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

合集下载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的公民。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关注人性的一面,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真善美情操,引导他们成为有良知和爱心的人。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情感需求。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者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工作,使之真正产生积极的影响。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和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性,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才能够积极参与到道德教育中来,真正体会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形成内在的约束和自觉的行为规范。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

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感悟,它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到善良的价值,培养他们对真理的向往,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只有当学生在内心深处树立了对真善美的情感认同,并能够从内心去感悟和追求这些美好品质,才能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维护社会的道德秩序。

在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灌输学生一些道德准则和规范,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性关怀。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够真正做到让道德教育深入人心,取得实际的效果。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技能,不断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人性需求,让道德教育真正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当代人性教育心得体会(3篇)

当代人性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教育中,人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良好品德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当代,人性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是对人性本质的挖掘和提升。

本文将结合个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体会,谈谈对当代人性教育的认识。

一、人性教育的内涵人性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尊重和发挥自身的人性,培养其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人性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2.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使其学会关爱、尊重和理解他人。

3.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心态。

5. 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心国家、社会和集体。

二、人性教育的实践与体会1. 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我认为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发挥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组织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价值。

家庭则应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关爱家人和朋友。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生命教育主题活动,邀请了专家为学生讲解生命的意义。

活动中,一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能力。

2.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人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学会表达、理解和关爱他人。

在情感教育方面,我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感。

例如,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

例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询问,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对高校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哲学思考

对高校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哲学思考

04
高校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实现路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选择,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决策能力。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知识传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
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施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 个性化培养方案
高校德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 、特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包括关爱他人、 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德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但问卷调查可能存在受访者回答不真 实的情况,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其他研 究方法,如访谈、观察等,以获得更 准确的研究结果。
要点三
德育人性的深化研究
虽然本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对于德育人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还 有待加强。未来可以进一步从哲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研究德育人 性化的相关问题,为高校德育工作提 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推动教育改革创新
通过“人性化”的德育方式,可以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创 新,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 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03
高校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哲学思考
哲学视角下“人性化”的解读
“人性化”是指以人的本质和价值为出发点,强调人的主体性、尊严和自由,充分挖掘和发挥个体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个体 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国外教育背景

以人性为基点的社会道德建设

以人性为基点的社会道德建设

以人性为基点的社会道德建设朱春花(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基础教学部,太原030000)1摘要:文章旨在重新梳理人性与道德的关系,得出人性是道德的主观基础。

人性具有三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和混乱的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最终达到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伦理秩序的目的。

关键词:人性;道德;道德建设一、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一)人性的本质人性即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类作为类存在和社会存在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道德是人的存在产物,没有人类存在,道德也无从谈起。

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曾指出:人的行为首先受制于人的本性发展,因而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也就是首先是对人的本性的调控或引导,故尔,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控制人的本性。

所以,重新认识人性是理解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人性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就人性的质之有无来说,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性是完全一样的。

每个人都同样具有利己与利他及害己与害他四种行为目的,都同样有引发这些行为目的的自爱心、自恨心、恨人之心、爱人之心及完善自我品德之心。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不变的、不能自由选择的,因而是人性的体。

但是,每个人的这些目的和心理,就其量的多少来说,却是各不相同的、特殊的、偶然的、变化的、可以自由选择的,因而是人性的用。

人性是体与用、内容与形式、不变与可变的统一体,是伦理学对其研究的意义所在。

根据此制定符合人性的优良道德,并使优良的道德规范得以实现。

以道德之真正目的、优良的道德终极标准为尺度,来衡量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之善恶,从中推导、制定出伦理行为之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

人性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本身也在发展变化。

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人通过劳动实践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和结果。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人们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生产活动,从事劳动实践。

人性与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培养

人性与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培养

人性与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导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道德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

作为一种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价值观的教育手段,道德教育在塑造人性和塑造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人性和道德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旨在为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培养提供一些思考。

人性与道德人性的本质人性一直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人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人的本性是复杂而多变的,既有善良和善行的一面,也有邪恶和恶行的一面。

人性中既有求生和自我保护的本能,也有关心他人和愿意付出的本能。

因此,人性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关爱和善良的一面。

道德的涵义道德是指人们根据社会规范和个人良心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为了维系社会秩序和安宁。

道德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界定对与错,塑造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使其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公民。

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他们会学会遵守法律法规,并始终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样,他们将能够在社会中做出贡献,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还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有良好道德观念的人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并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将学会如何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教育还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判断是非对错,理解善恶的区别,并为他们的行为提供指导。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而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道德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有良好道德观念的人会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公共秩序,和他人和谐相处。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冲突,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浅谈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浅谈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的追求 , 生真 正 的相信 你 , 赖 你 , 让学 依 消除 师 生 之间的隔膜 , 才能更多更好 的去了解学生 , 能 才 使教育做到实处 , 更加有利的指导学生向正确方 向的发展 。“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有了良好的观 念, 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目标
『 马 克 思.8 4年 经 济 学— — 哲 学 手 稿f 1 克 3 】 14 A. 马

文化教育 { l {
浅 谈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 育 的意义
王 冬
( 宁 省辽 阳市辽 阳县 职 业 中专 , 宁 辽 阳 l 10 ) 辽 辽 10 0
摘 要: 古希腊智者普 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 “ 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 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 可见 , 任何理论只有保持 与时俱进的品格 才能真正具有 生命力。现代 思想政治教 育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 的应 用理论之一, 最关键的就是要在人性基础视野 下, 实现现代 思想
政化。
关 键 词 : 想政 治教 育 ; 性 化 ; 系; 思 人 关 定住
对学生 的心里状态了如指掌并能对症下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 , 各行各业兴起并盛行 , 2 . 人性化教育在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中 的医生 , .2 1 及时引导。 要达到这种境界与具备这种能力, 学生在有形有色的生活中, 对各种事物产生着浓 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 药。 厚 的兴趣 , : 诸如 电脑、 电视、 网络、 媒体及各种娱 重视社会影响的后果 , 不能片面的强调学校的教 除了要有 良 的思想 品质, 好 道德作风及优 良的职 应该将学校与家庭 、 与社会有机 的结合 业素质外 , 尤其需要人性化的艺术 。要达到人性 乐。 于是不是很成熟的学生便会在枯燥 的学习中 育功能 , 迷失 自我 ,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把握 自我 , 更不用 起来。 重视受教育对象主观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 化思想政治教育的 目标 , 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3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 . 1 说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世界观 。 因此, 思想政 义认为, 人在世界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自 主 治教育势在必行 , 结合 自己的教学实践 , 深刻的 性 、 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 了人的主体性 , 人的主 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个根本原则。 以人 体 性使 人具 有 了理 性需 要 , 从而 具有 了为 自身 发 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 ,而是从现实 的人 出 总结一点 :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 1人性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展而努力的可能性 。 人不是一种 由外部条件盲 目 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承认教育对象 的人 他 相信受教育者是具有积极 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来谈一谈什么是人性化 ?人性化表示 支配 和 随机 支配 的 存在 物 , 始终 具 有一 种 基 于 性。 的是人们 的实践活动 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 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指向性 , 现实存在的一切永远 的完整生命体, 如布伯所说的, 受教育者“ 具有潜 状态的转变 , 就是 以人为中心 , 依据人性发展的 不能满足人 , 人永远要去改变它。 在性和现实性 的特定人格” 只有明确这一点 , 。 才 需要 , 以人性的和谐和全面发展为终极 目标的一 22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人性化的思 能真正把人性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和归宿,才能 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受教育者 , 与 个发展的过程。 那么 , 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什么呢?他与人的 2. .1注重发挥人 的潜能。人性化的思想政 他们进行“ 2 心与心的交流”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 , 关注人性 , 尊重人 的需 治教育的人性化。 关系及社会的发展又有怎样 的联系呢? 思想政治 治教育就是从人性出发, 教育, 是我们的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观点 、 要 , 激发人的潜能。 人首先是一种 自然的存在, 具 3 . 2培育人性化的育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创造性、 自发性 、 必须借助外界环境( 自然条件 , 社会 条件)促成 , 方法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规范 , 对人 有一定结构 的高于动物的潜能。 们有 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 , 使人 个 陛、 真诚、 关心别人、 爱的能力、 向往真理等, 都 人的 良好 品格的形成。我们现在强调 的育人环 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品德 的实 是人类 自身具有的胚胎形式的潜能。 但是这些潜 境, 主要是要营造 良好 的育人氛围。尤其是在学 践活动。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从本质上来讲 能仅仅是人类体 内一种类似本能的微弱冲动 , 如 校, 特别要注重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学校长期 若要将之转换为现实, 则需要在教育过 程中不断 育人实践所积淀的共同心理定势、心理特征、 行 应当“ 以人为本” 。 1 当今社会 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 , . 1 一方面 , 对其进行引导、 发展、 完善和巩固。 为规范和精神追求 , 对学生起着凝聚人心、 振奋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人类知识的激增 , 通 2 . 注重引导 、 .2 2 完善人 陛的建构与发展。 思 精神的作用。 讯与传播技术的发达使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 的 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文化与情感的传递、内化、 融 3 丰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 - 3 路径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 , 作为受教育者来说 , 在 合和创新使作为个体的人社会化, 使个体拥 有社 政治教育要坚持人性化 , 就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 吸收知识的同时 ,需要增强选择和判断能力 ; 另 会所要求具备的知识、 能力、 道德品质 、 行为规 范 教育对象的心理梅点, 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 促 方面 , 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强 等的过程 , 其根本 目标是引导个体完善人性 的建 进教育对象身心健康发展 。 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 的学 习 能力 和创 新能 力 以适 应 瞬息 万变 的社会 。 构与发展 ,是把主体价值的培养放在根本位置 。 目 标调整的需要 ,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 而 1 人 自身发展的呼唤。 . 2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 强 调 主体 价值 并不 是要 排 斥知 识 , 是 把知 识 结 结构优化, 层次合理 , 重点突出, 思想政治教育内 的发展不屈从于其它任何活动和条件, 能为个人 合于价值意义关照之中。 由此 , 对受教育者情感 、 容要多联 系广大人 民 群众思想实际 , 多做释疑解 驾驭。 人对 自身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 自觉遵循 , 意志等品德的培养也必然得到关注, 这样才能培 惑工作; 多用事实来说 明处于深刻变动中的当代 人对 自身发展的主动权 的获得 。 是人的发展 的重 养出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人性丰满的人。 社会现实 ,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实际 , 贴近 22 .. 3注重发现 自我价值和全人类 的价 值。 生 活 , 学生 。 贴近 要标志之一。 因此人的 自身发展呼唤人性化 的思 想政治教育 。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不难发 马克 思主 义从 人 的社 会 属性 出发 , 为人 类 社会 认 总之, 人性 化 思想 政 治教 育 是一 种 教师 发 自 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中往往把 自我与他人、 个 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共产主义社会 , 社会生产高度 内心的对学生关心 , 爱护、 尊重 、 信任、 待以及 期 体 与群 体绝 对地 对立 起 来 , 调将 群 体利 益 高 于 发达 , 界 实现 大 同 , 强 世 人是 自己与 世 界 的主 宰 。 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 , 前 便 个体、 我利益 , 自 忽视了个体 的存在和 自 我价值 者重视人的内在价值 , 后者则在肯定人 的内在价 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 。这是教育 的重 中之 的实 现 。 值 的同 时 , 调 人 的外 在 价 值 , 为人 的 内在 价 重 , 强 认 人性化教育蕴涵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是 2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定位 值和外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内在价值是外在价 学生智力、 道德、 个性发展的风帆 , 是促进社会健 21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值的前提和基础, 外在价值是 内在价值的实然表 康、 和谐、 稳定发展的基础。 211 ..人性化思想教育符合人的 自然性 。物 现。但是 , 参 考 文献 上述人的价值不是短期内能全部得到 质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人对于物质利益的 发现和认识的。要全部发现和发挥人的价值 , 必 【 马克思. 1 ] 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 纲[1 A. 马克思恩格 追求是一种客观存在 , 是人生存在和 展的必要 须借助于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这样 , 人就能 斯 选集 , 3卷 ) 1 第 『. C 北京 : 民 出版 社 ,9 2 人 17 . 条件。离开衣、 、 、 用等物质资料, 食 住 行、 人就无 逐 步发现 自己所 应有 的 内在 和外 在 价 值 。 fl 雨思 想政 治教 育价 值 与人 的价 值仞. 学 2厢久 教 3人 性 化思 想 政治 教育 是 一 门艺 术 , 一 种 与研 究 ,0 2 1 ) 是 法生存和发展。 我们体贴并且理解学生各种各样 20 (2 .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1. 引言1.1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探讨【引言】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直是哲学、伦理学以及教育学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

人性本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而道德教育则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于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种种看法和观点。

人性本恶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自私的,并且倾向于追求自身的私利。

这种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强调人类的自私和邪恶本性,从而引导人们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自私性,进而通过道德教育来加以改正。

而道德教育则被视为促进个体正直、善良和道德修养的手段,旨在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引导其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道德教育能够通过引导和教育,纠正人性本恶中的缺陷和弱点,引导个体向着善良、正直的方向发展。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更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之一。

2. 正文2.1 人性本恶观点的来源人性本恶观点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在中国,孟子和荀子就提出了关于人性本恶的不同观点。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这种辩论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对人性源泉的不同理解。

在西方哲学中,伏尔泰也曾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有一种原始的自私和邪恶的倾向。

这些古代哲学家的观点对当今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引起了人们对人性本恶的讨论和思考。

除了古代哲学家的观点外,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也对人性本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身存在一些负面的心理特征,如自私、嫉妒、懒惰等,这些特征会导致人们的道德行为出现偏差。

社会学家则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发现,人性本恶可以通过环境、社会和教育来得以改变和纠正。

这些现代科学研究为人性本恶观点的来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2.2 道德教育的定义和目的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灌输和培养,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教育活动。

人性视域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人性视域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北京教育2006.06(高教)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文明空前辉煌的世纪,然而在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废墟———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物种的灭绝、疾病的蔓延等,共同构成了新世纪的生态危机。

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凭科学手段所能解决的,至少目前的科学并不能准确预测人类的未来,从而制定出完备的方案帮助我们很好地管理我们的地球。

既然“科学无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世界观,消费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人类要如何重建与地球万物的联系,寻回真正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呢?我们要到何方寻找‘新故事’?”[1]生态道德教育是值得尝试的途径之一。

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不能再回避的话题。

大学生是思想开放、洞察力敏锐、影响力强的社会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不只是建设文明的社会和富强的国家,更有关怀人类生命和生存的终极使命。

一、以人性为基础进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1.当前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的危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首先要正确认识生态危机。

当前的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实质上则是人的异化和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完美概括。

它认为人与自然是泰初本一、人性源于天、顺从自然之道则为善,物我一体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然而,随着人类贪婪的物质欲望的萌发和这种欲望被阶级制度的合理化,人们逐渐遗忘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可贵,异化劳动使得自然不再与人的本质发生联系,而成为人驯服和改造的对象,成为满足贪婪人性的工具,本真的人格在难以遏制的占有欲望的支配下而分裂。

为了满足群体或个体的需要,人们对自然进行无情的掠夺、瓜分直至整个生态系统濒临崩溃。

这种人性的异化体现在大学生身上最典型的就是媒体多次曝光的学生虐待动物事件。

对生命的极度漠视体现出大学生人格的不健全。

笔者认为,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本质所在,消除生态危机,培养生态道德需要从人性出发。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道德教育中,对人性的关注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这些都离不开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探讨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

我们需要明确人性是什么。

人性是指人类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本性和特质,包括但不限于良知、理性、情感、冲动等。

而在道德教育中,人性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教育是关注人性的重要方面。

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在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包括善良、宽容、同情心等。

学校应该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加理性、成熟地面对自己的情感,更加善良、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人。

第二,道德教育要关注理性的培养。

理性是人性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指导人们正确地行为。

在道德教育中,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理性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且设法改进。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理性思考、客观分析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急躁、不冲动,而是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人性关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性关怀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

在道德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立场和处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心。

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温情、帮助他人并且受到他人帮助的过程,让他们懂得体谅、理解与关怀他人是一种人性的美德,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第四,行为规范的建立也是人性关注的一种体现。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和他人。

在道德教育中,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来引导他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他人协调相处。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用善良与理性的心对待他人。

人性的探究与道德体系建设

人性的探究与道德体系建设

人性的探究与道德体系建设第一章人性的探究人作为生物的一种,其本质即是一种自然属性的存在。

而人性则是人这种自然属性的内在特质。

因此,了解人性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同时结合社会与历史因素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人性探究宏观的人性探究主要着眼于人的集体性和整体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性主要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共性或普遍性的特征。

这种特征有时候是由人所生存在的共同环境和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比如说人们对生存、面包、自由、平等的普遍追求。

二、微观层面的人性探究微观层面的人性探究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和特殊性。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意识形态以及理想和信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的生理和生活经验所塑造出来的。

三、社会与历史因素对人性的影响社会和历史因素是影响人性的重要因素。

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迁对人性的影响非常巨大。

例如,在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里,人们偏向于关注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而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人们则更加重视稳定和纪律。

历史也是影响人性的重要因素。

人的生活环境和历史经验会影响他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例如,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的价值观中重家轻国、重亲情而轻友情;而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则追求更加平等和开放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道德体系建设道德是社会伦理和文化价值的精髓,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建设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个健康的道德体系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公正,可以指导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并可以培养出更加高尚的人性品格。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是一个健康的道德体系建设的核心之一。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才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形成一种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的意识和行为方式。

二、道德准则的制定为了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需要明确和制定一系列的道德准则。

这些准则可以通过法律、道德规范、精神指南和社会常识等方式来表达和传达。

这些准则必须尊重人性的特征和共性,同时要考虑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所需。

人性论视阈中的孟子德育思想

人性论视阈中的孟子德育思想

人性论视阈中的孟子德育思想
孟子的德育思想建立在他对人性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但也具有种种矛盾的性质。

因此,他认为,德育的目标是将这种内在的善良发挥出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孟子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德育体系,它应该以教育为基础,以礼仪为基础,以道德准则为基础,以训练为基础。

孟子认为,德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逐步提高,直到达到最高境界。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但是要发挥这种天赋,就必须进行正确的德育。

此外,孟子还认为,德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过程,因为这样才能使人们自觉地接受德育,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孟子》中的人性观与道德教育思考

《孟子》中的人性观与道德教育思考

孟子:人性观与道德教育思考简介《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孟子所著。

本文将探讨《孟子》中所阐述的人性观与道德教育思考,并探索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人性观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 "天性善良" 的人性观。

他认为每个人从出生时就具备了一种向善的本能。

这与儒家传统中的 "性即善" 观念相吻合,强调了人类普遍具备的道德感和善良品质。

根据《孟子》的理论,人性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外界影响的结果,而是需要通过自我修养和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此外,他还指出,在逆境或者不公正条件下,人们更能够凭借内在的善良本能来追求正义和道德。

道德教育思考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孟子提出了重视道德教育与修身养性的思想。

他认为全面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格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孟子》中,孟子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

他鼓励父母不仅要教导字义和技艺,更要注重品德榜样的传递。

此外,孟子也强调了学校教育在培养公民道德方面的重要性,坚持推崇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等。

当代意义在当代社会,《孟子》中关于人性观和道德教育思考的观点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社会问题和价值困境,我们需要回归到人性善良本能,并通过教育来培养个体的道德素养。

尤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起到榜样作用,注重培养子女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在学校教育中引入情感教育、公民素质培养等内容也十分必要。

总之,《孟子》中关于人性观与道德教育思考所提出的理念对于塑造社会公德、提升个体道德品质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注:以上内容为观点陈述,不代表百科全书的官方立场。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而道德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人性本恶认识到人的本性有着恶的一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如果我们不了解人性的本恶,容易陷入自我膨胀和盲目自信的陷阱中。

只有认识到自己存在恶的一面,才能更好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培养出更健康的道德品质。

道德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和教育,让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修正,培养出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人性本恶的认识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如果我们认为人性本善,那么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唤醒和发掘人性中的善良品质。

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存在着恶的倾向,那么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更加明确和重要了。

道德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克服邪恶的倾向,更要在教育中培养出善与美的品质。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意识到自己本性的恶,才能在道德行为上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达到完善和卓越。

道德教育也可以对人性本恶进行一定的改造和调适。

虽然人性本恶是一种固有的本性倾向,但并不代表人注定要走向邪恶和犯罪。

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对人的恶的倾向进行培养和调适,使人们更能够抑制住自己邪恶的冲动,真正做到善行。

道德教育可以教育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出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从而有效地抑制人的恶的倾向。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还体现在社会责任和发展上。

人性本恶的认识使我们意识到,社会道德的建设不仅依赖于个体的努力和自律,更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引导。

只有社会全面投入到道德教育中,才能对人性的本恶起到有效的制约和规范作用。

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学校进行,还需要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只有社会共同关心和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健康道德品质的公民,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

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在当今社会,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道德教育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关注成为了道德教育的核心之一。

人性关注指的是对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固有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关注,它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对学生情感和人格的关注、对学生行为的道德规范的关注等。

人性关注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在关注人性的基础上进行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从人性关注的角度探讨道德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感的教育活动。

它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应当如何认识、判断、行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身的道德情感和人格塑造来认识自我。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学生的人性进行关注。

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学生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营造和谐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建设至关重要。

只有当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接受道德教育,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内化道德规范。

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情感是人的内在动力和行为的源泉,是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基础。

在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使其具备同情心、爱心、责任心等良好的情感品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坚强的人格品质。

只有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接受道德规范,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格。

需要关注学生的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明白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

在学校,教师要起到模范的作用,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家庭,父母要注重教育子女,要从小教育孩子尊敬长辈,爱护他人,乐于助人。

在社会,社会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和成长。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人性本恶是指人类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冷酷等负面本性,而道德教育则是通过教育措施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性本恶。

人性本恶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忽视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人性本恶的存在导致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例如贪污腐败、不公平、欺骗等。

而道德教育通过教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告诉人们应该关注他人的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提倡公平正义等。

这样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减少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人性本恶使得人们具有攻击性和竞争性,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破坏社会和谐。

道德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素质,使人们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合作,共同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道德教育可以教会人们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文化,培养公民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共同进步。

人性本恶追求个人欲望和利益可能导致道德沦丧,甚至违法犯罪。

而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和危害,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道德教育可以教会人们感知他人的痛苦和需求,培养同情心和善良品质,使得人们更愿意帮助他人,减少社会犯罪的发生。

人性本恶的存在使得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们天生具有自私和贪婪的本性,如果没有道德教育的引导和教育,人们很可能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

道德教育必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途径,对人们进行系统、全面的道德培养和教育。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社会规范和伦理准则,从而实现自我完善与社会和谐共存。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道德教育能够改变人们的人性本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构建文明社会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道德教育与人性

浅析道德教育与人性

浅析道德教育与人性摘要:道德教育以人为对象,旨在促成人的德性往道德教育理论的应然取向发展,而道德理论以人性论为基础。

本文从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两个维度来分析道德教育与人性的深刻关联,并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当代德育基本理论的简略分析来理解当代德育应如何处理与人性的关系。

关键词:德育道德人性研究德育,不管是德育理论的构建,还是德育实践的组织,要想使德育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

达成其预想的目标。

都必须首先研究德育之对象——人。

而人之所以为人,即人具有人性,我们通常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来使用人性概念。

广义上的人性是泛指人所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这里便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如“食色性也”。

狭义上的人性是指“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与概括。

”1道德教育理论蕴含人性原理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众多流派,而这些理论都存在一个共性,即都蕴含某些人性原理。

如个人主义的道德哲学,它强调每个人的行为以个人利益为依据,能满足个人利益的行为是道德行为,反之是不好的行为。

从个人主义者的角度看,人必须道德,为此可获大利、避大害。

如不道德,虽暂时可获利,但长远必致大害。

个人主义的道德观最易被认同。

一是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二是人类经验的证明。

故一些自私的人也会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出自喜爱,而是担心自身受惩罚或利益受损害。

这种理论依据是自然的人性反应。

契约说道德理论其人性基础仍然是维护个人利益的。

契约说不依据自然的人性反应,而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契约。

正如买卖双方。

订一个契约,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证。

所以它的人性基础即认为人是不可靠的。

有恶的可能,需要外在的规范来约束。

实现本质说的道德理论,由亚里士多德创建。

它的特点是将人性分为本质之性和非本质之性。

本质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性,凡实现本质之性的行为即是德行,违背本质之性的行为即是恶行。

人之所以作恶,正是因为了满足欲望而牺牲本质之性的结果。

中国儒家如孟子的“性善论”、“四心说”也与此理论相似。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问题上,古代中国儒家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人性本善,而西方哲学大师洛克却认为人性本恶。

对于这一问题,学界争论不休,但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对人进行道德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心灵成长和个人修养。

人性本恶的论断并非一无是处。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出于私利而犯罪,欺骗他人,违背道德规范,对身边的人与事采取自私自利的行为。

种种现实使得人性本恶的观点似乎更能够被证实。

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没有改变的可能。

正是因为人性本恶,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更加凸显。

在当下社会,道德沦丧现象时有发生。

那些缺乏道德教育的人往往在道德问题上表现得更加糟糕,这不仅对个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严重的影响。

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我们需要更为深刻、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道德教育是塑造人们内在品格的关键手段。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力量。

孔子之所以强调修养,正是看中了道德教育对人性的深远影响。

类似地,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教育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道德观念。

为此,我们需要在学校课程中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

道德教育还需从社会各界发力。

家庭教育是孩子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

家庭教育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支持。

媒体、社会组织等也有责任在道德教育中发挥作用。

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社会良性发展的氛围。

道德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幼儿期是儿童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育者需要通过游戏、小组教育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

人性视野下的高校人本德育建构

人性视野下的高校人本德育建构

人性视野下的高校人本德育建构摘要】人本德育是一种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德育理论,它要求在尊重人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德育工作。

但是人是一个复杂的物体,我们在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时就必须要弄清楚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只有把握了这样的概念,才能使人本德育真正从“人”出发,尊重人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对人性的特点做一探讨,并据此来对高校的人本德育进行建构,以此来使高校人本德育能真正从“人”出发,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关键词】人本德育人性重要性建构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在我国,人本主义因素在德育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儒家文化,在早期的儒家文化中,特别重视人伦和人的实践智慧,这一鲜明和精湛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我国得到源远流传,并成了我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德育在实践上一直存在着政治化倾向,统治者把德育当成了一种改造人的工具,使德育成了典型的社会本位。

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的发展逐渐受到关注,人本德育再次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各个角度研究人本德育,探究人本德育在我国德育中的实施途径,但是从大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去研究人本德育的学者居多,既然人本德育是从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的,我们就要把握人的本质和特点,从人性这个角度去探究人本德育。

一人性的含义及其特点根据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人的本性即是人性,这也是人的本质。

[1]具体而言,所谓的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一切动物的特征,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之总和。

[2]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性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和发展性。

但是后来的学者根据马克思的哲理基本理论,辩证分析古今中外各种人性论,结合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又提出了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一特点。

由此可以总结得出人性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发展性和复杂性这五个特点,这五个特点的含义分别如下:1.人性的自然性人性的自然性被有的学者称之为自为性,它指的是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的本性如何,关键在于他自己,在于他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道德与人性长期以来就是人们自身研究的重点。

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是研究道德及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人性是道德的根基,道德是人性的核心,将道德教育放在人性视角下进行诠释才具有意义。

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提升人生境界和德行品质的学科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在思考如何建构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到赋予传统“德”文化以时代特征,丰富对人性的认知,重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自身建设。

标签:人性;道德;道德教育;价值观一、历史的回顾为了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需要将道德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生存或是灭亡,生存成为第一法则。

在人与人以群居形式结成的交往方式中,原始的道德萌芽逐渐显现。

原始的道德表现为一种约束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它是群居式人际关系及真正人类社会形成前,人与自然相抗衡的法宝,甚至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关键。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智力实现大幅提升,带来的是阶级社会的出现和物质的丰富,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逐渐占据上风。

在保持道德本能与理性潜能并行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理性彰显的光辉,在知识爆炸的工业社会中尤为突出。

诚然,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也体现了不断开发的智能潜力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这不能成为掩饰物质的满足与精神匮乏和道德丧失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借口。

“现代科学技术的无处不在、无坚不摧和新产品、新工艺的无奇不有、无所不能,容易使人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徜徉于技术的神奇、信息的快捷、物质的丰赡和生活的舒适,而忽略了德行的修养、理性的崇高和个性的丰满,这样势必会造成科技对德行的挤占、物质对精神的压抑、工具对素质的取代。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激化了人性矛盾,掌握知识大权的科技专家似乎更具发言权,在这种重信息和知识的时代中,人们在懂得“如何活”的意识前提下开始寻找“怎样活”和“为何这样活”的答案。

尤其在价值体系多样化,对人性与德行提出严峻考验的当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仅靠物质,更需要精神力量,即存在于头脑中规约行为的潜在意识能力——道德。

二、道德——人性的观照要保持人性认知的完整就离不开对道德的关注。

传统意义上的人性分析是从二元论开始的,东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善恶,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分别将人性本质拉向两个极端。

人非善即恶,非理性即感性,在这两种张力的作用下,人们的视野逐渐转向了人性中更高的层面,人们不禁会问:“什么是掌握人性善恶的无形之手?”“什么是激化理性与感性之间矛盾的罪魁祸首?”“难道我们只能将人性置于黑白、正负之间吗?”正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认识的升华。

在不停地追问下,人们意识到人性与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意识的轮廓逐步清晰,在人性光环的照耀下,道德认知凸显其应有之义。

形而下的追求曾经使公众迷失在工业化、现代化、科技化的现实世界中而倍感无所适从和精神上的空虚,在这种大的环境中,多元的人性论逐渐模糊了界定道德的边线,引发了不少心理和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批判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大,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形而上研究。

“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或伪。

真或伪在于对观念的实在关系或对实际存在和事实的符合或不符合。

因此,凡不能有这种符合或不符合关系的东西,也都不能成为真的或伪的,并且永不能成为我们理性的对象。

但是显而易见,我们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是不能有那种符合或不符合关系的;它们是原始的事实或实在,本身圆满自足,并不参照其他的情感、意志和行为。

因此,它们就不可能被判定为真的或伪的,违反理性或符合于理性。

”这样,淡化理性的一面进入人们的视野,讨论内在于人、归属个性并有别于他人心理方式的话题逐步成为热门,因为这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需要。

我们的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个人头脑中都有善恶美丑的概念及其标准。

正如后现代主义强调以多维度、多视角、模糊概念等形式来分析问题,现代多元的人性论既要顺乎当前这种趋势,保持多维度的人性观,又要摒弃对人性问题的贬损和放纵,把它置于形而下的劣势。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就要求我们将道德放人人性的大范围内,不能苛求以某种确定的人性假设来圈定什么是道德本能,什么是道德直觉。

因此,在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上,我们要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和复杂社会环境作用下两者的融合与对立,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如何使德行提升,如何教人“知善”然后“行善”。

三、人性——德育的根基开展教育研究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平台之上的,来自东西方不同的人性假设为道德教育指明了基本取向。

我国大儒孟子认为“善端”与生俱来,“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同时,他又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善行”要靠“良知”和“良能”,即要有“善”的意识和主动性,因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引。

而“良知”和“良能”是潜在于心的,年幼时尚且薄弱,需要教育使之成长壮大,以抵制恶劣环境和不良习性对“善端”的侵染。

这里,孟子突出教育对道德潜力提升的作用,认为实施教化过程就是使人回归本质——“善”的过程,这也就承认了德行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教化作用培养获得的。

“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教育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教人“内发于心”,懂得自省、向善,以求圣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此为德育之取向所为。

相反,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既然人性本质为恶,则教育对人性后天的“改造”至关重要。

荀子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出尊师重教,重视礼仪法度,严格对待学生。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情。

”同孟子一样,荀子强调后天环境和个人修炼等因素对德行塑造的作用,他在根植于人性恶的观点之上,对德育提出要求。

他指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那些具备才德的正人君子,其本性实与普通人无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界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罢了。

尽管强调教育的作用,荀子也未曾对德育作专门的论述,但他认为“圣人”的高尚品德主要还是通过教育积累内化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所以,培养道德本能与道德直觉非一日之寒,需唤醒符合道德品质的习惯、意识、素质,让其压制恶性本源,从而满足社会的要求,而这些是离不开德育的。

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了人性与德育的关系。

首先,他提出道德行为的产生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为内因的行为动机与欲望冲动是实施行为的直接原因,而行为结果为判断道德行为提供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动机与欲望非上天所赐,而是环境和习俗等因素影响、互动所致,正如“善”也非固化于人心中一样。

其次,他认为道德意志具有延展性,非一成不变。

这里,杜威提出智力在形成道德意志中具有重要作用。

“善智”源自理性思维与环境的加工,是“经验”的产物,同时,内化为个人动机与欲望,而非强制性和非经验的道德意志,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善”。

再次,他认为德育可以促进人性的发展。

杜威从当时社会出发,认为人性的发展表现为由原始意识形态下的“私欲”向符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民主意志的转换,德育旨在依据科学的人性观,培养具有责任心、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及政治敏感性的道德主体。

综合来看,道德教育依据人性假设的不同而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人性假设的复杂性也为研究道德教育打开了空间。

从一个侧面来看,无论基于何种人性假设,道德教育始终是为处于不同环境、经历、感受、情感的道德主体施加道德影响,提供道德陶冶体验,从而指向应然取向与当然之责。

四、人性视域下德育的反思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际,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由实践决定的”以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提出了“德、智、体”共同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德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引起教育界对德育的关注。

受新时期下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加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突出其人性指归将具有时代意义,而如何实现德育的创新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现实课题。

(一)赋予传统“德”文化新的时代特征我国传统的“德”文化偏好人的“修身养性”,讲究人内心的修养,以求“德行天下”,历史上各种性善性恶观点无不是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之上,认同个性差异、教化无量而提出的。

传统的“德”文化又是通过我国道德教育的教化过程彰显其导向作用的,由此来“满足人们发展精神生活、完善人性、提高精神境界的要求,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振奋着人们的精神,充实着人们的灵魂,从而使人类社会在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中不断进步”。

然而,我国尚处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引起了精神面貌和道德观念的转变,从而为道德教育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探寻传统“德”文化中永恒不变的经典与真理是道德教育的使命。

我们看到,传统的“德”文化以“真”、“善”、“美”作为追求的总目标,同时,“真”、“善”、“美”即为人性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特征,道德教育教人以“真”、“善”、“美”的行为体验作为衡量德行的重要标准并引导道德行为。

可以看出,挖掘传统“德”文化中类似于“真”、“善”、“美”的最根本的人性内容会使德育研究返璞归真,不仅能丰富现代德育理论,而且可以提高德育效能,指导德育的实际工作。

然而,面对多重价值体系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影响,突破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局限,在保留传统“德”文化经典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元素则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这必将成为今后德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及德育工作者的责任。

(二)丰富人性认知,为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人的自我追问离不开对人性的反思。

自古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为人性注入了不同的理解。

开放性的“人性”二字是人们永远迷恋的话题。

就目前有关人性的论述来讲,人们普遍认可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构成人性的两个主要属性,对人性进行全面考察不能割裂这两个属性的关系。

而容易被道德教育遗忘的自然属性往往直接影响着社会属性的形成与发展,对它抱消极态度容易导致对道德教育研究的偏颇。

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出现了压抑道德主体自然属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人性关怀下道德教育的建构。

从人性论出发,自然属性应是道德的起点,它包含人的七情六欲,德育理想却视之为“潘多拉的盒子”,寄希望于道德规约和约束机制来压制人的欲望和冲动,这样的德育理想虽然承认德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但是仅仅将德育内容刻意简化为不变的社会行为规范、礼仪礼节和道德行为准则,并将德育方法简化为枯燥乏味的说教灌输,使得所谓的“道德知识”与丰富多彩的人性特征相比显得十分苍白。

这样的德育非但不能使道德主体形成自己的道德意志和实际行为,相反,很可能教化出的是“虚伪”、“掩饰”和“自我亏损”等性格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