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甘油蒸馏残渣中回收聚合甘油
废弃油脂甘油酯化降酸过程中的甘油聚合研究

ZnO dosage 0.3% and molar ratio of glycerol to fatty acid 1:1.The results could improve the optimiza—
tion of glycerol esterification technique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diese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oduction
Glycerol polym er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waste oil ycerol esterification
SU Yanbin,XIA Fan,XIE Qinglong,LU Meizhen,LIANG Xiaoj iang,
LI Xiaohua,NIE Yong,JI Jianbing
of glycero1.Compared with ZnC12 and Zn(Ac)2,ZnO exhibited the best cata lytic effect,and the poly—
merization rate of glycerol reduced to about 1 3%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1 80℃ ,
2018年 第 43卷 第 9期
中 国 油 脂
53
废 弃 油脂 甘 油酯 化 降 酸 过 程 中 的甘 油 聚 合 研 究
宿颜彬 ,夏 凡 ,解庆龙 ,卢 美 贞,梁晓 江 ,李 肖华 , 聂 勇 ,计建炳
(浙江工业 大学 化工 学院,浙江省生物燃料利用技术研 究重点实验 室 ,杭 州 310014)
聚甘油的合成工艺研究

聚甘油的合成工艺研究王明权;芮平;张金龙【摘要】For serious surplus of glycerol caused by development of biodiesel and fat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 use of glycerol. Polyglycerol is a good prospect. Sources, synthetic metho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glycerol were summarized in brief. Polyglycerol was synthesized by dehydrate condensation from glycerol in the presence of NaOH.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catalyst dosage on glycerol polymer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Yellow pentamer of glycerol was obtained when 150 g glycerol was used in the presence of 3. 0 g NaOH in 260 ℃ for about 4 h.%生物柴油和油脂加工业的发展造成其副产物粗甘油严重过剩,甘油的深加工成为必然,以甘油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的聚甘油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对聚甘油的来源、合成方法、表征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
以甘油为原料,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甘油聚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甘油的用量为150 g,氢氧化钠的投加量为3.0 g,反应温度约260益时,反应时间约4 h,可以获得黄色的五聚甘油。
甘油的精加工

⽢油的精加⼯粗⽢油的精制技术制皂废液经净化处理和浓缩得到粗⽢油。
⽢油含量⼀般为80%左右,其中含有⼤量的杂质,主要有8%左右的NaCl、1%~2%的Na2SO4、1.5%-3%的有机杂质(⼤部分为肥皂)、7%左右的⽔分以及少量的易挥发性杂质。
油脂⽔解废⽔经净化和浓缩制得的粗⽢油质量较制皂废液制得的好,⽢油含量⼀般在88%左右,也含有少量⽔分以及2%-3%的有机和⽆机杂质。
⽽⾷⽤、药⽤、化妆⽤和其他⼯业⽤⽢油都对其质量提出了较⾼的要求,因此,粗⽢油必须进⾏精制。
根据⽢油的⽤途不同以及⽣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精制⽅法。
⼀般情况下,⽢油的精制可分为蒸馏与脱⾊精制法、精馏与脱⾊精制法、离⼦交换与排斥精制法。
⼯业⽣产中多采⽤蒸馏与脱⾊精制法制得⼯业⽤⽢油。
如果⽢油作为特殊⽤途使⽤时,如⾷⽤、药⽤等,⽆论采⽤哪⼀种精制⽅法,其⼯艺过程中都要有离⼦交换⼯序才能保证⽢油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粗⽢油的蒸馏与脱⾊精制法1、粗⽢油的蒸馏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简单蒸馏是仅进⾏⼀次部分⽓化和冷凝的过程,故只能部分地分离液体混合物。
⽽粗⽢油溶液属多相混合物体系,蒸馏时可视粗⽢油中的有机盐、⽆机盐以及难挥发的其他杂质为⾼沸点组分,⽢油、⽔及其他易挥发性杂质(如醛、酮等)为低沸点组分。
蒸馏过程中⾼沸点组分留在蒸馏釜中,从粗⽢油中分离出来。
⽽低沸点组分在⽓化后成为以⽢油和⽔蒸⽓为主体的混合⽓体,利⽤⽢油与⽔沸点的差异,通过多次部分冷凝后即可得到纯度较⾼的精⽢油和⽢油浓度较低的甜⽔(淡⽢油)。
精⽢油根据蒸馏⼯艺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往往呈淡黄⾊甚⾄黄⾊,需要经过脱⾊处理后才能得到成品⽢油。
⽢油在常压下沸点是290℃,在205℃或稍⾼温度时,随着受热时间的长短不同⽽有不同程度的聚合和分解。
所以在常压或低真空度下,⾼温蒸馏⽢油是不适宜的,必须采⽤真空蒸馏,使⽢油蒸馏在较低温度下进⾏,以保证⽢油的质量和产率。
降低蒸馏时的外界压⼒可以降低⽢油沸点,因为各种物料的蒸⽓压根据温度不同⽽不同,当物料的蒸⽓压达到外界压⼒时即开始沸腾。
生产技术聚合甘油的原理

生产技术聚合甘油的原理
甘油的生产技术包括化学合成和天然来源。
1. 化学合成:甘油的化学合成一般采用脂肪酸的酯化反应。
脂肪酸可以是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中提取的脂肪酸。
在酯化反应中,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甘油三酯。
然后,通过加水分解甘油三酯,将其还原为甘油。
2. 天然来源:甘油也可以从天然原料中提取。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从植物油中提取甘油。
植物油中的油脂含有大量的甘油脂肪酯,通过水解和蒸馏等过程可以得到甘油。
无论是化学合成还是从天然来源提取,甘油的生产技术都需要一系列的反应和分离工艺来提取和纯化甘油。
此外,还涉及到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
聚合甘油的开发研究进展

揖参考文献铱 咱员暂广东省旅游行业岗位职务培训指导委员会.广东省职业英语等级考试大纲 [OL].. 2008-04-28/ 2014-08-11.
图 1 以 NaOH 为催化剂制得的聚甘油的 HPLC 图谱
3 聚合甘油的应用 3.1 直接应用
聚合甘油比甘油的黏度与沸点高袁挥发性及吸湿性小, 保湿性好, 并且有提高乳化稳定性的特点遥 利用其吸湿性和保湿性的特点可用作 化妆品的原料曰把纤维浸在聚合甘油及其他化合物的水溶液中袁可改 进疏水性纤维的表面柔韧性和亲水性袁同时可作为水不溶性染料的染 色助剂曰可用作锦纶增塑剂尧羟丙基纤维素增塑剂和聚氨酯增塑剂曰聚 合甘油在合成树脂中作抗静电剂尧稳定剂袁在糊精尧氯化钙和明胶等水 性黏结剂中加入聚合甘油袁在淀粉浆糊中加入聚合甘油硼酸酯课调整 固化时间尧提高储藏稳定性[2]遥 3.2 合成聚甘油脂肪酸酯
经典 打招呼及送行尧介绍与寒暄尧询问信息尧委婉地拒绝客人 对话 的请求尧回应客人的要求尧提供帮助尧致歉尧同情与问候
酒店 公共
超级 短句
高频尧简短的服务用语
英语 常用 时间尧季节和天气尧节日尧描述物品尧重量容积单位尧人体尧
分类 家族尧指示方向尧酒店职位与职务尧酒店常见部门尧酒店常
词汇 见设施尧广东省常用地名尧常见国家渊地区冤名称等
表氯醇与浓苛性钠水溶液直接反应袁 可高效率的直接得到聚甘 油袁副产物可用电渗析法除掉袁这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合成方法遥 但由于 原料昂贵袁工业上很难大规模使用[7]遥
2 聚合甘油的表征
甘油残渣处理与分析

甘油残渣处理与分析通过对甘油蒸馏残渣的处理,收集了一定量的聚甘油混合物,进行了一些项目分析。
下面就过程总结如下:1.取样甘油残渣因处理的甘油来源不同,其成分相差很大。
植物基甘油残渣比较松软,常温下呈膏状物;动物基及生物甘油呈沥青状,常温下为凝固物;主要原因是原料盐含量差异大,生物甘油的盐含量远远大于植物基甘油。
2.样品处理对植物基甘油残渣进行处理:先用无水乙醇进行萃取,除去其中的大部分盐及乙醇不溶物,收集的聚甘油、乙醇混合物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在真空下脱去乙醇,收集聚甘油混合物。
3.分析结果3.1通过萃取、恒重推断残渣中的盐含量,乙醇溶解物含量;采用过碘酸钾氧化分析法与重铬酸钾分析法结合判断收集物中甘油、甘油质(甘油与聚甘油的混合物)的含量。
对脱色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所列:序号残渣来源乙醇不溶物含量(%)乙醇溶解物注:采样分析时间甘油含量(%)(过碘酸钾法)甘油质含量(%)(重铬酸钾法)1 植物基甘油21 10 802 动物基甘油48.2 / /3 动物基甘油9.84 61.7283.17注:甘油质为甘油与聚甘油的混合物。
3.2乙醇溶解物中聚甘油及甘油含量在80%左右,主要原因是其中还有溶解的部分盐和其它不明杂物。
3.3甘油残渣因处理的甘油来源不同,工艺控制的差别,将使其成分相差很大。
一般植物基甘油残渣比较松软,常温下呈膏状物;动物基及生物甘油呈沥青状,常温下为凝固物。
3.4从简单的试验来看,甘油残渣的再沸回收温度、负压及加热时间的控制决定排出渣成分变化。
3.5分析方法的应用结论:A在用重铬酸钾法与过碘酸钾法分析收集物与甘油配比的定量过程中,发现用滴定的方法来检测含少量聚甘油时结果不稳定;重铬酸钾法由于聚甘油色泽较深,终点判定不明显将导致更大的偏差,且回流反应时间较长。
B而运用聚甘油羟值的测定方法时,终点判定比较明显,但酰化过程的控制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且酰化剂毒性较大。
甘油蒸馏残渣的回收利用

2 2 聚 甘 油 成 分 的 测 定 .
经 净 化 处 理 后 得 到 的 聚 甘 油 采 用
从 甘 油 蒸 馏 残 渣 中 回 收 聚 甘 油 既 能 变 废 为
宝 , 能 节 约 创 收 又
QBJ2 — 1中 高 碳 醇 羟 值 测 定 法 测 出 其 羟 69 2 值 , 与 表 l中 的理 论羟 值 相 比较 , 而估 算 并 从
摘 要 : 本文主要赧述 了如何从甘沾蒸簿残渣宁回 收聚l谚 甘
A b r t n t s p pe . h w 。 rc0 e olglc r l{om itle r sdu sdlc ie . stac I hi a r o c e v fp y y e o t ds ild e i e L s rb d K eyw o ds l c r l tl d r sd r g y e o ・dE il e iue・p l l e ・r c v r , e oyg y er o] e o e y
3 2 脱 盐 过 程 . 根 据相 似 相 溶 原理 , 用 有 机 溶 剂 萃 取 采 脱 盐 的方 法 。 用合 适 溶 剂 萃 取 聚 甘 油 , 即 从而
4 结 束语
从 甘 油 蒸 馏 残 渣 中 回 收 聚 甘 油 , 经 济 既 实 用, 又有 变 废 为宝 。 上述 工 艺 过 程 回 收 处 由
由于 甜 水 净 化 工 序 中 需 加 入 HC1 Na 0 和 A1 及 中 和 剂 NaC0 以 达 到 净 化 处理 效 果 , , 净
化 过 程 中存 在 如 下 反 应 :
RCOO Na+ H C】 RCOOH + Na 一 CI HC] Na [ - } — A】 OH ) + Na + A O! tO z 【 st C]
甘油蒸馏残渣的回收利用

甘油蒸馏残渣的回收利用
魏代军;李清明
【期刊名称】《表面活性剂工业》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如何从甘油蒸馏渣中回收聚甘油。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魏代军;李清明
【作者单位】山东博兴华润油肪化学有限公司;山东博兴华润油肪化学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89.05
【相关文献】
1.火法炼锌蒸馏残渣综合回收利用 [J], 闵成河
2.从甘油蒸馏残渣中提取润滑剂原料的探讨 [J], 钱初洪;覃超国
3.脂肪酸蒸馏残渣回收利用 [J], 史净东
4.从粗甘油蒸馏残渣中回收聚合甘油 [J], 张金廷;施永诚
5.皂化甘油蒸馏残渣回收及蒸馏工艺改造 [J], 蒋拥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油蒸馏塔收集方法

甘油蒸馏塔收集方法甘油蒸馏塔是用于提取和纯化甘油的一种设备,其收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塔顶冷凝器塔顶冷凝器是甘油蒸馏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冷却使蒸馏出的甘油液化,以收集和储存。
塔顶冷凝器通常采用管式或板式换热器,通过循环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将蒸馏出的甘油液化。
控制塔顶冷凝器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蒸馏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提高甘油的收集效率。
2.分离器分离器用于分离甘油和其他蒸馏物。
在甘油蒸馏塔中,分离器通常采用筛板或填料式结构,使甘油和其他蒸馏物能够进行有效的分离。
通过调整分离器的结构和操作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甘油的收集效率。
3.甘油收集器甘油收集器用于收集经分离器分离后的甘油。
甘油收集器通常采用罐式或池式结构,可以存储一定量的甘油。
甘油收集器的设计和操作应考虑以下几点:a.收集器的容量应与甘油蒸馏塔的生产能力相匹配;b.收集器的材质应适应甘油的化学性质,如耐腐蚀、耐高温等;c.收集器的结构和操作应方便甘油的取样、计量和输送。
4.输送泵输送泵用于将甘油从甘油收集器输送到其他设备或储存容器中。
输送泵通常采用离心泵或螺杆泵,其选型和操作应考虑以下几点:a.泵的流量和扬程应与甘油蒸馏塔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距离相匹配;b.泵的材质应适应甘油的化学性质,如耐腐蚀、耐高温等;c.泵的结构和操作应方便维护和检修。
5.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甘油蒸馏塔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甘油的收集效率和产品质量。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等,可以实现对蒸馏过程中各个参数的有效控制。
此外,控制系统还可以配备报警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综上所述,甘油蒸馏塔的收集方法主要包括塔顶冷凝器、分离器、甘油收集器、输送泵和控制系统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设备的合理选型和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甘油的收集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工艺条件和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操作调整,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第12期张金廷,施永诚:从粗甘油蒸馏残渣中回收聚合甘油
残渣中聚合甘油的量和聚合度都会增加。
对油脂水解甜水粗甘油蒸馏残渣(蒸馏周期:120h)进行标定,其中甘油质(甘油质的平均聚合度为2)占75%~80%,碱性物(氢氧化钠、碳酸钠)占8%。
lo%,其余是黑褐色的胶状黏稠液的不明杂质。
粗甘油蒸馏残液是黑褐色的胶状黏稠液。
含碱或含盐量高的蒸馏残渣,冷却后呈半固体。
蒸馏残渣中的着色物具体是什么物质尚不明白,但可以确定的有:从油脂中引入的胶质、磷脂质和蛋白质的分解物、氨基酸以及皂化废液或甜水处理时引入的无机盐类、碱,此外就是甘油及聚合甘油等。
2从粗甘油蒸馏残渣中回收聚合甘油
甘油蒸馏残液的除杂、脱色是非常困难的,其中的聚合甘油不经过处理是无法使用的,没有任何商品价值。
目前,粗甘油蒸馏残渣的处理利用可以说尚未找到简便、有效的方法,起码在国内尚未找到简便、有效的方法。
在环保意识淡薄的过去,一向被视作废物稀释后排放或填埋,此举不但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致使占甘油总量4%~5%的聚合甘油白白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粗甘油蒸馏残渣的处理利用,现在是该提到议事日程的时候了。
从甘油蒸馏残渣中回收聚合甘油早有报道,主要方法有利用溶剂萃取,如异丙醇、乙二醇、醛或酮将甘油质从甘油蒸馏残渣中萃取出来,然后用活性炭等进行脱色精制。
日本专利49—5911报道了从合成甘油(环氧氯丙烷法)的蒸馏残渣中回收聚合甘油。
由于合成甘油与油脂中的天然甘油的杂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杂质包括脂肪酸、树脂质、含氮化合物、色素、碳氢化合物、油脂及甘油的发酵物)不同,用日本专利提出的方法是难以实现回收目的的。
从甘油蒸馏残液回收聚合甘油的方法,还可采用短程蒸馏(分子蒸馏)法、乙酰化法和蒸馏法等。
1985年我们曾对油脂皂化法回收甘油工艺的蒸馏残渣进行分步除盐或用盐酸中和后分步除盐,除盐之后的液体,通过蒸馏可再回收部分甘油,但聚合甘油仍留在残渣中,这部分聚甘油仍是稀释后排放。
从粗甘油蒸馏残渣中回收聚合甘油的研究,是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旨在使回收聚合甘油能够实现工业化。
研究主要分两部分:第一步是将粗甘油蒸馏残渣用化学法进行净化(略),第二步是将净化的蒸馏残液进行纯化。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聚甘油产品,还进行了离子交换实验。
采用的是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柱,将回收聚甘油中的无机离子及其他有机杂质去掉。
回收的聚甘油色泽可以达到Hazen≤100,回收率为理论量的85%以上。
由于得到的甘油和聚合甘油无法分离:其应用也受到影响,故又进行了短程蒸馏(分子蒸馏)实验。
短程蒸馏技术是一种高新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分子运动理论。
液体混合物中的分子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当受到足够的能量时,某种化合物的分子就会从液面逸出。
随着液面上方气相分子的增加,部分气相分子返回到液体,在外界条件保持平衡的情况下,最终达到分子运动的平衡。
由于不同分子其有效半径不同,平均自由程也不同,当某化合物的蒸汽分子一旦从液相逸出,如即进行冷却分离,于是分子运动的平衡又会重新建立。
短程蒸馏技术的特点是:①操作温度低,它是在蒸汽分子一旦从液相逸出立即进行冷却分离,并非在沸腾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分子蒸馏的温度远在沸点之下;②受热时间短,分子蒸馏是基于不同物质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的差别来实现分离的,因此,装置中加热面与冷却面的距离小于轻分子的运动自由程。
分子所经过的路程接近甚至短于分子的平均自由路程(蒸汽在短程蒸馏器中所经过的路程范围在1cm。
20cm,更通常的是在1cm~5cm)。
所以短程蒸馏器的蒸发效率高,蒸汽分子能以最大的几率到达冷凝面。
短程蒸馏是在高真空下(10‘2Pa~10。
5Pa)进行,因此蒸馏温度比一般的真空蒸馏温度低50℃~100℃。
由于操作是在短时间加热及相对蒸发温度低,物质的分解、聚合相对减少。
对连续蒸馏120h的粗甘油残渣,在采用短程蒸馏技术的实验中(工艺条件略)取得了甘油和二聚、三聚和四聚甘油产品。
所得甘油产品为无色透明、黏稠的液体,折光率n岩=1.4670,占残渣中甘油质的25%。
聚合甘油产品为白色、透明和黏稠的液体,折光率n;60=1.4800,占甘油质的50%。
经LC—MsD分析,其组成为二聚44.04%、三聚31.60%,四聚24.35%。
将回收的聚合甘油与硬化油(或硬脂酸)进行酯交换(或酯化),生成的聚合甘油酯完全符合生产食品级乳化剂的要求。
目前,从粗甘油蒸馏残渣中回收甘油质的量,为残渣中总甘油质的80%以上。
回收聚合甘油的工作已进入生产阶段。
3回收聚合甘油与甘油聚合产品
目前,工业上聚合甘油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将甘油与碱性或酸性催化剂,在常压或减压下加热到200℃~275℃,进行脱水、醚化反应。
为加快脱水过程和
・25・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