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角度预测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一)

2019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一)

2019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说明夏商周时期()A.统治者武力强化中央集权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政权统治具有更迭频繁特征D.神权控制政权色彩2.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3.《三国志•魏书•韩暨传》载:“(韩暨)徒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用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这主要表明()A.中国古代冶炼材料发生革新B.水排大大提高了冶炼的效率C.水排促使冶炼技术走向成熟D.冶铁业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4.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B.完全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的是非观C.反对以孟子的是非为是非的思想D.主张是非标准应以时代变化而变化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D.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6.阅读《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分析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主要表明()A.在城市化上,工业文明明显优于农业文明B.中西方在城市化上走了明显不同的道路C.在城市化上,西方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D.中西方农村人口对城市化态度不同7.法国前总统希拉里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A.启蒙运动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B.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的思想为其服务C.中国的政治、思想引发了法国大革命D.启蒙思想家完全赞同中国的思想主张8.辛亥革命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变政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

2019年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及押题共5页文档

2019年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及押题共5页文档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场策略篇◆备考要点一:调整做题顺序调整传统的做题顺序,严格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

一般来说,客观题可按照先后顺序做,主观题要按难易程度有选择性地做,过难的题目不可花费时间太长,“绕开拦路虎,再杀回马枪”。

◆备考要点二:处理好初、高中教材关系处理好选修课和必修课、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的关系。

比如可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通史+专题”的整合,立足必修课,关注选修课,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

◆备考要点三:强化历史思维强化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唯物史观和革命史观为线索,进行适当的基础训练,在历史评价制约的因素等方面下工夫。

◆备考要点四:回归教材不留死角回归教材,对考纲规定的考查内容进行地毯式复习,不留死角,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多提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平时,不留在考场上。

◆备考要点五:限时、定量强化训练严格进行限时、定量强化训练,培养自己的考试欲望,练就过人的考试技巧。

从实践出发,每周至少要做两套试卷,找到做题的最佳感觉。

◆备考要点六:调整作息时间建议考生14时30分务必进班学习。

因为高考时,这个时间考生正在考试。

◆备考要点七:材料解析题要从宏观考虑在做材料解析题时,要从宏观考虑、微观入手、全面概括、细致分析。

一定要先看问题,再看材料,这样会有效节约时间,抓住有效信息。

◆备考要点八:关注四类社会热点要关注社会时政、史学研究、课程改革、命题角度多元化等社会热点。

在社会时政热点中要关注整数年、长效热点、突发热点等类事件。

◆“考场九计”:填写信息,稳定情绪;总揽全卷,区别难易;认真审题,灵活答题;遇到易题,格外小心;分析意图,多方联想;过程清晰,稳中求快;尽量多做,每分必争;时间不够,抓小放大;注意检查,减少失误。

考前复习篇一、回归考点,夯实基础首先,考生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地去学。

如果说前两轮是跟着老师和月考走的话,那么冲刺阶段则应是“让我做主”,对最后总体复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心中要有一盘棋。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

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分析一、必须关注核心素养和时代热点从近些年的考题来看,除了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到处都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体现,比如国家统一意识、文化认同感等。

仔细分析去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到其紧贴现实,处处体现时代热点。

此外,试题还比较注重对史观、史学理论以及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从考生来看,他们容易出现两大问题,首先对于记忆性的知识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很难形成清晰的时空框架,而对于一些理解性的知识往往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弄懂弄通。

还有一部分考生审题意识不强,没看清题干就匆匆作答,而在读题过程中又往往在获取解读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方面比较弱,经常照材料摘抄原文。

等到了答题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杂乱无章,缺少一些答题技巧和规范的语言。

二、备考建议建议同学们在复习中注重主干知识、必备知识的掌握,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历史知识记忆的精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轮复习可以打破现有教材模块的体例,建立清晰的历史框架。

此外,全过卷大学建议多关注高频考点和时代热点,关于时代热点有几个建议,第一要关注体现社会战略性价值并且符合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热点,比如说“文明交流”“大国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第二就是要符合国家意识并且关注民生的热点,比如“党的执政能力”“体制改革”“社会公平”等。

第三还可以从体现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国家统一”“公民意识”“人民的力量”等。

再有一个就是周年热点,比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另外,史观和史学研究方法,也是高考近些年的一个考查趋势。

三、高考试卷整体概述(一)选择题布局采取“4+4+4”的模式,排列顺序大致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排列,政治、经济、思想三模块不分彼此杂糅在一起。

选择题的阶段布局大致如下:中国古代史4个,近现代史4个。

西方古代史1个,近现代3个。

就2018年的全国卷新课标2文综选择分布情况如下:24题(先秦的文明与社会转型),25题(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26题(唐宋变革),27题(明清社会转型),28题(千年未有之变局),29题(觉醒与探索),3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31题(共和国的年轮),32题(希腊罗马的辉煌),33题(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4题(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35题(战后的世界发展与演变1945以后)(二)主观题探讨(以2018年全国卷新课标2文综卷为例),非选择题在选择材料上一般控制在1200—1300左右,体现出设问减少、设问质量提高,减少阅读量、提高思考深刻,减少单一标准、增加多项标准等特点,41题出题着眼于选拔有时代意识、有社会担当、有问题解决能力的栋梁之材,一般立意宏大,与社会热点有所牵连,综合能力要求强;42题则是开放性试题,12分题年年变。

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命题预测

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命题预测

2019年高考命题预测(历史)第一部分【命题方向】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命题预测】(一)热门命题考点中国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传说、黄河流域文明)2.夏朝建立前的“大同之世,天下为公”3.周朝时的礼乐文化、百家争鸣4.儒家思想的内容、演进、地位、影响5.中华古代文字的演进6.中国古代科技成就7.民族融合8.中国古代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9.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10.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11.大唐王气象(唐诗、科举制、吸纳外来文化成为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核心)1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13.西学东渐14.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15.资产阶级思想传播与封建王朝的垮台16新文化运动17.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新中国的诞生18.真理标准大讨论19.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世界史1.四大文明古国与中华文化(两河流域、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注意它们的文字、文化、法律、科技等。

2.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3.①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②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政治民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戏剧和建筑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欧洲中世纪文化:大学兴起的意义——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6.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7.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二战后的科技进步第二部分【命题方向】【命题预测】(一)可能命题的考点中国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传说、黄河流域文明)2.周朝时的礼乐文化、百家争鸣3.儒家思想的内容、演进、地位、影响4.中华古代文字的演进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6.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7.大唐王朝气象(唐诗、科举制、吸纳外来文化成为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核心)8.西学东渐9.资产阶级思想传播与封建王朝的垮台10.新文化运动11.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新中国的诞生世界史1.四大文明古国与中华文化(两河流域、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注意它们的文字、文化、法律、科技等。

新课标Ⅱ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新课标Ⅱ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5.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

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

汉武帝的举措意在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26.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27.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强烈。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日趋僵化 B.自然经济仍占主流地位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28.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饰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千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019 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滇池地区汉代墓葬随葬品中中原特色的器物增加,而本地特色器物减少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知当时西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向西南地区传播,故答案为A。

西南地区在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排除B;从材料中不能得出铁器主要依靠输入还是本地仿制生产,排除C;仅从生产工具不能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有效巩固,排除D。

2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够出任太子舍人、中舍人者等基本上都是当时著名的门阀士族,或者是宗室或外戚等与皇室有密切关系者,体现了西晋南北朝时期皇权借助亲缘维系,故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晋南北朝时期太子卫兵、舍人众多,没有体现太子掌控朝廷实权,故A 项错误;官僚政治是指官吏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受制于皇帝及中央政府和上级官吏、官吏职务不得世袭的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皇子争权夺位的现象,故D 项排除。

26.【答案】A【解析】由材料“你喜欢讲…正心诚意‟,但这是皇上最不爱听的”可知,朱熹的主张在当时并未被采纳,理学尚未上升为“帝王之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朱熹死后,故选A。

材料并未强调理学的特征,排除B;“正君心”和“致良知”本质相同说法是正确的,但材料未涉及“致良知”,排除C;格物致知是理学的治学方法,而非哲学基础,排除D。

2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借鉴了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技术,这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故A 项正确;中国真正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故B 项错误;在清朝时期中国已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C 项错误;中国古代外来的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但并没有推动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故D 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押题预测】2019年全国新课标一卷高考历史押题卷

【2019高考历史押题预测】2019年全国新课标一卷高考历史押题卷

2019年高考加油卷1.右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

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A.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皇权至上观念的逐渐形成C.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D.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

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

“四书”地位的提升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D.取代了“五经”的文化价值4.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

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

土地租佃制的发展A.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B.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C.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5.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

这反映A.商业税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B.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渐趋削弱C.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区6.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

有此判断的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

由此可知A.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B.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C.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D.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7.明代《常熟县志》记载:“至于货布,用之邑者有限,而捆载舟输,行贸于齐鲁之境者常什六。

【新课标Ⅰ卷】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新课标Ⅰ卷】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D.齐桓公成为天下共主25.开元十九年,王维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但他听说张九皋因为玉真公主的推荐,已被内定为第一名。

王维便请求歧王为他引见公主,并用自己的诗作争取到公主的支持。

最终他高中了当年的状元。

据此可知,唐朝A.士族大地主仍然把持着政权 B.封建官僚集团相互倾轧争斗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走向衰落 D.选拔人才的机制还有待完善26.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

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

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

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

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A.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B.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C.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D.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27.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

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 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2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的这样的制度遗产。

2019届高三历史备考《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2019届高三历史备考《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1. 布局:采用“4+4+4”的模式
三、高考试卷整体概述
1.布局:采用“4+4+4”的模式
高考24题专题研究——先秦的文明与社会转型 高考25题分析研究——秦汉与魏晋南北朝 高考26题专题研究——唐宋变革 高考27题研究分析——明清社会转型 高考28题研究分析——千年未有之变局 高考29题研究分析——觉醒与探索 31题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以上世纪 50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个阶段为重。这四 个题目,侧重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32题一般是西方古代的希腊或罗马,以它们的 进步性或局限性为主要内容。 33题是西方近代史,以国别史或阶段史为重, 对西方近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进行
不要以为考过的高考试题都是应该被埋没的、已经
被枪毙的、无用的僵化的横躺的“死尸”,恰恰相反,
它们都是一张张可以说话的嘴,都是跳动着生命的活体, 只要我们会问,他们就会什么都告诉你? 如果我们把历年的题,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遍,通 过每道题,仔仔细细的分析,提炼出这道题里面要求的
是什么东西,反映的是什么东西,这对我们备考,对我
们理解新课标,理解高考的要求,意义就大了去了。所 有的答案都在历年的考卷中表示的很清楚。
——吴伟《关于高中历史学科能力培养》
一、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卷的收集与整理
二、高考高频考点
补: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欧洲地理区域的演变+一战、 二战重要事件
(2018· 莆田质检· 29) 图4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舆论》。该漫画表明

民族文化:传播周文化,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为华 夏民族的形成奠定文化基础。(逐渐凝聚华夏的国家意识)
2.高考真题用词相同(相似)选项对比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全解全析)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全解全析)

12345678910D A C B C C B C C B11121314151617181920B C D D C B A D D C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

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故排除B项。

写意性是草书和文人画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

甲骨文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故D项正确。

2.【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齐国“稷下学派”和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讨论的主题涉及多家学派的内容,说明当时文化领域出现“百家合流”的趋势,故答案为A项。

B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官府在这一现象出现过程中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儒家自身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3.【答案】C4.【答案】B【解析】从材料“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可以看出,书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不同的需要,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故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统治者对文化的统治和科举的态度,故A、D项排除;材料书坊主要满足一般市民的需要,通俗易懂的有市场,但是纯粹的文人的东西不一定符合市民的需要,故C项排除。

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凡钱粮……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行省的权力较大,根据材料中丞相、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各有分工可知,行省内部权力比较分散,故选C项。

6.【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明代冶铁业规模、产量和技术具有较高水平,反映出明代手工业得到发展,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雇佣关系,排除A;材料表明明代手工业的发展,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重视冶铁,排除D。

学科#网7.【答案】B【解析】由图中官办与商办工矿企业资本总额的变化可知,1895年以后,商办工矿企业资本超过了官办工矿企业资本,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办与商办工矿企业资本总额的变化,无法得出清政府财政崩溃,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重工业一直没有占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和商办工矿企业资本超过官办工矿企业资本无关,故D项错误。

高考预测: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开放性试题角度猜想例题集

高考预测: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开放性试题角度猜想例题集

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开放性试题角度猜想例题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表1——据王双怀《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等表1为不同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表。

任选表中两个时段,指出对武则天评价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评价差异:南宋朱熹认为武则天是一位篡权的暴君;(2分)民国时期振之认为武则天是一位突破传统束缚的伟大女性。

(2分)原因:南宋时期,理学盛行,三纲五常成为主流价值观。

武则天作为女性登上皇位,与南宋时期的伦理纲常相冲突,因此朱熹对其持否定态度。

(4分)民国时期,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洗礼,女权运动蓬勃兴起,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和改善,武则天称帝的行为符合当时进步女性要求平等的诉求,所以振之对其持肯定态度。

(4分)【解析】第一步:任意选取两个时段,分别概况对武则天的评价;第二步:分析差异的原因,需要结合每个时段的社会环境和评价者个人的背景来分析。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表2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1观点:历史编纂应该直书真实的客观史实。

说明:汉代的《史记》强调“实录”和“直书”,在真实的史实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发展变化规律,这是历史编纂的典范。

随着儒家思想的官方化和社会化,加上唐宋文人为应对儒学危机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影响,宋代的《新唐书》侧重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褒贬过多,还删改《旧唐书》的原始文献,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

示例2观点:历史的编纂思想应呈现明显的时代性。

说明:两汊时期儒学统治地位逐渐确立,《汉书》的編纂贯彻了天人感应等经学观念,致力于追述汉代功德。

初唐《隋书》的编纂反映了当时唐朝统治者正积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致力于完善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4.【答案】A
【解析】依据“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王嬴政时期兴建的郑国渠,使关中为沃野,秦国富强起来,并兼并了其他诸侯国。

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之所以成功,也与兴建水利工程直接相关,说明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故A正确;B项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表述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于平衡,C错误;争霸战争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发展,D错误。

25.【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李世民时期皇后不参与国事,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说明唐高宗时期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有效地加强了皇权,A与史实不符;C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说明皇后参政的问题,与外戚无关,排除D。

26.【答案】B
27.【答案】C
【解析】材料“有人反对内阁首辅张居正过多干预朝政,他无理由辩驳”,说明当时内阁地位上升,阁臣特别是内阁首辅的权力有所加强,故答案为C项。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内阁权力来自于皇帝,内阁地位上升表明君权不断加强,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

28.【答案】A
【解析】魏源建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聘用外国人当指导,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水师科,当时有人批评他的建议过于“失体”,说明魏源的建议不符合当时的“天朝上国”观念,具有离经叛道的色彩,故A正确;
魏源的建议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没有带来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魏源建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历史第1页(共6页)。

(新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doc

(新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doc

(新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面是战国水利工程图。

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这一现象反映了A.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C.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25.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

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A.皇权走向了衰落B.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C.出现“垂帘听政”D.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26.欧阳修在一篇祭祀亡友的文章中写道“(一个人)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形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公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

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关于世界本体论的阐释B.文人看重人生的精神价值C.统治者关于政治权力的加强D.史家关于修史权利的维护27.明神宗时,有人反对内阁首辅张居正过多干预朝政,他无理由辩驳,于是向皇帝辞职“(臣)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

材料说明A.内阁逐渐演变为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B.张居正是个不称职的宰相C.内阁的权力有所加强D.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8.魏源曾经建议清政府建立造船厂和火器厂,聘请外国人当指导,仿造西洋船舰火器,以及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等各种民用器具。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019 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国野分治,战国以来,国、野差异逐渐消除,国家通过户籍制度,利于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故选B 项。

材料主要涉及先秦政治制度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国家土地制度的确立,故A 项错误。

C、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5.【答案】B【解析】材料“舍本农趋商贾”反映了汉代舍本逐末(弃农从商)的社会现象,材料中“务本者少浮食者众”反映的是商业分流了不少农业人口,说明商业的发展影响了农业生产,故答案为B 项。

A 项,材料中“牛马车舆填塞道路”反映的是当时商业繁荣,从事商业的人很多,不是道路交通状况恶劣,排除;C 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当时社会治安很差,排除;D 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的发展影响到了农业生产,排除。

26.【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里巷中小孩子调皮顽劣,难于管教,家长视为苦事,于是只好给他钱,叫他与大伙儿坐在一起(一般是在茶馆里),去听人说评书、讲古话。

而当时的说书内容,常常涉及三国故事。

当小儿们闻听刘备战败,便皱眉且悲伤涕泣;听到曹操战败,即欢唱快活。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曹操是奸臣、枭雄的代表,这说明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故C 项正确;A、B 项材料无法得出;材料中民间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与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故D 项错误。

2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持续性,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故A 项正确;官吏的任期长短和吏治清明与否没有直接关系,故B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前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受制于列强,故C 项错误;官吏任期制的长短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的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D 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角度预测辽宁本溪高中芦恩丹【预测依据】1.《2019年高考试大纲的说明·历史》(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增)2.《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引导考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

其中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考生对祖国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考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唯物主义史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同,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历史、认识世界。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又特别拟定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

实践证明,2017-2018年的许多高考试题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要求高度吻合。

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24题命题范围)(1)夏商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世界观从重神到重人(从巫到礼);文化特征(统一与多元、重教化、雅俗并存);政权特征(家国同构、天下观与夷夏观、重视德政);经济方面(农业的起源、工商食官);公元前841年,周召共和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特别关注:甲骨文在中国文化上的历史地位a.中国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主要记载商王的活动(生产生活、祭祀、战争等)b.发现较晚(19世纪末),可释读的仅2000余字,刻于龟甲兽骨,出土于殷墟c.距今三千余年,与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距今5000余年)、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古希腊的象形文字(距今4000年)共同记载了人类文明(2)春秋战国:突出社会转型的作用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关系变化(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个体农耕产生);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动决定上层建筑变动(宗法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郡县制产生);血缘贵族政治瓦解,官僚政治产生(以郡县制为代表)。

经济上:土地私有出现,小农经济兴起;赋税制度产生(初税亩、相地衰征);商品经济活跃,跨区域贸易现象突出;关中和四川盆地的区域经济作用。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各国的变法运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推动了社会转型。

文化上:百家争鸣,不同思想家地域特征明显(儒家在东,法家在西,道家在南);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楚辞)并存社会上:贵族没落,平民阶层上升。

特别关注:春秋时期的手工业工艺隐含的中国“工匠精神”2.秦汉、魏晋时期:(25题命题范围)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三公九卿、中朝外朝;郡县制、郡国并行)选官制变化(世卿世禄-军功爵制-察举征辟制;由血缘到才能,由世袭到任命)监察体制——由御史大夫到御史台(监察机构),刺史监察地方(州)经济上:重农抑商,由横征暴敛到轻徭薄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庄园经济+寺院经济);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统一货币、度量衡,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治国思想:法家思想(秦)—黄老之学(汉初)—儒家正统(汉武帝);佛教传入、道教盛行冲击儒家正统地位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1)继承①大一统:孔子强调正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②实行仁政:天人感应、防止暴政。

③道德修养:五常(仁、义、礼、智、信)。

(2)发展①思想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神化皇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家)。

③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屈民而伸君(3)秦汉的礼法制度: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以礼入法,以礼规范法,形成礼法一体和私姓政治传统,汉承秦制,礼制发达社会变迁: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布衣将相现象出现;士农工商四民秩序;士族地位上升。

对外交往: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作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3.唐宋变革:(26题命题范围)政治上:贵族社会向官僚(士人)社会转变(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文官制度得以发展)中枢权力机构的完善(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政事堂——中书门下)经济上:①土地制度:唐代均田制,目的是增加税收,客观上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释放了社会生产力;以民事立法,确立地主、自耕农土地私有权,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

②租佃关系: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客户可以另租土地,主户可以另佃。

契约未到期,禁止客户(佃农)逃离,也不允许主户私自处置客户(佃农),不得随意撤佃。

③商业革命:革新交易介质,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拓展交易时空,突破市坊界限、获得宽松环境、转变城市职能;加快商业进程,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松动经济政策:中唐以来,传统的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

思想上:三教合一、儒学复兴、程朱理学①特别注意程朱理学特点: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更多吸收了佛、道思想: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②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发展——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世俗化、平民化(成为民众日常行为规范);方法论: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

文化上: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诗词、书法、绘画(有意无法的特征);世俗画、文人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①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②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③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④科技使用: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

社会上:文化重心下移,市民阶层形成;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市民阶层)转变;文学上从雅到俗;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材到风俗画兴盛4.明清转型:(27题命题范围)突出特点: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日趋巩固;2.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政治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①农业——赋税制度变化(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人口增长,人地矛盾激化;高产作物引进(物产交流、文化交流),缓解人地矛盾;农产品商品化。

②手工业——专业化发展,江南市镇兴起;民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

③商业——长途贩运贸易,商帮出现。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思想文化: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体现君主专制的色彩;儒家思想活跃,明清民主思想萌芽;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学发展;传统科技逐渐落后于近代自然科学。

二、中国近代史:(一)晚清转型:(1840-1912)(28-29题命题范围)1.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单一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趋于瓦解,外资经济、洋务经济、民资经济陆续出现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辛酉政变,使保守派被处置导致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汉族地主官僚的地位上升。

3.洋务运动企业的性质、经营方式和特点性质:洋务(军工)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已属于近代企业,但管理方式和产品流向仍具有封建色彩;洋务(民用)企业的近代属性更浓。

经营方式: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特点:机器生产、雇佣劳动、成本核算;官僚经营;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相互掣肘。

4.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经济(工业)近代化、外交近代化(总理衙门)、军事近代化、国防(海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首派留学生和创办京师同文馆1862年)。

5.晚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转变逐渐从天朝上国、夷夏传统观念向平等外交、与西方外交接轨(派领事等)方向转变6.民族危机的产生与挽救危机行动(三支力量,四种方式)①多视角考查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对变法的态度,发动戊戌政变的主要原因;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及变法失败的原因(急于求成、个人目的等);严复与康有为异同;地方对变法的态度等②全方位认识清末新政时间范围:1091-1911;涉及领域:政治上改革官制;军事上编练新军;经济上奖励实业;教育上废除科举、改革学制(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派留学生。

阶段划分:第一阶段(1901-1905)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派留学生第二阶段(1906-1908),预备立宪的启动第三阶段(1909-1911),摄政王载沣主持,预备立宪深化,成立全国立法机构资政院和地方立法机构咨议局,1911责任内阁(皇族)成立,导致预备立宪失败。

7.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略)(二)民国北洋:(1912-1949)(29-30题命题范围)1.社会习俗变革对思想解放的推动服装、饮食变革、断发、放足运动、礼仪、风俗变化等,都不同程度推动思想解放。

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从启蒙到救亡)辛亥革命过多注重政治革命,思想领域的动员缺失,因此“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2.中共在局部抗战中的作用(组织、领导)十四年抗战中的局部抗战(1931-1937),充分体现了中共的领导组织作用东北民众的自发抗战—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黑龙江马占山为代表)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东北抗联(杨靖宇、李兆麟、周保中等)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1)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1927-1934-1937)①政权建设:工农苏维埃政权(瑞金)②经济建设:开展土地革命,坚持“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的土地革命路线;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③思想建设:“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