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的实训报告

自然地理学的实训报告

一、前言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科学,涉及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个方面。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自然地理学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训目的1. 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提高学生在野外考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实践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4.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实训内容1. 地貌考察: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实地考察,了解地貌的形成过程、特征及分布规律。

2. 气候观测:学习使用气象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对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观测。

3. 水文调查:了解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现象,学习水文观测方法,如流速、水位、水质等。

4. 土壤调查:学习土壤的采样、分析方法和土壤类型划分,了解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5. 植被调查:学习植被调查方法,如样方调查、样带调查等,了解植被类型、结构及分布规律。

6. 实验操作:进行自然地理学实验,如土壤水分测定、植物水分含量测定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7.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典型案例,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探讨解决措施。

四、实训过程1. 地貌考察:我们选择了典型地貌类型进行考察,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地貌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 气候观测:在实训基地,我们使用气象仪器进行了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并记录了数据。

3. 水文调查:我们选取了河流、湖泊作为调查对象,对流速、水位、水质等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水文现象。

4. 土壤调查:在实训基地,我们进行了土壤采样、分析,了解了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5. 植被调查:我们选取了不同植被类型进行样方调查,了解了植被类型、结构及分布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现象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加强对地球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中国某省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习时间为两周。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地形地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形成背景和演化过程。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貌剖面测量,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2. 水文地理调查选择一条河流进行水文地理调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了解河流的特征和水文循环。

调查河流附近的湖泊、水库等地形,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气候与环境观测在实习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指标,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当地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分析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实习成果完成地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多个地貌剖面图和记录表;进行了水文地理调查并测量了河流流量;完成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象观测,并记录了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总结了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环境状况。

2.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展望未来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我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阅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盼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力量,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讨论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同学对自然现象观看和独立讨论的力量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熟悉;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观看和分析的力量;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预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观看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2020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2020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2020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1)石菊花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

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

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

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

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

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

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考察时间:10月28日——31日考察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翠华山三、实习目的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实习仪器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五、实习内容1、实习区域概况本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

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

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

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

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

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

湫池周围。

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

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

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一、前言____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

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习的实习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____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

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____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

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东西最长____公里,南北最宽____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____%,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____米,最低点海拔____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

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 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

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

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____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分布规律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通过此次实习,旨在提高我们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我们的野外实地观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技能,并加深对地理环境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主要分为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五个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自然地理现象丰富的地点,如山地、河流、湖泊、森林和农田等,通过实地观察、测量、采样和数据记录等方式,对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1. 地质方面: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观察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特征,了解了地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2. 地貌方面:通过观察和分析山地、河流等地貌形态,我们学会了识别不同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并了解了地貌与气候、侵蚀作用等的关系。

3. 土壤方面:我们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采样和分析,了解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与植被、地形等因素的关系。

4. 植被方面:我们观察了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了解了植被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特征,以及植被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关系。

5. 水文方面:我们考察了河流、湖泊等水文现象,了解了水文循环过程、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野外实地观测和调查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通过此次实习,我们认识到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增加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内容的多样性,提高实习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使学生全面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演变规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野外考察、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2. 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4. 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兴趣。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地貌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观察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等,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

(3)实习成果: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撰写实习报告。

2. 土壤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剖面结构,分析土壤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3)实习成果:绘制土壤剖面图,撰写实习报告。

3. 植被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植被类型、分布规律、群落结构,分析植被与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3)实习成果:绘制植被分布图,撰写实习报告。

4. 水文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分析水文过程及影响因素。

(3)实习成果:绘制水文图,撰写实习报告。

5. 环境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环境污染现状、污染源,分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3)实习成果:撰写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阶段:了解实习地点的地理背景、实习内容,准备实习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等。

2. 实习实施阶段: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野外考察、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3. 实习总结阶段: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进行实习成果展示。

五、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报告,包括实习地点的地理背景、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成果等。

自然地理学实训报告总结

自然地理学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自然地理学实训。

通过实地考察、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目的(1)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2)提高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能力;(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4)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打下基础。

2. 意义(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果;(2)增强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力;(3)培养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1)地质地貌考察:观察不同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及成因;(2)水文考察:了解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分布及特点;(3)植被考察:识别植物种类,分析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4)土壤考察:采样分析土壤类型、结构及肥力状况。

2. 实训过程(1)前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实训地点的地理背景;(2)实地考察:分组进行野外调查,记录数据;(3)室内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测试、分析;(4)总结报告:整理实训成果,撰写报告。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1. 成果(1)了解了实训地点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2)掌握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的方法;(3)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收获(1)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2)学会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的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打下基础;(3)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五、实训体会与反思1. 体会(1)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2)野外实习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野外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安全,遵守纪律。

2. 反思(1)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2)在团队合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野外实习过程中,部分同学对安全意识不够重视,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日益受到重视。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高的学科,更是需要通过实地实习来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和地理规律的理解。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与分析,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习地点选在了风景秀丽的XX山脉,这里地形复杂多变,生态系统完整,是进行自然地理学实习的理想场所。

实习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日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山脉的整体地貌进行了测绘,利用GS和地图软件绘制了精确的地形图。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XX山脉的地形特征与板块构造理论紧密相关,山脉的形成与地壳运动的历史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让我们对课堂上学习的地质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对山脉中的植被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采集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样本,并记录其生长环境,我们发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这不仅验证了自然地理学中的环境梯度理论,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还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观测。

通过设置气象站,收集了一周内的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会。

每位成员都分享了自己在实习期间的观察和感悟。

我们讨论了如何将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学术研究中,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解决自然地理问题。

这次讨论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总结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如何在野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次实习经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深入研究的热情。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自然地理学生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实习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

实习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陕西省西安市。

按实习的先后顺序,实习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自然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使我对自然地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我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自然地理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能力,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实习地点:XX省XX市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三、实习目的1. 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培养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实习内容1. 地貌考察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地点的地貌进行了考察。

通过观察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貌类型、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1)山地地貌:考察了该地区的山地地貌类型,如断块山、丘陵、高原等,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2)平原地貌:观察了平原地区的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了解了平原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3)岩溶地貌:考察了岩溶地貌的特点,如溶洞、溶丘、溶谷等,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2. 水文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水文进行了考察。

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了解了该地区的水文特征,包括:(1)地表水:考察了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的分布、类型和水质状况。

(2)地下水:了解了地下水的类型、分布规律和补给条件。

3. 气候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气候进行了考察。

通过观测和数据分析,了解了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规律。

4. 土壤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土壤进行了考察。

通过采样、分析和对比,了解了该地区的土壤类型、土壤剖面结构、土壤肥力状况等。

5. 植被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植被进行了考察。

通过观察、采样和分类,了解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分布规律和植被与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实路报告2篇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实路报告2篇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实路报告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实路报告精选2篇(一)引言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实践目的理解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在自然地理学中的应用。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自然特征和生态过程。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实践内容在本次实践中,我们首先学习了GI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通过使用GIS 软件,我们能够对地理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一个小区域的地形图制作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析,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技术能力,也加深了我们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理解。

遥感技术是自然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地表特征。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解读遥感图像,并尝试识别不同的地物和地貌。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我们对地表覆盖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学实践的核心部分。

我们走访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包括山地、河流、湖泊和草原等。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观察了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自然特征,并记录了相关的地理数据。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和水文条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地理单元的环境特征,我们探讨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关注了当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认识到了自然地理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成果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掌握了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而且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地考察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增强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自然地理学在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结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结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通过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掌握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首先,实习让我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实地考察了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并学习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研究这些地貌的形成和演变。

我深刻体会到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地质学、气候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次,实习锻炼了我的野外工作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多次野外考察,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如GPS、罗盘、水准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能够独立进行地形测绘和数据采集。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观察和记录,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细致程度。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实习期间,我们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学习了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和地图,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地形地貌的特点。

这使我意识到数据分析和处理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如共同进行地形测绘和数据采集。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也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自然地理学的兴趣和信心。

综上所述,通过自然地理实习,我不仅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习让我意识到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自然地理学的知识,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一)杭徽公路实习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 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 主要内容:(1)硅质岩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

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分为____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

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

花岗斑岩是指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

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____%,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

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

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

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____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____%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

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

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二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二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实习宗旨: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重点观察校园道路两侧主要树木及后山植被,研究地质地貌及其成因,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阐释地质变化过程与现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____年____月____日,星期六,天气由大雨转晴。

在陶老师和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榕园广场出发,展开了实习活动。

一、植物识别胡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铁树,这种植物的茎干粗壮,植株高度可达____米,而我们学校的铁树大约在____至____米之间。

铁树的花期在____月至____月,雌雄异株,雄花位于叶片内侧,雌花则在茎顶。

我们所见的铁树为雄株,因此未见到雌花。

随后,老师又介绍了校园中壮观的小叶榕,其树性强健,绿叶如盖,气生根悬垂于树冠之下。

转弯处,老师引领我们至一棵小树前,指出这是一棵芒果树,引起了我们的惊奇,只见树上挂满了青色的芒果。

面对同学们的疑问,胡老师立即提醒:“在野外,无论食物多么诱人,我们都不应食用,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其安全性。

”老师还提及了断肠草的毒性,以及因误采断肠草而导致悲剧的案例,以此警示我们在野外不可随意采食。

老师摘下一片叶子,叶子分泌出白色乳汁,这是桑科榕属的典型特征。

根据其叶子比小叶榕大,我们将其称为大叶榕。

大叶榕的根系较发达,但气生根不如小叶榕密集。

大叶榕是落叶乔木,与小叶榕这一常绿树种不同。

老师还介绍了高山榕,这是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____米。

春天,叶芽萌发,浅绿色的叶子展开,此时花苞片纷纷落下。

其果实如小西红柿般大小,由青绿转为黄色,成熟后变为红色浆果,可食用。

高山榕具有强健的生长性,树姿丰满,能抵御强风,移栽容易,适合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在介绍紫荆时,老师指出其树干挺直,早春时节先开花后长叶,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紧贴枝干,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

而到了夏秋季节,紫荆的绿叶更为婆娑。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与校园中常见的紫荆不同。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野外实习是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实习地点选择在某山区,通过观察山地地貌、水文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引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地貌、天气气候、动植物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本次野外实习选择了某山区作为实习地点。

二、实习过程1. 山地地貌观察:我们对山地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山峰、山谷、地势起伏等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山地地貌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水文地貌实验:我们选取了一条山间小溪进行水文地貌实验。

通过测量河流流速、水位、水质等参数,并采集河水样本进行化验,我们了解了水文地貌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植被、动物分布等。

通过观察和采集样本,我们了解了山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演替规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我们掌握了山地地貌、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调查技巧,并能够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

同时,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了实践技能。

但是,仅凭这次实习还远远无法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化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由于实习内容的具体性质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二)在本周的自然教学户外实习中,我参与了一次有关生态保护的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学校的生态保护俱乐部组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提供实际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实习是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将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所以既要体验还要观察。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总结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总结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自然地理学的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让我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野外考察和研究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和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首先,实习让我对自然地理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通过实习,我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在实习中,我们实地考察了各种地貌,观察了土壤、植被的分布情况,并且了解了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这些都使我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且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其次,实习培养了我的野外考察和研究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活动,例如观察地质结构、测量地貌形态、采集土壤样本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让我学会了使用一些专业的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等。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实习还让我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的重要性。

野外实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让我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

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且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这次自然地理学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我是某某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自然地理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田野考察和实地观察,了解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山地、河流、湖泊和海岸等不同地理环境的考察,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和样本,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此次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实验实践的价值,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习过程及实践活动1.山地考察山地是自然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我首先参与了山地考察活动。

我们选取了某某山作为我们的考察地点,该山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海拔1200米左右。

考察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构造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该山为一座火山,地质构造复杂。

我们仔细观察了火山岩的组成和分布情况,收集了大量的岩石样本进行室内分析。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分析,我们了解到火山岩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火山活动对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山地植被的调查和样本采集,了解了山地植被的类型、分布和生态特点。

通过这次山地考察,我对山地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河流考察在山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对某某河的考察。

某某河是一条典型的冲积河,全长50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5000平方公里。

我们首先选择了河流的源头地区进行野外调研,观察了河流的形态特征和潜在的水能资源。

我们还对河流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发现其PH值较高,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溶解物质。

通过水质分析,我们了解到该河流处于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状态,环境质量较差。

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河流的流量测量和河床测量。

通过河流基本参数的测定,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河流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地灾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湖泊考察在山地和河流考察之后,我们又参与了某某湖的考察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

下面是有2017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欢迎参阅。

(一)杭徽公路实习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主要内容:(1)硅质岩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

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分为3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

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

花岗斑岩是指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

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15-20%,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

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

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

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1-2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50%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

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

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

藻溪镇的板岩绿泥石含量较多,因此看上去为灰绿色。

板岩由泥质岩变质而来,在变质过程中,里面的铁元素被氧化,这也是板岩发黄的原因。

(二)瑞晶洞实习1.实习目的:了解瑞晶洞形成过程,并加深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2.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内的瑞晶洞是一处地下石灰岩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

瑞晶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3.瑞晶洞中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及形成机制:(1)石菊花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

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

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

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

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

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

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

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

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

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4.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习总结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构造,加深了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这次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

当然还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应该与老师多多探讨,这样有利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一、前言20xx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

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习的实习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

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

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16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

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

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

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

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

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

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的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

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左右。

夏季最热月气温27℃,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

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由于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东临鱼米之乡八百里洞庭湖,西频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所以历史上就是着名的物资集散地,据地方志书记载,早在明代,这里就商贾云集的地方,不仅周边贸易发达,同时,还有来自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客商到这里经商办企业。

今天,这里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民航也已开通。

可以肯定,一个朝气蓬勃,现代化的旅游新城正以她的崭新面貌崛起在世人面前!实习目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

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

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

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习。

一.认种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

花期在7~8月。

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

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

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

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个。

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

“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08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

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

”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

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

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

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

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

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

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

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