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实验:有趣的乘法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先计算,再探讨规律。
24 ×1 1
53 ×1 1
62 ×1 1
264 583 682 谈话:观察这一组题,看看他们的积有什么样 的规律。
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 全班交流。 小结学生第一次讨论后发现的规律并用投影展
示: 乘数是 11 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特点是: ①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
(3)探索这类题的乘积的特点。 提问:同学们,要想发现这样的题目积的特点, 你想怎么做?你能把你探索的步骤跟大家分享一 下吗?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小结步骤如下: ① 计算②猜测③验证④运用。 (4)实验探究。
实验二:验证“头同尾合十”的积的规律(见附件 2)
三、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四、 延伸 拓展 实践 应用
样。 ②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
样。
③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 上数的和。
谈话:这是我们刚才通过计算三道题发现的有
趣的规律,那么我们发现的规律究竟对不对呢? 想不想验证一下?
(3)实验验证,深化认知 实验一:验证乘数是 11 的积的规律(见附件 1)
小结:(板书:乘数是 11 的积的规律) 2、探索“头同尾合十”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1)谈话:发现了规律,就能帮助我们快速正 确地进行一些计算了,除了刚才那一类题目有规 律,还有哪些类型的题目也藏着规律呢?你们想 不想再来研究研究?
板书 设计
谈话:我们通过两次实验,研究了两种类型的 乘法计算的规律,回顾刚才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 程,你有什么体会。
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对我们今后 的计算有什么样的帮助?在运用这些规律的时候 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谈话:今天我们探索了两种类型的乘法计算的规 律,其他的乘法是不是也会有这样有趣的规律 呢?如果你发现了其他的有趣的规律,你可以用 我们今天学习的实验的方法去验证你的发现,并 把你的发现和全班的同学分享。
什么样的帮助呢?
附件 2:实验二教学设计 实验名称 (二)探究“头同尾合十”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思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学 会观察、总结,学会对实验的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
实验工具 作业纸。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计算,对一组题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做出大胆的猜测,总结出提 出“头同尾合十”的乘法的计算规律。接着通过验证,进一步验证猜测,并 对之前找到的规律进行补充、完善。
① 根据发现的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它们的积。
23 ×1 1
45 ×1 1
64 ×1 1
59 ×1 1
② 用竖式计算。并将两次得出的积进行比较。
23 ×1 1
45 ×1 1
64 ×1 1
59 ×1 1
讨论:通过对比,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一开始发现的规律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有问题?
它是不是适用所有类似的题目?你们觉得还有什么要补充吗? 3.全班交流,并完善规律。 补充: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百位进 1。 三、规律简洁化、趣味化。 1、谈话:孩子们,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有趣吗?但是老师觉得不够简洁,你们能不能把
实验步骤和方法
一、猜测规律。
1、学生先用竖式计算下列的一组题。
22×28
35×35
56×54
2、观察这一组题的得数,猜一猜,这类题目的积有什么特点?
(可提示:积的后两位数刚好等于哪两个数的乘积?积的前两位呢?)
3、小组可展开谈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积的后两位数刚好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的相乘,末两位前面的数刚好等于乘数十位上
有趣的乘法计算 计算 猜测 验证 运用
教后 记
附件 1:实验一教学设计
实验名称 验证乘数是 11 的积的规律
实验目的 通过验证,进一步检验发现的规律,并能更简洁、完整地表述出规律。
实验工具 作业纸、表格。
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规律是否正确。再通过对规律的完善,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
邗江区数学实验校际联盟学校集体备课预案
主备人: _强兆琴 主备学校:邗江实验学校 总第 课时
课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有趣的乘法计算
授课时间
1..在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的有趣规律时,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计
算的方法。
2.使学生在观察、猜测和验证等具体的活动中,初步感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些
规律,并运用发现的规律对计算进行验证或运用规律熟练进行计算。
的数乘它本身加 1 的和。
二、实验验证。
1. 用刚刚发现的规律,不列竖式,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15×15=
43×47=
69×61=
2.用竖式计算,验证用规律直接写出的得数对不对。
3. 展开讨论:刚才我们总结的规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怎样完善。
学生集体交流。
用投影出示讨论后得出的规律:
“头同尾合十”的乘法的规律是:
个性化修改
二、 自主 探究 体验 感悟
1. 探索乘数是 11 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பைடு நூலகம்的特 点。
(1)观察一组算式,说说下面一组算式有什么 共同的特点。
24 ×1 1
53 ×1 1
62 ×1 1
学生先观察这一组的算式,再说一说这三道题 的共同特点。
提问:它们的一个乘数都是 11,那它们的积会 不会也有一定的规律呢?要想找出可能有的规 律,我们应该先干什么?
三、实验小结。
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头同尾合十”的乘法的规律,在这一次的实验中,
你有哪些体会,有哪些收获?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思,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猜测并验证自己的发现。
通过观察比较,先猜测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测,对规律作出正确的描述。
教具 学具
两份作业纸。
一、 创设 情境 激发 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 有很多有趣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哪些有趣 的规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它们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呢。 小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 全班交流。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介绍一种便于孩子记忆的规律: 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3、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三人为一组,一个出题,一个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另一个用竖式验证。不停交换角色。 三、实验总结。 小结: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有哪些收获?想一想,实验对于我们对规律的总结有
实验步骤和方法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计算,观察三道题后大家发现了乘数是 1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趣的 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不是适合所有的这样的算式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通过实验检验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 二、开展实验。 1. 教师再次出示孩子们发现的规律: 乘数是 11 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特点是: ①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②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 ③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2.计算验证。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出示作业纸:
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如果乘积是一位数,则积的十位上为 0),
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乘数十位上的数和它本身加 1 的和相乘。
4.直接运用规律,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学生先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出示另一组题。
22×28
35×35
56×54
学生观察上面的一组算式。
提问:你能找出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 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
的数相加都等于 10。
教师: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起 个共同的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提示:这样的算式我 们可以叫它“头同尾合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