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表达 2
谈创造性思维2
![谈创造性思维2](https://img.taocdn.com/s3/m/783abd8a55270722192ef7d8.png)
品味语言特点 达效果。
特点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
板书设计
怀柔区第四中学
回答问题,引出创造 谈创造 性思维的论 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渊博的知识 必须的要素 探求、活用态度
持之以恒的尝试 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任何人都 有创造力教学反思2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 理清 1.教师引导:具有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条 阅读,用思维导图 培 养 对 文 本 的
文章的内容 件呢?请分组讨论一下,并以小组为单位对 呈 现 5-8 段 内 容 深入探究能力
文章 5-8 段的结构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 并进行分组展示。
示出来。
2..教师引导:同学们在细心研读课文的基 分享探究成果,互
怀柔区第四中学
课题
谈创造性思维(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题展开论证的结构,梳理文一部分文段的论证思路并画出
思维导图。
2.赏析本文语言,体会设问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题展开论证的结构。
教学难点 梳理文一部分文段的论证思路并画出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础上都完成了表格,下面我们大家交流一 相交流
下,分享研读的成果。
环节二:对比分 教师引导: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 快速默读课文,边
析
主要依据是什么?
读边在书上,勾画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关键词句。
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并且再次
重申了拥有创造力的三个要素。
环节三:
教师引导:找出文章的设问句,并体会表 分析、品味语言特点。 理 解 本 文 语 言
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是什么意思 (2)
![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是什么意思 (2)](https://img.taocdn.com/s3/m/8e02cf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3.png)
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是什么意思在今天的信息爆炸时代,原创意识的重要性倍受关注。
然而,什么是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哲学、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的意义和内涵。
一、原创意识的定义原创意识是指个体在思维和行动中展现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它是对自我思维的一种反映,代表了个体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原创意识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的关键。
二、原创意识的能动性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在于个体在思维和行动中的积极主动性。
它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和经验的过程,更是个体主动思考、表达和创造的体现。
原创意识的能动性要求个体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观念,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追求新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
原创意识的能动性还包括个体对于现实世界的积极反应。
个体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热点话题和创新领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以原创的思维和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原创意识的能动性强调个体对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社会的积极回应。
三、原创意识的重要性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对于个体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个体层面: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它使个体能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和积极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职业生涯中,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使个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主动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2. 社会层面: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驱动力。
它推动了科技创新、文化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改进。
在现代社会中,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
只有在全体成员都具备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四、如何培养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并非天生的,它可以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来提升。
1. 教育培养:教育是培养原创意识的能动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2 创造性思维
![2-2 创造性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7d4f860503d8ce2f006623cb.png)
⑵ 一只废汽车轮胎; ⑶ 半截钢锯条; ⑷ 一块有机玻璃; ⑸ 一叠彩色广告宣传画; (6) 一个废旧纯净水桶; ⑺ 一个自行车车轮的内胎。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节
联想思维
一、 概念 联想思维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将某一事物的 形象、特征等属性与其他相关事物联系起 来,探索它们之间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 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训练 2:请用圆形和半圆形组合成一些事 物的形象,越多越好。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的, 现没有其他的秤,你能测出弹簧秤本身的 质量吗?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节
灵感思维
一、 概念 灵感思维(又称顿悟思维),是指人们在长 期思考同一问题而不得其解,思绪处于高 度紧张状态时,突然受到外来信息的刺激 或诱导,而“恍然大悟”解决问题的超常 思维形式。
三、
灵感产生的条件和过程
灵感产生的条件和一般过程如下: (1)一般情况下,思考者头脑中都有一个 正在思考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大多数 灵感(顿悟)产生的前提条件; (2)灵感的产生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信 息积累。灵感的产生无法脱离知识素材的 积累,积累是量变,灵感的产生则是在此 量变的基础上质的飞跃;
联想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开拓思维和启迪思维的引 导作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创始人、天文学家 黑尔说:“我们切莫忘记,最伟大的工程师不是 那些被培养成仅仅了解机器和会运用公式的人, 而是这样的人:在掌握机器和公式的同时,并未 停止开阔视野及发挥其最出色的想象力。一个缺 乏想象力的人,无论从事工程技术,还是美术、 文艺、自然科学,都不会做出创造性成绩来的”。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公司 广告语),爱因斯坦说过:“没有想象的灵魂, 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创造性学习-分层教学法 (2)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创造性学习-分层教学法 (2)](https://img.taocdn.com/s3/m/3684d3b1ba1aa8114531d90a.png)
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
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
引导他们不断,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
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
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
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
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
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
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
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优生以鼓励创
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要尽
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
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
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源自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
自己。
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
喜悦。
*作业。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指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等生和
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优等生必做,并要求一题多解。对后进
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
创造性表达大班语言活动的核心
![创造性表达大班语言活动的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37f5be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7.png)
创造性表达大班语言活动的核心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大班语言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促进他们的表达能力成为教师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重点探讨创造性表达大班语言活动的核心。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产生独特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首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的问题、谜语或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提问,并通过提供相关资源,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其次,鼓励学生跳出固定思维模式。
过多地依赖模板,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师可以提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最后,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种包容性和支持性的环境来培养和发展。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合作探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二、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实际的言语表达或其他方式的表达。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方法。
首先,提供丰富的表达机会。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辩论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应用语言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其次,注重语言技巧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专门的语言技巧训练,如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帮助学生提升表达的质量和艺术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最后,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形式。
语言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口头表达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三、创造性表达大班语言活动的实施在实施创造性表达大班语言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苏教版六下习作2读后感集体备课教案:创造性思维与表达的培养方法
![苏教版六下习作2读后感集体备课教案:创造性思维与表达的培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addb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2.png)
苏教版六下习作2读后感集体备课教案:创造性思维与表达的培养方法。
从教材的设计上来看,这本教材应该算是很成功的。
它并不是一本束缚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教材,相反,它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思考、发散思维,从而产生出更多的独特创意。
教材不只是单纯的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更不是一本“自说自话”的教材,它提供了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实践及教学方法,辅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上手对于本教材所提出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方法。
这本教材对于学生语言表达方面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它不仅指导学生如何用简约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在多方面的篇目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论证。
这在今天的语言学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能够让学生在更多的语境中自如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教材的实际应用效果上来看,我觉得这本教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实战演练。
我们在实践中也有许多课堂是基于不同类型的本教材篇目来进行,从经验看,本教材呈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学生们在阅读和实际操作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本教材还有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例如,尽管这本教材很全面的介绍了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方法,但是它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对于学生实践的指导和提示。
这也许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希望在日后的教材更新中,可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的提高。
苏教版六下习作2读后感集体备课教案:创造性思维与表达的培养方法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它提供了多种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创新能力。
希望教材能在日后的更新中更加完善,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谈创造性思维 第2课时课件
![20.谈创造性思维 第2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bab40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5f.png)
汉和帝的赞赏。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种方法造纸。
谢谢观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You made my day!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我们,还在路上……
课文细读品味
3.归纳全文,指出拥有创造力所需的诸多要素。 ①坚信自己有创造力,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②运用所得的知识去探求新思路; ③锲而不舍地把小灵感发展下去。
课文全篇探究
1.[重点]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论证说理?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本文以讲道理为主,同时采用摆事实的方法进行论证。 为了证明“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 和排版术、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两个 典型事例。
破麻布、破渔网等为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他们先把树皮、破麻
布、破渔网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成薄片,放
在太阳底下晒干,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纸了。用这种方法造
出来的纸,轻薄柔韧,很适合写字。元兴元年(公元105 年),
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给汉和帝,得到了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述。 作者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运用引用论证,证明了富有创造 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运 用举例论证,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罗 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两个典型事例, 使论证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赏析】这副经典的对联是郑板桥为自己的书斋所
题,对联集中表现了他不赶潮流、自辟新路的 高尚品格。恰似三秋之树,瘦劲秀挺,卓尔不 群。更似二月之花,引领百花,生机勃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 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 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0359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2.png)
整体感知
2.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
论述的中 心问题: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中心论点: 我们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断探求。
整体感知
3.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
①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②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③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深入探究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富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 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 敲,逐渐充实。
缺乏创造力的人
对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比
(不自信)
论
证
进行自我压制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 者、创造学家,曾创立加利福尼亚创意思考顾问公 司,发表过《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 睡的心》等著作。“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 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 常义、胡晓丁译,原题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改动。有很 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知识学得比较死,不善于活用。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 造的都是天才人物的事,不相信自己也能发明创造,导致创造性被自我 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
深入探究
留意自己细小想法的名人事例:
1.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以苹果落地的想法开始的。 2.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以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 3.伽利略从教堂里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谈创造性思维[2]
![谈创造性思维[2]](https://img.taocdn.com/s3/m/02e55388b84ae45c3a358cdf.png)
谈创造性思维马港中学邱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汲取、推敲、根深蒂固、孜孜不倦”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了解看问题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教学难点1.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
2.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1+1等于几?其实答案可以有很多。
比如:(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一个家庭(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雪)+(太阳)=水、春天……同样一个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创造力,答案就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们学习来《谈创造性思维》,探究创新奥秘。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汲.(jí) 取根深蒂.(dì)固锲.(qiè)而不舍孜.(zī)孜不倦(2)词语释义汲取:吸取。
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作业1—设计方案2(七巧板设计)
![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作业1—设计方案2(七巧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61a01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7.png)
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作业1—设计方案2(七巧板设计)1000字七巧板,是一种由七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平面图形组成的拼图玩具。
它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提高空间认知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本次设计方案中,我将尝试设计出一款独特的七巧板,让学生们在拼装的同时还能学习到一些关于自然生态的知识。
首先,我将把七巧板的七块图形分别设计成七种不同的动物形状,如大象、狮子、长颈鹿、斑马、大熊猫、企鹅和猴子等。
这些动物形状可以通过各种彩色纸板或者3D打印机来实现制作。
为了使每个拼图更加生动有趣,我还将在每个动物形状上加上一些细节,比如为大象加上长鼻子和象牙,为狮子加上尖牙和鬃毛等。
接下来,我将设计一个独特的拼图板,这个拼图板不仅是在平面上拼装,还可以在立体空间中拼装。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这些动物的形状和大小,并可以尝试不同的拼图方式,不断挑战自己的空间认知能力。
同时,这个拼图板上还可以印上一些关于自然生态的知识点,比如每个动物的习性、栖息地、食物链关系等,让学生在拼装的同时还能了解到一些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将在这个拼图板的底部设计一个支架,可以让学生把拼好的七巧板展示出来,更加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个支架还可以被设计成一个小型花盆,可以让学生在上面种植一些小植物,比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
总之,这个七巧板的设计方案是一个结合了教育和娱乐的玩具,能够让孩子们在拼装的过程中学习到有趣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和手眼协调能力。
我相信这款玩具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成为他们学习和娱乐的好伴侣。
creativity语言学的定义
![creativity语言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1d79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4.png)
creativity语言学的定义
在语言学中,"creativity"(创造性)通常指的是语言的创造和创新性质,即语言使用者能够通过灵活运用语法、词汇和语言结构来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以满足沟通的需要。
这一概念涉及到语言的动态性和适应性,使语言具备适应不同语境和交际需求的能力。
创造性语言的特点包括:
1. 新词汇的创造:语言使用者可以创造新的词汇,通过组合、缩略、转化等方式,以应对新的概念或表达方式。
2. 语法和句法的创新:创造性语言使用者可以灵活运用语法规则,创造新的句法结构,使得语言更富有表达力。
3. 隐喻和比喻的运用:通过隐喻和比喻,创造性语言使用者可以赋予词汇新的意义,创造更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4. 歧义和模糊性的运用:有时创造性语言使用者会故意使用歧义或模糊的语言,以创造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增加表达的艺术性。
5. 语用层面的创新:创造性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语气、语调、修辞手法等在语用层面上创新,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总体而言,语言的创造性使得其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中都能够适应和发展。
这一概念也涉及到语言演化的角度,即语言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不断通过创新和适应来满足人类沟通的需求。
1/ 1。
孩子如何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
![孩子如何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1ed4660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2.png)
孩子如何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孩子的表达能力是展现其思维和个性的重要途径,而创造力则是孩子在表达中展现独特性和想象力的关键。
如何引导孩子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培养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孩子如何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的方法和策略。
创造力的重要性创造力是孩子未来成功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当今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创造力成为了人们区别于机器智能的独特标志。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还可以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让孩子有更多选择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除了书面文字表达外,还可以鼓励孩子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表达。
每种表达方式都可以唤起孩子不同的感官体验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鼓励自由表达和想象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想象力。
不要过分干预孩子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而是要尊重他们独特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自由表达和想象,孩子可以更好地挖掘内心世界,释放潜藏的创造力。
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话题为了引导孩子在表达中发挥创造力,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话题,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
这些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让孩子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进行回答;也可以是具体而有趣的话题,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并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意游戏与角色扮演创意游戏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参与各种角色扮演游戏,孩子可以扮演不同身份、经历各种情境,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时,创意游戏也可以激发孩子对于新奇事物的兴趣,促进他们在表达中展现出更多独特性和创意。
鼓励尝试与失败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并接受孩子尝试失败的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论文二
![创造性思维论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720f0f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2.png)
创造性思维论文二创造性思维论文4摘要:创造性思维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或不可企及的。
创造性思维应该有明确的内涵和具体的要素。
创造性思维在物理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的历史表明,创造性思维对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基础理论的产生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求多种解决的新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有创新动机,向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方向发展。
这对于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一、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学始于思,思始于疑。
”“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由教师置疑,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维。
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
”教师的作用不是只讲授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多问为什么,能提出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停滞。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给学生巧设质疑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循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着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九年级语文上册 谈创造性思维2_1-5
![九年级语文上册 谈创造性思维2_1-5](https://img.taocdn.com/s3/m/f518d0d56c175f0e7dd1375c.png)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成为现实。
富有创造力的人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对比论证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进行自我压制留意自己细小想法的名人事例1.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以苹果落地的想法开始的。
2.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以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
3.伽利略从教堂里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留意自己细小想法的名人事例4.法国大数学家潘家顿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现,大半是他在街头闲逛时,留意一些“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想法”后产生的。
5.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
“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这种看法为什么不对?①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②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不过,但也不建议过度使用哦,因为有一部分人工泪液含有一定的防腐剂,过犹不及。
首先,要严格遵循20-20-20原则,即阅读、书写、看手机及电脑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看向20英尺(6米)之外至少20秒。
德视佳眼科还要提醒您,冬天同样要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如果能实践这几点,icl晶体植入术价格定能独树一帜,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并不断的前行着。
icl晶体植入术价格https:///lens-surgeries/costs/但扪心自问,除了先天性近视、遗传性近视,一些不好的用眼习惯也使得不少人罹患近视。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种视觉错觉而已。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近视是不可逆的。
英语写作中的创造性与表达
![英语写作中的创造性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ef6588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8.png)
英语写作中的创造性与表达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写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它不仅能够检验我们对语法、词汇的掌握程度,更是展现我们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英语写作中的创造性与表达,就如同绘画中的色彩与线条,共同构建出一幅生动而独特的画卷。
创造性在英语写作中意味着突破常规,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思想。
当我们面对一个给定的主题时,大多数人可能会遵循常见的思路和模式。
然而,具有创造性的写作者会尝试挖掘主题中不为人所注意的方面,或者将不同的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比如说,当写作关于“旅行”这个主题时,常规的思路可能是描述旅行中的美景、美食和所遇到的有趣的人。
但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作者可能会从旅行对个人内心成长的影响入手,讲述旅行如何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和独立。
这种独特的视角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更具深度和魅力。
创造性还体现在写作的形式和结构上。
传统的英语作文往往遵循着开头、中间、结尾的三段式结构,虽然这种结构清晰明了,但有时也会显得过于刻板。
具有创造性的写作者会尝试不同的结构,比如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头,或者采用倒叙的手法来讲述故事,甚至可以将整篇文章构建成一封书信或者一篇日记。
这样的创新能够让文章在形式上更加新颖,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表达则是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转化为文字的过程。
清晰、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让读者理解我们思想的关键。
在英语写作中,词汇的选择和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丰富多样的词汇能够让我们的描述更加精准和细腻,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例如,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的笑容时,除了常见的“smile”,还可以使用“beam”(眉开眼笑)、“grin”(咧嘴笑)、“chuckle”(轻声笑)等词汇,这样能够更生动地展现出笑容的不同特点。
此外,恰当地使用习语和俚语也能够为文章增添地道的英语风味,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使用的习语和俚语在语境中是恰当的,否则可能会造成误解。
通过写作提升个人的创造性表达
![通过写作提升个人的创造性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ad3cd1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2.png)
通过写作提升个人的创造性表达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创造性表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脱颖而出,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展现自我、与他人交流,并为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而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来提升这一关键能力。
首先,写作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当我们面对一张空白的纸或一个空白的文档时,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讲述一个独特的故事或者阐述一个新奇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不断地运转,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挖掘出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创意和灵感。
比如,我们可以想象自己身处一个遥远的星球,那里有着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规则,然后通过文字将这个奇妙的世界描绘出来。
这种想象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还能为我们的写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其次,写作促使我们学会多角度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
然而,写作要求我们打破这种局限,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事物。
比如,当我们写一篇关于某个社会现象的评论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主流观点,还要尝试站在少数群体或者反对派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更全面、更有深度的文章。
通过不断地练习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我们能够逐渐培养出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在创造性表达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再者,写作有助于我们培养创新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同样的一个意思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表达。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不断地尝试新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以找到最能准确传达我们想法的表达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用比喻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用排比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用反问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这种对语言的探索和创新能够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独特和吸引人,让我们在众多声音中脱颖而出。
此外,写作让我们敢于突破常规。
在写作中,我们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结构和模式,可以大胆地尝试新的形式和风格。
创造性表达与语言创造的关系探究
![创造性表达与语言创造的关系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b94de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9.png)
创造性表达与语言创造的关系探究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创造性表达则是通过语言来展现个体独特的想法和创造力。
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创造可以促进创造性表达的发展,而创造性表达则推动着语言的创新和变革。
首先,创造性表达是通过语言来传达个体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通过创造性表达,个体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情感和经验转化为语言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创造性表达可以包括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的观点、见解和创新的想法。
语言作为表达的媒介,可以帮助个体将内心的世界与外部世界进行对话,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
其次,语言创造是创造性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不断发展变化,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和文化背景。
语言创造是指在现有的语言基础上,创造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以满足新的交流需求和表达方式。
创造性表达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语言工具和表达方式,而语言创造则为创造性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和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创造性表达和语言创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创造性表达可以激发语言创造的动力和灵感。
当个体试图用现有的语言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会尝试创造新的词汇、语法结构或者使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方式。
这种创造性的表达尝试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表达自己,还可以促进语言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语言创造也为创造性表达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工具。
当语言发生变化和创新时,个体可以借助这些新的语言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特见解。
然而,创造性表达和语言创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限制。
创造性表达需要个体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语言创造则需要个体具备创新思维和对语言规则的熟悉程度。
对于许多人来说,创造性表达和语言创造可能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因此,提高个体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和语言创造能力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表达
听完了朱玮老师的《阅读课表达练习的设计与指导》,受益匪浅,学生的表达能力着重在阅读课上训练,从低年级训练学生说好话,说完整的话,持之以恒,那么学生到高年级作文能力不会多差。
实践证明,一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他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不弱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有这方面的训练. 。
课例一年级《小河与青草》
这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学完这课后,师问:“假如小河是骄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骄傲的小草,那会是什么样子?请想象。
”
生1:小河很骄傲,小草们都不喜欢它了,它们离开了小河,没有了小草,河水变浑了
生2:河水变浑了,人们也不能到河边淘米、戏水、洗衣了。
生3:青草很骄傲,看不起小河,小河不在欢快地流淌,小草不再碧绿碧绿的,也渐渐干枯了。
课例二年级《狐狸和乌鸦》
师:狐狸来到大树下,看到了谁?
生:看到了乌鸦。
生:看到了一只叼着肉的乌鸦。
师:这只狐狸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它看到乌鸦叼的肉时,会怎样想?
生:这下可好了,省得我出去找东西吃了。
生:好香的肉,我一定要弄到手。
生:我饿的肚子咕噜咕噜直叫。
这么香的肉,可不能让乌鸦吃了,我一定要把肉骗来。
这类想象说话,通过创设情境,依据课文内容合理展开想象,扩展学生的思维,在语言的表达和话语组织上都有一定的创造性。
这样的表达练习时间不多,可结合课文理解过程进行。
课例六年级《轮椅上的霍金》
师:(出示女记者的话: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命运究竟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请结合课文思考,想象。
(学生交流,接着出示两句式)
句式一:命运让霍金双腿瘫痪,他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
________________……
句式二:命运让霍金失去说话的功能,他不能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 _……
师:请选择其中的一组句子来说一说。
生:命运让霍金双腿瘫痪,他不能在绿草如茵的球场上驰骋,不能和朋友们一起快乐地爬山……
生:命运让霍金双腿瘫痪,他不能和孩子一起放风筝,不能在碧波荡漾的湖水里畅游……
生:命运让霍金失去说话的功能,他不能一展歌喉唱出自己喜欢的歌,不能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小诗……
师:从大家的发言里老师感受到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实在是---- 生:太多了。
师:而霍金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出示霍金话,引导体味。
)
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大,学生没有切身体验。
因此品味文本语言时,学生的感悟往往停留在文本的表面。
上述教例中,教师在学生感悟苍白的情况下,让学生结合生活创造想象,促进学生联系生活去触摸语言,感悟文本。
这一环节,既填补文本的“空白”,又丰富学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