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地球的构造、地理环境、地理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自然地理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的大型行星。

地壳是地球外部最薄的一层,包括了陆地和海洋,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陆地的地壳较厚,海洋的地壳较薄。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中最大的层次,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幔的温度高于地壳,同时也是地壳的主要来源之一。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内层,它由液态铁合金组成,温度非常高。

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地壳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相互移动并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壳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目前,有7个主要板块和数个次要板块,它们包括了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板块的聚合、板块的分离以及板块的滑移。

三、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上一定地理范围内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降水、温度、湿度、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候常常通过气候要素来描述,其中包括了降水量、温度、湿度、风速等。

地球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个主要区域,不同气候区域的特点和气候现象有很大的差异。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家们通过气象观测和气候模型等手段来研究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四、地球的水循环地球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与再生过程。

水循环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融化等多个环节,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上的水资源。

在水循环中,太阳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地球上的水蒸发并升华为水蒸汽,然后再凝结为云或雾,最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球表面。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之一,它影响着降水分布、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地球气候的变化等。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

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天体的关系是理解地球环境的基础。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地球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位置,这为生命的诞生和演化提供了条件。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会对地球的磁场、气候和无线电通讯产生影响。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方向。

公转则形成了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薄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则分为外核和内核。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称为板块。

板块在软流圈上漂移运动,相互碰撞、挤压或分离,从而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的常见表现形式。

褶皱是岩层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而断层则是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

三、大气圈与气候系统大气的组成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下往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形成了低纬、中纬和高纬的环流圈,而季风环流则与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有关。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气候的形成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的知识1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 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自然地理学重点笔记摘抄(3篇)

自然地理学重点笔记摘抄(3篇)

第1篇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的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陆地、海洋、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些重点笔记摘抄:1. 地球表层:地球表层是指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交集区域,是地球上生命活动和人类活动的场所。

2. 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

3.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的总体,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4. 地理环境差异性:地理环境差异性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带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5. 地理环境规律性:地理环境规律性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等方面呈现出的规律性,如地带性、垂直性、周期性等。

6. 地理环境形成因素:地理环境形成因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指地球内部的热力、构造运动等,外力作用主要指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7. 地理环境演化:地理环境演化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二、自然地理要素1. 大气:大气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大气具有保温、调节气候、提供氧气等作用。

2. 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所有水体组成的系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

水圈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塑造地貌等作用。

3. 岩石圈:岩石圈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的部分。

岩石圈具有塑造地貌、提供矿产资源等作用。

4.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生物圈具有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物资源等作用。

5.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

气候对地球表层自然要素的分布和演化具有显著影响。

6. 地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包括山脉、平原、丘陵、盆地等。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其表面大部分是水,陆地面积比例较小。

地球是由内核、地幔、地壳组成的。

内核是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核与地壳之间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

地壳是最外部的部分,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大陆地壳主要有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洋壳主要是玄武岩。

地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具有自行调节的能力,并且平衡循环。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一天,每天地球自转一周的运动使得地球的各地区交替出现白天和夜晚。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即一年。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的四季变化。

此外,地球还有章动、岁差和进动等运动。

三、地理环境要素1. 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跃层和吸收层。

大气层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圈的主要现象包括大气运动,如风、雨等。

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2. 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总体称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水汽等。

水圈是地球上极其丰富的资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圈的运动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运动等。

3. 地球表层地球表层主要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

大陆地壳地势高,山地居多。

海洋地壳主要是玄武岩组成,地势低,海水深广。

地球表层的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四、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层的物貌形态,是地表地理环境受到大地构造、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影响所形成的地形面貌。

地形地貌的类型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台地等。

2. 气候气候是地壳与大气所共同形成的微气候长期统计特点的总和。

主要包括降水、气温、气压、湿度等。

自然地理学考研必备

自然地理学考研必备

自然地理学考研重要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恒星日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即自转周期,叫做一日,即一恒星日。

3、板块汇聚型边界见于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又可分为两种:(1)岛弧海沟型边界(2)地缝合线型边界4、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5、波浪折射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波浪的力的方向即波浪前进方向相垂直的。

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

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和减速,离岸远而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线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

6、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7、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的空气作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8、风化壳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积物。

9、生物群落演替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活动、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由于人类活动,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替代的过程叫生物群落演替。

10、地理壳(景观壳)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地球表面。

11、类地行星(地组行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的行星。

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12、地台型建造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度较小的地合上的建造,岩浆岩分布也较少。

13、大气温室效应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即是大气逆辐射。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要素的形成、分布、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

下面将对自然地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 大地形:包括地球表面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地形对气候、植被等自然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候与气象:研究地球大气层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3. 生物地理学:研究动植物的分布规律、物种多样性及其形成原因,揭示生物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4. 土壤与地表水:关注土壤的类型、质地、成因和利用情况,以及地表水的分布、来源和利用等。

5. 自然灾害:研究地球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的发生机理、预防措施和减灾方法。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1. 地壳:地球最外部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约厚度为5-70公里。

2.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包围地核的一层固体壳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3. 地核:位于地幔之下,包括外地核和内地核,呈液态和固态,直径约为3486公里。

三、地球的外部结构1. 大洋和大陆:大洋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组成,占地球表面积的71%;大陆包括陆地和岛屿,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 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气层和热层。

大气层是地球与宇宙空间相隔的气体包层,起到保护地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3. 水圈:地球上的水分为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形式,构成水圈。

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循环系统,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四、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1. 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在自身轴上的旋转运动,一天24小时完成一次;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365.25天完成一次。

2.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度和地球自转产生了季节的交替变化,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自然地理32个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32个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32个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表物质、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球和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自然地理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就对自然地理的32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点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固体表面,它由矿物质和岩石构成,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3. 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有矽酸盐岩石、玄武岩石和火成岩石等,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了不同的地貌形态。

4. 地球的地表形态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火山、峡谷、河流、湖泊、湿地等,它们是地球表面的主要地貌类型。

5. 地球的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

6. 地球上的自然界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它们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

7.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水、淡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它们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8.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是地球上各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9.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10.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台风、暴雨、雪灾等,这些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陆地地理知识点11. 高山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陆地地表突出地表的山峰,它们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景观,也是冰川的重要来源地。

12. 平原是指地球表面与海拔相对稳定、水流平缓、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区域之一。

13. 盆地是指地表形成一圈圈的山峰环绕的地区,它是地球上的自然围合地形景观。

14. 丘陵是指海拔较低、地形起伏较小且土地肥沃的地区,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自然地理学的定义和范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地球的运动自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矿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地质构造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地震与火山活动地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分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气候类型与分布主要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水循环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河流与湖泊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的类型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海洋环境海水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的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地貌类型山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土壤的形成与分类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和范畴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资源、动物分布等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物理特征,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常见的自然地理知识点,帮助读者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陆地形态1. 山脉和山地: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或地壳抬升形成的地质构造,是高而陡峭的地形特征。

山地则是指山脉周围的地区,通常包含山谷、峡谷和高原等。

2. 高原:高原是指相对平坦但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由砾石、沙土和岩石构成。

高原的形成通常与地壳的隆起或侵蚀作用有关。

3. 平原和盆地:平原是指广阔且平坦的地区,主要由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构成。

盆地则是由周围的山脉或高地环绕而成的低洼地区。

二、水系和水资源1. 河流:河流是地球上各大洲均存在的水系统,由源头、支流和出口组成。

河流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湖泊:湖泊是由降水、地下水或河流水堆积而成的水体,通常较为平静。

它们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地。

3. 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体。

海洋对于气候调节、食物链的生态平衡以及全球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三、气候与气候带1.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统计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湿度和日照等因素。

2. 气候带:气候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和地形特征划分出的地球表面不同气候类型的区域。

常见的气候带有热带、温带和寒带。

四、生物地理和生态系统1.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的分布和演化,包括动植物种类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生物群落、非生物要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自然系统。

森林、草原和河流等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五、地质构造和板块运动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球因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地壳形态和构造特征,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堑等。

2.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是大陆地壳的运动方式,包括地壳板块的推动、碰撞和分裂等。

《自然地理学》全书重点

《自然地理学》全书重点

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一、“地球表层”特征●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自然地理环境。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

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自然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
1. 地球构造:地球由内向外可以分为核、地幔、地壳三层。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地球表面形成了七大洲和五大洋。

2.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统计下来的天气状况的总体表现。

气候受近地表气氛,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3. 植被: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植被也不同。

根据生长周期,可以将植被分为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和永久性植物。

根据叶片特征,可以将植被分为常绿植物、落叶植物等。

4. 地理景观:地球上的各种地理形态,包括山脉、丘陵、平原、沙漠、湖泊、河流和海洋等。

5. 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特性、结构和过程。

6.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地貌演化以及形成演变的原因和机制。

7. 大气物理学:研究大气层内的物理过程及其变化态势,如空气质量、气压、湿度、温度等。

8. 海洋学:研究海洋的组成、结构、循环,以及海洋的生态、资源、环境等问题。

9. 水文学: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的循环、水文地质、水文气象等问题。

10.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将相关的地理信息组织、存储、管理和分析起来,以支持地理研究和应用。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绪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P3-P4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P3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

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

这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1.天文单位P9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0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P9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10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P9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

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

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XXX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P11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位于地壳之下的岩石层,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体积。

外核是液态的铁和镍组成的层,内核则是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二、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地球的地壳由众多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不断地在地幔上移动,造成了板块构造。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了地震活动。

地震是地壳板块在相互碰撞、滑动或分离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所引起的地球震动。

三、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层是由不同气体组成的,其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四、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

其中,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

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裂隙或孔隙中的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五、地球的地貌和地形地球的地貌和地形是由地壳构造、水力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貌可以分为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峡谷、河流以及各种类型的地形地貌。

六、自然灾害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台风、暴雨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非常重要。

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种类。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组成,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八、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质量、水资源等条件,对于农业、工业、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灭绝等。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球表面现象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下面将介绍一些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温度和压力极高。

地幔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包括陆地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内部运动地球内部存在着构造运动和物质循环。

构造运动包括地壳的隆起和下沉、板块运动等。

物质循环主要指地球的岩石循环、水循环和物质循环。

3. 大气层地球表面被包围着一层气体,即大气层。

大气层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最接近地表,对气候和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4. 地表水资源地球表面的水分布广泛,包括海洋、淡水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地表水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污染和短缺等问题。

5. 气候和气象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期变化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气象是研究短期天气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深远影响。

6. 土壤资源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和有机质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薄层物质。

土壤资源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和互动关系。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物适应性都受到生物地理学的关注。

8. 自然地理灾害自然地理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飓风等自然力量造成的灾害。

了解自然地理灾害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应对和减轻灾害的影响。

9. 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地球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总结:自然地理学涵盖了地球的结构、内部运动、大气层、地表水资源、气候和气象、土壤资源、生物地理学、自然地理灾害以及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科学,它涵盖了众多方面的知识,从大气、水圈、岩石圈到生物群落,从地貌的形成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以下为您梳理一些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首先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强度和分布决定了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同时,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也会对地球的磁场、电离层和气候产生一定的干扰。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

公转轨道的椭圆形导致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差异,这对地球的气温分布有一定影响。

而自转则产生了地转偏向力,使得大气环流和洋流发生偏转。

二、大气圈大气的组成成分包括氮气、氧气、氩气等主要气体,以及二氧化碳、水汽等微量气体。

大气的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层,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大气的热力过程包括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地面的长波辐射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气温的变化。

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包括低纬度的哈得莱环流、中纬度的费雷尔环流和高纬度的极地环流。

季风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季节性风向变化。

三、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各种水体。

水循环是水圈的核心概念,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水循环维持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同时也在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其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影响着海洋环流和气候。

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它们对沿岸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塑造了河谷地貌,而湖泊的形成和演化则与地质构造、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岩石的类型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各不相同。

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理必会知识点115条全梳理

地理必会知识点115条全梳理

地理必会知识点115条全梳理地理是一门涉及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着地球各个方面的现象与规律。

地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梳理115条地理必会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各个方面。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组成:地核、地幔、地壳。

2.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体。

3.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4. 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的规律。

5. 地球的倾斜度:23.5度。

6.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经度和纬度。

7. 地球的气候带: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8. 地球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

9.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等。

10. 陆地上的水资源分布: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11. 地球上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12. 地理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自然灾害。

13.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面积的比值。

14. 人口分布:城市、农村、沿海地区等。

15. 人口迁移:农民工、城市化等。

16. 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7. 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

18. 经济地理学: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19. 区域发展规划: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等。

20. 城市规划:城市增长与城市功能分区。

21. 农业地理:农业区域划分与农作物类型。

22. 工业地理:工业区域布局与产业集群。

23. 交通地理:陆路、水路、航空交通网络。

24. 旅游地理:景区分布与旅游资源开发。

25. 文化地理:文化区域差异与文化遗产保护。

26. 城市气候岛效应:城市与乡村气温差异。

27. 都市圈: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

28. 国土安全:国家疆域的安全保障。

29. 地球的内层结构:固态地核、软土地核、固态地幔、软土地幔、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30. 地球的外层结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31. 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详解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详解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详解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而自然地理学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高考地理中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距离太阳约 15 亿千米。

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产生影响,比如干扰地球的无线电通信、产生磁暴等。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周期约为 24 小时;同时,由于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公转周期约为 365 天。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对地球起到保温、保护等作用。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与其他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所占比例最大。

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四、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后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升温,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世界自然地理知识点

世界自然地理知识点

世界自然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地貌、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现象的学科。

世界自然地理知识点涵盖广泛,包括大陆地貌、海洋地貌、气候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本文将以这些主题为线索,介绍一些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大陆地貌1. 高原:高原是指海拔较高、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

世界上著名的高原有西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高原地区气候多变,植被丰富,是人类活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2. 山脉:山脉是由一系列山峰组成的地形特征。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它横跨南美洲西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

3. 平原: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通常位于海拔较低的地方。

世界上著名的平原有亚马逊平原、恒河平原等。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二、海洋地貌1. 海岸线:海岸线是指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交界线。

世界上著名的海岸线有加勒比海岸线、地中海海岸线等。

海岸线地形多样,包括海湾、峡湾、海角等。

2. 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指海洋底部的地形特征。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是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它的最深处达到了约11034米。

3.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世界上著名的海洋生态系统有大堡礁、南极海洋等。

海洋生态系统对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三、气候带1.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

世界上著名的热带气候带有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2.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之间,四季分明,气候适宜。

世界上著名的温带气候带有地中海气候带、东亚季风气候带等。

3.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降水较少。

世界上著名的寒带气候带有西伯利亚寒带气候带、北极气候带等。

四、生物多样性1.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雨林有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2. 沙漠:沙漠是指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的地区。

世界上著名的沙漠有撒哈拉沙漠、蒙古戈壁等。

自然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有趣且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金属,内核则是固态的。

地幔的物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而地壳是我们人类生活的表面,相对较薄。

地球上的大气也是自然地理的重要部分。

大气分层清晰,对流层是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天气现象几乎都发生在这里。

平流层则因为有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热层的温度又会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气候类型是自然地理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则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地球上的水圈也十分重要。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也是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运动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它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貌的形成也是自然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基本格局。

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则对地貌进行着进一步的雕琢。

比如,风蚀蘑菇就是风力侵蚀的典型地貌;峡谷则往往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沙丘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再说一说植被与土壤。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植被,比如热带雨林中的高大乔木,草原上的草本植物等。

而土壤的类型也与气候、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黑土肥沃,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红壤则相对贫瘠,需要改良才能更好地利用。

自然地理中的自然灾害也不可忽视。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辨析,四题,每题6分
天气与气候: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天气短时间多变、气候长时间较稳定,相同:二者均指大气状况
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在形成原理上完全不一样: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丹霞地貌是水成的红色砂砾岩地貌。

是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霜与露:
日没后,地面开始冷却,近地面层空气也随之冷却,温度降低。

当气温降低到露点以下时,水汽即凝附于地面或地面物体上。

当时的温度如在0℃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这就是露;如温度在0℃以下,水汽凝结为固态——冰晶,这就是霜。

水循环与水平衡:
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趋异适应或称辐射适应是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

矿物与岩石:
地质作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晶体结构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均匀固体称矿物
岩石是矿物(部分为火山玻璃或生物遗骸)的自然集合体,主要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主要物质,是地球发展至一定阶段,由于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坚硬产物。

雾和霾:
雾是自然天气现象,虽以灰尘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
霾的核心物质是大量烟、尘埃等微粒,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诱发肺癌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我国多发生在中东部地区的冬季,尤以城市为重。

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下降,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

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层理构造:由于先后沉积下来的矿物或岩屑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的不同而显示的成层现象,主要是沉积环境的改变所造成。

主要有水平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波状层理;
层面构造:在沉积岩层面上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统称层面构造。

它常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岩石的形成环境。

主要有波痕、雨痕、干裂、盐晶体假象等。

二、填空,十空,每空一分
河流的补给类型:降水补给、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海岸地貌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波浪作用、潮汐作用、风力作用、河流作用、生物作用、海平面变动和地壳运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与区域性
土壤形成的五大要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开放、反馈、动态
正反馈与负反馈:
负反馈:是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

正反馈: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某因素的干扰引起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某些因素的干扰和所引起的那些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背斜与向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
河流的分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

旧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莫霍面、古登堡面
构造运动的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质构造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地质力学说学
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波浪、潮汐、浊流、洋流
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冰水堆积地貌、冰面地貌
三、简答,六题,六分每题
我国的气候主要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气温上,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夏季偏高而冬季偏低,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大陆性强的表现之一;
(2)降水上,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年际变化较大,这体现了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
(3)风向上,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风向随季节不同而有规律的转变,这是季风气候的重要标志
2.雨热同期
高温期和多雨期集中于夏季
3.气候复杂多样
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四种干湿地区、地势和地形
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规律:
土壤的意义与作用
影响气候的四种主要因素
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

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换言之,整个岩石圈可以理解为由若干刚性板块拼合起来的圈层,板块内部是稳定的,而板块的边缘和接缝地带则是地球表面的活动带,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是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在活动的,并且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可以发生几千千米的大规模的水平位移;
在漂移过程中,板块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结,或平移相错。

这些不同的相互运动方式和相应产生的各种活动带,控制着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地貌成因及其作用效果:
(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二)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①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②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

解释现象:蓝天红日;阴天乌云晴天白云;天空白天灰晚上蓝;日初大而凉、日中小而热——主要是空气分子在有选择地对波长青色、蓝色光进行散射。

为何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因为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也不同,太阳高度越小,太阳光投射时所穿过的大气质量就大(垂直时,穿过的质量数为1),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尤其是低层大气的水滴、灰尘等大质点多,红光、橙光散射增强,导致出现红色“霞光”。

如何描述河流不同河段的水文地貌特征
①河源:是指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
②上游:是指紧接河源的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横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
③中游:水量逐渐增加,比降已较和缓;
④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
⑤河口: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入湖处形成三角洲。

中国气候、土壤、植被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以东北平原或华北平原为例,详述其由边滩、河漫滩逐步发育为冲积平原的过程
四、论述题,两题,每题十五分
地球内外四大动力如何影响地球和塑造地貌的?
以北半球为例,详述气压带风带及三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