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案例收集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0cf55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f.png)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69fbd5195f312b3169a57d.png)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5710a8336c1eb91b375d0a.png)
引入案例二
中国水产品 遭遇动物福利壁垒
水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加入 WTO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据海 关统计,2006年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继续保持稳 步增长。其中出口量301.5万吨,出口额93.6亿美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8.7%。然而,在
增长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水产
1.对外贸出研口究的背影景响 :我国产 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廉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SA8000的实施会使得员工薪酬
■点评
这个案例的关键是,美国采用贸易交叉制裁来 强化环境保护是否合法,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保 护环境是否已经成为一种贸易壁垒形式。
今天,国人都知道维护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是世 贸组织的重要任务,世界贸易组织就是维护自由 贸易优先、反对成员国采取单方面的贸易限制措 施来达到贸易之外的政策目标。为了达到其政策 目标,WTO制约着许多领域,并随着经济的发展 向更多的领域扩展,环境与贸易问题就是其中的 一个新议题。
同时本案反映出,我国国内法与国际规范之间确有
差距。对于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学界目前的观 点并不统一。有人认为是贸易壁垒,有人认为不是坏 事,可以借助SA8000的执行,推行、完善我国劳动法。 据报道,5月1日开始部分欧美国家将开始对进口产品 强制实行SA8000的认证。一旦标准与贸易制裁相挂钩, 对我国企业而言将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个意 义上说确实构成贸易壁垒。造成这一壁垒的原因在于, 我国法律与国际规范的不接规轨,使我国企业在国际 竞争中受到限制。应该看到,贸易规则从来不是发展 中国家制订的,而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国内法应该 根据国际规则适时作出调整,帮助企业冲破壁垒,提 高竞争力,SA8000是挑战更是机会。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23b4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f.png)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通过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手段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从而保护本国产品。
这种壁垒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美国以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倾销和补贴为由,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限制,对中国光伏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欧盟对进口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较高,限制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汽车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
欧盟对汽车产品的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使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产品很难进入欧盟市场,对这些国家的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中国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标准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进口食品的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很难符合中国的标准,导致这些国家的食品产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食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认证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认证要求,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很难通过印度的认证,导致这些国家的电子产品难以进入印度市场,对这些国家的电子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公平合理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挑战。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5b14b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f.png)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技术产品进行限制或限制的一种措施。
这种措施可能是出于保护本国产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或者国家安全等目的。
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往往会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技术贸易壁垒的案例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对华为的技术出口限制。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出口限制措施。
美国政府认为华为的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并担心华为可能会利用其技术产品进行间谍活动。
因此,美国对华为的技术出口进行了限制,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一些关键的技术产品和零部件。
这一举措不仅对华为的业务发展造成了影响,也对全球科技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二、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限制。
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限制是另一个经典的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基因改良食品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但是由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道德考量,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进口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这一举措不仅影响了基因改良食品的国际贸易,也对全球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印度对电子产品的进口限制。
印度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对电子产品的进口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印度政府希望通过限制电子产品的进口,鼓励国内电子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就业率。
这一举措虽然对国内电子产业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对国际电子产品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限制。
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要求外国汽车制造商在日本市场销售产品时,必须符合日本特定的技术标准。
这一举措虽然可以保护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利益,但也对国际汽车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技术贸易壁垒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协商来加以解决,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和贸易的健康发展。
贸易壁垒 案例分析
![贸易壁垒 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8e84f4f61fb7360b4c654e.png)
技术性贸易壁垒——蜂蜜贸易案例:蜂业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04年蜂蜜产量达到30万t以上,出口量超过8万t,同年的世界蜂蜜贸易量是35万t左右,我国占世界蜂产品贸易量的20%以上。
我国在蜂蜜生产方面虽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但出口不畅,原因之一是在世界贸易趋向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大行其道。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甚至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标准、检验包装、标签等规定,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因其特有的灵活多变性、隐蔽性和技术性,对出口方尤为不利。
我国的蜂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屡屡因化学残留超标而受阻,严重损害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
欧盟是我国蜂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出口量很不稳定。
早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产蜂蜜的大量进口,引起了欧盟各国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
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欧盟宣布.从1999年1月1日起,对蜂蜜产品实施卫生监控计划,要求出口蜂蜜到欧盟各成员国的第三国,都必须在此之前提交对蜂蜜中残留物质进行监控的保证计划,否则欧盟将禁止该国蜂蜜进口。
德国从2000年起对蜂蜜的药物残留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将链霉素残留量标准由原来的0.2mg/kg降低到o.02mg/kg,检验门槛提高了9倍n该标准现已成为欧盟各成员国的控制标准。
2002年初,欧盟调查组做出对华残留监控体系的考察报告.认为中国的监控体系薄弱,1月25日即做出暂停进口包括蜂蜜在内的中国动物源产品的决议。
我国政府强烈抗议有关国家对中国商品采取不公正贸易行为,后来经过协商,欧盟提出,蜂蜜中氯霉素检出量不得超过0.1μg/kg,才能出口到欧盟,这个标准比原先严格了100倍。
据专家介绍,欧盟制定的抗生素含量标准是苛刻的,甚至于大气粉尘中氯霉素的含量也要超过这一标准,这明显是针对中国蜂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的案例
![贸易壁垒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f1d0c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0.png)
贸易壁垒的案例贸易壁垒是指各种国际贸易中的限制性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业,限制进口商品或服务,以及影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贸易壁垒分为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两种形式,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许可证、补贴等,而关税壁垒则是指关税和进口税。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探讨贸易壁垒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首先,以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为例。
在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中国钢铁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遭受严重限制。
这种关税壁垒不仅影响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出口,也损害了中美双方的贸易关系。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包括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加强国内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以及寻求其他国家市场的替代。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关税壁垒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其次,以欧盟对非洲国家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为例。
欧盟对非洲国家的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非洲国家的农产品难以进入欧洲市场。
这种关税壁垒不仅限制了非洲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也加剧了非洲国家的贫困问题。
非洲国家政府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寻求其他国家市场等方式,努力应对欧盟关税壁垒带来的挑战。
同时,非洲国家也积极寻求与欧盟进行贸易谈判,争取降低关税壁垒,以促进双方的贸易合作。
最后,以亚洲国家对跨国公司投资设立的限制性措施为例。
一些亚洲国家对跨国公司在本国投资设立的限制性措施,包括要求跨国公司在本国设立合资企业、限制跨国公司的市场准入、要求转让技术等。
这些非关税壁垒限制了跨国公司在亚洲国家的投资和业务发展。
跨国公司通过加强与亚洲国家政府的沟通、寻求国际组织的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和本地化战略等方式,努力应对亚洲国家的非关税壁垒,促进跨国公司在亚洲国家的业务发展。
综上所述,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国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应对贸易壁垒,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和本地化战略等方式,促进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a468c15acfa1c7ab00ccad.png)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篇一:绿色贸易壁垒案例1、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
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技术标准日趋复杂和严格,其中食品的环境技术标准是最高的,各国政府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过去我国大量出口冻猪肉和冻兔肉到欧洲,现在都被禁止。
同样我国的很多纺织品由于环保原因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
产品包装方面,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
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2、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
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
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又如我输日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甚至因我国一家生产厂某一规格的蘑菇罐头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而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至美国的所有蘑菇罐头全部遭卡关、连已在美市场上销售的也全部被撤下来,其损失是巨大的。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ea89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5.png)
贸易壁垒案例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设置的各种措施,以限制或阻碍进口商品的自由流通。
贸易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关税、配额、进口限制、出口补贴等。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贸易壁垒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关税的案例。
某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
这导致进口汽车价格昂贵,使得本国消费者难以购买到价格合理的汽车。
同时,由于关税的存在,本国汽车制造商没有面临来自国外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压力,导致其缺乏动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关税作为一种贸易壁垒对本国消费者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配额的案例。
某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产业,设定了对某种农产品的进口配额。
这导致了该农产品的进口量受到限制,使得本国消费者难以获得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并且价格也被人为地提高。
与此同时,本国农业生产者因为市场的保护而缺乏竞争,也就失去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动力。
这个案例再次说明了配额作为一种贸易壁垒对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出口补贴的案例。
某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的出口业发展,对某种产品给予高额的出口补贴。
这导致了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从而影响了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力。
这个案例中,出口补贴作为一种贸易壁垒,虽然是为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但却对其他国家的产业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也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贸易壁垒对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贸易壁垒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也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国际贸易中应该尽量减少贸易壁垒的存在,鼓励自由贸易,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各国应该通过合作和协商,解决贸易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贸易壁垒实例
![贸易壁垒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7c1dd77f1922791688e873.png)
此外,2012年10月12日,英国议会情报和安 全监管部门展开对华为的调查,以确定华为是否 对英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鉴于相关国家的类 似行动,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对华为、中兴的 调查和发布的报告已经并将继续在国际上产生示 范效
华为的国际化之路不可阻挡
在中国快速发展及民族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华为的坎坷 遭遇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充满危机感的霸权国—美国和新兴全球大国—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内的竞争 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赶超与防范也愈加激烈。由于两国的体制差异巨大, 加之高科技产业的收益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意义,美国对中国企业的防范和打 压会继续持续。 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正视企业自身存在的一 些问题,不断改善企业的结构,提高自身的 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学习美国的游戏规则, 辅以政府的国际交涉,目前的困难很可能会 成为中国企业实力质变的契机。
----- 贸易壁垒案例
事件回顾
2008年,华为与贝恩资本曾试图联合并购3com,但却被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 员会)否决。 2010年8月,在华为与美国电信商Sprint洽谈一份60亿美元左右的电信合同。美 国政界认为如果由华为向Sprint提供设备,会对后者在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客户 (包括军方)都构成“重大风险”,其后华为被告知不能再参与合同竞购。 2010年5月,华为以2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旧金山湾区技术开发商3Leaf的专利技 术,但这项交易再次被CFIUS认为会“威胁美国安全”,华为最终于2011年2月 18日撤销该交易。 而在2012年摩托罗拉宣布出售资产时,华为也曾有意参与并购,但同样被美国 政府认为存在 国家安全问题而拒绝接受申请。
3.中美之间的制度差异和竞争关系,导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西方大国并不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且中国的政企 关系确实要比西方国家的政企关系更为密切,美国政府正好以此为借口,声称这些 企业的技术和业务资源会被中国政府用以攻击美国,并以此来制裁相关的中国企业。 此外,“电子战”的威力也成为美国政客发挥想象力、打击华为的有力借口。美 国政客们认为中国制造的电信设施会成为瘫痪美国网络的武器,如果美国政府允许 华为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 ;T)和威瑞森电信(Verizon)等运营商建设电信网络,华 为可能会在软硬件中留下后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众议院情报委员 会的报告称,设备中植入的恶意软件或硬件可以使中国在战时关闭或将美国国家安 全体系降级,并可能攻击美国电网或金融网络。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1b7c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f.png)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环境或生产者利益而设置的对
进口商品的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壁垒。
这些壁垒可能会对跨境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
首先,欧盟对进口木材产品的监管就是一个典型的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欧盟为
了保护全球森林资源,制定了《欧盟木材法规》,要求所有进口木材产品必须符合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包括木材的来源、采伐方式、运输过程等。
这些要求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木材生产商来说,增加了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也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
其次,美国对进口食品的农药残留限制也是一个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
美国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环境保护局(EPA)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制非常严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由于农药残留超标而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这就迫使这些国家的农民不得不改变农药使用方式,增加了生产成本,甚至可能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另外,日本对进口废电子产品的处理要求也是一个典型的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日本环境部门规定,进口的废电子产品必须符合日本的废物处理标准,否则将无法进入日本市场。
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意味着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处理废电子产品,否则就无法将这些产品卖给日本。
综上所述,绿色贸易壁垒对于跨境贸易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一些
国家出于保护环境和生产者利益的目的设置这些壁垒,但是这些壁垒也可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883e00551810a6f4248675.png)
我国服装因德国及欧盟禁止在纺织品使用偶氮染料被终止出口案——析论环境技术标准[案情简介]1994年7月15日,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颁布了<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格法)第二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进口使用偶氮染料(这种染料可能被还原成20种对人体或动植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的纺织品及其他日用消费品。
接着,日本、法国、捷克、奥地利、荷兰等国也要求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不使用偶氮染料,使我国市场大大缩小。
上海某服装集团对德国出口的单装内衣,因含偶氮染料而被迫终止出口,减少外销额500万美元。
1999年,欧洲委员会为了保护欧盟公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了统一欧盟各成员国关于限制偶氮类染料使用的法规,提出了<关于禁止使用偶氮类染料指令)的立法建议。
此后,由于各成员国在指令某些细节问题上分歧大,该立法建议在欧洲议会以及欧盟理事会中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讨论。
2002年2月,欧盟理事会终于通过了该指令的“共识文件”,在最终通过该指令的立法程序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2002年2月底开始,欧洲议会开始对该指令的共识文件进行第二轮审议,最终该指令将由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共同通过。
2002年9月11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正式公布了这一指令。
该指令主要禁止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生产使用偶氮染料,禁止使用偶氮染料且直接接触人体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在欧盟市场销售,禁止这类商品从第三国进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大国,2001年纺织品出口金额高达541.8亿元,占中国同期外贸出口总额2 661.6亿元的20,4%,其中,欧盟所占比例为10%左右,约为54亿元。
但是,中国印染业整体水平普遍比较低,据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纺织品服装中的内衣、婴幼儿类的抽查结果表明,有10%~15%的服装含有偶氮染料。
在某种程度上,染料的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禁止使用偶氮类染料指令》的颁布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37f2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5.png)
贸易壁垒案例贸易壁垒是指各种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外国商品实施的各种限制和限制性措施。
贸易壁垒可以分为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贸易壁垒是指各种关税措施,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出口补贴等;非关税壁垒是指各种非关税措施,包括贸易限制、贸易配额、贸易禁止等。
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限制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增加了贸易成本,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
一个典型的贸易壁垒案例是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产品实施的关税限制。
美国认为中国的钢铁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对美国本国的钢铁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钢铁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这一举措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对全球钢铁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另一个贸易壁垒案例是欧盟对美国进口农产品实施的非关税壁垒。
欧盟认为美国的农产品存在转基因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为了保护欧盟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欧盟政府对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实施了严格的贸易限制和检验要求,导致了美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这一举措也导致了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双方的贸易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
贸易壁垒案例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例如美国对欧盟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实施的关税限制、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煤炭和大豆实施的贸易限制等。
这些贸易壁垒案例不仅对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也对全球经济秩序和贸易体系造成了挑战。
要解决贸易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贸易争端,避免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同时,各国也应该加强监管和合规,避免出现倾销和补贴行为,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共同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壁垒不仅对各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损害,也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各国应该共同努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共同应对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关税壁垒案例
![关税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f77a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0.png)
关税壁垒案例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关税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壁垒之一,对于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将就几个关税壁垒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案例一,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2018年,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中国是美国钢铁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
这一举措引发了中美贸易战,也对全球钢铁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
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受阻,同时也使得美国国内钢铁价格上涨,对美国国内消费者和制造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案例二,欧盟对进口美国汽车征收关税。
欧盟曾对进口自美国的汽车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欧洲本土汽车产业的利益。
这一举措引发了美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并导致了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欧盟对进口美国汽车征收关税,使得美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对美国汽车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案例三,印度对进口中国手机零部件征收关税。
印度政府曾对进口自中国的手机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以鼓励国内手机制造业的发展。
这一举措使得中国手机制造商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也刺激了印度国内手机制造业的发展。
印度对进口中国手机零部件征收关税,对于印度手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以上几个关税壁垒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税壁垒的设置可能会导致贸易摩擦和贸易战,也可能对国内产业和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政府需要谨慎制定关税政策,避免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各国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关税壁垒带来的挑战,推动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5f5e2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6.png)
贸易壁垒案例第一篇:贸易壁垒案例1、技术性贸易壁垒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
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超标。
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
痛定思痛,永通集团积极寻求破解绿色壁垒之法。
当初,国内化工行业还没有环保染料,永通就用国外的,尽管在大力开源节流之后,成本还是高了30%,出口几乎无利可图,但是永通人下定决心,要在世界市场上打响这张“绿色”牌。
集团不仅将染料全部改为环保型产品,还斥资2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
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
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
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2、绿色贸易壁垒案例中国——欧洲:冻虾仁遭退货案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名闻海内外,欧洲是它多年来的传统市场。
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
一问原因,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
冻虾仁里哪来的氯霉素?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
结果发现,环节出在加工上。
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造成大量退货。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e3fc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6.png)
贸易壁垒案例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的限制进口商品的措施。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形式。
关税壁垒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减少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非关税壁垒则是指除了关税之外的其他各种限制措施,如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
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各国之间一直在努力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
一个典型的贸易壁垒案例是美国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钢铁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严重影响了美国本国的钢铁产业。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美国政府采取了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以限制中国钢铁产品的进口。
这一举措引发了中美贸易摩擦,也对全球钢铁市场造成了影响。
另一个贸易壁垒案例是欧盟对美国的农产品实施配额限制。
欧盟认为美国的农产品存在转基因和激素等安全问题,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欧盟政府对美国农产品实施了配额限制,限制了美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进口数量。
这一举措引发了美国政府的不满和抗议,也加剧了美欧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
贸易壁垒案例还包括了一些非关税壁垒的措施。
比如,某些国家对进口汽车实施了技术壁垒,要求进口汽车符合本国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增加了进口汽车的进入难度。
又如,某些国家对进口服装实施了配额限制,限制了进口服装的数量,以保护本国的纺织产业。
贸易壁垒案例的存在不仅对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造成了困扰,也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贸易壁垒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同时,贸易壁垒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紧张局势,阻碍了国际合作和发展。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总的来说,贸易壁垒案例的存在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只有通过合作和开放,才能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局面。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7a7c6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0.png)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或者阻挠,从而对外国产品实施贸易限制的一种措施。
这种贸易壁垒往往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贸易纠纷。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具体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表现。
首先,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铝产品实施的关税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的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同时要求进口产品必须符合美国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
这种做法不仅对中国钢铝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甚至影响了全球钢铝市场的稳定。
另一个案例是欧盟对美国生产的基因改良食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标准和认证要求非常严格,对于美国生产的基因改良食品几乎是零容忍。
这导致美国基因改良食品在欧盟市场上几乎无法进入,从而影响了美国农业产品的出口。
此外,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一个典型案例。
日本对外国汽车的认证和检验要求非常严格,使得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上难以获得认可。
这种做法不仅限制了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销售,也导致了国际贸易纠纷。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这种贸易壁垒不仅限制了产品的国际流通,也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各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避免采取过度保护主义的措施,共同维护自由、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
总结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推动建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球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0a06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0.png)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为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而设置的各种障碍,包括关税、配额、进口许可、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贸易壁垒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关税壁垒。
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这一举措引发了与欧盟、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贸易摩擦。
这些关税的设立使得进口商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从而减少了对外国产品的需求,进而保护了国内产业。
然而,这也导致了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性关税,加剧了贸易紧张局势。
其次,非关税壁垒也是一种常见的贸易壁垒形式。
例如,日本对汽车进口实行
了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这使得外国汽车生产商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来符合日本的标准,从而限制了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销售。
此外,一些国家还会通过健康检验、环境标准等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另外,配额也是一种常见的贸易壁垒形式。
中国曾对稀土出口实行了配额限制,这使得稀土价格飙升,同时也限制了其他国家对稀土的获取。
这种做法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抗议,也加剧了国际贸易紧张局势。
总的来说,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可以保护国内产业,
调整贸易结构,但也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和贸易战。
因此,各国应该通过谈判和合作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避免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共同推动建立开放、包容、普惠的国际贸易体系。
以上就是关于贸易壁垒案例的一些讨论,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贸易壁
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促进各国间的合作与发展。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c849f946bec0975f465e2cd.png)
1、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
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超标。
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
2、2010年12月9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与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Inc.联合宣布对中国产女童短裤实施自愿性召回。
此次被召回的女童短裤为牛仔布料,款式号标在警示标签下方,适合12~18个月至5岁女童穿着,此次召回涉及的款式及款式号分别为:Skinny Cord、3007;Boyfriend Vintage Wash、3012;Cut Off Bermuda Short、3013;Flare Vintage Blue Wash、3029;Flare LT Wash、3030;Flare Rip and Repair、3034;Roll Cuff Bermuda Short、3035。
该牛仔短裤自2010年7~8月在全美的77kids by American Eagle店及其网站上销售,单价为24~34美元/条。
此次被召回的商品数量约为1200条。
召回原因为,该短裤腰部的金属搭扣易脱落,若被儿童误食,有致其窒息的危险。
截至目前,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Inc.尚未收到任何事故报告。
为此,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建议消费者立即将被召回的短裤远离儿童,通过网络购买的消费者可通过“邮资已付”将所购牛仔短裤退回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Inc.并获得全额退款;其他消费者可直接到最近的77kids by American Eagle店联系退货及全额退款。
贸易壁垒案例收集
![贸易壁垒案例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64650203eff9aef8941e0652.png)
案例1 中国玩具出口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要】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
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
该“禁令”将严重影响包括我国玩在内的WTO成员国的玩具出口,但其是符合《TBT协定》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合法目标的。
这又一次体现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观念差异。
【案情】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
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DINP、DEHP、D BP、DIDP、DNOP、BBP)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
欧盟称,该“禁令”特别强调“确保一个高水平的儿童健康和安全保护”,委员会可以作出决议要求成员国“采取临时措施阻止、限制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或使产品服从于特定的条件”,如果该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有严重的和直接的危害,委员会也可以要求“将产品从市场上回收”。
该“禁令”将严重影响我国玩具出口。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玩具出口第一大国,年出口金额5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每年解决约150万劳动力就业。
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到欧盟各国,金额14亿美元。
据保守统计,出口欧盟的玩具约有60%使用了PVC原料,其中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因此“禁令”将直接影响我国4亿美元的玩具出口。
在2000年2月的TBT委员会会议上,巴西代表提请大会关注欧盟关于禁止销售某些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软PVC塑料制作的玩具的草案。
她表示该决定是根据欧盟有毒物质、环境有毒物质与环境科学委员会(SCTEE)的技术报告制定的,修改了邻苯二甲酸酯(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双酯)安全限量。
但是,技术报告在结论中建议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更多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 中国玩具出口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要】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
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
该“禁令”将严重影响包括我国玩在内的WTO成员国的玩具出口,但其是符合《TBT协定》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合法目标的。
这又一次体现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观念差异。
【案情】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
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DINP、DEHP、D BP、DIDP、DNOP、BBP)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
欧盟称,该“禁令”特别强调“确保一个高水平的儿童健康和安全保护”,委员会可以作出决议要求成员国“采取临时措施阻止、限制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或使产品服从于特定的条件”,如果该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有严重的和直接的危害,委员会也可以要求“将产品从市场上回收”。
该“禁令”将严重影响我国玩具出口。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玩具出口第一大国,年出口金额5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每年解决约150万劳动力就业。
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到欧盟各国,金额14亿美元。
据保守统计,出口欧盟的玩具约有60%使用了PVC原料,其中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因此“禁令”将直接影响我国4亿美元的玩具出口。
在2000年2月的TBT委员会会议上,巴西代表提请大会关注欧盟关于禁止销售某些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软PVC塑料制作的玩具的草案。
她表示该决定是根据欧盟有毒物质、环境有毒物质与环境科学委员会(SCTEE)的技术报告制定的,修改了邻苯二甲酸酯(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双酯)安全限量。
但是,技术报告在结论中建议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更多的情况。
巴西代表认为,由于欧盟技术报告中现有数据的不确定性,为了评估有关的风险,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因此,她认为欧盟目前还缺乏实质性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欧盟禁止销售措施的合理性。
巴西代表表示,根据欧盟SCTEE的技术报告,不是所有的邻苯二甲酸酯都具有同样的毒性。
例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双酯(DEHP)的毒性程度不同,后者在巴西也被禁用。
而且,根据1999年9月SCTEE的另一份报告,邻苯二甲酸酯代用品的风险还不确定。
她认为欧盟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禁令过于草率,并质疑欧盟是否考虑过《TBT协定》第2.2条关于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的规定。
中国香港的代表说,作为主要玩具出口地区,中国香港支持巴西的意见。
加拿大代表也表示赞同巴西代表的意见。
他认为欧盟不能采用欧盟内部科学界的建议来证明其邻苯二甲酸酯禁令的合理性。
欧盟代表指出,邻苯二甲酸酯问题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
欧盟在1998年已经收集了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玩具可能被3岁以下儿童放入口中并危害儿童健康的科学依据。
这些科学依据表明最常用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有一定风险,而邻苯二甲酸双酯(DEHP)有很大风险。
根据这些证据,欧盟考虑过两种减少邻苯二甲酸酯对儿童的危害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规定邻苯二甲酸酯的溶出限量。
另一种方法是禁止在儿童玩具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
第一种方法要求制定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
由于尚未找到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效方法,因此,欧盟草案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规定在儿童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禁止使用邻苯二甲酸酯。
2000年5月的TBT委员会会议上,埃及代表对巴西的意见表示支持。
【分析】本案例主要集中在欧盟的禁令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是否符合TBT协议“国际贸易不必要障碍”原则。
根据WTO/TBT协议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各成员国应保证技术法规的制定、采用或实施在目的或效果上均不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欧盟的该项禁令严重影响了成员国的出口。
但是,笔者认为这项禁令依然是合理的。
因为儿童用品有一定特殊性,欧盟禁用的两种物质用于一般用具应是可以的,但用于儿童玩具就需要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年龄很小的儿童有可能将玩具放入口中,从而摄入这些有害物质。
要防止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有两种方法,因为没有适当的检测手段,所以欧盟采取了第二种方法,即禁止在儿童玩具中使用这两种有害物质。
这也是符合《TBT协定》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合法目标的。
但对于世贸组织成员来说,这项规定严重影响了成员国对欧盟的玩具出口,这又一次体现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观念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观念的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法规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对发达国家合理的技术措施往往成为其他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成员国出口的障碍,正如本例。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作为世界玩具出口第一大国,要时刻关注有关玩具的法规,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法规、认证等的发展。
如国际玩具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美国的FDA、UL认证,欧盟的CE认证,还有对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适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等。
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认证,就不能获取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只能在这个市场之外徘徊,更谈不上受惠。
在本例中,虽然欧盟的措施给中国的玩具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但其措施基本上是合理的。
作为中国企业,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来进行技术改进,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还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这方面,企业可以考虑与其他相关企业联合、与高校联合攻关等方式。
这里有一个成功进行技术改进的例子。
长毛绒玩具是上海市的传统出口产品。
1980年国际玩具委员会制定了玩具安全标准。
此后,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技术法规,明令规定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该标准的玩具。
但是,上海市生产企业不了解该标准,阻燃、填料卫生、眼珠拉力强度等三项指标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出口量逐年下降。
1980年出口599万美元,1981年降为458.2万美元,1982年又降为414.5万美元。
与此同时,南朝鲜出口增加到一亿美元,台湾增加到8000万美元。
从1982年起,有关企业采取措施,解决了上述三项指标中存在的问题,1983年产品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际玩具委员会的标准,出口量才大幅度地回升。
1983年创汇700万美元,1984年达到1000万美元。
这个例子很好的印证了我们上面分析的提高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通过国际认证——扩大出口的规律。
案例2纺织品服装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概要】入世对我国纺织业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
根据ATC协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在5年过渡期内,我国在设限国的纺织品配额在现行基础上年增率为25%,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每年将增加5000万美元的机会。
专家指出,如果加上其它不设限的国家和地区,入世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每年至少可增加10亿美元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破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屏障,这个巨大的市场只能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及。
【案情】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
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
制衣公司当即与钮扣厂联系。
从来没有听说过钮扣还有环保问题的厂家赶紧按要求重新制作了一批钮扣,换了钮扣后的这批服装才得以“过关”。
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超标。
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光印染企业、服装厂急还不行,而是要从为印染提供染料的化工行业抓起。
中国化工网总裁孙德良说,虽然国内有数百家生产染料的企业,但环保型的活性染料市场有6成以上被德国巴斯夫等国外大公司所控制,其价格相当于国内企业的2倍。
由于国内同类染料的性能不够稳定,纺织品出口企业还是忍痛花高价买进口染料。
而一用进口染料,我国纺织品的原有价格优势就岌岌可危。
绍兴县委宣传部长章长胜认为,虽然我们通过千辛万苦的谈判加入了世贸组织,纺织品的配额问题开始得到解决,但如果在绿色壁垒上不突破的话,我们仍然继续会受制于人,与巨大的商机擦肩而过。
绍兴县外经部门在工作中形成制度,收集各企业在出口中遇到新信息、新问题,总结归纳提供给所有企业参考。
如今在绍兴的轻纺行业中,已经形成针对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外贸产品结构,有效地缓解了绿色壁垒突如其来的压力。
1998年,绍兴钱清镇的永通染织集团有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纺织品出口到欧洲。
结果在检测中出了问题,说是布料里有一种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要退货。
这批货又漂洋过海回到了国内,退货中转的各种费用差不多超过布料本身的价格了。
100万元莫名其妙地打了水漂,企业上下都感到不可思议:布料是好的,颜色也是对路的,怎么会在染料上出问题?按照当地其它企业的做法,“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永通人可能再也不敢冲欧洲市场了。
但在广泛调查基础上摸清了原由的永通人发现,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是一种世界潮流。
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最后肯定会被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美高档市场淘汰。
要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必须强化产品的“绿色”意识。
痛定思痛,永通集团积极寻求破解绿色壁垒之法。
当初,国内化工行业还没有环保染料,永通就用国外的,尽管在大力开源节流之后,成本还是高了30%,出口几乎无利可图,但是永通人下定决心,要在世界市场上打响这张“绿色”牌。
集团不仅将染料全部改为环保型产品,还斥资2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
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
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
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分析】这一部分纺织品服装案例中,我们选取的是一些有先动意识,积极破壁的企业。
这部分企业让我们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首先,积极破壁并不是一个企业、两个企业自己的事情。
因为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可能涵盖其所需要的所有的方方面面,企业还是需要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换。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该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还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