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二次走出非洲的证据
人类曾三次走出非洲
![人类曾三次走出非洲](https://img.taocdn.com/s3/m/61f650c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f.png)
人类曾三次走出非洲东非直立人(Homoerectus)的生活场景复原图。
他们不再居住在树上,已经学会了使用火美国学者利用基因技术挑战人类进化史,中科院院士接受本报专访对此观点表示欢迎从440万年前最早的人类化石算起,人类谱系的演化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
通常认为,人类起源,有两个关键节点———人科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科学界对此有多种理论假说。
学者大多赞同,最初的人类出现于600万到700万年前的非洲,非洲是否是全球现代人的共同起源地,这一点争议严重。
2月9日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坦普莱顿教授(AlanTempleton)利用基因技术的发现提出,古人类曾经三次“走出非洲”,而不是两次;非洲人种与欧亚人种互相交融,繁衍后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这一新的研究成果能为“多地区进化说”提供佐证。
人类都起源自非洲?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同一起源的,人类这个群体也是其中一部分,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达尔文认为非洲的大猿与人类最为接近,从而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
而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通过各地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古人类学家已经就人类起源问题,为我们描绘出大致这样一幅图景:第一阶段大约出现在600万-700万年前;第二阶段是能人(Ho鄄mohabilis)阶段,大约生活在160万-250万年前;第三阶段是直立人阶段(Homoerectus),大约从180万年或160万年前持续到20多万年前;最后一个阶段是智人(Homosapiens)阶段,从早期智人一直到约10万年前进化到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的形态与现代人类基本一致。
由于目前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因此在科学界,人们比较赞同最初的人类可能出现于600万到700万年前的非洲,但是争议较多的却是现代人的起源问题。
科学家证实: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
![科学家证实: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https://img.taocdn.com/s3/m/42e7f11fb52acfc789ebc945.png)
科学家证实: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开篇中国人来自哪里?谁是我们最早的祖先?这个问题,必须从远古人类出非洲开始讲起。
早在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就写道,“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经生活在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
”但是,正如“人类是‘猴子’变的”这一命题曾经引起几乎全人类的抵制一样,人类——包括中国人——来自非洲,最初也同样不会为人们所顺利接受。
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陆续发现的远古猿人化石,尤其是东非的猿人化石,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个事实。
于是,科学家据此推测出了这样一幅图景:较早前的发现是,自“人类”从2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进而散布在各地之后,我们的先祖就各安其所,各得其命,他们在旷古洪荒的原野上采摘,在泥沼溪流中渔猎,在幽暗的岩洞中繁衍,生生不息,延绵至今。
然而,正当这一图景渐渐为学界所接受之时,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15万年前,人类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非洲祖母”,今天的所有人都是她的后代。
我们的先祖从东非出发走走停停,直到6万年前才到达东亚南部,而后渐次进入到我们如今生息的这片广阔大陆。
炎黄子孙的拜祖大典仪式中国人从非洲来,与我们是“炎黄子孙”的说法其实也不矛盾。
在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发现后,我们一度曾有新的答案:我们来自“北京人”。
但是后来水帘洞人的发现,证实我们跟北京人没有血缘关系。
反而是“炎黄子孙”这个说法,隐藏着远古人类自西部进入中国大陆的事实:昆仑神话中的汉藏民族远古图景、汉藏语系中的语言传承密码……所谓炎帝、黄帝,大约就是远古青海一代古羌部族的首领。
我们的迁徙路线图正越来越清晰,但科学家们却并永远不会驻笔,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或许正在于他从不会停止从各种角度探索一个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
入中国记黄色人种的近祖之一,是3万~4万年前出现在中亚或南西伯利亚的Y染色体M242,它是M45的后代,他们被天山阻挡后,转向中亚和印度,然后一部分人移民进入了美洲。
这批移民至少分为三批,在不同时间到达美洲:第一批是3万年前,由中亚来的部分人走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后南下,成为南美和北美南部大部分的印第安人;第二批在2万年前,从南向北经中国东北到白令陆桥,占据了北美北部;而大约3千年前,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从白令海峡到美洲,是第三批。
《人类源流史》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人类源流史》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https://img.taocdn.com/s3/m/9a2bae1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c.png)
《人类源流史》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展开全文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四个阶段。
因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
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DNA是进化的,证实了人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
1、猿类诞生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3300万-2400万年前,从旧世界的猴子(狭鼻次目)中产生了猿。
埃及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万年以前);埃及猿(Aegyptopithecus,2600万—2800万年以前)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稍晚后的化石还有森林古猿,(2300万—1000万年前),分布范围较广,在亚洲、欧洲、非洲均有所发现。
东非的原康修尔猿(1300万-1200万年前)已经是一种猿,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
以上古猿均为林栖动物,四肢行走,属于攀树的猿群。
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和亚洲猿(长臂猿和猩猩),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者的分化显然发生在1200万年-1500万年前。
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或200多万年前,有两种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
一种是腊玛古猿,一种是南方古猿(许多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过去在复原颌骨残片标本和牙齿分析时出现偏差。
因此腊玛古猿作为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只有相对的合理性)。
2、南方古猿南方古猿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格鲁吉亚出土的古人类头骨显示人类祖先可能两次走出非洲
![格鲁吉亚出土的古人类头骨显示人类祖先可能两次走出非洲](https://img.taocdn.com/s3/m/cb2a2fcd58f5f61fb73666ce.png)
发现 。考古人员在 西班牙南部 的两处古 人类 活动遗址 发掘
出了两把石斧 , 并利用古地磁 方法 测定 了他 们 的地 质年 代。 结果显示 , 这两把石斧的地 质年代 分别为 至少距今 7 6万年
和 9 年 , 了欧 洲 迄 今 发 现 的 最古 老石 斧 。 O万 成
千 多万 年 。 英 国 发 现 15 年 前 乌 贼 化 石 。 囊 中 的 黑 墨 仍可 作 画 .5亿 墨
石斧是旧石器 时代 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前 , 洲发现过 非 至少距今 10万年前的石斧 , 5 中国和 以色列发现过 至少距今
7 O万年前的石斧 。但在 欧洲 , 种石斧 文化 曾被 认为 最早 这
生物 学教学 21 年( 5 第2 0 0 第3 卷) 期
・
71 ・
外发现的无可争议 的最古人类遗骸。研究 结果显示 , 这些被
称为德马尼西 人的早期人类 的外貌远 比“ 立人” 直 原始。迄
今为止 , 直立人被认为是在 大约 10万年前首先 离开非洲的 0 [ 古生物] 我国辽宁省朝 阳市 出土世界上最古老霸王龙化石 据 中国军网 2 0 09年 9月 1 3日援 引同 日新华社沈 阳电 ,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和姬 书安研究员 以及辽 宁省化 石资 源保护管理局 的张立 军博士 组成 的研究 团队 , 2 0 对 0 9年 3 月在朝 阳市大城子镇小城子 村的一处 采石场发 掘 出的化 石
专 家认 为 , 次 在 辽 宁 热 河 生 物 化 石 中 首次 发 现 霸 王 龙 这
化石 , 对研究该类恐龙 动物的起 源、 迁徙 和进化 具有重要 科
学 价值 。这 种 个 体 庞 大 的 霸 王 龙 生 活 于 距 今 12亿 年 前 的 .
5 古人类学地质遗迹与地球环境
![5 古人类学地质遗迹与地球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cca8e73ba32d7375a4178093.png)
1
主要内容
人在自然界的位置 关于现代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演化发展阶段 远古人类的年代推断 我国典型的古人类遗址
2
一、人在自然界的位置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人种
3
人与猿的分化大约发生在500—600万年前。
广东 湖北 山西
大荔人
35
马坝人
欧洲远 古智人
称为尼安德特人或简称尼人
最早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中 强壮的身体,指、趾短,前牙、 鼻子大,几乎没有下巴颏 大鼻子可能是对寒冷 的更新世气候的适应
尼人当中也出现了 埋葬仪式。但尼人 在演化中走进了死 胡同,最终为晚期 智人所取代。
尼人可能直接从直立人演化 来的,保存在胳膊中的DNA 研究表明,尼人祖先60万年 前就从演化主线上分离出了 有无语言能力还有争论
数千年至45万年
44
地质年代 全新世
距今年代 (万年)
人类进化过程 现代人 晚期智人 早期智人 晚期 直立人 早期 直立人
人类文化分期 历史时期 新石器时代 晚 期 中 期 早 期 初 期 人类的祖先 人类的远祖
0.4 ± 1.2 ± 5± 20 ± 100 ± 300或200 500 2500
45
46
47
48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悠久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祖国广褒的大地上,发现了 约三、四百处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生活过的遗址,遍布祖国25个省、市,使我国成 为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这个时期原始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是: 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约80万年前的蓝田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的北京人; 大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
人类进化史
![人类进化史](https://img.taocdn.com/s3/m/7d8e1b73f705cc17552709ee.png)
人类进化史贺征2012.5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始终是个迷。
人与人猿存在某种亲缘关系,具有共同的祖先。
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6公里的大型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存活下来。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3300万年前,从旧世界猴中产生了古猿。
古猿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们与今天的猴子、猩猩一样栖息在树上,偶尔下到地面也是用四肢行走。
由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等几个阶段。
3300万年演化,如此漫长的岁月,,1200万年前,一场剧烈的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大地上形成了一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六分之一的大裂缝——东非大裂谷。
裂谷带宽约几十至二百公里,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壮观的大裂谷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把非洲分为东、西两个独立的动物系统。
正是由于大裂谷的阻隔,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加快了由猿到人的演化步伐。
东非大裂谷之西依然是湿润茂密的树丛,环境改变不大,猿类与其它动物一样,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协调,这就注定了它们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
大裂谷以东却由于地壳变动,降雨量逐渐减少,林地消退,出现了草原,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灭绝。
不知是对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有所领悟,还是偶然,其中一小部分惯于攀爬的猿类在林地尚未消失之前就从树上下到了地面。
渐渐地,它们适应了新环境,学习在地面上活动,在开阔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演化模式,避开了灭绝的危机。
大约800万~500万年前,有些类似黑猩猩的猿类物种在雨林周围与稀树大草原连接地带建立了奠基群体,并成功地进化成南方古猿。
在地面活动不能像在树上那么高瞻远瞩,靠四足行走在高高的草丛中它们什么也看不见,其中也包括危险。
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事件
![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73e6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d.png)
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事件
人类走出非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事件:
- 大约在12.5万年前,恰逢一个小冰期,季风为撒哈拉沙漠带来了降雨,在非洲北部的山区形成了一条通道,形成了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为人类走出非洲提供了契机。
- 大约在10万年前,一部分智人率先走出非洲,抵达地中海东部,在那里遭遇了尼安德特人,智人被打败并赶出了中东地区。
- 在第二次走出非洲时,智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不仅彻底地将尼安德特人赶出了中东,还绕道欧洲消灭了他们,最终成功地走出了非洲并生存了下来。
这些事件标志着人类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并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谈为什么非洲成为人类的发源地,而不是其它大洲
![再谈为什么非洲成为人类的发源地,而不是其它大洲](https://img.taocdn.com/s3/m/cf4e622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c.png)
再谈为什么非洲成为人类的发源地,而不是其它大洲基因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充足的证据,人类起源于非洲。
化石的出土也在证明,非洲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始祖。
所以人类起源于非洲,有着充足的理论和证据基础。
那么,为什么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不是其它大洲呢?而且人类起源的两次大爆发,都是出现在非洲。
第一次是直立人出现并走出非洲,形成了散布于各大洲的远古人类群。
第二次是智人首先出现在非洲并走向各大洲形成了我们现代人类的基础。
人类起源的两次大爆发都源于非洲,其原因并不是偶然,与地球大陆的飘移和各大洲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第一点,两亿多年前的地球只有一块大陆(人们称之为泛大陆),经过不断的分裂飘移才形成了今天各大洲的基本状态,而当时的古非洲位置,恰恰是在这块泛大陆的中心位置,向赤道飘移,气候适宜。
也就是说两亿年前,非洲的位置就是整块大陆中,生命最活跃茂盛的位置。
所以,当时人类的原始雏形在这个位置占有一席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第二点,人类要形成完整的进化链,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庞大的数量基础。
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大的族群作为依托,就难以保证进化的抗干扰力和可持续性。
打一个比喻,就像我们中国,因为从古代开始就有了巨大的人口基础,这样中国才得以在数次文明动荡中存活下来,中国才得以保证了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发展史。
第三点,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重要促进因素,所以人类之初的自然环境要有利于人类向直立行走的方向进化。
寒冷,高山,沙漠和戈壁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
森林虽然环境适宜,但又不利于人类直立行走,所以进化出了猩猩。
非洲气候适宜,有着地球上最大最丰富的草原,人类想在草原地区生存,环境上就迫使人类尽量站起来,看的更远。
非洲温和的草原地区是适合人类直立行走的最佳环境,提供了迫使人类直立行走的自然基础。
在两亿年前的泛大陆中,在生命最繁盛的非洲位置出现了早期人类雏形,又在之后的大陆分裂飘移过程中,繁衍出了数量庞大的群体,最后又因为非洲的草原环境逼迫人类直立行走,从而带动了手和大脑的进化。
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ca7c45a7960590c69ec37669.png)
已知的最古老的人科物种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距今大约700万年前南方古猿阶段的撒海尔人乍得种,而在亚洲和欧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都属于直立人阶段,不超过200万年,因此学界普遍接受和认同人类起源的最初地点是在非洲。
但是,亚洲的直立人化石和非洲的直立人化石在年代上还无法区分开,能人是在非洲演化成直立人然后扩散到整个旧大陆,还是能人的后代有一部分离开非洲并且在非洲之外演化成直立人随后分布到整个旧大陆,至今也未有定论。
无论直立人是在非洲演化还是在亚洲演化,最早的古人类是从非洲分散到旧大陆的观点是没有争论的。
现代人的起源才是人类学领域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形成了“非洲起源”(又称取代说或夏娃说)和“多地区进化”两个对立的学说。
但2种假说都认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的东非直立人,然后大致在1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迁移到欧亚大陆。
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化石年代两方面的证据,古人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现代人首先出现在非洲,然后向欧洲和亚洲迁徙,取代当地古老人类,成为欧亚地区现代人的祖先。
①各地区的现代人都起源于大约15 ~20万年前出现于非洲的, 与古老人类属于不同物种的一种新人类———解剖学上的智人或现代人,在大约10万年前扩展到欧亚, 完全地取代原来住在当地的古人类。
就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而言,支持“多地区进化”的一些研究则强调中国古人类具有若干共同的化石形态特征,其中一些特征还呈现演化上的连续性和镶嵌性。
基于这些证据,有学者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来解释中国古人类演化,认为中国境内的现代人主要起源于当地的古老人类,但与其他地区古人类发生过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
②多地区进化学说主张东亚、欧洲、非洲和澳洲的近代人的直接祖先是各该地区或附近的早期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接受相邻地区的基因贡献。
到目前为止,人类发展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化石仅发现于非洲, 因此非洲很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界最盛行的关于人的定义是“制造工具的动物”。
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事件
![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892b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2.png)
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事件
人类走出非洲的主要事件可以追溯到大约200,000年前,当时人类开始从非洲大陆向其他地区扩散。
以下是一些主要事件:
1. 早期扩散:大约20万年前,早期的现代人类从非洲东部沿着海岸线向中东地区扩散。
这一扩散阶段被称为“出非洲第一波”。
2. 中东和欧洲扩散:约10-6万年前,人类从中东向欧洲扩散。
这一扩散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路径中发生,其中一些路径经过地中海。
3. 东亚扩散:约6-5万年前,人类从中东向东亚地区扩散。
这一扩散过程通过南亚和东南亚进行,最终到达东亚地区。
4. 澳大利亚的定居:约5万年前,人类通过印度尼西亚的陆地桥梁抵达澳大利亚。
这标志着人类在世界各地的扩散。
5. 美洲的定居:约1.3万年前,人类从东亚通过白令陆桥抵达北美洲。
之后,人类逐渐向南扩散,最终定居整个美洲大陆。
这些事件标志着人类从非洲向世界各地扩散的主要里程碑,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和全球人类种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比原来认为的要早
![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比原来认为的要早](https://img.taocdn.com/s3/m/51ad690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7a.png)
2020 3 世界科学58ARCHEOLOGY 考古学比原来认为的要早编译 夏冰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一项全新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分析表明,现代人类早在20万年前就已经走出了非洲大陆。
最近这些年,千百万人从主流遗传学测试中得知,他们身上携带着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让他们感到惊讶,甚至震撼。
科学家在2010年研究尼安德特人化石的时候第一次发现了那些基因。
他们通过研究人骨化石上的基因推断出现代人类在离开非洲后于大约6万年前开始与尼安德特人杂交。
因此,现代非非洲人携带着1%~2%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当时的观点认为,非洲人身上几乎没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甚至是完全没有)。
不过,一个科学家团队最近运用全新的DNA 分析技术发现了能够颠覆上述结论的证据。
他们在研究后得到结论:现代人类走出非洲大陆的时间要比我们原先估计的早得多,大概是在20万年前。
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 )期刊上。
这项新研究表明,大约于2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这一群现代人类当时就已经开始和尼安德特人杂交了。
因此,等到约14万年后(也就是之前说的距今6万年前)第二波走出非洲的大移民行动开始时,尼安德特人就已经携带了现代人类的基因。
科学家们还发现,有证据表明有一些居住在欧亚大陆西部的现代人后来还回到了非洲,与那些从未离开非洲的“祖先”(遗传学意义上的)杂交。
这项新研究表明,所有非洲人都携带着比之前我们估计的多得多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遗产很可能流淌在所有现代人类身上,这凸显了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共享的这段历史。
”论文作者们如是总结道。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项研究很棒,”布法罗大学遗传学家奥默 • 格库蒙(Omer Gokcumen )说,他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这项研究表明,人类历史“更像一张互相交织的蜘蛛网,而不是枝干分明的大树”。
不过,尽管有了这些表明现代人类曾多次大规模走出非洲且这些迁移事件发生的时间远早于之前观点的证据,部分科学家仍旧怀疑这些证据是否能证明非洲后裔携带尼安德特人基因。
尼安德特人资料整理
![尼安德特人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dce2d19ec3d5bbfd0a74f5.png)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最近的旁支,也是化石资料最丰富的古人类。
在现代人起源问题的争论中,尼安德特人对现代人是否有遗传贡献是一个焦点问题。
藉尼人基因组研究经验进行的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将有望揭开现代人起源的谜团,并丰富进化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理论体系。
发现:尼安德特人头骨化石最初在1829年发现于比利时Forbes采石场的昂吉斯(Engis)洞,但是直到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特山谷中的一个山洞发现了头盖骨和其他骨骼,经过研究并被命名为人属尼安德特种后才广为人知。
这个学名的含义是尼安德特人,在生物分类上与我们属于同一个“属”,即人属,却代表一个不同的物种。
该化石为一男性,体格粗壮,脑容量可达1230 mL,略小于或等于现代人的脑容量。
尼安德特人在大约20万年至2.8万年前生活在欧洲、近东和中亚地区,最辉煌的时期在12.7万年至4万年前。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类进化中最近的旁支,但在2.8万年前神秘灭绝。
其灭绝原因众说纷纭。
体质特征:尼安德特人与我们在形态上的主要差别有头颅额部扁塌,前部有增厚的眉脊,颜面部特别是嘴鼻部向前突出,没有下巴颏子,平均脑量比我们稍大,身材较矮但四肢骨骼比较短粗,上臂与前臂,大腿与小腿的长度比值较大,牙齿较大等。
他们会用火,除法国Saint Césaire等很少几处的尼人以早期现代人的技术制造石器外,尼人一般都以莫斯特技术制造石器来谋生,其工艺与早期现代人的很不同。
尼人还不会制造艺术品,如壁画和雕塑等。
尼人与我们的直系祖先(早期现代人)共存于世的时间最长。
西班牙Atapuerca SH山洞43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具有一些尼人的形态特征,其核DNA实际上属于尼人,而线粒体DNA却与丹尼索瓦人关系密切。
到大约12 万年前在欧洲出现了典型的尼人,逐渐扩展到近东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的Tabun和Keberra等处、中东伊拉克的Shanidar、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Teshik-Tash和北高加索地区。
冰河时代的人类演化奇迹
![冰河时代的人类演化奇迹](https://img.taocdn.com/s3/m/e902f96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b.png)
75化 石2024年 第1期化石揭秘耿帅杰人类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从人猿分离到今天已经有700~800万年之久,考古发掘也发现了距今600~700万年之间的能够直立行走的托麦人。
在数百万年的演化中,地球的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我们祖先的生存状况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古人类两次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均与当时的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第一次走出非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距今约180万年前,背后的环境动因是非洲大陆的干旱化;第二阶段发生在距今60~50万年前后,北半球的超长间冰期使古人类生存空间扩展到欧亚大陆更高的纬度。
第二次走出非洲是现代人扩散,发生在距今约13~7.5万年,正好与末次间冰期(MIS 5)的暖湿环境相对应。
在地质学上,距今约258万年到今天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第四纪,第四纪最显著的特征是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甚至有学者因此称之为冰川纪。
第四纪进一步被划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我们目前所处的全新世(距今约1万年以来)是与之前类似的一个间冰期。
在更新世,我们的祖先在冷与暖、干与湿的交替中艰难前行,不断演化,终于在更新世的最后几万年站在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点,足迹遍布南极之外的各个大陆。
在古人类破茧成蝶的过程中,中更新世是极为特殊的一个阶段。
在此期间,冷暖交替幅度更大,极端气候更多,适应环境变得更为困难,但今天我们人类之所以还存在,正是因为祖先中有一部分人战胜了恶劣的生存条件,成为自然选择下的“适者”,繁衍至今。
中更新世的气候波动有多么剧烈?古人类在中更新世经历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深深埋藏的“时间胶囊”2017年9月,多名科学家在波兰极地站附近埋下一根60厘米长的不锈钢管,里边装着现代人类的科研情况。
科学家们希望它能像时间胶囊一样跨越时间,被未来的人们发现。
虽然古人类没有特意向我们这个时代传递信息,但各个时期的沉积物却像时间胶囊一样,默默记录着当时环境的微妙变化。
为什么早期人类总是从非洲走出?
![为什么早期人类总是从非洲走出?](https://img.taocdn.com/s3/m/5307515933687e21af45a962.png)
为什么早期人类总是从非洲走出?导读考古研究已经证明:人类一次又一次地走出非洲。
为什么人类是从非洲逐渐扩散到世界其他地方而不是相反?本文将揭开这一谜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人类进化的三种不同模型:1. 基因进化阶段的喷泉模型2. 农业文明进化阶段的并发模型3. 工业文明进化阶段的波浪模型本篇将揭密人类走出非洲的喷泉模型。
喷泉模型与基因同步根据目前比较公认的人类进化考古研究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标志性的不同阶段。
首先是灵长类起源和进化阶段中华曙猿。
4500万年-4000万年前。
原上猿。
3500万年-3300万年前。
埃及古猿。
2800万年前。
这个阶段并不适用于喷泉模型。
因为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和南亚次大陆在过去是分开的,只是在3000万年前才靠近并相撞。
而人类祖先的灵长类应该具有唯一的起源地。
4500万年前中华曙猿的存在,显示出来的是人类最早祖先的灵长类是起源于包含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
当欧亚非和南亚次大陆于3000万年前接近并最终相撞时,灵长类迁徙到了非洲大陆。
如果这样,在北非发现的原上猿和埃及古猿就应当是中华曙猿等亚洲起源的灵长类后代。
但是,这还需要靠更多研究的确认。
如果这一理论成立,在非洲就不应当发现过早的灵长类。
但如果在非洲竟然也发现4000万年前,甚至更早期的灵长类,问题就复杂了,那就得解决灵长类的多起源问题。
因此我认为中华曙猿化石的存在,以及古地质板块变迁的证据应该可以证明灵长类是单起源的,并且起源地在亚洲。
南京亚青会的吉祥物就是中华曙猿第二个是古猿进化阶段。
森林古猿。
2000万年前。
腊玛古猿。
1400万-800万年前。
这个阶段的古猿在欧亚非大陆都有发现。
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可能适用但更可能不适用喷泉模型。
因为一方面,青藏高原还没有隆起太高,非洲与欧亚大陆连通状况较好,两边的动物相互迁徙都很容易。
另一方面,即使一个大陆的古猿迁徙到了另一个,其竞争优势也未必能达到取代另一个大陆古猿的程度,如同生活在相同地方的猴子未必有能力完全取代猩猩一样。
描写东非智人,的片段
![描写东非智人,的片段](https://img.taocdn.com/s3/m/96525a0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1.png)
第二次走出非洲的主角是智人。
智人是大约20万年前,在东非大裂谷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段出现的。
当时这个地区气候宜人,动植物丰富,称得上伊甸园。
但没有永远幸福的日子,到了大概11万年前,整个地球的气候开始变得寒冷,食物越来越少,生存对于智人成了一件残酷的事情,智人之间开始争斗杀戮,并愈演愈烈。
有争斗,就有失败者。
现在大胆猜测,应该是有一群斗争中失败的智人,被迫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
但这群智人的失败,却带来了今日整个现代人类的胜利。
这群智人从位于红海吉布提一带的曼德海峡,越过了红海海峡,来到了阿拉伯半岛,今天的也门。
这次跨越曼德海峡,在人类史上,被称为“历史一跃”。
由于当时整个地球处于冰期,所以曼德海峡很可能是干涸的,或者是一条小溪。
对于这群智人祖先来说,只是跨越小溪一个大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开启了新的篇章,这群走出非洲的智人的后代,开始用不可思议的加速度,攀登地球生物链,并最终登顶,封王。
论非洲假说的两个时间层次和语源关系
![论非洲假说的两个时间层次和语源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1abfd6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论非洲假说的两个时间层次和语源关系
陈保亚
【期刊名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2)003
【摘要】人类起源非洲假说需要分成两种情况:第一次走出非洲和第二次走出非洲.第一次走出非洲是直立人或非语言人走出非洲.这个结论本身就能解释为什么非洲人遗传变异大,但不能推出人类语言都起源于非洲.第二次走出非洲是早期智人走出非洲,这些智人取代了亚洲的早期智人.即使第二次走出非洲的假说成立,人类语言的起源仍然存在一元说和多元说两种可能,多元说可能性更大.目前非洲人遗传变异大这一观察数据本身不能区分是第一次走出非洲的结果还是第二次走出非洲的结果.【总页数】6页(P142-147)
【作者】陈保亚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9
【相关文献】
1.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两个层次 [J], 胡孝红
2.认识与交往:师生关系的两个层次 [J], 张云飞
3.中国与非洲解读两个古老大陆的新关系 [J], Ian Taylor[英];宿亮(译)
4.体长、用药剂量和药处理时间与非洲鲫鱼性诱变的关系 [J], 陈玉琳;张学东;黄瑞
旌;于百林
5.论侦查假说的时间层次、空间层次和人物层次 [J], 印大双;张力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找到人类走出非洲的证据
![找到人类走出非洲的证据](https://img.taocdn.com/s3/m/fc969dc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0.png)
找到人类走出非洲的证据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教学》
【年(卷),期】2008()1
【摘要】2007年初,一个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宣布,通过对1952年在南非发现的一个骨头进行分析,证明它是第一块证明现代人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化石证据。
据信,人类是在距今65000年前到25000年前走出非洲的。
这块头骨化石距今已有大约36000年。
【总页数】1页(P53-53)
【关键词】非洲;证据;人类;科学家;现代人;化石;证明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D925.23
【相关文献】
1.科学家发现最早记录人类行为活动的证据/生命来自外层空间又有新证据/我国培育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模拟人眼的超巨大望远镜/科学家合成出新型氧分子/我国海水提钾技术国际领先/我国找到可“无限生产”抗癌药的新途径 [J],
2.人类“走出非洲”又获新证据 [J],
3.新西兰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头骨化石和DNA证据完全吻合 [J],
4.[古人类]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在阿联酋发现的早期人类石器显示现代人类可能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比先前的推测提前约4万年 [J],
5.格鲁吉亚出土的古人类头骨显示人类祖先可能两次走出非洲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类“源出非洲”的故事可能得重写
![人类“源出非洲”的故事可能得重写](https://img.taocdn.com/s3/m/0bf6e4d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8.png)
人类“源出非洲”的故事可能得重写▲现代智人早期和晚期迁移路线。
ka表示一千年前。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的Petraglia等人发现,现代智人离开非洲可能并非只有六万年前的一次迁徙,传统的“源出非洲”(out of Africa)模型可能并非正确的人类历史。
最早的智人化石位于非洲。
后来,现代人类分布到亚洲,到达欧洲、澳大利亚和美洲。
鉴于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古人类出现在亚洲,且出现在现代人类之前,现代人类横跨欧亚大陆的时间和性质仍是激烈争论的话题。
现代人类在进入新区域时是否取代了土著居民?群体接触和杂交是否经常发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理解古人类进化和更新世晚期亚洲古人类学方面是极为重要的。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亚洲不同地区的考古遗址和化石区,并不断带来重要的新发现,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解决长期困扰该领域的关键的进化问题。
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科学家成功从古人类化石中收集远古DNA的能力,并证明杂交在一定程度上是经常发生的。
由于亚洲地区的考古新发现,传统的“源出非洲”(out of Africa)模型——六万年前现代智人在单次迁移中分布至欧亚大陆,并随后取代土著居民——是需要修正的,现代智人可能从十二万年前就开始了多次移民。
在我国南部和中部多个地区,发现了7万~13万年前的智人化石。
其他地区发现的化石也表明,现代人类到达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是在六万年前之前。
早期的迁移活动很可能是一小群采食者,他们似乎沿着南部和北部的路线迁移。
这次迁移至少北达以色列的卡夫扎(Qafzeh)和斯虎尔(Skhul)。
南部的路线可能沿着印度洋沿岸。
另外,六万年前的迁移是一次更大规模的迁移。
在向北迁移的过程中,现代人类采食者绕过青藏高原向南,最终到达西伯利亚。
大约在同一时间或不久之后,现代人类到达欧洲。
最终,他们通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
南线包括了穿越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大陆,最终到达中国中部和南部,向南到达东南亚群岛,再到达澳大拉西亚。
这项研究表明,现代智人可能不止一次迁出非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二次走出非洲的证据
04012522—王珅1. 认定智人走出非洲理论正确的第一个基因证据,是对人类细胞线粒体内的染色体基因测序成果。
198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卡恩(Rebecca Cann)和威尔逊(Allan Wilson)等人对在全世界100多位妇女身上提取的线粒体DNA进行研究后,在《自然》上提出了著名的“夏娃假说”,即今天地球上所有人的线粒体,都是大约20万年前非洲的同一位妇女传下来的,她的后代在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
2. 认定智人走出非洲理论正确的第二个基因证据,是对常染色体基因的研究,据《自然》(NATURE)杂志等的报道,1998年褚嘉佑等人利用30个常染色体微卫星位点(Microsatellites)分析了28个东亚等人群的遗传结构,并将结果绘制了种系发育树。
这个系统发育树的树根把非洲与不是非洲的种群分开来,所有东亚种群相互聚合在一个类群,与它们最近的遗传种群是印第安人,然后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人。
所以结果支持现代中国人来源于非洲,并经由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
3. 认为智人走出非洲理论正确的第三个基因证据,一般简称“亚当学说”,1999年宿兵等人利用19个Y-SNP构成的一组Y染色体单倍型,来研究人群的迁移。
结果发现我国
南方人群的基因多样度高于北方人群,各人群的遗传多样度按东南亚非汉族人群、南方汉族人群、北方汉族人群、北方非汉族人群排列逐渐下降。
而且南方的单倍型种类包括了北方所有的种类。
4. 坦普莱顿于1995年设计了一套电脑程序GEODIS,以此分析了全球各地人口的DNA序列,并试图找出人群之间的基因关系。
坦普莱顿及其他研究人员重点比较了10个根据遗传特征划分的区域的人的普通染色体、性染色体、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在42万―84万年前曾走出非洲,之后又于8万―15万年前再次大规模向外迁徙。
5. 古气候数据显示190万年前和70万年前这两个阶段非洲东部有丰富的降水,今日的撒哈拉沙漠在当时便是稀树草原,也正是这一气候条件使得非洲人从东部走出,进而走向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