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课件

合集下载

《春》ppt课件

《春》ppt课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 3.品味优美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生机勃勃
春天是一个
的季节?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 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 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 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 《朱自清文集》里 。
伴随音乐朗读,感受文章情感
1-3段
4段
5段
6段 7-10段
再读课文,梳理文本
(1)细读第③—⑦段,交流讨论: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 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 一个恰当的三个字的小标题?用“春天美在________,你看(听), ________”的句式,说说文中写的春天具体美在哪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 《荷塘月色》、《背影》等。
写作背景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 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 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 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 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对朱自清其人其文的评价
郁达夫:“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 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 算他。” 叶圣陶:“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 及的。” 林非:“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 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朱德熙:“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 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辞藻。”
“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六个动 词,侧面衬托出春草的柔嫩可爱,表现了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春》朱自清ppt课件完美版

《春》朱自清ppt课件完美版

《春》的艺术风格
细腻的描写
《春》在描写景物和人物 时,运用了细腻、生动的 语言,使读者感受到生活 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
独特的结构
《春》的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通过不同角度和层 面展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诗意的表达
《春》的语言充满诗意,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将春天描绘得如诗如 画。
《春》的审美价值
1916年考入北京大 学预科,次年进入哲 学系。
朱自清的生平
01
02
03
04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专 授中国古典文学。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年留学英国,深入了解 西方文化。
1937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 联大、清华大学任教。
1948年在上海病逝。
朱自清的主要成就
在文学创作方面,朱自清以散文著称 ,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春》的社会影响
《春》的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它不仅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文学经典,而且对后来的散 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所传达的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它激 励着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和真我,关注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同时,《春》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被 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里程碑。
美的追求
《春》体现了朱自清对美的追求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诗意的表达 ,使读者感受到美的存在和价值

情感共鸣
《春》所表达的情感真挚、深沉 ,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 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时代背景的影响
《春》的审美价值也与其时代背 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中国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朱自清《春》课件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朱自清《春》课件ppt

迎春图 春风图
春雨图
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课文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画,你更喜欢哪幅图 画?美美地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春草图
嫩、绿、满(多)、软 ——草(生机勃勃) 坐、躺、滚、踢、跑、捉 ——人(喜悦、高兴)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作者如何全方位 的描写春花?
态色味 花的情态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虚实结合
嘹亮 (liáo liàng) 烘托 (hōng tuō) 风筝 (fēng zheng) 抖擞 ( dǒu sǒu)
静默 (jìng mò) 健壮 (jiàn zhuàng)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字词学习
gǎn tàng
赶 趟儿
常用朗读符号符号: ·(重)˅(停) (连)
“钻”重读,突出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嫩嫩”“绿绿”“满”突出草之多。
经给意人间惊生喜长。,野· 里,瞧去,一大片
“坐”“躺”“打”“踢”“赛”“捉 ”这几个动词重读,用人们在草地上欢
^ ^ ^ 一躺几捉悄·· 大着脚几的片,球回,·满打,迷草·˅是两赛藏··软的个几。绵。滚趟风绵˅坐,跑·的轻·着踢,·。悄,˅
仿写练习
仿照课文后三段,用 “春天像……”的句式再写三 个比喻句表现春天的特点。
快的行为突出春天的生机蓬勃。
读“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时,句子之间连读,语速 可以加快,突出人们在春天的开心快活 。
学习比喻,赏析比喻
1.阅读课本第5 页关于“比喻”的补充资料,你获得了哪些关于“比喻”
的新知识?
1.明喻
本体
像、好像、仿佛、 ...似的、如同

朱自清《春》(上课课件)

朱自清《春》(上课课件)

主题分析
分析点1
分析点2
分析点3
分析点4
朱自清的生平与创作背 景
《春》的写作手法与技 巧
《春》的主题意义与价 值
《春》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与影响
04
《春》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朱自清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用 词简练,不矫揉造作,读来让人
倍感亲切。
节奏感强
文章中长短句交错,富有节奏感, 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朱自清《春》上课课件
• 朱自清简介 • 《春》的创作背景 • 《春》的主题思想 • 《春》的艺术特色 • 《春》的段落解析 • 《春》的总结与感悟
01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的生平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 进入哲学系。
1931年执教清华大学,任中文系 主任。抗战期间,他随校南迁, 并主持西南联大中文系。抗战胜 利后,返回清华大学任教。
对自然的热爱
朱自清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热爱,这种情感在《春》中得到 了充分的体现。他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 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03
《春》的主题思想
主题概述
主题名称
朱自清《春》的主题思想
主题内容
《春》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和赞美,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读者喜爱。
文学研究
朱自清在文学研究方面也有很深 的造诣,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 尤其对杜甫、李商隐等诗人有独
到的见解。
教育事业
朱自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在 教育实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提倡“爱的
教育”,深受学生爱戴。
02
《春》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春》(朱自清)PPT

《春》(朱自清)PPT
2.课文具体描绘了 哪五幅春景图?
教 师 点 拨

理清文章思路
盼春
(1)
春天的山、水、太阳 (总绘)
春天的草
春草图
绘春
(2-7)
春天的花 春天的风
春天的雨 春天的人们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颂春
(8-10)
春天像娃娃 春天像姑娘 春天像青年
反复朗读,深入理解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赞美 喜悦
赏析重点语句: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绵长、 闪亮。“斜织”、“薄烟”写出了春雨的飘逸和迷蒙。
2、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突出小草青的程度,“逼”字就写出了被雨水冲洗过的 小草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这是从侧面写出春雨滋润万物的 特点。
《春》的音乐美突出的表现在轻音字和儿话韵的运用上。通 过轻声字、儿话韵的运用,声调、词语的调配,句式的变化,形成 了轻松明快的旋律,和谐流畅的节奏,饱含着一种音乐美。
如文章开头就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四句话都用“着”或“了”收尾,句子简短,语意亲切,
给全文定下了轻快、活泼的基调,抒写了作者盼春的热切、喜悦的 心情。

回顾文章思路
反复
盼 春(统领全篇, 开启下文)拟人
(1)
春天的山、水、太阳 (总绘)
春天的草 春草图
绘春
(2-7)
春天的花 春花图
春天的风 春风图 春天的雨 春雨图 春天的人们 迎春图
比 喻
颂春
拟 (8-10)人
春天像娃娃 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春》课件(共5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春》课件(共55张PPT)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 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 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织”字,将春雨人格化, 也将春雨描绘得异常的湿润。
加深了春景图中树叶的“绿”和小 草的“青”,使整幅图更加浓墨重彩
春雨图
➢ 阅读课文,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雨的句子,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用的是对的偶修,将乡间的各式人等的活动描绘出来
➢ 本文中有不少多音字,你能找出它们并说出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zhǎnɡ 涨潮/水涨船高
yùn 红晕/晕车


zhànɡ 涨红/涨溢
yūn 头晕/晕倒
nònɡ 弄错/弄巧成拙
báo 薄饼/势孤力薄


bó 单薄/厚此薄彼
lònɡ 弄堂/弄口
bò 薄荷
活动: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不要读得太快,注意停顿。 大家在朗读的时候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 些景物,找到了可以圈画出来。
热情绘春景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 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总——分
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大地春回, 万物复苏的景象。
第二句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 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样子。
课文解析
热情绘春景
➢ 第二自然段写了山、水、太阳的什么特点?这样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课文解析
殷切盼春归
(2)仔细阅读全文,结合下文,思考第一段和文章主题部分由什么联系?
第一段是写“盼春”,用生动语言,为全文定下一个活泼、轻快的抒 情基调,营造一个诗一样的氛围,是下文“绘春”的依托。

朱自清《春》ppt课件(60页)

朱自清《春》ppt课件(60页)
“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
桃儿、杏儿、梨儿”
2024/8/22
“野花遍地是:……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不但 写出了野花之多,还描绘出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
江南春绝句 杜牧
CONTENT
01 02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04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2024/8/22
赋得古草原离 别 白居易
0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0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03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文章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嫩、绿、满、软——草(生机勃勃) 坐、躺、滚、踢、跑、捉——人(喜悦、高兴)
人与自然的和谐
顺序 写法 修辞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2024/8/22
春花图—花 争春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 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 的香味儿。
拟人。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 和作者的惊喜之感。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侧面描写,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地嬉戏,侧面烘托春草勃发给人的乐趣。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些 词可以表现?

朱自清春朗诵ppt课件

朱自清春朗诵ppt课件

《春》对后世文学的启示
重视情感表达
《春》的情感表达真挚、细腻,启示 了后来的作家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 ,避免空洞无物的文字堆砌。
追求语言的自然与清新
朱自清先生在《春》中运用了大量自 然、清新的语言,使文章读来如春风 拂面,给后来的作家提供了语言运用 的典范,启示他们追求语言的自然与 清新。
06
朱自清其他作品欣赏
《荷塘月色》
总结词: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 清华园荷塘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 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 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 对清华园荷塘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的 独特魅力。
《背影》
详细描述
总结词:这篇散文以朴实的语言 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父亲送别 儿子时背影的场景,表达了父子 之间的深厚情感。
《背影》是朱自清的又一代表作 ,通过描绘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 ,展现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文章中运用了白描手法,通过简 单的语言勾勒出父亲的形象,使 读者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朱自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绘, 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亲情的思 考和感悟。
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自然给予的一切。
《春》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概述
朱自清在《春》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包括拟人、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解析
朱自清在《春》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排比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比如,他把春天比 喻为“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课件(幻灯片24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课件(幻灯片24张)

朱 自 清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是我国 现代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 著名的诗人、学者、语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荷 塘月色》《绿》等。其散文朴素 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 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疏通字词:
朗润 卖弄 婉转 烘托 抖擞
lăng nòng wăn
hōng
②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③写景散文的文笔优美精彩,运用多种 修辞。
小结今日学习目标:
1、整体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笔下的春之文脉, 梳理春景的构图框架,感受作者笔下春之 全景图的多姿多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课文运用比喻、 叠词、短句交错、排比、动词,综合触觉、 嗅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描写手 法的高深技能,了解写景散文的写作技能。
提示:抓住关键词,注意重音、 停连、语调、语速)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比喻
语文书p5
妙用叠词 叠词的作用:
放慢句子节奏,语气舒缓,节奏 轻盈,音韵和谐,读来流畅自然。
比如: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 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短句纵横: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
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描写: 形象具体,细腻生动。
雨 细
侧面 描写
房屋: 静默 拟人
春雨图:
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雨中屋 雨中树 雨中草 雨中人
一层薄烟 绿得发亮 青得逼你的眼 安静而和平
春雨的“细”、 “密”
侧面描写 表现春雨的
可爱

孩子:
放风筝




老老小小: 各做各的事
希 望
图 一年之计 在于春 引用

第1课《春》课件(共34张精品PPT)

第1课《春》课件(共34张精品PPT)
上具有重要地位,对 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 深远影响。
03 朱自清以其独特的语
言风格和优美的意境,
使《春》成为现代散
文的代表作品之一。
04 《春》被选入中学语
文教材,成为一代又 一代中学生的文学启 蒙之作。
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看看你会读这些字词吗?
文章结构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盼春、绘春、 赞春。 第1段---盼春。 第2-7段---绘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 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8-10段---赞春。赞美了春天顽强的生 命力。
作者生平
01
04
代表作品有《背影》、《荷 塘月色》、《匆匆》等,被 誉为“中国现代散文家”
03
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教于 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
02
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朱自清(1898-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 实
创作背景
01 创作时间:1933年
02 创作地点:北京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 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 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 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 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情感真挚
朱自清在 《春》中表 达了对春天 的热爱和赞 美之情,情 感真挚。

朱自清 春ppt(共23张PPT)

朱自清 春ppt(共23张PPT)
运用你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描绘出屏幕上的这幅画。 可正是这不起眼的春草,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 运用你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描绘出屏幕上的这幅画。
春花固然是“实”,果实却是“虚”的,由“花”联想到“果”,也就很自然的由颜色写到味道了。 ③文章描写了春天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点概括。
做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这里写老老少少“赶趟儿”,是写人们寄希望于春天,是在争春。
春花固然是“实”,果实却是“虚”的,由“花”联想到“果”,也就很自然的由颜色写到味道了。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拓展阅读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朱自清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二、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排 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揣摩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三、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四、背诵全文
问题思考
①理清文章思路结构: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哪一部分是文章 的 重点? ②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文章描写了春天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点概括。

语文第1课《春》(64张PPT)

语文第1课《春》(64张PPT)
这节课,我们已经把本文重点基础知识已经疏通了,了解了本文的思路,以及课文描写的春天的图景,让我们看到春天的魅力。
课堂小结
1.给加点字注音。
朗润( )水涨( ) 捉迷藏( )抖擞( )应和( ) 烘托( ) 酝酿( )发酵( ) 薄( )烟 黄晕( )蓑( )衣 窠巢( )
课堂检测
2. 查阅资料,补充作者资料。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江苏省扬州市人。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作者简介
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散文是文学中的精品,浓缩了文化大师精美的文字、精妙的语言和精深的思想。阅读优秀的散文,就是欣赏一种美。
文体知识
如何阅读散文?
郁达夫曾这样评价散文:“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其实,散文不管怎么写,总离不开一个“情”字,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融情于景,作家都让自己的情有所寄托。那么,我们要完全赏析一篇精美散文,就要把握作家所表达的“情”。所以,这就要我们从“情”字这个角度去阅读,从情入手,披情精读,情意贯穿。
rùn
nèn
wēnɡ
yùn niànɡ

hóu lónɡ
wǎn

liáo
hōnɡ
shū
zhēnɡ
jīn
dǒu sǒu
jiàn
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朱自清《春》ppt课件(14页)

朱自清《春》ppt课件(14页)
2024/3/18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 这平铺着, 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 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 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 样嫩,令人想 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 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 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 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 壁〞,堆叠着无穷国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 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 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 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 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当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 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 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 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2024/3/18
春 草 萌 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的。
2024/3/18
春 花 争 艳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 去。野花遍地是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 眨呀眨的。 2024/3/18
春 风 和 煦
“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中那新泥的气息、牛背上牧 童 的短笛,应和着清风流水,还有那花草的香,引得早 燕202归4/3/1来8 ,婉转歌唱。
雨 润 人 间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满眼 是树叶儿、小草的绿。慢步的人们、地里的农民以及 他们的房屋都在这稀疏的雨中静默着。

《春》朱自清ppt课件完美版

《春》朱自清ppt课件完美版

1925年任教于清华大学 ,后任中文系主任。
1948年因胃穿孔病逝于 北平。
朱自清的主要成就
在文学创作之外,朱自清在思 想、艺术等诸多领域也有广泛 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
他的散文、随笔、杂文、翻译 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 思想深邃,受到广泛的赞誉。
朱自清的作品风格
朱自清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思想深邃。
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春天是短暂的,时光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
当下,把握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春》的文学手法
细腻的景物描绘
朱自清在《春》中运用了丰富的文学手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他通 过对春天的花、草、树、木、鸟、兽、风、雨等各个方面的细致刻画,生动地再现了春天 的景象,让读者身临其境。
《春》的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朱自清的《春》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简练明快,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这种语言特点使得文章读 来流畅自然,易于理解和接受。
节奏感强
朱自清在《春》中巧妙地运用了语言的节奏感,通过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让文章读来富有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 受。
修辞丰富
朱自清在《春》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这些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形象,富有表现力。同时,这些修辞手法也展现了朱自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许多作家和诗人受到《春》的启发,在描绘自然和表达情感方面有 了更高的追求。
06
朱自清其他作品欣赏
《荷塘月色》
这篇散文描绘了清华园荷塘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色,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 向往。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清华园荷塘月色的描 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 语言,将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朱自清《春》教学课件

朱自清《春》教学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
1春 第二课时
思考探究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内容梳理归纳 : 课文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例句赏析引导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这里连用三个比喻,把春雨比喻成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写出 了春雨的“细密”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像眼睛”“像星星”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春 天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喜爱之情。
“还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想象手法,把 野花赋予人的调皮可爱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喜爱之情。
• 拓展
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运用拟人手法,把小草赋予人 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表现出小草有灵性、有个性的特 点。“嫩嫩的,绿绿的”是叠词,写出了春天小草一片生 机勃勃的景象。共同表达出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第一单元:文章总体特点 1.写景散文 2.都表达作者对四季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 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 物的特征,按照空间或时间等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 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 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

《春》PPT课件(共33张PPT)

《春》PPT课件(共33张PPT)
春天如诗如画多,少作家的笔下曾深情地描绘过春天,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 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写春天的优美散文——《春》。
作者生平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 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 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贫病交 加中逝世于北平。
段落
图景
(一)( 第3段 )——( 春草图 )
(二)( 第4段 )——( 春花图 )
(三)( 第5段 )——( 春风图 )
(四)( 第6段 )——( 春雨图 )
特点
1.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富于美感; 3.似有灵性和情感。
(五)( 第7段 )——( 迎春图 )
如何写景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颂春
(8)“新” (9)“美” (10)“力”
分组朗读
① 表达出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欣赏的感情时:可用欣赏愉悦 的语调朗读
②表达出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时:可用轻松明快的语调 朗读
③表达作者对春的赞美时:可用高昂的语调
“盼春”部分,品味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强调人们对春的急切向往之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宣告春天的到来,表达喜春 之情。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的什么特 点?这三个句子可否调换位置?
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 表现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是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 年”,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形象 地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绘春天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 ——宋·黄庭坚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
思考
• a、通过对春天的各种图景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体 会一下。 (喜爱、赞美) • b.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 幅图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喜 爱 赞 美
盼春 盼……来……近……急切心情 总
(1 ) 春草图(草报春)
总体轮廓 山(朗润) 局 部 描 水(涨) 绘 太阳(红)
绘春
(2-7)
春花图(花争春)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娃娃—新 姑娘—美

颂春
(8-10) 三个比喻句

青年—力
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总括轮廓 春草图 春花图
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钻、嫩、绿、满———草 坐、躺、滚、踢、跑、捉————人 态:赶趟儿 色: 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实) 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触:抚摸 味: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声: 鸣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城乡、老小、舒活、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人的活动。 2、小孩在干什么?大人在干什么?体现了 什么精神状态?与前4幅自然春景图有何联 系? 春早人勤 迎接春天 放风筝——欢乐 工 作——勤劳
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状态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 头呼应。
迎春图
城乡、老小、 舒活、抖擞、 “一年之计 在于春”
着力刻画一副欢 腾、春意盎然的 图画,突出春早 人勤的特点。
2、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②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嫩的,绿的。
①句表达效果好。“偷偷”写春草不知不觉 地就长出来,更富于情趣;“钻”比“长” 更能显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绿 绿”,用叠词,更能表达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2、第三段写人在草地的活动,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Nhomakorabea有何作用?
chuntianzainali. mp3
1 野火烧不尽, ( 春风 )吹又生。
2 ( 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
3 (春 )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4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 )似剪刀。——贺知章
5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 春泥)。——白居易

1、划出生字词,标出段序,划出你 认为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句子。 2、读后请梳理文章结构,并思考: 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春的图景? 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写出了 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
1、课文都描绘了春的哪些景物?试着用小 标题概括。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们对春草 异常喜爱,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
3、这段在描写手法上有什 么特点?
由景写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 更能烘托感情。
特征:繁多、艳丽、芳香
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花的呢?使用了什 么修辞? 形态:赶趟儿 (拟人) 颜色: 像火、像霞、像雪(比喻、排比) 春花图 味道: 甜(果实) (联想) 比喻、拟人 (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吹在身上什么感觉?作者从哪些感觉来写 春风? 触觉: 抚摸 春风图 嗅觉: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听觉:鸣声 清脆 宛转、笛声 嘹亮
特 点
和煦、芳香、悦耳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 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了什么修辞?春 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 感觉?
这句话用了引用、比喻、拟 人的修辞。这是温暖、亲切、慈 爱、幸福的感觉。
春天——刚落地的娃娃
春天——小姑娘
春天——健壮的青年
颂春图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这三个句子可否调换位置?
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 表现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是从“娃娃”写到 “小姑娘”又写到“青年”,按照喻体由出 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形象 地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朱自清
你知道吗?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 诗人、民主战士、学者。主要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 《背影》《欧游杂记》等。他 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 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 厚的美。他热爱自然,描绘自 然,文章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 限深情。有散文代表作《背 影》、《绿》 《荷塘月色》 ,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 自清文集》里。
• •
• •
• • •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 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指各种果树也 争先恐后的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 伴 婉转:形容声音圆润 花枝招展:比如姿态优美。招 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来是画画的一种方法 ,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 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 鲜明,更突出

不能。这句话虽未写雨景,却衬 托了雨夜的寂静和祥和。
4、这一段的写景顺序 怎样?传达怎样的气 氛?
写雨中景致动静结合、 由景到人、由近到远传达 出一种寂静祥和的气氛
雨中景色 ——雨中屋、树、草、人 形: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 状: 斜织、薄烟
-正面描写
景: 叶绿、草青、灯、人、房屋 -侧面描写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卖弄”一词如何理解? “卖弄”一词贬义褒用,再 现鸟儿筑巢迎风时的欢乐情景, 同时突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一下就是三两天 像牛毛、像花针…… ……一层薄烟
绵长 细密 轻盈
抓住特点描绘 春雨的“润”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 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不是写春雨,能否删去
朗润
yùn
yù n nià ng
酝 酿
卖弄
wǎn
宛转
liá o
嘹亮
hōng
黄晕
nèn
烘托
yì nghè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应和 花枝招展 蓑 涨
呼朋引伴
dǒusǒu
抖擞精神
suō zhǎng zhǎ

眨眼 薄烟
欣欣然 朗润 卖弄 酝酿 繁花 赶趟儿 舒活 呼朋引伴 婉转 花枝招展 烘托
• • • •
——唐·钱起 ——宋·王安石 ——宋·朱熹 ——唐·杜甫 ——唐 ·戴叔伦 ——唐·李商隐 ——唐·温庭范 ——唐·李山甫 ——唐·白居易 ——宋·苏轼
通感
•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以感觉写 感觉”。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如说 “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 “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 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对春的喜爱和赞美
3、由此看来,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部分:盼春、绘春、颂春
理清文章思路
(一)盼春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总绘春天
(3)春草图 (二)绘春 (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8)“新” (三)颂春 (9)“美” (10)“力”
师生互动,评点第一部分
1、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2、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盼望着,盼望着”
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是全文的依 托和铺垫。
1、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 了。 ②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比较下边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 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虚实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品味修辞之美 “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春花争艳的情景。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艳丽的景象。 “花里带着甜味儿” 通感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芳香。 “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春华秋实)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侧面衬托春花的繁多、艳丽、芳香。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的” 比喻、拟人,从视觉上 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 色彩。
绘春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
新——美——力
总结写景的方法:
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形、色、声、味等)。 2、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写景。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4、描写的语言要准确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