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理论
地质学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
地质学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对地壳上的板块进行研究和解释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地壳由一系列不断变化的板块组成,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等地质现象。
这一理论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对理解地球演化、地震预测、矿产资源勘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源自20世纪初地球物理观测和研究的成果。
以往,地球被认为是一个固态的球体,地壳是连续分布的。
然而,20世纪初,地震仪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测定地震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这揭示了地球内部的结构信息。
通过地震波在地壳和地幔中的传播,科学家们发现地壳不是均匀的,而是由许多具有不同性质的区域组成。
20世纪中叶,美国地球物理学家Morgrueridge Ellis和女儿Marie Tharp在海底地形的绘制和研究中,发现了大西洋中脊,从而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
根据海底地形图和地震观测,他们认为地球板块在海底中扩张形成,使得海洋盆地不断扩大,而大陆地壳相应地被挤压形成山脉。
1950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海滨(Harry Hammond Hess)进一步发展了板块构造理论。
他提出了“海底扩张推进机制”,即海底岩石在构成新地壳的中脊上形成,然后分别向两侧运动,推动已有的地壳向远离中脊的方向移动。
这一理论解释了大洋中脊的存在以及海洋底部的地震活动。
20世纪60年代,美籍地质学家约翰·若瑟·莱特(John Tuzo Wilson)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
他认为地球外层围绕着半球状的“板块”,这些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并且互相碰撞、分裂或者滑动。
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地质现象,还揭示了许多天文现象,如火山带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
它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解释了地球表面的地壳形成和变动机制。
比如,当两个地质板块相互碰撞时,会产生地震和山脉形成。
而当地质板块相互分离时,会产生新的海洋盆地。
地理中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理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表层和大气的学科,而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壳不是连续的整体,而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组成,并且这些板块会相对移动和发生各种地质现象。
本文将从板块构造理论的背景、形成原因和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背景板块构造理论最早由德国地质学家阿道夫·魏格纳于20世纪初提出,他发现地球表面的大陆形状和地壳构造的奇特性,并认为大陆是相对独立的板块,它们可以相互移动。
然而,由于当时缺乏足够的证据和科学解释,魏格纳的理论并没有引起地质学界的普遍认同。
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才通过大量地质观测和测量数据,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相关证据,这一理论才逐渐被接受。
二、板块构造的形成原因板块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表面的动力。
1. 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内部分为外核、内核、地幔和地壳四个层次。
地壳位于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
岩石在地壳下面的地幔中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产生流动。
这种流动会导致地壳发生应力变化,从而引发地壳的运动和变形。
2. 地球表面的动力:地球表面存在着岩石圈,它由地壳和上层地幔组成。
岩石圈上的板块由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地震、火山、山脉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发生表明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从而使地球表面不断变化。
三、板块构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板块构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地壳变动、地质灾害和地形地貌的形成。
1. 地壳变动:板块构造的运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动,包括地壳的隆起、下沉、抬升等。
例如,两个板块碰撞会造成地壳隆起,形成山脉;板块相互推挤会导致地壳下沉,形成盆地或海洋。
2. 地质灾害:板块构造运动引发的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例如,环太平洋地区的“火环”就是由于板块构造引发的活动而频繁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3. 地形地貌的形成:板块构造的作用也是地形地貌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原因。
板块构造理论
三 转换型-剪切 7
(大洋中脊)
三. 三个板块之间的边界组合类型
在板块分布图上,经常可见三个板块边界相交于 一点,为三个板块汇聚或裂解的邻接点,它是球 面上的板块边界开始或终止的端点。三条板块边 界相交于一点的现象,这一个交点就叫做板块三 联接合点(triple junction 简称三联点)。 与三联点相接的板块边界可以是拉张型、挤压型 或剪切型边界。板块三联接合点在板块构造研究 中具有重要意义。
碰撞型边界特点是: ①地震带极宽,以浅、中源地震为主,最大震级为8.7级。 ②由于岩石圈上部的陆壳古老而复杂,发育了众多的断层, 有许多薄弱带, ③伴有比较强烈的岩浆活动, ④热流值相对较高。 事实上,这类边界是两个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极宽阔而复杂 的地带。而不是一条明确的界线。在大陆发生碰撞之后,板 块的相对运动和沿边界的挤压作用仍然持续着,如亚洲板块 重迭在印度板块之上,结果使该板块边界 ⑤具有正常大陆地壳两倍的厚度(陆壳增厚),这已成其为 一大特点,是造成喜马拉雅山带和青藏高原巨大海拔高度和 使地震带、岩浆活动带变宽的主要原因。
①陆内、陆间裂谷
红
海
裂
谷
地
貌
图
东非大裂谷是离散板块边界开始发育的雏形。
离 散 边 界 -
②
洋 中 脊
离散边界演化模式图
A 上涌的岩浆的热能 造成陆壳凸出,膨胀, 产生大量断裂; B.陆壳拉伸和减薄, 中脊裂谷发育,岩浆 流到裂谷之上基性、 超基性岩浆不断补充, 冷凝形成新的海洋岩 石圈,添加到向两侧 运动的板块后缘。; C.持续的扩张进一步 将大陆分离知道狭窄 的海道产生; D.洋中脊系统形成, 大洋盆地发育增长。
板块,全称是岩石圈板块,是指构成地 球上部岩石圈的不连续球面板状块体。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较为系统和广泛接受的地球内部结构和运动机制解释模型。
它揭示了地球表面上不断变化的板块和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探索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证据支持以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要意义。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地球壳由众多的板块组成,它们类似于一块块拼图组合而成的地质构造体系。
这些板块位于地球表面上,相对于其他板块以极慢的速度进行运动。
板块之间的运动导致地球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抬升。
板块运动的主要原动力是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即由地球内部的热量差异引起的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还解释了地球上的地震带、火山带和深海槽等地质现象的分布规律。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得到了大量的观测和实验证据的支持。
首先,通过全球地震分布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震带的存在。
大多数地震和火山分布在板块边界附近,这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假设吻合。
其次,地球表面上的构造地貌与板块运动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世界上许多山脉和地壳隆起都是由于板块的碰撞和挤压造成的。
此外,海底扩张中脊的存在也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证据之一。
板块构造理论对地球科学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运动机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现象。
其次,板块构造理论对于地球上的震灾防治、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板块运动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
此外,板块构造理论也为石油、矿产等资源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线索,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
最后,了解板块构造理论对于保护环境也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性,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总结来说,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解释了地球表面上不断变化的板块和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通过大量观测和实验证据的支持,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运动机制,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地理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理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理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关于地球表面地壳构造和运动的重要理论,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地质学家麦克兰海尼(Alfred Wegener)在20世纪初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是可以移动的,并由此形成了现代的板块构造理论。
1.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历程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麦克兰海尼的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他通过对大陆地质、生物、气候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
进一步的,他认为大陆漂移是由于地球外部的力量推动造成的。
然而,在当时,麦克兰海尼的大陆漂移理论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个重要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海底扩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通过对海底地形、磁性条带等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海底存在着一系列的均匀分布的磁性条带,这表明了海底地壳的扩张与动力学理论上的板块构造相吻合。
这一发现为板块构造理论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三个重要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构造地质学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科学家们通过对世界各大洲的地质构造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地球表面的地壳不连续,并按照板块构造的原理,将地球表面的地壳划分为数十个板块,并确定了板块运动的规律。
2.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板块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大块状地壳单元,包括陆块和海洋地壳。
第二,板块是以大气圈和地幔上部为界,沿着大洋中脊和陆缘发生拉张、挤压、剪切等变形运动的地球表面单位。
第三,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包括板内应力及板间摩擦引起的地震、火山、地质灾害等现象。
3. 板块构造理论的证据和原理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证据包括地震和火山分布、构造地质、地形地貌、磁性条带等。
地震和火山分布的研究表明,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模式密切相关。
构造地质的观察和研究也揭示了板块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地形地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合理性。
什么是板块构造论
什么是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是一种地质学理论,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顺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
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最初假设刚性和弹性岩石圈之下均为塑性软流圈,将岩石圈划分为少数几个大板块,严格按照Euler定理运动着的这些板块间有三种相互作用,板块俯冲和扩张完全是一致的相互补偿,以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板块运动的直接条件是软流圈中的对流作用。
板块构造理论是60年代末期形成的一个大地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进一步发展。
它是在海洋地质、海底地貌和地球物理等学科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球地壳活动方式作出的概括和总结。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1、地壳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等六大板块组成。
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不容有大的运动,因此板块内部不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而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够稳定形成断层带,又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作用推动板块运动,所以板块交接出地壳活动就比较活跃,这一活跃、运动的结果必然引起地震、爆发火山。
所以,地震、火山多分布于板块交接地带。
3、世界两大地震带就都分布与于板块交界处:①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接的地带;②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接地带。
日本、我国台湾、我国的西南地区、菲律宾、马来群岛等地就都分布与两大地震带上,所以这些地方多发地震。
日本、我国台湾、菲律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马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上,发生了2008年的“5.12”大地震。
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溶化而消亡。
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表现为火山爆发和地震。
生长边界:是在大洋盆地消亡边界在大陆以下形成熔岩重新生成生长的边界。
如:冰岛(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红海(印度洋与非洲)消亡边界:是在陆地上形成的就是山脉。
如: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上3个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喜马拉雅山脉、苏门答腊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新西兰南北二岛(印度洋与太平洋)、地中海(亚欧与非洲)、安第斯山脉(南极洲与美洲)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
在大西洋中间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也叫做大洋中脊。
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
海岭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又叫生长边界。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球是一个活动的星球,它在持续的演化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地貌,如山脉、河流、海洋等。
板块构造理论是地质学中一项核心理论,它解释了地球表面上的许多现象,如地震、火山、地形等。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板块构造理论。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可以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两位地球物理学家摩尔和威尔逊提出。
他们认为地球表面被分为若干个大块(即板块),并且这些板块是推动着地球表面的变化,这就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初步提出。
此后,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研究和验证这个理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板块构造理论体系。
二、板块的类型和构造特征板块是指地球上的一个大块状构造体,按照地球的地理划分可以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是地球上的一种大面积均质和相对平缓的板块,而大陆板块则是地球表面的地壳组成部分。
两种类型的板块在构造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方面,大洋板块是由海底岩浆喷发形成,并且处于相对稳态状态,而大陆板块则是由多年积累形成,其地壳厚度较大;另一方面,两者在形态上也有巨大的差异,大洋板块表面大多数情况下是平坦无比的,而大陆板块则是有山脉和海洋等地理特征,存在着较大的高差。
三、板块构造的作用板块构造理论指出,板块的移动是地球变化的核心动力,它对地球的地质、气候和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板块构造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1.大陆漂移板块构造理论最开始的提出就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现象。
在本世纪初期,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些地球上分布相同的化石,这表明它们在远古时期曾经处于相同的地理位置上。
于是,一种新的观点诞生了,就是大陆曾经是在一个整体上的,后来由于地球内部构造的变化导致了它们的分离和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正是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而产生的。
2.火山和地震板块构造理论指出,地球上的许多火山和地震都是由板块的移动和碰撞引起的。
例如,两个板块之间的摩擦和挤压会导致地震的发生,而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则会引起火山的爆发。
总结板块构造知识点归纳
总结板块构造知识点归纳一、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1.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指出地球表面的岩石板块是在构造力的作用下自下向上运动,导致地壳的变形和地形的改变。
2.板块的定义:板块是由不同类型的岩石组成,具有一定的面积,由于地质构造作用,板块会相对地面上下运动。
二、板块构造的形成原因1.岩石圈构造理论:岩石圈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若干块不规则的石板受板块间的相对位移而运动,这种位移引起当前活动的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和山脉的形成。
2.板块构造与地幔对流:地球内部的地幔是流动的,地幔对流可以产生构造力,推动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变形。
3.板块构造与板块边界:板块边界是板块构造活动的主要地区,包括构造活动边界、地震带和火山带等。
三、板块构造的类型1.板块构造的分类:根据板块构造活动的性质和地质作用的特点,板块构造可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两种类型。
2.类板块构造的特点:大陆板块主要是由大陆岩石组成,其运动特点主要表现为碰撞、挤压和剪切。
海洋板块主要是由海洋地壳构成,其运动特点主要表现为拉伸、扩张和海底扩张。
四、板块构造的地质现象1.地震:地震是地球板块构造活动的产物,它主要是由板块之间的相对位移引起的地震波在地球表面传播而产生的地质现象。
2.火山活动:火山活动也是地球板块构造活动的重要产物,它主要是由板块边界处的熔岩从火山口喷发出来,在地表形成的火山体造成的地质现象。
3.山脉的形成:板块构造的运动和碰撞会导致地壳的抬升和褶皱,最终形成山脉。
五、板块构造的地球演化1.地球演化的历史: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板块构造运动之中,板块构造运动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地球的地质演化。
2.板块构造的影响:板块构造的活动和变动对地球表面地貌和地壳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得地球不断地发展演化。
六、板块构造的应用1.资源勘探:板块构造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利用板块构造的知识可以进行资源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价。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地质学理论,是用来解释陆地及海洋地壳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背
后的形成机制的理论。
按照该理论,地壳由一系列板块组成,每一片板块都是独立漂浮在
地幔之上的硬质件。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板块上有三种运动:地块的波动、辐射和反弹,
这三种运动的联合作用主要控制著地质特征的演化,特别是洋壳的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板块的碰撞乃至分裂主要由洋壳的热对流驱动,地壳的板
块可能本质上由下面这些部分组成:洋层、洋块、洋底及洋壳边界层。
当板块碰撞时,洋
壳会被推向陆壳,大量的岩浆会被板块和陆壳之间的摩擦力释放出来,这些岩浆会经过地
表流到它们周围的地区,或者再次入侵地下,造成构造变化。
通过观察地表导出板块及其相互之间的运动,科学家们发现了构成地壳的体系,主要
包括板块碰撞、劈裂或扭曲,形成的构造变形和单位原准则地质时代的更新形成中的作用。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壳上的洋壳不断的碰撞、剪切或压缩,而这些碰撞、剪切或压缩都
会导致新的地表作用,从而改变陆地及洋壳的形态和局部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已经成为研究地球结构和动力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地幔漂移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两个词。
其重要性在于,它提出了研究地
壳的两种构造的新范式,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地质科学中的许多问题。
它也是年代划分的根
本基础,为研究地块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描述、定义和量化
地质运动和地质形变。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壳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并且这些板块之间存在着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地质学的发展和认识。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扬·米尔斯(J. Tuzo Wilson)于1965年提出。
他根据大量的地震、火山和地球磁场数据,发现地球上存在许多类似于拼图般的地块,这些地块可以看作是巨大的地壳板块。
扬·米尔斯将这些板块视为独立的地质单元,他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俯冲说”两个重要概念,为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地球内部结构认识的深入,板块构造理论得到了更多的证实和发展。
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地球科学家发现了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莫霍面,从而确定了板块的存在和运动。
此外,地球表面的地貌和构造特征也进一步支持了板块构造理论,例如大洋中脊、地壳断裂带以及火山带的分布等。
二、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板块构造理论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地球表面主要由大陆和海洋两种类型的板块组成。
大陆板块相对稳定,由厚而密集的岩石构成,而海洋板块则较薄且富含玄武岩和较轻的岩石。
2. 海底扩张: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的主要地质现象之一。
板块在大洋中脊的两侧相对分离,新的地壳物质从地幔中涌出填充空隙,使得海底扩张。
3. 板块运动和边界: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主要包括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聚合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远离或靠近的地区,例如海底扩张区和海沟。
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滑移的地区,例如断层带。
聚合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区,例如大陆与大陆的碰撞造山带。
4. 板块俯冲和构造演化: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震、火山活动和造山运动等地壳变动现象。
板块俯冲是指板块在聚合边界上发生的一种运动,俯冲板块从地壳表面下沉至地幔深处,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简介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简介1. 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许多不同的板块组成。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上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动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将对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板块构造的定义、板块边界类型、板块运动机制等内容。
2. 板块构造的定义地球板块构造是指地球上由岩石壳和上部地幔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大块区域,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和运动。
根据地球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岩石壳被分为若干个大型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移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动和地震、火山等现象的发生。
3. 板块边界类型根据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边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3.1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挤压、拉伸或剪切等构造变形的边界。
在构造边界上,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导致地震、山脉的形成以及岩浆的喷发等现象。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作用。
3.2 转换边界转换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水平滑移的边界。
在转换边界上,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导致地震和断层的形成。
例如,圣安德烈亚斯断裂带就是一个著名的转换边界,它位于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3.3 扩张边界扩张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拉伸和分离的边界。
在扩张边界上,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导致地壳的裂谷和火山活动。
例如,大西洋中脊就是一个典型的扩张边界,它将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分隔开来。
4. 板块运动机制地球板块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对流驱动的。
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是指地幔中的热量不均匀分布,导致了地幔物质的上升和下沉。
这种热对流作用使得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
板块运动主要有三种机制:推挤、拉伸和剪切。
4.1 推挤推挤是指板块之间发生挤压作用,使得一块板块向另一块板块移动。
这种推挤作用通常发生在构造边界上,例如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推挤,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4.2 拉伸拉伸是指板块之间发生拉伸作用,使得一块板块从另一块板块中间分离出来。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简介: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地质学理论,它用来描述地壳圈内大构造单元的形成、演化和变形过程的。
它的核心思想是说地球表面构成的由块状岩浆和液体物质构成的板块,它们在地质学意义上所组成的主要构造形态,称之为构造板块。
它们在地壳内演化、相互碰撞、取向和位移等过程,以及中央太平洋及其周边等特殊活动带上的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全局复杂性的变化,都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概念:1、构造板块:指大构造单元,它们在地质学意义上由块状岩浆和液体物质构成,形成特定的主要构造形态,它们以特定的速度移动着,出现在地壳内的大构造单元,统称为构造板块。
2、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地质学理论,它描述由构造板块出现的运动、演化、变形等情况,以表现出地壳的复杂变形性,以及活动的特征。
二、板块构造理论的内容:1、板块构造理论的定义:板块构造理论用来描述构造板块出现时所发生的大构造变形、演化、运动等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对地壳构成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中央太平洋及其周边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变化等情况的研究。
2、板块构造的分类:板块构造可以按照大小不同划分为大小块,中小块和特小块等;板块构造可以分为单盐构造、双盐构造、三盐构造等;板块构造可以分为热带构造、温带构造和寒带构造等;板块构造可以分为火山构造、火山地震构造、深海地震构造等。
3、板块构造的形成机制:板块构造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剥蚀作用、密度不平衡作用、重力滑动作用等。
4、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及其进步:板块构造理论有助于地质学家对于地质历史和构造发育积淀的变形机制和物理力学解释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极大的促进了自然界的地质解剖。
在它的应用中,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比如,可以用来解释地壳形成、变形等过程,以及中央太平洋及其周边的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构造格局的识别和空间模式的建立,以及理解古今活动带始终给定的块体特征等等。
板块构造理论课件
洋中脊是新的地壳形成的 地方,板块边界沿着洋中 脊向两侧扩张。
转换断层板块边界
两个板块在相对方向上平 移,形成转换断层。
俯冲带板块边界
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 块下面,形成海沟和岛弧。
板块的运动方式
平移运动
板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是板块运动的主要方式。
旋转运动
板块围绕垂直轴旋转,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的转 换断层处。
在汇聚边界,板块之间的压力可能导致地壳岩石圈 板块俯冲到地幔中,引发火山和地震活动。
03
在离散边界,板块之间的扩张作用可能导致地壳岩 石圈断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地震的预测与防范
地震预测
通过监测板块活动、地壳形变和地下 水位等变化,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 间和地点。
地震防范
采取抗震设计和施工措施,如加强建 筑物的结构和地基,建立应急救援体 系等,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板块内部的演变过程
板块生长与消亡
板块的生长与消亡是板块构造演化的重要过 程,通过海底扩张、俯冲带等作用,板块不 断生长或消亡。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板块构造演化的核心,指板块在地球表 面进行水平运动,包括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
板块相互作用
板块相互作用是指不同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或 分离,形成各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
深化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机制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将更加深入,进一步揭示板块 构造的奥秘。
跨学科融合
板块构造理论将与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交叉融合,推动地球科学 研究的进步。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利用卫星遥感、深海探测、高温高压实验等技术手段,将有助于更精确地研究板块构造。
地球科学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与意义
地球科学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与意义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岩石壳以若干个相对固定的板块组成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构造板块在地球表面不断漂移、碰撞和分离,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大陆和海洋地貌,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板块构造理论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发展,为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地壳的形成和运动。
在193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并提出了“地壳板块”的观点。
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当时地质学界的广泛认可,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才通过地震和地磁的研究,提出了现代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地壳由一系列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不断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一系列的证据的支持。
首先,地壳上的岩石在成分和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可以被解释为不同板块的碰撞和分离所致。
其次,地震和火山活动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比较集中,这也与板块构造理论相一致。
此外,地磁测量也提供了证据,表明地球的磁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变化,这与板块构造理论相匹配。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对地球科学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解释地球上的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研究地球的板块构造有助于我们预测地震的发生,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其次,板块构造理论为地球科学的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
通过观察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物理现象的机制,从而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
此外,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还对地球资源的勘探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板块之间的碰撞和分离会形成不同的地质构造,这些地质构造往往富含矿产资源。
通过理解板块构造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寻找和开发地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最后,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的防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板块构造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我们可以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简介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简介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解释了地球上的地壳是如何分裂、移动和重组的。
本文将对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一、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最早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20世纪初提出。
他根据大陆的形状、岩石性质和化石分布等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是可以移动的,曾经形成过一个超大陆,后来分裂成现在的大陆,并且会继续移动。
二、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地壳被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独立地移动。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地球上地震、火山和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
目前,地球上有七个主要板块和数个次要板块。
三、板块构造的证据1. 大陆拼图:通过将各大洲的形状拼合在一起,可以发现它们的边缘非常相似,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插入另一把锁中一样。
2. 岩石性质:地球上的某些岩石类型在不同的大陆上都有相似的分布,这表明它们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
3. 化石分布:某些化石在不同大陆上都有相似的分布,这表明它们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地区。
4. 地震和火山活动:地震和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这表明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四、板块构造的类型1. 边界类型: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或分离的地方,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滑动的地方,扩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分离的地方。
2. 地震带:地震带是板块边界附近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它们通常位于构造边界和转换边界附近。
3. 火山带:火山带是板块边界附近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它们通常位于构造边界和扩张边界附近。
五、板块构造的意义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不仅解释了地球上的地震、火山和山脉的形成,还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板块构造理论还为地球演化、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表面地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板块构造理论
05
板块构造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板块构造理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板块构造理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板块构造理论的完善程度仍有待提高,如对板块边界类 型的划分、地壳运动机制的探讨等 • 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一些现象时仍存在局限性,如地壳 运动的细节、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成因等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趋势
• 板块构造理论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如对板块边界类型 的划分、地壳运动机制的探讨等 • 板块构造理论将与其他地球科学理论相结合,如与地幔 对流理论、地球磁场演化理论的结合等
•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思想 •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被分为数个巨大的板块 • 板块之间的边界可以分为发散边界、聚合边界和保守边界 •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壳的运动和变形
•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 20世纪初,阿尔弗雷德·瓦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20世纪50年代,弗雷德里克·维奇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 • 20世纪60年代,德拉姆·马修斯等人进一步完善了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板块构造理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 自然灾害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是自然灾害的根源 • 板块构造理论为自然灾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如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 灾害的分布规律等
板块构造理论对自然灾害学的贡献
• 揭示了自然灾害的成因机制,如板块运动导致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 害等 • 预测了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如自然灾害带、自然灾害区等 • 为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板块构造理论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 解释地壳运动及其相关现象,如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变形等 • 研究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形,如山脉、河流、海洋盆地等 • 探讨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如地幔对流、地壳物质循环等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于解释地球表面形态、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外部硬壳被分割成多个坚固的板块,并且这些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从而导致了地球表面的种种现象。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最早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韦格纳于20世纪初提出,并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证实。
根据该理论,地球的外部被划分成了数个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这些板块不断地相互移动和变形。
这种相对运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动力学力量驱动的。
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大陆漂移。
根据该观点,地球表面的大陆板块可以像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岩石地幔的表面。
大陆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有时互相靠近,有时互相分离,这导致了地球上的山脉、河流、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还产生了地壳的变形,形成了褶皱山脉和断裂带。
除了大陆漂移,板块构造理论还解释了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和地震现象。
板块之间在相互运动的同时,常常会发生摩擦和撞击,这导致了能量的聚积和释放。
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或火山喷发。
地震和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相互碰撞的地震带和火山带上。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证实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提供了解释地球表面形态和地震活动的基本原理,还为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板块构造理论还为地质灾害预警和资源勘探等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板块构造理论通过不断的观测、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得以验证和完善。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磁性、地震波传播和地力测量等手段,揭示了板块的边界和相对运动方式。
地球内部的构造动力学力量也成为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模拟和实验室实验,地球科学家们深入探索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机制。
尽管板块构造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究竟由什么力量驱动?板块的形成和消失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观测来解答。
地理知识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解读
地理知识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解读关键信息项:1、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定义2、板块的主要类型及特征3、板块运动的驱动力4、板块边界的类型及相关地质现象5、板块运动对地球地貌和地质过程的影响6、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证据7、该理论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8、板块构造理论的局限性1、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定义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非一个整体,而是被分割成若干个巨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热动力和重力等作用下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
11 板块的概念板块是指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而成的不连续单元,其厚度通常在几十到几百公里之间。
12 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脆性。
2、板块的主要类型及特征21 大陆板块主要由花岗岩质的岩石组成,密度较小,厚度较大。
22 大洋板块主要由玄武岩质的岩石组成,密度较大,厚度相对较薄。
23 板块的大小和形状板块的大小和形状各异,有些板块面积广阔,如太平洋板块,而有些板块则相对较小。
3、板块运动的驱动力31 地幔对流地幔中的热物质上升,在岩石圈底部向两侧扩散,带动板块运动。
32 重力作用板块的密度差异导致重力不平衡,从而产生运动的趋势。
33 洋脊推力在大洋中脊处,新生成的岩石推动板块向两侧移动。
4、板块边界的类型及相关地质现象41 离散型边界也称为扩张边界,如大洋中脊,在这里板块相互分离,导致岩浆上涌,形成新的地壳。
42 汇聚型边界包括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俯冲边界处,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形成海沟、火山弧等地质构造;碰撞边界处,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43 转换型边界板块沿走向滑动,如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5、板块运动对地球地貌和地质过程的影响51 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
52 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边界通常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集中区域。
53 海洋的开合随着板块运动,海洋可能会扩张或闭合。
板块构造理论是什么
板块构造理论是什么你是否曾经好奇过地球表面为什么会有高山、海洋、地震和火山等各种自然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或许能为你解开这些谜题。
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关于地球岩石圈结构和运动的科学理论。
简单来说,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是被分成了若干个巨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就像拼图一样拼接在一起,并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想象一下,地球的表面就像一个巨大的破裂的蛋壳,而这些破裂的部分就是板块。
板块的大小不一,大的板块有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等,小的板块则有菲律宾海板块等。
那么,板块为什么会运动呢?这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地幔对流。
地幔是地球内部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其中的物质在不断地进行对流运动。
就好像锅里的水在加热时会产生对流一样,地幔中的物质受热上升,到了顶部冷却后又下沉,形成一个循环。
这种对流运动产生的力量推动着板块移动。
板块之间的边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和转换断层型边界。
离散型边界通常出现在大洋中脊,也就是海底山脉的地方。
在这里,两个板块相互分离,地幔中的岩浆会沿着裂缝上升,冷却后形成新的岩石,从而使板块不断向两侧扩张。
比如,大西洋就是这样逐渐扩张形成的。
汇聚型边界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汇聚,海洋板块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岛弧。
另一种是两个大陆板块汇聚,它们会相互挤压,形成高大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转换断层型边界则是两个板块相互滑动的地方,这里通常会发生地震。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各种地质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解释了地球上许多山脉的形成。
比如前面提到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而隆起的。
还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其次,板块运动与地震和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在板块的边界处,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地壳会产生变形和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发地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很长时期来,对地壳运动的分析,对大地构造的解释,一直是传统的固定论的思想占主导、统治地位(即海陆无根本改变,只是范围大小而已,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
活动论观点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直到六十年代才成为系统理论为大多数接受。
因此活动论的观点,活动论的一系列理论被称之“新地球观”。
活动论的观点:张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海陆并非绝对固定,陆地基底位置有过改变。
其理论包括: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这些理论可以说是同一思想观点,在几个发展阶段中的基本理论。
从大陆漂移到海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后者对前者有着继承发展的关系,应该说大陆漂移是新地球观的萌芽阶段,海底扩张是它的发展阶段,板块构造理论则代表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目前这一理论被地质学界接受,但并非尽善美,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1.大陆漂移一、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最初主要建立在大西洋两岸地形有较好的拼合关系这个基础上,注意到这种拼接关系的可追逆到很久以前。
1620年法(培根)提出非洲与南美边界有拼合的可能(未解释)。
1858 年Ssder(斯奈德)《地球及其演化》一书中指出欧洲与北美也可以拼合在一起,并且两岸煤系地层连续。
1910.美Talor(泰勒)这些文章注意到了两岸拼合现象,说明大陆曾可能连在一起而后又分开,但长时期内无人深入研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理论,直到1912年,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不仅指出两岸拼合关系,较系统的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1915年,Wegener的第一部论述大陆漂移理论的书《海陆的起源》问世,书中具体论述了有关大陆漂移的时间、漂移前后情况,漂移的机制,并列举了一些证据。
尽管漂移机制等后人提出了疑问,但应该说大陆漂移学说已成为了较系统的理论。
因此一般认为Wegener是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
最初魏格纳本人并不是地质学家,而是一名气象学家(32岁时提出大陆漂移,1932年在北极格陵考察时不幸遇难)。
象这样一个地学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并没产生于地质学界,如果考虑到当时的背景,应该说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当时传统的固定论思想已经统治了地学界许多年,在地质学家的思想中通常已是根深蒂固的了。
正如西方有人说过的“正因为wegener不是地质学家,没有受传统观点的束缚,所以能提出这样一个带有革命性的地质学说”。
“大陆漂移”问世之后,由于经和传统的固定论(大陆基底固定)是截然对立的因此,在地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热情支持,但大多数地质学家激烈反对。
斥之为“廖论”,谷话说异想天开,在他们眼里魏格纳的“异想天开”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但wager本人是坚定热情的科学工作者,对这一理论坚信不移,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为之搜集证据,直至献身于科学考察。
任何新理论的进出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但其中新颖、合理的思维、思路则启迪着后来的学者,大陆漂移正是这样为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理论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
二、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表述为:现代地球表面为各大洋所分离的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的陆块,称联合古陆(泛大陆):北方的劳亚古陆(北美、欧、亚)古地中海分割南方冈瓦纳古陆(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仅在侏罗世纪(1.5亿年前)开始分裂,并且分裂的陆块各自漂移直至今天的位置。
由于大陆是整体,根本不存在大西洋、印度洋,而古大西洋是一个统一的大洋,称之为泛大洋。
三、漂移的证据最初使魏格纳萌发大陆漂移说思想的也是大西洋两岸地形,可以较好地拼合在一起这一现象。
进一步分析发现,两岸的地层、古生物、构造等方面的分布上,也都有密切联系,对此,魏格纳作了一个很浅显的比喻,他说:“如果两片撕碎的报纸,不仅按其参差的毛边可以拼接起来,而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连接,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两片报纸是由一大张撕开的”。
(一)古生物证据古生物学家早就发现,现代远隔重洋的一些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应该说,陆生生物只能在本大陆内迁移,但不能远涉重洋。
然而现代分割的大陆上,出现了同一种陆生物化石。
例如:中龙(C-P淡水生活的爬行动物)巴西(南美)南非C-P湖沼地层均有。
舌羊齿(一种陆生古植物)C-P常见化石,出现在澳大利、非洲、南美、印度。
植物的孢粉,不可能由风传播如此远。
这些化石只能说明大陆之间曾一渡有过陆地联系。
大陆漂移说认为当时是联合古陆,前者北方劳亚古陆,后者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因此有相同的陆生生物化石是很正常的。
反对者提出“陆桥”说,由条岛状陆地连接各大陆,而后沉入海中,但现代海洋工作证明无陆桥的存在。
(二)地层及构造证据从北欧挪威向西南沿伸,通过苏格兰的一条加里东褶皱山系(S未形成)在太平洋东岸消失后,又在西岸纽芬兰,加拿大出现,如果把大西洋关闭,褶皱带正好连接在一起。
从北美东部、西欧都分布相同的D老者红砂岩。
北美和欧洲C—P煤系地层也有联系。
(三)古冰川证据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这些现代气候和地理位置完全不同的地区,广泛分布C—P冰川的痕迹,且从保留的冰川擦痕来看,呈放射状,属大陆冰川的产物,而非山冰岳川形成。
如果用固定论很难解释,尤其北半球仅印度发现冰川痕迹,现在位置并不靠近极地,怎会有大陆冰川?若按大陆漂移,这些现代分割的大陆同属南方冈瓦纳古陆,位置更靠近南极,因此,整个大陆发育C—P大陆冰川。
这些冰川痕迹的存在正好作为联合古陆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以上是魏格纳时期提出的一些证据。
三十年代开始随着wegener本人的去世,大陆漂移说曾一度消沉,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科技手段的更新,人们更深层次去找到了一些大陆漂移的证据。
使漂移说再度活跃起来。
(四)古地磁证据在地球磁性中,我们讲过热剥磁的概念。
火成岩形成的过程中,当其冷却经过居里点(居里温度时)一些金属矿物被当时地磁场磁化,磁性保留在岩石中,称热剥磁。
岩石中矿物的热剥磁记录了当时的磁偏角,磁倾角,进而可推算出所处的地理纬度。
从一些大陆的古地磁资料来看,古地磁的纬度与现代所处的纬度有很大的差别。
从印度孟买实测的一系列资料,很好地证实了大陆漂移说的存在。
现代N19°侏罗纪S40°J ——R ——现代的一系列变化时代磁倾角J(1.5亿年) 向上64°K(1.0) 向上60°R初(5千万年)向上20°R中向下17°从不同大陆测得的地磁资料看,大多与现代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若把他们推到与当时古地磁要素相适应的位置上,正好拼合出魏格纳设想的联合古陆,且各大陆开始分离的时间也基本吻合。
古地磁资料是当前证实大陆漂移很重要的依据。
(五)大西洋两岸的电子计算机拼接wegener时代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水平限制,仅粗略地从地图上说明大西洋两岸地形沿各自海岸线有近似的拼合关系。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1965年,英国地球物理学家布拉德用计算机以数学的精确方法,对两岸地形拼接。
并且他不以地图上海岸线拼接,而是以北水深5000寻(915米)处的边界进行拼合(相当于大陆坡脚的位置)。
我们讲过大陆坡属于陆壳,深处为洋壳,因此陆块的边缘以坡脚为界是最合适的,用这个深度边界拼接也是最合理的,拼接结果两岸吻合误差<1°。
如此好的吻合关系,不能说是偶然的,完全证实了两岸陆地曾经联为一体的设想。
同样有人研究南极,澳大利亚、印度等大陆的拼合,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六)前寒武系岩石区的拼接由于放射性测年工作的展开,大陆的前寒武系基底(七亿年前变质岩)被划分为不同年龄的岩石区域,在布拉德的拼合图上:南美和非洲20亿年前——6亿年前的岩石区和分界线衔接的很好。
东非、马达加斯加、印度、奥洲——前寒武麻粒岩带地可相互连接起来。
以上证据从不同角度,都说明了中生代以前存在着联合古陆(泛大陆)北方的劳亚古陆,南方冈纳古陆。
因此,大陆漂移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四、关于大陆漂移的机制魏格纳虽然以其深燧的洞察力,看出大陆确定是漂移过,并从多方面加以论证,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对漂移的方式和机制所作的解释却难以自圆其说。
成了当时反对派攻击的软弱之处。
他认为大陆上的硅铝层驮在下覆硅镁层之上漂移。
漂移的仅是硅铝层,在硅铝层裂开处露出硅镁层洋底,其前进的一方掩盖前方洋底。
但事实上,硅铝层和硅镁层都是固态刚体,其间的滑动,大规模滑动,是实现不了的。
直到板块理论提出“地幔对流说”岩石圈在软流圈(塑性)的漂移,漂移的机制才基本上为人们接受。
§2.海底扩张我们知道现代地球表面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因此说任何地质理论如仅考虑到大陆特征而不符合海洋(洋底)的实际情况的话,都不可能具有全球普遍意义的。
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即使在大陆漂移说提出的时期,由于受到科学水平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对海洋尤其海底的情况知道的还很少,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事和寻找资源的需要,对海洋进行了许多考察工作,才获得了大量有关海底版地质及地球物理的资料。
使人类第一次了解了海底的基本情况。
人们很快发现,根据研究大陆地质而建立起来的传统的地质学,包括大陆漂移说都不能解释海洋地质及地球物理的特点.显然,地质学开始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一大批地质及地球物理学家纷纷开始探索海底调查所提出的新问题。
试图用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了"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海底扩张说"的核心思想是洋底在某些部位扩张(生长),另一些部位府冲(消失)以致整个洋底在不断更新之中.海底扩张不仅解释了洋底特征,同时说明了大陆漂移的机制问题.下面我们首先从人类把目光投放到海洋,对海底考察后发现了哪些问题开始,然后看海底扩张说怎样产生的,如何解释这些问题,最后,理论提出后,又通过哪些手段获得了什么新证据来证实海底扩张的存在。
一、海底地质的特征(一)洋脊及特征在海底地形中我们讲过,洋底并不完全平坦,而存在延绵于各大洋的海底山脉——洋中脊。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在全球考察之后,就得知北大西洋中部有一条海底山系。
但直到1925—1927年期间,通过“流星号”回声测深工作,才确定了整个大西洋贯穿着一条长达17000公里的大洋中脊,1956年进一步证实了各大洋都有洋中脊的存在。
总长80000公里。
(太平洋为洋隆)1.洋中脊特征:延绵的海底山系,横剖面为高2-4公里;宽大1000——4000公里,平缓的等腰三角形,中央为深裂谷。
1°高地热流异常区:中央裂谷高达3-5,平均1.9±,正常1.47,2°地壳薄,莫氏面模糊不清。
3°重要地震带,震源浅而频繁。
总之,洋脊是地温高,软流圈上隆的地段,同时中央裂谷是张裂隙。
2.中央裂两侧的对称性1°基岩风化程度向两侧逐渐加深2°沉积物在裂谷带极薄,甚至缺失,向两侧逐渐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