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边界层理论由普朗特1904年 ( Prantdl)提出,用于处理高 Re 数的流动问题。边界层理

第四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边界层理论由普朗特1904年 ( Prantdl)提出,用于处理高 Re 数的流动问题。边界层理

y u0 u0
u0
x=0
u0 x
壁面附近速度梯度较大的流体层称为边界层。边界 层外,速度梯度接近于零的区称为外流区或主流区。
二、边界层的形成过程
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
y 层流边界层 过 湍流边界层
在板前缘附近,边界层 内流速较低,为层流边界 层;而后逐渐过渡为湍流 u0
u0 u0
渡 区
u0
湍流 核心
在距壁面前缘 x 处,取 y
u0
一微元控制体
2
dV=δdx(1)
将动量守恒原理应用 δ
于微元控制体dV,得
ΣF d(mu) dθ
1
0
dx
x 方向:
ΣFx
d (mux ) dθ
(1)
3 δ dδ
4 x
一、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的推导
1-2截面:流入
δ
m1 ρuxdy(1)
0
δ
J1
ρu
2 x
dy(1)
边界层外为理想流体的势流,可用 Bernolli方程 描述。在流动的同一水平高度上,有
p ρu02 常数
2
dp dx
ρu0
du0 dx
0
u0
dp 0
dx
边界层内:p y 0
y p1
p3 δ
0
dp 0 dx
p2
p4
x
二、普朗特边界层方程的解
ux
ux x
uy
ux y
ν 2ux y 2
流函数
O(1)
(4)y :在边界层的范围内,y 由 0→δ,y O(δ)
(5)uy:由连续性方程
ux uy 0 x y
ux O(1) , x

流体流动的边界层理论与应用

流体流动的边界层理论与应用

流体流动的边界层理论与应用引言流体流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气象学等。

边界层是流体流动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流动的边缘区域,包括流动的速度梯度和压力变化。

边界层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流体流动的本质和优化相关应用。

边界层理论的基本原理边界层理论是描述流体流动的边缘区域的理论框架。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粘性边界层理论中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流体具有一定的粘性。

粘性导致了流体的内摩擦力和黏滞性。

在流体流动中,粘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了流动的速度分布和边界层的厚度。

动量守恒边界层的形成是由于流体在固体表面附近的动量交换。

边界层理论基于动量守恒原理,描述了流体速度的变化情况。

边界层内的速度梯度决定了局部的动量传输。

能量守恒边界层理论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描述了流体流动中的热传输现象。

热量可以通过边界层传递,影响流体的温度分布。

边界层理论的应用边界层理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边界层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飞行器的气动性能。

通过分析边界层的厚度和速度分布,可以评估飞行器的阻力和升力特性,并进行优化设计。

涡街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测量仪器,利用边界层理论原理实现流量的测量。

通过将流体引导到一个弯曲的管道内,使流体形成旋涡,并通过测量旋涡的频率来计算流体的流量。

边界层控制边界层控制是一种改变流动边界层结构的技术,通过控制或改变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变化,可以实现对流体流动的操控。

边界层控制在飞行器设计和汽车空气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减少阻力、增加升力以及改善气动性能。

污染扩散在大气科学中,边界层理论被用于研究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现象。

通过分析边界层内的流动特性,可以预测污染物的传播范围和浓度分布,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流体流动的边界层理论是研究流体流动基本原理和应用的重要工具。

04第四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04第四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d ρ ∫ (ux − u0 )ux dy = τ s dx 0
δ
(5—14) ) ——卡门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 卡门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
适用于层流、湍流,精度取决于 适用于层流、湍流,精度取决于ux=f(x,y) 可预先假定一个速度分布方程,如: x = a + by + cy 2 可预先假定一个速度分布方程, u 代入,求得近似解。 代入,求得近似解。
δ
0
δ
第三节 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
一、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的推导
方向流动: 只考虑 x 方向流动: d dp ρ ∫ ( u x − u0 )u x d y = τ s + l d x dx 0
作数量级分析时,有 ∂p =0 即边 作数量级分析时, 界层压力p在 方向近似不变 方向近似不变, 界层压力 在y方向近似不变,等于边界 层外面流体的压力,边界层外按理想流 层外面流体的压力, 体处理。 体处理。
∂ 2uy ∂ 2uy 1 ∂p ux + uy =− +v + 2 2 ∂x ∂y ∂y ρ ∂y ∂x
经化简后, 经化简后,得:
(4- 5a)
∂uy
∂uy
(4 - 5b)
1 ∂p ∂ 2ux ∂ux ∂ux ux + uy =− +v 2 ρ ∂x ∂x ∂y ∂y ∂ux ∂uy + =0 ∂x ∂y
d δ dux (4 - 21) ρ ∫ ux (u0 − ux )dy = µ y =0 0 dx dy 次方为例: 以3次方为例: ux = a + by + cy2 + dy3 次方为例 B.C. y = 0, ux = 0 3 2 d ux ux 3 y 1 y y = 0, =0 ⇒ = ⋅ − ⋅ (4 - 22) 2 dy u0 2 δ 2 δ

边界层理论

边界层理论

边界层理论边界层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以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

由于受到社会中的文化差异的影响,社会的边界层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结构,它是一种身份认同和社会化过程的实质性结构。

其主要内容包括边界层的组成、功能、社会定位和边界层的调整等。

边界层理论主要聚焦于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侧重考察如何管控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的实证关系,揭示边界层的特征和机理,也为不同社会层次的社会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

边界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社会都由不同的社会层次组成,而每一个社会层次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在国家层次,就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利益分配差异;在社会机构层次,就存在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等。

边界层是社会层次之间连接的桥梁,在不同层次上,边界层有着不同的功能。

首先,边界层能够承载社会分类信息,从而使每个社会层次的身份认同更加清晰,例如在民族层次上,边界层有着民族特征,即民族分类的功能,而在宗教层次上,边界层有着宗教的认同,也就是运用边界层的宗教特征来区分每一个宗教信仰。

其次,当边界层作用于不同社会层次之间时,它还具有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将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的交流促进,以此来实现平等和融合。

这种吸引力可以表现为模仿或认可他人的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以此来拓展自身的社会地位,最终可以实现融合或社会化。

最后,边界层理论还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边界层的建设,首先,政策立法应该重视社会层次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加强社会层次之间的调整,如政府可以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来实现资源分配的公平,减少社会层次之间的不公平。

其次,政府需要加强文化教育,确保建立一种同理心的文化氛围,减少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的文化冲突,从而让边界层的建设更加有效。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需要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力,而且也需要有效的边界层,只有社会的边界层得到加强和完善,才能有效地联系不同的社会层次,推动社会的发展。

边界层理论给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用于解读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系,进而让边界层更加有效地联结不同的社会层次,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基础。

《水力学》课件——第九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水力学》课件——第九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位移厚度 1
因为有了边界层,使通
y
过断面的流量比理想流体
流动时减少了
(U ux ) d y
0
δ
0.99U ux
把这些流量折合成理想
流体流动通过一个厚度 1
δ
的流量,这个厚度就叫做
1
位移厚度。
根据定义
u
1 = (1
0
x )d y U
y
0.99U
边界层使来流的流线
向外排挤了位移厚度的
δ
ux
距离,所以位移厚度也
u x (U
0
根据定义
u
2=
x (1 0U
ux) d y u x)d y U
显然, 2< 1
§9—4 平板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
对平板绕流的如图区域应用动量方程,进口断面选在平板前缘 处,出口断面离前缘距离为x,出口断面厚度为当地边界层厚度 δ(x),进口断面厚度取为出口断面的δ(x)-δ1(x),这样通过进 口断面和出口断面的流量是相等的,必有一条流线可以连接两 个断面的厚度,用它作为区域的上边界。
一侧摩擦力
Cf =
摩阻系数
1
D
= 1.328 el
U 2 (bl)
R 1/2
2
二.平板紊流边界层
平板紊流边界层兼有 壁面紊流和自由紊流的
① 粘性底层 0 < y+ < 5 ② 过渡区 5 < y+ < 70
性质,在边界层的外 区,流动特性与圆管紊 流有所不同。
③ 紊流区
+>
<
④ 不稳定区
y 0.4
由于平板首部转捩点前必有一段层流边界层,所以不存在全 程为紊流的边界层,只能是混合边界层。按全程为紊流边界层 的摩擦阻力计算应作修正。

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

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

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流体力学中,边界层理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流体靠近固体壁面时的流动特性。

本文将介绍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例,全面探讨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

一、边界层现象的定义和意义在流体力学中,边界层是指流体流动中靠近固体表面的一层,其流动特性与远离边界的无限远处的流体不同。

边界层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很多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当空气流过汽车的外表面时,边界层的存在会对气流的分离和阻力产生影响。

准确理解和掌握边界层理论,对于优化设计和改善物体运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边界层理论的基本原理1. 平衡条件边界层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边界层内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和局部平衡的。

在这一假设下,可以利用物理量的守恒方程和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2. 边界层方程边界层方程是描述边界层内流体运动的关键方程组。

它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这些方程考虑了流体内部各个物理量的平衡和变化,并通过求解边界层方程组可以得到流体在边界层内的运动状态。

3. 粘性效应粘性是边界层理论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流体的粘性特性,边界层会出现剪切应力和速度剖面变化。

这些粘性效应对于固体表面的摩擦力和阻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在边界层理论中加以考虑。

三、边界层理论的应用实例1. 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边界层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翼型设计和气动力分析。

通过准确计算边界层内的流动特性,可以优化飞行器的升力和阻力性能,提高飞行效率。

2. 水力学在水力学领域,边界层理论被用于河流和水泥工程的设计和分析。

通过控制边界层内的水流运动,可以减小底摩擦阻力,提高水流的输送能力。

3. 汽车工程在汽车设计中,边界层理论被用于研究车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通过优化车体形状和减小边界层厚度,可以降低空气阻力,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四、结语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是研究流体流动与固体界面相互作用的重要理论框架。

第九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第九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边界层厚度沿流体流动方向是增加的,由于边界层内流体
质点受到黏性力的作用,流动速度降低,所以要达到外部势 流速度,边界层厚度必然逐渐增加。 由 于 边 界 层 很 薄 , 可 以 近 似 认 为 边 界 层 中 各 截 面 上 的 压强等于同一截面上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强值。
在边界层内,黏性力与惯性力同一数量级。
普朗特ludwigprandtl1875年2月4日出生于德国的弗莱辛1953年8月15日卒于哥廷根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边界层理论薄翼理论升力线理论研究了超声速流动提出普朗特葛劳渥法则并与他的学生梅耶一起研究了膨胀波现象普朗特梅耶流动并首次提出超声速喷管设计方法
第九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边界层的概念及理论
2
第一节 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1904年,在德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数学家学会上,
德国著名的力学家普朗特第一次提出了边界层的概念。 他认为对于水和空气等黏度很小的流体,在大雷诺 数下绕物体流动时,黏性对流动的影响仅限于紧贴物体 壁面的薄层中,而在这一薄层外黏性影响很小,完全可 以忽略不计,这一薄层称为边界层。
边界条件
y 0 : u 0, v 0 u0 y : u 0.9911
普朗特的学生布拉修斯于1908年将普朗特边界层 方程应用于半无限长平板层流边界层精确解,得到:
精确解: 4.96xRex 近似解: 5.48xRex
y
u0 δ(x)
边界层 外边界
-1 2 -1 2
15
第三节 边界层分离
边界层分离现象:实际流体流过弯曲壁面时,经 常从某一点开始边界层脱离壁面,并产生漩涡, 这种现象也叫脱体现象。
工程上常用无量纲的压强系数表示物体表面 上任一点的压强,对圆柱体有

边界层理论

边界层理论

6.95 5 10 1.965 4 0.15 10 3
3
从表12-1中,用内插法,查得

vx ' f ( ) 0.619 U
所以 Vx =0.619U=4.3m/s
(2)按上例条件,求x=3m处的边界层厚度δ
解:
按定义边界层外边界上速度 Vx=99%U
查表12-1,找出 由
v y ~
v 2v 1 y x ~ 1, ~ , 2 x y v y ~ , x 2v y ~ 2 x
v 1 x ~ y
2v 1 x ~ 2 2 y
化简后为
vx vx 2 vx 1 p vx vy x y x y 2 p 0 y v y vx 0 x y
由于f和η 均为无量纲量,且在方程及边界 条件中不显含ν 及U,故所得结果可以一劳永逸 地应用。 表12-1给出问题的数值解,其中
vx f ( ) U
'

是边界层内无量纲的速度分布。
例7.1
本例说明上表12-1的用法。
(1)
欲求边界层内点(x,y)的速度Vx(x,y)
U 可将x及y的值代入 y x 中得出η 值,由
LU 2
Re L
b
总摩擦阻力系数Cf由下式确定:
1.328 Cf 1 2 Re L 2 U bL
L
Rf
(12-21)
为按平板板长计算的雷诺数。算出 式中 Re Re
UL

摩擦阻力系数后,可确定平板层流边界层情况 下的摩擦阻力为:
1 2 R f C f U bL 2
(12-22)
1 p p p ( p dx)d ( p dx)( d ) 0 dx 2 x x p dx 0 dx x

流体力学第8、10、11章课后习题

流体力学第8、10、11章课后习题

第八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一、主要内容(一)边界层的基本概念与特征1、基本概念:绕物体流动时物体壁面附近存在一个薄层,其内部存在着很大的速度梯度和漩涡,粘性影响不能忽略,我们把这一薄层称为边界层。

2、基本特征:(1)与物体的长度相比,边界层的厚度很小;(2)边界层内沿边界层厚度方向的速度变化非常急剧,即速度梯度很大; (3)边界层沿着流体流动的方向逐渐增厚;(4)由于边界层很薄,因而可以近似地认为边界层中各截面上压强等于同一截面上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强;(5)在边界层内粘性力和惯性力是同一数量级;(6)边界层内流体的流动与管内流动一样,也可以有层流和紊流2种状态。

(二)层流边界层的微分方程(普朗特边界层方程)22100y x x xy y x v pv v v v xy x y py v v x y νρ⎧∂∂∂∂+=-+⎪∂∂∂∂⎪⎪∂⎪=⎨∂⎪⎪∂∂⎪+=∂∂⎪⎩其边界条件为:在0y =处,0x y v v == 在δ=y 处,()x v v x =(三)边界层的厚度从平板表面沿外法线到流速为主流99%的距离,称为边界层的厚度,以δ表示。

边界层的厚度δ顺流逐渐加厚,因为边界的影响是随着边界的长度逐渐向流区内延伸的。

图8-1 平板边界层的厚度1、位移厚度或排挤厚度1δδδδ=-=-⎰⎰1001()(1)x x v v v dy dy v v2、动量损失厚度2δδρρ∞∞=-=-⎰⎰221()(1)x x x x v vv v v dy dy v v v(四)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δδρρδτ∂∂∂-=--∂∂∂⎰⎰200x x w Pv dy v v dy dx x x x对于平板上的层流边界层,在整个边界层内每一点的压强都是相同的,即P =常数。

这样,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变为δδτρ∞-=-⎰⎰200w x x d d v dy v v dy dx dx 二、本章难点(一)平板层流边界层的近似计算 根据三个关系式:(1)平板层流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2)层流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关系式;(3)切向应力关系式。

流体力学chap.7 边界层理论基础

流体力学chap.7  边界层理论基础
Re = Ux
ν
x为离平板前缘点的距离
对于平板,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为 对于平板,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为: 临界雷诺数
R e kp
U x kp
ν
= 5 × 105
层流边界层转为湍流边界层转捩点的位置坐标 层流边界层转为湍流边界层转捩点的位置坐标
x kp = 5 × 1 0
7 边界层理论基础 ( Elementary on Boundary layer theory) )
• 7. 1 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 7. 2 层流边界层 • 7. 3 紊流边界层方程 • 7.4 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及能量积分 • 7.5 边界层分离 • 7.6 绕流阻力
1
7. 1 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 ux U ∂ u′ x = 2 2 ∂x 2 α L L ∂y′2
2 2
,
∂ 2u y
∂ 2u ′ U y = αU 2 2 ∂x L ∂x′2
∂ ux U ∂ u′ x = 2 2 ∂y 2 α L L ∂y′2 ∂p p0 ∂p′ = ∂x L ∂x′
2 2
∂ 2 u y αU U ∂ 2 u ′ y , 2 = 2 2 ∂y α L L ∂y′2 p0 ∂p′ ∂p , = ∂y α L L ∂y′
y
′ ′ ′ ′ ∂ux αU ∂ux ∂p′ 1 ∂2ux 1 ∂2ux u′ M′ : x ′ + u′ ′ =− ′ + ( 2 + 2 2 ) x ∂x αL y ∂y ∂x ReL ∂x′ αL ∂y′
∂u′ αU ∂u′ ∂2u′ 1 ∂2u′ y ′ y + u y y = − 1 ∂p′ + 1 ( y + 2 ) u M′y:x ∂x′ α ∂y′ α α ∂y′ Re ∂x′2 α L ∂y′2 L U L L

边界层理论——精选推荐

边界层理论——精选推荐

边界层理论1.边界层理论概述 (1)1.1 边界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1.1 边界层理论的提出 (1)1.1边界层理论存在的问题 (2)1.2 边界层理论的发展 (2)2边界层理论的引⼊ (3)3 边界层基础理论 (4)3.1 边界层理论的概念 (4)3.2 边界层的主要特征 (6)3.3边界层分离 (7)3.4 层流边界层和紊流边界层 (9)3.5 边界层厚度 (10)3.5.1 排挤厚度 (11)3.5.2 动量损失厚度 (11)3.5.2 能量损失厚度 (12)4 边界层理论的应⽤ (14)4.1 边界层理论在低⽐转速离⼼泵叶⽚设计中的应⽤ (14)4.2 边界层理论在⾼超声速飞⾏器⽓动热⼯程算法中的应⽤ (14)4.3 基于边界层理论的叶轮的仿真 (15)参考⽂献 (17)1.边界层理论概述1.1 边界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1 边界层理论的提出经典的流体⼒学是在⽔利建设、造船、外弹道等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它的中⼼问题是要阐明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的阻⼒。

虽然很早⼈们就知道,当粘性⼩的流体(像⽔、空⽓等)在运动,特别是速度较⾼时,粘性直接对阻⼒的贡献是不⼤的。

但是,以⽆粘性假设为基础的经典流体⼒学,在阐述这个问题时,却得出了与事实不符的“D'Alembert之谜”。

在19世纪末叶,从不连续的运动出发,Kirchhoff,Helmholtz,Rayleigh等⼈的尝试也都失败了。

经典流体⼒学在阻⼒问题上失败的原因,在于忽视了流体的粘性这⼀重要因素。

诚然,在速度较⾼、粘性⼩的情况下,对⼀般物体来说,粘性阻⼒仅占⼀⼩部分;然⽽阻⼒存在的根源却是粘性。

⼀般,根据来源的不同,阻⼒可分为两类:粘性阻⼒和压差阻⼒。

粘性阻⼒是由于作⽤在表⾯切向的应⼒⽽形成的,它的⼤⼩取决于粘性系数和表⾯积;压差阻⼒是由于物体前后的压差⽽引起的,它的⼤⼩则取决于物体的截⾯积和压⼒的损耗。

当理想流体流过物体时,它能沿物体表⾯滑过(物体是平滑的);这样,压⼒从前缘驻点的极⼤值,沿物体表⾯连续变化,到了尾部驻点便⼜恢复到原来的数值。

边界层理论知识点总结

边界层理论知识点总结

边界层理论知识点总结边界层是指在地表和自由大气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动力和能量过程的气体层,其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

边界层的存在对于大气环流、气候、水循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边界层理论是研究边界层的物理过程和结构的学科,在气象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边界层的结构边界层的结构是指边界层内部的物理特征和过程。

一般来说,边界层的结构可以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个方面。

水平结构在地表上,由于地形的不同,边界层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在平坦地区,边界层结构比较简单,可以分为地表边界层和大气边界层两部分。

地表边界层是指在地表之上0-1000米内的边界层,大气边界层是指在地表之上1000米以上的边界层。

在山地或者海洋等地形复杂的地区,边界层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候边界层内部会出现多层结构。

垂直结构边界层内部的垂直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层。

地表边界层(0-100米)是指最近地表的一层,其内部的风速和风向受到地表粗糙度影响较大。

中层边界层(100-1000米)是指地表上方100-1000米的一层,其内部的风速和风向受到大气稳定度影响较大。

大气边界层(1000米以上)是指在1000米以上的一层,其内部的风速和风向受到大气环流影响较大。

边界层的动力过程边界层的动力过程是指边界层内部的气体动力学过程,主要包括湍流、辐射、湍流输送、地转偏向、辐散、螺旋上升等过程。

湍流湍流是边界层内部流体的一种不规则运动状态,其特点是速度、密度和压力都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存在着不规则的旋转运动。

湍流是边界层内部动能输送和质量输送的重要机制。

辐射辐射是指太阳光的热辐射在地表和大气中的传播和吸收过程。

在白天,地表吸收太阳光,导致地表温度升高,然后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作用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形成边界层内部的热辐射。

在晚上,地表失去热量,导致地表温度下降,然后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作用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形成边界层内部的冷辐射。

边界层理论

边界层理论
19世纪中,随着航海、水利工程等的迅速发展,流体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不可压缩粘性流体流动的 水力学得到很大的发展。它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测量的基础上。当时如哈根、泊肃叶、雷诺等用实验研究水和其他 粘性流体在管道和槽渠中流动时的阻力和压强损失问题、得到的有关粘性流体的实验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某些 工程实际问题。但由于水力学在理论指导上的不足,由实验成果得出的经验公式和半经验理论公式有一定的局限 性。于是在19世纪中叶产生了粘性流体运动的理论,1827年,纳维尔在欧拉运动微分方程中加上粘性项,第一个 得到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1846年,斯托克斯严格地导出了这个方程,称为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简称N-S方 程。虽然N-S方程对粘性流体流动问题的研究分析有所帮助,但对这个方程数学上的求解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 1851年,斯托克斯对N-S方程作了某些简化,略去方程中的惯性项,也就是在非常缓慢的流体流动条件下,计算 出球体在流动的粘性流体中所受到的阻力。
边界层方程组
边界层方程组
不可压缩流体在大雷诺数的层流情况下绕过平滑壁面的情况。在此考虑二维定常不可压缩流动。规定沿物体 壁面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壁面的方向为y轴。由于边界层厚度δ比物面特征尺寸L小得多,因此对二维的忽略重 力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逐项进行数量级分析,在忽略数量级小的各项后,可近似认为边界层垂直方向的压力不 变,从而得到层流边界层方程组为:
发展
1907年,布拉修斯成功地应用边界层理论计算在流体中运动物体的摩擦阻力。1921年,卡门和波耳豪森提 出了边界层动能积分方程,以计算边界层问题,这个方程经霍尔斯坦-博伦(1940)和瓦茨进行简化和改进,到 现在还被广泛应用。另外边界层动能积分方程和热能积分方程分别由莱本森和弗兰克尔提出。这三个边界层的近 似计算方法使边界层理论在工程界中很快地推广开来。1925年,普朗特提出的混合长度理论和1930年卡门提出的 相似性理论,将边界层理论推广到紊流边界层、射流和物体后的尾迹流中去。从层流向紊流的转捩现象是流体动 力学中的基本现象。早在19世纪末,雷诺就首先对转捩现象进行了研究。1914年,普朗特做了著名的圆球实验, 正确地指出:边界层中的流动可以是层流的,也可以是紊流的,还指出边界层分离的问题,因此计算阻力的问题 是受这种转捩支配的。从层流向紊流的转捩过程的理论研究,是以雷诺的假设为基础的,即承认紊流是由于层流 边界层产生不稳定性的结果。1921年,普朗特开始进行转捩的理论研究,1929年获得成功。当时托尔明从理论上 算出零冲角平板转捩的临界雷诺数,后被别人所进行非常仔细的实验所证实。稳定性理论能够考虑到对转捩有影 响的压强梯度、抽吸、马赫数和传热等许多因素。这个理论已得到很多重要的应用,如设计阻力非常小的层流翼 型。

边界层理论

边界层理论

第八章 边界层理论§8-1 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实际流体和理想流体的本质区别就是前者具有粘性。

对层流而言,单位面积摩擦力的大小yu d d μτ=,可以看出,对于确定的流体的等温流场,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梯度有关,其比例函数即动力粘度。

速度梯度yu d d 大,粘性力也大,此时的流场称为粘性流场。

若速度梯度yu d d 很小,则粘性力可以忽略,称为非粘性流场。

对于非粘性流场,则可按理想流体来处理。

则N-S 方程可由欧拉方程代替,从而使问题大为简化。

Vlv llV v A yu V l t V lt u m ρρμρρ======2223d d d d 粘性力惯性力当空气、蒸汽,水等小粘度的流体与其它物体作高速相对运动时,一般雷诺数很大。

由vVl ==粘性力惯性力Re ,则在这些流动中,惯性力>>粘性力,所以可略去粘性力。

但在紧靠物体壁面存在一流体薄层,粘性力却与惯性力为同一数量级。

所以,在这一薄层中,两者均不能略去。

这一薄层就叫边界层,或叫速度边界层,由普朗特在1904年发现。

a .流体流过固体壁面,紧贴壁面处速度从零迅速增至主流速度,这一流体薄层,就叫边界层或速度边界层。

b .整个流场分为两部分 层外,=∂∂yu ,粘性忽略,无旋流动。

层内,粘性流,主要速度降在此,有旋流动。

c .由边界层外边界上∞=V u %99,来定义δ,δ为边界层厚度。

d .按流动状态,边界层又分为层流边界层和紊流边界层。

由于在边界层内,流体在物体表面法线方向(即yu ∂∂)速度梯度很大,所以,边界层内的流体具有相当大的旋涡强度;而在层外,由于速度梯度很小。

所以,即使对于粘度很大的流体,粘性力也很小,故可忽略不计,所以可认为,图8-2空气沿平板边界层速度分布外部区域边界层边界层外的流动是无旋的势流。

边界层的基本特征有: (1)1<<Lδ⇒薄层性质,其中L 为物体的长度;沿流方向↑↑→δx 。

4边界层理论

4边界层理论

v0 νx
∂ψ ∂ 2ψ ∂ψ ∂ 2ψ ∂ 3ψ − =ν 3 2 ∂y ∂x∂y ∂x ∂y ∂y
ψ = v0νx f (η )
vy = −
∂ψ 1 v0ν [ηf ′(η ) − f (η )] = ∂x 2 x 1 vν ∂ 2ψ = − 0 ηf ′′(η ) 2 x ∂x∂y
∂ψ ∂ψ ∂η ∂η = v0νx f ′(η ) = v0 f ′(η ) = ∂y ∂y ∂η ∂y
4.边界层理论
4.2 平面层流边界层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解-布拉修斯解
方程简化:
vx =
∂vx ∂v x ∂ 2vx vx + vy =ν ∂y 2 ∂x ∂y
三维问题 偏微分方程组
二维问题 偏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
η = f ( x, y )
v x = v0 f ′(η )
∂ψ ∂ψ , vy = − ∂x ∂y
微分方程的建立
∂v x ∂v y + =0 ∂x ∂y
∂ 2vx ∂ 2vx ∂v x ∂v x vx + vy =ν 2 + ∂x ∂x ∂y ∂y 2
[ν ] = [δ 2 ]
1 ∂p − ρ ∂x
∂v x ∂v y + =0 ∂x ∂y
[1]
∂v y
[1]
∂v y
[1]
ρv0 x µ
v0 x
xC
边界层的形成与特点:
Re x < 2 ×105
x
Re x =
ν
层流区:流体作层流流动。 边界层厚度随进流深度增加不断增加,但变化较平缓。 湍流区:流体作湍流流动。 边界层厚度随进流深度的增加迅速增加。

第十一章-边界层理论

第十一章-边界层理论
2
-------(11-4)
p =0 y
边界条件为
1 2
几点结论:
u x 0 , u y 0 y : ux U 0 y 0:
-------(11-5)
(1)压强沿物体界面外法线方向的梯度,较沿物体界面切线方向的梯度低一个量级。
p 0 y
上式说明边界层内的压强沿物面外法线方向是不变的,并等于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强。
u∞
u∞
δ
形成过程流体Βιβλιοθήκη 经固体表面;Ax0
层流内层
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
由于粘性,接触固体表面流体的流速为零

附着在固体表面的流体对相邻流层流动起阻碍作用,使其流
速下降;
对相邻流层的影响,在离开壁的方向上传递,并逐渐减小。
最终影响减小至零,当流速接近或达到主流的流速时,速
度梯度减少至零。
一、边界层的提出 2、流场的求解可分为两个区进行:
将上述的量纲一的量代人式(10-1)中的各项中,则得
0 0 0 2 0 2 0 1 p u u u ux x x x 0 0 ux 0 uy 0 02 02 x x 0 Re y y x 0 0 0 2 0 2 0 1 p u u uy u y y y 0 0 ux 0 uy 0 0 02 02 x Re y y y x 0 u 0 u y x 0 0 0 x y
2 u ,得 u 由 L 2
1 uL L 2 Re 2 ~ O 0 2
0 u0 u y x 0 0 0 x y
0 0 0 2 0 2 0 1 p u u u ux x x x 0 0 ux 0 uy 0 0 02 02 x x Re x y y 0 1 02 1 2 1 1 1 0 1 0 0 0 0 2 0 2 0 1 p u u uy u y y y 0 0 02 ux 0 uy 0 0 02 x y y Re x y 1 0 02 0 1 0 0 0 1 1

边界层理论及边界层分离现象

边界层理论及边界层分离现象

边界层理论及边界层分离现象一.边界层理论1.问题的提出在流体力学中,雷诺数Re∝惯性力/粘性力,当Re<1时,惯性力<<粘性力,可以略去惯性力项,用N-S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沉降、润滑、渗流等),并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但对于工程流动问题,绝大多数的Re很大。

这时就不可以完全略去粘性力,略去粘性力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突出的一例即“达朗倍尔佯谬——在流体中作等速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

”究竟应当怎样才能正确地处理大Re数的流动呢?这个矛盾一直到1904年,德国流体力学家普朗特提出了著名的边界层理论,即大Re数的流动中,大部分区域的惯性力>>粘性力,但在紧靠固壁的极薄流层中,惯性力≈粘性力,这才令人满意地解决了大Re数的流动的阻力问题。

2.边界层的划分Ⅰ流动边界层(速度边界层)以平板流动为例,x方向一维稳态流动,在垂直壁面的y方向上,流动可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区域:(1)y<δ(边界层):受壁面影响,法向速度变化急剧,du/dy很大,粘性力大(与惯性同阶),不能忽略。

(2)y>δ(层外主流层):壁面影响很弱,法向速度基本不变,du/dy≈0。

所以可忽略粘性力(即忽略法向动量传递)。

可按理想流体处理,Euler方程适用。

这两个区域在边界层的外缘衔接起来,由于层内的流动趋近于外流是渐进的,不是突变的,因此,通常约定:在流动边界层的外缘处(即y=δ处),ux=0.99u∞,δ为流动边界层厚度,且δ=δ(x)。

Ⅱ传热边界层(温度边界层)当流体流经与其温度不相等的固体壁面时,在壁面上形成流动边界层,同时,还会由于传热而形成温度分布,可分成两个区域:(1)y<δt(传热边界层):受壁面影响,法向温度梯度dt/dy很大,不可忽略,即不能忽略法向热传导。

(2) y>δt(层外区域):法向温度梯度dt/dy≈0,可忽略法向热传导。

通常约定:在传热边界层的外缘处(即y=δt处),ts-t=0.99(ts -t0) ≈ ts-t0,δt为温度边界层厚度,且δt=f(x);ts为壁面温度;t0为热边界层外(主流体)区域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边界层外法线方向压强不变,等于边界层外边界上
p dp 的压强,即p=p(x)。所以 x dx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6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在边界层外边界上,由势流的伯努利方程:
1 2 ue C 2 ue 1 p ue ue t x x p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y * x f * ( ) x
x x ue ue g ( ) x 1 2 x 1 2
(6-17)
4) 若有相似性解,要使边界条件与x 无关,则有
u Cons tant 1 2 x
使必有 m 1 2 ,
2009-11-25
1 从而, 2
粘性流体力学
,故
第20页
唐晓寅制作
(6-16)
1)引入线性变换群
x A1 x,
1
y A2 y ,
1
A ,
5
ue A4 ue
u x 3 x 1 y 2 A ( ) ( ) ( ) x y ux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8页
1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将变换群代入方程和边界条件得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2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2)边界层的性质 1)雷诺数↑↑时,惯性力〉〉粘性力,但在边界上的 流体质点必然粘附在固体边界上,流速为零,称为 无滑动条件。 2)在流动区流速较大,因此在靠近壁面附近的一个 薄层内,存在很大的速度梯度,即使粘性很小的流 体,其粘性力也很大,粘性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在这 一薄层之处的主流区,速度梯度较小,即使粘性很 大的流体,其粘滞力也很小,粘性力的影响可以忽 略。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4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根据相似性解的条件有:
u e ( x) Cons tant 1 2 x 若记:1 2 m m
(6-11)式即为具有相似性解的条件。此时
1 2 u x f ( ) x u x g ( ) y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1. 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2. 边界层微分方程。
3. 边界层方程的相似性解 。
4. 温度边界层 。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6.1 边界层的概念
普朗特(Prandtl)在l904年于西德举行的第三届国际 数学家学会上首次提出了边界层的概念。 1908年,他的学生布拉休斯(Blusius)成功地用边界 层方程求解了平板纵向绕流问题,得到了计算摩擦阻 力的公式。 (1)边界层的定义 靠近壁面附近受到粘 性影响的一个薄层称 为边界层(或附面层), 如图6-1所示。
1 1
3)消去变换参数,得绝对变换量
x 1 y 2 y x ( ) ( ) ( ) x y y x 2 y y 1 x x
2 3

(a)
唐晓寅制作 第13页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同样对ux ,uy 也可得到类似变换
ux ux 12 f ( ) 1 2 x x
(6-11)
(6-12)
对f, g 有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5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 ) d d ( ) dx d x 1 d( ) ( ) d d ( ) y dy d d x 2 ( ) 1 d2( ) 2 2 2 y x d
2)要求每一方程对变换群来说,形式不变,故有
2 3 1 2 2 3 3 2 3 2 4
解得
3 1 2 4 1 2 2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9页
2009-11-25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3)消去变换参数,得绝对变换量 记: * y y , 2 1 x x f ( ) 1 1
(6-6)
上式为流函数形式的边界层方程。(6-4)和(6-6) 式对于曲壁面或轴对称二维边界层问题,方程仍然 适用。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9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6.2.2 边界层方程的相似性解
对于不可压缩平面定常流动边界层,某些条件下, 可以求出相似性解。 6.2.2.1 以速度为变量的相似性解 定常流时,边界层方程为
2 2 2 2 3 3 3 1 2 2 A ( ) A 3 2 y 3 y x y x y x 0, 0, 0 y 0, y y , 3 2 4u A A e y
u , y x
则(6-4)式可写成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8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2 2 2 u e u e 3 ue 3 2 t x y ty y xy x y y 0 , 0 x y 2 u e ( x, t ), 0 y , 2 y y
(6-3)
式中: ue ——势流区中的速度。 这样,方程组(6-2)即可简化为:
u x u y 0 x y u x u x ue 2u x ue u x t u x x u y y t ue x y 2
(6-4)
(6-9)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2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2)要求每一方程对变换群来说,形式不变,故有
3 1 4 2 2 3 1 3 4 2 2 5 1 3 2 2
解得
5 3 4 2 2 1 2 3
u , y x
则(6-7)式可写成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7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2 y xy y 0, y , u e 2 3 ue 2 x y x y 3 x 0, 0, 0 x y ue u y
(b) (c)
uy x


uy x

g ( )
4) 若有相似性解,条件是:函数( f, g ),边界条件均 与x 无关,只与η 有关。
边界条件:
y 0 0, u x 0, u y 0 f g 0 u e ( x) y , u x u e ( x) f ( ) 12 x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3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3)边界层的两个重要假设 1) 边界层内的流动区域,必须考虑粘性影响,粘性力 与惯性力有同阶大小,并且是有旋流动。 2) 边界层以外的外部流动区域,粘性影响可以忽略, 可视作理想流体,且是有势流动。 ——边界层假设的基本出发点 (4)边界层厚度 沿固体边界法线方向从ux = 0 (y=0)至ux=0.99U的垂直距 离(厚度)。 x x (6-1) U Re x
求解普朗特边界层方程的边界条件为: y=δ处,ux=ue,在壁面上y=0处,ux=uy=0。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7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由式中第二个方程得到:
2u x due 1 dp 1 u dx e dx y 2 y0
(6-5)
此条件在分析边界层分离现象时很有用,也是求 解有压力梯度边界层解析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势流 速度ue的分布已知,根据上述方程组和边界条件就可 以求解恒定二维边界层流动。 若引入流函数ψ ,
(6-13)
5)变换方程,将上面各量代入原方程得
1 m mf f ' g ' 0 2 m f 2 1 m ff ' gf ' m C2 f " 2
(6-14)
(6-14)式即成为常微分方程,定常流时,通过量纲 分析可得到无量纲相似变量η 为
(6-7)
第10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ux 在一般情况下,u f ( x, y) e
,如果在某种特殊情况
ux ux f ( ) 的某一特定函数,则 f ( ) 下,有 ue ue
就称之为相似性解。其中:η ——相似变量。
问题: Ι)什么情况下具有相似性解? П)如何寻找相似变量η ,并将边界层方程转化为 常微分方程进行求解?
求相似性解的一般方法是采用群论方法。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11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1)引入线性变换群
x A1 x, y A2 y ,
1 1
ux A3 ux ,
1
u y A4 u y ,
ue A5 ue (6-8)
A ——变换参数,α1 ~α5 ——常数
2009-11-25 粘性流体力学 唐晓寅制作 第4页
第六章 边界层基本理论
6.2 速度边界层
6.2.1 边界层微分方程式 不可压缩流体二维流动,采用数量级比较的方法 或者无量纲化的方法可将N―S方程简化,得到边界 层的运动微分方程式(或叫普朗特边界层方程式)。 简化条件: (1)根据边界层y向厚度δ与x轴和速度ux相比很小, 是个微量,即
u x 3 x 1 y 2 A ( ) ( ) ( ) x y ux
将变换群代入方程(6-7)得
u x u y A 3 1 A 4 2 0 x y 2 2 u x 2 u x due 2 3 1 u x 3 4 2 5 2 1 ux A uy A ue A 3 A x y dx y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