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行业平均占比×1.5 >行业平均水平×1.5 >行业平均水平×1.5
核心标准 核心标准 核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三、重庆市支柱产业的选择
2007 年开展的投入产出调查为我们提供了翔实的企业投入 与产出的信息,按照产品同质性原则划分为了 144 个产品部门, 是目前能够得到最为细致的产业结构资料。 本文将充分利用这一 宝贵资源,为全市支柱产业的选择提供帮助。 (一)产业关联选择 根据 2007 年重庆市 144 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加权感 应度系数大于 1 的有 22 个部门,加权影响力系数大于 1 的有 30 个部门,加权感应度系数和加权影响力系数均大于 1 的有 22 个 部门(见表 2) 。 表 2:符合产业关联选择的部门
重庆市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 重庆市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和年轻的直辖市,在我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支柱产业对重庆未来经济发展 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技术密集度高、发展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具有 广阔的市场且对整体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较大, 所以正确选择既能带动产业 结构优化与升级, 又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适应的支柱产业, 是重要 也是必须的。 本文在已有支柱产业理论的基础上,搜集大量数据,基于《重庆市 2007 年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投入产出定量分析方法 和其它宏观经济定性分析方法, 分析研究重庆市支柱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与 非支柱产业的数量关系, 揭示支柱产业对重庆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对 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程度,为市委、市 政府制定重点产业、 支柱产业的发展政策, 加快推进重庆经济的科学发展, 提供决策参考。
Ei
b
j1
n
ij
1 n n b ij n i 1 j1
i 1,2,, n
1 n n b ij n i 1 j 1 行之和;
式中, j1
b ij
n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 i
为列昂
惕夫逆矩阵的行和的平均值。 上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前提是假定各部门的 产出完全相等,采用不加权形式的算术平均法,是将所有部门同 等对待来考察部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总量规模很小的部门, 其经济地位并不十分重要, 而依据公式计算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 力系数却可能异常地大,在实际数据分析中时,有可能导致研判 的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况脱节。所以,我们采用以增加 值比重加权,计算加权影响力系数和加权感应度系数。加权影响 力系数的公式为:
ZJZ
j 1
j
考察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不外乎三种情况: 一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大于 1,简称是“两高”部 门, 是支柱产业的最佳选择。 二是影响力悉数低但感应度系数高, 或者影响力系数高但感应度系数低,即一个系数大于 1,一个系 数小于 1,简称“一高一低”部门,有可能作为支柱产业,这要 看其他的几项优势能否具备作为支柱产业的条件。 三是不论影响 力系数还是感应度系数均低的产业部门,两个系数都小于 1,简 称“两低”部门,这是不适合作为支柱产业的。 2、增加值比重指标 产出基准是一个判断某一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对其整个国 民经济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没有足够的规模,不能起到对整个国 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一个产业是无法成为支柱产业的。我们用增 加值比重来衡量一个产业对国民产出的贡献, 一个产业的增加值
T1
t1
T2 1 T t 2 I A Tn tn
其中 Ti 为第 i 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ti 为某产品部门生产税
·9·
净额占总产出的比重。 4、就业标准指标 劳动力就业基准是判断一个产业吸收社会劳动力及对社会 贡献程度的重要指标。支柱产业的发展不能够只着眼于经济效 益,也应该顾及到社会效益。本文选取了劳动力综合就业系数来 评价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劳动力综合就业系数= (某产品部门劳动者报酬/该部门的总 产出)×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 劳动力综合就业系数的大小反映了某一产业为了生产 1 单 位的最终产品需要本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的投 入多少劳动力。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L1Fra Baidu bibliotek
l1
L2 1 T l2 I A Ln ln
其中 Li 为第 i 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li 为某产品部门劳动者 报酬占总产出的比重。 5、支柱产业选择的标准 综上所述,笔者对支柱产业的选择标准如下: 表 1:支柱产业选择的标准
指 ·10· 标 标 准 标准类型
加权感应度系数 加权影响力系数 增加值占比 税收综合系数 劳动力综合就业系数
关键词:支柱产业 投入产出 比较分析
·1·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重点产业振兴发展,2009 年年初,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钢铁、汽车、有色金属、装备制造、 轻工、石化、纺织、船舶、电子信息等九个工业领域重点行业振 兴规划。重庆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必须以国家的行业振兴规划为 指导,做好产业结构的合理规划,扬长避短,通过分析确定全市 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实现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充分利用《重庆市 2007 年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 数据资料, 采用投入产出定量分析方法和其它宏观经济定性分析 方法,分析国民经济关键部门。通过对关键部门的分析,研究重 庆市支柱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与非支柱产业的数量关系, 揭示支柱 产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以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 献、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程度,为市委、市政府制定 重点产业、 支柱产业的发展政策, 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提供决策参考。
·3·
国民经济的支撑。支柱产业发展越健全,内在关系越密切,互动 就越有效。 一般来说, 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有三种效应: 一是牵引效应, 即支柱产业通过长期的培育、发展,形成了在人才、技术、资金 等方面强大的积累优势,这种优势一经形成,有利于吸纳更多的 人才、技术和资金,使之向高级化发展;二是关联效应。一个支 柱产业的形成,从横向上看,它犹如一张日益伸张的网,覆盖着 众多的企业,刺激着多种技术、各种技术人员的发展。从纵向上 看,它犹如一条日趋延长的链,带动着各种行业技术环节的联系 和发展,尤其是资源加工型的支柱产业,它会促使从种植或开发 到加工、销售的整个过程系列发展;三是扩散效应,支柱产业的 发展,资金的积累、技术和人才的加强,这种多因素积累优势, 一方面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另一方面又为其 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为向其他产业进行人才、技术、 资金的转化和扩散提供了条件。 (三)支柱产业的特征 如同对支柱产业内涵表述的不一致性, 支柱产业特征的表述 也存在各家之言。 笔者认为支柱产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①产业 关联度高。支柱产业可以通过产业间的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带 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②经济规模大。 支柱产业的产出规模较大,
·8·
在 GDP 中的比重越高,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反之则 越小。 一般地,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接近或超过 5%, 就具备了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条件。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行业 划分粗细不一,在行业划分较细的时候,单纯使用增加值比重超 过 5%规定支柱产业并不妥当。笔者认为一个产业的增加值比重 超过了行业平均比重的 1.5 倍, 即可以认为具有支柱产业的特征。 3、税收标准指标 税收基准是判断一个产业对政府的贡献程度的重要指标, 支 柱产业应该是对地方政府税收支持较大的行业。 本文选取税收综 合系数来评价各部门的纳税能力。 税收综合系数=(某产品部门生产税净额/该部门的总产出) ×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 税收综合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为了生产 1 单位的最终产品, 需要本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交纳的生产税水平。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7·
b
i 1
n
ZJZ i
v
F
* J
ZJZ
i 1
n
i
ZJZ i 1 n n bv n n j 1 i 1 ZJZ i
i 1
计算加权感应度系数公式为:
b
j 1
n
ZJZ j
ij
E
* i
ZJZ
j 1 n
n
j
1 n n bij n i 1 j 1
ZJZ j
·4·
在 GDP 中占有较高份额,经济贡献率高。③市场扩张能力强。 支柱产业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 为该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 间。④技术密集度高。支柱产业能够较块地吸收高新技术,技术 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生产成本不断下降。⑤经济效益相对 显著,能够更好地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
二、支柱产业的选择
一、支柱产业的基本概念
(一)支柱产业 我国对于支柱产业理论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后 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但由于研究的重点不同,到目前为止,
·2·
支柱产业的界定没有完全统一。纵观各家提法,基本可以归纳为 三种:一是较多地从支柱产业所表现出的众多特征上概述;二是 从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进行 总结;三是对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关系缺乏足够认识,甚至混 为一谈。 本文尝试对支柱产业做一个较全面、 规范的定义。 我们认为: 支柱产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 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密度高、产业关联度强、发展规 模大、经济效益好,对整个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这样界 定, 既体现了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发 挥的作用,又较全面地总结了支柱产业的特征,并且对支柱产业 与主导产业作了一定的区分。 (二)支柱产业的结构 成熟的支柱产业是由一个企业群构成的有机系统, 按其逻辑 顺序展开,可分为三个圈层:第一个圈层为内核部分,它规定着 一个产业的属性和实质内容,有着一批龙头企业;第二个圈层是 附属部分, 围绕着核心有一批配套企业; 第三个圈层是关联部分, 它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提供服务,如交通运输、能源、饮食服 务、文化教育等。支柱产业犹如一棵大树,龙头企业是树干和根 系,配套企业是枝干,而关联企业是枝叶,各部分有机联系,互 为依存、互相推动,根深、叶茂、杆壮,支柱产业才能真正成为
(一)常用的支柱产业选择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支柱产业的选择都不像主导产业的选择那 样,有很多大家公认的基准,选择区域支柱产业常用的方法主要 有投入产出法、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 1、投入产出法。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各个产业的产出总量、 产出结构、中间投入、经济效益和产出弹性来计算各产业的影响 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并以此来确定支柱产业。 2、聚类分析法。选择标志性的指标,通过对实际数据进行 整理,使之同趋势化,再将数据规格化,求出相似系数矩阵,建 立聚类图,构造由各单项指标的代数式组成的综合指标,在此基 础上对支柱产业做出选择与分析。 聚类分析法的主要缺点是在计 算聚类权重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影响到最终决策结果的可信 度。 3、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首先要根据支柱产业的选择原则 建立相应的多层递阶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
Fj
b
i 1 n n
n
ij
1 b ij n i 1 j1
j 1,2,, n
·6·
式中, i1
bij
n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 j
1 n n b ij n i 1 j 1 列之和;
为列昂
惕夫逆矩阵的列和的平均值。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 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 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5·
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最主要问题是群体判断矩阵的构造及其综合 问题,另外,对判断矩阵的检验非常困难,计算量大,且需要进 行反复调整,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可信度。 (二)本文支柱产业选择方法 笔者将支柱产业选择标准分开, 分为核心评价标准和参考评 价标准。 所谓核心评价标准就是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所必须具备的 条件,而参考评价标准则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而变化。 根据上文对支柱产业特征的描述, 本文选定的核心评价标准为产 业关联评价指标和增加值比重指标, 参考标准包括税收评价指标 和就业标准指标。 1、产业关联评价指标 产业关联效应可用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来表示。 一种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影响力, 衡量这种具有影响力的 后向关联效应的指标采用影响力系数表示; 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 度叫感应度, 而衡量具有感应度的前向关联效应的指标采用感应 度系数表示。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 用时, 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