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精神及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茹桂.书法十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王冬龄编著.书法篆刻[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出版社,1999.

[3]陈振濂.线条的世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2.

作者简介

王毅,男,汉族,籍贯:河南南阳,工作单位:咸宁学院

艺术学院,副教授职称,硕士.

现出迥异于传统的语汇特征。甚至有的作品从全官能的感觉上开掘书法语言的表现手法和表现能力,运用色泽变化、纵横向度对比来加强书法造型的装饰性,更是远离了书法传统的基本特征。当代一些书法家认为,书法语言的功能首先应该是情感的自由抒发、艺术个性的充分显现,然后才是起承转合、朝揖向背之类的组合法则。他们追求极具情感色彩的语言行为愈益增强,他们急于向外界裸呈其艺术个性的心理也愈益强烈,这使他们的书法创作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新时期书法,特别是新潮书法作品不再注意结体的匀整、点线的精到,转而注意书法对审美者的感官刺激,注意整体效果与意韵,具有浓郁的煽情效果。显然,将全然不同的书体、字体同时放置在一幅作品之内,改变惯常审美的线性要求,突出其不同形态,虽然能使书法欣赏扩展为块面效果,但人们往往刻意追求书法造型的杂多,喜好于某个局部炫夸其创意,加之笔势转变的人为痕迹过浓和驾驭技巧的功力不逮,对语汇组织的基调把握不准,忽视气韵或动势的内在整合,难以求得内在协调统一,审美因之大受阻遏。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心手两畅的自在自得,而只能是勉励不谐、接续别扭的混乱无序。三、“生命流动”是书法艺术的境界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孔子也说:“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说的就是生命流动的形式。汉字也是有生命的,汉字的构成元件是线,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书法线条,是感性生命情调的概括,它凝聚着自然山川之灵气,也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它精致不必有形,简约化为丰富,以线的飞扬流动追摹书法家的心性轨迹。它成为蕴涵生命、显现生命的独特形式,线墨飞舞,纵横伸折,思逸神超,以线达意,展现着或飞动流转或雍容含蓄或飘逸洒脱或雄强刚劲等多种生命内容。它“达其性情,因寄所托”,成为“将主观内宇宙和有灵世界各种物态及生命形象集中、提炼、浓缩、转化为‘有意味的形式’,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最心灵化的艺术。”[1](P296)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生命情调、生命意识的显现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曰势,一曰韵。前者指书法包孕着的生命的动感,后者则指书法所追求的意韵品格。它以静止的线条组成一个个有开有合、充满节奏感韵律感的艺术空间,有如“八音之迭起”,相互激荡而又协调有序,显示出活泼的生命情韵。康有为说,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势,是中国书法艺术书技书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小自一笔一画,大到篇章布局,都必须注意势或气的联通贯注。它使松散的笔画内敛,它使孤立的形体气脉汇聚,它使字体组合的外在排列确立、熔铸了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同时打破书法的静态空间,构成回环往复、虚实相参、避就互揖、气韵生动的有机整体,使生命意识真正地激扬起来。中国书法善于营构充满“紧张”气氛的张力和动势,尽量使作品成为一种冲突形式,在冲突中达到和谐统一。运笔讲究提按、轻重、曲直、缓急的交替变化,或藏或露或晦或明;结体讲究笔画组合的匀整与生气,或正或斜起伏多变,俯仰自得,敛放合度;篇章布局强调宾主避就揖让、虚实映带,相互承接配合,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有断有连,仪态万方。简简单单的笔画横平竖直本可一笔带过,书法却有意寻求内在冲突,逆入平出,回锋转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一波三折,旁通互贯;方方正正、刻板整饬的一个字,却不是依样随形信笔成势,它追求上下的覆借回抱,左右的穿插向背,有张有弛,推挽自得,违而不犯,和而不同,顾盼生姿,流衍变化。一幅作品章法布局如“担夫争道”,或让左或让右,虽彼来此往,然则前驱后继,不致相碰,运实为虚实也空灵,以虚为实形断意连。字各有体,体则有势,势势相连,欲落

先起,欲顺故逆,欲抑则扬,彼此鼓荡,在包孕

着最大冲突的那一瞬,气脉流注,连绵相属,处

处有冲突,整体求和谐,给人留下最大的玩味

空间。也有牵丝引带、藏头护尾、云腾雾绕的

飞动之势,如癫张狂素之行草,来不可遏,却不

能止,肆意挥洒,天机自动。

重视生命,是传统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

但传统书法艺术对生命情调、生命意识的自

由抒发却是以其对规则与法度的纯熟掌握为前提。我们感叹书史经典《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即兴挥洒之自然率真,信笔行来,一片天机;我们同样感叹《永字八法》、《书谱》、《书论》理路之谨严缜密,语汇规范,论说精到。而王右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不仅凭借心灵与思绪的敏感,且能关照书法语汇结构

的安排,前后协调,首尾照应,上下衔接,左右承让,更让我们领略到传统书法艺术结体、章法的形式美感及书法家驾驭技巧的综合能

力。

总之,书法艺术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深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然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贯穿着深广的哲学观念,包含着具

有长远价值的理论内容,不仅影响着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且在科技与人文对话、中西多元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今天,“越来越获得西方艺术界的认识和兴趣,并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法有可能成为视觉造型艺术中中西互相沟通的契点。”[2](P9),仍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书法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是当代我国培养和提高综合人才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将审美与艺术同人的社会性,同人的感情中与审美和艺术有着最

密切关系的道德感情联系起来;道家思想在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基础上,以超功利的自由境界即美的境界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禅宗思想则把审美与艺术创造中主体的内省体验、直觉、灵感、独创精神等等的作用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这是它们各自宝贵、最有生命力的优点。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以一个字概括了一个浩瀚的时代,[3](P80)从甲骨文到秦篆以及“隶变”、“楷别”、“草讹”的文字学式的变异,无不体现了审美的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时代标志。我

们在书法艺术追求中深层把握书法艺术的

哲学蕴涵和时代脉搏,更有利于树立科学的

审美观和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