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能源汽车企业产销(分企业)
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分类
![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7bdd8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9.png)
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分类
《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分类》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整车企业公司可以根据其主要业务方向和产品定位分为几大类别:
1. 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其产品不依赖于传统燃油发动机,完全依靠电池来提供动力。
这类公司在技术研发和电池技术上具有较强的实力,能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性能电动车型。
2. 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
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其产品结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
这类公司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具有突出的优势,能够生产具备高燃油经济性和较低排放的混合动力车型。
3. 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
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燃料电池汽车,其产品利用氢燃料电池来供电,具有零排放和长续航里程的优势。
这类公司在燃料电池技术和氢能源领域有着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
4.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商
除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公司外,还有一些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
这类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能够为整车制造商提供高品质的零部件。
以上是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的一些主要分类,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些分类可能会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
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cdebd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c.png)
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作者:张宇倩,潘晓,李晓雯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33期[摘要]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文章选择了BYD、CHC、WL这三家企业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比较分析这三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剖析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增强盈利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指标[DOI]10.13939/ki.zgsc.2021.33.072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战略、市场规模、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许多不足。
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通过新能源补贴政策推动生产厂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但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以及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如特斯拉入驻上海等,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诸多发展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何去何从存在着许多争议,一些质疑新能源汽车的声音开始蔓延。
为了探究新能源汽车的盈利能力,文章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试图找到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真实问题所在。
通过比较分析这些实干厂商推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实施进程,从财务角度研究盈利能力特征,从而为进行金融估值投资、市值管理、公司治理、厂商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启发。
1研究案例的选择BYD、CHC、WL公司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企业。
BYD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功代表,其新能源乘用车在2015—2017年间全球销量第一,2019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首位。
CHC公司则是我国本土老牌车企,是我国皮卡、SUV、CUV、轿车MPV四大汽车龙头企业。
2017年上市第一款新能源电动汽车后,2018年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
它紧抓新能源发展潮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对我国许多老牌汽车企业有借鉴意义。
WL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专注于生产智能电动汽车,有着典型的互联网造车思想逻辑,其经验对行业新进入者有着典型借鉴意义。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以比亚迪为例-会计-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以比亚迪为例-会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d077d7a32d7375a51780d6.png)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以比亚迪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效益化的成果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其中,较为出色的企业当属比亚迪公司,了解比亚迪盈利模式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符合市场的定向发展战略,从而做出决策。
文章先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现状入手,研究此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其次,介绍比亚迪公司,结合比亚迪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问题并给予对策。
最后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出相关建议,为日后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比亚迪公司的盈利能力近年来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广泛,支持力度大,但比亚迪过度依靠政府补贴。
分析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可观,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
因而此行业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潜能。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比亚迪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efficiency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attracted many investors. Among them, the most outstanding enterprise belongs to byd company. Knowing byd's profit model is helpful for enterprise managers to make targeted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market and thus make decision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studi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this industry. Secondly, introduce the byd company, combined with the profitability of byd company, put forward problems and give countermeasure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which will provide some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this industry in the fu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d's profitability has been growing steadily in recent years, but at a slower pace. Government subsidies are extensive and support is strong. But byd relies too heavily on government subsidi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a promising prospect and an increasingly obvious development trend. At the same time, our government has also given strong policy support. Theref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has great potential.Key Word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Profitability Byd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1 研究目的 (1)1.1.2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 国内研究现状 (1)1.2.2 国外研究现状 (2)1.2.3 评述 (3)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3)1.3.3 技术路线图 (4)2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5)2.1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况 (5)2.2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营现状 (6)3 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 (8)3.1 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 (8)3.2 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8)3.2.1 经济因素 (8)3.2.2 政治因素 (9)3.2.3 技术因素 (9)3.2.4 企业竞争力因素 (9)4 案例分析—比亚迪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1)4.1 比亚迪公司介绍 (11)4.2 比亚迪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1)4.2.1 净利润分析 (11)4.2.2 毛利率分析 (13)4.2.3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13)4.3 比亚迪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5)4.3.1 比亚迪公司存在的问题 (15)4.3.2 对比亚迪公司的应对措施 (16)5 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17)5.1 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 (17)5.2 合理降低营业成本 (17)5.3 调整完善公司发展战略 (17)5.4 积极引进技术创新与吸收投资 (17)5.5 改善营销模式 (18)5.6 加强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力度 (18)6 结论与展望 (19)谢辞 (20)参考文献 (21)1 绪论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 研究目的传统汽车对人类的出行等日常生活都来了巨大的便捷,然而随着传统汽车的普及,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申报2019年西安市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的批复工业信息化局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申报2019年西安市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的批复工业信息化局](https://img.taocdn.com/s3/m/8787dd08551810a6f4248669.png)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申报2019年西安市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的批复工业信息化局你单位报来的“关于申报2019年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的请示”已收悉。
经初审,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等部门专题研究,原则同意你单位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享受西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补贴政策,现将有关事宜批复如下:一、企业和产品1.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共有byd6460sbev7、byd6460sthev10、byd6460sbev4、byd6460sthev5、byd6461sbev、byd6461sbev1、byd6461st6hev、byd6461st6hev1、byd6470mt6hev2、byd6470mt6hev4、byd6470mthev1、byd6480sthev5、byd6490sbev、byd6490sbev1、byd6490st6hev、byd6490st6hev1、byd6490st6hev2、byd6490sthev、byd6490sthev1、byd7001bev、byd7001bev1、byd7002bev、byd7002bev2、byd7002bev3、byd7002beva、byd7002beva2、byd7002beva3、byd7003bev、byd7003bev3、byd7003bev4、byd7003bev1、byd7005bev1、byd7005bev8、byd7005beva4、byd7005beva7、byd7008bev3、byd7008beva、byd7008beva1、byd7008beva4、byd7150wt5hev4、byd7150wt5hev5、byd7150wt5hev6、byd7152wt6hevb、byd7152wt6hevb1、byd7152wthevb、byd6122lgev1、byd6100lsev4、byd6100lsev3、byd6100lsev5、byd6900hlev2、byd6101lgev3、byd6850hzev3、byd6101lgev12、byd6110llev3等54个产品,享受西安市地方财补贴政策,全市统一结算单位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与特斯拉国际化经营对比分析
![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与特斯拉国际化经营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10e1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2.png)
三、国际化经营成果
1、特斯拉
特斯拉的国际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产品线已经覆盖多个细分市场,包括 高端纯电动跑车、SUV、轿车等。同时,特斯拉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 斯拉的市值也在不断增长,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品牌之一。
总的来说,比亚迪和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在品牌背 景、国际化路径、市场表现、技术优势和未来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随 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这两个品牌将在不同方向上继续不 断创新和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服务。
引言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 长的趋势。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公司逐渐受到投资者 的。本次演示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公司的证券投资进行分析,帮助投资 者更好地了解该公司的情况。
四、总结与展望
特斯拉和比亚迪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有着不同的策略和成果,但都取得了显著的 进步和发展。从整体上看,特斯拉更注重高端市场和技术创新,而比亚迪则更 注重本土化和中低端市场。这种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使得两家公司在全球新能源 汽车市场中占据了不同的位置,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两家公司都需要不 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两家公司还应加强合作 与交流,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全 球化的市场中,特斯拉和比亚迪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全球消费者带来 更多、更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服务。
在技术优势方面,比亚迪和特斯拉各有千秋。比亚迪在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方 面有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其刀片电池是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同时,比亚迪在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销售提供 了有力保障。而特斯拉则以其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支撑,在自动驾驶 技术领域独树一帜,其产品在智能驾驶方面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8825b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3.png)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6)2.1 行业发展历程 (7)2.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8)2.3 主要政策环境分析 (9)三、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1)3.1 成本结构剖析 (12)3.2 收入来源及构成 (13)3.3 盈利模式创新与实践 (14)四、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6)4.1 市场竞争格局 (17)4.2 技术创新能力 (18)4.3 政策法规变动 (19)4.4 原材料价格波动 (21)五、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22)5.1 数据选取与处理 (24)5.2 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25)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26)六、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提升策略建议 (27)6.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28)6.2 优化成本结构与运营管理 (29)6.3 拓展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 (31)6.4 利用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32)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结论总结 (34)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5)一、内容概括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竞争等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
通过对行业内主要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梳理,揭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增长速度以及盈利能力的优劣势。
本文还将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和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行业信息。
本文将重点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来源,以揭示行业盈利能力的内在驱动因素。
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分类
![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3de41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0.png)
新能源整车企业公司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
随着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这个大背景下,新能源整车企业们也在不断崛起,竞争激烈。
新能源整车企业可以按其技术水平、市场表现和产品定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下面笔者将从各方面分析和介绍几类典型的新能源整车企业。
首先是技术创新型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是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
它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推出具有领先水平的产品。
比如特斯拉,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凭借其领先的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其产品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再次是规模型企业,这类企业以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渠道扩张为主要发展战略。
它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规模效应和降价竞争。
比如北汽新能源,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头,北汽新能源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可以借助集团资源和品牌优势,加速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时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打开全球市场。
还有以跨界合作为特色的企业,这类企业通过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展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比如比亚迪,作为中国知名的电池制造商,比亚迪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还与国内外多家汽车厂商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产品。
通过跨界合作,比亚迪可以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新能源整车企业可以根据其技术、市场、规模和合作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优势。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整车企业将继续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带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篇示例:新能源整车企业是指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及销售的企业。
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统计数据表
![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统计数据表](https://img.taocdn.com/s3/m/b60185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3.png)
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统计数据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选择,正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以下将从产量、销量、市场份额、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对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了2.3,达到了120.6万辆。
1. 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类型产量统计(1)纯电动汽车产量:80.8万辆,同比增长9.8。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39.7万辆,同比下降3.4。
(3)燃料电池汽车产量:约80万辆。
二、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据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9.7万辆,同比增长4。
1. 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类型销量统计(1)纯电动汽车销量:61.2万辆,同比增长了3.8。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48.3万辆,同比增长了4.9。
(3)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约1.5万辆。
三、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1,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1.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分布(1)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55.7。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占有率:44。
(3)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占有率:0.3。
四、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统计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
1. 补贴政策: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提供各类补贴和支持措施。
2019年,国家实施了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管理规定》,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给予财政奖励等扶持政策。
2. 停产淘汰补贴政策:我国对传统燃油车进行淘汰,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企业停产旧车型,对停产淘汰的旧车型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贴。
2019-2020年汽车制造业研究报告
![2019-2020年汽车制造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1ecbb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d.png)
2019-2020年汽车制造业研究报告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性。
汽车制造上游行业主要为钢铁、化工等行业,下游主要为个人消费、基建、客运和军事等。
汽车制造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钢材价格、油气价格、消费者偏好以及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也是影响汽车制造行业的重要因素。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得到大幅提升。
2019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者信心下降、前期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逐步退坡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行,行业产销量萎缩。
受行业收入下降及原材料钢材价格维持高位等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减弱,信用风险有所加大,行业内规模体量小、盈利能力弱及对新能源补贴等政策敏感度高的企业信用风险或将明显上升。
受行业景心胸下行影响,样本企业汽车销量2018年来出现下降,产能使用率有所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财务方面,由于销量下降及原资料成本坚持高位,样本企业毛利率出现下降,且2019年前三季度降幅较为明显。
得益于回款较好及费用掌握,样本企业经营性现金流表现尚可,但投资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非筹资性现金流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程度一般,且样本企业财务杠杆程度普遍较高,个中部分样本企业偿债压力大。
2019年前三季度,行业内仍以发行中期票据和公司债等传统债券为主,当期发行的债券信用评级全部为AA+级以上(含AA+级),发行利差总体较小。
级别调解方面,受行业景心胸下行及自身经营问题影响,2019年前三季度汽车制造行业共有3家主体信用等级下调,个中1家违约,其他主体信用等级无变动。
展望2020年,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汽车保有量进一步上升以及前期新建产能继续释放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预计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且在前期政策刺激并较大量释放有效需求之后,政策空间及效果或将受到一定约束。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19fd1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1.png)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分析自从中国政府于2009年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的举措,同时也为制造业和汽车产业带来新机遇。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包括市场规模、政策支持、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达到10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5倍,占据了整个汽车市场的5.4%。
其中,纯电动汽车(BEV)销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3.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销量达到42万辆,同比增长3.2倍。
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此外,中国政府还在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普及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20%。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还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充电设施,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政策支持政策一直是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购车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免费牌照等,并且逐步减少补贴的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
政策的调整使得企业需要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来保持优势。
竞争格局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依然比较集中,国内五大主要生产商包括比亚迪、广汽新能源、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和长城汽车,占据了市场的85%以上的市场份额。
它们的产品线比较完善,技术研发实力较强,产销规模也不断扩大。
此外,一些外国车企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布局,如特斯拉、日产、宝马、大众等,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市场资源,也在市场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未来发展趋势总体上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是不错的。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将继续推动市场的快速增长。
但是,未来市场格局的变化和技术研发的突破,也将产生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继续减少,这将使得企业更加需要依靠自身的实力来发展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0b74a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7.01.0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施行日期】2017.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已经2016年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6月17日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产业〔2009〕第44号)同时废止。
部长苗圩2017年1月6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在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GB/T3730.1-2001)第2.1款所规定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不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千克的三轮车辆。
本规定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和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并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准入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结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aa3b12650e52ea551898f2.png)
从产品结构方面上看,整个轻卡市场仍然以中低档轻卡为主,高端轻卡份额变化明显,各市场结构仍相对稳定。主流 轻卡中宽体驾驶室车型增长趋势越发明显;而在标载市场,自重轻、高速节油,矮车架,小吨级车桥表现良好;超载 市场的需求依旧是承载力强、中速节油、高车架,搭载大吨级车桥、大扭距变速箱。同时,窄体、中体、宽体车身, 双排、排半、单排座位布局,因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另外,轻卡市场区域特征明显。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上升较大,而经济欠发达的区域,低端产品 仍然是主流需求。当前的轻卡主导市场仍以东部沿海及中原腹地为主,上述地区轻卡市场份额占全国70%左右。
企业
华晨 金杯
江铃 汽车
郑州 宇通
南京 依维柯
北汽 福田
金龙 联合
苏州金 龙
厦门 金旅
少林
中通
销量 (万辆)
10.38
6.53
5.61
4.20
3.33
3.28
2.58
2.46
1.36
1.20
同比 增长
11.88% 19.64% 8.47%
4.98%
39.7% 10.55% 3.98%
3.19%
1.02%
0.16%
市场结构(内圈是2012年结构,外圈是2013年结构) 轻客销量增长最快,比重进一步提升,推动客车整体增长;
2013年,轻客市场全年销量累计32.93万辆,同比增长17.5%,销量占客车总销量的 比重由2012年65.8%提升至69.0%,上升3.2个百分点。
中客销量下跌;
全年累计6.87万辆,同比略降2.1%,占比14.4%。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7db991b90d6c85ed3ac608.png)
32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年第10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陆相文(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系,山东潍坊261000)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市场机制不完善、销售环境不景气等。
要突破发展的障碍,就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创新,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426.471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ki.njwx.2019.10.017随着汽车的普及,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能源问题和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显现出来,能源问题主要体现在石油的消耗逐渐增加。
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和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能源动力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汽车产业一个新目标。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量大国,随着传统能源汽车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加剧和能源的消耗增多,促使我国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例如2012年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文件提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此后,国家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补贴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机构的采购、减免车辆购置税等,全方位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比分析
![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ce36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2.png)
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比分析一、产销情况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突破、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随着政策环境、产业环境、消费环境持续向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高速发展期。
二、企业对比:小鹏汽车VS理想汽车VS蔚来汽车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部分车型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已经具备和燃油车竞争的能力。
在目前各大汽车企业投入的新车型中,新能源汽车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
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国产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成立时间相隔不久,至今成立仅6-7年。
从营业收入来看,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三大企业中,蔚来汽车营业收入居首位,2020年达到162.58亿元,较理想汽车的94.57亿元高出68.01亿元,较小鹏汽车的58.44亿元高出104.14亿元。
其中蔚来汽车汽车销售业务营收151.83亿元,较理想汽车高出59.0亿元,较小鹏汽车高出96.36亿元。
2020年小鹏汽车净亏损27.32亿元,较上年减少了9.60亿元;理想汽车净亏损1.52亿元,较上年减少了22.87亿元;蔚来汽车净亏损53.04亿元,较上年减少了59.92亿元。
从2020年汽车交付量来看,蔚来汽车总交付量为43728辆,较理想汽车的32624辆多出11104辆,较小鹏汽车的27041辆多出16687辆;2021年1-7月,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超过理想汽车,达到38778辆,蔚来汽车总交付量为49887辆。
从2020年各月份汽车交付量来看,整体呈向好态势,12月为全年最高值,其中小鹏汽车12月交付量为5700辆,理想汽车12月交付量为6126辆,蔚来汽车12月交付量为7007辆。
汽车制造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汽车制造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22742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5.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发展概况1. 产量持续增长过去一年,我国汽车产量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其中,乘用车产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商用车产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2. 销量稳步提升在汽车产量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销量也稳步提升。
据中汽协统计,全国汽车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其中,乘用车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商用车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3. 产品结构优化过去一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在产品结构上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车型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据中汽协统计,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市场份额达到XX%。
4. 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全球汽车市场,我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1. 产能过剩虽然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持续增长,但部分细分市场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加剧。
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 节能减排压力加大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汽车制造业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
部分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排放超标现象时有发生。
4. 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对我国汽车制造业造成一定影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四、改进措施1. 优化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1)引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车型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2)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c79f3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0.png)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本文将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展开分析。
一、产业发展背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369万辆,同比增长了62.5%。
此外,政府还推出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免征购置税、财政补贴、电动汽车推广等措施,鼓励消费者和企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也推动了企业竞争的加剧。
二、竞争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传统汽车企业和新兴企业。
目前,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理想汽车等新兴企业正在崛起,挑战着传统汽车企业的霸主地位。
以下是竞争现状的分析:1.产品差异化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企业推出了各自不同的产品。
如比亚迪推出了战略合作的汉,小鹏汽车推出了整车的轻量化方案,理想汽车更注重用户的电动出行场景等。
不同的产品通过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通过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来提高产品性能,拓展市场。
以理想汽车为例,其借鉴了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突破,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3.品牌营销品牌的建设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青睐。
企业通过品牌营销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
如比亚迪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其品牌知名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三、竞争战略分析竞争战略是企业为在竞争中获胜而制定的长期计划,这些计划涉及了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
以下是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分析:1.差异化竞争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企业应该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并在产品上进行差异化策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d7e5e390c69ec3d4bb7555.png)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作者:吴桐来源:《科学与财富》2021年第02期摘要:汽车行业对于本国的经济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本国的核心产业。
因为燃油需求量持续上升且储量相对有限,新能源汽车必定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本文阐述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盈利能力;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在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各国都普遍意识到发展节能减排汽车才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主要方向。
解决这问题的最佳方案是走绿色、节能的道路,开发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汽车行业的焦点。
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于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是一家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为理念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和模组、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生产与销售。
销量最大、广受好评的车型有F3DM、F6DM和E6等。
公司水平领先同行。
如今,这个新兴业务占据比亚迪公司的半壁江山。
(一)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都成下降趋势。
其主要原因是燃油汽车行业、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光伏受市场竞争激烈、需求减弱、政策变动等不利影响,使这些部分业务下滑和亏损扩大,给集团盈利带来一定压力。
2015年,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使新能源汽车业销量飞速增加。
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增长填补了部分其他业务给企业盈利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成本费用率是企业总利润与总成本得出的比率。
比率越小,说明企业为获取利润所需的代价越大;反之,比率越大,则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比亚迪成本费用率成逐年下降趋势,2016-2018年分别为6.83%、5.56%、3.58%。
2017年比2016年增长0.86%,在2018年处于底部,比2017年跌落了3%。
造成营业成本上升,业务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新能源汽车政策补助的下降、研发支出的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12月新能源汽车企业产销201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企业产销
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8787山东沂星电动客车有限公司212
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2872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股份有
限公司220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1467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143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
限公司4949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140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4040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17山东沂星电动客车有限公司2621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100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1212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
公司62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511江苏友谊汽车有限公司90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66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61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股份有
限公司55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78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
有限公司392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10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22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8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2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4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11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4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90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30注: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不含非完整车辆。
注: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不含非完整车辆。
汽车企业产销
212
208
143
140
117
100
92
89
61
60
10
4
3
2
0整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