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田区域地层简表

合集下载

淮南煤田潘集深部13-1煤储层含气量特征分析

淮南煤田潘集深部13-1煤储层含气量特征分析

淮南煤田潘集深部13-1煤储层含气量特征分析一、引言深部煤储层是指埋深在800m以上的煤层,在深部煤储层中储存有大量的煤层气资源。

深部13-1煤矿是淮南煤田的一个重要矿区,该煤矿地处淮河盆地的北缘,是中国重要的煤田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长,深部煤储层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煤炭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对深部13-1煤储层的含气量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深部煤矿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淮南煤田概况淮南煤田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南市境内,是中国重要的煤田之一。

煤田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淮河盆地的北缘。

淮南煤田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适宜煤炭开采。

目前,淮南煤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三、深部13-1煤储层特征深部13-1煤储层埋深在800m以上,主要为炼质煤和无烟煤,属于优质煤种。

煤储层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裂缝系统,具有较高的含气量。

煤储层顶部和底部常常存在煤层气藏,储层内部分布有煤层气水,地质条件适宜开采煤层气资源。

四、深部13-1煤储层含气量特征分析1. 含气量分布特征根据对深部13-1煤储层的钻井资料和地质勘探数据分析,煤储层整体含气量分布呈现出随埋深逐渐增大的趋势。

储层埋深越大,煤层气的质量和含量越高。

在煤储层上部和下部,煤层气质量和含量较低,而在煤储层中部,煤层气质量和含量较高。

这种分布特征与深部煤储层的地质条件和气体生成规律密切相关。

2. 含气量影响因素煤储层含气量的影响因素包括煤层气生成量、孔隙结构、地层压力、渗透性等。

在深部13-1煤储层中,孔隙结构和裂缝系统的发育程度对含气量影响较大,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增大能够提高煤储层的含气量。

地层压力和地温的升高也会促进煤层气的生成和富集,对煤储层含气量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3. 含气量分布规律深部13-1煤储层的含气量分布规律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不同煤层、不同地层和不同地质构造部位的煤储层含气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2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2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谢桥矿地质情况分析系部采矿工程系班级10级地质一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3 年 4 月21 日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4)1.1矿区概述 (4)1.2井田地质特征 (6)1.3煤层特征 (11)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18)2.1井田境界及确定依据 (18)2.2矿井储量计算 (18) (87)第三章矿井安全及环境保护 (25)3.1瓦斯抽放与防止 (28)3.2防突措施 (30)3.3热害防治 (35)摘要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东与张集矿井接壤,西与刘庄井田毗邻,南为新集矿区的罗园井田,北为陈桥背斜。

其西南距颖上县20KM,东南至凤台县约34KM。

经过多次地质勘探,查明区内储量丰富,地质条件好,煤层厚,倾角小,适合建立大型矿井。

经仔细阅读谢桥矿的有关料和数据,并经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一个最优方案,将井筒打在八线5孔西南400m处,第一水平定在-720m,第二水平定在-900m,在第一水平布置三条大巷及井底车场,分两翼同时开采。

通风方式采用中央边界式,运输采用胶带运输。

采煤方法为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工艺为综合机械化开采。

在本说明书中,对井田的地质条件、井筒位置、主要设备、井底车场、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都有详尽的说明,并赋有必要的插图。

全部设计均严格参照《煤炭工业设计规范》以及《煤矿安全规程》中所规定的条款。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况1.1.1 位置与交通㈠位置谢桥矿井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东与张集矿井接壤,西与刘庄井田毗邻,南为新集矿区的罗园井田,北为陈桥背斜。

其西南距颖上县20KM,东南至凤台县约34KM,除东端小部分位于凤台县境内其余大部分为颖上县所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9′36″~116°28′8″,北纬32°45′53″~32°48′40″。

淮南煤田新区地温分布规律分析及热害防治

淮南煤田新区地温分布规律分析及热害防治

Abstract:Because of the problems of heat damage of Huainan coal field,we analysis the mechanism of ground temperature from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ining depth.It is concluded the distributing rules of ground tempera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in ground temperature anomaly.According to the big mining depth,high yield and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Huainan coal mine,we summarize the control methods of ground temperature anomaly and then introduce the advantage of cooling system and the cooling effect. Key words:Huainan mining area;deep mine;geothermal;heat damage prevention
-826
41.48 2.3~3.6
-906
43.70 1.70~3.80
-680 32.3~37.6 2.6~3.8
-848 37.45~44.41 2.46~3.29
-700 36.1~40.2 3.00
表现为传导型增 温 特 点。 总 体 而 言,地 温 梯 度 随 着 深度的增加而逐渐的趋于一致。如图1所示为顾桥 矿部分稳态测温钻孔测温曲线。

淮南煤田淮河南矿区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淮南煤田淮河南矿区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3 3 2 k m , 区内包括有淮南矿业集团所 属的九龙岗 、 大通 、 谢李 、 新 庄孜 、 孔李等煤 矿。在区域构 造位
化的特点 , 受边界大型逆冲断裂强烈推挤作用 , 矿 区南部的太古代 一 早古生代古老地层被推覆至石
收稿 日期 : 2 0 1 7— 0 7—1 1 作者简介 : 詹润( 1 9 8 6一) , 2 o 1 3年 毕业 于合肥工业大学矿床学 专业 , 现在安徽省煤 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工作 。
置上 , 该地 区东 部截 止于 新 城 口 一长 丰 断裂 , 西南 部 通过 阜李 断裂 、 颍 上 定远 断 裂 与合 肥 盆地 相 隔 , 北 部 以阜凤 逆 冲断 裂 与潘 谢 新 区 分 割 , 属 于 淮 南 煤 田南缘逆 冲推 覆 构 造 系 统 的 一 部 分 … ( 图 1 ) 。 其 内地 层 自南 向北 、 自西 向 东 呈 现 为 由老 至 新 变
l 5 3
炭一 二叠系之上 。矿区 内以发 育逆冲断裂 、 紧闭 褶皱为主要特点 , 区内大型 断裂 臼北 向南发育有 阜凤逆冲断裂 、 舜耕 山逆冲断 裂、 李 郢 孜 逆 冲 断 裂、 山王集 断 裂 、 阜 李 断 裂 及 颍 上 一定 远 正 断 层 等, 总体上它们 组成反 s型展布 的逆冲 叠瓦扇构 造样式。根据构造展布规律 , 可 以分 为东部的北 西西 向 构 造 系 统 及 西 部 的 北 西 向 构 造 系 统
造变形机制 、 沉积展布形式、 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开 采 技术 条件 等 方 面 均 与 其 他 地 区 不 同 。 然 而 , 目 前 对于 淮 河 南 矿 区 地 质 构 造 的 认 识 仍 停 留在 2 0 世 纪九 十年 代 , 前 人研 究 的 焦 点 也 多 集 中 在 单 个 矿井内部, 未从整体性 的角度来总结该区的构造 分 区性 及其 变 形 规 律 ,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制 约 了该 地 区煤 炭 开 采 与 资 源 潜 力 评 价 工 作 。 因 此 , 本 文 将 利 用近些 年 最 新 积 累 的 勘 查 与 生产 资 料 , 对 淮 河南矿区构造单元重新划 分, 并对其构造发育特 征 进行 整体 解 析 , 这将 对 今 后 开 展 其 他 地 质 工 作 及 找煤 工作 产生 重要 的意 义 。

淮南矿业集团12对矿井地质类型划分表

淮南矿业集团12对矿井地质类型划分表
划分依据
类型
矿井地质类型划分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依据
结果
综合
评定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断层发育,影响采区合理划分
复杂
极复杂
煤层稳定
程度
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占全矿井资源/储量的80%及以上,其中稳定煤层资源/储量所占比例不小于40%
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占全矿井资源/储量的60%~80%(含60%)
煤层瓦斯含量大于或等于8m3/t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或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17、11-2、8、3、1煤层均为突出煤层,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极复杂
水文地质
类型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A组煤开采底板岩溶水害防治工程量较大,难度较高
复杂
其他
开采
地质
条件
顶底板
顶底板平整,顶板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
顶底板较平整,局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不很发育
中等
其他
开采
地质
条件
顶底板
顶底板平整,顶板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
顶底板较平整,局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不很发育
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裂隙比较发育,岩性比较松软破碎
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岩性松软、破碎,裂隙发育
顶底板不平整,波状起伏,岩性易碎,裂隙比较发育
复杂
倾角
8°以下
8°~25°(含8°)
25°~45°(含25°)
复杂
其他
开采
地质
条件
顶底板
顶底板平整,顶板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
顶底板较平整,局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不很发育

淮南煤田口孜西井田煤层特征对比

淮南煤田口孜西井田煤层特征对比

2012.No10摘 要 通过对口孜西井田二叠系各含煤段特征、煤层间距、煤层厚度、岩性组合、标志层、化石带、岩煤层物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可采煤层1、4-2、5、8、9、13-1、16-2煤层对比可靠,6、11-2煤对比基本可靠,为本区的后期煤田地质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岩性组合 煤层 标志层 化石1 概况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北邻蚌埠隆起,南靠合肥坳陷,东起郯庐断裂,西止于商丘~麻城断裂,东西长180km,南北宽15~25km,面积约3200km2。

煤田呈复向斜形态,主体构造线呈北西西走向,主体构造形迹呈东西向展布。

在地层划分上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淮南地层小区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以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为主。

口孜西井田位于淮南煤田西部,上覆新生界厚度约550-800m,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纪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

2 二叠系含煤段特征[1]井田内含煤地层平均总厚771m ,含煤近30层,总厚29.87m,含煤系数为3.9%。

其中含1、4-2、5、6、8、9、11-2、13-1、16-2等9层为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1.74m,占煤层总厚的72.8%。

主要可采煤层为1、5、8、13-1等4层,平均总厚为16.29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74.9%;次要可采煤层为4-2、6、9、11-2、16-2等5层,平均总厚5.45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25.1%。

本区二叠系含煤地层共分一、二、三、四、五、六、七等七个含煤段,以第二含煤段含煤最丰富,其次为一、四含煤段。

详见表1。

3 含煤段对比标志本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各含煤段厚度、煤层间距、煤层厚度、结构、组合稳定,岩性组合、化石带、标志层、物性反映特征明显,煤层易于对比,主要对比依据分述如下。

3.1 煤层及岩性组合特征对比第一含煤段:1煤多以单一的厚煤层为特征,顶板发育厚层石英砂岩,下部以粉砂岩为主,互层状,色深,沿层面富含大云母片及含菱铁结核,常见腕足、瓣鳃类化石及虫迹,煤层下淮南煤田口孜西井田煤层特征对比张 毅 王 亚(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安徽 淮南 232052)15m左右见太原组顶部灰岩。

淮南煤田位于安徽北部

淮南煤田位于安徽北部

第一章 煤 田淮南煤田位于安徽北部,淮河穿行而过。

煤田东起郯庐断裂,西至阜阳,北抵明龙山、上窑山一带,南至舜耕山、八公山,地理位置为东经115°50′~117°45′、北纬32°25′~33°10′之间。

跨定远、怀远、长丰、寿县、凤台、颍上、利辛、阜阳等县以及淮南全境,煤田东西长达180公里、南北宽约15~2公里,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

淮南煤田地处淮河中游,是江淮丘陵至淮北平原的过渡地区,淮南和定远部分地区为丘陵、岗地,其余地区属广阔的冲积平原,平原海拔标高一般20~22米,丘陵地区的最高海拔标高不超过400米。

区内铁路有水张线、阜淮线。

水张线由水家湖接轨,北至蚌埠与津浦线连接,向南为淮南铁路至裕溪口,可接长江航运,西至张楼串连淮南老矿区8对矿井,阜淮线在黑泥洼与水张线接轨,向北经淮河大桥穿潘谢矿区南缘至阜阳分别与濉阜线和京九线衔接,并与陇海线相通。

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并有国道过境。

水路主要为淮河,长年通航,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

第一节 煤田地质 一、煤田划分淮南煤田划分为淮南矿区、潘谢矿区及定远地区和新集矿区。

〔淮南矿区(老区)〕 位于淮河南岸,属淮南市和凤台县辖区。

东起九龙岗,西至凤台县,南以舜耕山、八公山为界,北以阜凤断层为界,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矿区东部舜耕山北麓有大通井田和九龙岗井田,已于1979年和1981年先后采完。

中部李郢孜(赖山)及八公山的东北麓,由东至西有李郢孜一、二井田,谢家集一、二、三井田,西部新庄孜井田(含毕家岗)、李嘴孜井田和孔集井田。

凤台县城以西为八里塘勘探区。

〔潘谢矿区(新区)〕 位于淮河北岸,东起高皇寺、西至阜阳断层,北以上窑—明龙山断层为界南以阜凤断层为界与淮南矿区相接。

地跨阜阳、利辛、颍上、凤台、淮南等县市,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

矿区东部为潘集背斜,有潘集一、二、三、四井田及丁集井田。

安徽淮南煤田煤系地层铝质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安徽淮南煤田煤系地层铝质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烈富集,Li、B、Cr、Ni、Ge、Zr、In、Hf 和 Bi 富集,Sc、V、Zn、Ga、Sn、W 和 Pb 元素含量正常,稀土元素和其余元素亏
损。 Ga 和 B 含量、Al 2 O 3 / TiO 2 、Sr / Ba、Zr / Hf 和 δCe 等地化指标表明该铝质泥岩为淡水影响的弱酸-弱碱陆相沉
南缘聚煤盆地较远 [13] 。
淮南煤田下石盒子组铝质泥岩的矿物组成显著
区别于上石炭统太原组铝质泥岩 [14] ,上石炭统太原
组铝质泥岩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珍珠陶土、地开
曲和断层。
顾桥矿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 4-1 煤层下 10 ~ 15 m
石和埃洛石等黏土矿物、黄铁矿和石英,部分含赤铁
岩,局部为含铝黏土岩,一般厚 3 ~ 5 m,该铝质泥岩
有近百年开 采 历 史,为 石 炭 - 二 叠 系 含 煤 地 层,其
中下二叠统下石 盒 子 组 地 层 中 铝 质 泥 岩 ( 灰 白 色
高岭岩或含鲕花斑高岭岩) 为稳定的标志层,是划
分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的重要标志 [ 6] 。 稀土元素
的地球化学属性特殊,能有效提供物源、沉积环境
8期
张 蒜,等:安徽淮南煤田煤系地层铝质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煤系地层中 的 铝 质 泥 岩 为 研 究 对 象, 分 析 其 地 球
化学特征,探讨其沉积环境,进而评价其中伴生稀
定性分析,然后利用 JADE 软件进行物相鉴定;再分
对样品的主量元素氧化物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测
试,具体分析测试方法见 [11-12] 。 矿物的定性分析和
主微量元素的测试工作分别在安徽理工大学分析测
的矿物组成差异与沉积环境有关,太原组的沉积环
普遍发育有 1 ~ 2 层铝土岩、鲕状铝土岩或铝质黏土

淮南煤田松散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

淮南煤田松散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

淮南煤田松散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作者:刘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2期摘要:根据对淮南煤田新生界松散层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对松散层底部的水文地质类型加以划分及评价。

关键词:含水层;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

中图分类号:P64 文章编码:一、松散层沉积特征及古地理环境研究安徽淮南煤田地处华北平原的南缘,江淮丘陵的北端,淮河中游地段,整个煤田地跨淮南市及凤台、颖上、利辛、阜阳市三县两市,根据对淮南煤田构造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印支运动奠定了整个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而燕山运动对其作了进一步改造,从而形成现今的基底构造形态。

从地质发展史可以看出,从侏罗纪、白垩纪到早第三纪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除局部断陷盆地接受沉积外,大部分地区处于剥蚀夷平状态。

直到晚第三纪早期,地壳才普遍下沉,沉积了巨厚的新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层。

淮南煤田新生界厚度自东南向西南及西北方向递增,由50M变化为700M。

厚度变化受基岩面起伏情况的控制,反映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基底形态,这与现代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形态有巨大差别。

以往勘探过程中对新生界松散层研究程度较低,对松散层的时代划分也不够确切、统一,本次研究过程中,以本区沉积物的综合岩性特征为标志,参照金权等编著的《安徽淮北平原第四系》研究成果,结合有关测试资料,对新生界松散层的沉积特征做初步分析研究。

一)早第三系(E)岩性为紫红、棕红、灰白夹黄褐、土黄色砂质泥岩、砂岩及砾岩。

胶结成岩程度差异较大,多分布在凹陷、断陷盆地及煤田两翼局部向斜地带。

如展沟164孔、36北7孔、丁集水6孔、朱集45-6孔均有沉积。

由于对该岩组没做研究工作,时代归属值得商榷。

二)上第三系中新统(N1)在潘——谢煤田范围内,该组顶界面埋深东部150M左右,中部180~257M,西部380~420M,局部古地形隆起处缺失,因而自东向西埋深加大,从岩性组合特征可以划分为两种沉积类型。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1.丁集煤矿丁集煤矿位于淮南市西北,潘谢矿区中部,凤台县境内,阜淮线及矿区铁路专用线经过矿井南部,工业广场紧邻省道凤蒙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井田东西长14.75公里,南北宽11公里。

共有可采煤层9层,煤层赋存稳定。

井田地质储量12.79亿吨,可采储量6.4亿吨。

煤层属中灰、中高挥发份、中高发热量,为特低硫、特低磷、富油的气煤和1/3焦煤,可供动力、炼焦配煤和化工之用。

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设计原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主要系统生产能力800万吨/年。

选煤厂与矿井配套,同期建成。

矿井投资30亿元,定员1200人,2004年6月28日开工建设, 2007年12月26日矿井投产。

2.谢桥煤矿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

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

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2012年产量达到1080万吨。

井田东西走向长ll.4Km,南北宽 4.5Km,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00m。

目前全矿职工1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在聘高级职称43人。

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矿区煤种以焦煤为主,特低磷、特低硫,灰份20%以下,发热量 22.3MJ/KG 以上,被喻为“绿色能源”,适用于动力、化工、冶金等工业用煤及各类民用煤。

谢桥煤矿内主要有颍(上)——利(辛)和潘(集)——谢(桥)两条公路通过,区外南侧分别有淮(南)——阜(阳)铁路和颍(上)——凤(台)公路经过,邻近的颍河、西淝河可以通航,并可转接淮河水运;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大京九线相连,附近还有蚌埠、合肥、阜阳三个飞机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淮南煤田现今地温场特征-高校地质学报

淮南煤田现今地温场特征-高校地质学报

图 1 淮南煤田构造纲要图及现今地温梯度分布
1期
任自强等:淮南煤田现今地温场特征
149
统连续测温,即井温测井 (洪有密, 1993;王华
玉等, 2013) 。本次研究共收集和测试获取了 650 个钻孔的井温测井数据,其中近似稳态测温孔 69 个、简易测温孔 509 个、瞬时测温孔 72 个。近似 稳态测温数据一般在完井 72 h 以后测得,井液和 岩石的温度已经基本达到平衡,所测数据能客观 (谭静强等,2009) 。图 2 为计算大地热流所选用的 系曲线,由图可知,地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升 高,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该区以传导型 增温特点为主。 地反映地层的真实温度,因此其数据可直接使用
在煤田勘探中,主要依靠地面钻孔进行井温
测量获取地温数据,目前常用方法为钻孔井液系
Fig. 1
Map showing the structure outlin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urrent geothermal gradient in Huainan Coalfield
2.1.2 井下巷道岩温测试数据
由于淮南煤田一些矿井勘探较早,测温钻孔
数量较少,而且多数矿井正在往深部延深,地温 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补充矿井地温数据和掌握 (李浪等,2010) 对潘二、朱集、朱集西和口孜东 作。井下实测地温因其具有热平衡时间短、受扰 井下地温变化规律,本次利用浅钻孔测温方法 4 个生产矿井,开展了井下巷道围岩温度的实测工 动程度小等特点,所以能精确地反映岩层温度。 对比分析井下测温和地面钻孔测温所得地温梯度 可知 (表 1) ,利用井下测温点计算的地温梯度和 地面钻孔平均地温梯度基本相同,差异甚小。所 以本次井下测温研究,也证实了地面钻孔井温测 井结果的可靠性。 2.1.3 地温梯度的求取 地温梯度的的计算公式为:

淮南煤田煤质特征与工业用途分析

淮南煤田煤质特征与工业用途分析

淮南煤田煤质特征与工业用途分析介绍了淮南煤田分布情况,并以淮南某矿为例,分析了其煤种的化学成分、工艺性能与煤质特征,评价了煤炭的主要用途,能为该矿煤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标签:煤质特征化学成分工艺性能工作用途0引言根据《安徽省岩石地层》的地层综合区划方案,安徽省地层区划划分为华北和华南两个Ⅰ级地层大区。

淮南煤田属于华北区,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凤台县及阜阳市一线,基本上呈东西向展格局。

随着煤炭利用的多样化和深入化,煤质作为煤炭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煤质的分析主要是从煤的物理性质、煤的元素分析和煤的工业分析等多方面进行。

要合理有效的利用煤炭资源就必须进行煤质的准确分析,得到的数据是区分煤炭的主要客观依据。

因此,对煤的煤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淮南煤田煤类分布淮南煤田煤质总体特征为:以中灰分煤、局部为中高灰煤和低中灰煤;基本为特低、低硫煤;以特低磷煤为主,次为低磷煤;其它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均未超过洁净煤分级的最高界限,以炼焦用煤为主。

1.1煤类的区域分布特征淮南煤田以气煤和1/3焦煤为主,次为肥煤、焦煤及少量长焰煤、1/2中粘煤,环岩浆岩变质带可出现贫煤、天然焦。

潘谢区以西及新集区以气煤为主,深部为1/3焦煤。

淮南老区深部和潘集背斜以东深部一带则为焦煤。

在潘集背斜南翼有一中高变质带,是岩浆岩侵入影响形成的高变质的焦煤、瘦煤、无烟煤和天然焦。

1.2煤类的垂向分布特征淮南煤田的精煤挥发分均符合希尔特定律,即随现代埋深的增加而减少,并随煤层沉积的次序即随原始埋深的增加而减少。

山西组:淮南煤田主要以1/3焦煤为主,潘四、丁集及谢李深部为焦煤与无烟煤,其东部为焦煤,在矿区西部、背斜的轴部有气煤存在。

下石盒子组:淮南煤田除1/3焦煤范围稍大,使焦煤范围缩小,东部老区和潘集区以1/3焦煤为主,西部新集和谢桥区以气煤为主,剖面上煤层由下向上气煤增多。

上石盒子组:淮南煤田以气煤为主,11-2煤层东部以1/3焦煤为主,西部以气煤为主,13-1及上部煤层以气煤为主,仅在东部老区及新集推覆体一带发育小片的焦煤。

淮南地层简表

淮南地层简表



全新统 第四系
更新统
新 上新统
生 第上 中新统
界三 渐新统
系下 始新统
中 白垩系
生 侏罗系
界 三叠系
上统 下统 上统 下统
上统
二叠系
古 石炭系
下统
上统 中统
奥陶系 中下统
生 上统

武 界

中统 下统











下元
古界
上太
古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土坝组
1844 >637
316~>446 114~260 316~566 106~265 52~88 102~148
0~10 400 170~220 9~78 146 190 152 215 100~150 10~100 117 92 137 119 93
紫红色粉、细砂岩,砂砾岩。
棕红色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 凝灰质砂砾岩,凝灰岩和安山岩。
马家沟组 肖县组 贾汪组 土坝组 崮山组 张夏组 徐庄组 毛庄组 馒头组 猴家山组 四顶山组 九里桥组 寿县组 刘老碑组 伍山组 张店组
凤阳群
五河群
代号 Q N E K2 K1 J3m J2 J1 T3 T2 T1h T1l P2sh P2s P1x P1s C3t C2 D S O3 O2 O1m O1x O1j ∈3t ∈3g ∈2zh ∈2x ∈1mz ∈1m ∈1h Z2s Z1j Z1sh Qnl Qnw Qnc
角闪斜长片麻岩,同位素年龄 27 亿年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菱铁成份,未见海豆芽化石。

第六含煤段:厚89、50m(图4-6)。

与第五含煤段合称为“D组”。

岩性以灰色、青灰色、灰绿色粘土岩类为主,夹细中粒砂岩,含1~3层燧石薄层。

D18煤以下常有一层灰白色铝质泥岩。

常含鲕,D18煤顶部砂质泥岩中常含海豆芽化石。

含煤4层,多位于中部或偏上,不稳定,D19和D21多尖灭或为炭质泥岩所代替。

第五含煤段:厚89、00m(图4-5)。

底部常有一层灰白色石英砂岩或中细粒砂岩与第四含煤段分界。

青灰、灰绿色岩性是本组的主要特征。

下部有1~3层紫红色花斑状泥岩或铝质泥岩,含鲕为主要标志层之一。

中上部为泥岩、砂质泥岩夹薄~中厚层中细粒砂岩和砂页岩互层,局部含鲕及菱铁结核。

上部含煤4~6层,煤薄,但层位较稳定,对比容易。

第四含煤段:厚82、66m(图4-4)。

为主要含煤段之一,习惯称为“C 组”。

底部发育有1~3层灰白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并以其底界作为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

下部为紫红色花斑状泥岩,常含鲕及铝质为主要标志层。

中部及上部以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中夹砂岩,含煤4层,以C13 煤最厚且稳定为特征,顶部多羊齿等植物化石碎片为对比主要标志之一。

C15煤顶局部有1~2层煤线或炭质泥岩。

(3)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s):第三含煤段:厚99、11m(图4-3)。

与第二含煤段合称为“B组”。

底部发育一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中粒为主。

西部主要为灰及灰褐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含鲕及菱铁结核,夹薄层砂岩,含B10 煤一层,上部以灰及浅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砂岩,含鲕、菱铁结核及菱铁层,含稳定煤层B11b、不稳定煤层B11a、 B11C及1~2条煤线。

顶部为灰白色砂岩及灰色砂质泥岩,常夹有薄煤一层(B11c上)。

B11b煤顶板为灰色砂质泥岩及互层,多含羊齿及辩轮木化石为对比标志。

第二含煤段:厚101、85m(图4-2),为主要含煤段之一。

本含煤段煤层最多,含煤厚度最大,含煤系数为15、52m。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

淮南矿区二叠系含煤地层特征简介二叠系为本区内主要成煤岩系,总厚度大于1960m。

上统包括石千峰组和上石盒子组,下统包括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本系与下伏石炭系太原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二叠系底界划分在太原组顶部第一层灰岩(C31灰岩)的顶界上,本系石千峰组为不含煤地层。

自上而下分组如下:(1)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本组不含煤层,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砂砾岩及紫红色砂岩、砂质粘土岩类组成。

局部具小溶洞,砾径为0.5~7㎝,一般为0.5~2㎝,次棱角状及半圆状。

(2)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s):第七含煤段:厚151m(图4-7。

习惯上称为“E组”。

主要为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灰白、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局部为青灰色或灰绿色。

含煤5层。

薄而不稳定,常为炭质泥岩或尖灭。

对比困难,与其它含煤段比较,该含煤段少含菱铁结核和菱铁成份,未见海豆芽化石。

第六含煤段:厚89.50m(图4-6)。

与第五含煤段合称为“D组”。

岩性以灰色、青灰色、灰绿色粘土岩类为主,夹细中粒砂岩,含1~3层燧石薄层。

D18煤以下常有一层灰白色铝质泥岩。

常含鲕,D18煤顶部砂质泥岩中常含海豆芽化石。

含煤4层,多位于中部或偏上,不稳定,D19和D21多尖灭或为炭质泥岩所代替。

第五含煤段:厚89.00m(图4-5)。

底部常有一层灰白色石英砂岩或中细粒砂岩与第四含煤段分界。

青灰、灰绿色岩性是本组的主要特征。

下部有1~3层紫红色花斑状泥岩或铝质泥岩,含鲕为主要标志层之一。

中上部为泥岩、砂质泥岩夹薄~中厚层中细粒砂岩和砂页岩互层,局部含鲕及菱铁结核。

上部含煤4~6层,煤薄,但层位较稳定,对比容易。

第四含煤段:厚82.66m(图4-4)。

为主要含煤段之一,习惯称为“C组”。

底部发育有1~3层灰白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并以其底界作为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

下部为紫红色花斑状泥岩,常含鲕及铝质为主要标志层。

中部及上部以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中夹砂岩,含煤4层,以C13煤最厚且稳定为特征,顶部多羊齿等植物化石碎片为对比主要标志之一。

安徽省部分地区工程场地地层简表

安徽省部分地区工程场地地层简表

附录D安徽省部分地区工程场地地层简表表D.0.1 合肥市区(江淮波状平原)
注:过去将第三纪划分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据现行通用的中国区域地质年代表,古近纪相当于早第三纪,新近纪相当于晚第三纪,下同。

表D.0.2 亳州市区(淮北平原)
表D.0.3 宿州市区(淮北平原)
表D.0.4 阜阳市区(淮北平原)
表D.0.5 蚌埠市区(淮北平原、江淮波状平原)
表D.0.6 六安市区(江淮波状平原)
表D.0.7 马鞍山市区(沿江丘陵平原)
表D.0.8 芜湖市区(沿江丘陵平原)
表D.0.9 宣城市区(沿江丘陵平原)
表D.0.10 铜陵市区(沿江丘陵平原)
表D.0.11 安庆市区(沿江丘陵平原)。

淮南地层简表

淮南地层简表

淮南地层简表始新统未固结的沙、砾、泥紫红色砂页岩紫红色砂岩,泥岩夹砾岩火山岩,砂岩灰岩和砂页岩白云岩砂砾岩一、“飞”来之峰舜耕山舜耕山东起九龙岗,西至罗山,东西走向,全长约18公里。

传说舜帝曾在此山下教民习耕,故名舜耕山。

以泉山为界,舜耕山分东西两部分。

以东山体由寒武、奥陶系组成,其北侧曾有九龙岗、大通及洞山煤矿(现均已关闭)。

西侧出露上元古界及太古界地层,北侧并无煤矿。

值得思考的是,东部按正常地层层序。

舜耕山以北理应是煤系地层广泛分布的地区,洞山市委、工业学院等原本应是矿区所在,可现在并非如此。

洞山煤矿见到的仅是煤系地层一部分,200米以下却是产状平缓的三叠系红色砂岩。

为什么?答案就在西部罗山的观察中。

罗山北坡山脚下见上二叠统石千峰组红色砂岩。

拾级而上山坡上却是上元古界震旦系四顶山组直接与之接触,按正常地层层序,其间缺失含煤的石炭二叠系、奥陶系及寒武系,应视为断层存在。

在罗山南山余家村后小山岗青白口系八公山组砂岩上沿走向向西望去,舜耕山消失了,西边李郢孜却是大小煤矿林立。

该地区出露有正是罗山缺失的奥陶系及煤系地层。

站在奥陶系灰岩上向东望去,舜耕山犹如一个飞来之峰座落在煤系地层之上。

罗山南侧的钻探证实。

在太古界片麻岩下存在煤系地层。

种种迹象表明,该断层为一逆掩断层,称舜耕山断层(如图4—6)。

舜耕山为断层上盘,是一个由南向北外来的推覆块体,它由两个不同的块体组成,泉山以东为寒武、奥陶系,包括部分石炭、二叠系,故建立了煤矿,但由于断层所限,煤储量小,早已采完闭井。

以西为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但罗山以西断层上盘被侵蚀殆尽,下盘煤系地层出露,形成煤矿矿区。

据测算,在罗山一带舜耕山山体由南向北的推覆距离应在5000米以上。

在李郢孜赖山,可以见到硅质胶结的马家沟组灰岩角砾,它是舜耕山逆掩断层存在的又一标志。

二、亦逆亦正八公山八公山组自东南向西北,出露太古界、上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特征与舜耕山地区相同,但岩层产状有很大差别,它们是什么关系?在寿县八公山南侧珍珠泉附近见有断层,东西走向,断层南上盘为太古界片麻岩,北为下盘寒武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红色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
侏罗系
上统
>637
凝灰质砂砾岩,凝灰岩和安山岩。
三叠系
下统
316~>446
紫红色砂、泥岩。






上统
石千峰组
114~260
紫红、灰绿、杂色泥岩,细~粗砂岩,夹石英砂岩、砂砾岩。
上石盒子组
316~566
深灰色泥岩,灰绿色、浅灰色砂岩,底含石英砂岩,含煤层。
下统
下石盒子组
下统
馒头组
215
紫色页岩夹灰岩。产Redlicha sp.化石。
猴家山组
100~150
鲕状灰岩、白云岩、砂灰岩、孔洞灰岩。
凤台组
10~100
页岩、砾岩。







徐淮群
九顶山组
117
白云岩,底部夹竹叶状灰岩。
倪园组
92
上部含泥白云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下部硅质条带白云岩。
四顶山组
137
厚层白云岩为主。产蠕形动物化石。
106~265
灰色砂泥岩及其互层,底含粗砂岩,含煤层。
山西组
52~88
上部细至粗砂岩,下部深灰色泥岩,含煤层。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102~148
灰岩为主,夹泥岩和砂岩,含薄煤层。
中统
本溪组
0~10
主要为浅灰绿色铝铁质泥岩及泥岩,含较多黄铁矿
奥陶系
中下统
400中厚Biblioteka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灰岩。寒


上统
土坝组
淮南煤田区域地层简表




厚度(m)
主要岩性



第四系
全新统
40~130
浅黄、灰黄色粘土夹砂层。
更新统
第三系

上新统
0~1528
灰绿色、浅棕黄色,固结粘土夹砂层。
中新统

渐新统
0~>2057
浅灰色、棕褐色砂泥岩及其互层,夹砂砾岩。
始新统



白垩系
上统
>647
紫红色粉、细砂岩,砂砾岩。
下统
1844
170~220
白云岩,硅质结核白云岩,产Heleionella sp.化石。
固山组
9~78
白云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
中统
张夏组
146
鲕状灰岩,白云岩。产Damesellua sp.化石。
徐庄组
190
棕黄色砂岩,夹页岩及石灰岩。产Manchuriella sp.化石。
毛庄组
152
砾状灰岩,鲕状灰岩,页岩。
九里桥组
119
泥灰岩、砂灰岩。
四十里长山组
93
石英岩及钙质砂岩。
青白
口系
八公山群
刘老碑组
1050
页岩、泥灰岩、石英砂岩、底部铁质砂砾岩。含藻及疑源类化石。
伍山组
张店组
下元
古界
凤阳群
1171
千枚岩,白云岩,大理岩,白云质石英片岩,石英岩,含藻化石。
上太
古界
五河群
>6422
片麻岩、浅粒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韵律互层,夹少量大理岩及磁铁矿层,岩石混合岩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