸是相变比体积增大所致,N型切变缺乏试验依据.【期刊名称】《热处理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3(034)006【总页数】7页(P58-64)【关键词】马氏体相变;层错;界面;形核;切变;表面浮凸【作者】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1.5本文综合叙述了近年来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新观察、新分析、新观点、新理论,并且从试验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指出了切变学说的误区。

采用1Cr13、20Cr2Ni4等多种材料,切取试样,加热奥氏体化后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应用金相显微镜、JEM-2100透射电镜和QUANTA-400环扫电镜等仪器观察马氏体组织形貌及形核地点。

试验表明,马氏体形核在晶粒内部和晶界上均可发生,如图1(a)、1(b)、1(c)所示。

也可在石墨-奥氏体界面上形核,然后向四周的奥氏体中长大,如图1(d)所示。

还可以在试样表面上形核,在孪晶界面上形核等。

总之是在晶体缺陷处形核,符合固态相变形核的一般规律。

以往过分强调在奥氏体晶内位错处形核是不全面的。

奥氏体过冷到Ms点时,在奥氏体的晶体缺陷处出现结构涨落、能量涨落。

涨落的非线性正反馈相互作用把微小的随机性涨落迅速放大,使原结构失稳,于是建构一种新结构,即马氏体晶体结构。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唯象“理论”的误区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研究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本文简述并评价了唯象学说,指出:(1)以贝茵应变使母相转变为马氏体,缺乏热力学可能性,贝茵应变B作为计算数据,不可靠;(2)马氏体浮凸是相变体积变化所致,与切变无关,浮凸普遍为帐篷型(∧),矩阵计算式中的形状应变F与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没有直接的联系;(3)点阵不变切变缺乏热力学可能性,在实际的马氏体相变中不存在简单切变(S)。

同样,刚性转动也是虚构的;(4)唯象学说基本上与马氏体相变实际不符,应予摈弃。

关键词:唯象学说;马氏体相变;切变;贝茵应变;浮凸;矩阵式中图号:The Fifth Commentary on Shear Theory of Martensite PhaseTransformation——Mistaken Ideas of Phenomenological TheoryLIU Zong-chang, JI Yun-ping,REN Hui-ping(Material and Metallurgy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Inner Mongolia,China)Abstract: It i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ly to study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was briefly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proposed viewpoi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through the Bain strain lacks of the thermodynamics possibility, moreover, it is unreliable to use the Bain strain (B) as the calculating data. (2) The surface relief of martensite, which is generally in tent (∧) type, results from the bulk expansion during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hear. The shape strain (F) in the matrix calculation formula is not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3) The lattice invariance shear is short of the thermodynamic feasibility. No simple shear (S) exists in the actual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imilarly, the rigid rotation is imaginary. (4)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doesn't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hould be abandoned.Key words: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hear; Bain strain; surface relief; matrix20世纪50年代前期由M. S. Wechsler等(w-L-R)[1]和J.S.Bowles等(B-N)[2]分别独立地提出了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唯象“理论”:W-L-R学说和B-M学说。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_六_刘宗昌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_六_刘宗昌
刘宗昌, 计云萍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 中图分类号: TG111. 5 文献标志码: A 000106 文章编号: 1673 - 4971 ( 2014 ) 06-
Latest Advances in Study on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6 )
·理论研究·
第 35 卷第 6 期 2014 年 12 月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RECHULI JISHU YU ZHUANGBEI
Vol. 35 , No.究的最新进展 ( 六 )
作者简介: 刘宗昌( 1940 - ) , 男, 教授, 从事金属固态相变和热处理技术研究。 mail: lzchang75@ 163. com 联系电话: 0472 - 2122655 ; E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引导计划项目 ( 20071911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261018 ) 。
[33 ]


1934 年, Ni 合金马氏体相变时存 西山测得 FeS模 在西山关系, 并且设计了西山模型。 它具有 K型同类的缺点。 1 949 年, Greniger 和 Troiano 测 定 了 Fe -2 2 % Ni-0. 8% C 合 金 中 的 马 氏 体 位 向, T关 发 现 了 G[ 36 ] 系 。并提出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的切变过程。该 模型力图解释位错和孪晶的存在和表面浮凸的形成。 1951 年, J. W. Christian 首先提出了马氏体相变
[37 ] 的层错形核模型 。 1953 年, Frank 首先提出 FeC { 225 } γ 马氏体与 。 D 位错胞核胚模 母相间的位错界面模型 促成了 K-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介绍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介绍

位错型(板条)M具有相当高的强度、硬度和良好的塑性
韧性;孪晶型(片状)M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很低
可以利用低碳合金钢淬火后得到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来提
高材料的塑韧性。
马氏体的性能

马氏体的物理性能
钢的各种组织中,马氏体比容最大,奥氏体最小
这是淬火时产生淬火应力,导致变形应力的主要原因

马氏体转变超塑性
这一特点决定了马氏体的转变机制具有特殊性
5.4 马氏体转变的机理
转变热力学
M转变是热学性的,驱动力是ΔGγ→α’
马氏体与奥氏体自由焓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影响Ms点的因素
(1) A化学成分(最主要影响因素)
C:是显著的影响因素
随C%↑,Ms,Mf↓,且Mf比Ms下降得快,所以能扩大
M的转变温度范围
N:强烈降低Ms点; Al,Co:提高Ms点,
性能与组织形态有密切关系
马氏体组织形态
钢中马氏体根据成分(含碳量)和冷却条件呈现不同的形态
钢中马氏体有两种基本形态: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
❖ 板条马氏体
wc在0.25%以下时,基本上形成板条状马氏体(低碳马氏体)
板条马氏体
马氏体组织形态
➢ 空间形态为扁条状,每个板条为一个单晶,板条间有薄层残余奥氏体
面的共格性。这样,马氏体片可随温度降低而长大,随温
度升高而缩小,亦即温度的升降可引起马氏体片的消长。
具有这种特性的马氏体称为热弹性马氏体。
伪弹性
温度升降可以引起热弹性马氏体的消长,外加应力的改
变也可以引起马氏体片的消长。
应力增加,马氏体片长大
应力减小,马氏体片缩小
外力促发的马氏体片往往具有相同的空间取向,故马氏体

马氏体切变学说的评价

马氏体切变学说的评价
lzn e p e o n n a d fr t n ra o o e s r c eifo e r t b ii n r n i .T ef r t n o e s ra e rh f s y i g t h n me o n mai e s n f r h u a e r l fp a l e, ant a d ma t st h o o t f e i e e e h oma i ft u c e e o h f i
第2卷4 7 期
文 章 编 号 :0 4— 7 2 20 )4— 23—0 10 9 6 (0 8 0 0 9 8
马 氏体 切 变 学说 的 评 价
刘 宗昌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 院, 内蒙古 包头 0 4 1 ) 10 0 关键词 : 切变 ; 马氏体 ; 表面浮凸 ; 比体积 ; 体积膨胀 ; 珠光体
Heen al h h a c a imspo oe ic 9 0 eeaaye .tp it u h t l tes erme h ns r o o frl i e ri 。l tese rmeh ns rp sd s e1 3 sw r n lzd I onso t a l h h a c a imsaen tcnon t r. n t a w h
Ke r s s e r ma tn i s r c eif s e i c b l b l x a so p a l e y wo d : h a ; r st u f e rl ; p cf u k; uk e p n in; e ri e e; a e i t
Ab t a t I i e e a y h l h t r n i c t n f r t n i a s e r p o e s w i h s e d t e mau e t e r t a l . u t o u . sr c :t sg n rl ed t a ma t st r somai s h a rc s h c e me b tr h oei ly b t §n t r e l e i a o o c i t

关于马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

关于马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
; :舍 : ! : : :舍 : : \ 舍 舍 舍 舍 全


述 ~
关 于 马 氏体 相 变 机 制 的 研 究
刘 宗昌
( 内蒙古科技 大学材料与 冶金 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41 ) 10 0
摘 要 : 马 氏体相 变理 论 的研 究情 况进行 了概 括 而 粗 浅 的评 价 , 出 , 氏体 相 变的切 变机 制 并 不成 熟 , 对 指 马
由以上 所述 可见 , 于 马 氏体相 变切 变 机制 , 关 进
行 了 大 量 的连 续 约 5 0年 的研 究 工 作 。到 2 O世 纪
0 8 % 合金 中的 马 氏体位 向 , .C 发现 了 GT关 系。 — 15 9 1年 , W hiin首 先 提 出 了 马 氏体 相 变 J C rt sa
S u n t e M e ha im f M a t n ii a s o m a i n t dy o h c n s o r e stc Tr n f r to
L U n . h n I Zo g c a g
( tr l a dMe l ryS ho , n e noi U i r t o ce c n eh ooy Ma i s n t l g c ol In r ea au Mo gl nv s y f i eadT c n l , a e i S n g
2 0世 纪 3 O~5 0年代 , 现 高 碳 钢 、eN 合 金 发 F. i 中形 成 马 氏体 的速 率 极 大 , 片 马 氏体 的生 成 时 间 一
约为 ( . 3 0 1 ~S相 当 于速 率 10 / 。 0 5~ . )× 0 , 1 0m s 14 9 9年 , rngr T o n G e i 和 ri o测 定 了 F 一2 N - e a e2 % i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_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_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
[9] 均等的 操 作 所 形 成 的 , 如 图 2 ( b ) 所 示 。 因 此,
图 2 ( a ) 的 TEM 照片显示出宽的 ε 马氏体带 [8] 与非基面层错 迹 线 的 交 截 。 图 中 的 ( 111 ) 层 错 迹线被随后 形 成 的 ε 马 氏 体 带 切 过 后 , 从 ε 马氏 保持了原 体带的一边 到 另 一 边 并 没 有 发 生 位 移 , 有方向 , 由此提出宽的 ε 马氏体带通过在 ( 111 ) 基 ( 面 惯 习 面 ) 上 的 三 个 ( a /6 ) < 112 > 切 变 以 几 乎
论刘宗昌等的论断和切变能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切变机制; 透射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 1690 ( 2012 ) 05-0001-09 中图分类号: TG11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comment on nonshear mechanism of LIU Zongchang et al
图 2 层错迹线与三变体组成的 ε 马氏体带相截的 TEM 照片( a) 和三变体组成的 ε 马氏体带的形成机制图( b) Fig. 2 ( a) TEM micrograph of intersection of stacking fault traces with three variants of ε martensite bands and ( b)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ε martensite band with three variants

钢的热处理-马氏体转变

钢的热处理-马氏体转变

2.西山关系(N关系)
西山在Fe-30%Ni合金中首先测定出另一种位 向关系。N关系和K-S关系之间相差 5°16'。
111
// 011
' ,
12
K-S关系示意图
西山关系示意图
3.G-T关系
格伦宁格和特洛亚诺在研究Fe-22%Ni-0.8%C 时发现G-T关系。位于K-S关系和N关系之 间。只有少部分铁合金的片状马氏体具有这种 位向关系,一般工业用钢中不存在。
马氏体组织基本全是板条马氏体。 (2)中碳结构钢中的马氏体 淬火后一般为板条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的混合
组织(基本无残余奥氏体)(45、40Cr)。 (3)高碳工具钢中的马氏体 淬火组织全部为针状马氏体。一般正常淬火工
艺得到的是渗碳体加隐晶马氏体。
二、影响马氏体形态及其亚结构的主要因素
1.Ms点 一般规律是, Ms点高,淬火容易得到板条 马氏体, Ms点低,易形成片状马氏体。 严格地说,决定马氏体形态及其亚结构的 不是Ms点,而是马氏体的形成温度。实验 证明,同一成分的合金在连续冷却时,由 于马氏体实际上是在不同温度形成的,因 而 具 有 不 同 的 形 态 。 例 如 , Fe-30%Ni0.2%C 合 金 , 由 奥 氏 体 状 态 到 -200℃ , 依 次得到板条马氏体、蝴蝶状马氏体、透镜 状马氏体及薄板状四种形态马氏体。
1%的合金元素对Ms点的影响 元素 Mn Cr V Ni Mo Cu Si Co Al ℃ -45 -35 -30 -26 -25 -7 0 12 18
自由能
M
A F
T4 T1 T3 T T2
T0 温度
合金元素对Ms点的影响原因分 析
2.其它因素对Ms点的影响 (1)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

4.0 第4章. 马氏体相变

4.0 第4章.  马氏体相变
第14卷,第3期,227-236 15)LIU Zong-chang,JI Yun-ping,YAN Cheng-jun,WANG Hai-yan,REN Hui-ping,Surface Relief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f Supercooled Austenite,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Heat Treatment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2009.Beijing china.64~74. 16).LIU Zong-chang,WANG Hai-yan, JI Yun-ping,REN Hui-ping.A New Concept of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Heat Treatment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2009.Beijing china.106~111. 17)刘宗昌,计云萍,林学强,王海燕,任慧平,三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J],金属热处理,2010 年,2月,第35卷第2期,1~6 18)刘宗昌,王海燕,任慧平,马氏体相变的热激活跃迁机制[J],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第12期, 36~38 总第61期 19)刘宗昌,计云萍,段宝玉,任慧平,板条状马氏体的亚结构及形成机制。第九届全国固态相变、凝 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宁波),2010.5.51-55 20).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过冷奥氏体整合系统和转变贯序,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0.第31卷, 第3期,14-20 21)刘宗昌,袁长军,计云萍,任慧平,马氏体的形核及临界晶核的研究,金属热处理, 2010.Vo1.35,No.11,18-22 22) 刘宗昌,袁长军,计云萍,任慧平,钢中马氏体组织形貌的变化规律,热处理,2011. 第26卷第1 期,20~25 23)Yunping Ji, Zongchang Liu, Huiping Ren. Morpholog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rtensite in Steels with Different Carbon Content [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01-203: 1612-1618. 24)段宝玉,刘宗昌,任慧平,王海燕,计云萍,T8钢中珠光体表面浮凸观察[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 报,2008,27卷第2期,108~114 25)刘宗昌,段宝玉,王海燕,任慧平,珠光体表面浮凸的形貌及成因[J],金属热处理,2009,1第34 卷第1期,23-27 26)刘宗昌,王海燕,袁长军,任慧平,马氏体形核-长大机制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9 第28卷,第3期,195~201

4.11马氏体相变新机制

4.11马氏体相变新机制

3.3 过冷奥氏体转变的演化
3.4马氏体的形核
• 马氏体相变优先在晶界、相界面、孪晶界 等处形核 ,也可在晶粒内部形成。
Fe-1.2C马氏体 OM
1Cr13 马氏体,TEM
3.5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
• 新机制认为无需切变,直接实现fcc→bcc 晶格重构。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共析分 解,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等都不是切变过 程。省掉切变过程,马氏体相变更省能。 •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和体心立方中分别选取 菱形,进行晶格参数的调整即可形成马氏 体晶核。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原子的位移 矢量不等,但均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表 γfcc→αbccM时主要晶格参数变化
注:晶格常数的变化:γ -Fe的af=0.364nm,α -Fe的 aM=0.2861nm;每个晶胞中的平均原子数变化:fcc→bcc 时由4变为2。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机制
•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是无扩散的,集体协 同的位移机制。所谓集体是指包括碳原 子在内的所有原子,即碳原子、铁原子、 替换原子;所谓协同是指所有原子协作 性地移动。 • 这一机制不同于切变位移,切变机制存 在1~2次切变角为θ的宏观切变。
层错与位错伴生
层错与位错 存在密切的关系。 高分辩电镜 的实际观察发现 位错和层错往往 是伴生的,如图。
HREM Cu-Al合金马氏体 片中的层错和位错
4.结论
(1)钢中马氏体相变在奥氏体晶内缺陷处或晶界 通过结构涨落和能量涨落形核,符合相变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规 律。 (2)马氏体晶核依靠碳原子、铁原子无扩散地集 体协同地热激活跃迁长大,原子每次移动距离远远 小于一个原子间距,奥氏体与马氏体保持半共格界 面,实现晶格重构。长大过程中为了调节应变能而 形成极高密度的相变位错和孪晶, (3)新机制满足热力学条件,能够解释位向关系、 惯习面、马氏体组织形貌、高密度位错和孪晶亚结 构等试验现象。

马氏体转变机制

马氏体转变机制

马氏体转变机制马氏体转变机制(一)马氏体转变的形核理论1、经典形核理论自从发展了马氏体的等温转变以后,人们便提出马氏体转变也是一个形核及核长大过程,并用经典相变理论来分析马氏体转变过程。

按这种处理,马氏体转变可以被看作为单元系的同素异构转变。

根据经典相变理论,计算出Fe-30%Ni(原子百分比)合金,在M S点(233K)时的临界晶核尺寸为,半径r c=490?,中心厚度C c=22?,临界形核功为G=5.4×108J/mol。

按经典形核理论,形核功是由系统能量起伏提供的,但是在如此低的温度下要靠原子的热运动来获得这样大的激活能是很困难的。

另外按经典相变理论提出的马氏体长大激活能为2510~4184J/mol,但实际上马氏体长大的激活能很小,几乎为零。

因此,可以说用经典相变理论来处理马氏体相变是不合适的。

2、马氏体形核的位错理论马氏体核胚在合金中是不均匀分布的,而是在其中一些有利的位置上优先形核。

试验:把小颗粒(100μm以下)的Fe-Ni-C合金,奥氏体化后,淬火到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观察合金粒中马氏体转变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合金的成核是很不均匀,在某些颗粒中有利于成核的位置很少,所以需要有更大的过冷度才能产生马氏体。

合金中有利于成核的位置是那些结构上的不均匀区域,如晶体缺陷、内表面(由夹杂物造成)以及由于晶体成长或塑性变形所造成的形变区等。

这些“畸变胚芽”可以作为马氏体的非均匀核心,通常称之为马氏体核胚。

目前一般认为在奥氏体中已预先存在具有马氏体结构的微区,这微区是在高温下母相奥氏体中的某些与各种晶体缺陷有关的有利位置,通过能量起伏及结构起伏形成的。

这些微区随温度降低而被冻结到低温。

从高温冻结下来的马氏体核胚有大有小,尺寸各不相同。

在马氏体降温转变过程中,在不同的温度,就有不同尺寸的马氏体核胚可以达到临界晶核尺寸,这部分马氏体就会迅速长大,而尺寸较小的核胚达不到临界尺寸,就不能长大,若使马氏体转变得以进行,就必须继续降低温度,使尺寸更小的核胚达到临界尺寸。

马氏体相变新机制讲解29页PPT

马氏体相变新机制讲解29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马氏体相变新机பைடு நூலகம்讲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对马氏体相变切-转机制的讨论

对马氏体相变切-转机制的讨论

对马氏体相变切-转机制的讨论
陈资;郭正洪
【期刊名称】《自然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3(013)011
【摘要】对铁基马氏体相变fcc→bcc(bct)的"切-转机制"进行了评述.一方面指出该机制借鉴了西山模型,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则指出该理论在概念及数学表述中存有值得商榷之处.计算表明,"切-转机制"亦即西山模型的实质为不变直线应变(ILS)而非不变平面应变(IPS).即使在转变过程中引入原子各向同性收缩也无法获得不变平面应变,而应该寻求新的调整方法.
【总页数】5页(P1228-1232)
【作者】陈资;郭正洪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
【相关文献】
1.马氏体相变切-转晶体学理论及其应用 [J], 王世道
2.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J], 戎咏华
3.张财副厅长在"大讨论"转段会上强调——切实解决问题实现找矿突破 [J], 佳妍
4.马氏体相变唯象“理论”的评述—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J], 刘宗昌;计云
萍;任慧平;;;
5.酶法转苷生产双歧因子啤酒技术研究图1各种糖含量液相色谱仪图谱23结论及讨论231以麦芽、大米为主要原料,运用麦芽及转苷酶转苷法生产双歧因子啤酒,产品的理化指标与普通啤酒无较大差异,酒精度较同类普通啤酒低,有开发低醇啤酒的可能。

232以麦芽及转苷酶法生产的双歧因子功能 [J], 汪芳安;潘从道;熊友枝;董佳;赵三红;郑孝平;魏晓辉;胡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马氏体的形核 马氏体的形核
马氏体形核一般在晶粒内部形成,也可以在 晶界和孪晶界形核 。
Fe-1.2C马氏体 OM
1Cr13 马氏体,TEM
3.5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
按照切变机制,需要进行1~2次切变+晶格参数调 整。新机制认为无需切变,直接实现fcc→bcc晶格 重构。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共析分解,贝氏体铁 素体的形成等都不是切变过程。省掉切变过程,马 氏体相变更省能。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和体心立方中分别选取菱形,按 照表2进行晶格参数的调整即可形成马氏体晶核。 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原子的位移矢量不等,但均远 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此图是 根据切变理论 想象绘制的, 并无试验证明
我们的试验证明: 我们的试验证明:划痕不 连续,有直线,也有曲 连续,有直线, 非折线,并且断裂。 线,非折线,并且断裂。
1.3马氏体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完成切变过程 1.3马氏体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完成切变过程
从文献[7]得知Fe-C合金马氏体的相变驱动力,得纯铁马氏 体相变的临界驱动力约为1.18×103J·mol-1,0.4~1.2%C的 Fe-C合金的相变驱动力为1.337~1.714 ×103J/mol。 上述从多方面综合了相变的热力学问题,包括相变阻力 W=2.335×103J·mol-1;K-S切变使γ-Fe→α马氏体(0%C) 时,共需切变能量为Nk=320×103J/mol-1;西山切变模型, Nk=320 103J/mol-1 需切变能量Nx= N1q=208×103J/mol-1;G-T切变模型,共 需切变能量NG=248×103J/mol-1。 板条状马氏体切变应变能Wε=1468J·mol-1,高碳凸透镜状 马氏体的应变能Wε=7340J·mol-1等。 将这些与相变驱动力比较,惊奇地发现马氏体相变驱动力远 远不能支持切变过程的进行。切变过程不符合省能原则,不 可能发生,这是一大误区。
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 fcc →bcc 奥氏体 先共析铁素体, 先共析铁素体 奥氏体→珠光体中的铁素体 珠光体中的铁素体, 奥氏体 珠光体中的铁素体, fcc →bcc fcc →bcc 奥氏体 →BF, 奥氏体→WF fcc →bcc 这些相变中晶格重构过程中都不需切变, 这些相变中晶格重构过程中都不需切变,而是 以扩散方式或热激活方式完成fcc →bcc 的晶 以扩散方式或热激活方式完成 格改组。因此奥氏体→M的相变未必需要切变 格改组。因此奥氏体 的相变未必需要切变 过程。 过程。
3.对表面浮凸的错误认识是导致切变机制误区的根源 3.对表面浮凸的错误认识是导致切变机制误区的根源
20世纪初发现马氏体相变表面浮凸现象,认 为是切变造成的,并且将表面浮凸形貌描绘 为N型,作为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主要试 验依据。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珠光体、贝氏体、马 氏体、魏氏组织中均存在表面浮凸现象。而 且浮凸形状普遍为帐篷型(∧)。浮凸已经 成为试样表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一种普遍 现象。
T8钢 60Si2Mn钢 STM T8钢(a、b)和60Si2Mn钢(c、d)表面浮凸像
珠光体浮凸
图1 贝氏体浮凸
2Cr13钢的板条状马氏体浮凸 STM 2Cr13钢的板条状马氏体浮凸
图2
Fe-15Ni-0.6C合金的片状马氏体浮凸 STM Fe-15Ni-0.6C合金的片状马氏体浮凸
(a)浮凸形貌;(b)图(a)中箭头所示位 浮凸形貌;(b ;( 置的浮凸高度剖面线
20世纪前叶,认为马氏体的表面浮凸是切变造成的, 20世纪前叶,认为马氏体的表面浮凸是切变造成的, 世纪前叶 将表面浮凸形貌描绘为N 将表面浮凸形貌描绘为N型,并作为马氏体相变切 变机制的试验依据。 变机制的试验依据。 试验发现马氏体表面浮凸跟珠光体、魏氏组织、 试验发现马氏体表面浮凸跟珠光体、魏氏组织、贝 氏体各转变产物的浮凸比较,没有发现特殊之处, 氏体各转变产物的浮凸比较,没有发现特殊之处, 所有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均为帐篷型( ),Fe 所有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均为帐篷型(∧),Fe Ni- 合金{259} -Ni-C合金{259}f型片状马氏体的表面浮凸也 为帐篷型(∧)。不具备切变特征。 为帐篷型( )。不具备切变特征。 不具备切变特征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学术讲座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误区和新 机制研究
刘宗昌
1.马氏体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完成切变过程 1.马氏体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完成切变过程
产生马氏体片的部位,浮凸呈现帐篷形(∧),只有 产生马氏体片的部位,浮凸呈现帐篷形 只有 鼓出,没有下陷,说明是体积膨胀的结果。 鼓出,没有下陷,说明是体积膨胀的结果。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3.1表面浮凸呈帐篷形 表面浮凸呈帐篷形
试验发现马氏体表面浮凸跟珠光体、魏氏组 织、贝氏体等转变产物的浮凸比较,没有特 殊之处,所有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均为帐 篷型(∧),帐篷形浮凸不具备切变特征。 研究发现Fe-Ni-C合金{259}f型片状马 氏体的表面浮凸也为帐篷型(∧)。
1.切变机制缺乏试验依据 切变机制缺乏试验依据
表1
3.3 过冷奥氏体转变的演化
破旧立新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缺乏实验证据;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缺乏实验证据;马 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模型与实际不符; 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模型与实际不符;切变 消耗能量过大, 消耗能量过大,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克服相变 阻力。切变机制基本上不能解释试验现象。 阻力。切变机制基本上不能解释试验现象。 80年来修改完善仍然不成功 故应摒弃。 年来修改完善仍然不成功, 经80年来修改完善仍然不成功,故应摒弃。 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相变体积不均匀膨胀是浮凸的根本原因
试样表面上的过冷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 试样表面上的过冷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 马氏体时,由于各相比容不同,形成有先后, 马氏体时,由于各相比容不同,形成有先后,相变 体积不均匀膨胀造成浮凸。 体积不均匀膨胀造成浮凸。 根据实测珠光体团尺寸、贝氏体铁素体片条、 根据实测珠光体团尺寸、贝氏体铁素体片条、马氏 体片长度,代入奥氏体→珠光体、奥氏体→贝氏体、 体片长度,代入奥氏体→珠光体、奥氏体→贝氏体、 奥氏体→马氏体时的线膨胀率,计算膨胀值得20 20奥氏体→马氏体时的线膨胀率,计算膨胀值得20300nm, STM浮凸实测值相吻合 浮凸实测值相吻合, 300nm,与STM浮凸实测值相吻合,说明浮凸是新相 体积膨胀的结果。 体积膨胀的结果。
1.2切变应变能过大 切变应变能过大
切变过程使晶体中造成的应变能Wε,Aaronson等采用下列 方程进行计算,Aaronson等计算得出切变应变能约为 Wε=1400J·mol-1(350℃)。 应用Aaronson等式算得45Cr钢(Ms=360℃)350℃时转变 为板条状马氏体的切变应变能Wε=1468J·mol-1。对于高碳 凸透镜状马氏体,算得Wε=7340J·mol-1,显然切变造成的应 变能太大了。 依据文献[6],马氏体相变如果以切变方式进行则遇到的相变 阻力包括:(1)切变应变能;(2)相变产生了极高密度的 位错、层错、精细孪晶,这些晶体缺陷都有储存能;(3) 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由于比容增大而增加的体积膨 胀能等等,这些都是相变阻力。算得相变的总阻力W=2335 (J·mol-1
1.1切变过程消耗的功 切变过程消耗的功 使晶体切变需切应力τ,用式τ=Gγ表示[3],其中G为切变弹性模 量,γ为切应变,单位是弧度。 K-S晶体学模型,γ-Fe→α马氏体(0%C)时,两次切变消耗 的功相加,即切变总能量Nk= 320×103J/mol-1。 西山晶体学切变模型的切变,需切变能量Nx=208×103J/mol1。 G-T晶体学模型,两次切变共需切变能NG=248×103J/mol-1。 上述各切变模型,在完成1或2次切变后,消耗了巨大的切变能。 遗憾的是切变后均没有得到实际的马氏体晶格,仍需进行晶格 参数调整,才能与实际的马氏体晶格参数相同。这实际上还需 要原子再移动,再耗能,在已经消耗切变能量基础上还需要追 加晶格参数调整的能量。这些切变模型只是考虑将面心立方变 成体心结构,而没有考虑热力学条件。
2.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模型的缺憾 2.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模型的缺憾
1930年开始提出马氏体切变模型,到70年代,共提出8种切 变模型,其致命缺点是与实际不完全符合,与钢中的马氏体 相变基本上不符。 Γ.Β.库尔久莫夫和G.萨克斯(Sacks)于1930年K-S切变晶体学 模型。1934年,西山测得(34~37)%Ni-Fe合金马氏体相变 时存在西山关系,设计了西山切变模型,这两个模型都使奥 氏体变成了体心结构,并满足其位向关系。但按照这些模型, 惯习面与实际不符,此外这些模型均不能产生高密度位错和 精细孪晶。经过1~2次切变后,实际上只是得到体心结构, 但是晶格参数并非实际的马氏体晶格,还要通过原子的位移 来调整,这必然还要能量。因此K-S模型、西山模型均与实 际不符。 G-T模型的两次切变后,并没有完全达到实际晶体要求,为 了满足晶体学要求,仍需做晶格参数的调整。与该合金的惯 习面不符,也与小于1.4%C钢中马氏体的惯习面不符。
如果是切变,呈N型,则鼓出量和下陷量 如果是切变, 应当相等。图(b)不正确。 应当相等。 不正确。
马氏体浮凸没有特别之处,呈帐篷形 不具备切变特征
根据STM、AFM、SEM、LPM等仪器的观测 和最新的理论分析,浮凸是相变体积膨胀所 致。 马氏体浮凸跟其他浮凸比较,没有特别之处, 也不具备N形特征。 将其作为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试验证据, 显然是不妥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