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爬行动物分类

合集下载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最近需要做一个基于生产的动物识别系统,对如何区分两栖类和爬行类有点迷茫。

我查了相关资料后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惑的人。

一.两栖动物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中间过渡类群。

身体结构有一些陆地动物的特征,但并不完美。

成虫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受精和幼虫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幼虫通过鳃呼吸,没有成对的附肢,变态后只能在陆地上生活,这是两栖动物区别于其他脊椎动物的根本特征。

体型为蛙形、鱼形或蠕虫形。

皮肤裸露,布满腺体。

两栖动物约有3000种,分为无尾目、无尾目和安足目三大类。

1.无尾类的特征是体表裸露,成体无尾巴,四肢发达。

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生活在两栖跳跃中。

约有18科26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

大多数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雨蛙、树蛙和牛蛙都属于这一目。

2.阿努拉是一种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一生都在游泳。

其体表裸露,幼虫和成虫均有长尾巴,四肢发达。

约有8科300种,常见的有大鲵、大鲵、蝾螈。

3.无足目动物是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

身体大多呈蠕虫状,尾很短,四肢均退化。

约有160—17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非洲和南亚的热带森林中,我国仅有鱼螈一种。

两栖动物中的“两栖”是指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二.爬行动物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能适应陆地上的生活,有的习惯在水中生活,但在陆地上产卵繁殖。

在成长过程中,一般会蜕皮几次,长大后身上有鳞片或指甲,可以保护身体。

脚趾处有爪子,利于捕食小动物。

这些动物用肺呼吸,体表温度随着自然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冬眠来度过冬天。

常见的爬行动物有蛇、龟、鳄鱼和壁虎。

三.区别爬行动物皮肤有鳞片或甲板,两栖动物皮肤裸露。

两栖纲及爬行动物

两栖纲及爬行动物

两栖纲及爬行动物两栖纲(Amphibia)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二、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三. 两栖纲的分类两栖动物是一类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动物。

也有少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那是登陆后重新返回水域的次生性现象。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现存两栖纲动物约4200种,我国有280余种。

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1.外形:身体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穴居和水栖种类具有尾部,穴居者四肢退化)蚓螈型、鲵螈型和蛙蟾型活动性眼睑可转动有保护作用雄体的咽部或口角有1-2个外声囊或内声囊外声囊充气时可膨胀成泡状或袋状蛙蟾类的四肢发展很不平衡,前肢短小,4指,指间无蹼;后肢长大而强健,5趾,趾间有蹼潜水运动中的应用2. 皮肤体表皮肤裸露,富有粘液腺,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皮肤呼吸占重要位臵)区别于其他纲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并富含腺体,鳞已退化,只有穴居生活的蚓螈类在皮下还埋有残存的鳞迹。

角质层表皮皮肤生发层疏松层真皮致密层皮肤的衍生物黏液腺可借真皮层内的肌纤维收缩,从皮肤开口的腺孔中流出其分泌物,使体表经常保持湿润粘滑和空气、水的可透性,对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及利用皮肤进行呼吸都具有重要作用两栖动物通过蒸发冷却用以调节体温。

毒腺蟾蜍眼后的耳旁腺和皮肤中的毒腺,能分泌白色、紫红色、褐色或黄色乳状液的毒浆,对食肉动物的舌和口腔黏膜有强烈的涩味刺激,因而是一种防御性适应,可以自我保护。

色素细胞不同色素细胞的互相配臵,是构成各种两栖动物体色和色纹的基础,在光线或温度的影响下,色素细胞还能通过其扩展、聚合的形态变化,引起体色改变,由此变成与生活环境浑然一体的保护色(又一种自我保护)典型代表:雨蛙和角蛙具有保护色又能迅速变色。

色素细胞角蛙雨蛙3. 骨骼系统在水栖过渡到陆生的进化中,两栖动物的骨骼发生了巨大变化,获得比鱼类更大的坚韧性、活动性和对身体及四肢的支持作用。

骨骼多为硬骨,脊索消失。

两栖爬行动物

两栖爬行动物

简介
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较多。以茶坪、高川两乡山地分布最多。其次为雎水沸水、晓坝、桑枣、安昌、永安等山 前地带,以及广大的丘陵地区,均有分布。已查明15科,25属,41种约占全省154种的三分之为国家二类保护动 物的有中华大鲵。亦称“娃娃鱼”,两栖纲、隐鳃鲵科,背棕裾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栖息山谷清澈的溪流 中,以鱼、蛙虾为食。分布于茶坪河、安昌河、秀水河、塔水河等汉沟中先后发现的有棘皮湍蛙和四川龙蜥。棘 皮湍蛙:两栖纲蛀科。体细长约50毫米,背面为紫褐色,雄蛙背面有许多小白刺,雌蛙的小刺相对的少些。头上 及背面上有少数绿色斑点体侧绿色,腹面及四肢腹面为乳白色,生活于山溪边的泉水洞中。分布于海拔1400米的 高川乡韦子坪民国38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刘承钊教授和朱承琯首先在该地发现,安县为棘皮湍蛙世界模式标本的 产地四川龙蜥:爬行纲、鬣蜥科。体长124毫米,整体背面黑褐色。杂以浅黄绿色斑块,其中以背中部两侧的黄 绿色斑块为最大,略成方形。尾背黑褐与土棕相间呈环纹腹面浅褐色或黑色。栖息于海拔900米左右的树林附近 或树干上,以昆虫为食。分布于茶坪乡的双电村、小河子等地 。

谢谢观看
鱼石螈和棘鱼石螈的牙齿有类似总鳍鱼的迷路,被归入两栖动物纲的迷齿亚纲。
种类特征
两栖爬行类多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级的中间层,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其 种类、数量和生态状况往往能反映生态系统生物量水平和食物链状况,是评价生态系统现状的重要依据。
经过相距近10年的多次调查和标本采集,内伶仃岛已发现的两栖动物有10个种或亚种,约占广东省大陆47种 (或亚种)两栖动物的21%(田婉淑等,1986):其分属1目4科5属,全部为无尾目种类,其中蟾蜍科1种、蛙科5 种、树蛙科1种、姬蛙科3种,当中蛙科的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种类—内伶仃岛爬行动物共3目10科21属26种, 龟鳖目l科2种,三线闭壳龟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蜥蜴目4科8种,堰蜒为岛上个体数量最庞大的种类;蛇目6科 16种,其中蟒蛇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白唇竹叶青为岛上分布最广的种类,几乎遍布全岛。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课件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课件

第2题
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类群不匹配的是( B )
A.水螅--腔肠动物 B.蚯蚓--爬行动物 C.蝗虫--节肢动物 D.青蛙--两栖动物
第3题
A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是( )
A.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B.是变温动物 C.有鳞片或甲 D.有脊柱
第4题
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下
两栖 动物
青蛙
体色 保护色 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体表 四肢 呼吸
皮肤裸露分泌粘液,辅助呼吸; 前肢短小--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跳跃、划水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农业害虫的天敌,制中药 保护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两栖动物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蝾螈
蝾螈终生有尾,生活在清冷的静水池沼里, 有时也能爬到陆地上来。
代表动物
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都听过, 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 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像鱼一样生活在水里。
蝌蚪发育成青蛙以后,
尾和鳃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青蛙的结构
青蛙
鼻孔 气体的通道
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爬行动物主要特征
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2.用肺呼吸; 3.在陆地上产卵,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
入药
保护
爬行 动物
蜥蜴
龟,鳖,蛇,鳄, 体色 保护色 蜥蜴,避役,恐龙
体表 四肢 呼吸
皮肤干燥,角质鳞片,有颈 四肢短小,不能跳跃, 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中国是世界上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珍稀物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本手册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常见的两栖爬行动物,并提供它们的鉴定特征。

一、蛇类蛇类是中国爬行动物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群体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见蛇类的鉴定特征:1. 红头蛇红头蛇身体细长,头部红色或鲜红色,背部通常呈黑色或暗褐色。

其身体具有很强的弹性,毒性较强。

2. 孔雀蛇孔雀蛇体态优美,体长较长。

身体背部呈暗绿色或蓝绿色,布满美丽的圆形斑点,宛如孔雀的羽毛。

3. 菱纹眼镜蛇菱纹眼镜蛇头部呈三角形,具有特征性的黄色或橙色眼镜纹。

体背具有黄色或浅棕色的菱形花纹,身体细长。

二、蜥蜴类蜥蜴类是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中另一重要的群体,常见于各种栖息地。

以下是几个常见蜥蜴类的鉴定特征:1. 变色龙变色龙身体呈椭圆形,以绿色为主,腹部呈黄色或白色。

它们具有出色的变色能力,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

2. 地龙地龙体型粗壮,尾巴较短。

身体背部布满块状鳞片,颜色多为暗褐色或黑褐色。

3. 黄头鬣蜥黄头鬣蜥头部大而宽阔,呈黄色或橙色。

背部和侧面具有鲜艳的蓝色或绿色斑点,身体底色为暗绿色或棕色。

三、蛙类蛙类是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中最为常见的群体,拥有丰富的物种。

以下是几个常见蛙类的鉴定特征:1. 中华大蟾蜍中华大蟾蜍体型庞大,体长可达20厘米以上。

身体背部呈灰褐色或棕褐色,背部具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2. 林蛙林蛙身体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10厘米。

身体背部呈绿色或褐色,具有深色斑点和条纹,腹部为白色或淡黄色。

3. 斑腿蛙斑腿蛙体型较小,体长约5厘米左右。

身体背部呈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黑色斑点和条纹,腹部为浅黄色。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个常见的两栖爬行动物,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珍稀物种,如川蝾螈、华南钝口螈等。

这些物种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分布,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和管理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工作。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课件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课件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蜥蜴的形态特点
呼吸: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 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生殖: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青蛙与蜥蜴生殖特点的比较
产卵场所:雌蛙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 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蜥 蜴为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青蛙与蜥蜴生殖特点的比较
受精卵的结构: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 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还有坚韧的卵壳保 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大多数种类在陆地 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随堂练习
5. 【新情境·生产生活】(河南洛阳汝阳期末)巴西龟是一种水栖龟,被不
少家庭当作宠物来饲养。下列说法中支持巴西龟属于爬行动物而不属于
两栖动物的是
(C

A. 巴西龟为卵生
B. 巴西龟靠四肢爬行
C. 巴西龟终生用肺呼吸
D. 巴西龟既可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上生活
随堂练习
6. (湖南衡阳期末)爬行动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D
C. 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D. 青蛙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肺不发达,结构简单
随堂练习
3. (广东汕尾海丰期末)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一只青蛙一年可吃掉 5 万~
40 万只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 前肢发达,有利于跳跃
B. 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呼吸
C. 后肢趾间有蹼,能划水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爬行动物分类
根据形态和生态特征,爬行动 物可分为龟鳖目、喙头目、有 鳞目和鳄目等。
两栖动物分类
根据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两 栖动物可分为无尾目、有尾目
和蚓螈目等。
02
爬行动物
龟鳖目
01
02
03
形态特征
龟鳖目动物身体扁平,背 甲和腹甲借韧带相连,头 、尾和四肢均能缩入壳内 。
生活习性
大多数龟鳖目动物生活在 水中或陆地上,以植物、 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
两栖动物
繁殖方式主要为卵生,少数种类为卵胎生。卵一般产在水中,孵化成蝌蚪后经过变态发育成为成体。幼体与成体 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
05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的生态习性
生活环境与习性
爬行动物
多数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如沙漠、森林、草原等。它们通常具有四肢,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壳,以 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损伤。一些爬行动物如蛇类和蜥蜴类具有特殊的运动方式,如无足爬行和滑翔等 。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这些动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 、推广公众教育和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
利用价值与前景
利用价值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 作用,如控制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等。此外 ,一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还具有药用、食 用和文化价值。
利用前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的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利用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例如,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特色养殖等。
人类活动对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影响
生境破坏
人类活动导致森林砍伐、湿地填埋等,破坏了爬行动物和两栖动 物的生存环境。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鼓膜
拓展资料:青蛙的眼睛只对活 动的物体有反应,对静止不动 的物体视而不见。



蛙眼对活动的物 体十分敏感,能迅速 而准确地判断活动物

体的方位、距离、速
电 子
鼓膜
度等。蛙的眼球大而 突起,视野开阔,据 实验观察,除了蛙体

正后方和正上方之外,

其余各方位里的活动
物体它都能够发现。
原来,蛙眼视网
膜和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
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号输送到
大脑视觉中枢——视顶盖。弄清了蛙眼的原理和结构,仿生学
家就发明了电子蛙眼。在战场上,敌人的飞机、坦克、舰艇发
射的真假导弹都处于快速运动之中,将电子蛙眼和雷达相配合,
就可以像蛙眼一样,敏锐迅速地跟踪飞行中的真目标。
蝌蚪 水中 鳃 尾
青蛙 水中、陆地
肺兼皮肤 四肢
青生活蛙在的水体草色丛与生环 境池色塘彩里的比青较蛙一,致体,色不 易背面被面白天是色草;敌绿 在发色 无现的 绿,, 草又腹的便 于水捕沟食里,,体有色利背于面青是蛙
生灰存棕。色的。
会感到湿 滑,因为青蛙 的皮肤裸露且 能分泌黏液。 可减少水中游 泳时的阻力。
3.鱼是用_鳃__呼吸的,它的颜色是鲜红色的,其中 密布着毛__细__血__管___,流出鱼体的水与流入鱼体的水 相比,水中溶解的_氧__气__量减少,_二__氧__化__碳_量增加。
妈妈有腿没有尾, 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子长大变了样, 脱掉尾巴长出腿。
能在水中和陆地 两种环境中生活的动 物就是两栖动物吗?
拓展资料:有性生殖、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雄蛙鸣叫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其他爬行动物:
龟、 鳖、 蛇、 鳄、
恐龙绝灭的原因: 1、造山运动导致气候变得干燥、寒冷,使植物
的种类、数量减少。 2、小行星、彗星、陨石撞击地球,引起海啸
和火山爆发,导致迅速绝灭。 3、超巨星爆炸。
2、其他爬行动物:
龟、 鳖、 蛇、 鳄、
2、其他爬行动物:
龟、 鳖、 蛇、 鳄、
还有其他的水生动 物吗?
蟾蜍俗称癞蛤 蟆。昼伏夜出, 捕食害虫。冬 季冬眠。
皮肤粗糙,背 面长满了大大 小小的疙瘩, 这是皮脂腺。 有一对位于眼 后方的大型毒 腺。分泌的毒 液能制成中药 蟾酥。
两栖动物--大鲵(娃娃鱼)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两栖动物。 最长可达2米。主要分布华南、、西南山区 的水质清澈、水温低的溪流间。是我国二级 保护动物。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的概念: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 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二、代表动物: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常见的两栖动物
青蛙
蟾蜍(癞蛤蟆)
大鲵(娃娃鱼)
蝾螈
两栖动物--蟾蜍
终生有尾,尾较长而侧扁。
两栖动物--蝾螈
蝾螈终生有尾, 身体短小,体长 大约在10—15厘 米,有4条腿, 是良好的观赏动 物。
皮肤潮湿,主要 靠皮肤吸收水分。 需要潮湿的生活 环境,有时也爬 到陆地上来。
1、体形: 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四肢三部分。
2、体色: 背部绿色,腹部白色,保护色。 3、体表: 皮肤裸露,柔软而湿润,
两栖类开始出现肺,肺 是一对薄壁的囊状物。

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知识点
脊椎动物是具有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科中,脊椎动物的学习是很
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的知识点,帮助
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鱼类
鱼类是最简单的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被鱼鳞覆盖,有侧线系
统和鳃呼吸器官。

根据体内和体外受精的不同,鱼类分为卵生鱼
和胎生鱼两类。

二、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指在幼虫期和成体阶段均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动物。

它们有皮肤呼吸和肺呼吸两种方式,以及复杂的循环系统。

两栖
动物分为蝾螈类、蛙类和蟾蜍类三种。

三、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最早的陆地脊椎动物,具有鳞片、爪子和干燥皮肤的特征。

爬行动物分为蜥蜴类、龟鳖类、蛇类和鳄鱼类四种。

四、鸟类
鸟类是昆虫以外体型最小的脊椎动物,它们具有良好的飞行能力和独特的嗓音。

鸟类的皮肤覆盖着羽毛,并具有鸟嘴和脚。

鸟类分为翅手目和非翅手目两种。

五、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只有哺乳腺分泌乳汁喂养幼仔的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毛发、耳垂和三个骨头的内耳。

哺乳动物分为有袋类、食肉类、兔形类、啮齿类、靈長类、鲸目、獭科和蝙蝠目等八种。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的主要知识点。

脊椎动物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虽然它的分类很复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拥有脊柱和脊髓。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每一
类脊椎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和分类。

七年级生物两栖动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两栖动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两栖动物知识点两栖动物是指生活在水陆两栖环境中的动物,包括青蛙、娃娃鱼、鳄鱼等。

在生物学上,两栖动物被认为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群。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七年级生物学中关于两栖动物的知识点。

1.两栖动物的分类目前,有超过7,000种不同的两栖动物。

按照分类法的不同,两栖动物可以被分为以下三大类:- 无尾两栖类:如青蛙、娃娃鱼等,它们的后肢有强壮的肌肉用于跳跃和游泳;- 有尾两栖类:如蝾螈、鲵等,它们的尾巴很长,可以在水中用于游泳;- 肺螈类:这是最原始的两栖动物,拥有两个动物群体——水生姿势和陆生姿势。

2.两栖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由于两栖动物同时生活在水和陆地上,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皮肤:两栖动物的皮肤非常重要,它必须保持湿润以便呼吸。

同时,皮肤还有很强的代谢功能,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

- 肺:两栖动物有两种呼吸方式:通过皮肤吸氧和通过肺吸氧。

与陆地动物相比,两栖动物的肺较小,所以通常会通过皮肤代替肺吸氧。

- 产卵:大多数两栖动物会在水中产卵。

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将卵放在水草、树枝或沉积物中,以防止卵被风吹或其他动物攻击。

- 皮膜:两栖动物的卵会被覆盖一层黏液,形成一个防御层,这个黏液能保持卵湿润,抵御细菌和真菌的侵袭,同时还能防止卵被晒干。

3.两栖动物的生态系统两栖动物可以在水和陆地上生活,所以它们对环境有着严格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它们生活在沼泽、湖泊、河流和海岸附近。

两栖动物能够满足其生存需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生态系统特征:- 两栖动物的交配和繁殖受季节影响。

大多数两栖动物会在春季繁殖,夏季孵化蛋卵。

- 两栖动物对温度和水质的影响非常敏感。

因此,它们的生活区域通常是周围环境比较稳定的水域和栖息地。

- 两栖动物的食物来源种类广泛,包括昆虫、鱼、蠕虫和其他小型动物。

它们具有复杂的食物链,与周围环境形成相互依存关系。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两栖动物应该得到特别重视。

由于它们在环境变化方面非常敏感,人类活动、污染和消失的栖息地都会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

5 第五节_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5  第五节_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四肢短小
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皮肤干燥, 表面覆盖角
蜴 质的鳞片
肺发达
陆地产卵 有卵壳保护
保护身体,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1、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身体分部
两栖动物
身体分头、躯干、 四肢、尾四部分。
爬行动物
身体分头、颈、躯干、 四肢、尾五部分。
皮肤和覆盖物
⑦成蛙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②④⑤⑥⑦ D. ①④③②⑤⑥⑦
3.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D)。
A. 蝌蚪
B. 卵
C. 幼蛙
D. 受精卵
4. 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D )。
A.体温不恒定
B. 肺不发达
C. 皮肤呼吸
D. 生殖离不开水
5. 蝌蚪在发育成幼蛙之前是用( B )呼吸。
皮肤裸露、湿润, 没有覆盖物。
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 干燥。
呼吸 生殖和发育
幼体用鳃呼吸;成 体用肺呼吸,皮肤
辅助呼吸。
卵生,体外受精, 生殖离不开水,变
态发育。
用肺呼吸。
卵生,体内受精,生殖和 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卵 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发育
过程无变态。
扬子鳄,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2)用肺呼吸;
(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
有坚韧的卵壳。
鳄鱼


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鳖 人工养殖的鳖可食用,
鳖甲可以入药。
蝮蛇
眼镜蛇
毒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

陆龟
是陆龟科、陆龟属动物。陆龟的头部 与四肢之间的颈缩得较短,使得头部 无法伸出壳外。
是鳖科、鳖属动物。成体背盘长 192.0-345.0毫米,宽138.8-256.0毫 米。头中等大,前端瘦削。
蛇类
眼镜蛇
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 被统称为眼镜蛇。眼镜蛇属目前 约有20多个已确认物种。
蟒蛇
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常 见的体长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 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 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 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 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蝮蛇
是蝰科、亚洲蝮属的爬行动物。 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 吻部宽较大,超过颅全长的一半 以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蜥蜴类
01
02
03
绿蜥蜴
是蜥蜴目蜥蜴科蜥蜴属爬 行动物。成体全长可达 1.5-2米,但尾长占去体长 的大半。
壁虎
是壁虎科壁虎属的爬行动 物。体较扁平,成人全长 10-15厘米,尾体总长略 大于头体长。
生活习性比较
01
栖息环境
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包括沙漠、森林、草原等多种环境;而两
栖动物则主要生活在水域附近,如池塘、沼泽、湿地等。
02 03
运动方式
爬行动物主要通过四肢在地面上爬行,部分种类如蛇类可通过身体扭动 来移动;而两栖动物则可通过四肢爬行或跳跃等方式移动,部分种类如 蛙类还具有游泳的能力。
生理特点比较
呼吸方式
爬行动物以肺呼吸为主,而两栖 动物则具有幼体用鳃呼吸,成体
用肺呼吸的特点。
体温调节
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通过外界环 境来调节体温;而两栖动物的体温 调节能力较弱,通常也需要依赖环 境。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新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新

温度调节
由于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它们需要依靠外界环境来调节 体温。因此,它们通常会选择在阳光充足或阴凉的地方活 动,以保持适宜的体温。
04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比 较
身体结构的差异
皮肤
两栖动物的皮肤通常湿润且透气, 而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且有鳞片
覆盖。
骨骼
两栖动物的骨骼系统较为简单, 而爬行动物的骨骼系统更为复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新
目 录
• 引言 • 两栖动物概述 • 爬行动物概述 •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比较 •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关系 • 保护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重要性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目的
深入了解这两类动物的生态、行为、进化等方面的特点,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 供科学依据。
背景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两个重要类群,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 据重要地位,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定义与分类
两栖动物定义
爬行动物定义
两栖动物分类
爬行动物分类
是一类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 在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 通常具有变态发育过程。
是一类体表覆盖鳞片的脊椎 动物,通常具有四肢并从头
变态发育
大多数两栖动物经历从水生幼体到 陆生成体的变态过程,如蝌蚪变为 青蛙。
种类与分布
主要种类
包括青蛙、蟾蜍、蝾螈和鲵等。
地理分布
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从热带雨林到温带森林,甚至在高山地区也有它 们的踪迹。
生活环境与适应性
01
02
03
水生到陆生的过渡
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 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但通 常更喜欢潮湿的环境。
文化价值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许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 征意义,保护它们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归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生物学中的两个重要分类,它们在进化和适应生态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节中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两栖动物的特点及其代表1. 两栖动物是指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上陆地活动的动物。

它们的体表通常光滑湿润,覆盖着黏液和腺体分泌物,以保持水分和湿度。

2. 两栖动物的呼吸方式多样,可以通过皮肤进行皮肤呼吸,也可以通过肺和口腔进行肺呼吸。

3. 两栖动物有强大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爬行、跳跃和游泳。

它们的四肢前后相对较短,在陆地上行走的方式更类似于爬行。

4. 两栖动物以昆虫、蠕虫、小型脊椎动物等为食,采用捕食和食腐两种方式获取食物。

5. 两栖动物的代表性物种有青蛙、蝾螈和蟾蜍等。

二、爬行动物的特点及其分类1. 爬行动物是指以四肢爬行方式移动的动物,它们的身体被角质鳞片覆盖,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环境伤害。

2. 爬行动物的呼吸方式主要是通过肺进行肺呼吸,有些少数类群还可以通过皮肤进行皮肤呼吸。

3. 爬行动物的四肢较长而坚固,一般为直立式的,可以更加有效地爬行和奔跑。

4. 爬行动物的食性多样,有些类群以植物为食,如陆龟;有些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动物为食,如蛇和蜥蜴。

5. 爬行动物根据习性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可以分为鳄形类、蜥蜴类、蛇形类和龟鳖类等几个类群。

三、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比较1.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能在陆地和水中生活,但两者在生理结构和适应能力上存在差异。

2. 两栖动物的皮肤光滑湿润,外界温度对它们的影响较大,需要保持皮肤湿度;而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鳞片覆盖,能够更好地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环境的刺激。

3. 两栖动物的四肢短小,适合爬行和跳跃,但在陆地上行动相对较慢;而爬行动物的四肢长且坚固,能够更快地奔跑和爬行。

4. 两栖动物的呼吸方式多样,可通过皮肤和肺进行呼吸;爬行动物主要通过肺进行呼吸。

5. 两栖动物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有捕食和食腐两种方式;爬行动物的食性更加广泛,有些以植物为食,有些以动物为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十个排列成行,如麻蜥 指、趾下瓣:指趾腹面排列成行的皮肤褶襞。
如壁虎
2020/3/9
14
二、重要目特征
1、两栖纲
蚓螈目(Caeciliformes,无足目Apoda)
形似蚯蚓,穴居生活,眼、耳、四肢退化, 皮肤裸露、富含粘液腺,体表有皮肤褶皱 形成的环状皱纹。共约150种。
2020/3/9
15
蝾螈目(有尾目)
2020/3/9
31
2020/3/9
各种蟒蛇
32
2020/3/9
蝮蛇
33
2020/3/9
虎斑游蛇
34
2020/3/9
黄脊游蛇
35
2020/3/9
赤练蛇
36
2020/3/9
白条锦蛇
37
2020/3/9
黑眉锦蛇
38
玉斑锦蛇
2020/3/9
39
2020/3/9
棕黑锦蛇
40
鳄目
结构最高等。2个心室;次生腭发达, 槽生齿;现存25种。
2020/3/9
41
形似蜥蜴,四肢细弱,终生有发达的尾, 多营水栖生活。共约300种。
2020/3/9
16
蛙形目(无尾目)
体形短宽,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和 游泳,成体无尾。共约2600余种。
2020/3/9
17
2020/3/9
18
2020/3/9
19
2020/3/9
20
2020/3/9
21
2020/3/9
22
2020/3/9
23
2020/3/9
24
2、爬行纲
喙头目
最古老的现存爬行动 物,体形似蜥。头部
前端呈鸟喙状,成体 无齿。体被小型粒鳞, 头、颈和背脊中央具 一纵列棘状鳞。

龟鳖目
爬行动物的特化类型。身体宽短, 躯干部包含在坚固的骨质硬壳内, 头、颈、四肢和尾外露,但大多 数种类可缩入壳中。硬壳有背甲 和腹甲组成,外覆角质板或软皮。 现存约250种,中国37种。
2020/3/9
26
2020/3/9
棱 皮 龟
27
玳瑁
2020/3/9
28
蜥蜴目
体被角质鳞,颈部明显,四肢发达, 具长尾。共约3000种。
2020/3/9
29
2020/3/9
30
北滑蜥和蓝尾石龙子
蛇目
体细长,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颈部 不显,四肢消失,带骨及胸骨退化。 无活动性眼睑,缺乏鼓膜,鼓室萎缩。 共约2500种。
2020/3/9
12
尾下鳞:
是指尾部腹面
的鳞片,一般
为双行,左右
交错排列,其
数目以对数计,
尾尖最后一枚 为单个。
1、腹鳞 2、肛鳞 3、尾下鳞
2020/3/9
13
三、其它结构
肛前窝:在肛前部分鳞片上的小窝,成一横排, 如壁虎科
鼠鼷窝:鼠鼷部的部分鳞片上的小窝,如草蜥 股窝:股部腹面部分鳞片上的小窝,由几个到
2020/3/9
5
2020/3/9
6
2、有尾两栖动物 体长:自吻端至尾末端; 头长:自吻端至颈褶; 头宽:左右颈褶的直线距离; 吻长:自吻端至眼前角; 眼径:与体轴平行的眼径长; 尾长:自肛门后缘至尾末端; 尾高:尾最高处的距离。
2020/3/9
7
2020/3/9
8
二、爬行动物鳞被
2020/3/9
一、两栖类的外部形态及量度 1、无尾两栖类 体长:自吻端至体后端; 头长:自吻端至颌关节后端; 头宽:左右颌关节间的距离; 吻长:自吻端至眼前角; 鼻间距:左右鼻孔间的距离;
2020/3/9
4
眼间距:左右上眼睑内缘之间最窄距离; 上眼睑宽:上眼睑最宽处; 眼径:眼棕长距; 鼓膜宽:鼓膜最大直径; 前臂手长:自肘后至第三指末端; 后肢全长:自体后正中至第四指末端; 胫长:胫部两端间距离; 足长:自内跖突近端至第四指末端。
9
2020/3/9
10
方鳞:身体腹面近于方形的大鳞,如蜥蜴科 圆鳞:身体背腹面近于圆形的大鳞,如石龙子科 粒鳞:鳞小而略圆,平铺排列,如壁虎科 疣鳞:分布于粒鳞间较大的疣状鳞片,如壁虎科 棱鳞:鳞片上面具有显著突起的棱,如草蜥
2020/3/9
11
背鳞:
是被覆躯干部的鳞片, 除腹鳞和肛鳞外, 统称背鳞。蛇的背 鳞行数以鳞式表示, 以阿拉伯数字分别 表示背鳞在颈部、 中段和肛前的行数 (如23—23—19)
脊椎动物实验六
两栖爬行动物分类
2020/3/9
1
实验目的 掌握两栖纲、爬行纲主要目的特征; 学习常用分类术语和检索表使用。 认识常见的及有经济价值的种类;
2020/3/9
2
实验内容 两栖爬行类代表种类和常见种类识别 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术语和常规测量方法 利用检索表检索识别
2020/3/9
3
分类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