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第四章,地籍勘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 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4.3.2 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4.3.2 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4.3.3 地籍图的内容
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
地籍要素
界址点、线
数学要素
其他地理要素
图面简洁、美观
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
• 具有宗地划分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和地貌; • 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意义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种地物; • 土地上的重要附着物; • 在土地表面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在图上不表示;
分幅地籍图一般只测地物的平面位置,不需测地物点的高程。 与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无关的地物在地籍图上可不表示。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野外实测成图 • 图边的测绘与拼接
接图的图边一般均须测出图廓线外5~10mm。 地籍图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的
倍。
22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d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4.2.3 测量界址点的作业方法
准备工作
地籍调查表 界址点位置野外踏勘 踏勘后的资料整理 界址边长误差表
4.2.3 测量界址点的作业方法
准备工作
界址边长误差表
4.2.3 测量界址点的作业方法
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4.2.3 测量界址点的作业方法
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
xP yP
xA yA
t cos AB t sin AB
h h
s c
in os
AB AB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
xP yP
xA yA
L(xB L( yB
xA) H(yB yA) H(xB
AB ) AB )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内外分点法
xP
xA xB 1
yP
yA yB 1
内分时 外分时
sb sa
sb
sa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直角坐标法
AP
AB AB
xP
yP
(P,, 顺时针排列时)
(P,, 逆时针排列时)
xA yA
J3N MN
J1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隐蔽界址点的测量 • 方向距离交会法
KA KJ
xJ yJ
xK yK
d
sin(180 s in
)
cos KJ
d
sin(180 s in
)
sin KJ
KA Kj 180 360 KA KJ
arcsin s sin
、数量等基本情况。 • 地籍勘丈一般应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上进行。
4.1.2 地籍勘丈的内容
• 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 籍要素的勘丈
• 基本地籍图绘制 • 面积量算
4.1.3 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要求
界址点
地籍测量规范
4.1.3 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要求
界址点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4.1.3 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要求
面积量算系指水平面积量算,包括宗地面积和地块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面积量算的要求
面积量算的平差方法
k
P Pi P0 i 1
P K
k
Pi
i 1
Vi KPi
Pi Pi Vi
k
Pi P0 0
i 1
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要求
• 两次量算较差要求
求积仪量算
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要求
• 两次量算较差要求
( AB (BD
AC ) 360
BA) 0
0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
DB2P
D
2 AB
D
2 AP
2DAB
DAP
cos A
t
DAP
cos A
1 2DAB
(
D
2 AB
D
2 AP
DB2P )
h
D
2 AP
t2
DAB (xB xA )2 ( yB yA )2
地理名称注记
地籍图的基本内容
图廓线、坐标格网线的展绘及坐标 注记

学 要 素
埋石的各级控制点的展绘及点名或 点号注记
图廓外地籍图比例尺的注记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野外实测成图 • 成图基本方法
解析法 部分解析法 图解法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野外实测成图 • 测绘的一般原则
yA xA
) )
L
sb2
s
2 AB
2s
2 AB
sa2
H
s
2 a
s
2 AB
G2
G
sa2
s
2 AB
2s
2 AB
sb2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内外分点法
x y
P P
xA yA
sb sb
cos AB cos AB
x
P
yP
xA yA
sb sb
cos(180 cos(180
S
xyPP
xA yA
S cos( AB S sin( AB
) )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交会法 • 角度交会法
x
P
xB
cot xA cot cot cot
yB
yA
源自文库
y
P
yB cot y A cot xB cot cot
yA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交会法 • 角度交会法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编绘法成图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
4.3.5 宗地图的绘制
分幅地籍图 蒙绘
绘图膜片 达到绘图要求 宗地图内容
4.3.5 宗地图的绘制
➢ 宗地图的内容
通常要求宗地图的内容与分幅地籍图保持一致, 具体内容如下:
(1) 所在图幅号、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 、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 。
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
• 地面上的管线只表示重要的; • 界址点、控制点等点要素; • 注记部分,也就是地表自然情况和符号表示; • 标识符,如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
号、控制点号、房产编号等。
地籍图的基本内容
各级行政境界
地籍区(街道)与地籍子区(街坊)界
界址点
地籍原图的基本精度
• 图上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0.3mm。依勘 丈数据转绘的上述距离误差在图上不得大于0.3mm。
• 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在图上不 得大于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在图上不得大于0.4mm。
s AP s AP
cos sin
AP AP
sAP s12 s22
arctan( s2 )
s1
AB
arctan( yB xB
yA ) xA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隐蔽界址点的测量 • 延长线法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隐蔽界址点的测量 • 延长线交会法
J2
NM J2M
地 籍
宗地界址与界址线

地籍号注记
宗地坐落

土地利用分类代码
土地使用单位
土地等级
地籍图的基本内容
作为界标物的地物
房屋及其附属设施
地 物
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等

铁路、公路及其主要设施

街道、街巷
独立地物
地籍图的基本内容
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
地下管线、地下室


大面积绿化地、街心公园、园地

素 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
航测法
4.2.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4.2.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地籍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
4.2.2 界址点坐标计算公式
极坐标法
AB
arctan
yB xB
yA xA
xPi xA DPi cos( AB i )
y Pi
yA
DPi
sin( AB
i
)
B(xB , yB )
A(xA , y A )
地籍原图的基本精度
• 地籍原图的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 • 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1mm,其他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不得
超过0.2mm。
地籍原图的基本精度
面积量算的基本精度要求
•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面积,图幅内各街坊及其他区块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 之差应小于±0.0025 ( 为图幅理论面积)。
地籍图的分类
4.3.1 地籍图的概念
宗地草图 分幅地籍图 宗地图 各类专题地籍图
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的各种附图
4.3.1 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比例尺 • 城镇地籍图比例尺
在城市的繁华建成区应选用1:500的比例尺,在其余地段选择1:1000或1:2000是适宜 的。
4.3.1 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比例尺 • 农村地籍图比例尺
4.2.3 测量界址点的作业方法
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
4.2.3 测量界址点的作业方法
界址点成果
4.3 地籍图的测绘
4.3.1 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的定义
所谓地籍图就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 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具有精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 ,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
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要求
• 土地分级量算的限差要求 ①分区土地面积量算允许误差,按一级控制要求计算。
F1
0.0025P1
P1 400
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要求
• 土地分级量算的限差要求 ②土地利用分类面积量算限差,作为二级控制。
求积仪法: 图解法:
F2
0.08 M 10000
15P2
4.3.5 宗地图的绘制
4.3.6 农村居民地地籍图
• 农村居民地是指建制镇(乡)以下的农村居民地住宅区及乡村圩镇。农村地区采用1:5 000、1:1万较小比例尺测绘分幅地籍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采用自由分幅以岛形式编 绘。
4.3.6 农村居民地地籍图
4.4 土地面积量算
4.4.1 土地面积量算的概念 面积量算的定义
在通常情况下,内地农区的行政乡、行政村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1:1万比例尺为宜;重点林区 和经济欠发达农区也可用1:2.5万;森林、草原、 高山地等林、牧区也可使用1:5万比例尺图件。
4.3.1 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比例尺 • 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
城镇地区(指大、中、小城市及建制镇以上 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可选用1:500、1:1000、独 立工矿的村庄居民点也可采用1:2000。农村地区 (含建制镇以下的农村集镇)地籍图的测图比例 尺一般为1:1万。
(7) 指北方向和比例尺。 (8) 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检查审核,宗地 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
4.3.5 宗地图的绘制
➢ 宗地图的特性
根据宗地图的概念和内容,宗地图有以下特性: (1)它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 (2)图中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精度高并且可靠。 (3)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 (4)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 (5)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对其进行管 理。
• 用平差后的街坊面积去控制街坊内各宗地面积时,用解析法量算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 和与该街坊的面积之差应小于1/200,用图解法量算应小于1/100。
面积量算的基本精度要求
• 在地籍原图上量算面积时,两次量算的误差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 式中: 为量算面积;M为地籍原图比例尺分母。
0.0003M
4.2 界址点测量
4.2.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解析法
图解法
4.2.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4.2.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测算法(部分解析法) 测算法通常是以解析法施测街坊周围能够直接测量的界址点坐标,而对街坊内部
隐蔽的无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则可利用已测界址点坐标和各宗地界址点间勘丈值及 已知条件,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计算隐蔽界址点的坐标值。
第四章 地籍勘丈
Chapter 4 Cadastral Detail Survey
学习要求
• 了解地籍勘丈的目的、界址点测量的方法;理解地籍 勘丈的内容及测量界址点的作业方法;掌握界址点坐 标计算的公式,地籍图测绘的内容和土地面积的量算 。
4.1 概述
4.1.1 地籍勘丈的目的 • 目的是勘丈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
野外实测成图 • 清绘整饰
检查铅笔原图图面
地籍图清绘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野外实测成图
• 原图检查、上交与验收

自检



全面检查
室内检查 野外巡视检查 野外仪器检查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
4.3.4 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
(2) 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 (3) 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 (4) 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
4.3.5 宗地图的绘制
➢ 宗地图的内容
(5) 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 址点线的附着物。
(6) 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 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 期、测点(放桩)日期、制图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