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能的产生》学案(沪科版初三)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案.doc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第十八章电从哪能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目方法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1.加强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2.学生自己准备水果电池的实验材料,研究水果电池的影响因素1.通过学习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2.养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了解常见的电池、常见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难点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教学环节安排】环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最佳解决方案节创展示教室内的灯、电脑、投影仪、电子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设白板等,这些都与电能有关,电能是从哪里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情来的呢?入课题。
境“自主学习提纲”答案:自1.电池发电机主 2 .其他形式电直流化学电池学太阳能电池习3.化学能电太阳能电4.电火力水力核能知识点 1:电池问题1:用电器与电源和电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电源提供电压,而电压形成电流,你知道常见的电源有哪些吗?消耗小结:用电器电源提供电源分为电池和发电机.问题 2:电池的作用是什么?它提供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电池主要有哪些种类?小结: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1 / 4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 5 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并完成导学提纲.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与讨论用电器与电源和电能之间的关系,教师注意点拨。
学生查阅课本,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教师引导学生对电源进行分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粗略阅读课本P157-P160 有关电池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装置,它提供直流电;电池主要分为化学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问题 3:你见过哪些化学电池?化学电池的时候能读 P157-P160有关电池的量如何转化?干电池的结构是怎样的? 1 号、2 号、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合5 号、7 号干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伏?废旧电池对环问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本节教学包括现部分内容:(1)对常见电池的认识(2)常用发电方式介绍。
本章要着重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去分析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同时要注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常见电池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干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特征,以及它们的主要结构;让学生知道干电池和蓄电池能够造成环境污染,不要随便拆开或乱丢弃;不要求学生知道各种电池的化学原理;也可以不向学生介绍干电池中有关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之间的结构差异。
常用发电方式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内容的介绍,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在下节中学习,这里不向学生介绍。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以及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的环境污染。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常见干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特征和对环境的影响;2、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内容。
【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的结构及性能。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各种类型的电池实物、模型及其挂图、水果电池器材(西红柿、铜片、锌片、耳机和导线)、示波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当你看到夜晚明亮的街灯、电视机屏幕上绚丽的画面、收音机中播放出悠扬的音乐、电饭锅煮出香喷喷的米饭,是否想到这些现象都与电有关,那么你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师生列举。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知识讲解:一、电池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8.1 电能的产生 教案 (1)
上海科技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计设【课题】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课时】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现代生活与电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而物理教学有必要也有责任使学生通过电学知识的学习来提高科学素养。
电能的产生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电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来了解电能是怎样产生的。
本节着重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池和发电机两种电源,同时强调两者对环境的影响,不要求学生知道电池的化学原理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常用的电池比较熟悉,但对电池的种类、结构及能量转化了解较少;大部分学生对发电方式有初步了解,但对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不了解。
初三的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自己在课下查找一些与发电相关的资料。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不同发电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不同发电方式存在的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1)通过动手做水果电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情况。
2、难点了解常见干电池的结构、性能。
五、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小组讨论法六、实验器材西红柿铜片锌片导线若干LED灯太阳能电池板手摇式发电机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电灯发出明亮的灯光,电视屏幕上展现的绚丽画面,空调给炎热的夏天送来丝丝凉意,这些都与电能有关。
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能的产生吧!请齐读学习目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电能的产生第一节电能的产生诸城市初中物理教研组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知道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化学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只要求知道能的转化,不要求知道电化原理),以及常用发电方式的能量转化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本节是学生学习了基本电路和电功、家庭用电之后,对电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再从根本上去认识电,是学习本章后面几节的基础。
本节课虽然属于认知型课程,但也要从水果电池上引导学生去探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能的转化,以及使用注意事项⑵了解常见的几种发电方式的能的转化过程及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2、能力目标:⑴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电池⑵通过水果电池实验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介绍废旧电池和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常见电池的主要结构和能量转化(2)常用发电方式的介绍教学难点:各种电池和发电方式的能量转化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学生自学,分组交流讨论五、教具示波器学生自己收集废旧电池摩托车蓄电池投影仪太阳能电池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新课教师先提问学生一个电源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
提问1: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提问2:这些其他形式的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然后教师由这个问题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板书题目:电能的产生1、化学电池的主要结构和能量转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他们手中的电池,然后观察课本104页的插图17-1,学习有关电池的问题,请学生回答多媒体投影幕上的问题。
多媒体投影:⑴你手中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⑵你手中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是哪一端?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自学105页最上边的两段和106页的信息窗,了解化学电池的主要结构和分类以及锌锰干电池的主要结构,请学生完成多媒体投影幕上的问题。
18.1电能的产生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教案:18.1电能的产生年级:九年级科目:物理版本:沪科版学年:20232024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电能的定义和单位,掌握电能的计算公式。
2. 学习电流做功的实质,理解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3. 掌握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和性能。
4. 了解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我国电力资源的现状。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电能的概念,熟练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实例,深入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掌握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3. 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培养他们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定义、单位和计算公式;电流做功的实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风力发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风力如何转化为电能?电能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讲解电能的定义、单位和计算公式。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发电机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了解其内部构造。
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电能计算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讲解电流做功的实质,让学生理解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定义、单位和计算公式。
2. 电流做功的实质。
3.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能消耗。
答案:根据功率和时间计算得出。
2. 题目:分析一个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过程。
答案: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电能的产生和计算方法。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沪科版《17.1 电能的产生》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通过学习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通过学习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法指导1.加强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2、和老师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一同经历,共同提高;3、在老师指导下对干电池要拆开看一看,了解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4、养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释疑解难1.电池的种类及其作用由于制作材料、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电池有很多种类。
电池是一种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直流电。
2.常见的发电方式及能量转化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它们都是通过发电机这种装置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四、自我检测1.电池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提供的是流电,电池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等。
2.葛洲坝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发电站,它主要由、、、及坝体等组成,除了发电外,葛洲坝工程还提高了长江的能力和条件。
3.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燃料的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能,再转化为发电机转子的能,最后转化为能。
4.根据你对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了解,分析这两种发电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1.化学电直流化学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
2.水力船闸发电站冲砂闸泄洪航运 3.化学内机械电4.略五、交流园地学生相互交流所学知识。
六、课外空间电源的发明.自然界存在着磁的载体-磁铁,这给磁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然而,自然界却不存在电的载体(带电粒子除外),必须通过人工方法才能获得较在量而又较稳定的电荷及电流,这就是人们不断探索各种起电方法和发明各种电源的原因。
大约在1660年,德国的格里凯发明了第一台能产生大量电荷的摩擦起电机,他将一个足球大小的硫磺球支在一根轴上,让它自由转动,并用手掌在球面上摩擦,从而获得越来越多的电荷。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案_0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
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
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
重、难点: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丹麦物理学家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组成的。
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进行新课: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66页图8。
5——1示结果:次序实验条件电流表指针反应1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2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3把单根导线换成匝树很多的线圈,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4维持上实验器材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不同方向运动。
1、电磁感应:(法拉第实验)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总结)条件:(1)、电路闭合(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利用这结论做成电动机)2、发电机: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1)、结构:转子、定子(2)、原理:电磁感应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交流电(AC):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分析清楚)(4)、频率: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频率是50Hz3、达标练习: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利用磁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电能的产生-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电能的产生-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基本概念和产生方式2.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3.了解电能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二、教学重点1.电能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方式2.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三、教学难点1.关于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原理2.电能在实际应用中的发挥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2.观察、实验3.讨论五、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实验器材、PPT2.学生准备:听讲、笔记2. 思考引入电器家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那么这些家电是靠什么来工作的呢?如何产生电能呢?3. 知识讲解(1)电能的基本概念电能是电荷相对位置的能量,它来自于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随着电荷间相对位置而改变。
(2)电能的产生方式电能的产生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来实现的,通常,电能的产生包括以下方式:•感应•摩擦•化学•光电效应(3)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电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电能转化为热能:抵挡电阻的产生热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电磁铁等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由电化学电池实现•电能转化为光能:通过发光二极管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4. 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原理(2)实验步骤1.用弹簧秤在电动车的轮胎上量力,测得最大力的大小。
2.将特制的生成电能的设备放在电动车的轮子附近,将转矩传感器粘在轮子上,用数字万用表记录这个设备产生的直流电的大小。
3.多次重复实验,记录下所产生的电能和使用弹簧秤等的数据。
(3)实验结果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动汽车行驶时,其轮子旋转,这就为嵌在轮子里的发电机供了动力。
发电机从旋转轮子中获得旋转能,进而将其转换为可储存电能。
5. 知识总结1.电能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方式2.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6. 课后作业1.了解电能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2.在实际生活中,观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现象,并写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
18.1第一节电能的产生(导学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8.1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导学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材第18章第1节,主要包括电能的产生。
具体内容有:了解电源、用电器、导线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掌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以及电能的单位;学习电能的测量工具——电能表;掌握并理解电能的产生和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理解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能表测量电能,了解电能的产生和转化过程。
3.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能的产生和转化过程,电能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用电器、导线、电能表。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源、用电器、导线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阐述电能的概念和单位,介绍电能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电能的产生和转化过程,以实际例子说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电路中电能的产生和转化情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能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能的产生与转化1. 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电源、用电器、导线2. 电能的概念与单位:电能是用电器消耗电能的量度,单位是千瓦时(kWh)3. 电能的产生过程: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4. 电能的转化过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家庭电路图,分析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并计算某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答案: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电源、用电器、导线;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千瓦时。
答案:电能是用电器消耗电能的量度,单位是千瓦时(kWh);电能的产生过程: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电能的转化过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电能的产生-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电能的产生-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概念及其产生方式。
2.掌握电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3.能够解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和产生方式1.1 电能的概念和分类引入电能概念,介绍其分类:静电能、电场能、电势能、电流能等。
1.2 电能的产生方式介绍电能的产生方式:化学反应、电磁感应、光电效应等。
2. 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2.1 热能的产生和利用通过简单实验,展示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如电热水壶、电热毯等。
2.2 光能的产生和利用通过简单实验,展示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如LED灯、荧光灯等。
2.3 机械能的产生和利用通过简单实验,展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如电动玩具、电动螺丝刀等。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组队,设计并制作一个电能转换装置,能够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
每个小组需要在30分钟内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装置,并现场演示其转换效果。
三、教学重点1.电能的概念和产生方式。
2.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电能的转换过程。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出能够实现电能转换的装置。
五、教学方法1.演讲教学: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电能的概念、产生方式及其与其他能量的转换关系。
2.实验研究: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3.实践操作:让学生自主组队,设计并制作一个电能转换装置,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
2.学生实践操作的完成情况及转换效果。
3.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电能的过程中,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教学更为有效地展开。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电能的产生 学案
18.1电能的产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预习题1.电池是一种把___________的能转化成_______能的装置。
电池提供的是_____电。
2.你见过的干电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叫直流电; __________________叫交流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频率。
三、导学题(一)电池1.化学电池:(1)化学电池是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电池提供的是电,其电流的和不随时间变化;给家庭电路提供的是电,其和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每秒变化的次数称为。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V,n节干电池串联的总电压是V。
(4)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化学电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根据使用次数的不同,电池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或________)。
(6)蓄电池充电时,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使用时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7)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V,3个铅蓄电池串联电压是V。
2.太阳能电池(1)太阳能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太阳能属于_________,污染______,故太阳能电池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练习:1.常用的电池是_________电池和_________电池,它们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2.我国常用的干电池电压是_________,蓄电池电压是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8章 电能从哪里来 第1节 电能的产生教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1节电能的产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注意事项、能量转化2.了解各种发电方式中的能量转化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知道干电池的电压是1.5V、蓄电池电压是2V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常见干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特征和对环境的影响;2.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内容。
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的结构及性能。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看到夜晚明亮的街灯、电视机屏幕上绚丽的画面、收音机中播放出悠扬的音乐、电饭锅煮出香喷喷的米饭,是否想到这些现象都与电有关,那么你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自主预习案】1、电池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电。
2、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化学电池分为、、、、等。
3、太阳能电池是将转化能的装置。
4、电池提供的电能是有限的,更充足,更强大的虬能要通过获取。
发电机也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课堂探究案】你见过的干电池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并说出它们的用途。
答:锌锰干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各种电池的模型、实物及挂图,并进行讲评。
请说出干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及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答: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蓄电池要先充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你听说过水果电池吗?怎样可以制成水果电池,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做一做。
1.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哪些?答: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2.请说出常用发电方式中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答:火力发电:能量转化过程:燃料的化学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8.1 电能的产生 教案 (1)
电能的产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千瓦时(2)会读家庭电能表2过程与方法体验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2)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2难点:电能表的使用教学过程1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播放课件(风力发电)提问:这些风车是干什么用的?(发电)师:在风车发电的过程中,我们利用风车将风能转换成了电能提问:除了风力发电之外,大家还知道什么可以发电?分别是将什么能转换成电能的?学生列举(火力发电: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电能;水力发电:将水能转换成了电能,例如葛洲坝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工程,小浪底水电站,福州的水口电站;核能发电:将核能转换成电能,如我国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太阳能发电:人造卫星展开的太阳电池板就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给卫星上的用电器潮汐,地热,焚烧肥料,垃圾产生的热也能发电师:电力部门把电送到了千家万户,那我们可以利用电来做什么呢?学生列举(如照明:电能转换成光能,热能电饭锅:电能转换成热能电风扇:电能转换成动能洗衣机:电能转换成动能2电能的单位师:我们每天都在用电,大家知道你们家每月大概用了多少电吗?(引出电能单位“度”,也叫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更常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Kw·h=3.6×106 J相应的换算练习3电能的计算师:大家家里每个月用了多少电是通过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呢?(电能表)多媒体出示各种电能表,介绍相关参数“220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标定电流为10A,在短时应用时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50Hz”:电能表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600revs/kW·h”: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动600转师:电能表上的示数表示什么?(到目前为止所消耗的总电量)师:你如何利用电能表测量出你家三月份的用电量呢?(三月底电能表上的读数减去二月底电流表上的读数)多媒体相关练习小结板书电能一电能的来源及应用二电能的单位:焦耳符号J 千瓦时符号kW·h1kW·h=3.6×106 J三电能表的使用。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教案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依照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通过学习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连续进展情形。
过程与方法:1.加强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明白得和体会;2.学生自己预备水果电池的实验材料,研究水果电池的阻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爱护意识。
2.养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适应。
【学习重点】了解常见电池、常见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学习难点】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在生活中能依照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一、回忆知识,巩固深化(5分钟)展现手电筒、蓄电池电灯、手机、录音机等,这些都与电能有关,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二、互助学习,学习新知(30分钟)(一)自主学习师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112页内容,完成以下内容导学提纲:生做题,师巡视,指导两个小组的4号进行展现1.电源有和。
2.电池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提供的是流电,电池的种类专门多,要紧有、、、等。
3.发电机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的装置,目前用的发电方有、_________和发电等。
(二)合作共建知识点一:电源问题一:电源提供电压,而电压形成电流,你明白常见的电源有哪些吗?学生交流回答,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教师引导学生对电源进行分类。
小结:电源分为电池和发电机。
知识点二:电池问题一:电池的作用是什么?它提供的是直流电依旧交流电?电池要紧有哪些种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并展现收集的各种电池,再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自学加油站,了解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
小结: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提供直流电;电池要紧分为化学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本章主要讲述了电能的产生,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及电能的输送,教材首先通过电能的多种用途导出电能是从哪里来的,然后讲述电池、发电机、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高压输电、高压触电及其防护,这些知识就在学生身边,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走访、参观当地的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厂或变电站,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3节第一节电能的产生通过对电池和发电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了解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了解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从发电机的模型引入,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过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及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探究学习意识,对发电机原理要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多媒体图片来引导学生认识发电机原理,并通过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第三节电能的输送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高压输电的途径及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了解高压触电的类型及其防护,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导学生参观变电站,也可使用多媒体影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高压输电的途径及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高压触电和低压触电进行对比分析,掌握高压触电的防护知识.【教学目标】1.在知识技能方面:①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②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③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④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⑤知道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⑥知道采用高电压输电的目的,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电能的产生的教学,培养学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电能的输送的教学,增强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电池和发电机的教学,让学生懂得物理有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情感,通过学生讨论和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电池和发电机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感应电流探究实验,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高压触电及防护.【课时建议】本章共3节,建议5课时第一节电能的产生……………………………………………………1课时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2课时第1课时电磁感应现象第2课时发电机原理第三节电能的输送……………………………………………………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池的能量转化及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2.知道干电池、蓄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3.知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能、优点及能量转化.4.知道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5.了解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理解其能量转化.2.比较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理解其能量转化过程.3.体会运用比较、观察未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池、发电机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的情操.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去,培养学生勇于用科学知识改变生活、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情操.【教学重点】电池、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教学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电池及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教具准备】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示波器、蓄电池、铜片、铁片、西红柿、耳机,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当你看到夜晚明亮的街灯、电视机屏幕上绚丽的画面、收音机中播放出悠扬的音乐、电饭锅煮出香喷喷的米饭,是否想到这些现象都与电有关,那么你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生:电池和发电机提供的师:非常不错,为了弄清它们是如何产生电能的,它们有怎样的结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157 -P162页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实验现象及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课堂导学】知识点1 电池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师:1.电池的作用是什么?它提供的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生:1.电池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它提供的是直流电.师:2.你见过哪些化学电池?它们都有怎样的构造?它们都有哪些异同点?生:2.干电池:由碳棒、锌铜及电解质等组成,蓄电池:由电解质溶液和极板组成,不同的是结构不同,相同的都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师:3.太阳能电池是把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它由什么样的物质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有哪些优点?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生:3.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由半导体硅和金属导体制成,优点是小巧、污染少,大量的太阳能电池联成阵列,可以建成太阳能发电站.[易错警示]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知识点2 发电机二、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巡视点拨.师:1.发电机的作用是什么?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哪些?生:1.发电机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师:2.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火力发电有何利弊?它会产生怎样的污染?生:2.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燃料是一次能源,不可再生,产生环境污染,降低空气质量.师:3.水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什么?我国水力发电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哪些地方适宜开发水力发电?生:3.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三峡大坝堪称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水力资源充沛的地区可开发水利发电.师:4.什么是核能?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核能发电有什么优缺点?生:4.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能量称为核能,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核废料有很强的放射性.师:5.还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来发电?请提出你的看法?生:5.可利用海浪发电、地热发电、风力发电等.[要点归纳]发电方式:(1)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发电方式:如下表所示.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1.电池:(1)定义: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直流电:电流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各类电池提供的电流都是直流电.(3)电池的种类,①化学电池(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③太阳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④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4)电池与环保:废旧电池含有有害物质,应集中分类处理.2.发电方式:①火力发电机(化学能→电能);②水力发电机(机械能→电能);③核能发电机(核能→电能);④风力发电机(风能→电能);⑤地热发电机(地热能→电能);⑥潮汐发电机(潮汐能→电能)【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1.新课标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为此,本节课我们要安排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的水力发电站、变电站等.2.本节课要贯穿能的转化和环境保护这条直线.3.提供一定的交流讨论空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1.1 电能的产生 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常见干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特征和对环境的影响;(2)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内容。
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的结构及性能。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准备:各种类型的电池实物、模型及其挂图、水果电池器材(西红柿、铜片、锌片、耳机和导线)、示波器五、教学设计:引言:同学们,当你看到夜晚明亮的街灯、电视机屏幕上绚丽的画面、收音机中播放出悠扬的音乐、电饭锅煮出香喷喷的米饭,是否想到这些现象都与电有关,那么你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六、板书设计:第一节电能的产生一、电源包括:电池和发电机二、电池:(一)种类:(1)干电池: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
(2)蓄电池(3)太阳电池(4)燃料电池(二)能量转化(三)对环境的影响:三、发电机(一)发电方式: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二)能量转化:(三)对环境的影响:(四)新型发电方式:七、教学反思:八、教学参考1.常见的电池有哪些?(1)干电池carbon-zincdry batteries (2)碱锰电池alkaline(3)一次性电池manganese batteries) primary batteries (4)锂电池lithium batteries (5)铅酸电池lead batteries (6)化学电池(7)二次电池(8)镍镉电池(Ni-Cd ) chemical batteries (secondary batteries (9)镍氢电池Ni-MH (10)锂离子电池Li-ion 其它还有:燃料电池fuel cell ,物理电池physical energy ,太阳电池solar cellbatteries.2.电池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现今几乎所有电池均不含汞,但重金属仍然是汞电池,可充电镍镉电池,铅酸电池的必要组成部分。
1新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电池的结构性能、能量的转化过程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了解常见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及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常见电池的主要结构和能量转化。
2.常见发电方式的介绍。
教学难点:各种电池和发电方式的能量转化。
教具准备各种电池、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明亮的电灯灯光、电视机屏幕上的绚丽画面、收音机中播放出的悠扬音乐、电饭煲煮出的香喷喷的米饭,这些都离不开电能。
那么,电能从哪里来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电池教师: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
由于制作材料、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电池有很多类。
1.化学电池教师出示干电池,并引导:干电池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化学电池,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干电池为什么会产生电能呢?师生总结: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像干电池这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简称为化学电池。
教师拆开干电池,学生观察里面的构造,并分析里面的物质。
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除了干电池,大家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用的化学电池呢?学生回答:锂电池、蓄电池等等。
2.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结构和能量转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太阳能电池,了解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结构和能的转化情况,分组讨论。
出示相关图片课件。
教师总结: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3.直流电、交流电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加油站”,学习什么是直流电、交流电,以及它们的特点,然后教师用示波器演示直流电、交流电的波形变化,请学生完成多媒体投影仪上的问题。
多媒体投影:(1)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向外供给的是直流电,它的特点是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我们日常生活照明用的电压是交流电,它的特点是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它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
探究点二发电机电池提供的电能时有限的,更充足、更强大的电流要通过发电机来获取。
2019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
2019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电能的产生”。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探究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电能的产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了解电能的产生原理,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了解电能的产生原理,掌握简单的电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产生原理,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难点:电能的转换和利用,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电阻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相同的电路实验套件。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探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搭建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感受电能的产生。
2. 互动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讨论电能的产生原理。
3.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电能的产生原理,演示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能的产生原理,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难点:电能的转换和利用,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电能的产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实践探究中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
在课后,我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电能的转换和利用,例如制作一个小型的太阳能充电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同时,我也要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探究环节的设计1. 安全第一:在实验前,我向孩子们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受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学案(沪科版初三)1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本卷须知,在生活中能依照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通过学习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连续进展情形。
3.通过学习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爱护意识。
二、学法指导
1.加强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明白得和体会;
2、和老师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一同经历,共同提高;
3、在老师指导下对干电池要拆开看一看,了解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4、养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良好适应。
三、释疑解难
1.电池的种类及其作用
由于制作材料、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电池有专门多种类。
电池是一种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直流电。
2.常见的发电方式及能量转化
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它们差不多上通过发电机这种装置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四、自我检测
1.电池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提供的是流电,电池的种类专门多,要紧有、、、等。
2.葛洲坝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发电站,它要紧由、、、及坝体等组成,除了发电外,葛洲坝工程还提高了长江的能力和条件。
3.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燃料的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
能,再转化为发电机转子的
能,最后转化为能。
4.依照你对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了解,分析这两种发电方式对环境的阻碍。
五、交流园地
六、课外空间
电源的发明.自然界存在着磁的载体-磁铁,这给磁学研究带来专门大的方便;然而,自然界却不存在电的载体〔带电粒子除外〕,必须通过人工方法才能获得较在量而又较稳固的电荷及电流,这确实是人们不断探究各种起电方法和发明各种电源的缘故。
大约在1660年,德国的格里凯发明了第一台能产生大量电荷的摩擦起电机,他将一个足球大小的硫磺球支在一根轴上,让它自由转动,并用手掌在球面上摩擦,从而获得越来越多的电荷。
法国皇家花园的总管迪费1733年发觉绝缘的金属也能够通过摩擦起电。
他否定了吉尔伯特、格雷等人的关于一切物体能够分为〝电的〞和〝非电的〞的论断,认为所有物体都能够摩擦起电。
他甚至极其勇敢地以自己的躯体,即所谓〝非电的〞躯体来作带电实验。
他让助手把自己用绝缘丝悬吊在天花板上,使自己的身上带电,当助手靠近人时,迪费感到针刺般的电击痛,并产生火花放电及劈劈啪啪的声响。
这讲明人体这种〝非电的〞物体也能够带电。
迪费还改进了验电器,用金箔代替金属棒,并用它对带电的玻璃棒及琥珀进行实验,发觉不同的材料经摩擦后所产生的电是不同的。
迪费将玻璃上产生的电命名为〝玻璃电〞,将琥珀上产生的电命名为〝树脂电〞。
为讲明这两种不同的电,提出了二元电液理论。
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穆申布鲁克〔1692-1761〕研究了电在空气中消逝的现象。
为了查找一种储存电的方法,穆申布鲁克于1745年做了如此一个实验:将一支枪管悬挂在空中,用起电机与枪管相连,枪管中引出一根铜线,铜线浸入一个盛有水的玻璃瓶中。
他让助手一只手握着玻璃瓶,自己在一旁用劲摇支起电机。
这时助手的另一只手不小心触到枪管上,猛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电击,高喊了起来。
因此,穆申布鲁克与助手互换了一下,结果他也产生了同样的〝恐惧感受〞。
由此得出结论:把带电体入在玻璃瓶内能够把电储存下来。
当时还搞不清晰起储存作用的怎么讲是玻璃瓶,
依旧瓶子里的水?后人就把这种能蓄电的瓶子称作〝莱顿瓶〞。
莱顿瓶的发明,为科学界提供了一种贮存电的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电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手段。
1786年9月20日,意大利波洛尼亚的一位解剖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和他的两个助手正在作青蛙解剖实验,随手将青蛙入在解剖桌上,这时一名助手不慎将手中的解剖刀的刀尖触到了一只蛙腿的神经上,赶忙青蛙的四条腿猛烈地发生痉挛。
站在旁边的另一名助手同时看到放在一旁的起电机跳起了一个大火花。
伽伐尼重复了那个实验,观看到同样的现象。
之后,伽伐尼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选择各种不同的条件,在不同的生活里重复了这类实验,结果青蛙腿都发生痉挛。
由此得出,动物体本身内部存在着一种〝动物电〞。
只要用一种以上的金属与之接触,这种电就能激发出来,犹如莱顿瓶放电一样,从而引起了动物体肌肉的运动。
而且这种动物电与一般的摩擦电是一样的电,只是起因不同而已。
伽伐尼还依照此制成了伽伐尼电池。
伽伐尼的发觉打搅了当时欧洲的学术界,意大利巴维亚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伏打〔1745-1827〕大为赞扬,称伽伐尼的发觉〝在物理界和化学史上,是足以称得上划时代的伟大发觉之一。
〞伽伐尼提出的〝动物电〞被许多人同意,因为那时人样自然地联想到海洋中那些带电的鱼,诸如电鳗,电鲭,看起来不的动物体内也贮藏着这种动物电,然而伽伐尼的观点也受到一部分学者的挑战。
伏打就不同伽伐尼关于动物电的观点,1792年他先用实验证明伽伐尼电的本质是两种不同金属与湿的动物体连接在一起而引起的,蛙腿只是起到验电器的作用。
之后,伏打花了3年时刻,用各种金属搭配做了许多实验。
他在一次实验中将许多金属排列成一个序列,其次序如锡、铅、铜、银、金………等,这确实是闻名的〝伏打序列〞。
他发觉只要按那个序列,将前面的金属紧接着下种金属搭配起来,相互接触,那么前面一种金属就带正电,后面一种金属那么带负电,无一例外。
1800年,伏打据此制成了有名的〝伏打电堆〞:他用30片、40片、60片甚至更多的铜片,让每1片铜片与1片锡片入水,或导电性能比纯水更好的食盐水、碱水,或填上一层用这些液体浸透的纸或皮革,就能产生相当多的电荷。
伏打不仅用那个电堆产生了同莱顿瓶里一样的电,而且证明了它明显地具有反复产生的性能,把电堆的两端用金属导线连接起来还能够获得连续的电流。
伏打的成就深得各界的赞扬。
伏打电堆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稳固而连续的电流,这就为科学家从研究静电现象到研究动电现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我们的任务
●你想探究什么呢?那个地点有四项任务:
1、把你见到的电池收集起来,进行分类。
2、查阅资料了解新型的发电方式和它们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如何样的?
3、动手进行水果电池的制作,分不取不同种类的水果进行实验,然后比较哪种电池产生的电压高,并查阅资料讲明什么缘故?
4、查阅资料了解核能发电具体有几种形式?分不是如何样工作的?
●完成这四项任务,期望你做到:
——收集符合本组任务要求的有关文字资料。
——找到2件以上照片、图画或实物。
—写一篇实验报告,并讲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行动
●热身行动:
○全班同学将分成6个小组共同承担上述任务;
○用1个课时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分工;
○利用课外时刻收集信息并在小组内交流;
●团队行动——探究小组如下:
电池种类探究小组探究电池的种类并进行分类、编号。
新型发电方式的探究小组探究新型发电方式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
水果电池的制作探究小组探究不同水果电池的电压高低及缘故分析。
●我的行动:
○想好自己参加哪一个组;
○明白小组内的分工,明白自己承担的任务;
○摸索自己的行动:
我承担的分任务:
1、我应该做些什么?
2、我打算如何做?
●老师如此告诉你:
●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项目,而不是单独一个人去完成。
●每一小组都有自己特定的探究任务。
小组成员必须共同完成这些工作,回答任务中提出的三个咨询题。
只有在各小组的任务都完成后,才可能找到咨询题的答案。
●每一小组都需要讨论决定小组中每个人的分任务,即每人必须探究的领域。
假如有人发觉了能够关心其它人的信息,请与不人共享。
●每个人都要认真负责地收集资料和资料,同时做好自己的记录。
●记住,在下一次活动前,请完成你们的资料收集和小组交流工作。
我们的宝藏
下课以后,到什么地点猎取你们需要的资料?
以下为你提供一些信息资源的〝宝藏〞:
1、参观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和其它有关场所。
2、访咨询邮局、电讯局和运算机网络中心的叔叔阿姨。
3、到学校图书馆里查找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