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_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2024年康得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范文

《康得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康得新,一家曾在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具有重要地位的上市公司,近期因严重的财务舞弊事件而备受关注。
该事件不仅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也对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康得新财务舞弊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借鉴和警示。
二、康得新公司背景及财务舞弊概述康得新是一家专注于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曾在国内复合材料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然而,近年来公司财务状况出现问题,通过虚构财务报表、操纵利润等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和信誉。
三、财务舞弊手段分析1. 虚构财务报表: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收入、成本及费用等手段,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使公司的利润状况看起来更为乐观。
2. 操纵利润:公司通过调整利润表中的项目,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等手段,操纵利润,以达到特定的财务目标。
3. 关联方交易:公司与关联方进行大量交易,通过转移资产、费用等手段,实现利润的转移和调整。
四、财务舞弊的影响1. 投资者损失:投资者因受虚假财务报表的误导,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损失。
2. 债权人受损:债权人因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实,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导致债权难以收回。
3. 破坏市场秩序:财务舞弊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诚信企业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4. 监管机构压力:监管机构需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要求,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康得新财务舞弊的成因分析1.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失效,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 内部监管不力: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措施。
3. 外部监管漏洞:监管机构对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信息披露要求不严格,为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空间。
六、应对措施与建议1. 加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审计案例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1
绿大地公司简介及目前进展 首发上市分析 造假的手段分析 绿大地造假案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的反思
一、绿大地公司简介及目前进展—公司简介 2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始建于1996年,2001年完 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12月21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唯一一个 园林行业的上市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 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注册资本15,108.71万 元人民币。拥有自主苗木生产基地2.9万余亩,是国内 领先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
但是,通过银行对账单你就能发现,这只是500万 的一个循环。绿大地打给A,A打还给绿大地,绿大地 再打给B,B还给绿大地,再一次转给A。
三、造假的手段分析—频繁更换事务所
21
1.相关资料
三、造假的手段分析—频繁更换事务所
22
2.分析
(1)可能购买审计意见。绿大地自2007年末上市至今 ,3年时间就更换了3家审计机构、3任财务总监,而且 每次都是发生在年报披露前夕。在2008年之前,深圳 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与绿大地合作时间长达7年。加之 审计费用在短暂的一年间增长近一倍,更为引人怀疑的 是变更事务所的原因不尽合理。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结构失效,上市公司审计的委托人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 理人员,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首发上市分析
13
—律师事务所责任
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是发行人向中国证 监会申请公开发行证券的必备文件。律师应对发行 人是否符合股票发行上市条件,发行人的行为是否 违法、违规,招股说明书及其摘要引用的法律意见 书和律师工作报告的内容是否适当,明确发表总体 结论性意见。绿大地所聘请的律师事务所为四川天 澄门律师事务所。法律意见书更多成为了一种形式, 却并未真正落实在律师事务所的行动中。
帕玛拉特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外部审计师强制轮换流于形式
在欧洲意大利法律规定一家公司在聘外部审计人员方面连续聘用期不超过九年
并限制审计人员为客户提供其他服务从一九九0一九九八年均富一直为帕玛拉 特提供审计服务一九九九年起德勤担任帕玛拉特的外部审计师而均富成为帕
玛拉特全资子公司Bonlat的审计师调查显示Bonlat是制造一系列财务欺诈的中 心环节帕玛拉特的前CFO通纳Tonna说成立新公司并由均富任审计师这是均富 提出的主意通纳也认为均富不会详细审查帕玛拉特执行官所做的虚假文件关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发展
二欧洲版安然的上演
三.一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 帕玛拉特在过去几年中虚构了其海外子公司的大量销售业绩和交 易量并通过伪造询证回函夸大应收账款其中虚构与古巴一家公司 的业务交易堪称荒谬绝伦二00三年一月三一日均富意大利通过帕 玛拉特将一份销售款询证函寄往古巴Alimport食品进口公司和新 加坡Camfield公司求证由Bonlat从新加坡Camfield公司进口三0吨 价值四.八六亿欧元奶粉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发展
一舞弊丑闻相继暴露
二 、 帕码拉特成立了许多担负特殊任务的财务 公司舞弊行为主要集中在帕玛拉特与它们间 的关联交易环节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发展
一舞弊丑闻相继暴露
三.帕玛拉特的舞弊主要是出于: 1.掩饰因过度并购而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 2.隐瞒拉荚分公司的巨额亏损维持公司的繁荣景象; 3.把资金从帕码拉特公司转移到坦齐海外个人户头或由坦 齐家族成员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结局
在帕玛拉特公司进行以上财务造假后漏洞越来越大 最终导致丑闻爆发且警方逮捕了相关责任人意大利经 济部长特莱蒙蒂气愤地说:帕玛拉特就是欧洲的安然 经初步调查在过去长达一五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管理 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法弥补了累计 高达一六二亿美元的负债漏洞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故意对财务报告进行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法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以下是对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
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告中,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夸大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这种行为在短期内提高了公司的股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最终导致了公司股价的暴跌和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舞弊手段分析:1. 虚构销售收入:公司A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虚构了大量的销售收入。
这些交易在账面上看似正常,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商品或服务交换。
2. 虚增资产:公司A通过高估存货价值、固定资产折旧不充分等手段,虚增了公司的资产总额,从而提高了公司的净资产和盈利能力。
3. 隐瞒负债:公司A通过将负债转移到表外,或者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掩盖真实的负债情况,使得公司的负债水平看起来比实际情况要低。
舞弊动机分析:1. 提高股价:公司A的管理层可能希望通过财务舞弊来提高公司的股价,从而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2. 满足业绩指标:公司A可能面临来自股东或市场的压力,需要达到一定的业绩指标,因此采取了财务舞弊的手段。
3. 个人利益:公司A的某些高管可能为了个人利益,如股票期权等,而参与或默许了财务舞弊行为。
舞弊后果分析:1. 股价暴跌:随着财务舞弊的曝光,公司A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信誉损失:公司A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度下降,公司的业务受到了影响。
3. 法律责任:公司A及其管理层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包括罚款、赔偿损失以及刑事责任。
防范措施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提高透明度:企业应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及时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信息。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索菱股份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索菱股份为例索菱股份(以下简称“索菱”)是一家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汽车配件制造商。
然而,近年来,索菱卷入了一系列财务舞弊的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以索菱股份为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教训。
一、案例背景索菱股份成立于2005年,业务涵盖了汽车轴承、离合器、传动系统等汽车配件制造。
在上市前,公司外部声誉良好,投资者对其前景充满期待。
然而,在2016年,索菱被曝出存在大规模的财务舞弊行为。
二、财务舞弊行为据调查,索菱的财务舞弊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增收入:索菱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等手段,虚增了一定期间内的营业收入。
这导致公司财务数据的失真,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真实状况产生了误判。
2. 资产负债表造假:索菱在财务报表中虚构和隐瞒了大量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从而掩盖了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
他们通过虚报资产、虚减负债等手段,使得公司资产看起来更加庞大,而负债看起来更小,给投资者提供了误导。
3. 利润管理:索菱通过调整会计政策、虚增费用等手段来操纵利润数字。
这些做法使得公司的净利润看起来更高,增加了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但实际上并未反映真实的经营状况。
以上行为都违反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准则,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打击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那么,为什么索菱会出现财务舞弊行为呢?三、原因分析1. 利益驱动:财务舞弊行为通常是由公司高管为了获取私利而进行的。
索菱的高管可能因为个人利益驱动,通过虚增财务数据来提高公司的市值,获取更高的报酬。
2. 监管不力: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往往与监管不力密切相关。
索菱在财务舞弊期间,相关监管机构并未及时发现问题,也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财务舞弊得以持续进行。
3. 内部控制薄弱:索菱在财务舞弊期间,公司内部的风险管控机制明显不足。
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内部监督和风险防控机制使得财务舞弊行为得以长期发生。
四、教训和反思1. 强化监管责任:监管机构需要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和核实,及时发现和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财务报告审计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然而,在2019年,该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监管部门查处,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案例将分析该公司财务报告审计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1. 收入确认存在虚假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收入确认存在虚假行为。
具体表现为:(1)虚构销售合同。
该公司在2019年初,虚构了多份销售合同,并在合同中填写了虚假的销售金额和收款日期。
这些合同在财务报表中被确认为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
该公司在2019年,将部分未实际完成的销售项目提前确认为收入,导致收入虚增。
2. 资产减值存在低估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资产减值存在低估现象。
具体表现为:(1)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计提不足。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计提不足,导致资产减值损失低估。
(2)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不足,导致资产减值损失低估。
3. 成本费用存在虚列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成本费用存在虚列现象。
具体表现为:(1)虚构成本费用。
该公司在2019年,虚构了多项成本费用,如装修费、广告费等,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
(2)过度计提折旧。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固定资产过度计提折旧,导致成本费用虚增。
三、审计案例分析1.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收入确认的审查不够严谨。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收入确认时,未能发现虚构销售合同和提前确认收入的行为。
(2)对资产减值的审查不够全面。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资产减值时,未能发现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问题。
(3)对成本费用的审查不够细致。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成本费用时,未能发现虚构成本费用和过度计提折旧的问题。
审计人员舞弊的案例

审计人员舞弊的案例
1、2009年国际金融公司华尔街的证券审计事件:当时,一家名为国际金融公司华尔街(IFG)的投资银行,因审计操纵账户而被捕、被起诉。
据报道,IFG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其经理安迪·米费尔(Andy Miller)操纵审计数据,以便在审计报告中掩盖证券及其相关公司的负面现状。
IFG 的审计报告把投资者带入了一个错误的投资环境,给市场带来巨大损失。
2、2008年德勤会计事件:德勤国际会计师事务所(DQI)为超过大千企业提供审计服务,但它也收受了贿赂,并企图掩盖审计不实和失败。
2008年,DQI的审计人员西蒙·福斯特(Simon Foster)被捕,因为他收受了来自一家埃及投资银行的高额贿赂,并为其相关公司的审计报告提供虚假信息。
此外,德勤的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同意在审计报告中隐瞒一些财务虚假和失败,以获得更多报酬。
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达尔曼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创造和销售业务。
然而,近期该公司被曝出存在财务舞弊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
本文将对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其暗地里的原因和影响。
二、案例描述达尔曼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向来保持着稳定的财务表现,其利润增长迅速,市场地位也不断提升。
然而,最近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严重的舞弊行为。
1. 虚增销售收入:达尔曼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定单和收入来夸大其业绩。
销售人员与客户勾结,虚构交易并将其列入销售收入,从而提高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
2. 虚假成本支出:为了掩盖虚增的销售收入,达尔曼公司还虚构了大量的成本支出,包括采购费用、运输费用和人工成本等。
这些虚假成本支出被用来抵消虚增的销售收入,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正常。
3. 资产负债表造假:为了进一步掩盖财务舞弊行为,达尔曼公司还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了造假。
他们虚构了大量的资产和负债,以掩盖实际的财务状况,使得公司看起来更加健康和稳定。
三、案例原因分析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原因如下:1. 利益驱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更高的业绩和回报,不惜采取舞弊手段来夸大公司的财务表现。
他们希翼通过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来提高公司的股价和市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2. 内部控制不严:达尔曼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发生。
缺乏有效的审计和监督机制,使得财务部门能够轻易地控制财务数据,而未被发现。
3. 缺乏道德约束: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缺乏道德约束和职业操守,对于财务舞弊行为视若无睹,甚至主动参预其中。
他们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声誉。
四、案例影响分析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对公司和相关利益方的影响是深远的:1. 公司信誉受损:财务舞弊行为使得达尔曼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伤害。
投资者和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可能导致投资者撤资和客户流失,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达尔曼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由于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规模,公司的财务运作备受关注。
然而,在最近的一次内部审计中,发现了一系列涉及财务舞弊的问题,这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调查。
二、案例概述1. 舞弊手段达尔曼公司的财务舞弊主要涉及虚增销售收入、隐瞒负债和资产减值等方面。
公司高层人员通过虚构销售定单和合同,将本应计入下一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提前确认,以提高公司的业绩表现。
同时,他们还隐瞒了一些负债和资产减值的信息,使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健康。
2. 舞弊动机达尔曼公司的高层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司的业绩表现,采取了这些财务舞弊手段。
他们希翼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来提高公司的市值和股价,从而获取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此外,他们还希翼通过掩盖负债和资产减值的信息,维持公司的声誉和信誉。
3. 舞弊过程在达尔曼公司的内部审计中,发现了一些异常的财务数据。
进一步调查后发现,高层人员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勾结,虚构了大量的销售定单和合同。
他们通过伪造销售凭证和收款凭证,将这些虚构的销售收入计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同时,他们还将一些负债和资产减值的信息隐瞒起来,使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健康。
三、案例影响1. 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由于虚增销售收入和隐瞒负债和资产减值的信息,达尔曼公司的财务状况实际上比财务报表中显示的要差。
这导致公司的财务指标失真,给投资者和股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公司声誉受损达尔曼公司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其声誉向来是其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然而,财务舞弊案件的暴光使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投资者和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受到挑战。
3. 法律风险增加财务舞弊属于违法行为,涉及到伪造财务报表、虚增收入等罪名。
一旦这些行为被发现,公司高层人员将面临法律追责。
此外,公司还可能面临监管机构的处罚和诉讼风险。
四、案例启示1. 强化内部控制达尔曼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表明,强化内部控制是防范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
近三年的审计舞弊案例

近三年的审计舞弊案例那我给你讲讲康美药业的审计舞弊案例吧。
一、康美药业。
1. 事件概述。
康美药业以前可是医药界的“大明星”呢。
可是后来被发现财务造假玩得那叫一个“花”。
它在2016 2018年这几年间,通过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虚增货币资金等手段来美化自己的财报。
比如说它虚增的货币资金就高达几百亿呢,这就像一个人明明口袋里没那么多钱,却对外宣称自己是个超级大富豪。
2. 审计失败之处。
它的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也被拉下水了。
正中珠江在审计过程中就像是“睁眼瞎”一样,对康美药业那些明显不合理的财务数据都没有发现问题。
比如康美药业的货币资金余额那么大,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应该要核实资金的真实性,是存在银行里,还是根本就是虚构的数字。
可是正中珠江呢,就稀里糊涂地给康美药业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好像给一个成绩差得不行的学生打了个优秀的分数一样不靠谱。
3. 后果。
康美药业后来被处罚得很惨,公司和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巨额罚款。
正中珠江也被吊销了相关的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很多参与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也被处罚了。
这就像是一群在舞台上表演造假戏码的演员,最后被观众发现,然后被赶下了舞台。
还有投资者们可惨了,因为相信了康美药业那造假的财报,好多人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就好比是你以为跟着一个看起来很靠谱的人能发财,结果发现自己被骗得底儿掉。
二、瑞幸咖啡。
1. 事件概述。
瑞幸咖啡那可是在资本市场上搞出了个大新闻。
它在2019 2020年期间,通过虚增销售额等手段来制造公司业绩良好的假象。
比如说它自己编造了很多根本不存在或者夸大了的咖啡销售订单,就像一个人在店里没卖出去多少东西,却对外宣称自己的生意超级火爆,每天顾客排成长龙似的。
2. 审计相关问题。
它的审计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把关作用。
虽然瑞幸咖啡造假手段比较隐蔽,像通过关联方交易、虚增每单销售额等方式,但审计师如果足够谨慎,多做一些调查,比如对一些所谓的大客户进行实地走访核实订单的真实性等,还是可能发现问题的。
某公司审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报告

某公司审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该公司面临的财务舞弊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深入剖析案例,希望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警示。
一、案例背景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XXX。
由于其财务报表异常和投资人的举报,公司得到了审计师介入,并最终查明了该公司存在大规模财务舞弊行为。
二、案例分析1.财务报表造假: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夸大收入和资产,虚报利润,并且隐瞒部分债务,以欺骗投资人和监管部门。
此举既能提高公司的股价,也能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2.资金挪用:公司高管将公司资金私自挪用用于他们的个人开支,比如购买房产、豪车等奢侈品。
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侵犯了投资人的权益。
3.内部控制缺陷: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未能有效监督和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例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足,导致财务舞弊行为长期被忽视。
三、造成财务舞弊的原因1.利己主义:公司高管为了个人利益而将公司利益置于次要地位。
他们追求公司的高业绩表现,以获得更多的奖金和股权激励。
2.缺乏监管:公司的监管机构监督不到位,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未能进行有效审查,给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温床。
四、应对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完善的审计流程和独立的审计部门。
此外,应加强对公司高管的监督和约束,确保他们不得以个人私利为重。
2.增加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
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提高违规成本,以威慑潜在的财务舞弊行为。
3.增强投资人保护:公司应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向投资人公开财务信息,确保他们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
此外,加强投资人教育,提高他们的财务风险意识。
五、结论财务舞弊对公司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增加监管力度和增强投资人保护,可以有效减少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
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虚假的会计记录、报表或其他手段,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企业的财务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本报告将通过对一起财务舞弊案件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手法和影响,以期为我国企业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借鉴。
二、案件背景(一)公司简介本案涉及的上市公司为A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曾一度是国内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但近年来因财务舞弊丑闻陷入困境。
(二)财务舞弊原因1. 公司内部治理缺陷:A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 业绩压力:A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等压力,业绩下滑,为达到业绩目标,管理层采取了财务舞弊手段。
3. 利益驱动:部分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参与或默许财务舞弊行为。
三、财务舞弊手法1. 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虚报销售收入。
2. 虚减成本:A公司通过虚构采购订单、虚报库存等方式虚减成本,虚报利润。
3. 隐瞒债务:A公司通过隐瞒负债、虚构担保等方式隐瞒债务,虚报财务状况。
四、案件调查过程1. 监管部门介入:监管部门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对A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2. 内部审计:监管部门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A公司进行全面审计,发现财务舞弊事实。
3. 调查取证:监管部门通过调查取证,查明A公司财务舞弊的具体手法和涉案人员。
4. 公开处理:监管部门对A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公开处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追究刑事责任等。
五、案件影响1. 公司股价下跌: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
2. 行业信誉受损: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损害了整个电子行业的信誉,影响了投资者对我国电子行业的信心。
3. 监管环境恶化: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暴露出我国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加剧了监管环境的恶化。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提高,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屡见不鲜。
这些案例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权益,也对整个市场秩序和公众信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以下将介绍几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
1. 中概股欺诈案——长生生物长生生物是一家中国生物制品公司,于2018年因涉嫌销售假疫苗而引发轩然大波。
该公司在生产疫苗过程中存在造假行为,将过期疫苗进行再标注并重新售卖给市场,严重危害了公众健康。
该事件曝光后,长生生物的股价暴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这起案例的原因之一是监管缺失。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长时间得不到监管机构的审查,为舞弊行为提供了便利。
此外,长生生物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提供虚假数据,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
针对这类案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审核,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透明度,防止虚假宣传误导投资者。
2. 财务造假案——美林达美林达是一家美国加工商,于2004年因涉嫌财务造假而破产。
该公司通过夸大收入和扭曲账目等手段,虚增利润,欺骗投资者和审计机构。
最终,其真实财务状况暴露后,美林达被迫申请破产清算。
此案例揭示了财务造假在上市公司中的严重风险。
公司为了追求高利润而不择手段,最终导致整个企业的崩溃。
这种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公司的声誉,也对市场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针对这类案例,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查,确保核算准确、信息真实。
同时,审计机构更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及时揭示公司财务风险。
3. 内幕交易案——麦格纳国际麦格纳国际是一家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于2013年被揭露存在内幕交易行为。
该公司高层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获得非法利益。
内幕交易不仅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针对这类案例,监管机构需要建立更加严密的内幕交易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高层人员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审计案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现金(一) 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1.虚假现金陷阱(1) 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2) 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并且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根本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实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1) 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帮助关联方偿还贷款1) 大股东平时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2) 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 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占用资金1) 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经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2) 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别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 通过制造现金流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总额上市公司委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
这样上市公司既达到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将募股资金转移至账外买卖股票,为隐瞒事情真相,伪造或变造银行对账单。
(二) 具体案例案例一:金花股份(600080)2005年10月14日公告,近期,公司在应上交所要求进行自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控股股东金花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占用公司资金问题,合计60,200万元。
世通公司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世通公司舞弊审计案例分析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世通公司这个舞弊审计的事儿。
话说在那风起云涌的商业世界里,世通公司曾经也是个响当当的角色。
可谁能想到,在那看似辉煌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一系列见不得光的舞弊勾当。
世通公司,原本在通信行业那可是呼风唤雨的存在。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高层为了追求那些表面上好看的财务数据,走上了歪门邪道。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虚构收入、夸大资产,把公司的财务报表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演员,看似光彩照人,实则虚假不堪。
就拿虚构收入这事儿来说吧,他们可真是费尽了心思。
比如说,明明是一笔还没完全敲定的业务,他们就敢提前把收入算进来。
还有更离谱的,直接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业务交易,硬是给自己的账本上添上几笔收入。
这就好比你明明没赚到钱,却硬说自己腰缠万贯。
审计人员在调查的时候,那可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他们得像侦探一样,从一堆堆错综复杂的财务数据中寻找线索。
有一次,一位审计人员发现了一笔收入的记录十分可疑。
这笔收入的来源公司,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竟然是世通公司自己虚构出来的空壳公司。
你想想,这得多狡猾啊!再说夸大资产这一块。
世通公司把一些不值钱的资产,硬是估值成了天价。
这就好比把一个破铜烂铁说成是稀世珍宝。
审计人员在评估资产价值的时候,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比如一些老旧的设备,按照正常的折旧计算,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可世通公司却还按照全新的价格来计算资产。
这一系列的舞弊行为,最终还是被揭露了出来。
这给投资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世通公司的声誉一落千丈。
从这个案例中,咱们能学到好多东西。
首先,企业的诚信那是绝对不能丢的。
一旦走上舞弊的歪路,就像在悬崖边跳舞,迟早会摔得粉身碎骨。
其次,对于审计工作来说,那可得睁大双眼,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要像啄木鸟一样,把那些隐藏在树干里的害虫给揪出来。
总之,世通公司的舞弊审计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商业的舞台上,只有坚守诚信,严格审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郑百文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案例分析

郑百文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案例分析一、郑百文公司简介郑百文,全称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郑州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1989年在合并郑州市百货公司和郑州市钟表文化用品公司的基础上,并在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基础上成立郑州百货文化用品股份公司。
1992年6月增资扩股后更名为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4月,经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郑州市第一家上市企业。
1996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发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7年,主营业务规模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所有商业上市公司中排第一,进入国内上市企业100强。
经营范围:汽车(不含小轿车)、服饰、绣品、鞋、机械电子设备、五金交电、建筑及装饰材料、食品、饮料、烟、生物制品(不含药品)的销售;运输、旅游、餐饮娱乐(限所属分支机构);室内外装饰施工;批准的进出口业务及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和三来一补业务。
经营的策略。
疯狂扩张:1997年,郑百文司营建的营销网络已延伸到除西藏、青海、新疆、台湾以外的省份,下设20个专业分公司,120个商品经营部,经营商品31000种,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家电、日用百货批发商。
三角信用销售:建设银行出面承兑,向四川长虹出具银行承兑票据,郑百文买断长虹的产品,并以赊销方式向下游零售商或批发商供应。
二、郑百文公司舞弊情况1986--1996年的10年间,其销售收入增长45倍,利润增长36倍;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70万元,这些数字当时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按照郑百文公布的数字,1997年其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序第一,进入了国内上市企业100强。
然而,衰败似乎就发生在一夜之间。
在被推举为改革典型的第二年,郑百文即在中国股市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最高纪录,而上一年它还宣称每股盈利0.448元。
1999年,郑百文一年亏掉9.8亿元,再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
郑百文的大起大落,引起从当地决策层到社会的一片哗然。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审计失败的视角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基于审计失败的视角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虚构、篡改、隐瞒重要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扭曲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股市频繁曝光了不少财务舞弊案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就是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案。
本文将以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为例,从审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审计失败在此案中的原因及其教训。
一、案情回顾康美药业是中国领先的药品制造商和分销商之一,成立于1993年。
然而,在2018年,康美药业突然爆发了一起规模巨大的财务舞弊案,其财务报表凭空膨胀出大量虚假信息。
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迅速进入退市整理期。
经调查发现,康美药业涉嫌夸大利润,虚增营收,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1.薄弱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在康美药业案中,审计程序存在薄弱之处。
审计师未能适时发现和调查涉嫌违规或高风险交易,未能审慎评估相关方案和交易造成的影响,导致对康美药业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失效。
2.对管理层恶意行为的盲目依赖康美药业的管理层扮演了关键角色,对公司财务舞弊做出了决策和执行。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过度依赖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未能对其作出恰当的怀疑。
这种盲目依赖使得审计人员无法揭示其违规行为,从而导致财务舞弊行为未得到及时发现。
3.缺乏专业素养的审计团队康美药业案例中,审计团队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和经验,未能准确分析和判断财务报告中的异常数据和风险信号。
专业水平不足导致业务和财务的关联性审计欠缺,放大了财务造假嫌疑的风险。
三、案例教训1.加强审计程序和风险管理审计机构应当积极加强审计程序的研究,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在审计工作中要注重风险管理,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查。
2.减少对管理层的依赖性审计师在工作中应根据职业道德和审计规范,独立、中立地开展工作。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索菱股份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索菱股份为例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频发生,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严峻影响,其中以索菱股份的案例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索菱股份为例,分析其财务舞弊的原因、影响以及监管措施,以期提示人们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的关注和警惕。
索菱股份是一家从事婴幼儿护理用品生产的上市公司,曾被誉为行业标杆企业。
然而,在2016年底,该公司突然爆发财务舞弊风波。
事后调查发现,索菱股份的高管团队通过虚增销售额、夸大利润和资产减值等做法,掩盖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
起首,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管团队的利益驱动。
索菱股份上市后,公司高管团队获得的巨额股权激励规划引发了强烈的利益诱惑,他们为了达到激励规划要求的业绩目标,不惜以舞弊手段来虚增公司利润和资产,追求短期的高业绩,以得到高额嘉奖。
这种以利益为驱动的行为导致了道德风险和道义缺失。
其次,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薄弱也是财务舞弊的重要原因之一。
索菱股份在财务报告的审计和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漏洞和监督不严问题,给高管团队提供了可乘之机。
公司监事会职责不落实、审计委员会疏于职守、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等原因,导致高管团队得以实施财务舞弊行为而长期未被发现。
财务舞弊对公司和投资者产生了严峻的影响。
起首,财务舞弊破坏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导致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的利益遭受损失。
其次,财务舞弊会严峻影响公司的进步和业务运营。
索菱股份在曝光财务舞弊后,遭遇了巨额诉讼和惩罚,企业形象和市场地位大幅下滑,一度面临破产风险。
此外,财务舞弊也对整个市场造成了恶劣影响,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可信度的怀疑,严峻损害了市场的稳定性和良性进步。
为了防范和遏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管部门实行了一系列措施。
起首,加强财务监管力度,提升审核水平,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和核实。
其次,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约束和监督,防止利益驱动导致的财务舞弊行为。
新大地公司财务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4、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加大对投资者的法律援助力度,维护投资市场的公平 与正义。
5、国际经验借鉴。积极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我国上市公 司治理结构和监管制度,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大地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暴露出公司在内部治理、内部控制和 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完善相关制 度和机制,加强监督和审查,提高违法成本,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有 这样,才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为社会公众创造更多的价值。
五、建议
1、加强对公司的监督和审查。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督和审 查,特别是对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的监管,以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
2、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机构应强化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通过提高审计 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加强审计流程管理,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3、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媒体和社会公众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上市 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推动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2、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重点财务流程的规范和严格把 关。调整关键财务岗位的人员配置,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独立性。
3、加强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特别是在进行重大决策和业务扩张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 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遏制类似行为的发生。
3、风险评估不足。公司在扩张过程中,过于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忽视了对 风险的评估。在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时,公司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和 应对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现金(一) 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1.虚假现金陷阱(1) 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2) 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并且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根本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实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1) 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帮助关联方偿还贷款1) 大股东平时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2) 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 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占用资金1) 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经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2) 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别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 通过制造现金流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总额上市公司委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
这样上市公司既达到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将募股资金转移至账外买卖股票,为隐瞒事情真相,伪造或变造银行对账单。
(三) 货币资金审计应重点关注的事项1.高度关注货币资金构成和余额的合理性审计中必须关注货币资金余额的构成及变化情况。
公司为充分提高资金效率和效益,货币资金余额一般均保持在合理的额度内。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经营情况的变化,货币资金也将在年度间发生变化。
审计人员应充分关注以下异常事项:(1)现金余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这种情况不排除有正常合理的可能。
如募集资金刚刚到位,专款专用;如公司现金流量极好,主营突出,近年没有重大投资和建设行为(象高速公路公司和电力公司等);如期后公司将计划进行重大投资建设行为,年末公司借款与存款急剧增长等等。
但对于一般公司而言,现金余额比例不会过高,特别是资金相对紧张、借款较多的公司,不应保留过多的货币资金。
若存在现金余额比例过高的情况,应充分关注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流动性受限的货币资金较多。
如承兑汇票保证金巨大,此等情况应在附注中披露并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予以考虑,同时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以公司存款为大股东或其他单位提供质押担保的情况;(2)公司货币资金存在虚记情况,通过严格的函证程序可以查核;(3)公司有尚未入账的负债。
通过严格的借款与票据函证可以查核;(4)公司大股东及其他关联公司长期占用公司资金,年末临时性归还导致期末时点货币资金较多。
通过期后测试可以发现。
(2)历年现金余额变动较小,甚至波动微小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公司货币资金存在虚记情况,因无法消化而长期虚挂;2)公司大股东及其他关联公司长期占用公司资金,年末临时性归还,次年又予占用,导致公司无法使用该等资金,而长期挂账货币资金。
2.对不同性质的账户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1)现金现金的审核程序目前主要采用盘点的方式。
在年报审计中需要关注以下事项:1)是否存在着大额的期末未交存现金。
根据有关规定,现金必须及时交存,期末现金若结存过大,应重点注意查实以下情况:A.有无小金库的存在,通过对保险箱内所有的单据和所有可以取得的现金日记账予以核实,重点关注那些以个人名义开户存储的货币资金是否在账面体现,有无未纳入报表体系的现金日记账;B.公司是否存在大量的现金销售行为,若存在该等行为,则应评价公司的现金收款制度和对业务员收款的控制措施,进而进行穿行测试,并分析是否存在薄弱环节。
2)是否存在混用现金保险箱的情况。
部分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及其下属公司共用一个保险柜由同一人担任出纳,对此,应取得保险箱内所有现金和对应所有公司的现金日记账一并盘点。
(2)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一般为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结算账户。
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外币资本金项目账户和经常项目账户。
对其传统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1)取得期末对账单并进行函证;(2)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凭证测试,查看大额款项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建议在审计中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是否取得所有银行日记账并编制明细表需取得所有银行账户日记账,并编制余额明细表。
对此审计人员应现场索取并查看是否所有日记账均已获得,而不应由公司会计人员送至审计现场,防止公司存在账外账。
对部分有发生额或者余额为零的账户,也应一并编入明细表。
若已销户的,应取得销户证明;若未销户的,则即使账面余额为零也应索取对账单。
对新开户的账户,应取得开户证明。
对有日记账记载,却未纳入公司报表余额的银行账户应予以重点关注,一般该类账户为账外存款或小金库。
2)所有银行对账单是否均已取得实务中往往出现客户以各种理由不能提供部分账户的银行对账单,特别是睡眠户(余额长期不动的账户)、零账户和外地存款账户。
对此,审计人员应坚持要求客户提供,不得以函证代替。
特别是零账户和外地存款账户,有可能会出现巨额的未达账项。
3)所有的银行账户是否均经过函证实务中部分地区银行函证需要公司缴费,因此客户可能会以此理由拒绝审计人员函证,特别是睡眠户,因其扣款困难,因此银行可能不予回函,对此审计人员应要求随客户前往银行现场缴费函证。
在对银行存款进行审核的时候,我们需重点关注以下特殊程序的执行方式:1) 对重要账户的对账单需取得全部对账单(有条件的应该加盖银行章),与公司银行日记账逐笔进行核对,着重核对交易量大的月份,如6月末和12月末,特别重要的账户甚至考虑是否全部核对。
上述审计程序主要是防止公司有未入账的交易。
部分公司大股东日常占用公司资金,在定期报告期末时点予以归还,可能会出现银行有记录而公司日记账无记录的情况。
部分公司将资金转移至账外进行股票投资,到期末归还,也可能出现此等情况。
对期末余额为零或者已销户的账户,若日常发生额较大的,应采用上述方式予以重点关注,防止公司利用销户或期末时点平账的方式来操纵财务状况。
对账单的截止日期必须是报告期末,防止部分公司以余额长时间未动为由提供截止日期不是期末的对账单。
2)函证的特殊要求A.对所有账户进行函证的同时,应列明完整信息,尤其是其中的“其他事项及或有负债(如为其他单位借款提供担保和抵押物等)”一项,如果没有则必须列明“无”,如果有则应列明详细事项;B.对本地账户应进行现场询证,若有可能则在征询银行经办人员工作现场核对其电脑记录,或打印对账单。
回函请银行经办人员签字并盖章,尽量让银行人员在盖章处写上余额(包括大小写)并盖私章确认。
C.对银行的签章应作辩识,一般应为银行公章或业务公章,如果不是这两种章,则应当场询证银行确认其盖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盖章应明确盖在回函相符或者不符处,防止盖骑缝章。
签章上应有明显的银行称谓、日期等。
D.对于异地账户,应采取审计人员发函并由银行直接邮寄回本所的方式,审计人员不得交由公司人员代为函证。
有条件的话,尽量由审计人员去银行实地询证。
对数额巨大的异地账户,应要求公司提供条件亲自前往取得函证,并现场打印对账单。
E.对函证的过程,须在底稿或回函中有明确的记载,如“某某审计人员在公司某某人员的陪同下于某年某月某日到银行核对账户余额,并由银行某某工作人员在回函上盖章并取得询证函回函”。
3)取得其他证据部分公司因资信证明需要(如招标投标,特殊资格申请)等,可以向银行申请开具企业存款证明。
该证明书为银行出具的各类账户账面余额的书面证明,不具备质押担保用途。
凡是已作质押的存款,银行将在企业存款证明相应栏目中加以注明。
若有上述企业存款证明,也可考虑要求企业提供作为佐证。
4)银行存款测试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A.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中的期末大额资金往来予以充分关注,并进行充分的期后测试。
部分公司为了减少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少提坏账准备,往往会在年末要求客户临时性归还应收款项,并在次年初打回给客户,甚至账外临时借入过桥资金汇给客户,要求客户作为还款汇给公司。
部分公司控股大股东为了在期末时点上减少大股东占用资金的行为,也会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操作。
B.测试中应充分关注企业凭证后附的各种银行单据中以公司为抬头的银行账号是否在公司有相应的明细记载,防止出现账外资金和交易。
对日记账中的银行间转户资金记录也不能忽视,防止公司假借转户,进行账外资金交易。
(3)定期存款1)定期存款的性质与用途根据《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对单位定期存款实行账户管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除外)。
金融机构给存款单位开出“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证实书仅对存款单位开户证实,不得作为质押的权利凭证。
存款单位支取定期存款只能以转账方式将存款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将定期存款用于结算或从定期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
2)单位定期存单根据《单位定期存单质押贷款管理规定》,单位定期存单是指借款人为办理质押贷款而委托贷款人依据开户证实书向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存款行)申请开具的人民币定期存款权利凭证。
单位定期存单只能为质押贷款的目的而开立和使用。
企业单位如需办理定期存款的质押贷款,可向银行提出申请,银行开具“中国银行单位定期存款(质押贷款专用)存单”,企业单位据此办理质押贷款业务。
从上述规定看,定期存单的开具必然要为借款抵押所用。
3)对定期存款与定期存单的审核A.取得所有定期存款的开户证实书原件并与日记账余额核对。
为严格履行程序,建议在底稿后附的复印件中注明与原件核对相符,并注明经办人与核对日期;B.若公司存在定期存单,需取得存单复印件,并与对应的质押借款合同上标注的存单号核对;C.若期末已存在的定期存款和定期存单在审计外勤日已经到期,则应要求公司留存复印件;D.应就期末时点上的定期存单和定期存款向银行进行函证。
对于定期存单,应在询证函上载明质押事项;E.重点关注定期存单对应的质押借款有无入账,是否为大股东及其他关联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担保。
(4)保证金1)保证金的性质与作用人民币保证金存款是指存款人在开户行办理相关业务时用做资金保证的存款。
当公司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出具银行保函或者委托代理外汇和黄金买卖业务时,需交存全额或者部分保证金。
2)对保证金的审核要点A.对保证金日记账发生额与相对应的保证事项记录进行核对,防止公司存在未入账或者未披露的交易事项;B.取得保证金账户的全部发生额对账单,与日记账发生额进行核对,并对保证金余额向银行发函询证(询证函应载明其保证的事项);C.对保证金所对应的债务,应检查其比例勾稽关系,如复核保证金占所对应的应付票据金额的比例;D.对保证金对应的保证事项应特别关注公司账面上是否存在对应的交易事项,若没有,则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对外担保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