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思维导图之文档 必修5-4归去来兮辞并序 - 副本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思维导图之文档 必修5-4归去来兮辞并序 - 副本

4归去来兮辞并序【思维导图】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2..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3.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

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4.(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解析】“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

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
知心话 名作动,
指耕种之事
弹琴读书
幽深曲折的样子
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
有时
名作动,划桨
暗含人生际遇之坎坷
形作动,欢喜羡慕
行将结束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
疏通第四段
回去吧
为什么
取独
取独
确实 指做官
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大概 是,正确;非,错误
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遗憾 取独
行人
恨晨光之熹微。
第一段小结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家之急切 自责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家之缘由
文本解读
总结:文章第二段作者抵家后有哪些活动?体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心情和志趣?
抵家之乐 载欣载奔
室内之乐
自酌 怡颜 寄傲 易安
园中之乐
园日涉 以成趣
欣喜若狂
舒适安逸
留连忘返
怡然自得、淡泊孤傲、归隐之志
疏通第三段 停止
驾车 疑问代词,什么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助词
意动,认为...愉悦 意动,认为...快乐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算了吧 寄生 天地之间 何 从心所欲 指生死
什么
立,扶着
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

神仙居住的地方 希望, 留恋

文化常识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文化常识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吕不韦
杂家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孙武、孙膑
兵家
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董仲舒儒学
著《论衡》,反对天人感应,反对鬼论,人死不为鬼
王充
著《神灭论》,提出精神和形体的统一
范缜 玄学
两汉——明清
古代中国的思想
以儒为基础,吸收佛、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程朱理学
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为封建道德辩
宋词
《资治通鉴》
史书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王实甫《西厢记》
元曲四大家 元代其他作家
元曲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潆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
文学
《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汤显祖
明代四大奇书
明清时期
《红楼梦》、《聊斋志异》
清代小说
洪舁与《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
书法艺术
表演基本功为唱、念、做、打 分“生、旦、净、丑”四行
京剧
现代地方戏
戏曲艺术
四大发明
《九章算术》
刘徽“徽率”
数学
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
《农桑辑要》、《农政全书》、《天工天物》
农学和工艺
科技成就
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华佗擅长外科
医学
孙思邈著《千金方》
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孔子
《孟子》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
儒家
《荀子》性恶论,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荀子
《道德经》“无为而治”“上善若水
老子
《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盘桓huán:徘徊不去。
窈窕yǎotiǎo:幽深曲折的样子。
皋ɡāo:高敞之地。
翻译句子: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怀良辰以孤往”
----孤独之感
愿你学有所获!
5.来者 古:未来的事情;今:来的人 6.征夫 古:行人;今: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手杖;今:扶持老人 8.风波 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指做官;今: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 等工作 10.去留 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 11.寻 古:不久;今:寻找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② 时矫首而遐观
3 文本细读,体味情感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这篇文章是表达他归隐田园的志 向,充满了喜悦之情。
也有人认为作者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喜中带忧。 你同意哪一种?
(一)讨论第一类看法
归心似箭 欣喜若狂 天伦之乐 安居之乐 山水之乐
小结
辞官归家 初抵家门 闲居在家 耕种闲话 纵情山水
归心似箭
欣喜若狂


天伦之乐
意动,以……为愉快 意动,以……为乐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 将有事于西畴 ②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 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 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2021/10/10
21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违:不相合。 言:语气助词。 焉求:何所求,求什么。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
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
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
2021/10/10
22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悦:意动用法,以…为喜悦。 情话:知心话。 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去呢?富贵不是我所求,神仙居
住的地方没法到。
2021/10/10
30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耘:锄草。 耔:培苗。
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出去。 有时在田里锄草培苗。
2021/10/10
31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皋:高敞之地。 舒啸:高歌。
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 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
24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 壑:山谷。经:登上,到。 既…亦:既要…又要
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
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2021/10/10
25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以: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涓涓:泉水细流不断的样子。 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既然自己知道心志是被形体所役
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
2021/10/10
6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之:主谓之间。 谏:谏正,劝止。 追:挽救,弥补。
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指做官)
已经不能改正,
知道未来的事(指归隐)还可以
挽救。 2021/10/10
7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中国历史整理(先秦至清朝)详细思维导图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参看资料

中国历史整理(先秦至清朝)详细思维导图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参看资料

彻底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皇帝制度三公丞相太尉政治班超通西域(投笔从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天文造纸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变“黄老匈奴与西汉的邻里关系,苏武被扣留公元前101第二年,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等人出事匈奴,还送还了扣押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务苏武达到后,原降于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目前,事情败露,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题苏武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想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流放北海牧羊公元前85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派遣使者和汉朝重修旧好,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公元前81年,苏武等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学的人才,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之后,又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重农抑商的加深直接打击大商人,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注:整个封建社会经济都有重农抑商的特点算缗(mín )公元前若有商人有产不报或虚报漏报,一经查出即罚戍边一年,其资财没入官库公元前国家的府库堆积如山,商人却受到沉重打击除了12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初历》与《颛顼历》全面比较汉武帝至今,以寅月为一月……亥月为十月、子月为十一月、丑月为十二月,而秦历以亥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共使用了188年不足它的八十一分律数据,是黄钟律管九寸长这一数据先后6次改革秦朝张衡发明水运浑天仪与地动仪。

《二京赋》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注西汉已有造纸术)西汉《周髀算经》数学走向灭亡汉末农民起义医学《黄帝内经》。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33张PPT)全篇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33张PPT)全篇

归家隐居后的家园、 田野和劳作之乐。
情感 自责自悔 欣喜急切
自安自乐
第4段
年寿有限,应顺天应命 ,不必遑遑追逐的人生态度。
乐天安命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乐安天命,顺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 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的确在历史上也引 起许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联系陶渊明 的经历和志向,是可以理解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 期”,他本人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无法将自己融 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官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 择,投身自然才可以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 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 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之后的真实 而复杂的感慨,饱含作者从官场(东晋时代)退出后的沉 痛反思和过来人切身感悟及深刻体验。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苏轼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重点字词句
1.请翻译下列含有疑问代词的句子。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②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独自悲伤呢?) 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④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乡村生活之乐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与乡邻交往之乐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躬 耕 之 乐
好读书,

琴 不求甚解;

书 每有会意,
之 乐
便欣然忘食。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但在未来的岁月中还可 以补救。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回家为正确的而过去做官是错误 的。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 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
遥遥:摇摆不定的样子。
官场,向往田园。东晋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
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便弃官归田, 背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晋书∙陶潜传》和萧 景 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 简 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县巡视, 介
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岂
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 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归家之时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欣喜若狂
家里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愉的气氛,肯定了作者的归家志向。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舒适 安逸
描绘了作者饮酒自乐之景和傲然自得之情。
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将作者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形成 鲜明对比。通过对比,作者更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的精神追求。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 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 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 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 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整体感知
二读课文
4.文章写了陶渊明归隐后的那些场景,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心情?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 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 而昨非。
诗中歌颂了精 卫和刑天的坚 强斗争精神, 寄托着诗人慷 慨不平的心情 和意愿。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57张PPT)精选全文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57张PPT)精选全文

内容分析
承上而问 自我解答 卒章显志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富贵浮云 (反 )
恬然自乐 (正) 乐天安命
讨论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 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 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 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 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表面是消极的,但这里有他遗世独立, 超脱生死的旷达思想,也流露出了他无 可奈何的、听天由命的思想情怀;更是 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
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 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 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 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 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 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 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 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陶去
渊来

兮 辞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 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 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人。出身于破落官 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 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 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 决心去职归隐。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 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了对官场与世 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 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有的也宣扬 了“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 极思想。
“序”的作用:
交代了写作时间和背景,说明了自 己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正音:
西畴 chóu 轻飏 yáng 熹微 xī 酒樽 zūn 壶觞 shāng 眄庭柯 miǎn kē 矫 jiǎo 出岫 xiù 翳 yì 盘桓 huán 棹 zhào 窈窕 yǎotiǎo 遑遑 huáng 皋gāo 载欣载奔 zài 流憩 qì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第11页/共29页
抵家(欣喜若狂)
•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狂喜飞奔的样子,这和在官场时的“惆怅而独悲”的心情 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12页/共29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家中[家中之乐(亲切)]
• 意象:松、菊、幼、室、酒、樽
• 分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诗人一向是“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松菊犹存更让他
第22页/共29页
(二)虚词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知来者之可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第23页/共29页
课堂练习
解释有误 •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的一项(

B
役 • A既自以心为形
(役使)
追 • B知来者之可
(追赶)
怡 • C眄庭柯以
颜(使---现出愉快)
谏 • D悟已往之不
(劝止、谏正)
第24页/共29页
不是词类活用 • 2:下列划线词
的一项是(

A
岫 • A云无心以出
,鸟倦飞而知还
日 • B园
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怡 •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 字里行间洋溢着安逸、闲适、宁静的情 趣,反衬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第15页/共29页
田园生活之一
归途(归心似箭)
居家
抵家(欣喜若狂) 家中(家中之乐)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洁身自好、不随世俗精神体现
拒绝同流合污
陶渊明在官场中目睹了种种丑恶 现象,他选择辞官归隐,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清白和 独立。
坚守道德底线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他多次表达 了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对正义的 追求,这种精神情操成为了他作 品中的重要主题。
追求真我
陶渊明在归隐田园后,过上了简 单朴素的生活,他追求真我,不 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 纯洁。
从世俗纷扰到追求内心平静
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逐渐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束缚,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 转变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从个人得失到关注社会现实
虽然陶渊明归隐田园,但他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现实。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 注和思考,体现了一个文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04
陶渊明精神情操及价值观探讨
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 令仅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归隐田园,过上了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 的诗歌和辞赋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创作的抒情小赋,全文叙述了他 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
东西方隐士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东西方隐士文化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可能。这种交流与融合有助于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 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文章整体结构安排
散体序文与韵文辞赋相结合
文章采用散体序文与韵文辞赋相结合的形式,既保证了叙述 的流畅性,又增强了抒情效果。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22张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22张
本段作者从那些角度表现归家之乐的,作者的乐又具体表现为哪 些情绪?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 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 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 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爱闲。
(欧阳修)
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 也。 ……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苏轼.《与苏辙书》)
解题
归去:回归(田园),点明一篇之旨 来:助词,无实义 兮:语气词。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辞:点明文体,可看成是赋的别称,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
2.句式(整散、长短、感叹、反问.... 3.修辞 4.语言风格、节奏 5.语体(口语化、书面语 解题过程:角度+内容+情感
一位已考上大学的学长,回校讲座结束时,欲赠一句诗勉励高三 的学弟学妹努力学习,下面哪句诗文最为贴切?( )(2分) A.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B.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 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 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等到没几天,我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 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造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 人身心都感到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 到心烦感叹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 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 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而顺遂心愿, 写下这篇命名为《归去来兮》的文章。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