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与文化常识共144页文档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ad8d3e0ba0d4a7302763a4b.png)
二、奴隶社会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 年)
商朝——后母戊大方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甲骨文(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西周——分封制、井田制(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周平王继位 迁都洛邑 史称“东周”
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
三、古代行政区划分
四、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四时节气
(一)天干地支 (二)年月日辰 1.年 2.月 3.日 4.辰 (三)四时、节气
中国哲学的流变
周代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向背。
后拓展引申为相互对立、消长的两种现象、事物、联系等。
二、中国古代艺术成就
(一)戏曲 (二)绘画 京剧中的人物行当可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1 中国画按创作思想可划分为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画三大系统
就题材而言,大致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三大类作品
2 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人物图》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 3 中堂最富盛名的画家吴道子有“吴带当风”之誉,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王维倡导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形成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始祖。
(二)楚辞
(三)先秦散文
• 2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代表 作《离骚》这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长诗
• 3先秦散文 代表作《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一、中国古代文学成就
(四)汉赋 1 汉代著名的文学体栽是“赋”和“乐府” 2 汉赋代表人物:枚乘,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宇 3 汉代乐府是由官府名称转变而成的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五)唐诗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六)宋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051f3e25c52cc58bd6bed5.png)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5cd88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c.png)
• 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 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
• 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
• 西晋、东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 政治制度为中央集权制,实行皇帝制
两晋南北朝的事件
• 西晋统一中国,实行世袭制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
DOCS
01
史前时期:远古到夏商西
周
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的文化与技术
01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 使用石器、骨器、木器等简单工具
• 生活在原始部落中,实行公有制
• 依赖狩猎、采集、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
02
原始社会的文化特点
• 没有文字,依靠口头传承
• 信仰原始宗教,如拜物教、图腾崇拜
• 艺术形式以原始绘画、雕刻为主
03
原始社会的科技发展
• 火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 陶器的制作,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 原始农耕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从游猎生活过渡到定
居生活
夏朝: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夏朝的历史背景
• 传世文献中最早的朝代
春秋时期的文化成就
• 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兴起
• 《春秋》、《左传》等历史文献的创作
• 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 周朝诸侯国割据,争霸战争频繁
• 政治制度为分封制,实行世袭制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9d42dd7cd184254a353558.png)
-
22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
一、古代神话
神话是中国文学创作的源头,是早期的中国人 与自然界交往的产物。中国的创世神话中盘古开天 辟地和女娲捏土造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神话本来是口头流传的文学,保留到今天的都 是经过了记录、整理,甚至创造的,流传下来的古 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庄 子》中。
南宋(1127年,赵构
岳飞抗金
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
宋金对峙 14
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 朝,定都大都)
行省制度 四等人制
明(1368年,朱元璋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朱 棣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
清(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康乾盛世
-
15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16
第二节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
一、国号的由来
根据原来的部落定国名:夏、周、秦 根据发迹地定国名:西汉 根据封爵定国名:魏、西晋、隋、唐 根据建立者的姓氏:南朝的陈 根据政权所在地:三国的蜀、吴 根据社会上流传的口号: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
17
二、帝王、皇族的称谓
(一)后、王、天子、皇帝 (二)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
年:原始的意思为庄稼收获一次 月:月亮绕地球一圈,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 一日叫“晦”,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有时是十 七日)叫“望”,“望”的后一日叫“既望”,每月 的初三叫“胜” 辰: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天的时辰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文档资料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666466e45c3b3567ec8b33.png)
孙武
孙膑
七、阴阳家
1、阴阳家是“诸子百家”中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派别, 代表人物为邹衍。
2、五行之说始于商周,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 土五种物质构成。 金生水 金克木
水生木
三、道家 1、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创始人为春秋时期的老子。老 子姓李名耳,又称老柑,著有《老子》一书。 2、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庄子,著有《庄子》一书。
老子
庄子
四、法家
1、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为法 家重要的经典著作。
五、墨家 1、墨家是“诸子百家”中代表农、工等小生产者利益的 学派,创始人为墨子。
第三节 诸子百家
一、“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大大 繁荣和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和学术。 二、儒家 1、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产生于春秋 时期,创始人为孔子。
2、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三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A、孔子的思想以“天命论”、“中庸”之道和“仁”、 “礼”为核心。
第二节 古代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 一、古代官制 (一)古代管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中国古代管制的发展,从夏代到清末大 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1、巫史制时期,包括夏、商两代
2、公卿制时期,包括西周和春秋两个时 期 3、丞相制时期,包括战国,秦和西汉前
期 4、尚书制时期,从汉武帝到明初 5、内阁制时期,包括明清两代 (二)中央官制 巫史是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机构中最有权 威的官员。 秦汉时期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 央官制,魏晋以来形成的以三省六部为 主体的中央官制,至隋唐逐渐完备并定 型化,成为后代中央官制蓝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秦始皇
唐太宗
2、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祀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23f0bd69e3143323968936b.png)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一、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距今50万年的周口店“北京猿人”(一)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传说•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类•伏羲——画八卦•燧人——钻木取火•神农(炎帝)——教稼穑创医药•黄帝(轩辕)——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尧、舜、禹——禅让制“禅始不禅终”(二)先秦时期--奴隶社会1、夏:(前2070年至1600年)启废“禅让制”,用“世袭制”替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前1600年至前1046年)青铜铸造业/甲骨文文字代表:四羊方尊(精美的艺术品)司母戊大方鼎(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3、周:(前1046至前771年西周--前771年221年东周)公元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朝政,史称“共和行政”——中国确切纪年开始商在公元前1600年灭夏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司母戊大方鼎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二、封建社会❖(一)确立和初步发展¡ª¡ª春秋战国、秦、❖1、春秋战国(前771年至前476年、前475至前221年)❖春秋五霸: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2、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前221年至前206年)秦始皇的主要事迹: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确立中央集权和地方行政机构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出击匈奴,修筑长城,南攻越族陈胜吴广起义秦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建万里长城(400)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743c3beefdc8d376ee325a.png)
时间:公元前475年至前221 年 战国时期,因七大诸侯国连年 征战而得名。主要的诸侯国有 齐、楚、燕、韩、赵、魏、秦, 被称为“战国七雄”。战国七 雄之间激烈兼并战争的不断发 展,变法最为彻底的秦国逐渐 压倒对手,终于导致秦国在公 元前221年对天下的统一。
四、封建社会时期
(一)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了六国之后建立 了秦王朝,定都咸阳。秦王朝的建立标志 着我国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王 朝该“王”为“皇帝”,统一文字、度量 衡和货币。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定 都长安。西汉时期,在征讨匈奴的同时, 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对外交往,丝绸之 路随之产生。而以“昭君出塞”为标志, 含中央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也得到继续发展。 刘秀在公元23年称帝建立了东汉政权,定 都洛阳。东汉产生了王充等思想家、班固 等史学家和文学家、张衡等科学家、张仲 景等医学家,将当时的文化推向领先世界 的水平。
四、封建社会时期
(五)隋朝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废北周建立隋 朝,定都长安。确立了重要的制度—— 三省六部制。
(六)唐朝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唐太宗时期,建立“贞观之治”。并产 生武则天改唐建周的历史。开元时期, 唐朝国势登峰造极。
(七)五代 十国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 了大割据时代。即吴、南唐、吴越、 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以 及北汉。
三、诸子百家
• (二)道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 思想 • 老子创造性地提出“道”这个 概念,作为自己哲学思想体系 的核心,认为“道”是宇宙的 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 动的法则。 • 老子的代表作《老子》,又名 《道德经》。
三、诸子百家
• (二)道家代表人物及其主 要思想 • 庄子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 因素,主要思想是“清静无 为”和“天人合一”。 • 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倒向了 宿命论和相对主义。 • 庄子的代表作是《庄子》, 分内篇、外篇和杂篇。 • 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 被尊为“老庄哲学”。
关于中国历史知识大全(完整版)
![关于中国历史知识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815e1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a.png)
关于中国历史知识大全(完整版)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问题上,对下列问题的深入探索与讨论是十分重要的,这将有助于优选教育方案、方法和技术,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学生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学习与掌握历史知识的规律。
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史、中世纪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大全,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一)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
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司母戊大方鼎历史常识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第一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7a8da36dd36a32d7375812b.png)
第一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简史1、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出现时间地点北京人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蓝田人80万年前陕西元谋人170万年前云南山顶洞人1-2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附近2、新石器时代中国文明起源: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文化区、北方和东北文化区。
黄河流域文化:仰韶文化(彩陶)、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zhu)文化。
3、古代神话传说反映上古文明(1)“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伏羲、女娲、神农天皇、地皇、人皇。
(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会,五帝反应的是父系。
4、夏的建立:禹是夏朝最后一位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启杀伯益改禅让制为世袭制。
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我国奴隶社会始自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春秋时期结束,共经过1500~1600年。
我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起始,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长达2300多年之久。
5、夏朝开始采用干支纪年法,并出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
夏最后一个国君是夏桀。
夏桀兵败,死于南巢(安徽寿县)、共传13代,16王。
6、商:是我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甲骨文、司母戊大方鼎、青铜器。
曾多次迁都,自亳迁嚣,自嚣迁相、自相迁耿,自耿迁庇,自庇迁奄,自奄迁殷。
武丁时期达到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商的农业发达,已经用多种谷物酿酒,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
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古国。
7、周: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下是周族首领“后稷”,负责管理农事。
西周都镐京(西安),东周都洛邑(洛阳)。
实行分封制、周厉王时期国人暴动引发共和行政(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这一年为共和元年,是公元841年。
中国史籍记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8、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
第一章__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__中国历史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5f1f570783e0912a2162ae9.png)
2、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 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 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 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 (白招拒)、黑帝(汁先纪)(《周礼· 天官》)
3、晚期智人阶段遗址 又称新人阶段,距今4万-1万年前,代表性 遗址有北京山顶洞人、内蒙河套人、广西柳江人、 云南丽江人等,属于旧石器晚期文化。晚期智人 的体态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中国的晚期智人 化石表现出脸平扁、颧骨凸出、鼻梁阔大、铲形 门齿的黄种人特征。生产工具的制造表现为石器 趋于细小化,复合工具出现,以弓箭为代表的远 射工具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除采集、狩 猎外,掌握了捕鱼技术。
马家窑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 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 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 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
马家窑文化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人杆栏式房屋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
裴李岗文化是我国新 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 学文化,也是中华民 族文明起步文化。20 世纪50年代后,在河 南省新郑市新村镇的 裴李岗村一带。
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 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 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 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玉猪龙” 红山文化彩陶罐
中国历史与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与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966e7487375a417866f8fb0.png)
西周
周武王 前1046年 ——前771年
镐京(今西安)
东周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五霸
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战国七雄
19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20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21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辽(契丹)、金(女 真)、西夏(党项)并 立。
征战不息。
杯酒释兵权
38
宋南迁,爱国名将岳飞 《满江红》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39
1279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元史﹒地理志》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40
明清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戍 亥 口诀:只 抽 一 毛 真 是 无 味 身 游 书 海
过 渡 时 期 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底)
(1949-1956) 三大改造(1953—1956)
中国
社会
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建设
道路
的探 索
十年文革(196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外交发展、…46…
辽宋夏金元并存: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建宋,史称北宋。
1127年,金灭北宋,赵构应天府称帝,史称南宋。
与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族建立的辽,后取代 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以及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元:1234,蒙古灭金,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645ad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0.png)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大全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涵盖了数千年的时间。
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包括了艺术、哲学、科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为您呈现中国历史文化的全貌,带您一睹中国数千年来的辉煌。
第一章:先秦时期先秦时期,也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涌现了众多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同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二章: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统一。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制度,并开创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多个政权,但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
第四章: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隋朝统一了南北,而唐朝则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达到了巅峰,如唐太宗时的盛唐文化、杜牧、白居易等文学大家都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
第五章: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也被称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依然是封建专制,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和文化现象,如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明代的文言小说,清代的四大名著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第六章:近代以来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列强入侵、战争动荡等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但这个时期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化人物,如鲁迅、梁启超、胡适等,他们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几千年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给中国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本文试图概述中国历史文化的全貌,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的机会,并进一步激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95771f26294dd88d0d26b9b.png)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南陈, 重新统一中国。
在隋政权土崩瓦解时,太原留守李渊举兵反隋,于618 年建立唐朝。
(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 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 到北宋王朝建立为止,北方中原一带,先后经历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
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 统治,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 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 阴阳八卦及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掌握古代皇权政治、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等知 识要点; ☆重点掌握我国古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 成就。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一)原始社会 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生活在我国的云南,元谋人 被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一带的原始居民进入父 系氏族公社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的末期,正是传说中黄帝和尧、舜、禹 的时代。 (二)奴隶社会 夏朝的统治,维持了400多年。公元前16世纪,夏朝 最后一个国王桀的残暴统治激起奴隶们的反抗,黄河下游 的商部落首领汤起兵灭夏,建立了商朝。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e2b6ee856a561252d36fc9.png)
世界 文化 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 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
2007年7月
1992年12月 1992年12月 1992年12月 2003年7月
世界 自然 遗产
九 寨 沟 黄 龙
三江并流
苏州古典园林
颐 和 园 天 坛
江苏省
北京市 北京市 重庆市 四川省1997年12月一.龙的起源
图腾合并说 天象树神说
外邦传入说
考古发现说
(一)图腾合并说
龙是一种图腾,由很多种动物组合而成 。
多种动物:马、鱼、狮、牛、蛇、鹰、虎、鹿 九种原龙:马、猪、鱼、鲵、鳄、蛇、鹰、虎、鹿 见北京大学王东教授《中国龙的新发现—神龙论》
“大概图腾未合并之前,所谓的龙只是一种大蛇。 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吸收了许 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 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 鳞,……,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
主讲:孟海棠
世界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日
每年六月第 二个星期六
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 截至到2010年8月,遗产项目总数达到40个, 其中自然遗产8处,文化遗产28处,自然与文
化双遗产4处。
类型
名 称
明清皇宫
所在地
北 京 沈 阳
批准时间
1987年12月 2004年7月
4 丁卯
10 癸酉 16 己卯 22 乙酉 28 辛卯 34 丁酉 40 癸卯 46 己酉 52 乙卯
5 戊辰
11 甲戌 17 庚辰 23 丙戌 29 壬辰 35 戊戌 41 甲辰 47 庚戌 53 丙辰
(完整word版)历史文化常识(完美打印版)
![(完整word版)历史文化常识(完美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3139e5f18583d0496459fe.png)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一章皇帝与皇权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黄帝、颛(zhuān)顼(xū)、帝喾、尧、舜(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
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
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三)皇帝的由来: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
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
(四)皇帝的饮食起居1、宫室、山陵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
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
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
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
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
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