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三、自然式插花常见的构图形式 (一)直立型 强调直立挺拔向上的静态的线条美,具阳刚之 气,和庄重严肃之感。
¾
适宜主题:刚健挺拔、亭亭玉立、端庄稳重、奋发 向上
¾ ¾ ¾
宜用花材:线状直立性花材,如唐菖蒲、水葱、
蛇鞭菊,以及具长花梗的花材鹤望兰、马蹄莲等 造型和总体轮廓:高度大于宽度,呈直立的长方
形状。一面观造型。 欣赏角度:宜平视观赏。
1、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深得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精髓,受其影响颇 深。
z z z
布局手法常常采用盆景创作中的“三远”布局手法,在 写景创作中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排。 景物布置要疏密有致,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 要三株密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株也 按二株一株分开。 景物布置要高矮各异,起伏有势,有进有出,不齐不 均,且姿态变化,相互呼应,生动有趣。不可平齐,也不 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问题: 若让你插制东方式插花“春 之歌”, 拟采用什么样的花材?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插作示例
¾直立式插花 ¾倾斜式插花 ¾下垂式插花 ¾水平式插花
写景式插花
自 然 式 插 花
一、自然式插花构图基本形式的结构 东方式自然式插花的基本造型: 三个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骨架; 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从 枝(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型丰 满并有层次感。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本章重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插 作示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用花量少,多用木本花材; 注重线条的应用;造型以不对称的自然式为主; 设色素雅,强调时令感和季相的变化; 作品非常强调与容器配件以及陈设环境的统一 注重自然情趣的表现;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第5次课 东方式艺术插花和常见礼仪插花的插制
三)篮花 1. 插制要点:A. 精选花材 B. 铺垫防水材料 C.注 插制要点: 精选花材; 铺垫防水材料; 注 意篮把的作用. 意篮把的作用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 • • • • 1)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2)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3)插入焦点花; )插入焦点花; 4)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5)整体修饰 )
五)缸花
选好花材; 固定花材 固定花材; 缸口 1. 插制要点:A.选好花材; B.固定花材; C.缸口 插制要点: 选好花材 干净。 干净。 2.插制方法与步骤: 1)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2-5)同前 插制方法与步骤: )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 插制方法与步骤
述蓝花。 述蓝花。
六)筒花
1. 插制要点:A.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B. 造型 插制要点: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 的确定; 花材的固定。 的确定;C. 花材的固定。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1)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2-5)同 插制方法与步骤: )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 )
插制要点
1. 一切花材的整形、修剪都以顺其自然生长之势为 佳,不刻意造作,整形不露人工痕迹为宜,充分 展现花材的原有形姿之美; 2. 无论是局部花材的组合或整体造型的布局都要表 现出参差天热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的艺术效果。
二、中国传统式插花的表现技巧 (一)符合植物生长规律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1.起把紧,上散下聚 .起把紧,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 (四)“圣”洁之尊
• 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情 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 一种神圣感 。
• 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 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 的艺术境界。
二、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二)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 (三)讲求意境,寓意于花,更赋命题
• •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编《插花
艺术基础》
三、写景式插花的表现技法
(一)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
排。运用透视的角度用“远近法”来布置景 物。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要三株密 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 株也按二株一株分开。高矮各异,不可平齐, 也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且姿态变化,相互 呼应,生动有趣。
亮节; •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 • 松柏表示挺拔坚强,坚贞不屈,代表顽强的精神; • 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 • 君子兰代表君子之交,友谊万古长青。
按传说、时令定意
• 相传上古时,鬼怕桃枝,故传说桃树能 避邪;
• 王母娘娘吃桃长寿,故桃为人们所喜爱; • 中国节气更迭,月令花、十二花神等等。
• 第一主枝决定花型的基本形态,如直立、倾斜或 下垂,其长度取花器高度与直径之和的1.5-2倍。
• 第二主枝一般与第一主枝使用同一种花材,以弥 补第一主枝之不足,向前倾斜的空间伸展,使花 型具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呈现立体感。其长度 应为第一主枝的1/2或3/4。
• 第三主枝作用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与第一、第 二主枝取同一花材,也可另取其他花材,若第一、 第二主枝用了木本花材时,则第三主枝可选草本 花材,以求形体和色彩有所变化,它的长度应是 第二主枝的1/2或3/4。
2.1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第一.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
注重自然情趣,力求表现花材自然而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是人工美与自 然美的巧妙结合,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元朝吊篮式插花
南宋 李蒿 篮花图
第二. 注重内涵和意境的创设
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以及谐音、谐意等手法表达作品的神韵意趣, 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达到以花造型、以型传神、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仿古作品 “晚节香 ”
第四. 强调象征意义和季节特色
中国插花花材选用比较严格,强调象征意 义和时令感,寄情花草之风代代盛行。 荷花:被视为“出污泥而不染”,代表圣 洁清灵,常用于禅房清供插花。 牡丹:因花朵硕大,花形端庄艳丽而视作 “花中之王”,象征富有显贵。 梅花和蜡梅:严冬开花,不畏冰寒,象征 坚忍不拔,傲雪凌霜的性格。 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 的象征。 果实和其它配件也都具有象征意义。 苹果:示“福” 石榴:多籽示“禄” 桃:示“长寿” 佛手:示“幸福” 葫芦:代表丰饶和好运 灵芝:代表福和寿 如意:代表吉祥 古币:代表富有
春
Hale Waihona Puke 夏秋冬第五. 重视插花的摆设与欣赏环境
中国传统插花同中国绘画一 样,注重画面完整统一以及作品 与环境的和谐,讲求诗、书、画、 印与花的完美结合。 如花材之间的有机组合,容 器与造型的浑然一体,题跋的运 用等,都是这一风格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对于插花欣赏相当考究,十 分注重排场,追求视觉美和嗅觉美,以达 到多层次的美感享受。 酒赏:唐朝时,插花作品以悬挂名画 为背景,形成花画合一的布局。欣赏者盘 坐室内,饮美酒、赏花、吟诗鼓曲,风格 高雅。后传入日本。 香赏:五代时,以不同的香炉分燃不 同的香料,以便于插花花材的风味相和。 茗赏:明代在审美情趣上独具特色, 提倡“茗赏”,即品茶赏花,格调高雅。 明代 品茗图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是一种源于古代东方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它与西方的插花风格有所不同,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简约、典雅、平衡的美感。
下面将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的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东方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插花艺术也是要通过花材的形状、色彩和姿态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
同时,东方插花还融入了人文的因素,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表达对人类生活和人类情感的关怀和理解。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强调简约和克制。
东方人崇尚简约和克制的审美观念,认为简约能够使事物更加纯粹、凝练和高雅。
因此,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形式都力求简洁明快,通过少量的花材和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主题,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杂的花艺技巧。
第三,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
东方人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认为事物的美是通过平衡和谐的组合来实现的。
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都受到平衡和谐的原则的指导,力求在空间上达到均衡的效果。
花材的高低、左右的分布、色彩的搭配等都要经过精心的考虑和调整,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和谐。
第四,传统东方插花风格追求自然与真实的美感。
在东方插花中,强调自然界的美丽和真实性。
东方插花不追求花材的形态和色彩的变幻,更注重体现花材的原始美感和真实的形态。
插花师会根据花材的特点和形态来选择合适的插花方式,使花材的美感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情感的表达。
东方人善于表达情感,插花艺术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插花师可以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情感。
插花师可以通过花材的形态、色彩和布局来表达情感,使插花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简约克制、平衡和谐、自然真实和情感表达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东方插花在艺术表达中独树一帜,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和思考。
东方传统插花赏析
东方传统插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它源于自然,模仿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东方插花注重花材的自然姿态和人格化意义,强调意境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体现了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
在手法上,东方插花模仿自然,表现生命,对花材经过高低、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虚实、开合等处理和组合,把自然界最美好的局部融合到作品之中。
在构图上,东方插花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
表现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作为骨架,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水平、倾斜、下垂等。
东方传统插花的素材多采用木本植物,如松、竹、梅、银柳、南天竹、八角金盘、紫藤、火棘等。
这些植物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松竹梅代表岁寒三友,寓意坚韧不拔的品质;银柳代表喜庆吉祥;南天竹寓意长寿;紫藤寓意沉迷的爱;火棘寓意子孙满堂。
东方传统插花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装饰效果,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
通过插花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文化修养。
同时,插花作品也传递着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东方传统插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自然美和艺术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欣赏东方传统插花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吧!东方式插花又可以分为东方式传统插花和东方式现代插花两类,它们在选用花材上表现手法和情趣上与传统插花多有差异。
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表现有以下共同的特点与风格:(一)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插花以自然为主体,明自然之理,呈自然之态,展现自然之神韵和规律。
(二)珍惜花木之生命,赋予花木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性,不仅表现其自然形态美和自然的生机,而且强调其内在的神韵之美,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三)强调线条造型,尤善用木本枝条,多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的构图为主,造型自然活泼而多变。
(四)注重作品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体性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性,使作品、配件和环境形成和谐有机的整体。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
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
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插花艺术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
东方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东方式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注重形态语言的表达,它追求的是一种雅致、深邃的艺术效果。
它讲究的是在有限的材料和技巧下,通过创造独特的形体结构和空间感,反映出东方人对于自然的独特审美观念。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不取革新”,即不追求突破和创新,而是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技法和审美观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这种传统的注重秩序、平衡和谐的审美观念,使得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整体造型上更为简约、朴素,但却能表达出深厚、内敛的艺术气质。
在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中,花材的选用也非常讲究。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以花应花”,即不同花材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特点,需要根据花卉本身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
在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中,花卉的选用注重花色的搭配和花型的组合,通过奇特的组合方法和形态结构的塑造,展现出花卉的美感和层次感。
在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中,花材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的效果,更是通过对花朵形态和色彩的掌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所以,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体现。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并在现代艺术中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当代艺术家对于插花艺术进行了创新和拓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插花艺术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意。
现代的插花作品在材料的使用、色彩的运用和造型的创新上更加大胆和前卫,同时也注重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观念和感受。
这种创新的方式使得插花艺术得以与现代生活和文化相结合,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对花卉的选择、组合和造型的塑造,表达出一种深邃、内敛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这种传统的插花艺术在现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并与现代生活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多元化、富有创意的艺术表达方式。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东方的美学和审美观念。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插花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不仅注重花卉的选择和搭 配,还注重花器、配件等细节的选择,以营造出不同的氛 围和情感。
文化交流
东方插花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 的插花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通过插花艺术可以促 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传承与发扬
传统美学
东方插花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注重平衡、和谐、自然和意境的营造。插花艺术也是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空间感
抽象主义的东方式插花还注重空间感的营造,通过不同层次和角度 的搭配来表现花卉在空间中的立体感和深度。
色彩搭配
01
02
03
色彩调和
东方式插花注重色彩的调 和,通过选择相近或互补 的颜色来创造出和谐的效 果。
色彩对比
同时,东方式插花也注重 色彩的对比,通过明暗、 冷暖、饱和度等对比来增 加视觉冲击力和层次感。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
2023-11-11
目录
• 引言 •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 • 东方式插花的基本元素 • 容器与布局 • 东方式插花的技巧与手法 • 东方插花的文化内涵
01
引言
插花的起源
古代插花
源于宗教、文化、艺术和生活的结合,如中国汉代的“花艺”、日本的“花道 ”。
现代插花
受到西方的影响,逐渐发展出各种流派和风格。
主题色彩
插花师还会根据不同的主 题和场合选择不同的主色 调,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 氛围。
03
东方式插花的基本元素
花卉的选择
精选花卉
01
东方式插花注重选择具有深意和内涵的花卉,如牡丹、菊花、
兰花等,这些花卉通常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强调季节感
简述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风格
简述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风格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简述一、概述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指源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以自然为灵感,以空间为载体,以美学为基础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性的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二、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1. 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插花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的花神信仰。
唐代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插花逐渐成为寺庙中常见的活动。
到了宋代时期,插花逐渐走向民间,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特点中国传统插花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
它追求“静中见动”、“动中有静”的效果,在构图上讲究对称和平衡,在色彩上注重淡雅清新。
3. 代表作品中国传统插花代表作品有“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等,其中以“三友”最为著名。
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植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日本传统插花艺术风格1. 历史渊源日本传统插花起源于7世纪时期的佛教寺庙。
在16世纪时期,随着茶道文化的兴起,插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
2. 特点日本传统插花注重自然和生命力的表现。
它追求“生机勃勃”、“自然流畅”的效果,在构图上讲究不对称和不规则,在色彩上注重鲜艳明快。
3. 代表作品日本传统插花代表作品有“生け花”、“華道”等。
其中,“生け花”是指将各种自然元素(如植物、石头、水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美丽的景观,“華道”则是指以花卉为主要材料,通过精心布置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四、韩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1. 历史渊源韩国传统插花起源于高句丽时期的祭祀活动。
在朝鲜时期,插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文化活动。
2. 特点韩国传统插花注重形式和色彩的表现。
它追求“简约而不失华丽”的效果,在构图上讲究对称和平衡,在色彩上注重浓郁艳丽。
3. 代表作品韩国传统插花代表作品有“碧玉瓢”、“百合花”等。
其中,“碧玉瓢”是指将各种自然元素(如植物、水、石头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百合花”则是指以百合为主要材料,通过精心布置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
它的特点是简洁自然、富有生命力和高雅优美,是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常见的传统艺术形式。
其特点不仅体现在花材的选择上,还体现在插花的形式、构图和色彩方面。
一、花材的选择在传统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在东方文化中,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意义非常丰富。
一般来说,东方插花更注重于自然和生命力的表现,所以在花材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自然的原始美和生命的力量。
常用的花材有梅花、竹子、松枝、菊花、兰花、牡丹等,这些花材不仅美丽,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插花的形式传统东方插花的形式非常简洁,不注重华丽的装饰和复杂的构图,更注重于表现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
插花的形式通常是一条直线或者是一个圆弧。
这种形式既能够表现花材的美,又不会让花材太过于复杂,让人感到繁琐。
此外,在插花的形式上,东方插花也非常讲究平衡感和对称美。
三、构图传统东方插花的构图也非常简洁,通常只有几支花材,但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花材的构图需要注重平衡感和对称美,同时也需要注重空间的运用。
在东方文化中,空间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构图中也需要注重空间的运用。
四、色彩传统东方插花的色彩也非常简洁,通常只有一到两种颜色。
这种简洁的色彩表现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花材的美和生命的力量。
此外,在色彩的运用上,东方插花也非常注重颜色的搭配和协调,不同的颜色之间需要相互呼应和平衡,达到整体美的效果。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方式,成为了东方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特点简洁自然、富有生命力和高雅优美,在艺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东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一、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1、用花量少 2、追求线条美 3、用色清雅
一般用一两种颜色。 4、寓意人化 以诗、画、
园林为发展背景,以 直觉思维为主,讲究 作品的深刻含义。
翔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
• 中国插花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 表现生命;
• 受古代书画影响,重视线条,表现生机; • 受古代文人插花影响,注重内涵,表现意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1、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1).起把紧,瓶口清:
插花时,各枝条的基部插 口应集中靠拢,如一株生长 着的植物,以显示其自然生 机。
• 袁宏道:使观者疑花丛 生于碗底方妙。
2).表现花材自然美:如竹 子的美在于其挺拔刚劲的 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 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
境。
一、东方式插花基本特点
• 1、注重意境和内涵思 想的表达,体现东方 绘画"意在笔先、画尽 意在"的构思特点,使 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 有装饰的效果,而且 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 境界。
• 2、以线条造型为主, 追求线条美,充分利 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 态,因材取势,抒发 情感,表达意境。
• 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 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 则,讲究画意,布局 上要求主次分明,虚 实相间,俯仰相应, 顾盼相呼。
•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 意义,赋予作品以深 刻的思想内涵,采用 自然的花材表达作者 的精神境界,所以非 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 5、色彩以清淡、素雅、 单纯为主,提倡轻描 淡写。也有重彩华丽 的但主要用于宫廷插 花。
• 6、手法上多以三个主 枝为骨架,高低俯仰 构成各种形式,如直 立、倾斜、下垂等等。
东方插花的特点及要领
东方插花的特点及要领
东方插花是一种充满禅意和情感的传统花艺,其特点和要领如下:
特点:
1. 简约自然:东方插花强调简单自然,不使用过多的花材和装饰品,而是追求花材自然的美感和流动的线条。
2. 取材奇特:东方插花大胆运用奇特的材料,如干枝、石头、竹子等,以营造深沉的禅意格调。
3. 重视造型:东方插花强调造型美感,尤其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节奏感,以及空间的协调与平衡。
要领:
1. 色彩搭配:东方插花注重颜色的相互搭配,冷暖色、深浅色的组合都需要慎重考虑,以营造意境。
2. 空间感处理:东方插花强调空间感,需要将花材、容器、背景环境合理组合,营造出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形态。
3. 关注线条:东方插花强调线条的流畅感和平衡感,需要在设计花材位置和姿态时注重线条的美感和清晰度。
4. 注重干枝:东方插花常常用干枝和枯木来营造深沉的禅意氛围,需要注意干枝的形态和质感,与花材搭配合理。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通常以自然中生长的花草树木作为表现的对象,讲究的是“物随原境”,就是要把所要表现的景观与生长规律相符合,没有太过于明显的人工痕迹。
这样就对插花者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需要他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并且把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融进去,使插花既有生命力又有美感。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二:人文之“善”
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善”是儒家美学思想的宗旨所在。
所以人们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也赋予了花卉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岁寒三友”梅、竹、松等。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三:艺术之“美”
插花的艺术美包括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布局美、内涵美等,要把自然美和人文美有机结合,使得插花作品形神兼备。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四:“圣”洁之尊
传统的东方民族认为花卉是神圣的,要心怀崇敬去对待,可以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从而使得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究“心正花正”,使得“花正心正”,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插花艺术 第四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刚与柔
《融合》
3.留空白 如盆景式插花,一侧布置插花,另一侧大片留下空白,使 人有观赏和想像的余地 。空白出余韵 。
(四)呼应关系
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 在俯仰之间、顾盼之间互相 联系,互相渗透,浑然融为 一体,从而生机勃勃,开合 自如。
(五)对比关系
通过对比,可以使素材之间互相比较,各自 突出,或使作品的精华部分得以强调。有 对比才能使构图显得生动活泼,不致平铺 直叙。对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虚实、 色彩的对比等等。
第四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统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
一、自然之“真”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为最佳的艺术追求 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虽由人作, 袁宏道:使观者疑花丛生于碗底方妙。
二、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为宗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 对花卉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 意,意必吉祥 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 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 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 特有的风格。
直线风格
复 式 线 条 风 格
曲线风格
(二)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匀对称、平齐成 列,要高低俯仰,前后伸展,有所变化 。
(三)虚实结合,刚柔相济
1.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间
不可密不透风, 也不要平均间 隔.要上疏下 密、上散下聚。
傲雪
2.浓淡适宜
花色太浓时宜用浅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质太硬太 重时,则宜加些轻柔的枝叶使之柔和。
• 柳——春讯 • 牡丹——富贵,刚直不阿,国色天香 • 八仙花——多姿多彩,变幻莫测 • 高山羊齿(芒叶)——优雅,常青 • 尤加利——美好的回忆 • 文竹——文雅,不变 • 竹——高风亮节 • 松——苍劲,长寿 • 长青藤——友谊,永不分离,诚实 • 侧柏——不变的爱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
高度概括
东方传统插花注重对花卉形态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以简洁的线条和形状表现出花卉的韵味。
文化关联
花卉形态的搭配也常与文化有关,如圆形花束象 征团圆、和谐,方形花篮象征稳重、庄重等。
04
CATALOGUE
容器与布局
容器选择
花卉颜色的搭配
对比性
东方传统插花注重色彩的 对比,如红绿对比、黄紫 对比等,以营造出鲜明的 视觉效果。
和谐性
东方传统插花也注重色彩 的和谐,相近色系的色彩 搭配能营造出柔和、温馨 的氛围。
文化关联
花卉颜色的搭配也常与文 化有关,如红色象征吉祥 、喜庆,白色象征纯洁、 庄重等。
花卉形态的搭配
自然美
形态之韵
构图平衡稳定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注重构图的平 衡和稳定,通过合理安排花材和 容器以及布局,让整个作品看起 来稳定而不会显得过于沉重的。
表现空间层次感
通过不同高度、不同颜色、不同 形态的花材组合,表现出强烈的 空间层次感,使整个作品具有深
度和立体感。
追求意境表现
插花作品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 是一种表现意境的艺术形式。通 过花材的组合和布局,表达出一 种寓意或情感,引发人们的共鸣
精神寄托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作品 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 重要的精神寄托角色, 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和 感悟。
THANKS
感谢观看
色彩搭配:在选择花卉时要注意它们的颜色搭配,以创造 出和谐和美观的效果。同时也要考虑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含 义和情感。
形态表现:通过花卉的形态表现来传达插花作品的意境和 主题。例如,通过使用长线条的花卉来表现流动感和空间 感。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比较
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色东方插花,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
其风格和特色有以下几点:1.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
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
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东方插花选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
线条造型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给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东方插花作品外形轮廓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4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并没有严格的不变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图形。
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或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主题或环境布置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才能。
5.花材人格化――自古以来,人们在爱花、赏花中,对花草树木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花为伴,以花为友,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
如陶渊明与菊花、李白与牡丹、林和靖与梅花等。
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被赋予种种深刻的寓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
6.重视季节特色――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开,每个季节都有其代表性的花材,表现季节的主题,就用代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插作。
这种应时的特色,使作品富有现实的感染力,使人真切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
7.重视作品与环境的统一――东方插花注重作品与环境的统一、协调。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与制作要诀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与制作要诀东方插花艺术也称线条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下面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与制作要诀吧!按照艺术风格,我们将插花艺术分成西方插花艺术和东方插花艺术两类。
东方插花艺术:东方插花艺术也称线条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同样由于受东方各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其插花艺术风格与西方式相比迥然不同,独具风采。
东方式插花艺术,尤其是古典的东方式插花艺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
善于利用自然花材的美类娱人、感人。
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表现诗情画意,这是西方插花艺术及西方其他造型艺术中所没有的。
东方插花艺术选用的花材简练,不以量取胜,而以姿和质取胜。
不仅着力表现花朵的美,并且十分重视枝、叶和果实的简洁优美的某某某形。
作品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主题思想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想,这一特点更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特长。
造型无风格化,不拘泥于一定的格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独有的特色,它深深地影响着东方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对日本古典插花艺术风格的影响更大。
日本民族在学习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原理、手法的同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培育和发展了具有本国特点的插花艺术,日本花道。
构某某某严谨,形式风格化成为它独有的特点,也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的最主要的一点。
概括起来讲,东方式插花艺术,特别是传统的东方式插花艺术,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著称于世。
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①流行于亚洲等国度,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国家。
②用花种类多,每种素材的用花数量少,花枝疏朗。
所取素材广泛丰富,无论花朵花序、枝条叶片、果实果序,都可以作为素材使用,但是作品中每种素材的用花量相对比较少。
在素材的插制中,以掩映疏落有致见长(某某某1-2)。
③作品轮廓自然清新,不求固定形式。
第四章东方式插花艺术
• 日本式插花的流派 • 日本插花的流派众多,号称有三千流之多。 • 日本花道中最主要的流派有池坊流、小泉流、 草月流、御室流、未生流、松风流、古流等 等。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倾斜式
•
倾斜式插花是以第一主枝倾斜 于花器一侧为标志。这种形式具有 一定的自然状态,如同风雨过后那 些被吹、压弯的枝条重又伸展向上 生长,蕴含着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
第一主枝表现的位置是在垂直线左右各30° 之外,至水平线以下30 °位置的2个90 °的范 围内。倾斜式的第一主枝变化范围最大,可以 在左右2个90 °内确定花体位置。但在确定第 一主技的位置时.应尽可能地避开与花器口水 平线相交的位置,三主枝不宜插在同一水平层 次上。第二、第三主枝围绕第一主枝进行排列 变化,但不受第一主枝摆设范围的限制,可以 呈直立状,也可以是下垂状,是以与第一主枝 形成最佳呼应为原则的,保持统一的趋势。好 似自由生长的花木,都朝着一个方向竟相争取 阳光一样。
•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 回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直立式 • 直立式构图形式表现植株直立生长的形态, 以第一主枝基本呈直立状为基准的,所有插入 的花卉,都呈自然向上的势头,趋势也保持向 着一个地方。整个作品充满蒸蒸向上的勃勃生 机。每一枝花卉的插入,都要有艺术构思,突 出主题,力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第一主枝 在花器中必须插成直立状。第二主枝插在第一 主技的一侧略有倾斜。第三主枝插在第一主枝 的另一侧也略作倾斜。后两支花要求与第一支 花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3枝主枝均不能有 大的弯曲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插花艺术自古以来就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无穷的艺术魁力和生活乐趣,她与其他姐妹艺术一样,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均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经济状况,因此,她的产生与发展也必受社会经济、民族意识、时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插花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西方与东方两大流派明显的区别与特色。
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意与表现手法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
“形肖自然”,这是中国国画和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
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
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
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
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三、艺术之“美”插花创作中的艺术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和整体艺术美。
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
如梅花因其横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态美,雅而不艳、幽香远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严寒的内涵美而成为传统艺术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气脉相连。
如“画苑布置为妙”,“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创意追求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力求艳而不俗、雅而不淡,据环境与创作的需要,色彩或绚丽、或素雅,使人的视觉感受明快而亮丽,清新而自然。
传统的艺术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规则化,在情势上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外形轮廓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是造型创作的源泉。
对花明志、借花舒怀,创作具有诗情画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艺术插花创作的宗旨。
将花的形体美与人的构思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神形兼备,具有内涵美、神韵美,这是东方插花艺术所独具的艺术美。
整体艺术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创作环节之间、各创作要素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配合所产生的综合艺术效果。
即通过插花创作,同时创作一个高雅、浪漫、和谐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环境艺术美。
这是艺术插花的最终目的。
四、“圣”洁之尊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
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东方人采用写实、写意或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花卉的姿态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艺术美。
她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过程。
第二节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艺术插花创作要做到有形、有色、有意境,就必须了解创作素材的特性,也必须掌握各种形式的创作要求与技巧,才能插出有特色的作品来,东方传统的插花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故也称为自然式插法,创作时除了按照造型的基本原理以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使作品更加合理、新颖、别致。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这是自然式插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
作品的统一整体效果也以此为依据。
创作中要考虑草木花卉生长的自然形态,使作品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
1.起把紧:自然草木的发芽与生长,都是由一点向周边扩展的,所以插花时,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如一株生长着的植物,这样才能显示其自然生机。
如松散交叉就像杂草丛生,既无生气也失美感。
日本插花,也是从这个意念出发,强调“点”的插法。
2.表现花材自然美:如潇洒飘逸的柳枝,创作中如使其聚集成丛,有违天意则失去其魅力;表现梅花时,不表现其横斜疏影的姿态,就等于失去了梅花的自然美;竹子的美则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插花对素材的应用,是一个源于自然、取于自然、依于自然、再现自然的过程,一切以自然为本,是自然式插法创作的先决条件。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态:自然式插法的花型所分的直立、倾斜、下垂等型式,也是根据植物自然形态而定的。
植物生长有向阳性,直立型插花有如阳光在正立方,所有枝叶方向都向上,倾斜型插花有如阳光位于斜上方,放花叶倾向一侧,下垂型则适于蔓性枝条,向下悬垂。
二、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插花艺术是集造型美、色彩美、内涵美、意境美为一体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传统的中国插花艺术理论是借鉴中国国画的画理与书法的结构综合发展而生,故诸如开合、起伏、刚柔、虚实、藏露、层次等多变的创作手法,亦是插花艺术创作的根源。
(一)重视线条的应用插花素材中的线形材料能使作品产生动感,使作品有延伸的余地和空间,东方艺术插花向来十分注重线形材料的表现力,认为线形材料更有情趣、更富生气、更能抒发情感。
所以传统的插花经常用木本枝条作为主要花材,运用枝条的不同形态表现不同的外延美与内涵美,或气势刚劲,或纤细秀丽,或潇洒酣畅,或一泻千里,或婉蜒曲折,枝条所蕴涵的表现力给艺术插花以无穷的创造力,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二)高低错落,参差有致袁宏道所著《瓶史》中有“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高低疏密有如画苑布置方妙”。
这里所论及的“太繁、太瘦、高低疏密”就包含着传统的插花比例与位置关系问题,这个比例关系包括材料之间、材料与花瓶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比例关系。
“太繁”,就是花材众多,看上去比容器的体量大,显得上重下轻;“太瘦”,就是花瘦于瓶,上轻下重,显得空洞而简陋,如何才能恰到好处?传统的插花是很注重情感和意境的,因此,情意到达之处,任由发挥,故很难授予确切尺寸,但总体上应该这样掌握,雄壮有力的枝条可以短些,纤细飘逸的枝条可以长些,花朵色彩鲜艳便可少用,素淡的花朵可以多用。
传统插花的比例是比较自由的,主要是综合所有提供的条件,以在情感上得以表达,在视觉上感到均衡、和谐为度,这也是传统插花艺术的奥妙之处。
袁宏道言“花之所调整齐者,以参差不齐,随意断续,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
所以插花的位置安排十分重要,不可太均匀对称,平齐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后伸展,数量上宜单不宜双,形体上不可太单一,要有所变化,让人有景尽而意未尽之感。
(三)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插花中的虚就是松、浅、模糊、空白,实就是浓、重、密,刚就是劲、硬、挺,柔就是软、温、绵。
插花中没有虚实就没有画面,没有刚柔就没有深度,虚实配合好就有层次,刚柔搭配妙就有灵气。
插花时具体应该注意:1.疏密有致插花材料之间不可密不透风,这样会难以显露每朵花的特有风姿,所以花与花之间应有空位,或以小叶、碎花加以间隔,这就是虚。
但也不要平均间隔.否则陷于呆板。
焦点和下部位置可较密集,上部空间和外围则宜稀疏,有疏有密才显灵性,故有上疏下密、上散下聚之说。
2.浓淡适宜花色太浓时宜用浅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质太硬太重时,则宜加些轻柔的枝叶使之柔和,这些都是虚实、刚柔的运用手法。
3.留空白留空白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式插花布局的一个手法。
空白出余韵,是情势流动之处,在材料的疏密之间、参差错落之间留有空白,使人感到有一种情势从中油然而生。
或喷奔而出,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和余地,使作品有充分的伸展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展示无限的内涵,景尽而意未尽。
例如盆景式插花,一侧布置插花,另一侧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观赏和想像的余地,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
这种构图手法,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艺术领域,也影响着传统的插花艺术。
(四)呼应关系传统插花艺术的构图采用了呼应的手法,使其造型更加优美完整,内容更集中。
呼应主要是指情势上和色彩上的呼应,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间、顾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浑然融为一体,从而生机勃勃,开合自如。
切忌花叶背面相对,各朝一方,互不呼应,这样,作品就失去整体统一性。
(五)对比关系沈复论插花:“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这就是一种动与静的对比手法。
对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虚实、色彩的对比等等。
通过对比,可以使素材之间互相比较,各自突出,或可以使得作品的精华部分得以强调,有对比才能使插花的构图显得生动活泼,不致平铺直叙,这也是传统插花艺术里常用的技法,也称为“破”,如直者以曲破之,横者以竖破之,圆者以长线破之,所谓“破正求奇”。
(六)宾主关系插花时要确立宾主关系,可使主题更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主,是作品的中心内容。
一个作品不可能有太多的内容,否则杂乱无章,无所适从。
作品的主题是通过素材、构图、构思、色彩诸多要素来表达的,中国式的插花,无论花朵、叶子、枝条或山石等都可以作为主体,只要是颜色比较突出,或分量比较重,或放于比较瞩目的地方,都可以处理为插花主体,并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
而宾则处于衬托的地位,无论从色彩、趋向,都是把主摆在显要的地位为目的。
三、讲来意境,寓意于花,更赋命题(一)意境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是与生活形象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
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
需要指出的是,插花创作被称为艺术创作,就是因为作品内涵之深远,意境之深遂。
《瓶史》中论及“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也是对插花艺术的肯定。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
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内涵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思,表现诗情画意,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见长,这是西方插花乃至于其他插花中所没有的。
(二)寓意于花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或特征形态,溶入个人情感,赋予花木象征的含义,以借花言志或抒发情怀,寓教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