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烃源岩密度分组及有机质赋存类型初探

合集下载

烃源岩的评价

烃源岩的评价

第五节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一、烃源岩的定义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

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

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叫生油层。

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形成的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组合称为生油层系。

二、生油岩的岩石类型泥质岩类:泥岩、页岩等;碳酸盐岩类:泥灰岩、生物灰岩以及富含有机质的灰岩等。

泥岩和泥灰岩是石油原始物质大量赋存的场所。

特征:粒度细——小于0.05mm,颜色暗——黑、深灰、灰绿、灰褐色等,富含有机质,偶见原生油苗,常见分散黄铁矿等。

岩性特征是确定生油岩最简便、最直观的标志。

三、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一)有机质丰度1.有机碳:系指岩石中残留的有机碳,即岩石中有机碳链化合物的总称,以单位重量岩石中有机碳的重量百分数表示。

生油岩有机碳的下限:细粒页岩为0.4%;而碳酸盐岩可低至 0.3%,甚至 0.1%。

咸化环境形成的泥质生油岩可降低至 0.3%。

2.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可视为石油运移后残留下来的原石油,二者的含量同时反映了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程度。

氯仿沥青“A”下限值:0.0025%—0.003%;总烃下限值:0.0005%—0.001%。

陆相生油层评价标准(胡见义、黄第藩,1991)(二)有机质的类型 1、元素分析法2、热解法由J.Espitalie等发展了一种研究生油岩特征的热解方法,即生油岩分析仪,可以直接从岩样测出其中所含的吸附烃(S1)、干酪根热解烃(S2)和二氧化碳(S3)与水等含氧挥发物,以及相应的温度。

3、正构烷烃从 C10~C40,主峰碳位置在 nC27、nC29和 nC31。

来源于海相的浮游植物和藻类的有机质气相色谱图上具有中等分子量的正构烷烃,主峰碳位置在 nC15和nC17,为单峰型。

如台湾新竹的上第三系原油为海相原油,南海北部湾下第三系原油为陆相原油。

若为混合来源的有机质,正构烷烃会出现前后两个峰,即为双峰型,如美国犹英他盆地始新统沉积物。

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第47卷 第4期Vol.47, No.4, 335~3442018年7月GEOCHIMICAJuly, 2018收稿日期(Received): 2017-09-26; 改回日期(Revised): 2017-10-28;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7-11-09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239101);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OG-2016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 类)子课题(XDB10010301)作者简介: 潘银华(1987–), 男, 博士后, 地球化学专业, 油气地球化学方向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潘银华1,2,3*, 黎茂稳2, 孙永革1, 李志明2, 蒋启贵2, 廖玉宏3(1.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7;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和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6; 3.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 烃源岩的矿物组成可能会对可溶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 进而影响烃源岩的生排烃行为以及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本文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两个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进行了分级抽提实验, 获取了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 依次为: 呈游离态的和以物理吸附在干酪根或矿物表面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与碳酸盐矿物紧密结合或被其包裹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C”)、与硅酸盐矿物或干酪根紧密结合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E”)。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各种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族组成、饱和烃以及极性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结果显示: 两种烃源岩的氯仿沥青“A”都约占总可溶有机质的90%左右, 且氯仿沥青“A”和氯仿沥青“E”含量可能与总有机碳含量有关。

烃源岩〈2μm黏土粒级组分可溶有机质的测定及意义

烃源岩〈2μm黏土粒级组分可溶有机质的测定及意义

通信作者 : 蔡进功(9 1 )男 , 16一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海洋沉积学 与石油地质学 .-a . ci t g .d.n Em ij @ o jeuc lg a ni
第 1 期 1
丁 飞 , : 等 烃源岩<2 m黏土粒 级组分 可溶有机质 的测定及意义
特 别 是 与 细粒 级 黏 土 矿 物 的 关 系未 见 报 道 . 有 机 从 质 内在组 成 以及 原 始 赋 存 状 态 出发 , 以反 映有 机 质 特征 的最 基本 参 数对有 机 质进 行研 究 有 助 于从 本 质 上认 识有 机 质 的各 种规 律 , 因此 , 入 认 识 和 了解 烃 深 源岩 中细颗 粒 黏 土 矿 物 组 分 与 可 溶 有 机 质 的 关 系 ,
机碳 ( 0 ) 试 、 T C测 氯仿抽 提 和族 组成 分析 , 探讨 了烃源 岩 中 溶有 机质研究对 比得出 : 与细粒级 黏土矿物结 合是烃 源岩全 质产率高于全岩 ,0 7 %以上样 品产率在 10mg・ 以上 ; 0 g 产 率变化与全岩 同步 , 高峰期 较全 岩滞后 , 但 在生 烃不 同 阶段 黏土粒级组分对可溶有机质都有重要贡献 . m 黏土粒级 <2 组分是烃源岩 中可溶有机质 的主要载体 , 两者形 成 的复 合体 是一种潜在生烃母 质 , 而且 贯穿 于有 机质 生烃 的全部 过程 , 在油气研究 中应予 以足够重视 .
h do a b n g n rt n y r cr o e e ai o
纵 观沉 积 有 机 质研 究 , 富集 与 保 存 机 制一 直 其
关键 词 : 烃源岩 ; <2, u m黏土粒级组分 ;可溶有机 质 ; 有机 质保存 ; 有机质生烃 中图分类号 : 9 P5 3 文献标识码 : A

泥页岩中有机质的赋存形态与油气形成

泥页岩中有机质的赋存形态与油气形成

泥页岩中有机质的赋存形态与油气形成徐旭辉;郑伦举;马中良【摘要】根据不同类型泥页岩镜下微观特征观察,发现泥页岩中的沉积有机质和矿物质主要以“富有机质—矿物聚集体”和“贫有机质—矿物基质体”2种微观组构形态存在。

通过泥页岩的生排烃模拟实验研究表明:泥页岩有机质赋存的差异性控制了油气的生成和初次运移过程,由于“富有机质—矿物聚集体”形态组构非均质分布,在不同演化阶段生成、排出及滞留的油气以不同的状态赋存和运移;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0.6%~1.0%之间,泥页岩层系中滞留的油与富集有机质聚集体呈游离-吸附共轭相态,流动性较差,开采前景较差,Ro介于1.0%~1.3%之间是页岩油开采的有利范围;高演化阶段页岩气资源量的大小受控于泥页岩中富有机质聚集体的含量。

基于烃源岩内沉积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微观结构上的非均质性特征,把油气的形成、排出、滞留作为一个统一过程加以认识,将是深入认识页岩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的有利手段和重要方法。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various shales showed that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and minerals mainly exist as an“enriched organi c matter and mineral aggregation”or“lean organic matter and mineral matrix”. The simulation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in shale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organic matter occurrence in shale controlle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primary migration. Due to th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enriched organic matter and mineral aggregation”, the hydrocarbon generated, expelled and preserved at different stages showed different occurrence and migration features. When maturity ranges from 0.6%-1.0%Ro , oil is free or absorbed in the“enriched organicmatter and mineral aggregation”. Poor liquidity restricts exploration potential. When Ro ranges from 1.0%-1. 3%, it is more favorable for shale oil exploration. The content of “enriched organic matte r and mineral aggregation” determined the gas potential in shale during the high evolution stage. In view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and inorganic minerals in source rocks, the generation, expulsion and retention of oil and ga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united process when exploring for shale gas.【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6页(P423-428)【关键词】有机质;油气形成;页岩油气;泥页岩【作者】徐旭辉;郑伦举;马中良【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6;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26;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6;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26;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受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影响和启示,近年来我国页岩气行业迅速发展,成绩斐然,广泛开展了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地质评价和富集机理研究,同时把页岩气研究扩展到泥页岩油气的领域[1-3]。

沉积岩石学第7章泥岩(孟庆泉)

沉积岩石学第7章泥岩(孟庆泉)

如二价和三价阳离
子共存时,则属于
上述二者之间的过
渡类型。
6、结构分类
层状硅酸盐矿物可根据其层型(1︰1或2︰1),层间物质和其相互间的混合
特征分为八个主要族,再根据八面体片(二八面体和三八面体)的化学组成
和单个层内的几何性质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亚族和种(表)。
7、过渡结构
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极为相似,在自然界中,随着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粘
剧烈,结构水
脱失
伊利石(水云母)
K1-x(H2O)x{Al2[AlSi3O10](OH)2-x(H2O)x ,其结构与白
云母相似,但含钾较少,含水较多。

电子显微镜下呈不规则的鳞片状晶体,个别呈六边形,
大小为1-3μm。
砂岩中粒表和孔隙充填的伊利石,呈叶片-丝缕状。
伊蒙混层
不规则鳞片状
水云母的差热曲线
呈致密块状和土状集合体产出,以白色为主,略带某
种色调,无光泽,当呈瓷状块体时显蜡状光泽。比重
2.1-2.6,硬度1.0-2.6;遇硫酸易溶解。
在电子显微镜下,埃洛石呈棒状、针状体,是由于组
成埃洛石的结构单位层发生卷曲的结果。
埃洛石的差热曲线
在100-300℃范围内有一
个明显的吸热谷,300℃
以上与高岭石基本相似,
组成。四面体层中不
出现Si4+和Al3+的交代,
八 面 体 层 中 Al 未 被
Mg2+ 和 Fe3+ 交 代 ,
结 构 式 为 :
Al2[Si2O5](OH)4。
蒙脱石型:属三层型
的结构单位层(2:1
型),由两层四面体
夹一层八面体组成,
伊利石和绿泥石也属

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

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

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赵悦;蔡进功;雷天柱;杨燕【摘要】泥质烃源岩中的滞留有机质存在多种赋存状态,包括游离态有机质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别,故而在烃源岩精细评价中的意义不同,但尚无完善的对其定量表征的方法.采用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通过分析溶剂抽提和连续化学处理过程中(碱解-HC1酸解-HF/HCl酸解处理)样品热解参数的变化,包括游离烃、裂解烃和总有机碳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定量测定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产率,建立了不同赋存状态滞留有机质的定量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矿物结合态可溶有机质在烃源岩滞留有机质中的数量十分可观,传统地化分析中的Rock-Eval热解评价方法和氯仿沥青A评价方法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存在较大局限性.深入研究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将会拓宽对油气生成理论及滞留油气赋存状态的认知.【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8(039)004【总页数】8页(P416-423)【关键词】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泥质烃源岩;滞留有机质;赋存状态;定量表征;连续化学处理;Rock-Eval热解【作者】赵悦;蔡进功;雷天柱;杨燕【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5烃源岩由有机相(有机质)和无机相(矿物)组成,其中有机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可溶相(氯仿沥青A)和不溶相(干酪根)。

可溶相与不溶相和无机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可溶相可以赋存于烃源岩矿物骨架之间的孔隙体系中,即游离态有机质;或与无机相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即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如有机质-黏土矿物复合体、有机质-碳酸盐矿物复合体[1-6];或通过官能团共价键合于干酪根结构中,即干酪根共价键合有机质[7-9]。

泥质烃源岩的比表面与有机质关系研究进展及意义

泥质烃源岩的比表面与有机质关系研究进展及意义
f co s s h a o e sz c mp ne t mi r lc n tt e t ,nn rs ra e a d e tr a u a eo ly mi r l a t r uc sp r ie, o o n s, ne a o siu n s i e u f c n x e n ls r c fc a ne a s f
p r s a d e t r a u a e, n o e n xe n l r c a d EGME me h d i f rme s rn c o o e n n rs r c The eo e.ti sf t o si f a u i g mi r p r sa d i e u a e t o n f rfr i s
t r S e i c s ra e a e fa g l c o s s u c o k s c mp e n c mp n n s a d i o t l d b a i u e . p c f u c r a o r i a e u o r e r c s i o l x i o o e t n s c n r l v v r s i f l o e o


响, 也要依据研究 目的选择合适 的比表 面检测方 法。 关键 词 : 比表 面积; 检测方法 ; 有机质 富集 ; 泥质 烃源岩
中 图 分 类 号 :E 3 T 15 文献标识码 : A
Pr g e s a i ni c n e o e e r h o e a i n be we n s c fc o r s nd sg f a c f r s a c n r l to t e pe i i i s r a e a e nd o g ni a t r i r i a e us s ur e r c u f c r a a r a c m te n a g l c o o c o l

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潘银华;黎茂稳;孙永革;李志明;蒋启贵;廖玉宏【期刊名称】《地球化学》【年(卷),期】2018(047)004【摘要】烃源岩的矿物组成可能会对可溶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烃源岩的生排烃行为以及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本文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两个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进行了分级抽提实验,获取了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依次为:呈游离态的和以物理吸附在干酪根或矿物表面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与碳酸盐矿物紧密结合或被其包裹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C")、与硅酸盐矿物或干酪根紧密结合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E").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各种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族组成、饱和烃以及极性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两种烃源岩的氯仿沥青"A"都约占总可溶有机质的90%左右,且氯仿沥青"A"和氯仿沥青"E"含量可能与总有机碳含量有关.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在族组成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自氯仿沥青"A"至"C"再至"E",饱和烃和芳烃含量依次下降,而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依次上升,这可能与不同矿物基质对可溶有机质的选择性吸附或富集作用差异有关.FT-ICR MS分析结果显示:中性含氮化合物主要富集在氯仿沥青"A"中,而氯仿沥青"C"和"E"中的极性化合物主要为各种强极性的含氧化合物.本工作对揭示低熟湖相泥质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的富集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10页(P335-344)【作者】潘银华;黎茂稳;孙永革;李志明;蒋启贵;廖玉宏【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 31002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和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6;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和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6;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 31002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和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6;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和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6;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3;P599【相关文献】1.湖相页岩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定量表征 [J], 钱门辉;蒋启贵;黎茂稳;李志明;刘鹏;马媛媛;曹婷婷2.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 [J], 赵悦;蔡进功;雷天柱;杨燕3.滨浅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差异性研究 [J], 杨燕;雷天柱;关宝文;田春桃;吴应琴4.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赵悦;蔡进功;谢奥博;董哲;周祺盛;雷天柱;杨燕5.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与粘土矿物结合关系——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低熟烃源岩为例[J], 陆现彩;胡文宣;符琦;苗德玉;周光甲;洪志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泥岩相有机质赋存特征及对比表面积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为例

不同泥岩相有机质赋存特征及对比表面积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为例
with low SS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C and mineral SSA is convergent in the lithofacies A and divergent in the lithofacies B ,which indicates that OM in the lithofacies A is m ainly adsorbed on mineral surfaces while OM in lithofacies B is chiefly accumulated as organic laminae.The variation of OM occurence clearly affected shale SSA.The SSA of lithofacies A is lower than that of lithofacies B,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minerals to SSA is
A case study of the Paleogene in the Zhanhua Sag,Bohai Bay Basin Liu Weixin ,Zhu Xiaojun ,Ma Anlin。,Cai Jingong ,Lu Longfei
(1.Wuxi Research Institute ofPetro&um Geology,SINOPEC,Wuxi,f iangsu 214126,China;2.State Key 6D 0 o f Marine G eology, ron ̄i University,Shanghai 2OOO92,Ch ina;3.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 eering,Nanf in g Univ ersity,Nanf in g 210093,C h ina)

泥页岩综合分类方法探索

泥页岩综合分类方法探索

泥页岩综合分类方法探索泥页岩是一种常见的沉积岩,也是一种提供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岩层。

因此,对泥页岩进行准确的综合分类,对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泥页岩的综合分类方法。

泥页岩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岩石学特征和成因机制,可以将泥页岩综合分类为地层、岩石类型、沉积环境、烃源岩类型等多个方面。

首先,从地层角度对泥页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泥页岩的沉积历史和演化过程。

根据地层学原理,可以将泥页岩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元,如层序、地质段、组等。

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岩层的地层叠置关系和岩性变化规律,能够揭示岩层演化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变化规律。

其次,从岩石类型角度对泥页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岩石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

根据泥页岩的粒度、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和石英粘土比等特征,可以将泥页岩划分为伦敦泥岩、稀土方解石型泥页岩、有机质泥岩、黏土页岩等多个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岩石本身的特性,能够更好地研究岩石的成因机制和物性特征。

再次,从沉积环境角度对泥页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沉积环境对泥页岩成因和形态的影响。

根据泥页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可以将其划分为湖泊、沼泽、河道、海洋等多个环境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岩石的沉积物学特征,能够揭示岩石形态及其成因机制。

最后,从烃源岩类型角度对泥页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泥页岩的生油潜力和产油能力。

根据岩石中有机质类型、总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等特征,可以将泥页岩划分为凹凸棒形灰泥岩、有机质高质泥灰岩、烃源岩等多个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有机质特性,能够更好地预测泥页岩的石油地质意义和资源潜力。

综上所述,针对泥页岩的综合分类方法可以从地层、岩石类型、沉积环境和烃源岩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揭示泥页岩的学科知识和应用价值。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对泥页岩进行准确分类和潜力评价,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开发的重要手段。

泥岩与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吸附有机质的三种赋存状态及其热稳定性

泥岩与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吸附有机质的三种赋存状态及其热稳定性
L u L o n g f e i , C a i J i n g o n g , L i u We n h u i , T e n g e r , a n d Wa n g J i e ,
( 1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H y d 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u l a t i o n , S I NO P E C, Wu x i , J i a n g s u 2 1 4 1 5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o s t u d y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a b s o r b e d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i n c l a y mi n e r a l s , t h e b o u n d i n g o f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a n d c l a y mi n e r ls a , a n d t h e r mo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 we t o o k s a mp l e s f r o m t h e a r g i l l a c e o u s h y d r o c a r b o n
3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O c e a n a n d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 r o n g i i U n i v e r s t i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 藻类有机质,主要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和细菌等,具有较高的含氮、含硫量,通常形成黑色泥岩或页岩。

常见的藻类有机质烃源岩有晚古生代的寒武系-志留系海相页岩、对应于石炭系的海相页岩和三叠系-侏罗系的缘海沉积黑色泥岩等。

2. 高等植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地植物,如陆生植物、木本植物、蕨类植物等。

这种有机质通常形成灰色泥岩或页岩,比较富含含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和较低的含硫量。

常见的高等植物有机质烃源岩有二叠系-
三叠系地下煤系和侏罗系地层的泥炭、泥炭质煤以及白垩系风化层的棕煤等。

3. Ⅰ型烃源岩,这类烃源岩通常具有最高的生排油量,它们的有机质富含氢,能够生成大量的石油。

在热演化过程中,Ⅰ型烃源岩的氢指数(HI)较高,随
着成熟度的增加,HI会逐渐减小。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地质专家或查阅地质学相关书籍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杨晋东,于振锋,郭旭,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J ]. 岩矿测试,2023,42(6):1104−1119. doi: 10.15898/j.ykcs.202306060075.YANG Jindong ,YU Zhenfeng ,GUO Xu ,et 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Mechanism in Late Paleozoic Mudstone, 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J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23,42(6):1104−1119. doi: 10.15898/j.ykcs.20230606007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杨晋东,于振锋,郭旭,赵瑞熙(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且含气层位较多,为探究煤系地层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该区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本文采集了石西地区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共计26块泥质岩样品,利用ICP-MS 、SEM 、XRF 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和黏土矿物组成等分析测试工作。

基于实验结果,对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包括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及陆源碎屑)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和太原组泥岩样品有机碳含量介于0.31%~5.97%(均值2.87%),而石盒子组为0.09%~2.75%(均值0.72%)。

太原组至石盒子组样品Sr/Cu 和Mg/Ca 值偏低,Fe/Mn 值较高,指示该沉积时期整体属于温暖潮湿气候,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指标V/(V+Ni)和Ce/La 均值分别为0.75、1.93,呈现缺氧环境特征。

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文章编号:1001-6112(2018)05-0705-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11781/sysydz201805705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赵㊀悦1,2,蔡进功2,谢奥博2,董㊀哲2,周祺盛2,雷天柱3,杨㊀燕3,4(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㊀100083;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㊀200092;3.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㊀730000;4.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唐山㊀063004)摘要:泥质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存在多种赋存形式,其中与无机矿物结合形成有机 无机复合体是有机质保存的重要方式之一㊂为了对比研究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选取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淡水湖相)和沙四上亚段(咸水湖相)优质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 溶剂抽提 皂化 HCl酸解 HF/HCl酸解 的连续处理实验方法,依次得到烃源岩中的游离态有机质㊁黏土矿物层间吸附有机质㊁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和黏土矿物表面化学吸附有机质㊂结果表明,烃源岩中的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约占可溶有机质总量的10%,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与游离态有机质表现出显著的地化特征差异: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以非烃㊁沥青质等极性组分为主要组成,饱和烃中轻烃比例较高;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可以补充保存具有生源指示意义的分子标志物,如指示Botryococcusbraunii生源的两环倍半萜类分子标志物仅在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中检出,指示古菌生源的角鲨烷仅在HF/HCl酸解有机质中检出;此外,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亦可对沉积环境的差异做出分子响应㊂因此,在对游离态有机质地化特征分析基础上,如能综合分析不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地质分析结果㊂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赋存态;生源组成;泥质烃源岩;东营凹陷中图分类号:TE122.11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GeochemicalinvestigationoforganicmatterofvariousoccurrencesreleasedviasequentialtreatmentsoftwoargillaceoussourcerocksamplesfromfreshandsalinelacustrineenvironmentsZHAOYue1,2,CAIJingong2,XIEAobo2,DONGZhe2,ZHOUQisheng2,LEITianzhu3,YANGYan3,4(1.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100083,China;2.StateKeyLaboratoryofMarineGeology,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3.KeyLaboratoryofPetroleumResourcesResearch,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Lanzhou,Gansu730000,China;4.JidongOilCompany,PetroChina,Tangshan,Hebei063004,China)Abstract:Organicmatter(OM)inargillaceoussourcerocksoccursinvariousforms,anditiscommonforOMbeboundedtomineralsformingOM⁃mineralcomplexes.InordertogeochemicallycharacterizeOMofdifferentoccur⁃rences,somehighqualitysourcerocksweresampledfromthelowerthirdmember(Es3)andtheupperfourthmember(Es4)oftheShahejieFormationintheDongyingSag,andweresubjectedtosequentialtreatmentsasfollows:solventextraction-saponification-hydrochloricacidhydrolysis-hydrofluoricacidhydrolysis.Thefree,clayinterlayerabsorbed,carbonate⁃bound,andclaysurface⁃boundOMweresuccessivelyreleasedandGC-MSanalyzed.Resultsindicatedthatthemineral⁃boundOMaccountedforapproximately10%ofthetotalsolubleOMinsourcerocks,andthereexistsdistinctgeochemicaldifferencesbetweenthefreeandmineral-boundOM,withthelatterdominatedbypolarfractionssuchasnonhydrocarbonsandasphaltene.Theformercomprisedhigherproportionsoflighthydrocarbons,andselectivelypreservedbiomarkersindicativeofbiogenicorigin,likethebicyclic收稿日期:2018-01-05;修订日期:2018-08-01㊂作者简介:赵悦(1991 ),女,博士,从事油气地球化学研究㊂E⁃mail:zhyue_1991@126.com㊂通信作者:蔡进功(1961 ),男,博士,教授,从事油气地球化学和海洋沉积学研究㊂E⁃mail:jgcai@tongji.edu.cn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泥页岩中不同赋存态烃的分离及特征研究 (41372130)㊁ 泥页岩中有机质的存在对蒙脱石伊利石化进程影响的研究 (41672115)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有机 无机协同演化及其资源潜力评价 (2016ZX05006-001-003)联合资助㊂㊀第40卷第5期2018年9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0,No.5Sep.,2018sesquiterpenoidsinthecarbonate⁃boundOM,indicativeofinputfromBotryococcusbraunii,andsqualaneintheclaysurface⁃boundOM,indicativeofinputfromarchaea.Themineral⁃boundOMwasalsosensitivetoenviron⁃mentalchanges,andexhibitedmoleculardifferencesbetweenfreshEs3andsalineEs4samples.Thus,itwasconcludedthatcomprehensivegeochemicalinvestigationofthefreeandmineral⁃boundOMinargillaceoussourcerockscouldachievemoreauthenticgeologicalinterpretations.Besides,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hydrocarbonsofvariousoccurrencescouldhelpfurtherelucidateOMpreservationmechanisms,aswellasbetterevaluatesourcerockpotential.Keywords:biomarker;geochemicalfeature;OMoccurrence;biogenicinterpretation;argillaceoussourcerock;DongyingSag㊀㊀随着油气勘探过程中对泥质烃源岩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烃源岩中存在着复杂的有机 无机相互作用[1-19],泥质烃源岩中有机质的保存与无机矿物密切相关,已经发现烃源岩中存在多种矿物结合态有机质[1-9]㊂总体来看,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可以划分为游离态有机质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2大类,而传统地化分析主要是针对游离态有机质展开的㊂深入研究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尤其是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组成特征,对于烃源岩精细评价有重要意义㊂为此,诸多学者对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烃源岩中的结合态有机质可以占到有机质总量的1/5左右,可观的数量表明其生烃潜力不容忽视,而这部分有机质却在以往研究中被误认为是干酪根[1];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成熟度低于游离态有机质,因而能更好地保存有机质的原生特征[2-3];结合态有机质以极性组分为主,可以反映烃源岩中油气生成后在不同孔径范围的充注差异性[4]㊂但是,上述这些对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研究多采用HCl酸解或HCl/HF酸解的化学处理手段,主要关注与碳酸盐矿物相关和黏土矿物化学吸附的结合态有机质,而对于膨胀型黏土矿物层间有机质的研究却很少涉及,鲜有单独将这部分赋存态有机质单独分离出来进行研究㊂土壤学㊁表层沉积物㊁烃源岩研究中对于蒙脱石等膨胀型黏土矿物在有机质保存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层间域可以吸附大量有机质,为有机质提供保存空间[5-6,10-13]㊂对黏土矿物层间有机质的研究需要新的实验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以氢氧化钾(KOH)为碱解溶剂做皂化处理,可以促进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从而释放出黏土矿物层间有机质,基本不改变烃源岩的原始全岩矿物组成[20]㊂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本文在有机溶剂抽提烃源岩样品后,首先进行皂化处理得到黏土矿物层间有机质,再依次做HCl酸解和HCl/HF酸解处理,通过溶蚀无机矿物的方法,分别得到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和黏土矿物表层化学吸附有机质,即采用 有机溶剂抽提 皂化 HCl酸解 HCl/HF酸解 的连续处理流程,逐步分离出泥质烃源岩中4种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㊂为了分析沉积环境对不同赋存态有机质地化特征的影响,选取了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Es3x)和沙四上亚段(Es4s)泥质烃源岩为研究对象,二者分别形成于淡水和咸化湖泊环境㊂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沉积环境中有机质保存机理及生烃机制存在差异,尤其是咸化环境中有机质生烃机理具有其特殊性[21-22]㊂那么,这种差异性是否会反映到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地化特征中来,也是本次研究欲探讨的科学问题之一㊂本文对4种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进行定量分析及GC-MS分析,以表征其地球化学特征㊂1㊀样品与实验1.1㊀实验样品的选取实验样品取自东营凹陷Es3x和Es4s泥质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样品的基本地化特征见表1㊂表1㊀东营凹陷牛页1井泥质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Table1㊀Basic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argillaceous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样品号层位深度/mw(TOC)/%S1/(mg㊃g-1)S2/(mg㊃g-1)6Es3x3314.0 3316.04.333.5723.5311Es4s3451.0 3453.04.938.1222.58㊃607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0卷㊀㊀1.2㊀连续处理实验流程1.2.1㊀黏粒级组分(<2μm)的获取将过筛至100目的Es3x和Es4s烃源岩粉末样品置于3000mL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至3000mL刻度线处,通过玻璃棒反复搅拌和超声振荡,使粉末样充分分散悬浮于去离子水中㊂依据斯托克沉降原理(theStokesRule),在室温条件下,经过8h自然沉降后,表层10cm深度的水体范围内为小于2μm的黏粒级组分,虹吸获取这部分悬浮液,离心分离后得到黏粒级组分㊂这个过程要反复多次进行,直至获取足够量的黏粒级样品备实验使用,大约需要30g㊂所有后续的实验及分析流程都是基于黏粒级样品进行的㊂前人研究表明,黏土矿物主要存在于小于2μm的粒度区间,在泥质烃源岩中黏土矿物对有机质保存有重要影响[5,7],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从全岩样品中提取出黏粒级样品作为研究对象㊂黏粒级样品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见表2,矿物组成特征见表3㊂1.2.2㊀连续处理实验连续处理实验流程详见图1㊂(1)二氯甲烷抽提:二氯甲烷索式抽提黏粒级样品72h,得到游离态有机质,称重定量后做族组分分离处理,饱和烃做GC-MS分析㊂族组分分离流程为:正戊烷沉淀沥青质,可溶组分在硅胶 氧化铝色层柱上分离为饱和烃(正戊烷冲洗)㊁芳烃(二氯甲烷冲洗)和非烃(甲醇冲洗),对各族组分称重定量㊂(2)皂化处理:对抽提残渣做皂化处理,将抽提残渣与6%KOH溶液混合,加入适量甲醇,于60ħ恒温条件下磁力搅拌16h㊂反应结束后,待温度降至室温,过滤分离碱解残渣和残余反应液㊂去离子表2㊀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Table2㊀Basic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样品号层位S1/(mg㊃g-1)S2/(mg㊃g-1)Tmax/ħw(TOC)/%IH/(mg㊃g-1)IO/(mg㊃g-1)6Es3x3.8225.424394.525431511Es4s8.4624.684325.0245819表3㊀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的无机矿物组成Table3㊀Mineralogicalcompositionof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样品号层位全岩矿物组成%黏土矿物石英斜长石方解石黏土矿物组成伊蒙间层/%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蒙间层比6Es3x7117-12543934511Es4s51224231486---图1㊀连续处理实验流程Fig.1㊀Experimentalprocedureofsequentialtreatments㊃707㊃㊀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赵悦,等.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㊀水反复洗涤碱解残渣直至中性,二氯甲烷索式抽提中性残渣72h;去离子水洗涤液和残余反应液用二氯甲烷反复萃取,与二氯甲烷抽提液混合,挥干多余试剂后准确称得碱解有机质的质量㊂族组分分离及定量流程同前,对饱和烃做GC-MS分析㊂(3)HCl酸解处理:对皂化残渣做HCl酸解处理,将皂化残渣与6MHCl溶液混合,加入适量甲醇,于60ħ恒温条件下磁力搅拌16h㊂反应结束后,待温度降至室温,过滤分离酸解残渣和残余反应液㊂去离子水反复洗涤酸解残渣直至中性,二氯甲烷索式抽提中性残渣72h;去离子水洗涤液和残余反应液用二氯甲烷反复萃取,与二氯甲烷抽提液混合,挥干多余试剂后准确称得酸解有机质的质量㊂族组分分离及定量流程同前,对饱和烃做GC-MS分析㊂(4)HF酸解处理:对HCl酸解残渣做HF酸解处理,将酸解残渣与HCl12M/HF40%(1ʒ1,vʒv)溶液混合,加入适量甲醇,于60ħ恒温条件下磁力搅拌16h㊂反应结束后,待温度降至室温,过滤分离HF酸解残渣和残余反应液㊂去离子水反复洗涤HF酸解残渣直至中性,二氯甲烷索式抽提中性残渣72h;去离子水洗涤液和残余反应液用二氯甲烷反复萃取,与二氯甲烷抽提液混合,挥干多余试剂后准确称得HF酸解有机质的质量㊂族组分分离及定量流程同前,对饱和烃做GC-MS分析㊂在连续处理实验过程中,取适量黏粒级原样㊁抽提残渣㊁皂化残渣㊁HCl酸解残渣㊁HF酸解残渣样品做XRD分析,得到连续处理过程中黏粒级样品的矿物组成变化(图2):抽提和皂化处理对黏粒级样品的全岩矿物组成没有显著影响,HCl酸解处理后碳酸盐矿物的衍射峰消失,HF酸解处理后黏土矿物的衍射峰消失,基本达到了化学处理的目地,从而依次得到烃源岩中特定矿物结合态有机质㊂1.3㊀GC-MS分析条件使用HP-6890N气相色谱仪(Agilent,USA;进样口温度280ħ)联至HP-5973N质谱仪(Agilent,USA;离子源电离能70eV,离子源温度230ħ,四级杆温度150ħ)㊂色谱使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ˑ0.25mmˑ0.25mm,膜厚0.25μm)㊂GC的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40ħ(恒温2min),以3ħ/min的速率升至100ħ,然后以4ħ/min的速率升至290ħ,恒温30min㊂使用高纯氦气作为载气,流速恒为1.2mL/min㊂质谱采用全扫模式㊂烃类化合物鉴定通过与NISTlibrary及其他已发表文献的对比实现㊂2㊀实验结果2.1㊀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绝对丰度通过对黏粒级样品的连续处理,得到了4种不同赋存态有机质(图1),其绝对丰度(称重定量结果)和相对丰度(相对质量分数)在表4中列出㊂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样品的绝对丰度,将其单位都换算为每克黏粒级样品释放出的有机质(OM)质量,即单位为mg/g㊂从定量结果来看,抽提OM图2㊀连续处理实验过程中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的无机矿物变化特征Fig.2㊀Changesofmineralogicalcompositionof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duringsequentialtreatments表4㊀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称重定量结果及相对质量分数Table4㊀QuantitativecharacterizationofvariousoccurrencesofOMof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样品号层位黏粒级样品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称重/(mg㊃g-1)抽提碱解HCl酸解HF酸解总量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相对质量分数/%抽提碱解HCl酸解HF酸解总量6Es3x11.790.640.170.4113.0190.644.901.343.12100.0011Es4s17.860.830.270.3519.3192.484.301.401.82100.00㊃807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0卷㊀㊀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有机质总量的90%以上;3种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中,碱解OM和HF酸解OM为主要组成,二者可以占到有机质总量的6% 8%,HCl酸解OM的数量最低,仅为总量的1% 1.5%(表4)㊂其中,6号样各赋存态有机质的丰度比例为:抽提OMʒ碱解OMʒHCl酸解OMʒHF酸解OM=68ʒ4ʒ1ʒ2,11号样为66ʒ3ʒ1ʒ1.3㊂虽然Es3x和Es4s烃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不同,但是均表现为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在各个赋存态之间具有相似的分配比例,即以抽提有机质为主,碱解OM和HF酸解OM次之,HCl酸解OM的含量最低㊂从不同层位之间的纵向比较来看,11号样的有机质总体丰度,以及各赋存态有机质丰度均高于6号样,但是HF酸解有机质的丰度略低于6号样,并且HF酸解有机质的相对含量亦低于6号样(表4)㊂这可能与Es3x和Es4s的层位差异有关,主要是沉积环境的差别,以及随之具有的有机质生源组成㊁生烃机制等的差别㊂总体来看,咸化湖泊环境沉积的Es4s样品的有机质丰度比Es3x样品更具优势㊂2.2㊀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的组成特征2.2.1㊀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族组成特征烃源岩中的有机质按其溶于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的差异性,可以分为饱和烃㊁芳烃㊁非烃和沥青质等4个族组分,其中饱和烃和芳烃是烃源岩中有机质已经形成的烃类产物,二者之和为 总烃 ㊂对连续处理实验得到的4种不同赋存态有机质均做了族组分分离处理,并对各族组分作了称重定量(表5)㊂从族组分定量结果来看,抽提OM以饱和烃为主要组成,约占抽提OM的65% 75%,并且绝对丰度较高(7.5 13.5mg/g),芳烃和非烃的含量次之,沥青质的含量最低,其中11号样的总烃含量超过90%(表5)㊂3种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中,以HCl酸解OM中饱和烃的含量最高,约占HCl酸解OM的30%,但其绝对丰度却是最低的,仅有0.05 0.08mg/g,非烃和沥青质的含量次之,芳烃的含量最低;HF酸解OM的饱和烃丰度近似于HCl酸解OM,但含量相对较低,约为HF酸解OM的8% 14%,沥青质具有较高含量,非烃次之,芳烃的含量最低;碱解OM的饱和烃含量是3种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中最低的,绝对丰度仅有0.02 0.03mg/g,沥青质的含量较高,非烃次之(表5)㊂总体来看,烃源岩孔隙系统中的游离态有机质以非极性组分为主,其中以饱和烃为优势族组分;而3种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均以非烃和沥青质等极性组分为主㊂2.2.2㊀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特征对4种不同赋存态有机质做族组分分离处理后,对饱和烃做GC-MS分析以表征分子地化特征,相关分子参数的计算结果列于表6和表7,分析结果见图3 6㊂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饱和烃具有其特征的分子组成㊂其中,游离态饱和烃的正构烷烃碳数范围为nC12 nC38,nC12之前的轻质端在样品贮存及实验处理过程中完全逸散,而3种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正构烷烃检测范围向前推至nC8,表明矿物结合表5㊀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族组分定量结果Table5㊀QuantitativecharacterizationofgroupcompositionofeachOMoccurrenceof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有机质赋存态样品号参数族组分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总烃(饱+芳)抽提有机质碱解有机质HCl酸解有机质HF酸解有机质611611611611611611611611定量/(mg㊃g-1)质量分数/%定量/(mg㊃g-1)质量分数/%定量/(mg㊃g-1)质量分数/%定量/(mg㊃g-1)质量分数/%7.911.342.140.409.2513.352.841.460.2116.1967.0911.3718.153.3978.4674.7515.908.171.1890.650.030.020.230.360.050.020.020.250.540.044.553.1435.4856.837.692.052.8930.5664.504.940.050.010.080.030.060.080.020.090.090.1031.036.8943.1018.9837.9229.896.6431.3732.1036.530.060.030.120.200.090.030.030.130.160.0614.046.4029.8049.7620.448.558.2637.3245.8716.81㊃907㊃㊀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赵悦,等.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㊀表6㊀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分子参数特征Table6㊀MolecularparametersofeachOMoccurrenceof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有机质赋存态样品号峰形主峰碳碳数分布ðC22-/ðC23+OEP1OEP2Pr/PhPr/nC17Ph/nC18抽提有机质碱解有机质HCl酸解有机质HF酸解有机质6双峰nC17,nC25nC12 nC380.871.031.041.410.500.4011双峰nC20,nC23nC12 nC381.051.010.980.560.841.526双峰nC10,nC27nC8 nC389.110.901.161.250.360.3711双峰nC15,nC27nC8 nC333.800.851.070.980.380.566双峰nC16,nC25nC8 nC352.430.981.241.120.200.2211双峰nC16,nC24nC8 nC351.840.920.850.400.140.346双峰nC15,nC28nC8 nC352.280.961.001.230.290.3711双峰nC15,nC27nC8 nC345.281.071.630.950.280.60㊀㊀㊀㊀㊀注:在部分样品中,nC8的出峰位置为混合峰,由于保留时间的差异较小,各个化合物并未单独成峰,在计算分子参数时,对混合峰的现象作了区别计算㊂表7㊀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游离态有机质甾烷、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Table7㊀HopaneandsteranerelatedparametersoffreeOMfractionof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样品号藿烷类生标参数ðTT/ðhopTs/Tm(C27+C29)/C31+C31IγI甾烷类生标参数C29ββ/(ββ+αα)C2920S/20(S+R)C27/C29ααα-20R相对含量/%C27C28C29ðdia/ðstð4-Me-st/ðst60.030.810.590.590.120.470.581.0641.2020.0738.730.240.58110.122.050.220.592.720.600.510.6730.6423.7445.620.210.26㊀㊀㊀㊀注:ðTT/ðhop=ð三环萜烷/ð藿烷;C31I=C31αβ22S/22(S+R);γI=γ蜡烷/0.5C31αβ22(S+R);ðdia/ðst=ð重排甾烷/ð正常甾烷;ð4-Me-st/ðst=ð4-甲基甾烷/ð正常甾烷㊂态有机质可以更好地保存烃类组分的轻质端(表6,图3 6)㊂此外,3种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分子地化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碱解饱和烃的轻质端(nC8 nC12)具有较为显著的偶碳优势,ðC22-/ðC23+值最高可达9.11,表明黏土矿物层间以吸附小分子轻烃为主(图4);HCl酸解饱和烃由于与碳酸盐矿物相结合而赋存,在碳酸盐矿物晶格的保护下,分子量较低的两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得以保存,在总离子流图中具有较高丰度,高分子末端可识别出藿烷类分子标志物,具有八硫环状结构的单质硫丰度较高(图5);HF酸解饱和烃的高分子末端检测到了角鲨烷,而在其他赋存态有机质中均未检测到该化合物,高分子末端可识别出藿烷类分子标志物,具有八硫环状结构的单质硫亦有检测(饱和烃均未做脱硫处理)(图6)㊂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上述分子特征表明:由于有机质在烃源岩中的保存方式不同,不同赋存态有机质所能保留的分子特征存在差异,矿物结合态分子标志物携带的地质信息可以补充游离态有机质的分析结果,使得地质推断更加真实㊂由于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丰度远低于游离态饱和烃(表5),因此对矿物结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详细分析较为困难,在此仅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分子参数做了计算(表6)㊂因为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正构烷烃检测范围向前推至nC8,碱解OM㊁HCl酸解OM和HF酸解OM的ðC22-/ðC23+值均高于游离态饱和烃(表6),表明地质条件下烃源岩中赋存的轻烃组分占很大比重,即使矿物结合态更好地保存了烃类轻质端,实验得到的轻烃/重烃比例仍低于地质实况㊂Pr/Ph可以用于推断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一般认为该比值低于0.8指示强还原沉积环境[23]㊂11号样的Pr/Ph值为0.56(表6),m/z191质量色谱图中伽马蜡烷丰度较高,并且C33㊁C34㊁C35升藿烷和三环萜烷较6号样丰度较高(图3c1和c2),在高分子末端检测到β-胡萝卜烷(图3a2),表明11号样形成于咸化湖盆环境㊂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Pr/Ph值与游离态饱和烃存在较大差异,仅HCl酸解OM的Pr/Ph值低于0.8,甚至低于游离态饱和烃的0.56,仅为0.40,足以说明咸化湖泊环境,而碱解OM和HF酸解OM的Pr/Ph值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沉积环境影响㊂OEP1和OEP2分别用于衡量低碳数(nC15 nC20)和高碳数(nC25 nC30)部分的奇碳优势程度,其中高碳数端的奇碳优势指示高等植物生源[23]㊂从游离态饱和烃和3种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计算结果来看,结合态饱和烃的OEP1普遍低于游离态,而OEP2普遍高㊃017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0卷㊀㊀图3㊀抽提得到的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游离态饱和烃谱图图中英文缩写词含义:nCx.正构烷烃(x表示碳数);IS.内标,本次实验中采用的内标为nC24D50;CxTT.Cx三环萜烷(x表示碳数);Cxαβ.Cx17α,21β藿烷(x表示碳数),S㊁R表示C-22的构型;G.伽马蜡烷;4-Me-st.4-甲基甾烷;Cxααα20R.Cx5α,17α,21α,20R甾烷(x表示碳数)Fig.3㊀GC-MSresultsofsaturatedhydrocarbonsoffreefractionsobtainedviasolventextraction,extractedfrom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图4㊀皂化得到的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碱解饱和烃谱图Fig.4㊀GC-MSresultsofsaturatedhydrocarbonsofclayinterlayerabsorbedfractionsobtainedviasaponification,releasedfrom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于游离态,未表现出规律性(表6)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高分子末端部分残留在芳烃组分中(原因不明,已用足量正戊烷冲洗饱和烃),因此对矿物结合态饱和烃的OEP2计算有㊃117㊃㊀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赵悦,等.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㊀图5㊀HCl酸解得到的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HCl酸解饱和烃谱图Fig.5㊀GC-MSresultsofsaturatedhydrocarbonsofcarbonatemineralboundfractionobtainedviahydrochloricacidhydrolysis,releasedfrom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图6㊀HF酸解得到的东营凹陷泥质烃源岩黏粒级样品HF酸解饱和烃谱图Fig.6㊀GC-MSresultsofsaturatedhydrocarbonsofclaymineralboundfractionsobtainedviahydrofluoricacidhydrolysis,releasedfromargillaceoussamplesseparatedfrombulksourcerocksdevelopedinDongyingSag失偏颇㊂常规地化分析中,烃源岩有机质生源分析主要依据游离态饱和烃的分子特征㊂但是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矿物结合态饱和烃同样具有生源指示意义㊂6号样(Es3)和11号样(Es4)游离态饱和烃中均检测到了4-甲基甾烷(图3d1和d2),指示甲藻生源[23];在HCl酸解饱和烃中检测到了两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图5a1和a2),指示葡萄藻类生源(Botryococcusbraunii)[24-25];在HF酸解饱和烃中检测到了角鲨烷(图6a1和a2),指示古菌生源[23]㊂此外,游离态饱和烃分子参数(表7)也可作为生源分析依据:藿烷类生标参数(C27+C29)/C31+可以作为生源指示参数,一般认为C27和C29藿烷来自高等植物,而C31+来自水生生物[23],6号样的(C27+C29)/C31+值(0.59)明显高于11号样(0.22),表明Es3样品包含了陆生生源的较大贡献;在甾烷类生标参数中,C27㊁C28㊁C29常规甾烷的相对丰度可以用来指示水生生源和陆生生源有机质的相对比例,一般认为C27甾烷主要源自水生生物,而C29甾烷主要来自高等植物[23],2个样品均呈 V 型分布(图3d1和d2),表明包含水生生源和陆生生源的共同贡献㊂3㊀讨论3.1㊀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从实验分析结果来看,Es3和Es4烃源岩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游离态有机质以饱和烃㊁芳烃等非极性组分为主,而3种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均以非烃㊁沥青质等极性组分为主(表5)㊂游离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族组成差异性可能缘于烃源岩内有机质热演化产物的差异运移:有机质在烃源岩内原位生烃后,烃类产物逐渐聚集突破孔喉毛细管压力,最终汇聚到孔径较大的连通孔隙系统内[26-27],其中饱和烃㊁芳烃㊃217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0卷㊀㊀等非极性烃类组分的运移能力最强,因此不同族组分差异运移的结果,就表现为赋存于烃源岩孔隙中的游离态有机质非极性组分为主的组成特征,而运移能力较弱的非烃㊁沥青质等极性组分滞留于矿物复合体中,即在烃类产物发生初次运移之前,烃源岩内部伴随有机质生烃过程存在 源内运移 ㊂同时,由于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赋存空间存在孔径差异,尤其是与黏土矿物相关的有机分子赋存孔径可以达到微米级别,使得分子较大的极性组分更难发生有效运移[4]㊂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为: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生烃顺序存在差异,即烃源岩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存在生烃时序性㊂其中,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由于受到矿物的保护作用,热演化迟于游离态有机质[2-3],相应地,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较低㊂从分子组成特征来看,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较游离态有机质更好地保存了烃类产物的轻质端(图3 6):碱解饱和烃中,低分子量轻烃占绝对优势,表明黏土矿物层间以吸附小分子轻烃为主;HCl酸解饱和烃中,两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保存较好,表明碳酸盐矿物对有机质的吸附有助于低分子量分子标志物的保存㊂此外,在HF酸解饱和烃中检测到了角鲨烷,指示烃源岩中存在古菌生源的有机质输入;但游离态饱和烃中并未检测到该化合物,表明是黏土矿物对有机质的吸附保存使角鲨烷等化合物稳定保存㊂因此,在分子水平上对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地质信息,进而对有机质生源㊁烃类产物组成特征等做出更准确的判断㊂3.2㊀不同沉积环境泥质烃源岩的生源组成差异从GC-MS分析结果来看,Es3和Es4烃源岩样品具有相似的有机质生源输入,如4-甲基甾烷指示甲藻生源(图3d1和d2)[23]㊁两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示葡萄藻生源(图5a1和a2)[24-25]㊁角鲨烷指示古菌生源(图6a1和a2)[23]㊂但是,由于Es3和Es4烃源岩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其中Es4的11号样形成于咸化湖泊环境(图3a2,c1,c2),Es3的6号样形成于淡水湖泊环境,为了适应沉积环境的变化,各种生源的发育种属存在差异[21],体现在各类具有生源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异构体组成不同:Es3和Es4烃源岩的4-甲基甾烷异构体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淡水湖相的6号样具有更丰富的异构体类型,且碳数分布范围更广(图3d1和d2);HCl酸解饱和烃中检测的两环倍半萜类异构体组成亦表现出明显差异,Es3和Es4样品的两环倍半萜的碳数分布范围为C13 C16,均以C15两环倍半萜的丰度最高㊁异构体数目最多,但由于二者的沉积环境不同,Es4样品的C15两环倍半萜异构体数目更多,而Es3样品的C14㊁C16两环倍半萜的丰度明显高于Es4样品(图5a和a2)㊂3.3㊀检测烃源岩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质意义在本次研究中,通过 抽提 皂化 HCl酸解 HF酸解 连续处理实验依次得到烃源岩中4种不同赋存态有机质,其地质涵义分别为:有机溶剂抽提得到赋存于烃源岩孔隙系统中的游离态有机质[1,6,8];皂化处理释放出黏土矿物层间吸附有机质[5];HCl酸解处理得到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2-4,8];HF酸解处理得到黏土矿物表层化学吸附有机质[8]㊂从定量分析结果来看,烃源岩中的游离态有机质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数量亦不容忽视:6号样的游离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相对比例约为9.7ʒ1,11号样约为12.3ʒ1,其中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总量约占烃源岩中有机质总体的1/10;同时由于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以非烃㊁沥青质组分为主,仍具备较强的生烃潜力,而这部分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却在传统地化分析中被误认为是 干酪根 ,并未单独分离研究,因此在今后研究中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生烃潜力需得到重视㊂对烃源岩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精细定量分析,可以为烃源岩评价提供更为真实客观的数据[28-29]㊂从定性分析结果来看,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较游离态有机质可以更好地保存烃类产物的轻质端,并且某些具有生源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仅在特定矿物结合态中检出㊂一方面,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具有相对较好的轻烃保存条件,使得其轻烃/重烃比例更接近于地质条件下烃源岩滞留烃的真实情况[9],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验分析过程中,矿物结合态轻烃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逸散;另一方面,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可以补充有机质生源信息,由于矿物对有机质的吸附保存作用,使得某些具有生源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在特定矿物赋存态中得以保存㊂此外,由于烃源岩中存在着复杂的有机 无机相互作用,通过对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分子组成分析,还可以对无机矿物在有机质生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推断[30-32]㊂综上,对烃源岩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单独分析,可以对烃源岩中有机质在不同赋存态之间的分配比例㊁烃类产物组成㊁有机质生源分析等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对石油地质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㊂㊃317㊃㊀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赵悦,等.淡水和咸水湖相泥质烃源岩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㊀。

泥质烃源岩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原始赋存态

泥质烃源岩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原始赋存态
h r a i te o ie wi t n r l ,i dc t hs t e o g n c ma t r c mb n t e mie a s n ia i g t i h h n fa t n i mp ra t i e e tn i a d g s o h u c r c i s i o tn n g n r i g ol n a f t e s r e o a o
rc o k.
定 形和海绵无定形有 机质 , 说明这些无定形 物质通过与矿 物 ( 主要是粘土矿 物) 紧密共生而 获得 保存 . 组结果反 映不 同 分 有机显微组分在烃源岩中的赋存态 存在差异 , 大量 的无定 形 物质与矿物 ( 主要是粘土矿物) 紧密共生 , 明有机质与 矿物 说 共生组分对 于烃源岩油气 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F NF , A Jnog , UJ l , A ui A u C I i n X i i B OYj g n n
( . tt e a o ao y o r e G oo y T n j U ie st , 1 Sa e K y L b r tr f Ma i e l , o gi nv ri n g y
第3 9卷第 3期
21 0 1年 3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然 科 学 版 ) 自
J U N LO O G I NV R I Y N T R L S IN E O R A FT N J U I E ST ( A U A E C ) C
V0 . 9 No 3 13 . M a .2 1 r 01
关键 词 :密度 分 组 ; 存 态 ;无定 形 赋
Ke r s e s t r c in t n;p e r a in;a r h u y wo d :d n i fa t a i y o o rs v t e o mo o s p

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保存研究

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保存研究

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保存研究樊馥;蔡进功;张永生;崔海娜【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1(032)006【摘要】在泥质烃源岩中,存在多种有机质保存方式。

除外部缺氧环境外,有机质通过降解缩聚、选择性保存、自然硫化以及黏土保护等得以稳定存在。

不同保存机制的有机质,构成了干酪根中多样的有机质显微组分类型,并在生烃时间和生烃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这可能是造成泥质烃源岩具有宽生烃区间的重要原因。

对多种有机质保存机制进行深入认识,探讨不同保存机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尤其是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未来石油地质领域有机质保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这对于深化油气成因理论研究,更科学地开展油气资源评价,探索油气勘探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4页(P686-689)【作者】樊馥;蔡进功;张永生;崔海娜【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1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1【相关文献】1.泥质烃源岩中粘土矿物结合有机质热演化的红外发射光谱研究 [J], 卢龙飞;蔡进功;刘文汇;腾格尔;胡文瑄2.杭锦旗地区基于测井响应特征的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研究 [J], 赵桂萍;李良3.泥质烃源岩的比表面与有机质关系研究进展及意义 [J], 朱晓军;蔡进功4.烃源岩中粘土对有机质保存的研究进展 [J], 樊馥;叶文青;蔡进功;包于进5.滨浅湖相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差异性研究 [J], 杨燕;雷天柱;关宝文;田春桃;吴应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泥质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泥质岩封盖能力的影响

泥质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泥质岩封盖能力的影响

泥质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泥质岩封盖能力的影响苗建宇;祝总祺;刘文荣;卢焕勇【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1999(17)3【摘要】应用荧光显微镜法,首次对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泥质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下第三系泥质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可划分为顺层富集型、分散型和局部富集型等三种类型.有机质呈顺层富集型分布的泥质岩,其有机质丰度大多较高,主要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相中.有机质呈分散型分布的泥质岩,其有机质丰度变化范围较大,大多形成在河流-三角洲相、滨-浅湖相或浊流沉积中.结合部分揭示泥质岩封盖能力的定量分析数据,下第三系泥质岩可概括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组合特点:①泥质岩中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呈顺层富集型状态赋存时,泥质岩封盖能力差;②泥质岩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呈分散型状态赋存时,泥质岩具有一定的封盖能力;③泥质岩有机质丰度低且有机质呈分散型状态赋存时,泥质岩封盖能力较好,因此,泥质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对泥质岩的封盖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研究评价泥质岩对油气藏的封盖能力时可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总页数】4页(P478-481)【作者】苗建宇;祝总祺;刘文荣;卢焕勇【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2【相关文献】1.泥质岩盖层封盖性能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J], 付广;卢连生2.泥质岩封盖油气门限的确定 [J], 傅广;王朋岩3.利用最大隶属度评价泥质岩盖层封盖性能 [J], 薛永超;程林松;付广4.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暗色泥质岩有机质丰度变化特征和生烃潜力 [J], 陈践发;卢进才;唐友军;魏建设;朱雷;姜亭;王冠男5.泥质岩盖层各种封闭能力的影响因素 [J], 付广;薛永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评价及其在烃源岩分级评价中的应用--以辽西拗陷中元古界蓟县系为例

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评价及其在烃源岩分级评价中的应用--以辽西拗陷中元古界蓟县系为例

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评价及其在烃源岩分级评价中的应用--以
辽西拗陷中元古界蓟县系为例
石蕾;宗文明;孙求实;李永飞;陈树旺
【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
【年(卷),期】2022(31)3
【摘要】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存在较强的有机非均质性,利用有限的测试样品难以表征整套烃源岩层的生烃潜力.以辽西拗陷辽凌地2井为研究对象,对蓟县系主要烃源岩层铁岭组与洪水庄组进行剖析,在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烃源岩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变系数ΔlogR技术刻画该井烃源岩TOC,进而实现烃源岩分级评价,得到不同丰度级别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洪水庄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在2%以上,明显高于铁岭组,有机质类型都以Ⅱ型为主并含少量Ⅰ型干酪根,烃源岩都处于生气高峰期的过成熟阶段,应为蓟县系主力烃源岩层.
【总页数】8页(P367-374)
【作者】石蕾;宗文明;孙求实;李永飞;陈树旺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烃源岩非均质性及其意义——以中国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为例
2.应用排烃门限理论评价汤原断陷泥质烃源岩
3.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评价及其在页岩油资源评价
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4.低勘探程度地区烃源岩综合评价——以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石炭系烃源岩为例5.RBF神经网络法在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 . 一 步 对 不 同密 度 组 分 有 机 质 分 配 的 研 究 表 明 , 组 分 进 ①
rsl dct i ef ci eut i i e nt at n① ( sn a h r o 1 1 6g・ m ) tef e D< . c ,h e r
o g n c a t l s r d mi a t n t e r a i p r i e a e o n n a d h mi e a s o o c n r l d n t
摘要 : 选取济阳坳 陷沙河街组 深湖相 暗色泥岩为研究 对象 , 通过不 同密 度 Z B 2重液 浮选 , 样 品分离 成多 个 密度 组 nr 将 分, 各组 分检测 透射光 、 对 荧光 、 X光衍射 等 , 揭示不 同组 分 16g. m ) . c 以颗粒有机质 为主 , 有机质 与矿物无 明显紧 密 结合关系 ; , ② ③组分 ( . c 3 I . c 1 6g. mI< D <2 2g・ m~, P> 2 2g. m ) . c 多见无定形有机质 分散于细 粒矿物相 中 , 呈橙 黄一 亮黄色荧光 , 映有机 质与矿 物颗 粒 紧密共生 的赋存 特 反
, 1 2 2g ・ 0> .
c I ) t e o g n c a r h u it iu e n t e fn n r l m 3 , h r a i mo p o s ds rb t s i h i e mie a
p a e a d s o o a g a d ih y l w l o e c n e t h s n h ws r n e n l t e l g o fu r s e c .I i d c t s t e o g n c ma t r c mb n s wi n r lco e y n i e h r a i t o i e t mi e a l s l . a e h F r h r a a y i o e o g n c ma t r d srb t n i d c t s u t e n l ss n t r a i te it iu i n i e h o a
Ke wo d : s u c r c ; d n i f a t n t n; o g n c y r s o re o k e st y r ci ai o o ra i
文 献 标 识 码 : matrDeev t n A t rSrai e 0
An Ex l r t r t d n De st a to to p o a o y S u y o n iy Fr c ina in
ta h rcin ① cmbns wi es ta % ognc h tte f t a o o ie t ls n 1 h h ra i
结合 了烃源岩总有机质质量不到 1 ; , % ② ③组分 结合 了烃源
岩 中 9 % 以 上质 量 的有 机 质 . 0 这反 映 了有 机 质 和 矿 物 颗 粒 共 生 的 赋存 形 式 在 有 机 质 保 存 中不 可 忽 视 的重 要 地 位 . 关 键 词 : 源 岩 ; 度 分 组 ; 机 质 赋 存 烃 密 有 中 图分 类 号 : 1 .3 P6 8 1
樊 馥 , 进 功 宋明 水。 包于进。 蔡 , ,
(. 1 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 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上海 2 0 9 ; . 0 02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 0 3 ; . 0 0 7 3 中石化胜利油 田分公 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山东 东营 2 7 0 ) 50 0
Sp 01 e .2 1
文 章 编 号 : 2 334 2 1 )915 —6 0 5 —7 X(0 10 —3 90
D I1 .9 9ji n 0 5 —7 x 2 1 .9 0 0 O :0 3 6 /. s .2 334 .0 10 .2 s
泥 质 烃 源 岩 密 度 分 组 及 有 机 质 赋 存 类 型 初 探
第 3 第 9期 9卷
21 0 1年 9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然 科 学 版) 自
J U N L O O G I 1E ST ( A 1 I S I N E O R A F T N J I J R I Y N T mA , CE C ) V
VO . 9 No 9 13 .
m t ri h ore rc ;te f ci ② a d③ cmb e at te suc o k h r t n e n a o n o i n
mo e t a 0 o g nc ma t r o e s u c o k. t r f cs r n 9 % r a i te f t o r e r c I e l t h h e t e r a i ma tr o i i g h o g n c te c mbn n wih h mi e a i v r t t e nrl s ey i o t n y o e o g n cma t rp e e v t n. mp ra twa ft r a i h t r s r ai e o
c mb n t h r a i a t ls co e y I h r c in f o i e wi t e o g n c p r i e ls l . n t e f a t so h c o
n 1 6g・ mI < . m 有机 质 赋 存 类 型 的 差 异 性 . 析 结 果 表 明 , 组 分 ( 度 P < ② a d③ ( . c 3 P < 2 2g・c 分 ① 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