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自主探究,品味重点词语,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感情的复杂性。
学习过程一、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提示:酒鬼李白,微醺之意)1. 标出节拍、韵脚,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2. 小组诵读,反复体会。
二、含英咀华,重点突破1.诗人表面上是写喝酒,实则为抒情。
请找出诗句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2.这几个词语在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李白的心里话吗?为什么?三、悟读课文,升华提高(提示:诗仙李白,酒中人生)、李白的诗意,伴酒而来。
是酒造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酒,无须深究。
但可以想像,没有酒,起码少了半个李白。
酒之于他,不是杯中物,是灵魂相握的知己,是另一个可以说话的声音。
无论浅酌还是痛饮,饮尽的必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还有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李白,一个诗意的李白,一个豪饮的李白,最终,归于永远的李白。
他让人们明白,在岁月的不停流逝中,在人生的各种境况际遇里,伴酒的可以是一个寻常百姓,也可以是这样一位千古“诗仙”。
不论寻常与伟大,短暂与永恒,岁月如酒,生命如酒。
四、总结反思,烛照自我李白的《将进酒》那句话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知识链接一、安史之乱中的李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
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东下,恭请李白,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
不料肃宗李亨与永王李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兵败被杀。
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当时李白正陷于“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致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
二、《将进酒》时的李白此诗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诗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将进酒学案(学生版)
《将进酒》导学案(教师版)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比较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经历和背景(2)理解诗歌词句的含义,了解诗的大意2、能力目标:(1)正确诵读诗歌——带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感情。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李白“豪放”的个性,乐观面对挫折。
4、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 时人也号之曰“酒圣”的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酒有关的诗歌-----《将进酒》。
二、预习检测:1、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 )欢谑( )千金裘()径须沽( )取对君酌( ) ( )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2、作者及背景简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企慕达到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
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
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
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3、解题《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3、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
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
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
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2023年《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1
2023年《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2、引导同学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背诵全诗。
3、激发同学学习李白诗歌的爱好,提高鉴赏诗歌的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对诗中激愤的思想感情的精确把握。
教学设想:以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诵读引导法、探究谈论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理解第一节诗意。
教学过程:导入: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因“愁”而喝,怀才不遇,喝!功业未成,喝!离愁别绪,也喝!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喝酒!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李白嗜酒如命,狂放不羁,他不仅能饮酒,而且也善劝酒。
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一、解题:将:读音:“”。
为“”的意思,《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将进酒”意为。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背景:跟谁喝酒呢?留意课本解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整体感知1、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其他同学留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达到全部同学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将进酒》导学案
课后训练案
【课堂检测】
收集你所学过的诗词,列举含有“酒”这个意象的诗句,并说明表达的情感。
【课后练习】
联系学过的李白诗歌,走进李白,以“我心中的李白”为题,写一篇200字的鉴赏文章。
【总结与反思】
1、吟诵,赏析。
2、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线索。
3、品味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
4、感受李白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线索。
课前预习案
第一步:先反复诵读,勾画重点字词,标记疑难问题。
第二步:完成《预习案》。下课时,组长评价后交给课代表。
【知识链接】
1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实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姓名:班级:一(7)小组:高一选修教材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
1、通过吟诵,把握诗歌感情脉络
2、把握诗人形象
3、体会比兴、夸张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2在读、赏、品、悟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水平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将进酒》 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2、诵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豪放洒脱的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夸张、比喻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包括怀才不遇的悲愤、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及时行乐的态度。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
2、难点(1)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与诗人情感的融合。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感情抒发一气呵成,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2、创作背景《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年),当时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心中的郁闷。
四、朗读指导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纠正不足之处。
五、诗歌解读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和人生短暂易逝作对比,强调了时光的匆匆流逝,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人在此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态度,认为人生得意之时应当尽情欢乐,同时又坚信自己的才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金钱失去了还会再来。
这种自信与豁达体现了李白的个性特点。
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写诗人与友人尽情欢乐,开怀畅饮,“三百杯”极言饮酒之多,表现出诗人的豪放。
4、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几句诗节奏加快,诗人催促友人不停地饮酒,并表示要为他们高歌一曲。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班级:姓名:代码:小组:评价:【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体会诗人跌宕的诗情,感受诗人的万古愁怀和内心的郁愤。
3.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豪迈飘逸的诗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李白“豪放”的个性,乐观面对挫折。
【学习重点、难点】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做到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通过诵读,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感情的复杂性,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层次,感受诗人的万古愁怀和内心的郁愤!【预习案】一、知人论世阅读以下相关内容,了解本诗题目含义、相关背景。
1.释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2.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二、微课助学(一)认真听微课一,默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将.进酒( ) 金樽.()烹.羊宰牛(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恣.欢谑.( ) ( )沽.取( ) 将.出( )2.根据文下注释,默读诗歌理解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
《将进酒》学生版导学案 【完整版】
《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解诗人的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3、体会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李白,字(),号()。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之称。
与杜甫齐名,并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题意为“劝酒歌”。
1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3、给加点的字注音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斗酒十千恣.欢谑.()()千金散尽还.复来()4、初读诗歌,分组诵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将进酒》(学生版)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主备人:张新颖审定人:高二语文组备课时间:3月17日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2、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背诵全诗。
3、激发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背诵全诗。
2、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诗中作者激愤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知识1、唐诗知识: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空前繁荣和强盛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文化获得迅速发展、大放异彩的时代。
唐代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有五言、七言及长短句歌行;近体有五言和七言的律诗和绝句。
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天才分别把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推向高峰。
白居易是继李、杜之后又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创始人,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主张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病痛”,《新乐府》《秦中吟》便是体现他上述理论的佳作。
他的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是广为传诵的名篇。
2、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
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
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
将进酒导学案(1)
《将进酒》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因声求气,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3、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难点:
1、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2、背诵全诗。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诵读至少3遍,正音、正形、明义。
2.自主完成学案习题。
过程:
1、课前准备
(1)课外收集与酒有关的诗句并背诵。
(最少三句)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下注释一以及练习册“课内讲练”)
(3)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将进酒”这一题目(完成练习册预习题4)
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1题明确字音,完成以下填空明确字形。
进酒莫使金空对月天生我必有用
羊牛且为乐夫子须取对君酌
无花马,千金钟鼓玉斗酒十千欢
与尔同万古愁
3、品读课文、思考探究(独立作答之后小组研讨)
(1)、这首诗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2)、完成“课时作业7”第6小题(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4、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举例分析。
第二课时
内容:
1.学案课堂展示。
(15——20分钟)
2.背诵全诗
教师点拨重点:全诗主旨。
课后记:
学生自主完成。
第二节课讨论,没有背诵时间
读的环节落实不够,学完还是没能背会
展示在全班进行还是小组进行?全班进行就比较省时间,但效果不知道会不会比小组展示好。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课题:《将进酒》课型:自主预习、展示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转化的复杂性。
3、深刻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1、重点在于反复诵读、感受本诗的思想意蕴。
2、难点在于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学习方法】诵读法,质疑法,探究法 【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教师复备 或学生笔记【使用时间】 2012年11月 【主编】李彩霞【主题】 高二语文《将进酒》 班级: 姓名: 小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21、知识链接 1.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A.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这些都展现了李白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豪放、洒脱、狂傲的诗人气质。
它们都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2.李白的生平、经历 :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企慕达到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
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
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
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最终提出离开长安。
将进酒学生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三维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1、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背诵这首诗。
一、课前预习1、列举你所知道的和“酒”有关的诗句,诵读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2、知人论世: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李白为什么尤为喜欢喝酒?(提示:联系写作背景)3、解题:《将进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将:请、愿之意。
《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4、充分利用已有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并在课文内标注相应的知识点。
(1)识记字音(给加线的字注音)。
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千斤散尽还复来()。
2、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与尔同销万古愁()二、吟咏诗韵要求: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出重音、停顿第三、读出豪迈情怀,引发共鸣三、课内合作探究(一)整体把握1、李白为何名为“酒仙”?(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于诗中找出依据)2、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态度。
3、本诗抓住一个“愁”字,由“愁”生饮,由“愁”引发感慨,不过,全文的情感并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愁”到底,而是围绕着“愁”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作者在诗中的情感一共有几种?找出该个情感的关键“字眼”。
(二)分析上阕1、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找出“上阕”中表达李白那豪放的、悲壮的、自信的、狂放的情感的诗句:豪放的:悲壮的:自信的:狂放的: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编制立华审核谭新2017-11-10【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容;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学习重点及难点】1、品鉴特色,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3、体会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
【学习方法】诵读与鉴赏相结合。
5分制积分以激励学生。
课前部分【预习任务】一、课前阅读学案的知识部分,阅读课本原文以及本文的全部注释,阅读课本的赏析文字。
二、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呼儿将.出()将.领()B.馔玉()编撰()纂辑()C.欢谑()虐杀()疟疾()D.烹饪()享受()亨通()三、对《将进酒》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要求准备答案分析的理由。
A.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
B.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
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愤激则是核。
C.《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D.诗的开头两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境界,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课堂部分预习检查1、全班齐读课文2、检查预习题一(投影展示,查组长的检查等级评价,ABCD四个等级),常规朗读以巩固。
3、检查预习题二(投影展示,查组长的检查等级评价,ABCD四个等级)口头分析选项的理由。
自主探究1、自主学习,结合对原诗预习和阅读理解,对照学案所列的4个探究任务,自主阅读思考,用时5分钟。
重点思考本小组分配的探究任务。
2、小组讨论,展示小组针对本组的一个探究任务任务,开展讨论,学科小组长确定展示人选,展示者为本组B层同学。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一、背景介绍《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爱国诗人”的李白以豪迈豁达、热情奔放、激情张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抒发了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憧憬。
二、导学目的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将:1.了解《将进酒》的背景、主旨和意义。
2.掌握该诗的格律、韵脚和修辞技巧。
3.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4.发掘诗歌的深层含义和现实意义。
5.提高课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导学内容与解读1.全诗分析:(1)李白天性豁达,视喜视怒自如,但本文所表现的情感仅仅是喜悦,用插科打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是一首节奏流畅,声势雄健的豪迈之歌。
(2)全诗32句,分4个段落,每段最后各有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即句式“……须尽”)是全诗的重心与精华,体现了李白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怀,是全篇的高潮。
全诗用“接八韵”、交脏韵”方式写就。
(3)李白用欣赏美酒、寻求畅快和豁达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对真正的自由、独立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将进酒》就是这种追求的手段和象征。
2.各节分析:(1)第一节:李白以豪迈放荡之态,接受“天上玉京”所陈列的诸般款式,赠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慨叹人生苦短,美酒美女未尽兴,使“醉中往来天地间”。
(2)第二节:李白决意放浪形骸,博揽名山大川,吟咏奇观,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地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情操和希望。
(3)第三节:诗人跨越时空,把人生理想和追求格外强调,以自己失意时的贫贱为对比,赞美古代巨匠杜甫的雄才伟略,又用诚实尽人的品质,承认自己的无人问津的窘境。
(4)第四节:最后描述了诗人的豪情万丈,倒奔做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气概,抒发人生至理和真情实感,并宣称:“我不仅会喝酒,而且会写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导学案(学生版)编制 李立华 审核 谭新 2017-11-10【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及难点】1、 品鉴特色,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2、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3、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
【学习方法】 诵读与鉴赏相结合。
5 分制积分以激励学生。
课前部分、对《将进酒》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
B.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
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愤激 则是内核。
C. 《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 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 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D. 诗的开头两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境界,读来很 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
课堂部分预习检查1、全班齐读课文【预习任务】一、 课前阅读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阅读课本原文以及本文的全部注释,阅读 课本的赏析文字。
二、 下列词语中, 将.进酒( ) 呼儿 将.出将.领( )馔玉( )编撰 )纂辑( ) 欢 谑( )虐杀 )疟疾( ) 烹饪( )享受 ) 亨通( ))要求准备答案分析的理由。
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C . D . A .)2、 检查预习题一(投影展示,查组长的检查等级评价, 朗读以巩固。
3、 检查预习题二(投影展示,查组长的检查等级评价, 析选项的理由。
自主探究1、 自主学习,结合对原诗预习和阅读理解,对照学案所列的4个探究任务,自主阅读思考,用时5分钟。
重点思考本小组分配的探究任务。
2、 小组讨论,展示小组针对本组的一个探究任务任务,开展讨论,学科小组长 确定展示人选,展示者为本组 B 层同学。
点评小组针对本组的两个点评任务,组织讨论,学科小组长确定点评人选,最好安排 2人,1人点评一个任务,点评 者必须是本组A 层同学。
讨论用时5分钟,要求全体同学起立讨论。
3、 分组展示。
四个展示小组同步书面展示。
探究任务 探究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探究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探究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为什么它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探究四:如何理解诗末“万古愁”ABC [四个等级),常规 ABC [四个等级)口头分4、点评质疑。
点评环节按照分配的任务点评。
质疑则由全班所有同学自由抢答。
质疑者提出的问题由质疑者指定人选回答,可以是展示的同学回到,也可以是 其他同学回答,也可以是老师回答。
归纳总结 1、学科班长小结 2、老师总结 课内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4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 李白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 ①此诗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
②蓬莱文章建安骨:蓬莱文章,指美好的文化。
蓬莱为传说中的路上 仙山,据说仙府的图书典籍都藏在这里。
建安骨,即建安风骨。
三曹父子以及建安七子等人的诗作,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有着刚健遒劲的共同风格,人称为“建 安风骨”。
③中间小谢又清发:中间,指汉魏至唐之间,即六朝时期。
小谢,谢朓。
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书面回答)答: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书面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 课后部分、课外阅读忆李白余光中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追月逆江河包黑斩龙顺民心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 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③。
俱怀逸兴壮 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 李白称之为叔。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
(口头回答)(口头回答)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学习反思:【知识链接】一、诗歌鉴赏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平淡首推陶渊明。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 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还有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
作者这首“填之 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 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已达八年之久。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 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 元丹丘对酒 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 家聚饮过, 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 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 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 诗风,奔放的语言, 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 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 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 qi d ng “请”“愿”的意思。
关于 “将”字的这一含义,在《诗经 ? 卫风? 氓》中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 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 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 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 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 奔向 东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 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 应尽情欢乐, 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 就一 定会有用武之地, 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 也会重新得到。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 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
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 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
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 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 唯有寄情美 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 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 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
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 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 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五、 鉴赏要点 : 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
这是非同寻常的。
诗人写黄河,颇能显 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 “洪波奔流射东海” (《西岳 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 《公无渡河》 ) 等, 其基调是壮; 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 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 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
由 此联想人生, 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 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 “不 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 其十五》)。
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 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 ! 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 ( 《前有樽酒行》 ) ,因而立即转悲为欢。
尽管诗 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 ,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 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 ! 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 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于是连呼“烹羊宰牛” ,准备像东汉大学者 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 。
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 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待到酒宴开始, 诗人举杯劝饮, 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 这是因为他要借 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
他鄙弃那结党营私、 排斥贤能的豪 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 ;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 说“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 激之情。
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 ( 其中大概有孔 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 ) ,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 者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