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七)
2021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月夜巴金阿李的船正要开往城里去。
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边。
这一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黑暗里,一受到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
水缓缓地流着,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就像要跟着水流到江里去一样。
黑暗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淡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个网。
山啦,树啦,河啦,田啦,房屋啦,都罩在它的网下面。
月光是柔软的,透不过网眼。
一条石板道伸进河里,旁边就泊着阿李的船。
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
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
篷舱里直伸伸地躺着两个客人。
一个孩子坐在船头打盹。
船夫阿李安闲地坐在船尾抽烟。
那个年轻的客人是乡里的小学教员,家住在城里,星期六的晚上就要进城去。
另一个客人是城里的商店伙计,为了商店的事情他常常被老板派到省城去。
“奇怪,根生这个时候还不来?”小学教员在舱里翻了一个身,低声自语道。
他向船头望了望,然后推开旁边那块小窗板,把头伸了出去。
他把头缩回到舱里就关上了窗板,正听见王胜(那个伙计)大声问船夫道:“喂,阿李,什么时候了?还不开船?”“根生还没有来。
还早,怕什么!”船夫阿李在后面高声回答。
“根生每次七点钟就到了。
今晚——”小学教员接口说。
“他一定会来的,他要挑东西进城去。
”船夫坚决地说。
“喂,阿李,根生来吗?”一个剪发的中年女人,走上石板道就唤着阿李。
“根生?今晚上大家都在等根生,他倒躲藏起来。
他在什么地方,你该知道!”阿李咕噜地抱怨说。
“糟啦!”根生嫂叫出了这两个字,转身就跑。
“喂,根生嫂,根生嫂!回来!”阿李在后面叫起来,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
女人并不理他。
她已经跑上岸,就沿着岸边跑,忽然带哭声叫起了根生的名字。
阿李注意地听着女人的叫声,他心上的不安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
他并不回答那两个客人的话。
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听女人唤丈夫的声音,忽然说:“不行,她一定发疯了!”他就急急往岸上跑去。
广州市2021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与答案
广州市2021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坐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题。
材料一:炎帝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才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料。
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
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是医药之神。
一种传说是他亲自去尝味了各种各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中中过七十次毒。
更有的民间传说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毒的断肠草,肠子断烂,为民众牺牲了生命。
(摘编自袁珂《中国神话传说》)材料二:近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以身试药提炼青蒿素的经历,与“神农尝百草”的远古神话不谋而合。
为此,本报特别约请神话学专家田兆元教授解读中国神话与“中国梦”。
问:如何看待中国的神话源头与“中国梦”的关系?答:神话是一种人文理想,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梦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理想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神话文化现代性传承发展的体现。
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中国神话中的五帝神话,是崇尚道德精神的。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卷Ⅰ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没有健康码乘车遇阻、现金支付遭拒……当前,不少老年人因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购物、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遇到不便,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影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引发了社会对老年群体遭遇“代际数字鸿沟”问题的高度关注。
“数字鸿沟”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指教育背景、生活环境或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导致不同群体在信息接收或技术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代际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数字技术或者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远远快于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的速度,这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出现了信息接收和数字使用能力的巨大差异。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势不可挡,其触角延伸至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出行、数字化支付、数字化办公甚至是数字化就医等。
因此,解决代际数字鸿沟,加快老年人进步的步伐,已经迫在眉睫,这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各方面的努力。
比如,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补贴,增强老年人智能手机的普及水平,简化应用,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特点和知识水平的数字化设备和应用,帮助老年人克服数字化设备应用恐惧,提高老年人数字应用学习和普及效率。
同时,从家庭和社区入手,提高老年人群智能运用水平,发挥家庭与社区代际信息反哺能力,增强家庭与社区不同年龄人群之间智能应用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传播。
2021高考考前强化巩固专题练习——语言文字运用常见题型(补写)
2021高考考前强化巩固专题练习——语言文字运用常见题型(补写)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脑是由很多的神经细胞组成的,我们的言行举止,①_____。
白天大脑的工作十分繁忙,晚上睡觉的时候大脑也要好好休息。
虽然人已经睡着了,但是大脑中的一些细胞却没有休息,这时就会做梦。
②____________,梦中就会重现以前经历过的事;如果是管说话的那部分细胞没休息,就会不知不觉地说梦话;如果是负责运动的细胞仍然在工作,③______,然后再上床继续睡觉,这就是梦游。
【答案】都由这些细胞指挥如果是管记忆的细胞没休息就会下床活动【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横线处的句号判断此空主要参考前语境“脑是由很多的神经细胞组成的,我们的言行举止”来确定答案,因为“我们的言行举止”话没说完,可见空处应该是陈述主体对象“言行举止”的情况,再结合第一句“脑是由很多的神经细胞组成的”以及后文信息和生活常识不难得出答案“都由这些细胞指挥”或者“需要听神经细胞的指令”。
②根据排比句子确定横线处与“如果是管说话的那部分细胞没休息”“如果是负责运动的细胞仍然在工作”等分句相互照应,再结合后语境“梦中就会重现以前经历过的事”确定答案为“如果是管记忆的细胞没休息”。
③结合排比假设的分句关系确定此处表达上与“梦中就会重现以前经历过的事”“就会不知不觉地说梦话”等句子相照应,再结合后边句子“然后再上床继续睡觉”确定答案为“就会下床活动”。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对人的精力而言,______________,也是最好的储备和充电过程。
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未成年人一般需要八个小时以上的睡眠,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__________。
2021届广东省高三 新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二)(含答案)
2021届广东省高三•新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左图右史”,古已有之。
中国也不乏图像研究的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应始于20世纪80年代。
西方“新史学”的传入及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带来对影像的革新性认识,影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像史学”也随之成为热词。
综观近40年来的发展状况,虽然国内整理出版了大量以“影像”“图像”冠名的作品,却不过是影像史料的汇集;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利用了影像史料,或发表了一些有关影像的研究成果,但严格来说,尚未有一部具有学术意义的影像史著作出现。
中国影像史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下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略作分析,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实际上受到西方有关影像史学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
二者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
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基本上是历史影像,即历史记录片和历史照片。
而西方图像研究,特别是视觉文化研究所指视觉材料,范围却广泛得多,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景观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涉及当代文化的各个领域。
这些视觉产品又可通过摄影等技术手段转化为供学术研究的影像。
自20世纪80年代影像研究兴起,近40年来,国内学术界与出版界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出版的影像资料可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此外,网络媒体也公布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综观目前出版的影像史料,张冠李戴、解读错误的问题较为突出,粗制滥造、重复出版不在少数。
这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整理者的学术功力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影像史料搜集整理中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缺乏学术目的,为图像而图像,甚至于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另外,大量影像史料的出版虽然为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史料基础,但目前真正将影像资料引入历史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影像出版呈现火爆之势的背后,凸显的是学术研究的贫乏,影像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试题数:8,满分:1501.(问答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
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也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塑造。
因此,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机制,引导多元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地方文化产业品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动力。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
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
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增强乡民对自然人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
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需求,加大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
广东省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四)
广东省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四)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生成》收入了我近年来在学术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戏剧、电影以及其他论文共34篇。
这些文章虽然各自独立,在写作过程中有时间的先后,但是对不同的艺术作品和美学问题的思考却呈现出比较统一的思想内核,这就是对艺术中意象生成的美学问题的关注,或者说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关注。
这种长期的关注和思考,使我对中国美学的继承和发扬有了全新的理解。
首先,对于艺术中“意象”的研究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美学传统。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是关于“美”的核心概念,历代美学家、艺术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
无论对于戏剧还是电影,审美意象是在传统和当代两个维度上都具备深刻意义的美学范畴。
从中国戏剧史来看,戏曲艺术所包含的中国美学精神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现代话剧观念中,无论是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焦菊隐的“心象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中撷取过养分强调舞台艺术审美创造过程中对审美意象直觉把握的重要性。
对中国电影史而言,20世纪初期串黼影理论先后产生了诸如费穆提出的“空气说”、蔡楚生的“意境说”、郑君里的“诗意说”等电影美学观念,都显示了中国电影向中国美学的自觉皈依。
中国美学在艺术的观念和实践中不仅赋予戏剧和电影以独特的美学品格,并且从文化属性上而言,也呈现出现当代艺术思想对于中国美学精神的自觉延续,这不能不说是美学品格和文化自觉在艺术和艺术学研究中的彰显。
其次,对于艺术中“意象”的体悟有助于艺术观念的澄澈和提升。
就舞台意象而言,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可见的舞台造型和形式,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性的“存在”,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舞台场面和图像,它是对戏剧最高精神和意义整体性把握提炼的诗性呈现。
舞台意象可以显现戏剧内在的真实和本质,它是丰沛的诗情和形而上的哲思的统一,是灿烂的感性和深刻的理性的统一。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一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十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氓》一诗中,写女主人公回忆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
(2)《小石潭记》中“,”两句,传神地写出潭中鱼儿忽然向远方游去、轻快敏捷的样态。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慨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以“”的举动来开解自己。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一尊还酹江月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归家时轻快惬意的心情的句子是“,”。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3)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会如《论语》中所说的“”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表达了他宁死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态度。
(2)《锦瑟》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哀怨之情的两句是“,”。
(3)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
答案:(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写出自己的无尽愁绪的句子是“,”。
(2)《登高》中,写家国的愁苦和郁愤都涌入杜甫心头、使他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诗使用互文的手法,以将士们的感受侧面描写了边地天气的苦寒。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点明了齐王受蒙蔽的原因。
广东省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二次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二次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_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语文试题仲元中学中山一中南海中学南海桂城中学潮阳一中宝安中学普宁二中_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语文命题:潮阳一中语文组审题普宁二中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煽动/潸然咯血/炮烙蹊跷/独辟蹊径B.游弋/刈草侪辈/跻身轴承/压轴好戏C.纰漏/癖好缧绁/泄密薄荷/薄利多销D.颈联/径自会晤/梧桐散落/散兵游勇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随着广州亚残运会的火炬点燃,开幕式筹备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几经推敲.几经修改,一个老到的总体运行方案终于出台,但组织这么偌大的排练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亚运会相比,亚残运会有其特殊性,残疾人也有特殊需求.〝细节决定成败,细微才见功夫.〞在筹备开幕式过程中,各子团队负责人按照要求将工作时间精细到每一秒,空间精细到每一米,人员精细到每一岗,做到定岗.定人.定责.定时,确保无微不至.百不一爽.A.老到B.偌大C.无微不至D.百不一爽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某当红歌星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增进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树立一个好榜样.〞B.上一届茅盾文学奖终评时,很多人都感叹《我的丁一之旅》读不懂,他们只关注小说的趣味,而从未想过史铁生式的精神冥思留一个空间.C.让子弹飞,让物价飞,别让血汗工钱飞!——这是讨薪8年未果的民工打出的〝最潮标语〞,他们想以此引起政府和媒体注意,希望能够如愿讨回工钱回家过年.D.在学校举行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一个人学习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可是,即使如此,,因为.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①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②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③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④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⑤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A.②④①③⑤B.②⑤③④①C.④②①③⑤D.⑤②③④①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及王世充出城决战,知节领内马军,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单雄信领外马军,营在偃师城北.世充来袭雄信营,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及密败,世充得之,接遇甚厚.武德二年,知节谓秦叔宝曰:〝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及世充拒王师于九曲,知节领兵在其阵,与秦叔宝等马上揖世充曰:〝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于是跃马与左右数十人归国,世充惧,不敢追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成.元吉①.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食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②.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表请乞骸骨,许之.麟德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旧唐书__183;列传第十八》)[注]①建成.元吉:秦王李世民的兄弟.②贺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简:挑选B.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营:安营,驻扎C.构之于高祖构:陷害D.表请乞骸骨,许之表:奏章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隶四骠骑,分为左右□自卫②行俨先驰赴敌,□流矢所中,坠于地③世充军披靡,□抱行俨重骑而还A.以因则B.而为乃C.以为乃D.而因则7.下列各组中,停顿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B.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C.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D.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咬金有胆识.他在隋朝大业年末社会动乱之际,组织聚集了数百人来保护乡人,防止其他盗贼来侵犯.B.程咬金被李密委任为内军骠骑,统领内军八千人.他的队伍都是猛士,可抵挡百万人马,他也因此蒙受特殊待遇.C.程咬金几易其主.李密被败后,被王世充所得,后又与秦叔宝商定,离开难成乱世英明之主的王世充,转而投奔秦王,在秦王手下建功颇多.D.程咬金在唐朝有功劳也有过失.他帮助唐太宗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为朝廷立下功勋;但是后来因罪被免官,而后不久又被任命为岐州刺史.9.(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①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3分)②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4分)(2)选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程咬金〝有远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10.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7分)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1)〝寒钟过雨声〞哪个字最具有表现力?为什么?(3分)(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夫仁者,,.〞(《论语》)(2)又有清流激湍,,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诗经__183;卫风__183;氓》)(4),__.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小题.读书须教有疑解玺璋读书是要有一点怀疑精神的.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话,就是告诫我们不要迷信书本,对于书中所言,不仅不要轻信,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一番仔细的甄别和思考.戴震是清代的大学者,据说他10岁时,老师教他读《大学章句》,读到一个地方,他问老师,怎么知道这是孔子所说而曾子转述的?又怎么知道这是曾子的意思而被其门人记录下来的呢?老师说,前辈大师朱熹在注释中就是这样讲的.戴震又问,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啊?老师说,南宋时的人.戴震再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呢?老师说,东周时的人.戴震继续问,东周距南宋有多久了?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吧.戴震于是说,那么,朱熹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师无言以对.中国老百姓心地善良,最容易轻信;而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愚民政策,也养成了我们轻信的习惯.现在有些粉丝似的读者不允许别人有挑剔的眼光.他们的逻辑,就是你说某某书有问题,你就该自己写一本试试.这种盲目的崇拜,正是人性被异化.被遮蔽的结果.人性本善,这个善,并不单指善良,还有人的知性.而追根究底的怀疑精神正是知性的一种表现.要想成就一个人和一番事业,这点慧根是不能少的.陈寅恪在王国维沉湖之后为其撰写的碑铭中,把它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说法.戴震则指出:〝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他的意思是说,读书人头脑要清醒,别让人家忽悠你,也别自己蒙自己.这也恰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言:〝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他还说,戴震能成为一代宗师,皆因他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这样一种本能.其实,梁启超对于所读之书也是不肯轻信的.他作《王安石(荆公)传》,为了弄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穷究其原因,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了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与《宋史》所记互相参证.他发现,《宋史》记载的王安石变法,有许多不实之词,〝重以入主出奴,谩辞溢恶,虚构事实,所在矛盾〞.这是因为,《宋史》完成于南渡以后的史官之手,元人又因而袭之,其中多为反对党对王安石的诋毁和污蔑,〝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梁启超则〝一一详辩之〞,所资之参考书竟不下百种.可见,读书不盲从,不轻信,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初做学问,或容易被别人所蒙蔽,待稍微读了几本书之后,又容易被自己所蒙蔽.既不〝以人蔽己〞,又不〝以己自蔽〞,则怀疑的精神固然重要,而质疑的能力就更显得重要.戴震总结为〝学有三难〞,哪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这就是说,即使你有怀疑的精神,即使你不想盲从和轻信,但如果你过不了〝淹博〞.〝识断〞.〝精审〞这三关,还是免不了被蒙蔽.戴震这么说,自是他切身所体会的.而这些体会,〝实从甘苦阅历得来〞,又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事实上,要将这〝三难〞变成三不难,殊非易事.历史上许多大学者或大师,也只能三取其一,或三取其二.这是因为,时至今日,书籍早已浩如烟海,其中真伪正误,则殊不知凡几,梁启超1921年在天津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其中讲到如何鉴别伪书.伪事,前后就列举了近20条.他还现身说法,讲到〝有事虽非伪而言之过当者〞,就举了自己所著《戊戌政变记》一书为例,他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梁氏在这本书中究竟〝放大〞了哪些〝真迹〞,以致所记不敢承认为〝信史〞,他没有说,但他的意思,我想,是要我们再读此书的时候,一定要带着疑问的目光,把那些〝放大〞的〝真迹〞还原为真相.但也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怀疑之结果,而新理解出焉〞(梁启超语),并非历史虚无主义.或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正是读书的辩证法.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作者认为读书应该要有怀疑的精神,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就不会被蒙蔽.B.现在的粉丝读者不允许别人有挑剔的眼光,他们往往对自己喜欢的作者盲目崇拜,听不得别人的意见.C.人性本善是指人的知性,追根究底的怀疑精神正是知性的一种表现,要想成就一个人或一番事业,少不了这份知性.D.读书要有点怀疑精神,做到不盲从,不轻信,但读书要做到不盲从,不轻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E.读书中怀疑的精神固然重要,但质疑的精神更重要,读书要有怀疑精神,但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13.关于〝读书须教有疑〞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有点怀疑的精神,对书中所言不要轻信,要多问个为什么.B.人要在读书中,做到不被别人蒙蔽,不被自己蒙蔽,单靠怀疑的精神还是不够的.C.作者以梁启超对他本人所著《戊戌政变记》一书现身说法的事为例,告诉我们读此书的时候,要有怀疑的精神.D.读书只要做到〝有疑〞,也就掌握了读书的辩证法.14.文章第一自然段引用了孟子的话并写了戴震的事,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15.著名学者吴组缃的儿子吴葆刚告诉他父亲,杂志上讲竹笋虽然好吃,但主要是纤维,并没什么营养.吴组缃立刻反驳道,熊猫只吃竹子,可是长得胖乎乎的,怎么能说这东西没营养呢.这个事例体现了文中的什么观点,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l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8小题.贫民窑里的百万富翁何德铭平安里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当年是棉布同业工会的人集资建造的,所以住在这里的十二户人家全都是棉布店或者小棉纺厂老板的后代.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些人下岗的下岗,失业的失业,混得都不大如意,房子年久失修,也没有能力翻修,平安里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贫民窟,而其中最为穷困潦倒的要算是谢恒涛家了.谢恒涛下岗后由于身体不好没能重新上岗,全家就靠老婆的一点儿工资过活,因而被定为低保户,享受着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去年,平安里被划定为城市历史建筑,政府出钱修缮了一番,平安里的小楼顿时身价百倍,据说每幢楼都价值百万以上,谢恒涛他们全都成了〝百万富翁〞,虽然这房子是他们唯一的住房,即使再值钱也丝毫不能改变他们拮据的现状,但还是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底气,他们走路时脊梁都挺直了许多.不久,南方发水灾,社区号召大家向灾区捐款.谢恒涛代表平安里参加了动员大会.平安里多数人都比较困难,社区干部就好心地说:〝平安里的就不要捐款了.〞谁知,谢恒涛猛地站了起来:〝不行,人家捐多少,我们也捐多少.〞可是他没想到,这次捐款大家都很慷慨,最少的也捐了一千元,谢恒涛话已说了出去,只得硬着头皮代表十二户人家每户都捐了一千元.回来后他把情况向大家一说,大家都表示支持,说道:〝我们平安里既然都是‘百万富翁’,就不能让人瞧扁了.〞但志气归志气,事实上多数人家都是量入为出的,一下子要拿出一千元钱来还真不容易,最后好不容易才凑了一万块钱.这时,住在谢恒涛对门的严益文老师插嘴道:〝我的条件稍微好一点儿,应该多捐些.这两千元钱就由我补上吧.〞大家都说:〝严老师,你的收入是比我们高,但你们家还有个大问题没解决,怎么能要你多出钱呢?〞严老师说:〝大家都别说了,我也是为了我们平安里共同的尊严.〞大家所说的大问题,是指他的儿子严弘.严弘毕业后找工作一直四处碰壁,最近两年,他索性连工作都不找了,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儿子的事成了严老师的一块心病,但他还是拿出钱来凑齐了捐款.当谢恒涛把这笔钱拿到社区去时,他的脊梁挺得笔直,脸上写满了骄傲,好像他们真的都是乐善好施的百万富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谢恒涛的女儿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医疗费需要三四十万元.谢恒涛只得忍痛决定卖房子.消息传出后,平安里的住户们又聚集到严老师家里.大家都觉得他们这十二户〝百万富翁〞是一个光荣的整体,如果谢恒涛把房子卖了,这个整体就有了残缺,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捍卫这个整体,保持〝百万富翁〞的尊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最终决定:〝明天把房产证拿去医院,证明我们都是‘百万富翁’,让医院先放心治病,钱我们一定会交.〞等他们都走后,一直站在角落里的严弘对严益文说:〝爸,明天你们去医院,如果事情不顺利,千万别走掉,一定要等我到.〞第二天,平安里十二户人家的户主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带着价值百万的房产证,隆重地来到了医院,但医院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严弘赶到了,还带来了四十万元.严益文不相信地说:〝弘儿,你哪来的这么多钱?〞严弘说:〝昨晚听叔叔伯伯们讨论,我发现大家把集体荣誉看得这么重,虽贫穷却不失志气,我觉得我也应该为大家做点儿什么了.〞原来,严弘找工作时发现没有一个单位能实现他的抱负,于是决定自己创业.这两年他埋头钻研,搞出了两项发明,并且都申请了专利.他本来打算时机成熟时将专利投入生产.现在为了给谢恒涛的女儿交医药费,他决定先卖了它们再说.了解到严弘的这番苦心,大家欷歔不已.谢恒涛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说:〝弘儿,既然你需要创业资金,我就用我的房子去银行抵押,从银行贷款给你如何?〞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纷纷表示赞成.严弘听了,赶紧说:〝创业是有风险的,如果失败了,我岂不是连累大家都当不成‘百万富翁’了?〞谢恒涛说:〝我们信得过你.我们把钱投给你,说不定几年以后,我们都成了真正的百万富翁了呢.〞屋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而爽朗的笑声.16.小说以〝贫民窑里的百万富翁〞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17.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平安里住民的群体形象.(5分)18.小说标题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那么平安里的居民是否是真正的百万富翁呢?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1小题.思想之河汩汩向前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2021届高三广东二模语文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参考答案】D(3分)【试题分析】重视传统不一定会关注变迁,也可能“泥古不化”。
2.【参考答案】C(3分)【试题分析】A.“既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复兴’,也有益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与文中所表达的意思不符。
B.作者充分肯定了费孝通的学术研究。
D.“仍是”于文无据。
3.【参考答案】B(3分)【试题分析】“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于文无据。
4.【参考答案】①首先指出《乡土中国》一书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并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②进而论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③接下来陈述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方向,并辨析学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④随后就再一次文艺复兴的可能性,以及中国的机遇和需要做出的贡献进行论述;⑤最后总结《乡土中国》一书的重要价值。
(4分。
可按采分点给分,答到1点给1分。
采分点分别为:《乡土中国》的价值,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方向,学者的历史功能,民族的复兴。
)5.【参考答案】材料一中,费孝通在《乡土重建》中提出来的“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一观点,与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
因为材料二所谈便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重建思想,而其主旨便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
(6分。
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其中“乡土重建”“农业”“工业”三个关键词各1分。
若找出“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或“传统重述、文化重建已绝不仅局限于对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问题了,而是与世界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且能合理阐释,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参考答案】B(3分)【试题分析】画面上的亮光与早期一脉相承。
7.【参考答案】D(3分)【试题分析】本文所写并非全为作画场景。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 复习检测题 强化练习题7+8Word版含答案 (2份打包)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题强化练习题7+8Word版含答案(2份打包)专题强化练(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
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
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B.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C.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D.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高考(广东专用)二轮语文10天冲刺练第7天
第7天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蝉.联/禅.让弹.压/忌惮.殚.精竭虑/箪.食壶浆B.歼.灭/忏.悔铁钎./阡.陌纤.尘不染/安土重迁.C.散.落/散.兵咯.血/恪.守蹊.跷/独辟蹊.径D.山岗./岗.哨刹.那/刹.车脊椎./椎.心泣血答案C[A项,chán/shàn,tán/dàn,dān;B项,jiān/chàn,qiān,xiān/qiān;C项,sàn/sǎn,kǎ/kè,qī/xī;D项,gǎng,chà/shā,zhuī/chuí。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3月1日晚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令人发指的暴力恐怖案,经公案部未雨绸缪组织云南、新疆、铁路等公安机关和其他政法力量夜以继日地奋战,已于3月3日下午成功告破,群众拍手称快。
A.令人发指B.未雨绸缪C.夜以继日D.拍手称快答案B[A项,令人发指:形容使人极度愤怒,贬义词。
B项,未雨绸缪:比喻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C项,夜以继日:形容连续勤奋工作或学习。
D项,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针对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美国国务卿克里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举行会谈,就“联合国安理会要迅速制定制裁决议”达成一致。
B.陕西神木县公安局近日开展重人重户清理整顿工作,尤其对公务人员、企业老总、个体老板、社会知名人士等人群进行了重点核查。
C.试飞取得圆满成功的运—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运输。
D.作家写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活的深厚底蕴,更缺乏民族的独特风格,这是目前阻碍中国文学不能获得许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答案A[B项,不合逻辑。
2021年高考广东省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高考广东省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2021.4.27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
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
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
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
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
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强化练(二)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
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
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
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
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
进一步说,“996”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
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
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
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
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起推动中国向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材料二:媒体、网络新兴词语是文学语言最新发展动态的风向标,它不仅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也为文学语言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抛却传统上对文学语言特定的认识,仅仅从当下流行语的角度,文学语言又兼具了以下几个新的特点:自身突出性。
所谓的自身突出性是指文学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倾向于表露自身语言的独特。
广东省2021届高三新题型高考考前深度模拟卷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1年高三新题型高考考前深度模拟卷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
《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
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
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
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
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
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
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
广东省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五).doc
广东省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五)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义庄在北宋由范仲淹始创,此后延绵千余年,成为各个大宗族声望的象征。
义庄在传统社会之中,承载了诸多功能,它通过族产公有的形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宗族平均主义。
义压的社会功能颇多,它予族内弱势群体以赡养帮助,在天灾来临时帮助族人渡过难关,为宗族子弟提供教育谋取更好前程,设置义冢使逝去的穷人得以体面下葬等等。
可以说,义庄发挥作用之处,皆是社会治理领域。
沧海桑田,古今巨变,作为宗族社会象征的义庄,在现代已全然消失。
少数义庄的建筑得以残留,被后人重新挖掘,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团体,在现代社会被冲破。
在现代,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之个性的发展,所从事职业的多样性,公共交往的频繁,使血缘纽带被抛弃。
随着人们与外界交往的频繁,宗族所维持的小共同体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各种新的组织形态不断涌现。
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熟人社会,至现代被陌生人社会惭取代。
在现代,与陌生人社会相适应的慈善理念发展而出,其中强调的是自愿、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功利色彩、道德色彩相对较淡。
现代的慈善组织,在功能上更为广泛,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代社会的慈善组织,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其主体力量包括了中产阶级和部分商贾名流,体现了社会上层与中层合作,以实现帮助底层社会、弥补贫富差距、消除社会矛盾的良好愿望。
现代社会之中,各类慈善组织都是开放的,不论是捐助者还是被帮助者都可以自由加入。
现代的慈善组织,其功能细化,专业性更强,更具开放性。
与此相比,义庄则是封闭的,以血缘为界,族外之人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得到某种帮助。
按月补贴只有本族族人才能获得,且同是族人,依照支系的远近,所得到的帮助也有区别。
义庄所体现的是宗族内部的相对平均主义。
通过族人捐设义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族中的平均分配,保证了族中穷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2021届广东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五)
专题强化练(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碧庄地方两军开火了。
让里的人家很少有开门的,店铺自然更不用说,路上时时有兵士经过。
他们快要开拔到前方去,觉得最高的权威附灵在自己身上,什么东西都不在眼里,只要高兴提起脚来踩,都可以踩做泥团踩做粉。
这就来了拉夫的事情:恐怕被拉的人乘隙脱逃,便用长绳一个联一个拴着胳臂,几个弟兄在前,几个弟兄在后,一串一串牵着走。
因此,大家对于出门这件事都觉得危惧,万不得已时,也只从小巷僻路走,甚至佩着红十字徽章如潘先生之辈,也不免怀着戒心,不敢大模大样地踱来踱去。
于是让里的街道见得又清静又宽阔了。
上海的报纸好几天没来。
本地的军事机关却常常有前方的战报公布出来,无非是些“敌军大败,我军进展若干里”的话。
街头巷尾贴出一张新鲜的战报时,也有些人慢慢聚集拢来,注目看着。
但大家看罢以后依然不能定心,好似这布告背后还有许多话没说出来,于是怅怅地各自散了,眉头照旧皱着。
这几天潘先生无聊极了。
最难堪的,自然是妻儿远离,而且消息不通,而且似乎有永远难通的征兆。
次之便是自身的问题,“碧庄冲过来只一百多里路,这徽章虽说有用处,可是没有人写过笔据,万一没有用,又向谁去说话?——枪子炮弹劫掠放火都是真家伙,不是耍的,到底要多打听多走门路才行”。
他于是这里那里探听前方的消息,只要这消息与外间传说的不同,便觉得真实的成分越多,即根据着盘算对于自身的利害。
街上如其有一个人神色仓皇急忙行走时,他便突地一惊,以为这个人一定探得确实而又怕的消息了;只因与他不相识,“什么!”一声就在喉际咽住了。
红十字会派人在前方办理救护的事情,常有人搭着兵车回来,要打听消息自然最可靠了。
潘先生虽然是个会员,却不常到办事处去探听,以为这样就是对公众表示胆怯,很不好意思。
然而红十字会究竟是可以得到真消息的机关,舍此他求未免有点傻,于是每天傍晚到姓吴的办事员家里去打听。
姓吴的告诉他没有什么,或者说前方抵住在那里,他才透了口气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练(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
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
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以宗庙至重、储嗣..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B.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C.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D.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纯”“质”均意为“质朴”,用来形容王尧臣的为人,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以诚意”作“遇人”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受爵位之人。
B.三司,古代地位或职能相近的三个官署的合称。
五代、北宋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
C.储嗣,即储君、太子,指已确定为继承皇位的人。
D.谥,即谥号。
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封号。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A项,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为人正直。
有人怀疑阎文应有奸邪的阴谋,他请求将此事交付御史,审查虚实,来消除人们的疑虑。
B.王尧臣察人惜才。
他向朝廷推荐了二十多位可任用的将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名将,且由他举荐的人后来多成为当时的名臣;冒着违背宰相意图的危险据实替韩丞相、范文正公辩白。
C.王尧臣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贼人入侵泾原,杀了大将葛怀敏,正是当年王尧臣指出应该加强防备之地。
D.王尧臣稳重自信。
皇上的近臣听到很多关于王尧臣的流言蜚语,不问情由一切都上报皇上,但王尧臣处之泰然,不为其所扰。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项,“不问情由一切都上报皇上”不合文意,原文“上不问一切”,是皇上全都不过问的意思。
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今韩丞相因为担任最高将帅,军队出战失利而获罪,被免去招讨副使一职,掌管秦州;范文正公也因为写信给元昊而不事先上报皇帝,被免去招讨副使的职务,掌管耀州。
(2)宦官张永和刚刚掌权,请求收取民房钱的十分之三用来辅助国事。
命令颁发到三司,张永和暗中派人用私利劝说王尧臣,王尧臣执意认为不行。
5.为什么贼兵攻入泾原后,朝廷才认为王尧臣的话是可信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题干信息将答题区间定位在第二段,而后结合“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贼兵攻入泾原,杀害朝廷大将,所攻之处均为王尧臣此前预料之地,朝廷才知王尧臣能谋善断,具有先见之明。
【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考取进士第一名,担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
皇帝下诏应试,(王尧臣)凭借著作佐郎的身份到集贤院当值,担任光州知州。
这年出现大饥荒,成群的强盗打开百姓的粮仓,依照法令应判决(他们)死刑,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取食物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
”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
在这以后就拟定为法令,到现在仍在使用。
郭皇后被废除,住在瑶华宫,生了病,皇帝十分怜悯疼爱她。
在皇后被废除时,宦官阎文应很有权势,等到皇后病了,阎文应又主管监察太医。
皇后将要去世的时候,有人怀疑阎文应有奸谋。
王尧臣请求把这件事交给御史(处理),拷问查究真假,来消除天下人的疑虑。
事情虽然没有实行,但是自从阎文应掌权以来,没有敢指责议论的,后来阎文应因为恣意横行被下令处死。
元昊谋反,在西边有战事,任命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王尧臣视察四周道路山川的险阻与平坦,回来后说某条路应该增加若干士兵,某条路贼兵不会进攻,某条路应该立即做准备。
对诸位将领的才能大小,全都了解,举荐了二十多位可以重用的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名将。
这个时候,边境上的军队刚刚在好水战败,任福等战死。
现今韩丞相因为担任最高将帅,军队出战失利而获罪,被免去招讨副使一职,掌管秦州;范文正公也因为写信给元昊而不事先上报皇帝,被免去招讨副使的职务,掌管耀州。
王尧臣于是上言说这两个人是天下共推的人选,他们忠贞正义智慧勇敢,名声震动夷狄,不应该因为小的事情就处置他们,况且是因为任福违背指挥调度才导致失败的,更不可以苛刻责罚主将。
(王尧臣)因为这违背了宰相的意图,连同其他的议论,大多被搁置不能实行。
第二年,贼兵攻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死了大将葛怀敏,正是(当时)王尧臣指着说应做准备的地方。
从此才认为王尧臣的话是可以相信的,先前所搁置的议论,全都被施行。
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刚掌权,请求收取民房钱的十分之三用来辅助国事。
命令颁发到三司,张永和暗中派人用私利劝说王尧臣,王尧臣执意认为不行。
京师有人多次制造流言蜚语,传到皇帝的左右近臣那里,这些流言往往说(王尧臣)的短处。
皇帝全都不过问,而王尧臣对此也是泰然自若。
王尧臣处理政事,对有所不同的地方进行议论,一定反复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从不固执己见。
在皇帝面前,陈说天下利害的时候居多,等到政令实行,也从未自我夸耀。
王尧臣为人质朴,虽然地位显贵但不忘勤俭节约。
(王尧臣)对待别人都很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
他有文集五十卷。
临终的时候,口授他的弟弟王纯臣写下奏章,(让皇帝)把江山社稷看作最重要的事,把储君未立当作忧愁。
皇上怜悯,亲临他的丧事,停止朝政一天,追赠左仆射,太常赠与谥号文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
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蹙蹙名。
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年三十,母遣之出游。
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
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
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
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
复上二十馀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
三宿而始下。
”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
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
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
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抵峨眉,属奢酋阻兵,乃返。
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
归,过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
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
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磵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
丽江木太守偫糇粮,具笋舆以归。
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霞客纪游之书,高可隐几,当为古今游记之最。
霞客死时年五十有六,卒以辛巳正月,葬江阴..之马湾。
(节选清·钱谦益《徐霞客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B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C.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D.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