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分析
基于空间句法的上海、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分析及比较
3 结
论
() 1 空间句法理论可 以量化研究轨道交通 网 络的不同属性. 对于轨道交通领域来说 , 空间句法 的应用对于现有线路的评估、 优化以及规划线路的 便捷程度、 智能程度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2 北京地铁网络 的整体可达性与上海地体 网络相差很多 , 在现有线路 的基础之上需要积极结
62 9
佳 木 斯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2 1 年 01
量相对较少需要结合交通调查合理安排车辆发车 时间间隔和车辆编组 ,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乘客的出 行问题 , 由于地铁的可达性差对市民的出行造成的
的不便 , 要根 据交 通调查 合 理 的规划 城市轨 道交 需 通 与公交 车 、 驳车 、 短 快速 公交 、 电车等 地面公 共交
线路 之 间可 以换 乘 . 拓扑 结构 图如下 图 2所 示.
() 4 可达性评价指标 ( ce i l dx : A csb i I e ) 为 s it n y 了符合数值越高可达性越高的习惯 , 将不对称值的 倒数作为可达性评价指标.
应用前面介绍的参数和公式( ) 公式( )公 1、 2、
式( ) 3 分别对 图2的各条线路进行量化计算 , 便可 得出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相应的可达性指标 , 如表 1
所示 .
赢
( 3 )
注: 为了计算方便 , 图中的站点只保 留了起始
站和换乘站 , 对于某些换乘站较多的线路也是根据
需要选取了一部分. 表 1 上海 轨道 交通 各线 路可达 性指标 汇总表
23 上 海与北 京 的城市轨 道 交通 网络 可达性 比较 .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 , 可见上海与北京的轨道 交通网络有很大的差异 , 同时在网络的便捷程度方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2019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 )、3号线北延伸线(长15.6km )。
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 。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9年,上海将有12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组成长达31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
根据远景规划,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共有17条线路(2019年建成12条),共设车站430座。
项目名称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轨道线路长类型度(公里)地铁地铁地铁地铁21.26 18.4 24.97 27 17.04 31 33.1 35 23.3 31 - 120 - - - - -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规划起点已建项目火车站中山公园清河泾浦西大木桥莘庄龙阳路莘庄高科路江湾镇浦东蓝村路车站闵行开发区浦东机场16 14 19 26 11 2 27 28 22 12 33 38 27 23 - - - - -65.53 120 84.6 38.1 100 - - - - - - - - - - - - -1990-1996 1997-2000 1997-2000 -2019 -2019 2001-2019 -2019 2019-2019 -2019-2019 - - - - - - - - -终点车总投站数资(亿元)工期5号线轻轨磁悬浮磁悬机场快线浮列车6号线 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0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号线 17号线 18号线轻轨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轻轨轻轨轻轨轻轨在建项目济阳路站港城路站外环路站龙阳路站市光路站成山路站松江新城站宜山路站拟建项目外高桥保税高速铁路客区站临港新城2城北路站虹梅路金海路丰庄路华夏西路环西二大道金桥上海西站环南二大道祁连山路虹口公园上海西站军工路长江西路华夏中路二、设备现状及发展上海轨道交通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所拥有的硬件设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2024年轨交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我国地铁运营里程超过5000公里,居世界第一、各地还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下面是2024年轨交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首先,2024年轨交行业新开工的项目数量较多。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范围内新开工轨道交通项目达到52个,总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交通规划不断完善和扩大,新开工项目数量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地铁5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等地铁项目也相继开工,显示了二线城市对于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力支持。
其次,2024年轨交行业进一步完善了运营线路网络。
鉴于城市发展需要,许多城市在2024年新增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例如,上海地铁11号线、深圳地铁9号线等新增线路的开通,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也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另外,一些既有线路也进行了延伸和改造,如北京地铁4号线北段与虎坊桥线段的延伸,广州地铁5号线北延等。
这些改造和延伸工程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覆盖范围更广,方便居民的出行。
再次,2024年轨交行业加强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行业也在积极推进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
例如,北京地铁和上海地铁相继推出了手机扫码乘车功能,方便乘客进行支付和验票,提高了乘车便利性。
另外,一些城市还实施了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改造,增设了自助售票机、自助查票机等设备,提供更加便捷的乘车服务。
这些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提高了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最后,2024年轨交行业实施了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措施。
世界各地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轨交行业也积极响应节能环保的号召。
在列车运行方面,一些城市的地铁列车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重量更轻,能耗更低;另外,一些城市还采用了能源回收技术,将制动能量转变为电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客流量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客流量分析
上
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为上海一条建设中且运营中的轨道交通路线,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
线路全长33.6千米,均为地下线,共有31座车站和2座车厂,分别为北翟路停车场(与2号线共享)及川杨河辅助停车场(与11、16号线共享)。
本线现已开通19站,二期工程长寿路站至世博大道站于2015年12月19日开通
运营,三期工程世博大道站至张江路站在建,全线工程总投资为198.68
亿元人民币。
Array
1.客流量情况:供设有19个站点,德高地铁数据显示目前该线路日客流200,000人次。
2.线路概况:以金海路站起始至天潼路,经过北外滩、东外滩复兴岛开发区等多个重要区域新开通的西段贯穿淮海商圈、南京西路商圈等并途经一系列成熟居民区。
西段预计2013年12月底开通。
3.客流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随着去年12月19日12号线、13号线开通,两条线路的客流以及相关换乘车站的客流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2月26日、3月4日,12号线、13号线客流分别为57万人次、58.8万人次和35.6万人次、36.5万人次,接连创下各自线路的客流新高。
据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条线路的客流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来自上海地铁运营方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月29日至3月4日一周5个工作日里,上海地铁全网客运量分别达到:1016万人次、1023万人次、1033万人次、1025万人次和1082万人次。
其中,上周五(3月4日),5、6、11、12、13号线已刷新单线客流最高纪录;而一旦天气晴好,即便是双休日,网络日客流也能轻松超过800万人次。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
上海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交通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交通分析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项目主持人: 陆锡明项目参加人员:朱洪 陈必壮一、项目背景上海是一个拥有1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市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些年,上海的城市交通取得了突出成就,以高架网络为标志的一批交通设施投入使用。
目前,上海将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逐步使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交的主导力量,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快捷的交通环境。
为了适应于国际大都市的特殊地位,上海对城市轨道系统规划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市府领导的指示下进行了国际招标,最后邀请法国SYSTRA 公司与规划设计院合作负责规划设计上海轨道交通系统方案。
而其中运用公交规划模型进行的交通分析起到重要作用。
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分析(一)90年代交通发展的回顾分析90年代的上海是交通大发展的时代。
与80年代中期相比,1999年道路设施增长了1倍多,机动车增长近一倍,市民出行的机动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
其一其一,,在道路建设方面在道路建设方面。
交通投资不断增加,建成了以高架道路为骨架的城市高等级的道路系统,获得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适应机动车适度增长,维持道路正常运行的效果。
但是社会各界也逐步意识到,道路建设速度与车辆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高架道路建成3年后,本身也出现了拥堵,城市交通问题依然很突出。
目前城市道路主要被小汽车所占用,但是所能承担的人员出行量不到11%,显然获得一个高效的客运系统需要发达的公交网络支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能够较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其二其二,,在公交建设方面在公交建设方面。
公共交通在这20年来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公交车辆逐年递增,由90年代初的4千多辆增长到现在的1.5万辆,线路向城市新建小区逐步延伸。
地铁1号线的投入运营,更是打破了原有单一公交模式的格局,其线路长度不到公交线网的0.5%却承担了5%左右的公交客运量,可见轨道交通的特殊优势已经显现。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上海市的地铁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城市,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了上海市主城区和部分近郊区域。
本文将对上海市地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上海市地铁的建设始于1993年,当时地铁1号线的工程施工开始,1995年正式开通运营。
此后,随着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铁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上海市地铁是全球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之一,已开通18条运营线路,总里程约705.5公里,共设有393座车站。
同时,上海市还在建设4条新的地铁线路,预计将在2021年投入运营,将会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地铁的交通网络。
二、上海市地铁的运营特点1.线路分布广泛。
上海市地铁的运营线路覆盖整个城市,串联起了主城区和近郊地区,不仅方便了市内居民的出行,也提高了城市进出的效率。
2.运营时间较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上海市地铁的运营时间较长,每天一般从早上5:30开始运营,直至晚上11:00左右结束,早晚高峰期间甚至加开了需要的临时列车。
3.多元化的票务体系。
上海市地铁的票务体系较为复杂,市民可以通过购买单程票、公交一卡通、市民卡等多种方式购买车票,还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购票。
4.公共交通连接起来。
上海市地铁与公交、出租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模式进行了紧密的连接,各种交通模式之间互相配合,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体验。
三、上海市地铁的发展与建设战略1.扩大运营网络。
上海市正计划增加4条新的地铁线路,进一步扩大地铁的覆盖面,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2.推广新技术。
上海市地铁正积极探索新技术,如智慧地铁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增强地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提高运营效率。
为了提高运营效率,上海市地铁正在推进“智慧运营”计划,通过新技术推动地铁的安全与准时的运营。
4.加强对环保的贡献。
上海市地铁将继续保持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并积极与其他公共交通模式合作,为市民提供更为清洁、绿色的出行环境。
浅析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
浅析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是上海地铁系统的一条重要线路,连接了市区的多个商业和住宅区域。
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通信和信号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的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进行浅析。
一、系统概述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是指地铁车辆和地面信号设备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的系统。
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这一系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保障了列车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该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列车端和地面信号设备。
列车端主要包括车载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块。
车载终端是安装在地铁列车上的设备,负责采集列车状态信息、接收和发送信号等功能。
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LTE等接口,实现与地面信号设备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地面信号设备主要包括信号机、信号基站和控制中心。
信号机是安装在轨道旁边的设备,用于发送列车运行状态、速度等信息。
信号基站是地铁站台和信号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中继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列车信息。
控制中心则是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和监控中心,用于实时监控和管理列车的运行状态。
二、系统特点1.高可靠性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采用了多重冗余和自动切换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一个通信网路出现故障或信号干扰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另一个网络,保证列车和地面信号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
2.实时性强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数据传输速度快,响应速度高,能够实时监测列车的状态和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列车的运行速度和信号。
3.安全性高系统采用了加密技术和认证机制,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只有经过验证的数据才能被接收和执行,防止了非法干扰和攻击。
4.网络覆盖范围广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覆盖了整条5号线的轨道区域和地面信号区域,能够满足列车的通信需求。
三、应用和未来发展无线双网车地通信系统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的应用,使得列车安全运行和地面信号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便捷和高效。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周溪召;智路平
【期刊名称】《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33)002
【摘要】通过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获得了基于L空间和P空
间视角的轨道交通网络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在L空间下网络的度值相对较小,80%以上节点的度为2,度分布很集中,整个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反映了从任意站点到任意站点的实际需要通过的平均站点数,最短路径长度相对较大,网络的聚类系数很小,接近于0;而在P空间下,网络整体的度值很高,且分布区域也很广,而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很小,它反映的是从一个站点到任意一个站点平均需要换乘的次数,网络的聚类系数很大,超过了0.9,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超过85%的节点的聚类系数为1。
【总页数】8页(P1-8)
【作者】周溪召;智路平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9.5
【相关文献】
1.基于星型结构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J], 魏晋强
2.基于DTW-MST模型的全球股市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J], 余海华
3.一种基于广义Petersen图的互联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J], 李文升;岳孟田;李同胜;冯志芳
4.基于DTW-MST模型的全球股市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J], 余海华
5.环形以太网网络拓扑结构研究与设计 [J], 石如泉;徐嫚;黄祖朋;谢佶宏;邵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调整分析与评价
。
截至
、
2006
年底 上 海轨道交
, “
营构成
4
号环 线运 输 方案 在共 线车站 多 车站
,
、
、
1
、
2
、
3
4
、
5
号线初步形 成
,
十 字加
配 线 简单
行车 间隔 小 的条件下 对延 误 调 整
,
、
的
,
“
申 字形 轨 道 交通 网络 其 中
号 线 与原
3
、
”
3
、
4
号线为地铁
列 车救 援 等运 营 调 整 过 程 中存 在 的 困 难 进 行 分 析
y
ha
re
d
s
t a t io
i m p le t r a
e s s
c
k la y o
u
t a
d
h o rt
流 的增长趋 势更加 明显
he
dw a y
,
the pa pe
o
r a n a
ly z
t h e d if i c f tm
,
lt i e h
a s
e x is
t in g in
tm e
n
th e p ro c
织 并 不 少 见 , 通 常 共 线 区 间较 短 , 车 站 配 线 多 。 但 且 像 上 海 轨 道 交 通 3 4号 线这 种 在 共 线 车 站 多 、 站 配 、 车
3 上海 3 4 、 号线 共线运 营分析
在 准 移 动 闭塞 制 式 条件 下 , 线 段 线 路 追 踪 通 过 共 能 力 的 理 论 值 为 2 对 / ( 小 行 车 间隔 为 1 8 ) 8 h最 2 秒 。实 际 受 很 多 因素 的影 响 , 在 共 线 段 通 过 能 力 已经 达 到 现 2 4对 / , 力 利 用 率 为 8 %。 能 力利 用 率 过 高 , 旦 h能 6 一
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及启示
工程开 通至今 ,已有 2 0 年发 展历史 。2 1 世 纪初 。上 海市 开展 了轨 道交 通线 网规 划编 制 ,提 出远景 年规 划 网络和 指导 近期 建设
的基本 网络。2 1 世纪初的 1 0 年里 ,上海市轨
等 。从 网络 化 角度提 出未来 上海 市轨 道 交通 发 展 的 几点 启 示, 包括 分散 式换 乘 设计 和 客 流组 织 以疏 解换 乘 客 流 、 合 理 增 设折 返 站和 适 时制定 既有 线路增 能计 划 、 新 线分段 开通 应
上 海 市 轨 道 交通 网络 化 客 流 特征 分析 及 启 示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n a l y s i s o f Pa s s e n g e r Fl o w o n Ra i l Tr a n s i t Ne t wo r k i n S h a ng ha i
城 市交通 第 1 1 卷 第6 期2 0 1 3 年1 1 月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3 2 8 ( 2 0 1 3 ) 0 6 — 0 0 2 8 — 0 7
Ur b a n T r a ns po r to fChi na ,Vo 1 . 1 j , No . No ve mb e r201 3
n e w o t r k i n S h a n g h a i i n s e v e r a l a s p e c t s : t r a n s f e r d e s i g n a n d p a s — s e n g e r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o mi t i g a t e t r a n s f e r f l O W,p r o p e r a d d i t i o n o f s wi t c h s t a t i o n s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p l a n s f o r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c a - p a c i t y o f e x i s t i n g r a i l t r a n s i t l i n e s ,o p e n i n g n e w l i n e s t o c o n — n e c t a t l e a s t t wo e x i s t i n g l i n e s o r t o h a v e a t l e a s t w o t t r a n s f e r s t a t i o n s , d i fe r e n t s e r v i c e p r o v i s i o n or f s u b u r b a n l i n e s , a n d e t c . F i n a l l y , t h e p a p e r p o i n t s o u t t h a t f u t ur e r a i l t r a n s i t d e v e l o p me n t
5G通信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分析
5G通信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G通信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低时延、大容量等优点,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其复杂的通信需求。
而5G通信技术的出现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带来了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更智能化的监控、更高效的调度等诸多优势,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5G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优点与挑战,并通过案例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5G应用,以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5G通信方面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方式,其安全性、高效性和便捷性备受关注。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中5G通信的应用意义重大,可以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监控和调度车辆,实现智慧城市交通的目标。
5G通信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低时延和大容量的特点,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更加可靠、稳定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从而实现列车之间的实时通信和信息交换。
通过深入研究5G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优势和挑战,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和智能化升级,助力城市交通发展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5G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优点与挑战,并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案例,探讨5G通信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影响和改进措施。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摘要介绍上海市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得过程,提出分层次评价(粗选、筛选、优选) 网络方案得思路,重点讲明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综合方法.关键词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在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工作得后期,其焦点咨询题方案评价.若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不当,可能会在无意中选差弃优.因此,方案评价得研究在网络规划中特别重要.1999 年6 月~2000 年5 月,依照上海市政府要求,上海市建委组织有关单位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优化研究[ 1 ] .作者参与了这项工作,承担轨道交通网络方案得评价研究.本文要紧介绍这项研究工作中得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抛砖引玉, 期盼同行深入地讨论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得评价咨询题,以提高我国大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水平及决策得科学性.1 方案评价得思路在进行上海市都市轨道交通网络方案评价工作之初,我们试图参与国外得一些做法,但未能如愿.如巴黎、柏林等国外大都市,其轨道交通建设开始于20 世纪初,因受当时交通规划水平及认识程度得限制,网络规划所考虑得时限较短,要紧从具体某条或几条线路得角度进行局部性得效益评价[ 2 -3 ] .60 年代后, 随着交通需求分析理论得进展,到交通网络对都市土地利用得动态作用及其社会效益,开始重视路网方案评价.wCOm法国巴黎在70 年代规划建设得地区快速铁路网(rer) ,要紧是支持60 年代初提出得都市总体规划,为开发建设距巴黎市中心8~10 km 得9 个副中心及距巴黎市中心25~30 km 得5 座新城服务.美国在70 年代末制定得大都市轨道交通进展规划[ 4 ] 得评价指标为:重构节约能源得城镇体系,恢复中心区活力,促进旧城改建,改善环境,改善中心区得居民出行可达性,实现社会平等.可见,国外轨道交通网络得评价重点是定性分析,在定量评价方面得研究还不深入.即使在定性分析方面,我们也不能套用这些指标,因为欧美等国得人口密度、都市化历程等与我国现状及以后得进展特征有非常大差不.在国内,比较代表性得评价方法是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在《广州市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中得做法[ 5 ] .这种方法参照近年来公路、都市道路网络规划方案评价研究得成果,如多目标决策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层次熵决策分析法等[ 6 ] ,建立了3 个层次共18 项评价指标,试图对路网方案进行全面得综合评价.尽管广州得评价指标比较全面,但在具体应用时由于指标数目多,且有些指标受主观妨碍较大,各指标权重得取值可能会发生较大偏差,从而导致方案比较结果模糊不清,难辨好坏[ 7 ] .这次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得特点是:分时期、分层次进行方案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尽量减少指标间内涵得重复性;定量评价指标中尽量减少主观性指标.具体评价思路及过程如下:(1) 通过战略性分析粗选方案.关于都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得一些战略性咨询题,如新城与中心城间得出行总量、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路网规模、轨道交通系统模式等,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形成明确得目标.达不到这些目标得方案,即与都市总体规划、都市综合交通战略目标不相习惯,必须淘汰.本次网络规划中,规划小组在第一时期方案设计时拟定了17 套规划方案,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后,粗选出5 套符合要求得可行路网规划方案供进一步深入研究.(2) 通过方案设计原则及方案得定性分析筛选方案.规划小组通过多次讨论和专家咨询,明确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得原则.逐条对比规划原则,考察各网络方案与都市总体布局得配合、与都市主客流走向得配合、与都市要紧客流集散点(市中心、副中心、地区中心、对内及对外交通枢纽等) 得配合、规划近期网络得可实施性、网络结构得合理性等方面.通过规划小组集体得经验及综合推断能力,将不合适得方案淘汰.被淘汰得方案中,可能存在一些局部得优点或特色,这些将被添加或组合到保留下来得方案中.因此,在筛选方案得过程中,也会派出或组合出新得方案.本次规划在对5 套粗选方案进行踏勘、客流分析、类比分析等研究过程中, 对上海市都市规划、都市综合交通情况有了更深刻得认识,对路网方案得规模、结构形式、层次等也有了更多得了解,构思出12 套比较可行得方案.然后对比各条原则进行取舍,选出较好得3 个方案.最后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得意见,总结归纳出2 个有代表性得方案方案一与方案二.(3) 通过定量分析优选方案.最后保留下来得方案基本上各具特色且是总体上比较优秀得方案,这些方案从定性分析得角度看是难分高下得,因此需要建立定量得评价指标进行精确得比较.由于轨道交通涉及面广,用单一得评价指标无法全面反映各方案得妨碍效果,故需建立由多个指标构成得评价指标体系.为达到方案比较得目得,还需采纳一定得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上述3 个评价时期,充分利用人得经验及综合推断等定性分析能力,把不同层次、不同妨碍程度得方案比较咨询题分解开来.到最后一个时期,由于比较对象在定性分析方面得综合妨碍差不多相同,因此能够把定量分析从复杂得定性、定量综合分析体中分离出来,使相应得定量评价指标较少,综合比较只需进行单层次得指标综合.此举不仅简化了指标综合方法,而且也提高了评价工作得透明度及准确性.下面重点介绍这次规划方案评价所采纳得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综合方法.2 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文献[7 ] 、[8 ]探讨了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得指标体系.但在实际运用时,这些评价指标受都市特点以及所能获得得数据资料等具体条规划与方案件得限制.这次评价对指标体系作了适当调整,实际采纳得比选性评价指标有如下4 项.(1) 公交出行时刻(万人h/ 日):指使用公交得全部乘客得出行总时刻,反映轨道交通带来得居民出行方面得效益.该值越小,出行者得出行距离越短或旅行速度越高,出行越方便,讲明网络结构及换乘布置总体上越合理.(2) 轨道交通周转量强度(万人km/ km 日):指平均每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得日周转量,为轨道交通日周转量除以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反映单位长度轨道交通线得直截了当效果.该值越大,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得经济效益越好.(3) 轨道交通占公交周转量比重(%) :是指轨道交通日周转量占公交日周转量得比重.该值越大,讲明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得作用越大,对改善地面交通系统拥挤状况及环境越有利.(4) 轨道交通网络长度(km) :指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长,反映轨道交通网络得建设成本.在建设标准相同得条件下,长度越大,工程造价越高.上述4 项指标从效益和成本两方面来评价轨道交通网络得总体性能,较全面地反映了轨道交通网络对居民出行、运营效果、都市进展、经济效益得妨碍.其中效益评价考虑了居民、运营公司、社会(公共投资者)3 个方面.这4 项指标构成得指标体系得缺点是不能反映路网负荷均匀性及车站分布密度.其缘故是由于前者得数据难以猎取,而后者在方案筛选时期差不多对站间距作了优化研究,因而不妨碍方案比较结果.依照上述4 项指标,可得到在轨道交通轨道规划评价中适应使用得其它指标.(1) 轨道交通周转量强度×轨道交通网络长度= 轨道交通周转量;轨道交通周转量÷平均乘距= 轨道交通客运量;轨道交通客运量÷轨道交通网络长度= 运载强度;轨道交通客运总量÷公交客运总量= 轨道交通占公交运量比重.(2)“居民出行时刻包括轨道交通乘客得车内时刻、换乘时刻以及轨道交通系统之外得公交接驳时刻和步行时刻.它反映了公交平均速度,也反映了轨道交通网络与都市客流集散点衔接得好坏,还反映了轨道交通网络与都市规划得人口及工作岗位分布得吻合程度.(3) 在一定面积、一定人口得区域上,轨道交通网络长度与轨道交通面积密度、轨道交通人口密度是一一对应得.3 指标综合方法单层次得指标综合如下式所示,只是简单得代数运算,直观易做.各评价指标得计算值bi 如表1 所示(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利用emme/ 2 软件采纳都市总体规划数据及相应得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进行计算所得) .表1 方案一与方案二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值由表1 数据可知: 比方案二差.假如票价为0 3 元/ 人km ,则每天方①两方案规模差不多相同. 案一要比方案二少收入41 1 万元,10 年累计达15②方案一得居民出行时刻比方案二少10 万人亿元.h/ 日,因此从节约居民出行时刻看,方案一好于方③方案一得轨道交通客运周转量比方案二小本次规划向20 位专家进行了4 轮专家咨询,通过137 万人km/ 日,因此方案一得轨道交通运营效益整理后得到得表2 得权重结果.④方案一得轨道交通占公交周转量比重比方案二.假如每人小时得时刻价值按5 元计算,方案案二大1 % ,有利于减少道路交通堵塞及改善环境一每天节约得时刻价值达到50 万元,10 年约节约质量.18 3 亿元. 权重wi 可通过特尔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 9 ] .表2 方案一与方案二指标综合表2 中,指标综合值p1 > p2 ,由此可推断,方案一总体上略优于方案二.4 结语象上海如此得特大都市,以后可能要形成400 ~500 km 以上得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总投资将超过2000~3000 亿元.如此庞大得投入,必将对都市布局、土地利用分布及强度、交通结构与效率、居民生活方式及方便程度等产生巨大而深远得妨碍.都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形态结构、线路走向、线路连接方向得微小差不,可能会给都市带来不小得妨碍.因此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方案比较.本文提出得方案比较指标体系及指标综合方法尚需进一步深化,尤其在车辆配置、运营效率等方面.还要注意得是,实际得轨道交通方案评价是复杂细致得工作,除了受所能猎取得数据制约外,还要依照都市得具体情况选择对解决都市咨询题有针对性得指标.从那个意义上讲,评价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渗透着规划理念及战略思想得评价,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评价.参考文献1 顾金山,顾宝根,王家玮等上海市轨道交通交通网络优化方案讲明报告上海市建委轨道交通网络优化课题组,20002 andeerstig c , mattsson l g appraising large -scale investments in a metropolitan transporatiion system transportation 1992 , (19) :267~2833 viver j methods for assessing urban public transport projects public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 1998(1) :24~274 pushkarev b s , zupan j m , cumella r s urban rail in americ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bloomington , 19825 沈景炎,唐国生,刘迁等广州市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研究报告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19976 何宁都市轨道交通规划系统分析: [ 学位论文] 上海:同济大学,19967 顾保南,方青青都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都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 (1) :24~278 顾保南,曹仲明都市轨道交通路网结构研究铁道学报,2000 ,22(增刊) :25~299 蔡美德治理决策分析广州:华南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挑战与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首先,介绍了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现状及其带来的优势;其次,分析了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化管理不足、调度系统不完善、合作伙伴关系不紧密等;最后,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包括强化智能化管理、完善网络化调度系统以及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本文旨在为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挑战;对策;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出行提供了高效、快捷、环保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具有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利用等优势。
然而,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信息化管理不足、调度系统不完善、合作伙伴关系不紧密等。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的关键。
本文将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概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是指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各项管理和运营工作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线路、车辆、乘客等方面的高效协同,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现代化运营模式。
其中,网络化运营主要包括运营调度、客流服务、设备监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网络化运营,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动态调度、快速响应等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二、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现状及挑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轨道交通系统正在逐步向网络化运营转型。
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已经开始实施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是,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成熟度方面,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需要依靠高度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这需要较高的技术成熟度和投入。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探究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愈发凸显。
传统的公共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城市各种交通资源,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进行探究,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是指以轨道交通系统为基础,整合城市各种交通资源,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建立一体化的交通管理平台,实现各交通模式的无缝对接与联动运营。
这种模式下,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智能终端查询、预订各种交通工具,实现一票通行,极大地提高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便捷性。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通过整合各种交通资源,合理引导市民出行,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优化交通流量,提高路网运输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可以提高出行效率。
市民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实时查询、预订车辆,避免了等待时间和换乘时间,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
网络化运营也能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预警、智能调度等功能,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涉及多种先进技术,下面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1.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关键支撑之一。
通过对大量用户出行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需求的精准把控,为交通系统的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根据用户的出行习惯和需求智能推荐出行方案,提高用户体验。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对交通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出行路线的优化规划等功能,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演化特性分析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演化特性分析郑勋;蒋洋;徐小明【摘要】近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借助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轨道交通网络特性与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由轨道线路和车站组成的复杂网路.通过引入六个网络特征参量,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其网络特征参量和演化特性.基于研究结果,从网络拓扑的角度分析了地铁拥挤产生的根本原因.%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itie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port. 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he rail transit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roperties by complex network theory.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can be regarded as a complex network consisting of stations and lines. Considering Shanghai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 values and evolution properties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with six inductive network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ome fundamental reasons of crowds are analyzed from the topology perspective.【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2(012)017【总页数】6页(P4206-4211)【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复杂网络;演化【作者】郑勋;蒋洋;徐小明【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12:51复杂网络是一种描述自然科学、社会和工程技术中相互关联的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成为国际上许多学科最为前沿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思考与建议
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思考与建议
孙霁
【期刊名称】《中国市政工程》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上海市历经20余年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后,新一轮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即将获批,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蓄势待发.在新的轨道交通发展窗口期,对此前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得失,对新线网络构型、建设时序与制式选择以及其他常发性重要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确保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科学和有效发展,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趋理性、更具经济性、更具人性化,也对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孙霁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17
【相关文献】
1.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的思考——以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设计为例
2.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评价
3.都市圈背景下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理念的转变与发展4.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合理规模研究5.都市圈背景下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念的转变与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超网络视角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研究
基于超网络视角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研究孙琳;郭进利【摘要】文章基于超网络理论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实证研究,从超网络的节点度、节点超度和边超度进行分析,并且计算出超网络的聚集系数等超网络拓扑属性.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超网络的三种度分布函数不同.由节点度、节点超度、边超度得出度大的站点和重要线路,从而为更加有效地加强关键节点和关键线路的维护提供借鉴,最后对当前研究做出总结和展望.【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5(038)004【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轨道交通;超网络;度;超网络聚集系数【作者】孙琳;郭进利【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700 引言18 世纪数学家欧拉对七桥问题的建模和分析开创了数学中图论这一分支,此后就有很多学者利用图论和复杂网来研究实际问题,来分析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复杂网络应用于对轨道交通的研究更成为热点问题,惠伟等[1]采用复杂网络以上海和北京公交线路为例通过计算复杂网络的静态特征值显示北京和上海的公交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
Latora 等[2]用复杂网络对波士顿地铁的网络特性进行初探。
汪涛[3]等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地铁网络特征进行比较。
杨杨[4]等对北京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建模实证分析和对蓄意攻击做了有效的分析,有些学者对上海地铁当前网络和规划网络做了特性分析,得出重要节点不断向外部转移。
以前的研究方式多限于研究节点与边同质的网络,无法完全刻画现实网络复杂性的特征,如生态网络和电力网络,前者节点不同质,后者边不同质。
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出现了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等许多复杂的网络,这些网络节点和边的数量众多,结构复杂,我们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复杂网络去研究轨道交通网络。
超网络也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网网络,它既可完美刻画现实网络特征,本身又为综合网络,故超网络研究必将成为网络研究新潮流。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分析及对线路总体设计的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分析及对线路总体设计的建议沈坚【摘要】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的偏差,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实际运营需求与设计目标不相符.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高峰时段线路运能配置不足、大客流情况下车站客流集散能力不足、系统设计能力不匹配以及配线灵活性不足等.针对运营现状问题,从系统规模配置、车站建筑标准、系统能力匹配性以及配线灵活性等方面提出线路总体设计的对策与建议.【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9(022)007【总页数】5页(P17-20,26)【关键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体设计【作者】沈坚【作者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1103,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1;U212.3从1995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历程,到2016年底,上海建成了拥有14条线路、588.4 km运营里程、365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网络,全网最高日客流量已达到1 186.67万人次,大客流成为网络运营的新常态。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各条线路高峰时段普遍拥挤,运能与客流矛盾突出,客流不均衡性明显,部分车站客流集散能力不足。
鉴于如此大的运营规模和不可忽视的运营管理压力,有必要重新审视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后续规划和建设中吸取教训,避免新的短板产生。
1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1 高峰运能配置不足截至2017年4月,14条运营线路中,除4、10、12、13号线外,其他10条线路满载率均接近或超过100%,高峰时段运能配置不足。
14条线路中有8条线路行车间隔已达到3 min以内,有6条线路现状客流已接近或超出远期的客流预测,详见表1。
根据历史客流增长情况和系统设计能力富余率对比分析,运能与客流需求矛盾突出的有6条线路:① 受3、4号线共线段能力24对/h限制,3号线无富余运能。
② 6号线是4节编组(小型车),目前高峰高段面满载率高达134%,行车间隔为2 min 15 s,运能提升空间有限,而且近5年年均客流增长率仍维持在10.2%。
轨道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及其网络结构分析
轨道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及其网络结构分析李旭东;刘建国【摘要】以分析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为目的,利用可达性对上海3个不同时期的轨道交通网络的通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可达性会随着地铁网络规模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为了阐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随后对各时期的网络进行结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3个网络的平均距离和平均最短路径对网络的可达性影响极小,而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特有的度分布现象对其影响较大.同时,分别将3个网络与保持度分布不变的随机网络进行了可达性和网络效率的对比,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网络的便利性与网络效率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期刊名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7)003【总页数】5页(P279-283)【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网络效率;可达性【作者】李旭东;刘建国【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快捷、准点等优势,已成为公共交通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如何提高轨道交通网络的可达性[1]与便利性,解决客流拥堵问题是当务之急.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城市交通网络(如城市公交网络、城市铁路网络等)相比,在网络的拓扑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显得越来越重要.Latora等[2]研究了波士顿地铁网络特征,并提出网络构造法则. Seaton等[3]分析了维也纳和波士顿地铁网络的小世界特性.Angeloudis等[4]分别从地铁成网过程和网络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李树彬等[5]运用改进的中观交通流模型,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对交通拥堵的影响.李进等[6]分析了国内外多个城市地铁网络拓扑特性,并对北京地铁鲁棒性进行研究.姚佼等[7]梳理城市交通控制随交通信息发展的脉络,结合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信息采集的特点,综述分析单点控制、协调控制的研究现状.郑雪琳等[8]利用上海出行者交通方式选择意向调查数据,对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与建模.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规划、运营组织和管理上,相对而言,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流的分析和优化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展开,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基本规律的把握还不够充分,不能准确地反映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扩大和延伸给整个网络性质带来的变化.Rosvall等[1]以城市街道网络为研究对象,并用可达性来度量整个网络的效率.所谓可达性即在确定的初始节点下到达目标节点的难易程度,针对每次路径的选择将其量化为需要掌握信息量的大小,需要的信息量越小,表示越容易到达.Roswall成功地区分了城市街道网络中的枢纽节点和难以到达的点,并且此方法也被学者们运用到多个领域[9-10].针对交通网络,可达性的高低并不能直接说明网络的好坏.网络中某一点的可达性越高,说明该点具有较高的换乘优势,能够更加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可达性低则说明该点到目标节点之间会遭遇更多可换乘的站点,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量,反映的是更为复杂的、换乘站点更多的交通网络.本文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分别对现行的轨道线路网络以及2020年和2030年的线路规划网络进行研究,以它们的网络可达性[7]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网络结构和网络效率.1.1 可达性简介“Search Information(搜索信息)”是一种衡量网络中节点可达性的方法.在进行网络分析时,网络中的节点代表两条路的交叉口,边代表两交叉口间的道路.需要掌握多少信息量才能从你所在的位置s到目的地t,所需的信息量越少,表明s所代表的网络节点具有越高的可达性,但同时意味着面临较少的选择性,表明该节点可到达目的地的多样性较小.所以,可达性值越小,表示可达性越高.如图1(a)所示,若从b,c,d,e中任一点出发到达a,需要的信息量为0,因为,只有一条选择的道路.而从a点出发,欲到达其余4个中某个节点,就需要掌握相对较多的信息量:选择每条路径的概率是,则所需信息量S=-log2=2.每到达一个路口都会面临一次信息的搜寻,概率即是一个累积的结果.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所需信息量较高的点在确定的步长下能够到达的区域更广泛.因此,S的大小与整条路径上各点的度k 的大小有关.为此,沿着任意一条最短路径搜寻目的节点的可能性被定义为式中,ks和kj分别表示点s和点j的度;p(s,t)表示s与t点间的任意一条最短路;kj-1表示当到达j点,需要的是剩下的各条岔路的信息.1.2 网络效率、度分布和平均距离网络效率[11-12]是用来表示网络连通性好坏的指标,网络的连通性越好,则网络效率越高.网络效率式中,dij为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E的取值范围为[0,1],E=1,表示网络连通性最好.网络中某点的度即为该节点的邻边数.在连接站点式的交通网络中,通常认为重要的节点有着更多的相邻节点[13],如交通网络中的枢纽.k为网络中的节点度,度分布定义为在一个网络中任意选一个节点,它的度正好为k的概率.它反映的是整个网络中度为不同值的节点的分布情况.在交通网络中,通过度分布可以查找枢纽节点在整个网络中所占的比例.平均距离为网络中所有节点对它们之间最短路径长度的平均值.平均最短路径条数定义为网络中所有节点对之间最短路径条数的平均值.2.1 网络模型构建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城市之一,目前拥有我国最大规模的轨道交通网络.这里将正在使用的轨道交通网络(2013)、2020年的规划网络、2030年的规划网络抽象成平面图.假设网络中的节点分别代表地铁网络中的各个站点,站点与站点之间的连边由平面网络中的各条边表示.如图2所示,节点的颜色由浅到深依次表示2013,2020,2030年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3个时期网络的基本层性如表1所示.2.2 可达性分析分别计算3个时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的平均可达性值As.式中,t表示网络中除起点s之外的所有点.结合式(2)和式(5),得到3个时期网络中可达性值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序的前5个节点,即交通枢纽,如表2所示.从排序中看到,可达性的排序与人们所熟知的经常用来换乘的站点基本一致,即可达性值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找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具有可行性.对于后面2个时期的网络节点排序,其分布情况也是未来城市发展布局的走势. 根据计算所得的可达性值,作出如图3所示(见下页)的累积分布.P(<As)表示网络中的节点可达性值小于As的分布比例.图3中显示,2013年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值要明显小于2020和2030年的,意味着现行的地铁网络具有较高的可达性.相比较后面2个阶段的网络规模,现行的网络规模较小,更容易掌握全局信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站点到达其它站点的多样性比较单一.同时,随着规模的增大,2030年的网络可达性值高于2020年的网络可达性值,原因在于增加了节点数量的同时,相对添加了更多的边,从而使从起始节点出发有多条路径能够到达目的节点的概率增大,减少了所需掌握的信息量.从式(1)和可达性的定义可以看出,一个节点到达网络中另一个节点的可达性值与途经节点的度、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路径条数相关.对3个网络的相关性质作了分析,并对3个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l〉和平均最短路径条数〈c〉进行对比,如图4(a)所示(见下页).尽管平均距离有略微上升的趋势,但是,差距甚小,平均最短路径的条数也保持在1.0~1.2之间,说明有极少数的节点对有2条或以上的最短路径.以此推断平均距离和平均最短路径条数对可达性值的影响非常的小.S—r,εr分别表示相同规模随机网络的网络平均可达性值和网络效率.〈P〉是度为k的节点在网络中所占的比例.在图4(b)给出的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到轨道交通网络特有的现象,总的来说,节点的度偏小,最大的只有7,而尤其突出的是k=2的节点,特别是在2013的网络中,其节点所占的比例将近80%.这种现象表明,在真实的轨道交通网络中,大多数的站点只是起到连接2个站点的作用,而能够作为枢纽站点的节点即度大的点很少.为此当连续通过这些度小的点的时候,乘客基本不需掌握多少信息,往往只有1条路可以走.所以,导致了2013年的网络可达性要明显优于2020年和2030年的网络可达性.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现行的轨道交通网络从某一点出发往往只能单一地到达某条特定路径上的站点,而很少有选择换乘的机会.由于存在网络规模的差异,为此定义一个新的变量σ来比较不同规模网络的可达性.式中,σ表示S—除以网络规模后得到的网络可达性值,因此,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网络规模的网络平均可达性.为了对各网络的S—进行评估,用随机重连的方法,分别构造了3个网络在保持度分布不变的情况下的随机网络.与原网络对比后,由图4(c)看出,在3个真实网络之间的比较中,依然是2013年的网络具有更有效的组织结构.此外,除了2013年的值与其随机网络略为接近以外,2020年和2030年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普遍的网络可达性都劣于其随机网络的.轨道交通的特殊性,促成了其网络呈现触角状的现象,而触角越多,越会增加网络的可达性值.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网络的复杂度也加大,触角的数量减少,即更多的站点有了更多的选择通向其它站点,为此可达性值降低.为了整体度量网络效率,真实网络与随机网络的对比如图4(d)所示.可以看到,即使是随机网络,网络效率也都在0.15之下.这也说明了轨道交通网络其特有的网络结构限制着网络的连通性,今后的规划应当在满足地域需求的基础上完善网络的连通性,使网络效率得到提高,增加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以不同时期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例进行可达性和网络结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a.由于2013年的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较小,因此,更容易被掌握全局信息.说明现行的地铁网络的结构比较简单,站点数较少,可达范围和区域相对较小.b.在考察了3个网络的网络效率、平均距离和平均最短路径条数之后,发现3个网络的3种拓扑性质相差无几.说明在经过20 a和30 a的规划之后,网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虽然增加了,但是,网络连通性和效率并没有大幅变化,说明在规划的同时很好地把握了网络结构的建设.可以看到,与相同规模的随机网络相比,网络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c.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的一个特殊现象,k=2的节点在整个网络节点所占的比例普遍高于2/3.一方面,这些节点所代表的站点仅仅是起到衔接的作用;另一方面,乘客在通过这样的站点时没有多余的选择,没有可以换乘的站点.所以,减少这些节点的比例,会大幅增加网络的连通性和效率.在2020年和2030年的网络中,虽然节点比率有所降低,但是,依然不明显,所以,网络效率并没有多大的改善.本文仅仅是从网络可达性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效率,这其中一定有各城市存在的共性,同时也会因为地理和历史等因素存在着差别,有待通过实验去验证更准确的可达性度量指标.【相关文献】[1] Rosvall M,Trusina A,Minnhagen P,et works and cities:an information perspective[J].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5,94(2):028701-028705.[2] Latora V,Marchiori M.Is the Boston subway a smallworld network?[J].PhysicaA,2002,314(1):109-113.[3] Seaton K A,Hackett L M.Stations,trains and small-world networks[J].PhysicaA,2004,339(3):635-644.[4] Angeloudis P,Fisk rge subway systems as complex networks[J].PhysicaA,2006,367:553-558.[5] 李树彬,吴建军,高自友,等.基于复杂网络的交通拥堵与传播动力学分析[J].物理学报,2011,60(5): 140-148.[6] 李进,马军海.城市地铁网络复杂性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50-55.[7] 姚佼,杨晓光.车路协同环境下城市交通控制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3,35(4):397-403.[8] 郑雪琳,干宏程.居民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3,35(6):563-566.[9] Boccaletti S,Latora V,Moreno Y,et plex networks:Structure anddynamics[J].Physics Reports,2006,424(4/5):175-308.[10] Costa L F,Rodrigues F A,Travieso G,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lex networks:a survey of measurements[J].Advances in Physics,2007,56(1): 167-242.[11] Vragovic′I,Louis E,Diaz-Guilera A.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al transfer in regular and complex networks [J].Physical Review E,2005,71(3):036122.[12] Latora V,Marchiori M.A measure of centrality based on network efficiency[J].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07,9(6):188.[13] 刘建国,任卓明,郭强,等.复杂网络中节点重要性排序的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13,62(17):178901.。
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回顾与展望上海作为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大都市之一,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备受关注。
从过去到现在,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回顾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分析轨道交通规划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海城市发展可以追溯到近代以来,特别是开放以后。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迎来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门之地。
1990年代以后,上海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陆续建设了许多地标性建筑,如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等。
同时,上海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业等新兴产业,为城市的综合实力提升提供了基础。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上海的轨道交通规划也逐步得到重视和实施。
上海地铁于1993年正式开通,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截至2024年底,上海地铁共有22条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近1000公里,覆盖了市区及周边的各个主要区域。
地铁成为上海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了出行效率。
在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过程中,上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了一些地段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其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上海城市空间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进行城市更新和优化,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此外,城市发展也需要更多考虑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是未来的重要任务。
展望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仍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新要求,城市交通系统也需要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上海将继续发展为国际性创新中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投资。
同时,上海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质量。
在轨道交通规划方面,上海将继续完善地铁网,提高线路的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拓展城市交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东南大学
SOUTHEAST UNIVERSITY
课程终期论文题目:浅析上海轨道交通布局结构及其影响
系(部): 交通学院
专业: 道路桥梁及渡河工程
姓名: 张寻
学号: 21008217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0年11月06日
浅析上海轨道交通布局结构及其影响
摘要
近年来,上海这个全国一线的特大型城市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合理组织2000万人口的出行,如何联系城市中心区和周围新城,如何协调区域同步发展,都是这座城市即将或正在面临的问题,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
上海的轨道交通网络正在朝朝暮暮的为城市的建设服务,也在无时无刻的影响城市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城市中心区城市副中心长三角地区
正文
上海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内地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止2010年4月20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66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线),另有全线位于世博园区内,仅供世博园游客和工作人员搭乘的世博专线,近期及远期规划则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超过4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本篇论文主要就上海现在的轨道交通网从布局结构和对城市区域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上海地铁系统是由法国人以巴黎地铁的思路为蓝本设计的。
一共分为三类轨道交通,第一类是市域级快速地铁,是连接市中心和郊区的,站距比较大,速度快(包括现在的1号线、2号线、5号线、9号线、11号线);第二类是中心城区快速地铁,是连接中心城区的,站距短,速度不及市域级快速地铁(包括现在的3号线、4号线、7号线、8号线、10号线、13号线);第三类是轻轨,一般在郊区外围,地面或者高架走,作为地铁的补充(6号线
)。
这个设计思路根据客流密度对站距、速度逐级设计,用最具性价比的方案解决了需求。
在具体的布线上,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图不难看出,上海轨道交通的
布局主要呈现“米字加环,多线辐射”的形式,即内环内线路通过换乘枢纽纵横交织,内环外放射切割形,郊县由市域级R线向新城辐射。
这样形式的布局主要是由于上海新城规模的扩大,形成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多个层次构成的"多层、多核、多轴"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使出行长度增加,自行车、步行的适用性下降,交通的发展应与新的布局结构相适应,通过发展轨道交通引导交通方式的合理转化,避免过多转化为小汽车出行需要。
“米字”——上海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现在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中9条射线型轨道交通全部穿越城市中心区,在市级主中心人民广场更是形成了1、2、8交错的大型换乘中心。
上海与国内几乎其他所有的大城市一样保持着一个强大的市中心,强大的市中心所产生的巨大规模聚集效应给城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它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在整个城市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办公、行政、金融、贸易、购物、娱乐、文化、都市旅游等多种公共活动功能。
通过“米”字型轨道交通网络强大的运送能力以及快速、准点的高质量运输服务,使公共交通的容量和效率足以保证市中心的持续发展。
另外城市副中心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区域中心,也是市中心与城乡结合部的重要交通节点,对缓解城市中心的发展强度与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米”字的中心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同时部分轨道的交点被错开,形成了徐家汇、世纪大道、江苏路三个交点。
这些交点其实就是城市的副中心。
通过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城市中心区与副中心联系起来,使城市中心区与副中心区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增强副中心区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城市经济中心的偏移以减轻城市中心区的负担。
如近年来徐家汇、世纪大道逐渐成为极具人气的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轨道交通网络引导的结果。
同时,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
的高强度开发将集中大量人流,轨道交通网络能利用较少的空间资源组织大量人流的出行需求。
上海现有轨道交通网络中分别有一条或多条线路联系城市中心与各副中心,如1号线联系了徐家汇副中心与人民广场,2号线联系了花木副中心与人民广场。
“加环”——上海轨道交通对密集客流的疏散作用
但是单一的放射型轨道交通系统必将加剧市中心的交通拥挤,人口过分密集。
特别是对于上海这样人口即将达到2000万的特大城市,如何解决城市中心的拥挤问题成为能否保持其顺利有序发展的重点。
在现在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中环线(即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枢纽线路”,该线路与既有的1、2、3、6、7、8、9、10、11号线形成了16个换乘站,未来通过整条环线的26个车站可与11条轨道线路换乘。
轨道交通4号线把各条单独的线路连接成“轨道交通网”,将上海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连成“网络运营”。
轨道交通4号线的设置正是为了解决城市中心的拥挤问题。
4号线的运行线路基本围绕上海发展最密集的中心地区,截住了进入该地区的过境客流,将部分客流引导到了外围的放射线路上,从而达到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挤的目的。
具体来说,轨道环线的设置为整个轨道交通网络提供了至少以下两点便利:一是将上海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闸北区这几个片区紧密地连在一起,为各个片区提供便捷,快速的轨道交通,而无需因为片区分布于不同线路而增加换乘次数;二是分散换乘客流,缓解换乘压力。
轨道环线4号线不但使浦东浦西的乘客过江更为方便,还为乘客提供了多种换乘方式,使出行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多线辐射”——上海轨道交通对周围区域的拉动作用
上海规划了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青浦、南桥、惠南、城桥、空
港新城和海港新城等11个新城,根据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他主张使整个城市呈指状地疏散出去,在郊区建立卫星城,目的在于如何有效地疏散人口与就业。
所以,上海城市中心的繁荣与否取决于城市中心与其他发展区域的联系紧密程度,同样,卫星城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与上海城市中心的紧密联系。
轨道交通运行速度快,运量大的特点为联系上海市中心区与外围新城提供了可能。
在这种需求下,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串联了市域内的11个新城和4个副中心,覆盖了中心城主要交通走廊,11号线、1号线、5号线、2号线、6号线为嘉定、宝山、闵行、浦东、高桥等外围区域与上海外滩-陆家嘴区域提供了紧密联系。
而在未来规划的轨道交通中,机场快速轨道交通西延伸段、21号线、22号线等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城市外围区域和城市中心的联系。
从更宽广的角度上看,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他与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的联系紧密程度密切影响着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随着洋山港、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工程的相继建设与建成,标志着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正开始步入大力发展阶段。
然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依然无法克服交通对时间的消耗。
轨道交通为地区间的快捷运输提供了可能性。
不难发现,轨道交通11号线、7号线延伸至太仓是目前发展江苏与上海城际轨道交通最可行的方案。
对于位于上海西南侧的浙江而言,沪杭高速铁路已经开建,轨道交通5号线、9号线延伸至嘉兴也存在着可能性。
总结
地铁,一个看似平淡却又神奇的东西,就是这样在无形之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爱因斯坦说过,速度达到足够大的时候,时间可以静止甚至倒退,其实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也就是速度可以改变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
随着轨道交通网
络的逐步形成、完善,被影响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出行方便,而是社会经济活动乃至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
2010年,随着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上海城市空间已经扩展到了市域范围,这样的扩展必将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也将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飞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朱岳方,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回顾与展望,上海市地铁建设有限公司
4 陆锡明、陈小雁,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与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5 秦应兵、杜文,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35卷第3期
6李素莹、罗超、吴强,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运营组织实践
7叶贵勋、熊鲁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4期
8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9上海轨道交通规划与回顾作者:不详
10 官莹、黄瑛,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城市问题》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