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PPT课件
❖ 不同版本的SQL语言。 ▪ SQL-86,该标准也称为SQL-1。 ▪ SQL-92 ,该标准也称为SQL-2 。. ▪ SQL-99,称该标准为SQL-3 。 ▪ 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厂商开发的不同类型的SQL。也称为 SQL方言。 • 遵循了标准SQL语言规定的基本操作,又在标准SQL语言的 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增强了一些功能。 • 例如,Microsoft SQL Server产品中的Transact-SQL, Oracle产品中的PL/SQL。
❖ 存储设备 ▪ 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主要是在CPU处理指令和数据之前后存储这 些指令和数据,固定在计算机中。外存主要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和 信息,且可方便地移动。
❖ 输出设备 ▪ 把计算机中的数据传递给用户。显示器和打印机,还有磁盘、磁带、 CD、DVD、闪存等。
计算机的分类
❖ 按照功能强弱可以把计算机分为 ▪ 超级计算机 • 研究机构使用,体积庞大、功能巨强、价格昂贵。往往有 多个处理器,可完成并行计算。用途是卫星导航、天气预 报等领域。 ▪ 主机 • 功能和价格都低于超级计算机,可帮助组织有效地存储和 处理大容量的数据,这些组织可以包括银行、超市、大公 司等。 ▪ 小型计算机 • 功能上低于主机,价格相对比较低,是很多组织的选择。 经常被称为服务器。 ▪ 微型计算机 • 主要由一个用户使用,也称为PC,当前使用最广泛。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
2.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部分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部分 2.4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部分 2.5 案例
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现在,计算机网络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范围迅速扩大,已普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网络极大地便了我们的工作、生活、管理、经营等等。
但有些单位或地方,由于对其管理缺位,出现了诸多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仅对此谈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与网络管理协议1、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
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及系统的研究与出现,电信网、有线网、宽带网等的融合,使原来的SNMP已不能满足新的网络技术的要求;CMIP可对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和标准上比较成熟.最大的优势在于,协议中的变量并不仅仅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但正由于它是针对SNMP的不足而设计的,因此过于复杂,实施费用过高,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是将CORBA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而产生的,主要采用了分布对象技术将所有的管理应用和被管元素都看作分布对象,这些分布对象之间的交互就构成了网络管理。
此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屏蔽了编程语言、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提供了多种透明性,因此适应面广,开发容易,应用前景广阔.SNMP和CMIP这两种协议由于各自有其拥护者,因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出现相互替代的情况。
所以,CORBA,SNMP,CMIP相结合成为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2、网络管理协议。
目前有两大网管协议,一个是由IETF提出来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它是基于TCP/IP和Internet的。
因为TCP/IP协议是当今网络互连的工业标准,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因此SNMP是一个既成事实的网络管理标准协议。
SNMP的特点主要是采用轮询监控,管理者按一定时间间隔向代理者请求管理信息,根据管理信息判断是否有异常事件发生。
SDH网管
SDH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 从而使其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大大增强,SDH的各项强大功 能和优越的性能正是通过在先进的管理系统之下才充分显示出 来的。SDH管理网是TMN的一个子网,因而它的体系结构继 承和遵从了TMN的结构。在SDH管理网中,为了提供一定的 标准化方法来保证网管设计和定义的模块化特征,保证协议和 过程的可扩展性,保证各厂家的产品能够实现纵向与横向的兼 容性,采用了开放系统互连(OSl)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节
*不扰码字节
注:所有未标记字节为将来由国际标准确定(与媒质有关的应用,附加国内使用和其他用途)
图 STM—1 S()H字节的安排
1.SDH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由于SDH网络管理应纳入电信管理网(TMN)的管理范围内,因 此SDH管理网(SMN)属于TMN的——个子集,负责管理SDH 网元(NE),它又可细分成一系列的SDH管理子网(SMS)。 TMN,SMN与SMS的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
例如在最低的物理层,其功能是实现物理链路上数据码流的传输, 对OAM&P消息传送来说,SDH段开销中有12个字节组成的DCC 就构成了嵌入控制通路(ECC)的物理层。而在最高的应用层, SDH规定了三种面向对象的服务和协议,可直接为OSI环境中的 用户服务,它们是与管理对象密切相关的CMISE(公共管理通信单 元)、ROSE(远端操作服务单元)和ACSE(联系控制服务单元) 其 中CMISE为管理系统提供了7种面向对象的服务。 这些服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管理通报服务,服务原语是MEVENT-REPORT,用于报告CMISE所选管理对象发生的任何事 件;另一类是由其他原语构成的管理操作服务,它们定义了对管 理对象实施的生成、获取、修改、删除及其他动作。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专业推荐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用系统建设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2 应用资源采集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3 数据分析与展现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4 数据的应用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1.2.技术架构设计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1.3.整体架构设计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1.3.1.应用层级说明整体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分为五个基础层级,通过有效的层级结构的划分可以全面展现整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基础层基础层建设是项目搭建的基础保障,具体内容包含了网络系统的建设、机房建设、多媒体设备建设、存储设备建设以及安全设备建设等,通过全面的基础设置的搭建,为整体应用系统的全面建设良好的基础;应用数据层应用数据层是整体项目的数据资源的保障,本次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全面的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所以对于应用数据层的有效设计规划对于本次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整体结构上划分,我们将本次项目建设数据资源分为基础的结构型资源和非结构型资源,对于非结构型资源我们将通过基础内容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从而供用户有效的查询浏览;对于结构型数据,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分类,具体包括政务公开资源库、办公资源库、业务经办资源库、分析决策资源库、内部管理资源库以及公共服务资源库;通过对资源库的有效分类,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管理规范,从而更加合理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共享机制;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是整体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保障,根据本次招标文件相关需求,我们进行了相关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设计,通过统一的企业级总线服务实现相关引用组件包括工作流、表单、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等应用组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各个应用系统的建设可以右下基于基础支撑组件的应用,快速搭建相关功能模块;由此可见,应用支撑层的建设是整体架构设计的核心部分,其关系到本次项目的顺利搭建以及今后区劳动局信息化的发展;应用管理层标准,将实际应用系统分成了八个应用体系,在实际应用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将全面传承原有应用分类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多维的应用资源分类方法,不仅如此,整体应用系统也可以通过多维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关操作管理,如按照业务将应用系统进行划分,包括劳动管理和保险管理等;应用管理层是实际应用系统的建设层,通过应用支撑层相关整合机制的建立,我们将实现应用管理层相关应用系统的有效整合,通过统一化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局应用系统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展现层整体应用功能将通过门户方式进行展现,架构分别设计了内网门户和外网门户,不同的应用人员通过登录可以实现相关系统的应用和资源的浏览查询操作;1.3.2.标准体系规范说明大型的应用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照严格的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根据本次项目实际需求,我们通过三个规范体系对项目进行合理的保障,具体包括了安全标准管理系统、标准规范体系以及运行管理体系;通过相关标准的制定、安全架构的保障以及管理规范的建设可以保障整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搭建、运维等全流程性工作;1.3.3.应用用户设计通过分析,我们将整体应用系统面向人群分为四类,具体包括广大公众、区内委办局、局内相关部门以及用人单位,不同对象通过访问不同门户可以进行全面的服务保障;1.3.4.系统建设总结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旨在全面整合相关应用系统资源,实现有效的浏览、查询检索机制,整体数据通过规范化的元数据管理机制,实现有效的梳理存储,为今后资源的整合奠定基础;不仅如此,在实际项目建设中还将引入商业智能应用模块,实现对共享资源的智能化分析,从而为决策预警等提供有力依据;原有业务系统改造则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相关流程等的优化配置,并通过有效的数据梳理改造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次项目中需要改造系统包括:政务公开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众服务系统以及综合管理系统;新的业务系统的建设则是要全面提升现阶段我局整体办公效率,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更加全面合理的应用系统的建设,提升我局整体服务水平;本次项目需要建设系统包括:业务经办系统、社会保险系统、土地储备系统、企业监督系统、劳动监察系统、劳动关系与仲裁系统、就业和失业管理系统以及综合管理系统;1.3.5.应用接口管理本次项目建设还涉及到整体应用系统与外部相关系统接口的管理,实际应用接口包括与税务接口、与财政部门接口、与民政部门接口、与基层单位接口与公安部门接口以及与其他部门的接口;通过有效的接口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我局无纸化办公机制,全面加强我局整体工作效率;1.4.系统整体逻辑架构规划一个成熟先进的北京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站平台系统框架是一切技术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奠定系统性能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项目建设应首先考虑设计和建立一个统一的北京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系统技术体系,能够支持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及门户网站群的建设,提供统一的内容管理、资源整合、安全管理构架,并提供对应用服务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同时,系统体系结构应分层组织,系统功能模块化,系统集成松耦合,方便业务应用的修改、重用和部署,满足系统未来弹性扩展的要求;系统逻辑框架如下图所示;整体系统包括三个体系一个平台进行全面保障,其中三个体系包括:运行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具体平台根据新闻局实际需求建设网站群支撑管理平台,平台保障了相关招标文件中的采集管理、内容管理、统计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需求,对于整体应用平台的支撑则通过中科软多年门户建设经验总结完成的相关应用组件包括工作流管理、元数据管理、电子表单等进行保障;1.4.1.各主要组成部分概要描述数据层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调度和存储;结构化数据包括:XML 和DBMS;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文本文件、音视频文件、office 系列文件、图形图像文件及ZIP、PDF、SWF 等其他格式文件等,在数据接口上支持WebService 模块化组件;支撑层支撑层通过应用服务器,提供对系统应用层强大的支持,包括:电子表单、工作流、元数据管理、安全审计等功能;并通过WEBSERVICE接口服务支持外部资源对内容管理基础数据以及内容管理对外部数据资源的应用数据集成;应用层应用层是政府门户网站群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按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信息发布管理、网站群管理、系统管理、外挂组件管理、交互功能、多媒体信息管理、内容聚合:RSS等;展现层政府门户网站群的最终表现是一组具有相同标准和相同规范体系的网站群体系;它涵盖主站、各级子网站、各类专题子网站等,同时系统为应用层的不同应用提供信息资源的不同表现形式,包括有Web、RSS等;接入层实现客户通过浏览器来访问表现层以获取信息资源;1.5.系统技术架构系统技术架构框架如图所示;1.6.总体架构设计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上图所示,本项目将采用数据与应用大集中的架构,即国际收支平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只部署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数据也集中存储在总局的国际收支平衡整合库中;整个系统采用B/S的结构,在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即ETL的时候会采用C/S结构,整个架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构建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统一的人员、组织机构和权限管理,提供支持各种复杂业务系统的开发和组装框架,实现单点登录和目录服务,并提供对应用系统的运行监控,数据的备份恢复等功能;国际收支平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外汇局应用支撑平台门户都是基于应用支撑平台开发、组装和运行的;2、数据整合与交换系统是整个国际收支平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负责将从外汇局内部主要是现有的业务系统或者业务数据和外汇局外部主要是共建部委的共享数据的相关外汇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汇总至统一的国际收支信息的整合数据库中;各分支局数据通过数据传输通道上传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由数据整合和交换系统接收并处理数据,最终也汇总至总局的整合数据库中;数据交换将以成熟、稳定的第三方产品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开发;3、开发新版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实现涉外收入申报业务网上受理,方便企业申报业务;建立与银行系统的接口,满足与银行的数据交换;方便银行的查询和审核操作;网上申报数据将统一存储至网上申报数据库,并通过数据整合与交换系统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同时申报数据最终汇总至总局的整合数据库中;网上申报系统将与外汇局的“一站式”网上服务平台集成,申报主体和银行将通过服务平台登录系统,进行申报、审核、查询统计等操作;外汇局人员也可通过服务平台或者外汇局的应用支撑平台门户登录系统,进行对申报数据的核查、查询统计操作;4、在数据整合与交换系统上建设统计分析系统,根据基础指标和统计分析指标将整合数据库中的信息动态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如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结售汇统计报表等;统计分析系统将利用数据仓库和多维联机在线分析技术,在对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供面向主题的多种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的状况和存在问题;统计分析结果将存储至外汇局数据仓库系统,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并可以通过BI工具在外汇局应用支撑平台门户进行展现;此外,统计报表信息通过数据整合与交换平台与金宏工程其他共建部委进行“共享”;5、在统计分析系统和总局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建设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基础指标,统计分析指标和统计分析系统产生的结果,借助OLAP分析模型工具,产生决策支持信息和预警信息,进行经济分析和预警,辅助外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各类统计分析模型、预警模型将统一存放到“模型库”中,方便分析人员使用;此外还提供一套机制建设“知识库”,存储有关外汇管理的各类信息;2-4这几个系统在支撑平台的数据整合与交换基础上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同时支持以XML作为统一的数据接口格式;6、建设外汇局应用支撑平台门户,通过门户对所有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的结果和其他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通过信息集成门户提供给外汇局的领导、业务人员使用;外汇局应用支撑平台门户就是建设在应用支撑平台门户基础上;7、国际收支平衡管理系统与金宏共享平台、国际收支平衡共享数据库物理隔离,国际收支平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通过涉密网和业务网之间的数据交换系统交换到金宏内网上的国际收支平衡共享数据库中,向共建部委提供数据服务;从共建部委获得的数据也通过涉密网和业务网交换系统,进入数据整合与交换系统中;1.7.系统架构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技术架构图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一站式”信息服务门户访问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完成涉外收支业务的申报,申报信息由数据管理模块通过特定的数据接口交换到银行业务系统,在银行业务系统进行审核;审核过后的结果信息再经过数据管理模块交换到网上申报系统供企业用户查询;企业用户需要在银行业务系统完成账户开户,定时由银行业务系统交换到网上申报系统供企业用户登录;1.8.系统架构统计分析系统技术架构图1、统计分析系统的数据来源于数据仓库,通过条件查询模块从数据仓库得到满足用户的基础数据,由数据统计模块来对这部分基础数据进行汇总统计;2、汇总统计的数据根据外汇局用户的需要可以由报表定制模块利用原有的报表工具实现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结售汇统计报表、外债余额简表的设计以及利用Cognos的BI工具完成展现以及经过OLAP分析转化成多维数据;3、针对预先设计好的数据模型以及辅助模型管理模块来产生分析结果,供外汇局用户制定决策;1.9.系统架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架构图1、决策支持系统利用从数据仓库获得的基础数据完成报表和查询,生成日、月、季报表供外汇局用户查询浏览;2、通过ASL规则引擎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以风险模型为依据生成分析报告;3、利用数据挖掘模型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模型数据,与ASL分析信息共同生成分析报告,供外汇局用户来进行营运监管的管理;4、“知识库”的信息同时也提供给营运监管模块来进行运作;1.10.总体架构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图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六个层次,即基础平台层、数据资源管理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实现层、门户展现层、终端接入层;1.基础平台层:国资委IT基础平台主要包括网络系统、主机、存储系统、安全系统、配套的软件等;网络系统分为业务内网、业务外网和互联网;业务内网与业务外网物理隔离,互联网与业务外网通过防火墙配置实现逻辑隔离;2.数据资源管理层:数据资源管理层主要由数据库组成,其中结构化数据库主要包括管人、管事、管资产、纪检监督业务数据库、共享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原有系统数据库及其它信息资源库等;非结构数据库主要是由一些文件型的数据构成;信息资源库主要是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它是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数据中心的基础;3.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主要包括应用开发平台基础数据管理、报表管理、工作流管理、表单工具、门户引擎、规则引擎、工作流引擎、用户权限管理、目录服务、内容管理、接口管理、预警平台和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WEB服务器;通过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界面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及流程集成,通过四个集成来达到国资委所有系统的集成效果;4.业务实现层:主要包括四大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国资监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子系统、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子系统、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子系统、企业财务状况监督子系统设计、中央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子系统、中央企业财务预决算管理子系统、企业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子系统、企业财务信息查询分析子系统、中央企业人员管理子系统、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子系统、中央企业重大投资管理子系统、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监督子系统、纪检监察管理子系统等;国有资产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元数据注册器、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等;国有资产信息资源库是数据中心的基础,为国资委业务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绩效评价数据、企业人员管理数据、企业财务数据、国有产权数据、资产统计数据、企业重组与规划投资数据、纪检监察数据、政策法规文献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十大类;作为统一信息资源平台,国有资产信息资源库对国资委各类共享数据提供统一的存储和管理,是国资委委内各厅局之间以及与其它政府机关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基础平台,为各类业务的开展提供完整、统一和准确的数据支持;5.门户展现层:门户展现层主要由国资委数据采集门户构成、互联网门户、业务内网门户、业务外网门户组成;6.终端接入层: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上市企业含国有股、其它部门及公众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登录数据采集门户、国资委业务外网门户、国资委互联网,并实现统一的入口、出口和单点登录;其中,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上市企业含国有股通过在线填报或离线填报利用数据采集终端的方式在数据采集门户上进行数据填报,数据采集门户及业务外网与内网物理隔离,通过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数据交换组件实现内、外网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其它部门包括金宏工程相关部门也是通过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数据交换组件实现内、外网的数据传输和交换;社会公众登录国资委互联网网站进行国资监管信息查询和交互;除此之外,贯穿着六个层次的还有国资委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项目实施与运维管理,和相关的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1.11.系统逻辑结构国资监管信息系统主要作用体现为国资监管业务服务;一期工程建设6大应用系统,形成10个信息资源库;其总体逻辑结构图如下:图5-1总体逻辑结构图通过四大业务系统共计13个子系统覆盖国资委管资产、管人、管事、资产监督的四大业务;其业务核心就是实现国有经济布局以及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具体是通过产权登记系统,掌握所有国有股权的分布情况;通过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交易监督和其他企业国有股权交易监督系统,对国有股权的交易进行监控,随时了解国有经济的布局情况,并加以控制;通过资产统计、企业财务监督、中央企业预决算管理,等3个系统,全面获得企业的实际财务资产情况;另外通过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管理系统,掌握中央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从而对中央企业重大投资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了解国有经济布局的运行情况和进行调整;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具体措施是通过管人来实现,通过中央企业人员管理系统,后备、任命、管理企业管理者;通过企业绩效考核系统来评价、更换人员,来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但不是简单的通过管人来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任命、考核,需要从资产管理、资产监督、企业运行情况等三个方面不断地获取信息,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引导,即使发现问题,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通过13个业务应用系统覆盖四大业务职能,为解决目前监管业务中信息采集的问题、信息沟通的问题,需要建设13个业务应用系统统一的数据采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针对13个业务应用,形成了10大国有资产信息资源库,包括监管企业方面获得的6种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企业产权信息企业财务信息企业人员信息企业重组与规划投资信息其他业务信息以及国资委监管产生的4种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国有资产统计信息企业业绩考核信息纪检监察信息1.12.系统体系结构本项目总体技术框架建立要遵循“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统一架构,业务协同”的原则,应用系统采用多层架构,以信息资源库和公共服务为基础进行开发,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共享,实现业务层和展现层的分离;总体技术框架如下图所示:图5-2 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总体技术框架总体框架主要包含六个层次:国资委IT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配套的系统软件、数据库和机房等;网络系统为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双网结构;IT基础设施是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的基础平台;国有资产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元数据注册器、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等;国有资产信息资源库是数据中心的基础,为国资委业务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绩效评价数据、企业人员管理数据、企业财务数据、国有产权数据、资产统计数据、企业重组与规划投资数据、纪检监察数据、政策法规文献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十大类;作为统一信息资源平台,国有资产信息资源库对国资委各类共享数据提供统一的存储和管理,是国资委委内各厅局之间以及与其它政府机关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基础平台,为各类业务的开展提供完整、统一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传统 的网络管理系统主要是集 中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主要遵循两种协议 : 种是公共管理信 息协议 C I, 1, 0 一 MP它
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 IO的 O S N七层开放互连模型的协议 , 因其复杂性高和实 现难 度大 , 除电信网管等领域外并没有
得到广泛应用 ; 另一种是简单 网络管理协议 SM , N P它是基于 T PI 的网管协 议。这两种主流的传统 网络管理 系统都是 C/P
以网络设备 为管理对象 , 但是 随着 网络规模 的扩大 , 一旦网络出现故障 , 系统管理员就不得不逐一检查网络设备 , 不仅 这 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 , 而且也很难准确定位影响网络性能的设备 。另一方面 , 网络设备 的运转正常并 不意味着 网络 业务的正常使用 , 而且网络业务的终止和性能的下降也并不能反映到具体出故障的设备上 。因此 , 传统的 网络管理 系统 并不能满足新一代网络的需要 。 主动 网络 (ev N ̄o ) Afe e - 是一种可计算 的网络模型[ 】 过将可执行代码随着数据包在 网络内传输 , 以使新业 i r k 。通 、 4 可
图1
第一作者简介 :  ̄ (90 , , 张 18 一)女 河南平项 山人 , 硕士 , 平项山工学院计算机科 学与工程 系助教 。
维普资讯
第 1 卷第 1 系结构研究
l 9
括路 由器 、 交换机等物理设备 。各种不 同类型 的网元共 同组成了不同特色的专业网络 , A M、 P S I 、P网络等。网 如 T G R 、N I 络层包 括网络管理和网元 管理 , 它负责对整个 网络 的管理 , 对从 网元各个代理处收集到 的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该 层是 对 整个 网络资源 的管理 , 包括底层 网元 的运行信息 、 网络的拓扑结构 、 端到端 的连接性的维护 和流量控 制等 。业务 层对 应 于对各种网络业务进行管理 , 括业 务的配置管理 和对提供业务 的资源使用的管理。业务不 仅包括如 F P E—m i等 包 T、 a l I e e 的基 本业务 , n rt tn 还包括 网页拨号 、I 多媒体会议等新业务 。 SP F P S指的是网络管理中的五大管理功能 : CA 故障管理 (al 、 Fu )配置管理 ( 0 I n 、 t c面gl )性能管理( eom ne 、 费管 l 蜘0 Pr r ac )计 f 理( corn ) A cu ig和安全管 ̄ (et y 。管理 的对象涉及到底层网元设备信息 、 n Se ) mt 中间层 的网络拓扑 、 流量 等信息 以及 上层的 业务数据。业务层的五个管理模块分别对应于五大管理功能 , 网络管理的 目的和核心。 是
试析网络管理的现状及面向业务的综合网络管理
[位希 刚. 1 ] 综合 网络 管理 系统 建设 方案初探 I. J 1
山 东通信技 术,0 3f1 20 , ) 0.
【巫银 花. 网络 管理体 系结构 的研 究l. 2 l 综合 J军 1 事通信技术 , 0 4 f ) , 0 ,J. 2 ( 3 『 侯 酤. 3 1 综合 网络 管理 的现 状 与发展 趋 势叨. 现 代 电信科技 ,0 3( 1 2 0 , 4 O.
率。
理 向开放 式综 合管 理 的发 展起 到积 极 的推 动 作用 。 综合 网络管理 的问题从 根本上 讲 , 现在 还 没有 相对成熟 的和完 整的解 决方案 , 进行 进 要 步研究和探索 。 而近期 , 综合 网络管理 的研 究 被分成 两部分 , 部分研 究 网元 层和 网络层 的 一 管理融 合 , 另一部 分则研 究业 务层和事 务层 的 管理融合 。目前采用制 订不同 网络管理协议 问 的映射关 系来解 决 网元 层和 网络层 的问题 , 通 过确定 映射关 系 , 相互操 作和访 问不 同的 网络 管理领域 , 达到不 同管理协 议间的连通 。但 是 , 具有 先天 性差 别 的管理 协 议问 对这 种 映射 和 转换将 会 出现 一些语 义的丢失 , 而许多 特有 的 操作实现起来也 比较困难。 】 , L此 以后研究 的重 夭 点变成 了合理 的映射关系和模型 的制订 。 另外 , 较多 的可 研究 内容 就是 关 于业 务层 和事 务 层 的管理问题 。
中 图分类 号 : 8 . U2 34 文献 标识 码 : A
1 络管 理系统的现状 f前 通信 网络 主要 是 由彼 此相 互独 立的 ] 专用 【 以及交换 网彼此相互连接而 成的。随着 砝 J 络技 术的不 断创新 , 用范 围领域 的不断 扩 应 大, 以及现代 网络设备 的不断吏新换代 , 网 使得 络 管理 问题变得 更 为复杂 , 多生 产商 问题也 在 网络管理 T作 巾 断 的暴漏 出来 , 增加 了 网络 管理 作的难度 。 外 , 此 H前我 网络 系统 中设 备 与网络 之间 不存在统一 的接 口, 这一 问题 的 仔 在不利 于 『络 管理 系统的 建设与发 展 , 嘲 斓 给 络综 合管理 丁作带来 一定的难度 。电信运 营商 之 间 为了在 激 烈的 市场 竞争 中为 了谋求 生存 与 发展 , 在积极 地致力 于各 自的 络 管理 系 都 统研 究 , 或是积极的 引进 外的 网络管理 系统 , 我 电信 运营 商之『缺乏 统一 的管理协 议, 白 】 网 络 管理 _作缺乏 统一 的技 术进行 支撑 , 使 网 l r 致 络 管理 r 作松散 而繁 杂 , 尤法实 施统一集 中的 综 合性管 理。就 H 前我 罔电信 络管理 的实际 情况 来看 , 吲电信网络管 理系统 内部 急需 建 我 立一 套综 合型 的网络管理 系统 , 对整个 电信 网 络进行 令 的 、 的 、 的 、 一的管理 , 系统 综合 统 提 高 网络 管理 l作 的整体 水平。但 日前我 电信 I : 运 营商之 间的 络接 门通 常不开 放 , 数据 结构 在 厂家予 中 , 厂 家不 配 合综 合 网络管理 系统 的 开发 作 , J解 决好 多 厂商共 同开发 中 的接 口问 题 成为 摆在 综 合网络 管理 系 统开 发 而 前的 头 等大事 , 只有解决好这些 问题 , 闫网络网络管 我 理 系统 的发 展建 设 才能逐 步 跟上 我 国 网络 的 发展 步伐 , 而反作用于 网络发展 , 进 提高我 『 圳 络 系统建 没的整 体实力 , 为我 综合 网络管理 系统 的完成奠定坚实 的基础 。 2 目前我 国电信 络 系统存 在 的 网络 管 理 品的实际情况 近年 来随 着我 国网络 系统 的不断 发展 , 网 络管 理技 术也随 之取得 了巨大 的进步 , 种管 各 理产 品层 不穷 , 日前 我阳典 型 络 系统 内 但 部 网络管 理产 品的发展仍 然 存在 一定 的不足 , 集 中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 嘶 : 第一 厅向是 网络设 备管理 方面 的问题 , 近 年来 随着我 国 g 网技 术的不断 发展 , - 联 以及互 联 技 术的不断进度 ,网络设备 的数量 以及 复 杂性都在 不断地提升 . 1络 设备管理作为 络 .州 管理 作 的重点 , 旦n现 问题便需 要 网络 系 一 { 统管 理 _作 人 员对 网络 系统 内部 的 所有 设 备 r 进行 逐… 的榆查 , 仅消耗 掉 _ 大量 的管 理成 小 r 本, 同时也严 重影响 络 系统 的服务质量 , 响 影
SDH网管
SDH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 从而使其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大大增强,SDH的各项强大功 能和优越的性能正是通过在先进的管理系统之下才充分显示出 来的。SDH管理网是TMN的一个子网,因而它的体系结构继 承和遵从了TMN的结构。在SDH管理网中,为了提供一定的 标准化方法来保证网管设计和定义的模块化特征,保证协议和 过程的可扩展性,保证各厂家的产品能够实现纵向与横向的兼 容性,采用了开放系统互连(OSl)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6.典型网管系统简介 6.典型网管系统简介
以上介绍了SDH网管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原理与基本功能, 下面以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ZXSM-NMS为例进一步说 明实际网管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ZXSM-NMS网络管理系统可为前面介绍的ZXSM-150/600/ 2500系统提供强大的网管能力。它采用三层网管结构,包括网 络管理层、网元管理层和网元层。网管系统中主要包括网元控制 处理器NCP)、本地管理终端(LMT)、子网管理控制中心(SMCC) 和网络管理控制中心(NMCC)等网管设备,网管设备之间通过F, Qx,Q3等操作管理接口相连。网元之间通过嵌入式控制通路 (ECC)进行通信,F接口通信的物理层为RS232,Qx接口通信的 物理底层为以太网和TCP/IP,Q3接口通信的物理底层为各种 DCN,如PSTN,DDN等。
理层
网元管理层
网元层 SDH NE(SNE) PDH NE(PNE)
图2 网络管理等级
(2)网元管理层 网元管理层应提供诸如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 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等功能。析功能。 (3)网络管理层 网络管理层负责对所辖区域进行监视和控制,应具备TMN所 要求的主要管理应用功能,并能对多数不同厂家的单元管理器 进行协调和通信。 (4)业务管理层 负责处理合同事项,在提供和中止服务、计费、业务质量、 故障报告方面提供与用户基本的联系点,并与网络管理层、商 务管理层及业务提供者进行交互式联络。另外还应保持所统计 的数据。 (5)商务管理层 负责总的计划和运营者之间达成的协议。
面向业务的PTNPON网络质量可视化管理
面向业务的PTN/PON网络质量可视化管理1.背景情况基于IP协议的通信方式,深入到网络的各个领域,多种多样的IP接入技术在各个领域也得到广泛支持。
随着互联网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被开发出来,并渐渐被移植到传统的通信领域。
PTN和PON是运营商实现传输网络IP化的主要承载方式。
基于PTN和PON网络开通的业务类型包括语音、数据等多媒体业务,客户范围也涵盖个人、家庭、政企等多种服务级别,运营商对于不同业务、不同客户级别的服务质量承诺有所不同,特别是政企业务有着明确的服务等级协议,以衡量和确认网络供应商提供的服务。
在IP网络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传输网管的管理模型和对象却仍停留在传统的CS域,重点关注网元级别的的性能指标,以光模块性能指标和电路误码率指标为衡量网络质量和业务健康度的主要衡量标准。
业务的IP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业务都要成为尽力而为的业务,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依然是城域网的基本要求。
而PTN所具有的高QOS 保障、良好的统计复用能力、全面的OAM管理、端到端的可视化、网络的灵活扩展以及可靠性等优点恰恰能让传统的尽力而为的IP业务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EPON采用以太网封装方式,天然适合于承载IP业务,符合网络IP化的发展趋势,PTN和PON结合有助于实现运营商对业务的精细化运作,制定有差别的服务,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收益。
传输网络的转型也要求网络支撑系统必须准确掌握各级各类业务的分布,实时监控网络质量。
截至2012年10月份,传输网管已接入江苏全省32700端PTN、2800端OLT、685900端ONU,网元规模从传输SDH、WDM的万级别跃升到十万级别。
以往网络性能与业务品质是分离的,业务部门和网络部门认识故障的维度不统一,没有统一的度量尺度,造成故障定位需要跨部门专家协同工作,人员技能要求高,故障定位效率低。
网络可度量,才可管理;可管理,才可改进。
在网络IP化后,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可度量,即IP运维要做到可视化管理。
电子政务外网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电子政务外网项目质量管理分析摘要:电子政务外网项目属于一种非涉密业务专网,其中主要包含了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政务信息系统,需要重视电子政务外网项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过程中应科学开展质量管理,加强运维管理,这样才可以确保网络服务的稳定性。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子政务外网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子政务外网项目质量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思考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电子政务外网作为“数字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已经实现了运用现代化网络与数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外网,这样借助网络就可以开展各项工作,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
电子政务外网项目有着覆盖面广、投入高以及影响大等特征,与“数字政府”建设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需要对电子政务外网项目整体情况进行把控,全面做好各项考量,这样才可以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信工程领域项目如果没有度量分析的指标,那么就难以发挥出精益六西格玛的优势,而有效的质量管理对项目成果建设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一、电子政务外网网络结构分析电子政务外网主要服务于关键部门,需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外网网络顶层设计,针对于电子政务外网来讲,主要是借助网状结构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利用国家公用基础通信设施和光纤资源,建设上联国家、省,下联省、县,横向连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部门建立非涉密的包括纵向与横向的信息传输专用通道,实现跨部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这即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1]。
二、电子政务外网项目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网络使用者既有通过Internet 进入访问的合法用户,也有来自内部及接入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此网络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安全威胁,一是外部威胁,主要包含(1)黑客扫描和入侵、拒绝服务攻击、病毒或蠕虫侵袭。
二是内部威胁,主要包含无意识的外部风险引入,例如工作人员可能无意识将恶意的木马程序、恶意代码、蠕虫、网络病毒下载到内部网络。
基于主动代码技术的业务管理模型研究
应 用 技术研 究 ・
基 于 主 动 代 码 技 术 的 业 务 管 理 模 型 研 究
雷 梁 ,息技术学院 , 1信 河南 信 阳 440 ;. 6002 平顶山学院 软件学院 , 河南 平顶 山 474 ; 604
3 平顶 山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 河南 平顶 山 4 7 4 6 04)
m n g me t s d s u s d i h a e . n od r t v ro e e t o d s d a t e ,te s r ie o e td n t o k a a e n ic s e n t e p p r i I r e o o e c me t s i v a s h e vc ・ r n e e r h w a n g i w ma a e n r ht c r a e n a t e n t o k u h a e ie mo e ,o g nz t n mo e ,c mmu c t n mo e n g me ta c i te b sd o ci e r ,s c s r c d l r a ia o d l o eu v w s v i i i n ao dl n u c o d l sp o o e .T e a c i c r e n t o k h o c a a tr fs ri e — re td a d d sr u a d f n t n mo e ,i r p s d i h r h t t e o t e r a t h r ce o e vc d o ne i i - eu f h w s w s i n tb td ma a e n ,wh c a elc rie sau f ciey a d i r v u i f e ie t n g e c mp e e- e n g me t ih C rf ts v c tt se e t l o eq a t o r c o ma a e t o lx n t n e e v n mp ly sv h w r n t e r u d oki n . h o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最佳实践组网图1、数据中心二层网流结构(核心/接入)组网图2、数据中心三层网络结构(核心/汇聚/接入)组网图3、 FW/IPS/SLB旁挂方案组网图4、高密度服务器接入组网图5、高密度服务器接入组网图6、高密度服务器接入组网图7、多服务器集中存储解决方案组网图8、双机双阵列存储集群解决方案组网图9、 D2D备份解决方案组网图10、近线CDP解决方案组网图11、远程容灾备份解决方案(IX1000)组网图12、WSAN广域数据集中解决方案组网图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是数据大集中而形成的集成IT应用环境,是各种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中心。
近年来,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全球各行业的IT建设重点,国内数据中心建设的投资年增长率更是超过20%,金融、制造业、政府、能源、交通、教育、互联网和运营商等各个行业正在规划、建设和改造各自的数据中心。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传统数据中心已经无法满足后数据中心时代的高效、敏捷、易维护的需求。
H3C基于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推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目标是在以太网和IP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架构的融合,物理及虚拟资源的统一接入,安全策略的统一部署和数据中心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帮助用户简化传统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加固核心数据的保护、优化数据中心的应用性能,为用户提供即可靠安全又高效敏捷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新一代数据中心之---- 融合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看,存在相对独立的两张以上网络:数据网(Data)、存储网(SAN)、HPC集群网,基本现状如下:·数据中心的前端访问接口通常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而成,构成了一张高速运转的数据网络;·数据中心后端的存储更多的是采用NAS、FC SAN等;·服务器的并行计算则大多采用Infiniband或以太网·不同的服务器之间存在操作系统和上层软件异构、接口与数据格式不统一·服务器配置多块网卡,分别与多张网络相连在此现状下,数据中心每扩展一台服务器,相关的三张异构的网络均需要同步扩展,扩展难度和成本投入均很大,因此融合架构成了数据中心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分析与比较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分析与比较摘要:软件开发从汇编语言、过程式语言、面向对象、面向组件发展到面向服务,每一步都体现了不断抽象、更加贴近业务实际的发展趋势。
当前软件发展正处于从面向组件思想向面向服务思想的跨越阶段。
本文深入分析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架构,得出相关的优缺点。
关键字: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1 背景当前,信息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软件系统越来越庞大,但是软件系统内部组成模块的规模却越来越小;软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系统的开放性却越来越好。
信息系统软件正向着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以及具有高度可重用性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这种大型复杂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速度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
1)自底向上法自底向上法出现于早期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即在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时自下而上,先从底层模块做起,然后逐步完成整个系统。
自底向上法使得系统的开发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真正的需要;有助于发现系统的增长需要,所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开发,易于控制和管理。
但由于方法的演变性质,自底向上法使系统难以实现其整体性;同时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而且为了保证系统性能的需求,往往要重新调整,甚至重新设计系统。
2)自顶向下法随着信息系统规划的扩大和对开发经验的总结与归纳,自顶向下的系统分析方法论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自顶向下法要求开发者首先制定系统的总体规划,然后逐步分离出高度结构化的子系统,从上至下实现整个系统。
运用这类方法可以为企业或机构MIS的中期或长期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同时支持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为系统的总体规划、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
但它同样也存在缺点:对系统分析、设计人员要求较高,在大系统中,对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开发的周期长,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MSTP业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存在不同的网络管理接口协议、 不同的管理信息模型. 并且
不同的运营商对 M T SP的管理有不同的需求。此外, 对 MT SP的管理应是面向业务的. 需要将网络管理和业务管理 进行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设计M T 业务管理 SP 系统的难点在于: 第一扩展现有网管系统建设思路. 以业务
仅提供简单的网络管理功能显然是不能满足运营商的要 求。 业务管理作为网络管理的第4 对业务层的管理目 层, 前 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关的标准不多。 本文通过对 M T SP网络 的分析. 提出了M T SP业务管理的要求. 并设计了业务管理
系统。
颗粒度过渡。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运营商在积极寻求新的解 决方案, 是新建数据网还是在 S H传输网之上提供数据业 D 务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如果采用重新建网,则存在周期 长、 成本高的缺点. 而且浪费现有资源 因此. 基于S H传 D
业务性能与服务质量管理模块负责采集各种数据, 对
采集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 SA K I 提供 L 、Q 和网络服务质量 分析等功能。
3 软件结构 . 3
2 系统设计 目 . 3 标
根据§.所述的M T 2 2 SP网络管理的3 个关键问题 , 确 定M T 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目标如下。 SP
的业务管理功能。
22 M T _ S P管理关键问题
业务 , 比如以太网和A M数据业务 , T 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 网络管理思路, 将业务管理纳入网管体系中。本文在借鉴 T N定义的网管系统功能之外, T F M 结合 M 提出的 eO T M模
型来研究与设计 M r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SP r
z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资助 项 日( o6 8 l0 ) 国家 “ 6 ” 划 基 N .O 2o 1 和 83计 金 资 助项 目 ( 0 0 8 A 12 1 N. oA OZ0 ) 2
网络运营支撑系统
网络运营
解决问题的思路 1.统一网络运营需要强大的网络运营管 理支撑系统的支持 2.建立分层结构的网络运营管理支撑系 统 3.在同一网络层面实行统一资源管理 4.根据资源本身的承载关系决定企业内 部的服务/被服务关系 5.细化网络资源资料的管理 6.支持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
运营支撑系统
OSS(Operation and Support System)
NGOSS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 快速部署,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 间内开始运作; · 快速集成,"NGOSS必须是开放式系统,能够 迅速、灵活地形成综合业务的解决方案,实现 综合业务网络运营商必须保证的网络高可用性 和可靠性,以及向客户承诺的; · 容易配置,运营商能够通过软件方便地定义 各种功能和新业务; · 基于组件,基于组件的解决方案使运营商能 够方便实时地引入新用户和新业务; · 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下一代网络的运营管理与传统电信网相 比要复杂得多。并且要求系统具有统一性、 远程性、安全性、主动性;但下一代网络在 网络管理上应比传统的电信网络的管理更为 简单方便,因为下一代网络一开始就采用开 放的协议,能够支持各种不同业务的接入以 及对不同设备厂商提供良好的兼容性。
下一代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 NGOSS支持智能网技术,支持对业务和网络单元的 通用管理,支持业务的快速开发和实时提供、实时计 费,支持面向对象的接口,支持用户的自助服务和通 过Web 建立与运营商之间的接口,支持分布式管理, 支持综合性加密安全解决方案,并且支持商业过程的 重新设计。
中国移动网络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路
eTom=>NGoss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rategic & Enterprise Planning
Brand Management, Market Research & Advertising
借鉴国际研究成果 TMN=>Tom Business Management Service Management Network Management
Element Management
Tom=>eTom
Customer
Customer Interface Management Processes
Sales
统 管系统 令监测
2023年11月7日
5
网管建设现状-省公司层面
各省公司陆续建设完成了话务网网管二期改造、 传送网网管等项目
动
电
力 话务网
信令监
子
环 网管系
测系统
运
境
统
行
集
维
中
护
监 传送网网管及资
同步网
管
控 源管理调度系统
网管
理
系
系
统
统
数据网 管系统
2023年11月7日
6
主要内容
中国移动网管发展的现状 发展的整体思路 取得的效果 问题探讨和经验交流
MB as ac te kru
p
Province Noc
M Ba ast ck er -
up
Province Noc
M Ba ast ck er -
up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性制造等。
图 1 工业互联网业务视图
(二)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基于全面互联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网络、数据、安全是工业和互联 网两个视角的共性基础和支撑。
其中, “网络”是工业系统互联和工业数据传输交换的支撑基础,包括网络互联体系、标识 解析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表现为通过泛在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健全适用的标识解析体系、集中 通用的应用支撑体系,实现信息数据在生产系统各单元之间、生产系统与商业系统各主体之间的无 缝传递,从而构建新型的机器通信、设备有线与无线连接方式,支撑形成实时感知、协同交 互的 生产模式。
专业整理分享
WORD资料可编辑 联为支撑四大特征。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联系,智能制造的实现主要依托两方面基础能力,—是工 业制造技术,包括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和先进工艺等,是决定制造边界与制造能力的根本;二是 工业互联网,包括智能传感控制软硬件、新型工业网络、工业大数据平台等综合信息技术要素, 是 充分发挥工业装备、工艺和材料潜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创造差异化产品和实 现服务增值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为其变革提供了必须的 共性基础设施和能力,同时也可以用千支撑其他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专业整理分享
WORD资料可编辑 图 5 工厂网络连接现状
专业整理分享
基于主动代码的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据, 实现 全方 位 、 多视 角 监 测 网络 业 务运 行情 况 的 目的 , 最终实 现 网络业 务 的故 障管理 、 能 管理 、 性 计 费管 理 、 置管理 及安 全管理 . 配 针 对传 统 网络 管 理 的被 动性 和 面 向 网络设 备
*
收 稿 日期 :0 60 —0 2 0—51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6期 6 20 06年 1 月 2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0URNAL ’ OF XI AN CH N0LoGI TE CAL UNI VERsI TY
Vo 6 No 6 L2 .
大 的 网络 规模 和不 断更 新 的 网络 业 务使 得 网络 管
理 也更 为复杂 化.
传 统 的 网络 管理 系 统 主要 是集 中式 网络 管 理 体 系结 构[ ]主要遵循 两种 协议 : 1, 一种 是公共 管 理
信 息协 议 C P, 是基 于 国际标准 化组 织 I0 的 MI 它 S
基金资助 : 陕西省科技厅专项基金 (0 3 2 ) 2 0 F 4 作者简介 : 李瑛( 9 2)女 , 1 8一 , 西安工业 大学硕士研究生. — i muia g 2 @1 6 cr. Ema : zw n 7 7 2 .on l
维普资讯
54 6
求代 理 架构( O A) 为 中间接 口, 用主 动代码 的动 态特性 来 管理 网络 . C RB 作 利 并从服 务模 型 、 组
织模 型 、 信息模 型和 功能模 型 四个方 面对体 系结构进行 阐述 . 最后 , 出了基 于客户/ 务 器模 给 服 式的故 障 管理 系统模 型及 应 用. 关键词 : 网络 管理 ; 面向业务 ; 主动 代码 ; 公共 对 象请 求代 理 架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分析【摘要】在目前公司和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网络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辅助力量,不但保证了管理的整体效果,还提高了管理效率,满足了公司和企业业务管理的实际需求。
从目前公司和企业的管理来看,erp系统和pdm系统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网络给管理系统的运用逐渐成熟。
经过研究发现,为了保证网络管理体系发挥积极效果,促进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单纯依靠现有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难以达到要求。
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现有的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业务划分vlan,保证数据的独立安全性,同时合理设置防火墙,提高业务系统的访问安全性。
【关键词】面向业务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75(2013)15-
一、前言
对于当前的公司和企业而言,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整体管理效果,单纯依靠传统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难以满足新的管理软件系统的需要。
例如现在企业普遍采用的erp系统和pdm系统,依靠原有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无法实现管理功能。
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公司和企业应积极研究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使网络管理体系结构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系统应用需要,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管理系统
的功能。
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网络管理体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二、传统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对于传统网络管理体系而言,为了满足网络管理需要,通常在网络结构划分的过程中,采用了三层网络结构的方式:目前来看,三层网络结构是采用层次化架构的三层网络。
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变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
三层网络架构设计的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
1、核心层: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
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以上交换机。
因为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
核心层设备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
核心层是网络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层,关系到整个网络管理体系的功能能否实现,只有保证了核心层的功能设定,才能提高网络管理体系的整体功能性,进而满足网络管理的实际需要。
目前来看,核心层是网络管理体系的关键。
2、汇聚层: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
汇聚层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
在汇聚层中,应该选用支持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的交换机,以达到网络隔离和分段的目的。
从汇聚层所处的位置来看,主要承担了连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作用,汇聚层的功能更多的表现在对接入层和核心层的辅助上面。
有了汇聚层的支持,接入层和核心层才能够正常工作,目前来看,汇聚层的功能相对丰富,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3、接入层: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接入。
在接入层中,减少同一网段的工作站数量,能够向工作组提供高速带宽。
接入层可以选择不支持vlan和三层交换技术的普通交换机。
接入层是网络管理系统与本地终端实际接触的层面,在这一层,存在大量的网段工作站,工作站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工作组的带宽。
为了保证接入层的工作效率并降低网络构建成本,通常接入层可以选择普通交换机作为主要的交换设备。
三、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从目前公司和企业的网络管理平台来看,为了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erp系统和pdm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受到传统网络管理结构的限制,erp系统和pdm系统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整个网络管理体系的安全性也未达到理想状态。
基于这一现实需
求,开发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成为了必然选择。
目前来看,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服务模型
服务模型借鉴了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tina)的分层的思想,整个体系结构分为三层:网元层、网络层和业务层。
在服务模型中,主要是对整个网络的服务功能进行明确,并根据服务功能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使网络管理体系能够满足服务职能的需要。
服务模型所覆盖的功能主要包括了故障管理功能、配置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和安全管理功能。
这些功能对应了网络管理体系的主要服务目标。
2、组织模型
组织模型描述了用于完成网络管理各种功能的组件和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谓组织模型,主要是指对网络管理体系的管理结构进行细化和明确,使整体网络管理体系结构能够一目了然。
从目前的组织模型中可以看出,在组织模型中,对每个部分的功能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将整个网络管理系统的流程体现在该模型中。
同时对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节点进行了划分,使网络管理体系的功能分区更加清楚。
3、信息模型
在信息模型中,网络业务活动和各种完成业务的各个组件所所需要的信息被模型化。
不同内容的信息有不同的承载实体。
在网络
管理体系中,信息既是主要的传输载体,又是重要的传输内容,建立准确的信息模型,不但有利于分析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有利于制定具体的功能分布计划。
因此,对于网络管理体系而言,信息模型成为了现象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网络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按照管理功能把业务管理划分为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五大功能模块。
功能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对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功能进行详细的划分和规定,使网络管理体系的功能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保证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在功能上既保证全面性,又保证实用性,全面提高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的整体功能,满足网络管理体系的实际需要。
达到健全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功能的目的。
四、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故障管理应用
在当前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系统中,虽然其功能设定较为明确,功能也比较完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运行故障。
以下我们重点探讨如何解决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
例如在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系统中对外发送电子邮件,但是对方却没有及时收到邮件,在信息发送过程中,网络管理系统中出现了信息堵塞或者延迟现象,影响了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对用
户的实际使用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应重点解决。
2、故障分析
网络管理系统中的信息传输都被做了编码标记,利用编码可以查到信息传输的实际路径,找出信息没有有效传送的原因。
通过分析发现,造成电子邮件传输故障的原因在于在网络节点上存在堵塞,导致了电子邮件传输路径失效,影响了实际传输。
3、故障解决方案
对出现故障的网络节点进行记录,并认真分析造成电子邮件传输失败的原因,同时集成故障分析与解决模块,将已知的故障类型全部纳入到故障数据库中,便于对故障的掌握和解决,提高故障解决效果,满足网络管理体系的实际需要。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公司和企业中,出于实际发展需要,以及应用erp系统的需求,改变原有网络管理结构,构建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从目前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来看,服务模型、组织模型、信息模型和功能模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唐勇;基于snmp的流量监控系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11年s1期.
[2]张远明;初志刚;解决校园网中ip地址盗用问题的技术[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04期.
[3]李霞,郭学理,石莹,张义祥;基于xml的网络资源与应用统一管理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5期.
[4]姚奇富;马华林;张国清;一个网络管理软件中基于自适应的流量预测[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01期.
[5]刘立平;吴健;陈欢响;黄熙;tmn网管配置管理的一种同步方案及其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2期.
[6]董相均,史浩山,韩向阳;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网元管理系统——me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