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快速掌握考核精要第八章新教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快速掌握考核精要第八章新教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快速掌握考核精要第八章新教学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

(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 (三)制定教学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2.课题(单元)教学方案; 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

第一,组织教学。第二,检查复习。第三,掌握新知识。第四,巩固新知识。?

第五,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 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说来,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第二,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第三,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第四,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二是做好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辅导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拓展学习的深度、难度。第二,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所谓教学内容的目标是指学科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识等,行为和发展的目标是指心理操作和身体发展方面的目标。

(二)试题类型

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出题者编制的问答题、解答题作出答案。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试卷提出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对测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后,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四)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测验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学习行为和优劣或价值作出判断。

第二节教学组织彤式及其演变

一、个别教学制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

(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l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同时,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舸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

三、分组教学制

(一)分组教学制的主要类型?

1.外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2.内部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来编组进行教学。内部分组也分为两种形式,即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的分组和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媒体进行的分组。?

(二)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第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第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第四,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依据学

生的已有的知识和兴趣,组成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在生活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各种实际活动,并检查工作结果,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特于l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阶设。它强调以各科作业室代替教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教学用具,由l~2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由老师按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签订每月的“学习合同”,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一个月的作业,并把它公布在作业室内;学生与教师、同学研究讨论,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学生履行当月“学习合同”,并经过考试及格后才能与老师续签下个月的合同;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记载在学习手册上。每天上午9点15分至13点为学习时问,下午为游戏时间。

第三节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2.操作性;?

3.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略

内容型策略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所形成的教学策略。

内容型策略具体说来可以分为:结构化策略的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学生主动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以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张学校教学应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内容。?

(二)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人数多少,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三类:即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而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根据教学过程中以什么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就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以的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指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其一是结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基本要点是:从过去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新的认知,教师系统地讲解学习内容,及时练习评价与反馈校正。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其要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A. 全面性 B. 阶段性 C. 独立性 D.片面性 [答案]: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B.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C. 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

[答案]: 3、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A. 教学态度 B. 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答案]: 4、每次老师提问,小虎总爱抢着回答,但基本上都答错,对此老师应该() A. 引导小虎仔细思考 B. 安排小虎多做作业 C. 批评小虎思考不认真 D.对小虎举手置之不理 [答案]:

5、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 A. 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B. 镇(乡)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C. 省(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D.地(市)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答案]: 6、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 A. 校长 B. 学校 C. 书记 D.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 7、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个人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说课教案3

试讲题目6 Module2 Vocabulary and listening Teaching content 1.Learning some new words 2.Do some listening practice The General Idea of This Period In this period, we will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do some listening practice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moder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Teaching Aims 1. Review the useful words,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s learned in this module. 2.To develop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for details and understanding 3.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know what they can do before ,while,after listening. 2.To test the listening teaching through speaking activitie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 Try to talk with others in English. 2.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y by listening the material. 3.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how the modern society develop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How to get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2.Enable the students to pick some important numbers and data from listening material. 2. Master some function about the neighbourhood committee. Teaching Method s 1. Speaking, predicting, listening ,disgussing, and practicing. 2. pair-work and group work. Teaching Aids 1. the blackboard 2. the multimedia or the radio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ings and Lead-in Step 2 Vocabulary Ask Ss to check the meaning of these words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Suggested answers: crowded, fascinating, huge construction similarity unfortunate inhabitant freeway Step 3. Listening 1.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tick the topics you hear. Climate industry location pollution population

最新202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最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1.权威型教师往往严厉地管教学生,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忽视了(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 2.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声音却很低,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激发幼儿主动反思 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幼儿的生理缺陷 3.某幼儿园在其教学计划中大量增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B.错误,背离了幼儿教育的的基本目标 C.正确,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D.错误,只能适量增加小学教育的内容 4.王老师在教室里贴了一个“坏孩子”榜,哪些爱讲话爱打闹的小朋友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维护教师权威

B.合理,体现了对幼儿的严格要求 C.不合理,没有认真备课上课 D.不合理,没有尊重幼儿人格 5.在某幼儿园,当王老师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时候,他教的班级有个淘气的幼儿。每当教师讲课时,他总爱低头玩他桌子上放的“宝贝”横笛儿,有时候还会轻轻地吹一声“嘟——嘟——”。对此,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从该生喜爱音乐,擅长乐器入手,采取鼓励措施,使该生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认真学习 B.联系家长,让家长严加管束 C.对该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 D.让他到教室外面吹奏,以示惩戒 6.在教学中要做到“文以载道”“教书育人”,这体现了下列哪一项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真正目的 D.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8.“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1.【答案】A。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2.【答案】D。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3.【答案】C。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4.【答案】D。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5.【答案】D。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6.【答案】B。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 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7.【答案】B。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8.【答案】A。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9.【答案】A。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10.【答案】D。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1.【答案】B。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12.【答案】C。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文字版) 一、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题干】平时嗓门大的小强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老师批评说“声音那么小,难道你是女孩子么?”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反思 C.不合理,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 2.【题干】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非常好的运动循环小学的简便记法等知识。等级评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题干】某校经常组织一学科教师互相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德结对 D.自我研修 4.【题干】焦老师积极参加备种教师培训活动,返校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并将其还用于教学实践,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B.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C.推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 D.有助于增进学校合作 5.【题干】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其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6.【题干】某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A.人身权 B.财产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7.【题干】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A.收养教育 B.强制劝退 C.开除学籍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重要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重要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重要考点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考点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 2 分,共 58 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 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 60 名学生是红色 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D.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说课基础知识汇编(完整版)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说课基础知识汇编 (完整版) 如何说课 一、说课的意义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对于了解、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这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又不牵涉到学生,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2、理论性与科学性。 在备课中,虽然教师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

处理是浅显的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 另外,说课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认真思考问题。这是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的过程。说课还需要教师写讲稿和演讲,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3、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课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都会在评议说课,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尤其对说课者是最贴切的指导。 当然,说课也有局限性。首先,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处理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际效果。这自然在评议上就有局限性。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说得好,但教得不好,或者教得好而说得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不能简单和孤立地看待教师说课的好与坏。要把说课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三、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1、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2013全国统考中小学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14.有位学生讲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5.右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

2015年教师资格证真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真题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三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山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李商隐《夜雨寄北》 C.白居易《观刈麦》 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答案】A 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 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答案】C 4、写完过时后,老师让学生对古诗词整理,下列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水是横波) 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答案】B 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那些必需的

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明确论题 B.梳理行文思路 C.区分观点与材料 D.把握论点及过程 【答案】D 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 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 【答案】C 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A.《骆驼祥子》(老舍) B.《童年》(高尔基) 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忏悔录》(卢梭) 【答案】A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垂髫:婴儿一两岁 B.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十七八岁 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答案】D 10、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B.语文课程评价应以考察学科本身每个知识点落实情况为基准 C.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D. 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线 【答案】B 11、阅读一则有关写作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 为了让学生尽快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学生每日每周写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2016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说课范文《燕子》

2016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说课范文《燕子》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网会第一时间发布报名条件等内容【说教材】 【教材简介】 《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2016年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的考试内容可以参考《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模拟试题,方便大家提前备考考出好成绩。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欢迎登陆天津教师考试网。 【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

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①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②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处理其与教师事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③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关爱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的关键是做到对学生平等公正。 ④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教师的头脑中必须明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是教师职业行为明确禁止的。 ⑤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发展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 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8、不同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3)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版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以下不合适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 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A.王维 B.孟浩然 C.韦应物 D.高适 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 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 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 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以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B.《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 C.《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顶针 D.《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比喻成“头发”,“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比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用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用法。几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邑人奇之 B.父异焉 C.稍稍宾客其父 D.并自为其名 6.学习完初二下册最后一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下列语句中没有包含“通假字”的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7.学生们学完《威尼斯商人》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请教师补充相关知识。教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说课

关于说课的基本认识 、 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 运用口头语言向领导、 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讲解具体课题 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 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的教学 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 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业务水平的重 要途径,还是评估 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说课时间总计大约 15 分钟. 说课的理论依据最早是由德国教育控制理论家弗兰克博士提出的,具体时间是 年.他的理论为说课这一教研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初是 1987 年由河南省新 乡市红 旗区教研室推出的,后逐渐得以推广,现已成为教学改革中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 二、说课的内容. 说课,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 怎么教, 为什么这么教. 具体说它的基本内容有四 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说课的重点是说教学程序,约 10 分钟. 1、说教材.具体内容包括:使用教材版本;授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授课内容的教 学目标, 包括基 础知识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 要说清各项教学目标确定的依 据、实施途径;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确定依据及突破方法、手段. 2、说教法.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具体内容包括采用的教学方 法及依据、 作用.教学媒体使用的具体细节和所要起的作用. 这样几个原则: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要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要准确、具体、针对 性要强. 3、说学法.教师要记清通过授课内容要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学习能 力和学习习惯, 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也提示一点, 具体的学习方法包括自主学习、小 组协作学习、创新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等. 4、说教学程序.教师要说清自己的教学思路(整体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具体安排 (环节设计), 这包括新课的导入、课题的提出、新知识的展开、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 业布置等. 三、 说课的几种类型 按时间分类:课前说课;课后说课 按功能分类: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评比性说课 四、 基本要求 说课不是具体讲课, 重点应是阐述你怎么设计、设计的依据、 具体方法、 它的基本要求 有这样几点: 说教材 15 分;说目标 10分;说教学方法 20 分;说教学过程 40分;教师基本功 15分. 1962 这里提示一点,教法的选择有 1、 语言简炼 2、 说理透彻 3、 所运用的教学理论必须与你的授课内容相结合. 五、 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