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期末考试练习题(哲学常识1-6课)[整理]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练习题(政治常识1-6课) 一、选择题
“革命精神是人生支柱和动力,但光有良好的愿望和精神状态,没有科学态度,往往
导致盲目蛮干,结果事与愿违。

”据此回答1-2题:
1.“革命精神是人生支柱和动力”,这是因为
A.人类进行活动需要精神资源B.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2.上述材料中的事实充分说明:
A.认识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人在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
新路。

据此回答3-4题:
3.从哲学上看,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强调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C.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西部地区之所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因为
A.一切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B.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的作用。

”据此回答5-6题:
5.“五个统筹”总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正确处理的多种关系,展现出我们党
着眼宏观驾驭全局的高超艺术。

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无条件的联系着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有目标
C.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具体联系是无比丰富和生动的
D.只要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6.“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的作用。

”蕴涵的哲理是A.人们可以改造规律使之符合人类的利益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D.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认识分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据此回答7-10题:
7.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积极能动的反映,体现在
A.正确认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人们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认识本质C.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和活动D.认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依赖于实践,理性认识不依赖于实践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C.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感性认识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组成部分,理性认识是感陛认
识的总和④二者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是因为( ) A.理性认识对实践有重大作用,而感性认识是无用的
B.感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C.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D.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理性认识
2018年8月2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
题。

十六大精神越是深入人心,就越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确
保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据此回答11-12题:
11.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是因为( )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
B.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
C.感性认识反映的现象是零碎的表面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的两个阶段
12.十六大精神深入人心能确保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这说明:A.人们的精神状态如何,决定了人们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如何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山
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据此回答13—14题。

13.白居易的诗中描写的景色表明( )
A.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4.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这表明( ) A.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C.只有透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据此回答1--4~:
15.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实在性B.客观性C.普遍性D.运动
16.从本质上看,意识是
A.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感觉与思维D.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
17.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18.“存在即被感知”这一论断的错误在于
A.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B.认为存在是感知的对象
C.认为感知是存在的根源D.认为感知离不开存在
19.台湾作家林立清写了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见白。

这首诗
蕴含的哲理是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③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④不同的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20.规律和规则的联系是
A.规则是规律的表现形式B.规则是主观的,规律是客观的
C.合理的规则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D.规则是可知的,规律是不可知的
2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从2018年6月1日零点开始下闸蓄水,6月13日前后达到能够通航和发电所需的135米的初期水位,“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得以实现。

这是事实表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理想就能变为现实B.人们可以利用条件认识和改变规律C.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为人类服务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中国为入世历经十五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10 ,~z.--j"世贸组织。

中国的入世,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此回答8-11:
22.中国人世的艰苦过程表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


表明
A.整个世界是有机地无条件地联系着的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D.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24.对于人世,有人盲目乐观,认为人世带来的就是利益和好处;有人无端恐惧,认为人
世会给国家和个人利益带来严重损失。

这两种观点的共同错误在于
A.它们都不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B.它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C.它们都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D.它们都没有看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25.在世界经济衰退,外贸出口面临困难,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我国决定把扩大
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方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B.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c.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原理D.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26.“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符合
A.主、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原理B.矛盾的主、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及其发展不平衡的原理D.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27.农村税费改革先在安徽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事物都存在因果联系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是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
那块。

这被称之为“短板效应”。

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必须首先增加最低的那块板的高
度。

据此回答28-29题。

’‘
28.“短板效应”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次要方面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29.有人认为,无须加高短板,把水桶倾斜,也可以增加水桶的容量。


A.体现了分析问题应有创新精神B.抹杀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通过实践发现了新规律D.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
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据此回答30-31题:30.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讲话体现了
A.办事情应从现状出发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31.“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告诉我们
A.统一促进双方发展,斗争导致两败俱伤
B.处理问题应该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据此回答32—34题:
32.培根的这句话是说
A.原因和结果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相互转化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D.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如何决定着办事情能否成功
33.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双重性
C.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D.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34.从培根的这句话我们应得到的启示是
A.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向坏的方向质变B.树立坚定信念,准备走曲折的路
C.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D.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35.“要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着发展”说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