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应对策略论文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分析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分析系别国土资源系班级土地资源管理082班姓名学号答辩时间2012 年5 月20 日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目录摘要 (1)1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3)1.1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1.2 土地利用现状 (4)1.3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 (6)1.4 土地利用特点 (8)2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变动分析 (8)2.1 耕地利用现状 (8)2.2 耕地变动状况分析 (9)2.3 耕地变化特征分析 (11)2.4 耕地增加状况 (11)2.5 耕地减少状况 (11)3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分析 (12)3.1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不够 (12)3.2 城市内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够 (12)3.3建设用地比例小 (12)3.4 生态退耕造成耕地不断减少 (13)3.5 征地占用耕地规模过大 (13)4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实现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13)4.1 建立耕地储备库,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13)4.2 制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关管理办法,建立土地评价体系 (13)4.3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科学管理土地资源 (14)4.4 更新耕地保护理念, 树立耕地可持续利用观 (14)4.5 提高开发深度,保护耕地资源 (15)4.6 坚持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和农用地审批制度,加大土地执法力度(15)5 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谢辞 (17)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分析韩娜指导教师:王华丽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特别是对耕地的占用急剧膨胀,造成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降低。
因此,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相互关系研究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是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相关主体保护耕地的意识与行为是决定耕地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逐年增加,使得城市不断向外围发展,难免会占用耕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面积保护两者是矛盾对立的。
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有必要明确我国耕地保护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标签:城镇化;耕地保护;问题;对策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自古以来粮食都是人民群众安家立命的根本保障,而保障粮食生产,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强对有限耕地的保护工作。
耕地保护工作是关乎全中国十几亿人民吃饭问题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耕地保护,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才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不会饿肚子,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前进。
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具有现实意义。
1、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目前,我国耕地保护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意识较为薄弱,认为只要将经济发展好,就没有必要重视耕地保护,甚至擅自将耕地使用权转卖给一些企业(对周边环境能造成污染),使得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第二,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不健全,惩处措施不明确,使得部分地区出现耕地被随意占用、盖房等现象。
第三,近年来,我国新增人口逐渐增多,耕地土地面积却逐年减少,使得耕地面积的减少与人口的增多形成矛盾,导致耕地面积紧缺。
2、实施耕地保护的具体政策建议2.1严管严控建设占用耕地(1)强化土地规划源头管控。
坚守底盘,坚持底线,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占用耕地,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划分国土空间管制分区,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严禁以各类名义对农村集体土地实施提前政策处理,对现有已提前政策处理的土地,要规范管理,逐步消化,鼓励流转用于农业生产,不得抛荒,不得改变原土地用途。
凡是涉及用地的项目在选址时,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要主动参与项目选址,做好项目用地选址参谋工作,严格控制项目用地少占、不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耕地保护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耕地被大量占用、破坏、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要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以保护耕地为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进行阐述。
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要建立健全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保护红线,加大对非农用地占用耕地的惩罚力度,明确耕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的界定和保护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用地行为,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保护耕地资源的多样性,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对耕地环境的保护。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周边的农田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威胁,耕地资源的环境质量也在逐渐下降。
为了保护耕地环境,必须加强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减少农业化肥、农药和化工产品对耕地环境的污染,采取生态耕作和绿色农业的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保护和改善耕地环境。
要加强对耕地的合理利用。
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耕地的合理利用,避免盲目占用、破坏和浪费。
可以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节约利用,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设置城市边界,规划合理的城镇化用地规模,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充分挖掘农田土地资源的潜力,实现农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土地集约利用。
第四,要加强对耕地的生态保护。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耕地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土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开展农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农田景观带,保护和修复农田自然生态系统,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实现耕地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是一个严峻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耕地保护工作。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
城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耕地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耕地保护问题是指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耕地资源过度开发、减少及破坏,给农民利益和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耕地保护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提出解决耕地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规模和速度之大,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的耕地被征用和占用,使得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据统计,每年有数十万亩耕地被征用和占用,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在耕地面积减少的耕地质量也面临着下降的趋势。
由于耕地过度利用和单一种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耕地保护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更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耕地是农民的生存基础,减少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会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困难。
耕地的破坏还会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损失。
这些问题不仅对人类和农民产生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阻碍。
针对耕地保护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加强立法保护。
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
加强耕地保护意识。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耕地保护的重视。
农民也应该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中来。
加强耕地利用的科学管理。
政府应该加强对耕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利用和破坏耕地。
还可以通过推广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式,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质量,保护好耕地资源。
耕地保护是城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加强立法保护、加强意识宣传、加强耕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耕地资源,实现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利益的双赢。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及应对策略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现状、问题及确保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策略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our country city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ensure that the city lan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coping strategies.Key words: City;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strategy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不断占用耕地,“吃饭”和“城建”给耕地保护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然而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如果不加节制和应对,保住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将不可能完成。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发展现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城市化进程和发展对土地使用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城市的迅猛“长大”,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
根据《瞭望东方周刊》的《中国1990—2010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制图》课题研究,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2倍以上,一些城市扩张更是达到20倍以上。
如浙江慈溪,建成区面积由2.92平方公里变为213.17平方公里。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土面积总是能够支撑城市建设所需的土地。
但是,是否能够节约高质量的农地、避免高质量农地被城市化,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1]。
参考日本、新加坡、欧洲等地的城市化经验,中国应该有更加节约高效的土地发展策略和方式。
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但是,耕地的退化和耕作面积的减少给农业生产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鉴于此,本文首先提出耕地保护的存在问题,其次提出耕地保护对策。
加大对我国耕地的保护力度,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耕地保护;存在问题;对策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其城市化建设的占地面积也在不断地向周边扩展,同时,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造成了城市周围的耕地被占用,由于种植业普遍效益不高,缺乏人员来种植,导致了耕地非农化粮食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致使我国耕地实际种植面积减少,从而致使我国粮食产量的逐年减少,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耕地保护是一项重大的、长远的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在此基础上,从法律上加强对土地的管理,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积极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安排好各类土地利用,切实加强土地用途管制,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
维持一定的耕地面积,确保耕地保护红线实至名归,可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将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子孙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2016年9月,砚山县被云南省确定为耕地休耕试点县,首批休耕1万亩,2020年9月耕地轮作试点实施3万亩,通过休耕轮作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养地培肥,实现种地养地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耕地保护的存在问题(一)农业生产者对耕地利用的不恰当做法中国农用土地持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种植人员对耕地的开垦和种植没有任何的节制,在对流转耕地的期限内,只顾经济利益,一年内种植茬数过多,开发过度,没有考虑耕地的承载能力和恢复期,从而致使了耕地土壤的退化。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
在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耕地保护问题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耕地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耕地保护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耕地被城市用地取代,耕地面积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土地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发展对周边农田的影响也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园区、居民用地、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占地,容易造成土地沉降、土壤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目前,我国对耕地保护已经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
设立了耕地保护红线,明确了耕地的保护范围和数量。
通过耕地保护红线划定,可以避免过度占用耕地。
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保证农田的适度休养生息,提高土地的质量和产量。
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耕地资源。
耕地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方政府存在对土地经济的追求,往往将城市土地产权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手段,导致耕地被大规模占用。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
有些地方在实施耕地保护红线时存在违规占用耕地的情况,同时对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处罚不严,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机制不完善,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农民对耕地的保护意识不强。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耕地保护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明确耕地的保护区域和数量,避免过度占用。
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地行为。
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机制的改革,推动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农业节水、节能、减排等技术手段,提高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对农田耕地资源的压力与管理对策

城市化对农田耕地资源的压力与管理对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也不断扩大,农田耕地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农田耕地资源的压力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化对农田耕地资源的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这导致了对农田耕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房屋等,这就直接减少了农田耕地的面积。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纷纷涌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导致农田耕地的使用率下降。
再次,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田耕地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农田耕地资源管理对策为了缓解城市化对农田耕地资源的压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对策。
首先,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和农田耕地,确保农田耕地的保护。
其次,应加强农田耕地的保护和管理,严禁非法占用和破坏农田耕地,加大对农田耕地的监管力度。
同时,应鼓励农民参与农田耕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农民对农田耕地的保护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农田耕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田产出,减少耕地面积的占用。
在管理对策方面,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措施。
例如,可以推行农田耕地的多元化利用,将农田耕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农业旅游、农家乐等产业,提高农田耕地的综合效益。
此外,可以推行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将闲置的农田耕地流转给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加强农田耕地的科学管理,通过合理施肥、合理轮作等措施,提高农田的产出。
总之,城市化对农田耕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对策,可以缓解这种压力。
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保护和管理农田耕地,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的措施,将农田耕地用于多种用途,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标。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建设对农村耕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农地资源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护耕地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镇化建设对耕地资源的影响城镇化建设对耕地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划用地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二是城市周边农村土地流转对耕地资源的削减。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划用地对耕地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城市用地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直接导致农村耕地资源的减少。
城市周边的农村土地流转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农村土地被流转至城市开发商手中,转而用于房地产开发或者工业用地,这些行为也对耕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在城镇化建设中,耕地资源的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用地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城市用地的不合理规划和不断扩大,直接导致了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使得城市周边的农村耕地减少,农民的土地收入也随之减少。
2. 农村土地流转对耕地资源的削减。
城市周边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使得耕地资源被不合理开发利用,大片的耕地成为了房地产开发或者工业用地,这对耕地资源的保护造成了重大的危害。
3. 土地利用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土地利用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城镇化建设中大量的耕地资源被滥用或者被过度开发,耕地资源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解决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1.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用地的合理规划和控制,将极大地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合理规划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土地资源,将有效保护农村的耕地资源。
2.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
对城市周边农村的土地流转实施严格管理,保障农村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合作社等形式集体经营土地,有效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削减。
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论文

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探讨摘要: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科研课题。
本文主要针对金华市金东区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耕地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基层地区保护耕地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耕地保护;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e land as a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s the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dealing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walk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ational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topic.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jindong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jinhua make use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cultivated land chang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of the effective mechanism.keyword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 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仍然旺盛,需加大耕地保护和补充耕地力度金华市金东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用地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象日益突出。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耕地的需求与保护之间产生了矛盾。
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好耕地资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城镇化建设对耕地的影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耕地被征用用于工业园区、居住区、基础设施等建设。
这不仅直接减少了耕地资源的数量,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破碎化,降低了耕地的肥力和生产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耕地保护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城镇化建设中,耕地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土地利益调整的问题。
由于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土地征收与补偿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导致土地征用程序复杂、相互矛盾、谈判困难。
其次是土地利用方式的问题。
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需要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这就需要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土地资源,确保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相协调。
再次是政策法规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较为滞后,土地征用、流转、保护的相关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矛盾,难以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三、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要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相互协调。
首先是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将城市建设、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融为一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资源。
其次是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的程序和机制,确保土地征收公平合理,对被征用的耕地进行合理评估和补偿,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再次是加强土地保护监管。
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执法监管,严格审查征地项目,防止滥用职权,确保土地征收合法合规。
最后是推进土地流转。
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将散片耕地通过流转整合成大块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耕地资源在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异常重要性和战略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耕地保护面临着多重压力。
本文就当前耕地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可采取的措施做了一番初步探讨,以期实现耕地保护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
标签:新形势;耕地保护通过采用各种措施和手段来保护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近年来由于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问题十分突出,这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对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1、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对耕地进行保护,可以为保护农田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当前耕地保护作为地方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农民耕地保护意识的提升,通过提高耕地保护水平,从而让农作物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生长,更好的满足农民的日常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耕地保护还有利于实现有限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即通过耕地的合理规划,针对耕地的实际情况对其利用进行科学安排,在确保满足耕地保护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耕地的合理利用。
2、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1城镇发展规模过大,耕地占用比重过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而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时,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镇化发展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土地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相应的耕地保护机制建立就更為困难。
目前,我国政府长期实施“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中小城镇化战略,土地供给向三、四线城市倾斜。
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城镇化水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53万亩,耕地减少615万亩。
城市建设用地外延迅速扩展占用大量耕地,耕地占用比重过高,必须完善和创新耕地保护工作方式,保护耕地,实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用地与耕地的协调统一。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从我国耕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介绍了当时可耕地的保护价值,分析了实际可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压力。
政治保障和市场机制成倍增加。
农村复兴离不开可耕地的保护。
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促进农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2022年核心文件1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并明确实施了耕地保护措施。
落实党和政府共同努力,保护耕地,严格遵守18亿亩红线。
多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被分解永久性分步、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签署的信件,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实施严格的评估是作为刚性、一票否决指标和终身责任。
实施新时代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仅要加强数量保护,还要提高质量,需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关键词:新型城镇;耕地保护;问题;对策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1.1农村耕地保护意识淡薄农村农民的根本动机来保护耕地是食物获取收入,而且价格都很低,在我国使用谷物很小,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很低,有些甚至都不能补偿的资金必须全部分给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低,农民种地。
遗弃可耕地、非法转移、破坏可耕地和占用可耕地用于住房等现象经常发生,严重阻碍了可耕地保护工作的进展。
1.2部分地区可耕地严重污染目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侧重于保护耕地的质量和数量,而忽视了耕地的生态保护。
沿线的许多城市的郊区,附近的铁路线路、工业园和其他企业聚集区、一些重污染企业不直接倾倒废物和废水、废气按照法规,从而污染了周围的耕地。
耕地面积受到许多污染物的影响,这些污染物会降低耕地的肥力,大大降低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田被破坏了。
目前,对污染工业企业的处罚集中在一种形式的罚款上。
在实践中,没有达到有效控制污染工业企业废物排放的目标。
此外,罚款很少支付给农民,他们是可耕地污染的最大受害者。
1.3耕地保护检查措施不足为了有效保护可耕地资源,中国通过了多项法律法规,在打击可耕地浪费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得到了加大幅度发展与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耕地保护问题,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推进都造成了较大影响。
基于此,文章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实现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和谐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耕地保护;城市土地;利用一、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土地利用问题(一)征地过宽过大,耕地占用过量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处于公共利益考虑,国家可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依法征收。
然而由于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不具体,导致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过量征收,大量耕地被盲目占用。
加上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未能对农民土地归属权、继承权、支配权等进行明确解释说明,尤其是随着种粮经济效益下降,农民对于农业经济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当政府提出征地补偿等措施时,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答应了耕地征收,土地保护意识薄弱,助推了大量耕地被占用。
(二)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由于缺乏合理地利益分配机制,土地资源控制力度不强,加上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导致了土地资源得不到精细化利用,存在较大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指标,以牺牲耕地为代价进行盲目的招商引资,产业园、开发区、教育园等土地用地规划缺乏必要的合理性,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在历史因素与城市土地规划落后等原因的影响下,我国许多城市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问题,大大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党政机关单位、院校等占据了城市中心及高地价区域,服务业等生活保障类型规划较为偏远,城市土地的差别利用效率得不到充分体现,降低了城市土地资源产出效率。
此外,工业用地规划偏大,而城市园林绿化与交通规划用地面积偏小,无法发挥土地集约利用价值。
二、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耕地保护问题(一)城市化推进与耕地保护存在较大矛盾对于城市化发展而言,需要占用大量耕地面积才能实现外延扩展,此消彼长,耕地面积总量逐年减少。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城镇化建设是指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耕地保护。
耕地是农民的生命线,是农民谋生的根本。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农民转移至城市定居,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用地。
由于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住宅、工厂、商业设施等,导致大量的耕地被非农用地所替代。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收入的提高,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也相对增加,导致耕地被过度开垦、过度利用,加剧了耕地的短缺和退化问题。
耕地保护问题非常紧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要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优先选择非耕地用地,避免将可耕地用于建设。
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严禁非法占用耕地。
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效益意识。
可以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改良农作物品种等方式,使农民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减少耕地的开垦需求。
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耕地的生态环境,减少耕地的退化和污染。
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和监管机制,严禁非法开垦和占用耕地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在新时期的城镇化建设中,耕地保护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证农民的生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
在城镇化建设中,耕地保护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耕地保护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土地资源并不富足,而且还面临着各种压力和限制。
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对耕地的占用不可避免,这就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耕地减少。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也被改为非农业用途,这也进一步削弱了耕地资源。
城镇化建设中耕地保护问题还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有关。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农民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转向农业产业化和经营规模化,这使得他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
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占用又使得耕地资源的供给减少,从而导致了农民利益的损失。
解决耕地保护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等因素。
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土地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严格控制城市用地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优先保护良好的耕地。
要加强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耕地的依赖。
要加强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确保他们在城镇化建设中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从而保障农民的利益。
加强农业转型和城市农业的发展也是解决耕地保护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发展城市农业,将农业产业与城市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农业对耕地的需求。
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农业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耕地保护问题,实现城镇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探讨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探讨随着中国的人口不断增长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城镇化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耕地和农业地区受到威胁的问题。
这些问题威胁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致力于保护耕地和农业地区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其中包括现有政策和措施的成效、不足之处,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保护中国宝贵的耕地。
整体概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推进城市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
这导致中国的城市化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长,从20%左右(1980)增至60%以上(2018)。
与此同时,为了达到更高的城市化率,不少农村土地被改造成非农土地,导致大量的农田遭到了破坏。
这样的非农土地发展速度通常比耕地转移速度更快,尤其在一些快速城市化的城市中,情况更为严重。
现行政策和措施中国政府一直尽力保护耕地,发掘可用的非农资源作为城市化土地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中国引入、完善了很多地方政府未来土地使用计划,比如选择回收、压缩、合并类似的土地和地上建筑。
同时,通过政策确定的限制,使农村耕地在后续城市化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保护和注意。
此外,中国政府还实行了土地占用计划制,涉及重大工程建设等,并推出了相关办法等,以维护国土和耕地资源的利益。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的耕地保护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的耕地总面积在2009年时约为1.846亿亩,与2018年时基本持平,而这十年间的城镇化率则从43.9%增长到了59.6%。
这表明中国政府的努力和政策措施跟上了城镇化进程的步伐,成功地保护了耕地面积。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政府的耕地保护措施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对于城步县、新农村等较贫困的地区而言,保护政策和费用在底层居民中间可能意义不是很大,且受益的人群范围逐步减少。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并不十分积极地落实保护耕地的工作,这也使得保护措施的成效不尽人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而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建设进程也在逐步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土地资源的需求则会逐渐提升,并且会出现侵占耕地的情况,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政府单位则应该提高对耕地的重视程度,并且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同时还要认识到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耕地保护;问题与对策引言: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正在深入推进,而在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耕地占用这一问题,导致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从而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不少人的耕地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且监督力度不足,这些都是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使得耕地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耕地保护问题的认识,并且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同时还要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制定有效的耕地保护方案,避免耕地资源受损。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地区耕地污染问题严重当前,我国相关单位在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耕地数量及质量的保护过于重视,反而忽视了耕地自身的生态保护工作。
在不少城市郊区、重点铁路沿线、工业园等区域的周围,存在不少重污染企业,其在生产工作中,没有对生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水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就直接将其排放到周边的耕地环境中,导致耕地环境受到污染。
而耕地土壤表层一旦出现大面积的污染现象,那么整个耕地质量就会降低,有些耕地污染问题甚至严重到已经无法耕种农作物的情况。
现阶段,我国针对污染企业,通常会使用罚款这一方式,提高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以此减少工业企业的“三废”排放量,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该惩罚措施很难从根本上对工业企业的“三废”排放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遏制。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

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耕地数量逐年递减,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采取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措施,才能够协调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减少的矛盾,切实保护耕地。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措施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也不断成长,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如何切实保护好我国耕地资源,实现城市化发展和耕地保护的最佳统一,是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所以正确处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城市化的内涵及重要性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产业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由农业结构转变为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协调发展结构;乡村产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和休闲生活向城市生活转变。
城市化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其发展程度对社会发展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城市化能促进人的素质的转变提高,促进公共设施的改善和人文环境的优化;如果从工业化的发展来分析,城市化又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过程,其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集聚整合的过程,其根本动力就在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益。
2.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农业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耕地则是农业的基础。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一般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乱占耕地、浪费土地的问题致使耕地面积逐年递减,如果不遏制这种势头,我国13亿多人口的粮食问题会日益严峻,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
中央领导从战略高度指出中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浅谈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

浅谈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摘要】当前,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耕地保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规,包括耕地审批管理、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耕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这些措施不仅是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也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耕地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保护耕地资源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注重耕地保护,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加强耕地保护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农民共同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审批管理、土地集约利用、承包经营制度、农业生产结构、社会共同努力、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当前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步推进,一些农村地区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在逐年增加。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导致一些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资源的保护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耕地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护好现有的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资源的保护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重要基础。
在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耕地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压力和威胁,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耕地的保护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被大规模占用和破坏,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不利于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现状、问题及确保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策略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our country city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ensure that the city lan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city;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301.21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2-0020-02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不断占用耕地,“吃饭”和“城建”给耕地保护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然而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如果不加节制和应对,保住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将不可能完成。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发展现状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城市化进程和发展对土地使用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城市的迅猛“长大”,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
根据《瞭望东方周刊》的《中国1990
—2010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制图》课题研究,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2倍以上,一些城市扩张更是达到20倍以上。
如浙江慈溪,建成区面积由2.92平方公里变为213.17平方公里。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土面积总是能够支撑城市建设所需的土地。
但是,是否能够节约高质量的农地、避免高质量农地被城市化,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1]。
参考日本、新加坡、欧洲等地的城市化经验,中国应该有更加节约高效的土地发展策略和方式。
城市急剧扩张,首先占用的就是城郊的耕地,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占用耕地的绝对量和速度在不断飙升。
1990到2000年期间,约有53.4%的城市扩张面积来自耕地;2000至2010期间,这个数字达到68.7%。
从绝对量上来看,第一个十年是770万亩;第二个十年是1900万亩,是第一个十年的2.46倍。
中国正在进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面积扩张,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市建成区的使用效率正在下降。
通过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等统计文件中人口和gdp的计算,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从2000年的0.99万人,下降到2009年的0.89万人。
由于中国在最近十年建成区面积的增速大大快过之前十年,结果显示,2000年来中国单位面积建成区的使用效益不如之前十年。
这种低经济效率的土地利用现象值得重视。
目前邻近城市连片发展的趋势仍将继续,应该优化配置、进行跨市统筹规划,以达到节约土地,增加建成区使用效率的目的。
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保护突出问题
1.城市化不完全导致两头占地现象加剧我国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在进城生产、生活后,他在农村所占的那一块土地并没有退出,而是仍然处于占用中,这样就产生了两头占用的现状,使耕地面积大幅度的减少。
我国产生“空心村”现象的根源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避免大量农民进城对城市
造成冲击,采取了种种限制的措施,包括户籍制度、城市就业制度和住房制度等。
因此,农民进城,转移的仅仅是其劳动力。
由于他无法在城市获得合法的身份认可,无法获得有效的生活保障,无法获得固定的居住场所,所以,他在农村的居民用地就只能予以保留,这就形成了“两头占地”的状况。
2.土地流转无序导致耕地用途无法保障
2008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加大、流转速度加快。
2007年前十年,我国土地流转年均增长仅为14%,但仅2008年一年土地流转就猛增70%,2009年再增50%。
在地方政府与大公司的合力推动下,全国已累计流转1.7亿亩土地,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2%。
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率同创新高。
土地流转固然必要,但一些问题不能忽视。
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并不矛盾,相反,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2]。
问题在于,一些地区土地流转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用来发展效益农业,用于粮
食种植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流转规范不健全,耕地抛荒时有发生。
如果耕地持续减少、更多的流转土地用于非粮食生产,势必会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续扩大。
城镇化、工业化对用地需求甚殷,土地出让,可能会比庄稼地里来钱快,但是,要是不坚守 18亿“红线”,粮食供求逆转,物价的飙升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如何有效地激励土地流转进行粮食种植、保障土地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3.城市盲目规划发展导致耕地浪费严重
我国很多城市面临这样的一种状况,旧城区建筑密度高,道路狭窄,环境恶劣,土地过度利用;而新开发区盲目扩张,土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及其传统政绩工程导致的盲目规划,无序扩张使的城市化发展变成盲目发展,发展大工程的游戏。
辽宁中部一个小县城县政府行政中心搬迁城外新址,占用大片耕地,新建大广场面积达到46万平方米,比世界最大的天安门广场还大出2万多平方米,此等工程何用之有,只成为浪费耕地的有利证据。
在大广场、大马路、大建筑推动造城运动蓬勃发展,粗放式占地,浪费现象惊人,其危害之恶劣难以言喻。
钢铁之城本溪,建设60平方公里的新城;东北另一个农业大市,市政府搬迁到城南十几公里外的新区,并专门配套建设公务员居住区。
占用了十分肥沃的黑土地,昔日著名的水稻产区,今年却不能收获一粒水稻,万亩农
田中一座座工地建立。
全国众多城市掀起的盲目“大规划”之风,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耕地保护应对策略
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根据上述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主要问题,针对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政府政策层面强化引导
要转变发展观念,把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实现城市化的理性发展。
重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防止盲目扩大建设规模,滥占土地。
根据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修订和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如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可以根据国情和国外的经验,进行修订,制定基础设施用地标准或控制办法等,同时,严格用地项目的用地标准审核,加强对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
把城市建设用地指数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成为地方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动力。
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
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
加强土地整治和执行力度
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毁损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
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美化城市环境,采用工程技术、土地产权调整等措施,对城市低效土地进行必要改造的活动。
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3];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政策工具的运用转变,特别是将农用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促进土地整治管理模式显著改变和综合效益有质的提升。
具体执行上,应综合考虑区域土地整治潜力、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土地整治意愿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急需整治的内容。
4.完善耕地保护立法体系建设
加强规划管理法制建设,按照依法实施规划的要求,适时出台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条例,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同时加大规划管理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实行典型检查与全面检查、专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定期公布各地规划执行情况。
加大违法用地的执法和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地用地和批准相关规划的行为。
提高违规行为的行政成本和经济成本,增强基层监管力度,有效预防违法用地
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丽梅,顾炯,尹宏祯等.城市化、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来自成都市土地整理数据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
济,2011,(5):27-31.
[2] 李明秋,姜英.典型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1,(4):155-156,159.
[3] 路燕,路晓明.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772-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